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
发表时间:
2012-07-10T08:31:08.6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9月总第111期供稿 作者: 杨生瑞
[导读] 然后再根据学生提供的反馈信息,及时加以补充与纠正,并让学生反复操练,循环往复,加深学生的印象。
杨生瑞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学区 733000

要: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手段。积极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思
维方式,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兴趣。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讲求艺术性,重视设问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
提问 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因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出色的课堂提问可起到引发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实现教学目标等功能。因此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极其重
要。

一、英语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
问题过易或过难,缺少思维梯度

忽视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上大量反复的“Yes or No”的问题导致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则留于表面,浅尝辄止。反之则是问题
过难,超出大多数同学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积淀,学生苦思冥想仍不得要领。
2.
问题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

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由于过于强调感悟,部分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往往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提出一些过于宽泛的问题,使得学
生在读书思考时,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样思考,概括地讲就是问题缺乏针对性。
3.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给出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往往偏重学生解决问题的对与错,而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后的反思。

二、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实施策略
1.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反应

每个问题回答完毕和整个提问结束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总结。对于学生回答完全正确的问题,教师要热情地毫不吝
啬地给以肯定,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就感。对于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的问题,教师在指出其错误时应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时,
可由教师自己说出正确答案,也可让另外的学生继续回答。总之,评价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
2.
因人施问,把握好难度和提问的时机

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问时就要因人而异。让差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使之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让优等生
回答较难的问题。即根据掌握知识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使之经过努力都能回答出来。另外,提问时应先向学生提
出问题,然后指名回答,而不能先叫某个学生站起来,再向全班提问,克服未被叫着学生的惰性思想。因此,提问要设法调动每个学生思
维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会(叶兰
; 2002)。

同样,把握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它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3.
提问的形式要多样化

(1)一般的提问。教师问,全班答,如回答多种多样,再叫单个学生回答。这样做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但此种回答方式有时会影
响课堂纪律,过多或不恰当使用此种方式会使课堂秩序混乱。教师提问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然后让一个学生回答。这样可使全班学
生处于高度思考的状态。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回答。这种方式能鼓励学生回答,但容易使水平高的学生回答问题机会太多,而水平
低的学生机会太少。教师可根据以上各种方式的特点,充分考虑所问问题的意图,回答问题的覆盖面,回答次数多少,班内的具体情况,
灵活提问。

(2)直观、形象的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等进行提问,这样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实际。并用
明亮鲜活的色调吸引住了学生,无形中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增强了接收效果。

(3)连锁提问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按座位前后、左右顺序一个一个地回答问题。这样对一个问题每个学生都有口头练
习的机会,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充分地迎合了学生要求展示自己的心理。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机
率,并且对差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活动的密度和广度。
4.
停顿时间要适当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课堂里的沉默,即使是短暂的或瞬时的沉默也会感到紧张,
有些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或许要长于其他学生。但是教师往往不能忍受这种思考时的沉默,而往往催促学生回答或自问自答,这样不利于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必要的沉默是应该有的,思考的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停顿时间要视问题的情况而定。
5.
提示要适当

学生有时一时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对问题本身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重述问题,或者将问题简单
化、具体化,如果学生对于问题里面的某个词不知道或不理解也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毫无疑问,课堂上让那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
时,教师更应随时给以提示,以调动他们积极参加课堂的积极性(阎书春
; 1992)。

那么,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确保其合理、适当和有意义,从而能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呢?笔者从以下几
个方面入手。
(1)
导入新课时提问。有经验的老师非常重视导入新课的艺术性。他们往往用提问的方法,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
激起千层浪
”的效果。比如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把新旧知识很自然地
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排除学生理解新语言知识时的障碍,为新语言知识的教学创造条件。

(2)过渡内容时提问。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
和行动。
”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过渡要自然,否则学
生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发挥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
维技能,使学生不只是停留在理解和掌握内容的层面,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和创新思维,增强
创新能力。在新旧知识过渡时提问,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
良好习惯,并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快速反应的思维能力。

(3)突出重点时提问。设计课堂提问抓住了重点,主要的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一般地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重点。在备课时教
师应该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然后以我为主线,串联其他教学内容。回答这些问题是本课的重点。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对重点
内容的掌握程度。然后再根据学生提供的反馈信息,及时加以补充与纠正,并让学生反复操练,循环往复,加深学生的印象。

(4)化解难点时提问。除备课时确定教学重点外,教师还应该找出教学难点,并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采
取不同的措施来化解难点,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总之,通过教师自问自答,师生问答等多种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逐步化解教学难点。难度降低有利于学生
迅速掌握语言材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陈永胜 教学中应重视利用课堂提问[J].考试(教研版),2006。
2.
阎书春 课堂提问的技巧[J].煤炭高等教育,1992。
3.
叶兰 重视课堂提问的设计[J].教书育人,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