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路基工程

1、填方路堤原地面未进行处理就上土施工;预防措施:

⑴、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⑵、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基穴等,应用原地面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⑶、路堤基底为腐植土的,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

⑷、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

2、横向斜坡路堤填筑未挖台阶,出现路基横移,下挡墙挤裂。预防措施:

⑴、山坡路堤,当地面横坡陡于1:5,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填筑应由最底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

⑵、对半填半挖横坡陡峻地段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

3、土工合成材料易破坏。预防措施:

⑴、铺设材料前,先将场地整好,以免土层表面有坚硬凸出物穿破土工合成材料。

⑵、填筑碎石垫层时,应采取沿土工合成材料两侧边缘倾斜填料,以免造成其损坏。

⑶、土工合成材料摊铺好后应立即用土料填盖,防止在烈日下暴晒。

⑷、施工现场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有破损时必须立即修补好。

4、施工中发现土工合成材料出现扭曲、折皱、重叠现象。预防措施:

㈠、下承层必须平整良好,碾压密实后方可摊铺土工合成材料。㈡、摊铺时应拉顺,紧贴下承层。

㈢、摊铺前应先把一侧固定,然后依次摊铺。

5、摊铺碎石垫层时,下层土工格栅被翻起、损坏。预防措施;

㈠、土工格栅上第一层填料摊铺须采用前置式装载机。

㈡、第一层填料的卸料,摊铺顺序应与土工格栅摊铺方向相反。㈢、机械不得在覆盖的土工格栅上通过。

6、路基填料不合格,不同类型土混填。预防措施:

㈠、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应作成4%的双向横坡。㈡、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0.5米。

㈢、应合理安排不同土质的层位。

㈣、在不同土质填筑的路堤交接处应作成斜面,并将透水性差的土料在斜面下部。

7、填石路堤的石块尺寸过大,造成很大的空隙,使路堤上部陷落下沉。预防措施:

⑴、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填石路堤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⑵、当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石块间有空隙存在时,可于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等,用压力水将砂冲入下部,时空隙填满。

8、路基施工中有积水现象。预防措施:

㈠、路基施工中,各表层不应有积水,填方路堤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时气候状况,做成2%~4%的排水横坡。

㈡、雨季施工或因故中断施工时,必须将施工表层及时修理平整并压实。

㈢、路基施工前应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及防渗设施。

9、路基填筑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预防措施:

㈠、路基填料须符合设计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㈡、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必须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内碾压。

㈢、路基应水平分层填筑,每层需铺厚度不应超过试验段所确定的松铺厚度。

㈣、碾压机具组合、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均应与试验段确定的参数符合。

10、桥涵台背回填土质量达不到要求。预防措施:

㈠、应选用渗水性土填筑,不得将构造物基础挖出来的劣质土混入填料中。

㈡、台背后回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通道台背填土,应两侧对称均匀回填。

㈢、施工中要防止雨水渗入,对已有积水应挖排水沟或用水泵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可设盲沟引水。

㈣、应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厘米。但涵顶填土50厘米内应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

㈤、为保证填土压实质量,在比较宽阔部位应尽量使用大型压实机械,只是在临近构造物边缘大型机械到不了的地方处,采用人工配合小型夯实机械,分层夯实。

隧道工程

(一)、一般隧道工程

22、易塌方地段在进洞前忽视做仰坡防护。预防措施:

㈠、进洞前按洞口设计里程,高度刷坡,使边坡稳定。

㈡、做好洞顶截水沟。

㈢、临时防护应视地质情况、施工季节、施工方法等情况,采取喷、锚、挂网等措施。

23、洞口出现地层滑坡、崩塌、偏压。预防措施;

㈠、滑坡:可采取地表锚杆、深基桩、档墙、土袋或石笼注浆、超前锚杆等加工措施。

㈡、崩塌:可采取喷射砼、地表锚杆、锚索、防落石棚、水泥、水玻璃等注浆加固措施。

㈢、偏压:可采取平衡压重填土、护坡挡墙或对偏压上方地层挖切分部开挖、弱爆破、打超前锚杆、管棚等措施,以减少偏压力。

24、隧道施工易出现超欠挖。预防措施:

㈠、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超欠挖。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压达到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根据规范要求,容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欠挖,但其隆起量不得大于5厘米。拱、墙角1米内断面严禁欠挖。㈡、尽量减少欠挖,不同围岩地质条件下的允许超挖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㈢、采用光面爆破、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及时调整钻爆参数,并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将超挖值控制在允许值以内。

㈣、测定超挖量应根据现场条件采用切实可行的测定方法。

㈤、采用符合衬砌时,隧道内开挖轮廓应豫留变形量。

㈥、当采用构件支撑时,如围岩压力较大,支撑可能沉落或局部支撑难于拆除时,应适当加大开挖断面,预留支撑沉落量,保证衬砌设计厚度。㈦、对超挖的部分,在施作二次衬砌时,墙脚以下部位不得用其它材料回填,应用同标号砼回填,1米以上,可用浆砌片石回填,但应保证衬砌设计厚度。

27、未按设计要求进行铺设钢筋网等临时支护。预防措施:

㈠、按设计要求加工了,挂网,钢筋应是符合设计的合格材料。㈡、铺设钢筋网应符合下列要求:

A、除在砂土地层开挖隧道外,钢筋网应在开挖面清理危石、封闭后进行铺挂网应尽量密贴开挖面。

B、砂层地段应先铺挂钢筋网,沿环向压紧后再喷砼。

C、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砼覆盖后铺设。

D、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

E、开始喷砼时,喷头距喷射面的距离以0.8-1.0米为宜,喷射角度不小于750,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厘米。

F、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砼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理。

31、台车衬砌质量控制措施;

㈠、衬砌台车的选择;中常隧道可采用平移式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短隧道可使用万能杆件拼装台车和组合钢模板。

㈡、采用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作业时,应采用砼输送泵、洞外拌和站,配备砼搅拌运输车等配套机械设备,使砼拌合、运输、灌注全过程组成流水作业线,不间断施工。

㈢、砼拌合站的生产能力应能适应衬砌的需要,并必须采取自动计量。砼运输采用轨行式砼输送罐车。

33、结构防排水施工处理不当。预防措施;

㈠、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工应符合规范要求。

㈡、衬砌背后或隧道底设排水沟、盲沟和引水管时,可根据隧道渗水量大小适当调整排水设施的位置、间距等。

㈢、隧道的排水设施应配合衬砌进行。

㈣、衬砌背后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㈤、当衬砌背后压注水泥砂浆后仍有渗水现象,可注水泥-水玻璃浆液或其它化学浆液。

㈥、隧道衬砌采用防水砼时,必须经现场试验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使用。

㈦、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可采用橡胶止水带防水。

34、衬砌中防水层在铺设中有破损、折曲现象。预防措施:

㈠、防水层铺设前,喷砼层表面不得有锚杆或钢筋断头外露。

㈡、防水层按环状铺设,并视材质采取相应接合方法。

㈢、防水层的接头处应擦净,塑料防水层应与材质相同的焊条焊接。㈣、采用无纺布做滤层时,防水板与无纺布应密切叠合,整体铺挂。㈤、开挖和衬砌作业不得损坏防水层,当发现层面有损坏时应及时修补。

㈥、防水层铺设长度应根据衬砌长度确定。

35、注浆时压力控制不足,影响注浆效果。预防措施:

㈠、注降压力应为0.5-1.0Mpa。必要时可在孔口处设置止浆塞。㈡、止浆塞应能承受规定的最大注压力或水压。

36、仰拱施工预防措施:

㈠、仰拱施工前,必须将隧道底需碴、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超挖应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

㈡、仰拱宜在拱墙二次衬砌前进行,其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长度。

㈢、仰拱施作应一次成型,避免分部灌筑。

㈣、仰拱施工缝和变形缝处应作防水处理。

37、电缆槽施工控制措施:

㈠、电缆槽应随边墙基础施工一次挖好,不应在边墙灌注后再爆破开挖。

㈡、电缆槽壁中预埋的管、件、预留孔、槽,应按设计位置定位。

㈢、电缆托架应镀锌防绣,并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大于

±5mm。

㈣、槽壁中每隔50m预埋接地引线的一端应与预埋件焊接牢固。

㈤、

(二)、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

42、坍塌方施工预防措施:

㈠、先排水: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均应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尽可能将坑外之水截于坑道之外。

㈡、短开挖:各部开挖工序间距要尽量缩短,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㈢、弱爆破:在爆破时,要用浅眼、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㈣、强支护:针对地质情况,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

㈤、快衬砌:衬砌工作须紧跟开挖工作面进行,力求衬砌尽快成环。

㈥、勤检查、勤检测:对围岩发现有变形或异壮,要立即采取及时处理隐患43、

桥涵工程

一、涵洞、通道

44、基底承载力不足造成的不均匀沉降。预防措施:

㈤、机械开挖时,预留20-30厘米由人工清理,减少对原壮土的扰动。

51、基坑排水方法不当。预防措施;

㈠、明挖基坑,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

㈡、粉、细砂土质的基坑,宜用井点法降低水位。当用汇水井排水时,应采取防止带走泥砂的措施。

㈢、水下挖基时,抽水能力应为渗水量的1.5~2.0倍。

㈣、基坑排出的水应以水管或水槽远引。

三、钻(挖)孔灌注桩基础

54、孔径不足。预防措施:

㈠、选用适当的钻头直径,钻头磨耗严重时要及时焊补。

㈡、流塑性地基土变形造成缩孔时,宜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㈢、泥浆指标在规范范围内,防止泥浆糊壁。

55、孔深不够。预防措施:

㈠、检查土样,与地质剖面图对照,防止误判。

㈡、根据钻进速度变化和钻进工作状态判定。

㈢、根据钻杆和钢丝绳的长度控制,并随时用测绳检查。

56、孔底沉渣过厚。预防措施:

㈠、选用合适的清孔方法,保证清孔后泥浆指标符合要求。

㈡、测量实际孔深与钻孔深度比较。

㈢、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应连续作业。

㈣、浇筑砼前,应再次检查沉渣厚度。不满足,二次清孔。

57、砼在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预防措施:

㈠、砼在接近钢筋笼骨架时,宜使导管保持较大的埋深,在钢筋笼底部1米左右范围内,减慢灌注速度,当砼上升到骨架底口4米以上时,再提升导管,使其底高于骨架底部2米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fd13371301.html, ㈡、将2-4根延长伸至孔底。

㈢、保持合适的泥浆相对密度防止流沙涌入托起钢筋笼。

㈣、坍落度不宜过小。

58、导管进水。预防措施;

㈠、首批混凝土储量要充足,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以30~50厘米为宜,受批混凝土浇注后导管应埋入混凝土。

㈡、导管接头要严密,灌注前要进行水密性、承压、抗拉试验。㈢、导管提升平稳,测深准确。

59、卡管。预防措施:

㈠、隔水球胆直径应略小于导管直径,灌注前要做隔水球通过试验。㈡、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粒径集料、粗集料集中的混凝土不允许灌注。

㈢、埋管不宜过深,加快灌注速度,避免混凝土在管内初凝。

60、埋管。预防措施:

㈠、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一般不得超过6~8米。

㈡、在导管上端安装附着式振捣器,拔管前或停灌时间较长时,均应适当振捣,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致过早地处凝。

㈢、首批混凝土掺入缓凝剂,加速灌注速度,

㈣、导管接头螺栓事先应检查是否稳妥。

㈤、提升导管时不可猛拔。

61、断桩、夹泥。预防措施:

㈠、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

㈡、应连续灌注,灌注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续灌的混凝土冲破顶层。㈢、导管埋入混凝土不得小于2米,导管不得漏水,导管第一节长度应大于4米。

㈣、灌注时,经常精确测定已灌注混凝土面标高,防止误判导致管埋深过小。

62、挖孔质量控制不好。预防措施:

㈠、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凸凹不平,以增加桩的摩阻力。

㈡、在挖孔过程中,须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

㈢、挖孔时如有水渗入,应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坍孔。渗水时应设法排除。

㈣、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塌孔。

㈤、挖孔如遇到涌水量较大的潜水层承压水时,可采用水泥砂浆压灌卵石环圈,或其它有效措施。

㈥、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

63、挖孔灌注桩的排水(含遇到潜水层)处理。预防措施:

64、挖孔灌注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好。预防措施:

㈠、控制好砼坍落度,当孔内无钢筋骨架时,宜小于6.5厘米;当孔内设置钢筋骨架时,宜为7~9厘米。

㈡、开始灌注时,孔底积水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灌注速度应尽可能加快,使砼对壁的压力尽快大于渗水压力,一防止水渗入孔内。

㈢、孔内砼尽可能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若施工结缝不可避免时,应按施工规范处理,并一律设置上下层的锚固钢筋。

㈣、砼灌注至桩顶以后,应即将表面已离析的混合物和水泥浮浆等清理干净。

五、桥墩与桥台

71、混凝土墩台质量控制措施:

㈠、墩台施工前应将顶面冲洗干净,混凝土基础应凿除表面浮浆,整修连接钢筋。

㈡、墩台模板、支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模板结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㈢、模板采用分段整体吊装时,应连接牢固,保证其整体性,可视吊装能力确定分段高度。

㈣、浇筑墩台混凝土时,脚手架、工作平台不得与模板、支架联结。支架应支于可靠的地基上。

㈤、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㈥、墩台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当间歇浇筑时,施工结缝应符合规范要求。

㈦、墩台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30—50厘米,且捣固密实,捣固时捣固棒应快插慢提,以表面浮浆平整为宜,不过捣、漏捣。㈧、墩台混凝土未达到终凝前,不得泡水。

73、锥坡施工预防措施;

㈠、锥体填土应分层夯实,填料一般以粘土为宜,锥坡填土应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㈡、砌石放样拉线要张紧,表面平顺,锥坡片石背后应按规定做碎石反滤层。

㈢、锥坡与路肩或地面的联结必须平顺,以利排水,避免砌体背后冲刷或渗透坍塌。

㈣、在大孔土地区,应检查锥坡基底及其附近有无陷穴,并彻底进行处理。

㈤、浆砌偏石锥坡,应在填土基本稳定后进行,面层片石选用大面平整,休整过的,而石后的浆砌片石应填密实,不得有孔洞。用砂浆勾缝时,应尽可能在片石护坡砌筑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待锥体基本稳定再进行勾缝,以减少灰缝开裂。

十、桥面及附属工程

91、桥面放水预防措施:

㈠、桥面防水层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㈡、防水层材料应经过检查。在符合规定标准后方可使用。

㈢、防水层通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按设计规范铺设。

㈣、防水层应横桥向闭合铺设,底层表面应平顺、干燥、干净。沥青防水层不宜在雨天或低温下铺设。

㈤、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当采用油毛毡或织物与沥青粘合的防水层时,应设置隔断缝。

92、泄水管的安装不到位。预防措施:

㈠、泄水管的施工应按设计要求执行。泄水管应审出结构物底面100—150mm.

㈡、桥面泄水孔应略底于桥面标高。

93、桥面防护设施安装控制措施:

㈠、安装桥面安全带和缘石,应满足下列要求:

其它工程

一、钢筋工程

96、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预防措施:

㈠、在帮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帮扎偏斜或骨架扭曲。㈡、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安装帮扎。97、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太多。预防措施;

㈠、在下料时按下料钢筋编号再编分号。

㈡、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帮扎接头。

㈢、如果分不清受拉或受压区时,接头位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㈣、在钢筋骨架未帮扎时,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改变设置方案。

98、钢筋少放或漏放。预防措施:

㈠、加强配料工作,按图核对配料单或料单。

㈡、钢筋帮扎和安装前认真熟悉图纸和配料单,确定合理的帮扎顺序。㈢、钢筋帮扎完毕,工点技术干部和专职质检员要认真检查。

㈣、如砼浇筑后发现有漏筋,应及时提请有关人员分析处理。

99、钢筋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预防措施:㈠、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工艺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

㈡、焊工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试焊,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施焊。100、焊缝尺寸不足。预防措施:

㈠、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进行检查。

㈡、图上无标注和要求时,检查焊件尺寸,焊缝宽度不小于0.7d,焊缝厚度不小于0.3 d,允许误差0.05 d(d钢筋直径),发现尺寸不足,应清除焊渣后及时补焊。

101、咬边焊缝和钢筋交接处有缺口。预防措施:

㈠、选用合适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

㈡、焊弧不可拉的过长。

㈢、控制焊条角度和运弧方法。

102、电弧烧伤钢筋表面,造成钢筋断面局部削弱。预防措施:

㈠、精心操作,避免带电金属与钢筋相碰引起电弧。

㈡、不得在非焊接部位随意引燃电弧。

㈢、地线与钢筋接触要良好,牢固。

103、闪光焊接头未焊透,接头处有横向裂纹。预防措施:

㈠、选择适当的对焊工艺,焊机功率较小或钢筋级别较高,直径较大时,不宜用连续闪光焊。

㈡、重视预热作用,掌握预热操作技术要点,扩大加热区域,减少温度散失。

㈢、选择合适的对焊参数和烧化留量,采用“慢-快-更快”的速度烧化速度。

二、模板

104、钢模不具有足够的刚度及稳定性。预防措施;

㈠、制作钢模不得使用扭曲严重、螺丝孔过多、开裂材料,一般采用刚度、厚度满足要求的钢板。

㈡、在计算荷载时,对模板、支架及拱架结构按受力程序分别验算其强度及稳定性。

105、模板面之间不平整,接缝不严密。预防措施:

㈠、模板制作时采用大块钢模或木模,保证模板表面平整度,尽量减少接缝。

㈡、钢模板的拼装应符合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各种螺栓连接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㈢、多次重复使用的木模应在内侧加丁薄铁皮。木模的转角处加嵌条或作成斜角。

㈣、模板拼装时结缝处应采用双面胶处理。

106、模板位置不准,线条不流畅。预防措施:

㈠、模板安装位置应准确定位并做出明显标志。

㈡、模板安装时应严格控制模内尺寸。

㈢、对小半径曲线上的模板应适量减少模板尺寸,以免模板安装后线条不流畅。

㈣、加强对模板的支撑,以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跑模现象。㈤、混凝土浇筑,发现模板有超过容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及时纠正。

107、模板翘曲、变形。预防措施:

㈠、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以减少对模板的集中应力。

㈡、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并涂防锈剂。

㈢、木模应保持湿润,严禁长时间的暴晒。

㈣、模板应经常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木模应侧放,钢模下设垫块平放。

三、混凝土工程

108、混凝土和易性不良。预防措施:

㈠、控制水泥标号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合理比值,严格遵守施工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㈡、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施工。

㈢、配料准备,并保证足够的搅拌时间。

㈣、选用正确的运输方法,控制运输时间不过长。

㈤、测定拌和站和浇筑处的坍落度,控制后者的数量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㈥、对已离析的混凝土,应进行二次拌合或弃之不用。

109、混凝土强度达不倒设计要求或强度离散、君质性差。预防措施:

㈠、控制材料质量。

㈡、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和施工水平确定配制强度。

㈢、配合比设计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配料误差不超过施工规

定。

㈣、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中各个环节的质量。

㈤、试块应标准养护。

110、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预防措施:

㈠、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搅拌时间。

㈡、防止运输中漏浆、离析和运输时间过长。

㈢、浇筑时控制坍落度符合施工要求。

㈣、采用合适的浇筑顺序和方法,控制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米。㈤、浇筑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根据捣实方法及相应施工规范要求确定。

㈥、选择合适的振捣设备,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和过度振捣。

㈦、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结缝严密。

㈧、浇筑时随时检查模板及支架的稳固性,发生问题及时维修,尤其防止变形漏浆。

111、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缺棱、掉角。预防措施;

㈠、拆模不宜过早,按规范规定结合实际浇筑的自然条件来确定拆模时间。

㈡、模板支设和拆除顺序方法要正确。

㈢、对混凝土构件移位时应选择合理的起吊和运输方法。

㈣、加强成品保护,防止碰撞混凝土结构或构件。

112、混凝土表面有裂缝。预防措施:

㈠、检查水泥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必要时要作安定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㈡、砂石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石子含泥量高时应冲洗,抗裂要求高时不宜采用细砂。

㈢、对于温度影响的裂缝应采用低热水泥,合理采用骨料和配合比,以降低水泥用量。

四、砌体工程

113、砂浆石砌体的砌筑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

㈠、砌筑应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宜设置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两相邻段的砌筑高差不得大于120厘米,分层水平砌缝应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砌缝应饱满。

114、干砌体一坍塌。预防措施:

㈠、砌筑干砌体前,应将基底土夯实。

㈡、干砌时宜将较大石块置于底层,石块应交错咬搭,空隙应用碎石填实。

㈢、反滤层宜采用碎石、卵石、角砾石或粗砂等渗水材料,不得采用非渗水性土代替。

116、浆砌片时砌缝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

㈠、定位砌块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大于4厘米,砌体表面与三块相邻石

料相切的内切圆直径不得大于7厘米,两层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厘米,每砌筑120厘米高度以内应找平一次。

㈡、填腹部分的砌缝宜减少,在较宽的砌缝中可用小石快填塞。117、砌体肚鼓。预防措施:

㈠、基底清理整平。

㈡、砌筑时要挂线,或用靠尺经常检查。

㈢、选用快体的厚度要适当。

118、勾缝表面不整齐或黏结不牢。预防措施:

㈠、砌体表面的勾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在砌体砌筑时留出2

厘米深的空缝。勾缝可采用凹缝或平缝。勾缝所用的砂浆强度,不得小于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

㈡、勾缝前应检查,有孔洞时应修补并撒水、湿缝,刮缝深度不小于2厘米。

㈢、勾缝后适当养护。

119、砌体裂缝。预防措施

㈠、基底平整夯填密实。

㈡、砌筑时砂浆应饱满,强度符合要求。

㈢、杜绝垂直通缝。

120、挡土墙泄水孔不畅。预防措施

㈠、按设计图纸正确留设墙后的滤水层。

㈡、在砌泄水孔上砌快前将泄水孔道清理干净。

㈥、基底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

㈦、按设计和施工规范对基底进行处治。

㈧、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为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及时和设计单位联系,不得私自处理。

46、跑模、露浆、表面不平整、蜂窝麻面。预防措施

㈠、加强模板与支撑,在模板拼装时接缝要严密、平整,支撑牢固,误差在规范范围内。

㈡、脱模剂必须采用优质专业脱模剂,如:新机油、食用盐等,严禁用废机油、肥皂液等。

㈢、尽量采用整体式模板,减少模板接缝数量。

㈣、模板接缝尽量采用字、母接缝。

㈤、混凝土捣固应用技术熟练的工人,既不能过捣,也不能漏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提,以表面泛浆振平为宜。

㈥、模板每次使用后,应专人整修、清理,不得乱仍乱放。

47、混凝土养护不及时产生表面裂纹。预防措施:

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和养护,或采用塑料包裹养生方法。

⑵、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宜少于7天。

⑶、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注意温度变化。

⑷、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

48、拆模时使砼结构物损坏、变形。预防措施:

㈠、不承重的侧面摸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摸而受损后方可拆除,一般须达到2.5Mpa的抗压强度。

㈡、承重的模板应在砼强度能承受起本身重力及其他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㈢、拆模时应先拆除侧摸板,然后拆除承重模板。从上到下依次进行。㈣、拆模时应防止砼受到振动损伤,防止模扳擦伤砼表面。

二、明挖地基

50、明挖基坑有积水,未除去松土和松碎石就进行基础作业。预防措施;

㈠、开挖前,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确定开挖范围和防、排水的支护措施。

㈡、挖基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其超挖部分用与基础同材料回填或其处理方案应报监理单位批准。

㈢、挖至标高的基坑,应及时检查,不得长期暴露或浸泡,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基础作业,如暴露或浸泡时间过长,应重新检查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㈣、基础作业前,基底保持平整,松动部分应及时清除干净,岩层基底表面要刷洗干净。

㈤、明挖基坑,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 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因是: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lO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 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二)治理措施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二)预防措施 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三)治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二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 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是土质边坡坍塌、滑坡、雨后冲刷严重(甚至出现浪窝),石质边坡塌落、崩塌等。 一、边坡滑坡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原因分析 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 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3.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4.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7.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8.边坡植被不良; 9.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10.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二)预防措施 1.路基设计时,充分考虑使用年限内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给路基稳定带来的影响; 2.软土处理要到位,及时发现暗沟、暗塘并妥善处治; 3.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滑坡苗头; 4.掺加稳定剂提高路基层位强度,酌情控制填土速率; 5.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6.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 7.减轻路基滑体上部重量或采用支挡、锚拉工程维持滑体的力学平衡;同时设置导流、防护设施,减少洪水对路基的冲刷侵蚀; 8.原地面坡度大于12%的路段,应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道路工程高质量通病防治要求措施

第四章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 为有效防治本工程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通病,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的发生,同时避免施工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给项目及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及效益的流失,根据行业内总结的经验及本项目的工程特点编制如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路基 1.1 路基碾压出现“弹簧” 原因分析: ①、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 ②、高塑性粘性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③、翻晒、拌合不均匀; ④、碾压层有软弱层,且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弹簧反射至上层; ⑤、局部填土混入冻土或过湿的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腐殖土以及含有草皮、 树根和生活垃圾的不良填料; ⑥、透水性好与透水性差的土壤混填,且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了透水性好的土壤, 形成了“水囊”。 防治措施: ①、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限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 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②、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③、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 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④、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⑤、严禁异类土壤混淆,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水囊”; ⑥、填筑上层时应开好排水沟,或采取其它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到路基50cm 以下; ⑦、填筑上层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能

填筑上层。 1.2 路基压实度不够; 原因分析: ①、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超过规定值 ②、松铺厚度过大; ③、碾压遍数不够或碾压不均匀,局部碾压; ④、压路机质量偏小; 防治措施: ①、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和碾压遍数符合规定; ②、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 ③、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有重叠; ④、压路机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1.3 路基积水严重; 原因分析: ①、路基碾压表面不平整,表面凹凸不平; ②、路基表面修整不合格,横坡不到位或出现倒坡; 防治措施: ①、路基压实前应按要求进行平整; ②、路基表面应按要求设2%-4%的横坡。 1.4 路肩、边坡松软;边坡冲刷严重,浪窝 现象表现: 路肩松软,一经车轮碾压,即下陷出车辙。边坡呈松散状态,稍触外力,边坡土下溜;边坡受雨水严重冲刷,浪窝; 原因分析: ①、填方路基碾压不到位,使路肩和边坡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②、填方宽度不够,最后以松土贴坡; ③、松土填垫路肩,压实机具未走到边缘进行碾压; ④、路基填方属砂性土或松散粒料,所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差。 ⑤、过早的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铁贺线沼山至紫坛段路面改造工程 质 量 控 制 措 施

施工单位:鄂州市公路养护管理中心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我市的面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作为一个对外的形象,直接反映了我市的管理水平。道路易受干扰和地质情况及天气等因素影响,施工场地狭窄、战线长,而工期要求紧,此外还要综合考虑与村民各种关系的协调等因索影响,施工难度大。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所以,在施工全过程中下功夫,把功夫用在平时,用在日常质量管理中。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质量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工程开工后,根据质量管理工作方针和质量目标,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学习教育,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使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做铺垫。 1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落实岗位职责 进入工地现场后,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制定全

体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并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工程开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应知应会教育,并严格考核,做到工程施工严格按设计与“技术规范”操作。通过教育与考核,实行全体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作业。 3工程开工前,组织人员对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检测方法和可能遇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施工前准备,并认真进行检查,确定完善后,再进行施工。 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 根据工程的合同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质量控制程序操作,使各项工程的质量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 2认真做好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项工程的质量目标 在工程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并且明确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明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操作细则,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使各项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落实到最基层的全体施工人员身上,为开展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3、确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三环辅路内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大修工程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审定:日期: 审核:日期: 编制:日期: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项目经理部 2012年3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三环路是北京市区重要的环路,承担着极大的交通量,三环辅路内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大修工程西起太阳宫西侧,沿东南方向经三元西桥、三元桥、三元东桥,终点至燕莎桥北,内环辅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全长4.043km,三环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辅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三环全线为四幅路形式,本项目范围内主路两侧的辅路均单向行驶,单侧路面宽9~18m,2~4条机动车道,局部路段设置了专用非机动车道;沿线共有2座跨河桥,两座菱形立交,四座人行天桥,两处灯控路口,其中桥梁净空2.5m~4m。 道路工程包括路面结构补强、病害处理、局部人行道面砖及路缘石更换、完善无障碍设施。 排水工程是对局部检查井进行加固处理,挪移路中雨水口,消除积水点。 桥梁工程是维修西坝河桥、西坝河西桥内环辅路桥梁,维修七圣路北口天桥、西坝河路南口天桥、左家庄西街北口天桥。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3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2年5月13日,合同工期总计60日历天。 工程总造价1369万元。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 监理单位:北京四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施工单位: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编制依据 1、DBJ01-45-2000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2、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3、DBJ01-71-200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4、DBJ01-56-2001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5、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6、JTJ057-9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7、DBJ01-92-200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

道路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质量保证措施 一、技术组织措施 本工程将严格按规范化的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操作,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提高工程质量,从而达到交付满意工程的目的。在本章内将主要围绕工程质量目标,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全面质量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工程质量总控制图》。

(一)工程施工质量目标 在本工程的施工质量上,本企业制定如下目标:按照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质量依据国家验收评定标准达到合格要求。 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特制定各分部工程质量目标计划,以保证工程总的施工质量目标计划的实现。 (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素质,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可分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分部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表

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施工质量能加以控制的关键,而本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评价,同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施工质量管理组织: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详见《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在本工程中,我们将以以下

的组织机构来全面地进行质量的管理及控制。 3)质量管理职责: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 4)项目经理职责:履行合同,执行企业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组织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健全项目内部各种责任制;组织项目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编制,实施及修改工作;组织制定项目其他各项规划,计划。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合同配置并组织落实项目的各种资源,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活动;对工程分包商实施全面管理;协调项目经理部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5)项目副经理(质量经理)职责: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编制质量控制要点;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并逐级交底至作业班组;负责项目技术洽商,处理设计变更有关事宜,负责项目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编制技术处理方案,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负责项目竣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统计技术的选用。 6)项目副经理的质量职责:项目副经理作为负责生产的主管项目领导,应把抓工程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布置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进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在检查生产工作时,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操作检查,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内部验收。 7)质量员职责: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规范,行驶监督检查职能,巡回检查,随时掌握辖区内的工程质量情况,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有现场处置权;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与评定,对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告工程负责人,参加制定处理方案,并验证方案的实施效果,行使现场质量处罚权。 8)施工工长职责: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督促其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三)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目标、体系和保证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目标、体系和保证措施 一、工程质量目标 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一次验收达到优良。 2、创优规划:按照工程难度及规模,为保证优质工程的实现,我们将从施工技术管理、物资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着手,严格执行制度,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 3、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组织网络和责任制,项目工程师、技术员、质量员和材料员明确各自岗位责任,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技术复核,质量分项评定和中间验收,并针对本工程特点,技术难度和常见质量通病,设置质量管理机构和制定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待工程中标后编制完整的质量计划书。 二、项目质检组织机构 1、质检机构:包括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检测组、试验室、测控组以及各施工队质量自检组。 2、质检人员:专职质检工程师1人、质检技术人员2人,材料试验技术人员2人,测控技术员2人。 3、工程质量自检、自测及监理体系 工程自检、自测是每一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必须步骤。 总体分项施工方案确定后,由主任工程师或现场主管工程师召开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学习工程图纸、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技术规范、规程、质量要求、检测项目和容许误差,做到每个环节都交代清楚。 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召开现场会,通过施工前交底、施工中监督、施工后检查,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经常对施工人员是否按批准的施工方案、方法、技术规范施工进行检查,凡是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要纠正,

不合格工程要返工。 每一个项目的第一道工序施工前,质检、技术人员均认真审查图纸,熟悉正确的施工方法。工序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对操作是否违规进行检查,对违操作要制止并纠正。每道工序完成后,由现场技术人员进行自检,再由质检人员检查,经检查合格,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写成质检报告,向监理汇报,请求检查;凡自检不合格的不上报,并马上纠正或返工。质检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测,签认后,方进行下一个工序的施工,监理工程师检测不合格的返工,直到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认可为止。工程施工中记好原始记录,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建设单位提出的特殊要求,一切按程序办事,确保工程施工的有条不紊,尤其是特别注意隐蔽工程的质量自检,无论何时,在质量和进度以及成本相矛盾时,以“质量第一”,做到质量和进度有机组合,保质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4、自检、自测组织机构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和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管理通病、施工工艺通病和实体质量通病三类。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仅影响工程外观,还危害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二是治理难度大,易反复。 质量通病可防可治,重在预防。近年来,工程人员按照精细化施工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优化施工工艺,在工程实践中形成一系列符合工程实际、效果明显、经济合理的通病防治方法。 本措施对通用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 通用工程 1.1 混凝土工程表面蜂窝 ⑴原因分析 ①模板拼缝不严,拼装后有缝隙,密封不严产生漏浆。 ②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当。 ③振捣方法不当,振捣时间不足。 ④浇筑时间过长,部分未振捣混凝土已初凝。 ⑵防治措施 ①支模是对模板缝进行有效密封,并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 ②配制良好品质的混合料,选用合适的水灰比。 ③分层浇筑,才用合适的振捣工具,保证足够的振捣时间。 ④对大面积混凝土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浇筑时间过长的混凝土断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1.2 混凝土工程麻面、气泡多 ⑴原因分析 ①原材料不符合要求,级配变化大。 ②浇筑高度较高时,未设置串筒,使混凝土发生离析。 ③振捣时局部漏振或过振。

④模板质量不高,表面不清洁。 ⑵防治措施 ①控制原材料质量,级配、含沙量等应满足要求。 ②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串筒或溜槽,防止离析现象。 ③振捣时要将振捣帮插入下层混凝土,并避免漏振或过振。 ④尽量使用整体钢模,并确保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接缝平整密实。 1.3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 ⑴原因分析 ①进场原材料质量差异大。 ②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 ③振捣时间不足。 ④混凝土构件后期养护质量存在问题。 ⑵防治措施 ①对每批进场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原材料规格、质量统一。 ②认真做好现场试验,检测砂、石等原材料的含水率,对拌合设备及计量设备定期检验,控制施工配合比。 ③在浇筑过程中保证振捣时间和振捣质量。 ④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 1.4 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 ⑴原因分析 ①钢筋骨架绑扎不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振动使钢筋偏位。 ②模板安装不牢靠,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施工荷载等作用下,产生位移跑模现象,导致保护层成型尺寸不标准。 ③垫块质量不合格。 ④混凝土浇筑时,保护不到位,车压人踩,使受力钢筋变位、变形, ⑵防治措施 ①加强钢筋骨架绑扎,必要时应进行点焊。

路面工程高质量通病及防治要求措施

1、无机结合料基层裂缝的防治 1.1原因分析 1.1.1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或石粉中性指数偏大。 1.1.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 1.1.3成型温度较高,形成强度较快。 1.1.4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1.1.5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1.1.6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养护时洒水量过大。 1.1.7拌合不均匀。 1.2预防措施 1.2.1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 a、改善施工用土的性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 b、掺加粗粒料,在石灰土中适量掺加砂、碎石、碎砖、煤渣及矿渣等。 c、保证拌合遍数。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避免含水量过高或过低。 d、铺筑碎石过渡层,在石灰土基层与路面间铺筑一层碎石过渡层,可有效避免裂缝。 e、分层铺筑时,在石灰土强度形成期,任其产生收缩裂缝后,再铺筑上一层,可有效减少新铺筑层的裂缝。 f、设置伸缩缝,在石灰土层中,每隔5-10m设一道缩缝。

1.2.2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 a、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或掺砂。 b、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c、在能保证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 d、一次成型,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养护,避免水分挥发过大。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e、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合,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和拌合不均匀现象。 1.3治理措施 1.3.1可采用聚合物加特种水泥压力注入法修补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 1.3.2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 1.3.3破损严重的基层,应将原破损基层整幅开挖维修,不应横向局部或一个单向车道开挖,以避免板边受力产生的不利后果,最小维修长度一般为6m。维修半刚性基层所用材料也应是同类半刚性材料。 1.3.4一般情况下,石灰土被用于底基层时,根据其干缩特性,应重视初期养护,保证基层表面处于潮湿状态,防止干晒。在石灰稳定土施工结束后,要及早铺筑面层,使基层含水量不发生大的变化,以减轻干缩裂缝。 2、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防治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 措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国家政策、技术、、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及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监督各单位的建设行为等因素都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 一、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源头控制 首先,对公路工程质量的控制要从工程设计方面入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 其次,工程设计方案除了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之外,还必须具有可实施性,也就是说要综合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施工条件、气候特点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使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最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应作好后续的服务跟踪工作。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在设计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问题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才能发现,如地质变化、自然灾害等。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设计单位必须遵循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不能为了追求进度、节约成本而降低设计要求。 (二)加强过程控制 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监督各单位应各负其责,相应履行工程设计、施工控制、质量监管、监督审查的职能。从施工方面来说,控制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控制的先决条件,科学合理的质保体系能保证质量控制有序、高效运行,能为质量控制提供决策保证。没有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制定、完善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崇州市经六路道路建设项目 市政道路工程 质量常见问题预防措施 四川亮飞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七年五月

目录 1:-----------------------------------------------------路边积水2:-----------------------------------------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3:---------------------------------------------------管道渗漏水4:-------------------------------检查井变形、下沉,致使路面开裂5:-------------------------------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6:-------------------------------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固,容易脱落7:-----------------------------------------------------钢筋工程8:-----------------------------------------------------模板工程9:-----------------------------------------------------砼工程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力度开展市政工程建设,伴随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工程质量的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质量通病,例如排水系统、路基与路面和辅助性设施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我施工项目部结合近几年的施工经验,现就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较常出现的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等方面做出以下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一.路边积水 1.产生原因 (一) 雨水井或管道被垃圾堵塞,导致流速减慢,路面的水不能及时排走,或者由于部分雨水井或管道被完全堵塞而造成积水。 (二) 施工疏忽和测量出错,路面及管道产生积水,甚至出现倒坡现象,以及雨水井处井盖比四周高而引起路边积水。 (三) 由于排水口设在人行道路沿石处下方,排水口十分狭小容易堵塞。 2.预防措施 (一) 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施工,管道封堵与开封都必须得做好记录并加强检查力度。 (二)讲究文明施工,严禁泥浆排入管道,防止堵物流入管中。 (三)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养护管理,消除垃圾、防止堵塞,保证雨水井和管道畅通。 (四)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 (五)必须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施工,并且必须进行检验误差,完全符合要求之后才能交付施工。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 路拌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和基层 问题1:混合料不均匀 防治措施: (1)应选用合适的机具进行路拌法施工,保证有足够的翻拌深度和打碎能力,通常宜选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用农用旋耕机与多铧犁相结合,用多铧犁将上翻松,旋耕机拌和,再用多铧犁将底部料翻起,旋耕机再拌和,如此。反复5~6遍;在翻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务必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 (2)土块应尽可能粉碎,最大尺寸不应超过15mm,对于超尺寸土块应予剔除。(3)对于塑性指数较大的土,应用专用机械加强粉碎,在用石灰稳定时,可采用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料一夜,再加人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 问题2: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1)以工地实际使用的材料,重新检验或修改配合比。 (2)检查工地实际配合比,检查投料、计算、计量是否有误。 (3)石灰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混合料强度不足,所以应避免局部地段石灰过多或过少,并充分拌和均匀。 问题3:压实度不足 防治措施: (1)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应选用12t以上的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cm以下时,可选用12~15t的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20cm时,应采用18~30t的三轮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超过上述时,应分层碾压;压实机具应轻、重配备,碾压时注意先轻后重。 (2)混合料摊铺后应在1~2天内充分碾压完毕,并保证一定的碾压次数,直至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一般需碾压6一7遍;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当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措施,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但不超过2%)时才碾压。 (4)石灰或二灰稳定土施工前,应对其下卧层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否则易引起许多不良后果。 问题4:碾压时弹簧 防治措施: (1)混合料拌和时应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如土壤过湿应先行翻晒,并宜采用生石灰粉,以缩短晾晒时间,降低混合料的含水量;如粉煤灰过湿,应先堆高沥干,一般二、三天即可。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科学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体制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规章制度,提 高市政道路建设施工的质量控制,提高道路施工控制和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①市政道 路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各种文件,同时遵守道路 施工过程中合同的规定,通过相关规定制定系统的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使得道路施工 质量控制和管理有章可循。②严格按照道路施工程序进行管理,加强对施工的控制和管理 力度,全面监控道路施工的每一个工序,通过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检测,必须以据而不能 以经验办事。③市政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一旦施工条件允许,应该在施工现场进行道路 施工的独立的实验,检测,同时根据标准要求的核定的频率对于施工企业的检验数据进行 随时的抽查及复查。同时,为了提高施工的工作的效率以及管理的费用,必须通过施工管 理人员对施工企业的实验和检测进行全程的控制与监管,保证检验工作的准确。 2市政道路施工必须以科学的施工方案为依据市政道路施工中,施工方案是施工的基础,起着关键性作用。市政道路施工设计方案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道路施 工之前,对施工现场的水,气,通信,电力等管线的位置及交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有效 避免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管线影响需要对道路施工进行的调整,降低市政道路建设过 程中低效率现象。 3杜绝道路施工过程中转包现象严格按照道路施工过程中合同进行施工建设。作为基 础设施,市政道路施工不允许转包。加强对道路施工过程中转包现象的监管力度,减少和 避免由于转包带来的道路施工质量问题。 4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建设施工人员的素质通过建立和健全施工岗位责任制,定期为施 工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技术和安全培训,并且加强培训的考核力度,施工企业在有 条件的前提下,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资格进行认证。同时,施工企业应该尽可能的改 善施工人员的劳动条件,激发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质量意识, 从而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 5充分重视道路施工过程中的高难度环节道路挖掘过程中,及时将挖出的土运送到施 工场地外,禁止施工机械在支撑上碾压,防止超挖土的回填土。道路填筑之前,确认路基 基底的情况,进行彻底清理。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回填土的分层压实;有混凝 土施工时,混凝土搅拌之前严格进行原材料和混材料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根据施工的实际 情况进行适当调节,搅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以及混凝 土强度的均匀性,同时,进行混凝土浇筑道路路面时,首先对基层通过浇水进行湿透处理。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总结

目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工程概况 (1) 四、组织管理措施 (1) 1、成立质量通病专项防治领导小组 (1) 2、质量通病专项防治领导小组职责 (1) 五、质量通病专项质量方案及施工措施 (2) 1、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 1.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2) 1.2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2) 1.3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3) 1.4回填土沉陷 (3) 2、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 2.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3) 2.2路基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到位 (4) 2.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强度偏差 (4) 2.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表面松散起皮 (4) 2.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碾压不密实 (4) 2.6干(温)缩裂缝 (5) 2.7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偏差 (6) 2.8混合料含水量不稳定 (7) 2.9混合料离析 (7) 2.10混合料摊铺时骨料分配不均匀 (7) 2.11混合料碾压时呈现弹软现象或基层表面灰浆过厚 (8) 2.12基层平整度差 (8) 2.13混合料没能形成板体或板体强度不足 (8) 2.14 沥青混凝土横向裂缝 (9) 2.15沥青混凝土纵向裂缝 (9) 2.16沥青混凝土网状裂缝 (10) 2.17反射裂缝 (10) 2.18沥青混凝土翻浆 (10) 2.19沥青混凝土车辙 (11) 2.20 沥青混凝土壅包 (11) 2.21路面沥青砼松散掉渣 (12) 2.22沥青混凝土路面接茬不平、松散、有轮迹 (12) 2.23沥青混凝土搓板 (12) 2.24沥青混凝土凹槽 (13) 2.25沥青混凝土脱皮 (13) 2.26沥青混凝土啃边 (14) 2.27沥青混凝土光面 (14) 2.28施工接缝明显 (14) 2.29压实度不足 (15)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措施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措施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桥梁垮塌、房屋倒毁、路基沉陷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领导缺乏质量意识,措施不力;(2)项目管理混乱,违反建设程序;(3)招标、投标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造成没有能力的单位中标和过低价中标;(4)工程监理制形同虚设,监理工作问题突出;(5)腐败现象严重,资金大量流失,等等。针对以上问题,国家专门召开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会议,提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了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强化了质量管理,坚决打击工程建设中的腐败行为,并依靠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队伍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公路建设,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1999年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交公路发〔1999〕79号)规定:交通部风懋润总工程师曾专门撰文总结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六项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行使的是政府监督职能,更要把好质量关,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效地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我们要求建设单位有明确的制度、监理单位有明确的目标、施工单位有明确的措施,并在合同文件、监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明确、具体的体现。下面对北京地区常见的八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逐一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这在北京地区尤其严重,与其它先进省市相比差距很大。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2)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应拼严,控制跑模,防止漏浆。(3)钢模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5)混凝土振捣要密实,应不漏振不过振。? 二、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1)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6)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三、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

(完整版)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加强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科、工程施工队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以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施工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具体业务工作由技术科负责开展,并组建质量自检组、资料整理组,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工程技术科以技术负责人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量自检员负责质量自检工作;工程施工队以各队队长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量自检员负责该队的质量自检工作,并制定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并制订质量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质量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工程开工后,项目经理部根据质量管理工作方针和项目的质量目标,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学习教育,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使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做铺垫。 一、开工前准备 1、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落实岗位职责进入工地现场后,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制定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并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工程开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应知应会

教育,并严格考核,做到工程施工严格按设计与“技术规范”操作。通过教育与考核,实行全体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作业。 3、工程开工前,组织人员对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检测方法和可能遇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施工前准备,并认真进行检查,确定完善后,再进行施工。 二、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 根据工程的合同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在工程施工中,首先进行质量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质量控制程序操作,使各项工程的质量自检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 2、认真做好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项工程的质量目标 在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并且明确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明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操作细则,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使各项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落实到最基层的全体施工人员身上,为开展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3、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确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方案 在工程全面开工前,遵照“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各路段的施工,确定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措

浅谈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浅谈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工控制不好,平整度衰减很快。总之,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必须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齐抓共管,才能使我们的质量有根本的改观,才能建成精品工程。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责任,重于泰山。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全国展开,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桥梁垮塌、房屋倒毁、路基沉陷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于公路建设,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规定: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通病的研究和治理,对高填土下沉、软土地基超限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水泥路面断板开裂、路面不平、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隧道衬砌渗水、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预应力结构管道压浆不实等质量通病必须制定预控措施。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对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为切实控制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有关专家总结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六项质量通病及其原

因:(1)软弱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完工后沉降过大,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纵向裂缝(柔性路面)或断板(刚性路面);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2)雨水进入面层引起面层网裂、变形和局部松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和基层质量不好引起冲刷唧浆、网裂、变形和坑洞,这种现象较多。(3)半刚性结构层厚度不足和工艺水平低,使路面产生早期结构性破坏;基层工艺水平不高,平整度差,使沥青面层厚薄相差较大,引起路面平整度较快降低。(4)面层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以及基层材料设计和工艺不合适等原因,使面层横向裂缝过多。(5)面层粒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开放交通1~2年,行车道就产生轻重不一的泛油现象,使表面粗糙度显著下降,抗滑性能衰减较快,这种现象相当普遍。(6)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不佳,细料和沥青用量偏多,使路面产生严重辙槽(车辆大型化和严重超载也是原因之一)。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行使的是政府监督职能,更要把好质量关,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效地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防治,建设单位要有明确的制度、监理单位要有明确的目标、施工单位要有明确的措施,并在合同文件、监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明确、具体的体现。下面对常见的八项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逐一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这在很多工程中较为普遍,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 标签: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1 前言 1999年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交公路发〔1999〕79号)规定:“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通病的研究和治理,对高填土下沉、软土地基超限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水泥路面断板开裂、路面不平、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隧道衬砌渗水、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预应力结构管道压浆不实等质量通病必须制定预控措施。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对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为切实控制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同时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直接关系到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 我国公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 交通部风懋润总工程师曾专门撰文总结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六项质量通病及其原因:(1)软弱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工后沉降过大,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纵向裂缝(沥青路面)或断板(刚性路面);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2)雨水进入面层引起面层网裂、变形和局部松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和基层质量不好引起冲刷唧浆、网裂、变形和坑洞,这种现象较多;(3)半刚性结构层厚度不足和工艺水平低,使路面产生早期结构性破坏;基层工艺水平不高,平整度差,使沥青面层厚薄相差较大,引起路面平整度较快降低;(4)面层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以及基层材料设计和工艺不合适等原因,使面层横向裂缝过多;(5)面层粒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开放交通1-2年,行车道就产生轻重不一的泛油现象,使表面粗糙度显著下降,抗滑性能衰减较快,这种现象相当普遍;(6)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不佳,细料和沥青用量偏多,使路面产生严重辙槽(车辆大型 化和严重超载也是原因之一)。 3 济宁地区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 3.1 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方案

2012 年农村公路网化工程 质 量 控 制 措 施

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我县的面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作为一个对外的形象,直接反映了我县的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县道路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道路易受干扰和地质情况及天气等因素影响,施工场地狭窄、战线长,而工期要求紧,此外还要综合考虑与村民各种关系的协调等因索影响,施工难度大。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所以,在施工全过程中下功夫,把功夫用在平时,用在日常质量管理中。健全质量管理机构,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我单位中标后,为了加强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部、工程施工处、专业工程施工队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以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检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具体业务工作由质检负责开展,并组建质量自检组、资料整理组,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工程施工处以质检员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量自检员负责该处的质量自检工作;专业工程施工队以各队队长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量自检员负责该队的质量自检工作,并制定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并制订质量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质量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工程开工后,项目部根据质量管理工作方针和项目的质量目标,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学习教育,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使质量管

理工作顺利开展做铺垫。 1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落实岗位职责 进入工地现场后,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制定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并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工程开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应知应会教育,并严格考核,做到工程施工严格按设计与“技术规范”操作。通过教育与考核,实行全体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作业。 3工程开工前,组织人员对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检测方法和可能遇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施工前准备,并认真进行检查,确定完善后,再进行施工。 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 根据工程的合同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在工程施工中,首先进行质量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质量控制程序操作,使各项工程的质量自检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 2认真做好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项工程的质量目标在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并且明确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