谷氨酰胺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谷氨酰胺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谷氨酰胺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谷氨酰胺的研究新进展

免疫营养:谷氨酰胺的研究新进展 自此Dudrick和Wilrmore [1]于1967年由小狗的实验证实,经腔静脉输高热量与氮源可获得动物生长发育的结果,并在小儿外科临床应用获得成功后,临床营养开始有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传统营养支持的基本目的是:提供充足的能量和氮源,以适应机体的代谢需要,保持瘦肉体,维持生理内稳态,促进病人康复。为达到一目的,在营养支持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静脉内高营养(intravenous hyper-alimentation)、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人工胃肠(arti ficial gut)、代谢支持(metabol-ic support)等概念.每一新概念的问世与研究,都推动着临床营养向高水平的领域发展,使之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技术,营养支持已成为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表明,营养支持可以改变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仅仅是由于纠正和预防了治疗对象的营养不足,更重要的可能是通过其中特异营养素的药理学作用达到治疗目的。某些营养物质不仅能防治营养缺乏,而且能以特定方式刺激免疫细胞增强应答功能,维持正常、适度的免疫反应,调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有害的或过度的炎症反应,维持肠屏障功能等。这一新概念最初被称之为营养药理学(nutritional pha rmacology),近年来更多的学者称之为免疫营养(immunonutrition)以明确其治疗目的。即将某些特异性营养物添加于标准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中,可以达到增强免疫功能和调节炎性反应,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等作用[2]。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是现代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免疫药理作用的营养素亦随着研究的进展日趋增多, 研究较多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的营养素包括谷氨酰胺、精氨酸、ω-3脂肪酸.核苷酸、膳食纤维等。 1 作用机制 谷氨酰胺(Gln)是血循环和体内游离氨基酸池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Gln所含的酰胺氮是所有细胞的生物合成所必需,体内细胞利用Gln可合成嘌呤、嘧啶、氨基糖及其它氨基酸。因此,Gln是蛋白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被认为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条件必需氨基酸。体内以快速增殖为特征的细胞对Gln具有很高的摄取率,如肠黏膜细胞、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等。最初的研究认为,Gln参与免疫营养是作为 营养物质来修复肠上皮,维持肠屏障功能,防治肠道细菌和毒素易位,减少肠源性感染。免疫营养的研究进展表明,Gln可被不同的免疫组织利用。在创伤和脓毒血症时,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对Gln的需求增加,致使机体对这一营养素的需求量超过其产出量,血和组织

谷氨酰胺转氨酶的研究进展 - 资料中心 - 生物在线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谷氨酰胺转氨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红军, 邵虎, 黄亚东, 孔令伟, TAO Hongjun, SHAO Hu, HUANG Yadong, KONG Lingwei 作者单位:陶红军,黄亚东,TAO Hongjun,HUANG Yadong(常州红梅乳业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23),邵虎,SHAO Hu(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孔令伟,KONG Lingwei(淮安快 鹿牛奶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001) 刊名: 中国酿造 英文刊名:CHINA BREWING 年,卷(期):2010(6) 参考文献(38条) 1.黄六容;何冬兰微生物谷氨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2004(02) 2.王灼维;王璋土壤分离转谷氨酰胺酶生产菌株 2004(04) 3.MOTOKIM;OKIYAMA A;NONAKA M Novel transglutaminase manufacture for praparation of protein gelling compounds 1989 4.MOTOKI M;SEGURO K Transglutaminase and its use for food processing 1998 5.唐名山;王树英;陈坚Streptovcrticillinm mobaraense 谷氨酰胺转胺酶的表达、纯化和复性[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04) 6.鲁时瑛;岗楠迪;堵国成谷氨酰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期刊论文]-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2(06) 7.崔艳华;张兰威谷氨酰胺转氨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物技术通报 2009(1) 8.姜燕;温其标;唐传核谷氨酰胺转移酶对食物蛋白质成膜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6(08) 9.丁克毅;刘军;EleanorM.Brown转谷氨酰胺酶(MTCrase)改性明胶可食件薄膜的制备[期刊论文]-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6(04) 10.丁克毅轻谷氨酰胺酶改性明胶高强度薄膜的制备 2006(01) 11.张春红;陈海英;车晓彦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谷朊粉的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6(12) 12.KURAISHI C;SAKAMOTO J;YAMAZAKI K Production of restructured meat using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without salt or cooking[外文期刊] 1997(3) 13.田少君;梁华民转谷氨酰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油脂 2005(08) 14.熊晓辉;王晓丽;束长丰谷氨酰胺转氨酶对内酯豆腐品质的影响[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05) 15.田少君;梁华明转谷氨酰胺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研究[期刊论文]-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06) 16.陈义华;陆兆新;尤华灰色链轮丝菌产转谷氨酰胺酶发酵条件的优化[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3(09) 17.王璋;刘新征;王亮"神舟"4号空间飞行对搭载的转谷氨酰胺酶链霉菌选育的影响[期刊论文]-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4(04) 18.陈国娟;张春红;刘长江谷氨酰胺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07(01) 19.LEE H G;LANIER T C;HAMANN D D Transglutaminase effects on low temperature gelation of fish protein sols[外文期刊] 1997(1) 20.ANDO H;ADACHI M;UMEDA K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transglutaminase derived from microrganisms 1989 21.江波;周红霞谷氨酰胺转氨酶对大豆7S蛋白质及肌球蛋白质胶凝性质的影响[期刊论文]-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02) 22.江新业;宋钢以鱼类下脚料制备风味蛋白粉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酿造 2007(12)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在临床上的应用: 1.消化道溃疡 李氏等对59例PU患者随机分成验证组17例,口服谷氨酰胺;对照组22例;开放组20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验证组例、DU5例)治愈率35.3%、显效率58.8%、总 you xiao lu94.1%;对照组(GU11例、DU11例)治愈率9.1%、显效率36.4%、总 you xiao lu86.4%。研究证明:联合应用谷氨酰胺治疗PU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其可能机制为:L-谷氨酰胺能增加胃粘膜上皮成分己糖胺及葡萄糖胺的生化合成,而糖蛋白是胃上皮外粘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能维持粘液层和粘膜屏障的功能和结构。 2.短肠综合征 等对1例因先天性腹腔裂开发展成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又因多次手术和肠切除而发展成SBS男性病儿,观察其的代谢和治疗效应。在使用各种常规营养方法均未能使粪便量减少和体重增加的情况下,在TPN中试加了谷氨酰胺,共5周。结果发现血液中谷氨酰胺恢复至正常水平,病儿体重由12kg增至13.1kg,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和粘膜深部组织中,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粘膜萎缩减轻,隐窝变深,双糖酶活性增强,粪便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量明显减少。其机制可能为外源性谷氨酰胺有利于小肠粘膜结构、粘膜屏障和吸收功能恢复,有利于剩余小肠功能发生适应性变化。 3.重症急性胰腺炎 何氏等对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3组,1组传统保守方案,2组传统保守+TPN治疗,3 组在2组方案+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治疗,结果显示:治疗两周后血清白蛋白,2、组较1组增加(p<0.05) ;3组死亡率分别为34.8%(8/23)、%(3/21)和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3%(21例次、47.6%(10例次/21)、20.0%(4例次/20),3组较2组、组差异明显(p <0.01),其中3组未出现胰腺周围感染。上述研究说明,静脉输注谷氨酰胺可以增加蛋白质合成,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谷氨酰胺通过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减少异位细菌数量,从而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和预防肠源性细菌和内毒素异位甚至减低ARDS和MODS 发生率。4 瘀胆和胆石症等用雄性Wistar鼠观察了STD-TPN和谷氨酰胺-TPN对胆结石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谷氨酰胺-TPN可使胆汁分泌量明显增加,显著大于STD-TPN和常规进食组(P均<0.01),而胆汁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和游离较STD-TPN组显著下降,接近于正常水平,组织学检查提示STD-TPN组脂肪浸润明显增多,而谷氨酰胺-TPN组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此外,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明显降低,恢复至正常。证明提供外源性谷氨酰胺可明显改善肝细胞代谢,显著降低肝内胆汁淤积和减少脂肪浸润,增加胆汁分泌、降低胆囊内和胆红素水平,有效预防了TPN后胆汁淤积和胆石症的发生。 4.炎性肠道病变 等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s病患者内毒素的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炎症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已证实是快速分化细胞如肠道细胞、淋巴细胞的主要能量底物,缺乏的营养与支持可引起肠粘膜萎缩和屏障功能损害,导致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易位。Fujite等以1.5%降解的λ-爱兰苔胶

发酵法生产 L 谷氨酰胺研究进展

发酵法生产L 谷氨酰胺研究进展 L-谷氨酰胺(L-glutamine, L-Gln)是L-谷氨酸的γ - 羧基酰胺化的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图1),相对分子质量146.15,熔点185℃(分解),晶体呈白色斜方或粉末状,结晶状态下稳定,无臭,稍有甜味,溶于水( 水溶液呈酸性) ,等电点 5 . 6 5 ,几乎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L-Gln 属中性氨基酸,在偏酸,偏碱及较高温度下易分解成谷氨酸或环化为吡咯烷酮二羧酸. O H 2N C CH2 CH2 N H 3+ CH COO- L-Gln是人体血液中浓度最高(500~900 mol/L)的游μ 离氨基酸,所占比例高达61%.L-Gln 在肾脏是肾小管泌氨作用的主要氮源,在肝脏是糖异生和尿素合成的原料,在神经组织又是神经递质的前体物质,在血液中有暂时解除氨毒的作用,现已普遍认为L - G l n 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L-Gln 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治疗胃肠溃疡[1].因外源L-Gln 能促使胆汁分泌和正常排粪,故L-Gln 已用于临床治疗腹部溃疡,节段性回肠炎和过敏性肠炎.如日本寿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的"麦滋林" ,为L - G l n / 萸磺酸钠颗粒剂,该胃药制剂现已进入我国市场.缓解运动综合症或运动疲劳[2].L-Gln可以调节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降解,糖原合成,细胞生长,激活免疫,提高生长激素水平.让成年人喝下一瓶含有2g L-Gln 的饮料,90min 内,其血液样品中生长激素最高可增长4 3 0 % .目前已大量用于治疗运动员的运动综合症和高强度劳动或运动后的疲劳恢复. 调节机体免疫力[3-4].外源L-Gln 会刺激免疫球蛋白分泌,促进免疫系统重建,如: 烧伤,艾滋病,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的恢复. 增强脑神经机能[5] .L-Gln 可被用作中枢神经抑制剂,在大脑中被转化成谷氨酸,与葡萄糖一起参与脑代谢,以平衡脑内电流脉冲,有利于人脑的清醒和情绪稳定,是少数几种能克服血脑屏障和参与大脑化学反应的物质之一,被称为"大脑燃料" . L-Gln 在癌症治疗上的潜在价值[6], 减少癌症治疗中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 1 L- 谷氨酰胺的生产方法由于L-Gln 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治疗作用,如何实现L-Gln 的工业化生产越来越受到关注.L-Gln 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酶促合成法和发酵法. 1.1 化学合成法 经L-Gln 合成酶(GS)催化而成,如图 3 所示. 与化学合成法相比,酶促合成法反应步骤相对简单,其中三磷酸腺苷( A T P ) 是必需的.A T P 价格昂贵, 同时酶促反应底物NH 4 + ,副产品二磷酸腺苷(ADP)都明显抑制L-Gln 的生成,因此该生产方法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1.3 发酵法发酵法是目前最常用的L-Gln 生产方法,具有原料 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可控,产物单一等优点,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1 9 6 1 年,T s u n o d a 等[ 7 ] 首先发现 除了谷氨酸以外,在谷氨酸发酵液中还有L-Gln;1963 年,Oshima 等[8] 通过改变谷氨酸微球菌的发酵条件使谷氨酸发酵转向L-Gln 发酵;七十年代, Nakanishi 等[9-11]进一步证实了,改变发酵条件可以使谷氨酸产生菌从谷氨酸发酵转向L - G l n 发酵.八十年代后,我国在实验室小试或中试规模中进行了L-Gln 发酵法生产,但是L-Gln 产量低[12-13] ,至今未能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文对发酵法生产L-Gln 的关键技术环节(如菌种选育,发酵工艺和分离纯化)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详细阐述L-Gln生物合成代谢调控和新型过滤及其藕联技术在下游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应用. 2 2.1 发酵法生产L- 谷氨酰胺菌种选育L-Gln 生产菌种主要来自谷氨酸生产菌,如棒杆菌 C H 3O H CS2 NH3 C 5 H 9 NO 4 (Glu)—————→ C 6 H 11 NO 4 —————→ C 7 H 20 N 4 O 4 S 2 —————→ H 2S O 4 NH 3 HOAC C 7 H 18 N 4O 3 S 2 ————→ C 5 H 10 N 2 O 3 (L-Gln) C H 3O H N H 2N H 2 Raney 镍C 5 H 9 NO 4 (Glu)—————→ C 6 H 11 NO 4 —————→ C 6 H 13 N 3 O 3 —————→ H 2S O 4 C6H 10 N2O 3(L-Gln) 图2 化学法合成L-Gln 流程图Fig.2 Chemical synthetic pathway for production of L -Gln (Corynebacterium sp.)[9-11], 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 [7,14] ,微球菌(Micrococcus sp.)[8].此外,还有非谷氨酸生产菌, 如产黄菌(Flavobacterium rigense)的一些变[15-18] 异菌种. 目

L-谷氨酰胺稳定性研究

第47卷第2期2018年6月 发酵科技通讯 Bulletin of Ferm 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 ol. 47 N o. 2 Jun.2018 L-谷氨酰胺稳定性研究 唐艳1,吴涛#,王晓玉1 (1.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廊坊065001 '.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河北廊坊065001) 摘要:L-谷氨酰胺产品在室温条件存储易出现变黄、吸潮现象.因此探究其在高温、高湿和强光照条 件下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选定高温、高湿和强光照等单因素条件,以及两个特定的加速实 验条件,对L-谷氨酰胺产品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L-谷氨酰胺产品在强光照、密 闭包装下可以长期稳定保存,但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不稳定,产品的白度、透光以及干燥失重均发生 变化.因此,建议L-谷氨酰胺产品应密闭包装,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干燥,以确保产品质 量的稳定性. 关键词:L-谷氨酰胺;稳定性;加速试验;储存;吸潮 中图分类号:T Q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214(2018)02-0097-03 Study on stability of L-glutamine T A N G Y an1,W U Tao2,W A N G X ia〇y u1 (1. Meihua Holdings Group, Langfang 065001, China;2. Meihua Biotech (Langfang) Co. $Ltd. $ Abstract%L-glu tam in e stored at room tem perature prone to yellow in g and in filtra tin g.T h e re fo 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its s ta b ility under high te m perature,high h u m id ity and strong lig h t conditions.In th is paper,the s ta b ility o f L-g lutam ine was system atically investigated under high te m p era ture,high h u m id ity,strong lig h t and tw o specific accelerated experim ental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 a t L-g lu tam ine could be stored stably fo r a long tim e under strong su nligh t and closed packaging conditions.H o w e v e r,the w hiteness,lig h t transm ission and weightlessness of L-g lu ta m in e were 6hanged under high tem perature and high h u m id ity conditions.T h e re fo re,it is suggested th a t L-g lu tam ine products should be sealed in containers and keeping d ry during p ro d u ctio n,tra n sp o rta tio n and storage,to ensure the s ta b ility o f the product Keywords%L-g lu ta m in e;s ta b ility;accelerated test;storage;absorb m oisture L-谷氨酰胺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非必需氨基 酸,是合成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分子的前体物质[1],可通过人体自身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合成,也可由谷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转化合成. L-谷氨酰胺具有提高免疫力2、增长肌肉、增强脑机 能、维持肠胃结构3和抗氧化等功能4,被广泛应用 于食品、保健品、医药[5]、饲料6等领域.笔者旨在考 察高温、高湿、强光照和加速实验对谷氨酰胺产品稳定性的影响,为谷氨酰胺产品的生产、包装、贮存和 产品运输条件提供依据. 1仪器与方法 1.1仪器 LabonceAOOCGS型药物稳定性实验箱(北京 兰贝石恒温技术有限公司),722E可见分光光度计 收稿日期:2018-02-27 基金项目:河北省氨基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平台建设资助项目(131000021) 作者筒介:唐艳(1987—),女,内蒙古通辽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氨基酸分析检测,E-mail:1041647978?qq. com

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

b i s mu t h sal ts for H eli cob acter pyl ori erad i cati on:s yste m ati c rev i e w and m eta anal ysi s[J].Worl d J Gastroentero,l2008,14(48):7361 -7370. [46]Kuo CH,H u HM,Kuo FC,et a.l E ffi cacy of l evofl oxaci n based rescue therapy f orH eli cob acter pyl ori infecti on aft er standard tri ple t h erapy: a rando m ized con trolled trial[J].J Anti m i cro b Che m ot her,2009,63 (5):1017-1024. [47]E isi g J N,S il va F M,BarbutiRC,et a.l E ffi cacy of a7 day cou rse of f u raz o li done,l evofloxaci n,and l an s opraz o l e after failed H elicobact er py l ori erad i cati on[J].B MC Gastroen tero,l2009,9(10):38. [48]D iCaro S,Francesch i F,M ari an i A,et a.l Second line levofl oxacin based tri p l e sche m es for H elicobacter py l ori erad i cati on[J].D i g L i ver D i s,2009,41(7):480-485. [49]Grah a m DY,Sh i otan iA.Ne w concep ts of resi stance i n t he treat m en t of H elicobacter pyl ori i nfecti ons[J].Nat C li n P ract Gastroenterol H epato,l2008,5(6):321-331. [50]Zu ll o A,De Francesco V,H assan C,et a.l Th e sequenti al t h erapy regi m en f or H elicobacter pyl ori erad i cati on:a poo l ed data analysi s [J].Gu,t2007,56(10):1353-1357. [51]童锦禄,冉志华,沈 骏,等.10天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 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荟萃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 17(2):106-109. [52]ChoiWH,Park D I,Oh SJ,et a.l E ffecti veness of10d ay sequen tial t h erapy for H eli cobacter pylori erad i cati on i n Korea[J].K orean J Gastroen tero,l2008,51(5):280-284. [53]童锦禄,冉志华,沈 骏,等.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 螺杆菌的荟萃分析[J].胃肠病学,2007,12(11):662-666. [54]袁小澎,邹全明,柏 杨,等.幽门螺杆菌多亚单位融合蛋白疫苗 的构建及免疫特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7,20(7):473 -477. [55]邹全明.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2007,12 (9):567-570. (收稿日期:2010 12 28 修回日期:2011 02 26) 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 李晓云 (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贺州市 542800) 关键词 谷氨酰胺;营养支持;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977.4;R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7768(2011)02 0165 03 谷氨酰胺(G l n)是人体重要的氨基酸,是具有特殊营养 作用的条件必需氨基酸。当机体处于严重的应激、感染及 高分解代谢的情况下,血浆和细胞内的G ln浓度显著下降, 而肠黏膜细胞、免疫细胞和其他分裂增殖细胞对G ln的需 求量大大地超过人体的储存,如果不外源性地补充,将会导 致感染的发生率升高、全身反应综合征、负氮平衡、肌肉萎 缩、肠道完整性损伤等。本文就G l n在临床常见疾病中的 应用综述如下。 1 G l n对各组织器官的作用(见表1)[1] 表1 G l n对各组织器官的作用 器官生理功能 肺 内皮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 帮助上皮细胞抵抗 内毒素及氧化相关损伤; 增加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于内毒素损伤后保证细胞的正常代谢。 心脏 心肌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通过G l n的转化); 帮助心 肌细胞抵抗局部缺血性损伤; 增加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肝脏 帮助肝脏细胞G l n的生物合成; 氨代谢的调节剂。 小肠 肠上皮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 帮助肠氨基酸的生物 合成; 帮助上皮细胞抵抗内毒素及氧化相关损伤; 增加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细胞 细胞增殖的主要能量来源; 维持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的功能; 增加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保证细胞因子的适宜分 泌; 于内毒素血症后减弱病理性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 肾脏 维持酸碱平衡的调节剂; N H 3代谢。 2 G l n在重症胰腺炎(SAP)的应用 SAP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全身消耗性危重疾病,常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 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肠道组织是SAP发生后受损最严重的靶器官之 一,G l n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能源物质,资料表明:静脉使 用G ln能够有效防治S AP患者肠功能衰竭的发生[2];全静 脉营养(TP N)加用G ln可使S AP患者血G l n、转铁蛋白和血 清白蛋白与常规TP N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增高,病死率降低, 其他临床症状如腹胀、胰周感染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 低[3,4]。 3 G l n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和毒素库,正常情况下具有机械、免疫、生物和化学屏障功能,肠屏障破坏会促使细菌和 内毒素向肠外转移,移位细菌和内毒素可以直接加重原发 的SI RS和MODS。研究表明,G l n能够减轻肠道的损伤,促 进肠黏膜细胞的再生,有效地维持肠黏膜的通透性,维护肠 黏膜屏障,预防肠道细菌和毒素的移位[5,6]。D i ng L A等认 为应用含G l n的肠外营养能够降低肠黏膜的破坏,减少肠 道细菌的移位[7]。资料表明:口服G l n胶囊治疗感染后肠 易激综合征可以保护胃肠黏膜屏障,提高肠道的免疫功能, 改善患者的症状[8];增加G l n的TP N能使SI RS患者I g G浓 165 内 科 2011年4月 第6卷 第2期

谷胺酰胺对人体的重要性

谈谷胺酰胺对人体的重要性 最先发现谷氨酰胺重要作用的人不是医生,而是那些想在实验室培养细胞的人。50年代初期,Hennry Eogle想通过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葡萄糖来使人和动物的细胞在体外生长。但他发现,仅有葡萄糖是不够的。在试用了许多营养物之后,他发现了谷氨酰胺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和其他一些细胞的生长。像大多数新发现一样,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年后,人们重新发现这一现象时才引起重视。70年代,Herbert Windmuelle博士研究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在小肠吸收的特点时,为了灌注含适当营养的溶液保持一小段肠子存活。经筛选实验发现了了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是由谷氨酸和氨化合而成。谷氨酰胺与谷氨酸一样,也是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从结构上看,谷氨酰胺的特点是比其他的氨基酸多了一个氮原子。而且谷氨酰胺在细胞中很容易分解成谷氨酸和氨。而释放出多余的氮原子。氮是合成核酸、蛋白质、氨基酸等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现代研究认为谷氨酰胺是氮的运载工具。对干细胞的分裂增殖起重要作用。相比之下,葡萄糖只能为细胞提供能量,不能为干细胞再生提供原料,所以当细胞正常生活时,葡萄糖从提供能量维持生理活动的角度看是必需的。但在疾病过程中,当功能细胞受损,需要干细胞再生,重建组织器官时,葡萄糖就不起作用,而需要谷氨酰胺了。 谷氨酰胺是体内最普通的游离氨基酸。约占总游离氨基酸的60%。而且在血流中谷氨酰胺的浓度也是很高的。其浓度大约是谷氨酸的8倍。许多氨基酸不到谷氨酰胺的1/10。含量最多的丙氨酸,也只约为谷氨酰胺浓度的一半。对于机体中和血液中浓度如此高的谷氨酰胺,过去我们的了解是很少的。只知道可作为氮的转运者,起到降低中枢神经系统血氨的作用。在氨基酸的分类中,也将谷氨酰胺作为非必需氨基酸,而且在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种复合氨酸酸注射液中都没有谷氨酰胺这一成份。这种忽略与其在机体氨基酸中所占的份额并不相称。 对谷氨酰胺的一些临床作用叙述如下: 一、谷氨酰胺对消化道的作用 谷氨酰胺是消化道修复的最重要的营养物质。这是在最近20年才认识到的。大多数临床工作者认为在疾病和手术期间不应使用肠道。肠道需要休息,以利自身修复。然而肠道修复所需要的营养--谷氨酰胺,在很多食谱中没有得到提供。现代静脉用溶液中也不含谷氨酰胺。此时,在病人禁食时发生的实际情况是肠粘膜细胞萎缩。因为它们缺乏食物中所带来的谷氨酰胺的营养。通常情况下肠道厚厚的内衬被落落的剥脱组织所代替。后者易腐蚀,形成溃疡。细菌易通过。因此,疾病期间试图用禁食让肠道自身修复和仅提供葡萄糖溶液支持就会发生相反的结果。不但不能修复,肠道还会损伤。肠道内衬变落,肠道内细菌穿过肠壁进入临近组织,最终有些病人细菌或细菌毒素还会进入血液,形成“细菌移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而这又是形成“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对于维持健康起重要作用的胃肠粘膜内衬,即是物理屏障,又是免疫屏障。如果细菌或病毒确实成功地越过了物理屏障,绒毛深层特殊的白细胞就会吞噬消灭入侵的微生物。当谷氨酰胺对肠道的正常供应受阻时,就像一个人不吃饭

谷氨酰胺转运载体ASCT2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防治研究2019年第46卷第3期?Cancer?Res?Prev?Treat,2019,V ol.46,No.3·266·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19.18.1149 谷氨酰胺转运载体ASCT2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王雅乐,黄承浩 Research Progress of Glutamine Transporter ASCT2 in Cancer WANG?Yale,?HUANG?Chenghao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gnostics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in Infectious Diseases/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Vaccinology and Molecular Diagnostic,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10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UANG Chenghao, E-mail: huangchenghao@https://www.360docs.net/doc/fc11911966.html, Abstract:?Tumor?cells?have?unique?metabolic?demands,?and?their?metabolic?processes?require?large?amounts?of?glutamine.?Glutamine?is?closely?related?to?the?growth?and?proliferation?of?tumor?cells,?and?it?can?regulate?cell?survival,?metabolism,?signal?transduction,?autophagy,?etc.?Alanine-serine-cysteine?transporter?2?(ASCT2)?is?Na+-dependent?transmembrane?transporter?in?charge?of?transporting?glutamine?and?some?macromolecular?neutral?amino?acids.?ASCT2?is?overexpressed?in?many?kinds?of?tumor?cells,?and?the?high?expression?of?ASCT2?i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he?poor?prognosis?of?tumor?patients.?Recently,?the?glutamine?metabolism?and?transporters?have?been?developed?as?therapeutic?targets?for?treating?various?cancers.?However,?the?studies?on?the?glutamine?transporters?in?China?remain?largely?unknown.?In?this?paper,?we?review?the?recent?progress?of?structure,?expression?and?role?of?ASCT2?in?cancer. Key words: Glutamine?transporter;?ASCT2;?Cancer 摘?要:肿瘤细胞具有独特的代谢需求,其代谢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谷氨酰胺。谷氨酰胺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它可以调节细胞的存活、代谢、信号转导、自噬等。丙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转运载体2(alanine-serine-cysteine?transporter?2,?ASCT2)是Na+依赖性的,主要通过跨膜转运谷氨酰胺及一些大分子中性氨基酸。ASCT2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都是过度表达的,且ASCT2的高表达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目前国外已将谷氨酰胺的代谢和转运载体作为治疗靶标,进行抗肿瘤新药的研发,但国内对谷氨酰胺转运载体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故本文就ASCT2的结构、表达及在肿瘤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谷氨酰胺转运载体;ASCT2;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收稿日期:2018-08-15;修回日期:2018-12-1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301404-001-002) 作者单位:361102?厦门,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 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 通信作者:黄承浩,E-mail:?huangchenghao@https://www.360docs.net/doc/fc11911966.html, 作者简介:王雅乐(1993-),女,硕士在读,主要从 事肿瘤靶标的研究·综?述· 0?引言? 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大量能量,还原力,及合成高分子所必需的前体物质[1]?。谷氨酰胺是人体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它与葡萄糖联合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肿瘤细胞在合成代谢中对能量和中间产物的需求[2]。此外,它还参与了肿瘤细胞增殖生长、氧化应激、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中的多条信号通路[3]?。能够通过细胞膜转运谷氨酰胺的主要有四种溶质载体家族:溶质载体家族1(solute carrier family 1, SLC1)、溶质载体家族6(solute carrier family 6, SLC6)、溶质载体家族7(solute carrier family 7, SLC7)、溶质载体家族38(solute carrier family 38, SLC38)。ASCT2属于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olute?carrier?family 1 member 5, SLC1A5),他是谷氨酰胺最重要的转运载体之一[4]?。鉴于谷氨酰胺在生理和肿瘤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将谷氨酰胺的转运代谢作为治疗靶标具有巨大的潜力[5]?。但目前国内对谷氨酰胺转运载体的相关报道较少,故本文对ASCT2的结构、生理特性、代谢调节、肿瘤治疗 等方面作一综述。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是二十种非基本氨基酸中的一种,人体可以自己产生这种物质。我们身上百分之六十的谷氨酰胺可以在附于骨骼上的肌肉里找到,其余部分存在于肺部、肝脏、脑部和胃部组织里。是肌肉中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约占人体游离氨基酸总量的60%。空腹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为500-750umol/L。谷氨酰胺不是必需氨基酸,它在人体内可由谷氨酸、颉氨酸、异亮氨酸合成 作为健身爱好者,重要的是要记住,由压力造成的谷氨酰胺流失不仅仅随疾病而产生,还会因训练造成的压力而产生。 谷氨酰胺在健美健身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高强度的训练会干扰免疫系统,增加体内乳酸及铵的水平。高水平的铵会影响(疑原文误作effect,affect似更合乎逻辑)肌肉功能。在训练初期的五分钟内,谷氨酰胺水平会上升,分解激素也会释放。但对训练者来说坏消息并不到此为止,因为即使在训练告一段落后肌肉仍会继续释放谷氨酰胺,因而导致其严重流失。训练强度越高,流失速度越快。 为什么谷氨酰胺的流失会这么快产生?因为谷氨酰胺能提高肌肉细胞的水合作用状态。肌肉细胞的水合状态可以变化得很快,细胞一旦缺水,则会进入分解代谢状态。研究表明,在这种分解代谢的不利状态下谷氨酰胺水平能下降50%。 过度训练对体内能量储备有着巨大的需求,其结果不但造成肌肉增长较少,还会增加患病机会、感染率和免疫系统能力低下。训练强度越高,对身体的能量需求压力越大,从而导致了血浆中谷氨酰胺浓度的降低。 缺乏谷氨酰胺造成肌肉缩小 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举重运动员或健美运动员,听到分解代谢状态、肌肉缩小、肌肉损耗、细胞脱水和肌肉萎缩这些名词都会腿软。为什么这种在体内能够大量产生的小小补剂能对这么多问题起关键作用呢? 芝加哥的抗衰老医药学会会长罗纳德?克拉茨认为,谷氨酰胺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同化作用,调节蛋白的合成,刺激生长激素的产生,并增强免疫系统。 举重运动员和健美运动员要明白谷氨酰胺对肌肉的生长起关键作用。因为它是提供氮的原料物质,就是说它能把氮运输到体内各个有需要的部位。每一个健身者都知道保持氮的正平衡是肌肉体积获得增长的必要条件。 谷氨酰胺在克雷布斯循环中作为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来源,被转化为谷氨酸并生成三磷酸腺甙(ATP)。三磷酸腺甙是一种能量分子。当通过饮食和/或服用补剂而保持体内有足量谷氨酰胺时,肌肉就很少或不会被分解以提供葡萄糖。并且记住,过少的谷氨酰胺会造成肌肉萎缩。 研究表明,每天补充谷氨酰胺的幅度为2至40克。有人发现二到三克的谷氨酰胺有助于舒缓眩晕症状。训练结束后,这两到三克的服用量能组建蛋白质,修复并生成肌肉,并可引发

谷氨酰胺制剂的研究进展_于健春

谷氨酰胺制剂的研究进展 于健春 =摘要>目的谷氨酰胺这种条件必需氨基酸是营养支持领域研究最热门的营养素之一。经肠内或肠外添加谷氨酰胺可改善动物的器官功能和生存率。由于谷氨酰胺水溶性差及其在水溶液、热消毒及长期储存时在化学上不稳定,长期以来一直没有静脉药用标准的谷氨酰胺制剂。针对谷氨酰胺制剂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一探讨。方法通过合成谷氨酰胺双肽作为谷氨酰胺的供体,具有稳定、水溶性强、能耐受热消毒及作为肠外营养应用的谷氨酰胺所必需的全部生化和生理特性,达到国内外的静脉药用标准。结果应用谷氨酰胺双肽在氮平衡、免疫状况、肠道完整性、并发症、康复及预后等方面带来了有益影响,且有肯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应用谷氨酰胺双肽改善病人的预后,确定适应证、应用方法及疗效监测,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谷氨酰胺双肽制剂 80年代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谷氨酰胺(glu-tam ine,GLN)对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谷氨酰胺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营养支持领域研究最热门的营养素之一[1,2]。 一、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在许多代谢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机体游离氨基酸库中占50%~60%以上,是合成核酸和谷胱苷肽的前体物质。谷氨酰胺是体内的氮源运载工具,它在不同器官组织间流动,并被称为运送燃料的/载氮车0,穿梭于组织与小肠细胞、结肠细胞、淋巴细胞及再生细胞之间。一方面清除氨等代谢废物,另一方面为蛋白质和DNA的合成提供氮源。谷氨酰胺缺乏时造成肠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受损,特别是防御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进入门静脉血循环的能力下降。在应激、感染及创伤等高分解代谢的情况下,血浆及细胞内的谷氨酰胺浓度下降,机体依靠分解自身的肌肉组织来产生大量的谷氨酰胺供机体利用。如果输入外源的谷氨酰胺则会减轻肌肉的分解[3~5],这与病人的预后及存活相关。故谷氨酰胺又被认为是/条件必需氨基酸0,即在正常情况下,体内能合成足量的谷氨酰胺,而在发热、创伤和手术等应激状态,体内合成不能满足代谢需要;若无外界补充,将导致机体持续的谷氨酰胺耗竭和长期的分解代谢状态。 最初的谷氨酰胺的研究源于处于分解代谢应激状况下的大鼠等动物模型。经肠内或肠外添加谷氨酰胺可改善这些研究动物的器官功能和生存率,如:维持肠粘膜结构和功能,支持肝脏和免疫细胞的功能等[6~9]。这些研究支持谷氨酰胺是胃肠粘膜和免疫细胞重要的营养素这一概念。近十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谷氨酰胺是一种重要的膳食营养素,当摄入这些营养素超过日需量时,可以调节免疫、代谢及炎症过程。这种氨基酸可对治疗重症病人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在特定分解代谢状况下的条件必需氨基酸[10]。 二、谷氨酰胺制剂的研究 尽管有口服的谷氨酰胺制剂,但由于其谷氨酰含量少,或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病人吸收差,不能满足病人机体对谷氨酰胺的需要。因此,临床上需要静脉用谷氨酰胺制剂。然而,由于谷氨酰胺水溶性差及其在水溶液、热消毒及长期储存时在化学上不稳定,在加热过程中易降解为氨和焦谷氨酸,限制了其作为静脉营养制剂的制备。因而,长期以来一直没有静脉药用标准的谷氨酰胺制剂。为此,Peter Furst教授提出了双肽的概念[11],即通过合成的甘氨酰-谷氨酰胺双肽(gly-gln)或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ala-gln)作为谷氨酰胺的供体。这种合成的双肽中含有稳定、水溶性强的谷氨酰胺,具有作为肠外营养基质-谷氨酰胺应用时所必需的全部生化和生理特性[12]。它可在水中自然溶解,并能耐受121e热消毒而不分解,达到中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标准,也达到中国卫生药政局(DAB)的要求。静脉输入的谷氨酰胺双肽在谷氨酰双肽酶的作用下迅速水解为甘氨酰和谷氨酰胺、或丙氨酰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外科

草鱼养殖可行性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草鱼养殖可行性报告 篇一:****鱼塘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高青鱼塘养殖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高青鱼塘养殖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养鱼场 项目建设地点:淄博市********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负责人:张**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建设有利于高青县低洼盐碱地资源保护利用,按照统 一勘察、分区规划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划分功能区域布局,使低洼盐碱地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带,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双赢。

渔业是我县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水产品也是我县的“拳头”产品之一,在市场经济的锤炼下,渔业在大农业中的特色产业地位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强化。水产品是我县“产得下、卖得出、受欢迎、叫得响”的农产品。项目建设有利于高青县水域与低洼盐碱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对做大做强渔业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 渔业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农业产业,它既能利用生态环 境,又可以改造、优化生态环境。平罗县地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生态渔业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改良盐渍化土壤、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具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县利用低洼盐碱地“以渔改碱”、湖泊湿地“以渔养水”生态渔业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利用低洼盐碱荒地,发展“以渔改碱”生态养殖,形成种养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生产系统,有效遏制了土壤盐渍化。利用湖泊湿地,按照比例科学投放草食性、滤食性、吃食性鱼类,发展“以渔养水”生态养殖,在发展渔业生产的同时,可降低水域富营养化程度,可有效地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渔业是推动人类农业文明进步的重要产业。渔业在繁荣区域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农民收入看,多年来全县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农民人均收入1倍以上,一些养殖大户要高出几倍,成为农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