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胃镜下溃疡特点及出血情况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胃镜下溃疡特点及出血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5-04-14T09:58:31.99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康慧娟
[导读] 取观察组与对照组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对其进行黏膜活检,观察两组患者活检及活检后的出现情况。
康慧娟内蒙古赤峰市平庄矿区总医院消化科内蒙古赤峰 024076
【摘要】目的:对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胃镜下溃疡特点及出血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 年4 月~2014 年3 月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188 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但并未服用阿司匹林者190 例,将其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胃镜下胃溃疡的特点及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较多见,并且胃溃疡更为多见,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较大,并且出血率较高,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较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溃疡检出率较高,并且术中及术后出血率较高,因此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并应定期对其进行胃镜检查。
【关键词】长期;阿司匹林;胃镜;胃溃疡;出血【中图分类号】R36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192-01
阿司匹林也称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解热镇痛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目前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血栓形成的预防性用药在临床广泛应用,随着我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的增多,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2],尤其是消化性溃疡、胃黏膜损伤等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多。此次研究对2012 年4 月~2014年3 月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及未服用阿司匹林者,对其进行胃镜检查,通过胃镜观察两组患者溃疡形成的特点及出血情况,从而指导患者进行更好的药物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
2 年4 月~2014 年
3 月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188 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但并未服用阿司匹林者19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97例,女性患者91 例,年龄48~72 岁,平均年龄(58.67±9.63)岁。
188 例患者中,59 例患者因冠心病心肌缺血服用药物,16 例患者因心梗服用药物,75 例患者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服用药物,20 例患者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服用药物,18 例患者因脑梗死服用药物。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98 例,女性患者92 例,年龄49~75 岁,平均年龄(60.42±8.76)岁。
1.2 入选标准观察组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1 年,两组患者均无服用抗凝药物、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两组患者均无肝硬化、恶性肿瘤等病史,在进行胃镜检查前两组患者均无便黑症状,进行大便常规隐血试验,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奥林巴斯GIFH260 胃镜进行检查,在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应严格注意胃镜检查适应症及内镜操作技术。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应的消化性溃疡情况,将两组患者溃疡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其溃疡形成特点,然后进行比较。溃疡诊断标准根据《消化内镜学》标准进行诊断。取观察组与对照组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对其进行黏膜活检,观察两组患者活检及活检后的出现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及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平均值±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 对其进行组间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进行表示,采用χ2进行组间检验,当P<0.05 时,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胃镜检出情况两组共378 例患者接受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378 例患者中共有137 例患者患有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36.24%)。观察组188例患者中共检出91 例(48.40%),对照组190 例患者中共检出46 例(24.21%),两组患者胃镜检出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镜检出情况(n,%)
3 讨论有报道表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已经成为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人群中,34.20%的患者会出现消化性溃疡[3]。服用阿司匹林人群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人群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接近[4]。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类药物,阿司匹林能够对血栓素A2 的生成起到抑制作用,并且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并且能够对前列腺素进行抑制,从而有效的减少了黏液及碳酸氢盐分泌,胃黏膜下血管进行收缩,血流不断的减少从而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胃溃疡形成[5]。
此次研究对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观察组患者及未服用阿司匹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溃疡特点及出血情况,观察组患者溃疡检出率为48.40%,对照组患者溃疡检出率为24.21%,观察组胃镜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而说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是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溃疡的因素之一,并且观察组患者出血率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给予胃黏膜保护剂,
并应定期对其进行胃镜检查。
综上所述,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较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溃疡检出率较高,并且术中及术后出血率较高,因此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并应定期对其进行胃镜检查。
参考文献:[1]杨黄欢,胡奕,邓中民等.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胃镜下溃疡特点及出血情况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3,(4):254-256.[2]刘俊.阿司匹林与华法林联用致胃溃疡伴出血[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4(6):393-394.[3]章小燕,徐航.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用致胃溃疡并出血1 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7):595-596.[4]蒋映霞,钱俊波.阿司匹林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关系[J].中外健康文摘,2013,(5):22-23.[5]李萍.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致消化道出血68 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4,(3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