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学校物理物态变化实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学校物理物态变化实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学校物理物态变化实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均为100g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____;

(2)由图乙可知,____是冰,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为____,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____;

(3)加热1min,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____(冰/石蜡)的比热容较大;

(4)冰熔化时吸收了____J的热量。[c冰=2.1?103J/(kg?℃)]。

【答案】使物质受热均匀 A 固液共存达到沸点不能继续吸热石蜡 8.4×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使物质受热均匀。

(2)[2][3]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会有温度不变的阶段,故由图乙可知A是冰,该物质在第4min时处于熔化阶段,其状态为固液共存状态。

[4]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达到沸点不能继续吸热。

=?,可知在吸收相同热量条件下,比热容越大则温度变化量越(3)[5]由吸热公式Q cm t

小,则;加热1min,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时石蜡温度变化量较小,此时石蜡的比热容较大。

(4)[6]冰是晶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因此冰熔化时间为

t=6min-2min=4min

此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当加热2min时冰开始熔化,由于加热过程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同,故冰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为

33

==?=?????=?

℃℃

Q Q c m t

22 2.110J/(kg)0.1kg208.410J

冰冰

2.探究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所示.

(1)选择A、B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_____是否有关.

(2)选择_____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

(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如果利用电吹风来改变空气流速,_____(应该/不应该)使用热风.

(4)以上实验体现了_____法.(填物理实验方法)

(5)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他依据“谁先蒸发完,谁蒸发的快”,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量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他的依据和结论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表面积 AC 不应该控制变量不正确

【解析】

【分析】

【详解】

(1)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所以选择AC两图是正确的.

(3) 通过A、D两图的对比要想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有关,即需控制相同的表面积、相同的温度,不同的空气流动情况,不应该使用热风.

(4)以上实验体现了控制变量法.

(4)该同学的验证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因为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因此他的依据和结论不正确.

【点睛】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2)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3.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甲的实验装置中还缺少的一件测量器材是________,实验时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__(均匀/不均匀).

(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晶体/非晶体).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__(a/b).

【答案】秒表均匀 46 晶体 a

【解析】

(1)本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有温度计和秒表,由图知该实验缺少的器材为秒表;实验时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均匀.

(2)由图知,该温度计的每一小格表示1℃,故该温度计的示数为46℃.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4min到第8min,该物质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故该物质为晶体.

(4)a图中有一段图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为晶体的熔化图像,b图中的图线温度不断升高,为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a图.

故答案为(1)秒表;均匀 (2)46 (3)晶体 (4)a.

4.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2)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像中的__________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_______℃;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中的a所示。若用相同的热源,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这个实验,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丁中的_______(选填“b”“c”或“d”);

(4)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来“探究水的沸腾”,还需要一个中间有孔的硬纸板,它的作用是_________。若正确操作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戊所示。分析图像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46 BC 48 c 减少热量的散失水的沸点是98℃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图乙可以看到,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的读数是46℃。

(2)[2][3]海波是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所以熔化过程对应图像中的BC段,其熔点是48℃。

(3)[4]海波的质量变大,但是熔点是不变的,从图丁可看到,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丁中的c。

(4)[5]这个硬纸板,它的作用是减少热量的散失。

[6]从图戊可看到,水在第4min开始温度保持不变,可知水的沸点是98℃;并且知道水沸腾时,温度是不变的。

5.小明猜想,水中加入盐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

(1)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记录的数据画成了图像如图甲所示,则由此可知:该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在10min~20min时间内,盐水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

盐水浓度03%9%15%21%27%33%36%

凝固点(℃)0-2-6-11-18-2-0.40

(2)小明继续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从0开始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小明由表格数据判断:当浓度为21%时,盐水的凝固点最低,其值为

?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___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3)通过实验探究,小明联想到: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路面上的冰雪

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盐,从而

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冰雪的熔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工人的撒盐量对应的盐水浓度,接近于表乙中各浓度值的哪一个最为合适?______。

【答案】?2℃放热先降低后升高不准确降低 21%

【解析】

【分析】

(1)凝固图像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凝固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凝固过程中,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2)根据表中盐水浓度从0~36%,凝固点从0℃降低然后上升到0℃可得出结论;根据前面的结论,不能根据个别数据得出结论;

(3)根据冰雪的熔点和盐水的熔点对比分析;为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应使冰雪易熔化且不容易凝固,据此分析。

【详解】

(1)[1]从图像可知: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

[2]在10min~20min时间内,盐水处于凝固过程中,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2)[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而盐水的凝固点是先降低后又升高。

[4]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盐水浓度在21%前后如19%、20%、22%、23%等还有其它数据,根据前面结论的趋势看,都有可能在以上盐水浓度时盐水的凝固点比?18℃还低,故他的判断不准确。

(3)[5]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一定浓度盐水的熔点低于0℃,故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盐,从而降低冰雪的熔点。

[6]为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应使撒盐后冰雪的熔点尽可能的低,由表中数据可知,工人的撒盐量对应的盐水浓度应接近于21%,即使夜晚温度很低时,也能保证路面不再结冰。

6.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

(1)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时间 / min012345678

温度 / ℃909294969898959898

(2) 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 ℃,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资料显示: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 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图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

(4) 平时实验时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方法)。

(5) 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发现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95℃;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应为98℃,不会出现95℃;98;小于;

减少水的质量;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

杯加热,这样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

【解析】

【详解】

(1)[1][2] 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通过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温度不可能为95℃,所以95℃ 数据是错误的;

(2)[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

[4]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现在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5]用描点的办法画的图像如下所示:

(4)[6]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使水较快沸腾,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小水的质量,增大酒精灯的热功率等措施;

[7] 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因为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样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

7.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

小琪同学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她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时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她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她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分别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

(1)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甲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她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选填“A”、“B”或“C”)装置。(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分析)根据曲线图可知:

(2) 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3) 淡盐水冰的熔点是3 ℃,浓盐水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

(归纳)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4) 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____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

(拓展)她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

(5) 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6) 她想起一件事,她们在学习熔化时,也用冰块做了这样的实验,但那次做实验时,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请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温度不是0℃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只要讲出一点即可)

【答案】C;是;-7;降低;快;冰不纯,含有杂质。

【解析】

【详解】

(1)[1]由于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A图将试管放入开水中,使冰能不断吸热熔化,又

能及时观察冰的熔化状态。

B图中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火焰温度较高,会使冰熔化过程加快,来不及观察。

C图中将试管放入空气中,当时室温保持10℃不变,不仅受热均匀,而且升温缓慢,利于观察和记录数据,因此选择C图加热。

(2)[2]晶体熔化特点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盐水制成的冰有固定的熔点,说明盐水制成的冰是晶体;

(3)[3]由图象分析可得浓盐水冰的熔点是-7℃;

(4)[4]分析该实验规律可知含盐的冰较纯冰沸点低,说明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5)[5]由图象分析可知,相同时间内,含盐浓度越高的冰升高的温度越高,说明熔化前升温越快;

(6)[6]可能由于冰中含有杂质,使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0℃。

8.如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热量,温度_____.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形成的.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组测出的水的沸点大多数都小于100℃,说明当时的大气压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6)有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丁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不同.

【答案】A 98 吸收不变液化低于质量

【解析】

(1)由图乙可知,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现象; (2)从图丙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为98℃; (3)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5)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故当时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6)由图像可知,由于水的质量不同,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不同.

点睛:分析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本实验的难点,熟练掌握实验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l)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a)

温度/℃…90929496989898…

(2)上表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

(4)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并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

【答案】自下而上时间/min 98 撤掉酒精灯,停止加热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实验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触容器底和壁,故组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2]实验中我们要测量加热时间,得出水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表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时间/min。

(3)[3]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再升高的温度即为沸点,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

(4)[4]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撤掉酒精灯,停止加热,并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

10.小华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在气温低于0℃的寒冷冬季,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融化;在煤撒盐的道路上,汽车反复碾压也会使积雪融熔化,她对上述积雪熔化的原因作出如下猜想:

A.加盐可能使冰雪在低于0℃时熔化

B.汽车碾压增大了压强,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

为验证她的猜想,同学们用冰块模拟冰雪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气温较低时,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观察到有些冰块已经熔化,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温度计示数低于0℃,证明猜想A是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同时观察到罐底出现了白霜,这是发生了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所示,在气温低于0℃的室外用窄长凳支起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过一段时间后,甲、丙上的钢丝都陷入到冰块中相同的深度,乙上的钢丝未明显陷入冰块.

通过比较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中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使冰发生了熔化,此时冰的熔点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说明猜想B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甲和丙则可说明猜想

___是错误的.

(3)探究结束后,他们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了晶体的熔点均受压强的影响,当冰熔化成水时密度__,体积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才会出现(2)中的现象.【答案】正确凝华增大低于正确 C 增大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即低于0℃;故证明猜想A是正确的;易拉罐中液体温度很低,所以易拉罐本身温度也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易拉罐,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为固态的白霜,同时会放出热量;(2)甲、乙、丙三块冰块,甲和乙的厚度相等并大于丙的厚度,把完全相同的三根细钢丝分别挂在冰块上,钢丝下分别挂上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由于铁的密度大于泡沫的密度,所以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泡沫块,实心铁块的质量大于泡沫块,则其重力也大于泡沫块,对冰块的压力也大,因此通过比甲、乙中钢丝陷入冰块的情况可知:甲和丙钢丝下的冰受到的压强增大,当冰受到压力变大时,熔点都会降低;从而说明猜想B是正确的;甲的厚度大于丙的厚度,比较甲和丙,可知冰层变薄熔点降低,故说明C、汽车碾压使冰层变薄了,冰雪就可能在低于0℃时熔化是正确的;(3)根据公式ρ=可知,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时,体积变小,所以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但水的密度变大,所以体积变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仿真实 验报告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班级: 姓名: 学号:

西安交通大学模拟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4年6月1日老师签字:_____ 同组者:无审批日期:_____ 实验名称: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仿真实验 一、实验简介 单摆实验是个经典实验,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对单摆实验进行过细致的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进行简单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学会应用误差均分原则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学习累积放大法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基本误差的来源及进行修正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一根绝对挠性且长度不变、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线悬挂一个质点,在重力作用下在铅垂平面内作周期运动,就成为单摆。单摆在摆角小于5°(现在一般认为是小于10°)的条件下振动时,可近似认为是简谐运动。而在实际情况下,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当细线质量比小球的质量小很多,而且小球的直径又比细线的长度小很多时,此种装置近似为单摆。单摆带动是满足下列公式: 进而可以推出:

式中L为单摆长度(单摆长度是指上端悬挂点到球重心之间的距离);g 为重力加速度。如果测量得出周期T、单摆长度L,利用上面式子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三、实验内容 1.用误差均分原理设计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 设计要求: (1) 根据误差均分原理,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 (2) 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试验步骤. (3) 用自制的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测量精度要求△g/g<1%. 可提供的器材及参数: 游标卡尺,米尺,千分尺,电子秒表,支架,细线(尼龙线),钢球,摆幅测量标尺(提供硬白纸板自制),天平(公用). 假设摆长l≈70.00cm;摆球直径D≈2.00cm;摆动周期T≈1.700s; 米尺精度△米≈0.05cm;卡尺精度△卡≈0.002cm;千分尺精度△千≈0.001cm;秒表精度△秒≈0.01s;根据统计分析,实验人员开或停秒表反应时间为0.1s左右,所以实验人员开,停秒表总的反应时间近似为△人≈0.2s.

2015西安交大大物期中试题和答案

交通大学考试题 课 程 大学物理 学 院 考 试 日 期 2015 年 5 月 8 日 专业班号 姓 名 学 号 期中 期末 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分) (每小题3分) 1. 一质点沿半径为1m 的圆形轨道运动,在某一时刻它的角速度为1rad/s ,角加速度为 1rad/s 2, 则质点在该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 m/s , 1 m/s 2 (B) 1 m/s , 2 m/s 2 (C) 1 m/s , 2m/s 2 (D) 2 m/s , 2m/s 2 [ ] 2. 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下列说确的是 (A)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 (B)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 (C)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D)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 [ ] 3. 一质点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平面作圆周运动,有一力 0()F F xi yj =+作用在质点上。在该质点从坐标原点运动 到)2,0(R 位置的过程中,力F 对它所做的功为 (A) 20R F (B) 202R F (C) 203R F (D) 204R F [ ] 4. 如图所示,一光滑细杆上端由光滑绞链固定,杆可绕其上端在任意 角度的锥面上绕竖直轴OO '作匀角速度转动。有一小环套在杆的上端 处,开始时使杆在一个锥面上运动起来,而后小环由静止开始沿杆下 滑。在小环下滑过程中,小环、杆和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以及小 环加杆对轴OO '的角动量,这两个量中 (A )机械能、角动量都守恒。 (B )机械能守恒,角动量不守恒。 (C )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守恒。(D )机械能、角动量都不守恒。 [ ] 成绩 共 6 页 第 1 页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数学分式填空选择专题练习(解析版)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数学分式填空选择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分式填空题(难) 1.已知x 2﹣4x ﹣5=0,则分式 265x x x --的值是_____. 【答案】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特点,可变形为22665453x x x x x x x =----+,然后整体代入可得623x x =. 故答案为2. 2.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321 x m x -=-的解是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答案】m >2且m ≠3 【解析】 解关于x 的方程 321 x m x -=-得:2x m =-, ∵原方程的解是正数, ∴20210m m ->??--≠? ,解得:2m >且3m ≠. 故答案为:2m >且3m ≠. 点睛:关于x 的方程321 x m x -=-的解是正数,则字母“m ”的取值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2x m =-不能是增根,即210m --≠;(2)20x m =->. 3.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333x a x x +--=2a 无解,则a 的值为_____. 【答案】1或 12 【解析】 分析:直接解分式方程,再利用当1-2a=0时,当1-2a≠0时,分别得出答案. 详解:去分母得: x-3a=2a (x-3), 整理得:(1-2a )x=-3a , 当1-2a=0时,方程无解,故a= 12; 当1-2a≠0时,x=312a a --=3时,分式方程无解,

则a=1, 故关于x 的分式方程 333x a x x +-+=2a 无解,则a 的值为:1或12. 故答案为1或12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正确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4.化简: 224a a -﹣12a -=_____. 【答案】 12a + 【解析】 【分析】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原式=()()()()222222a a a a a a +-+-+- =()()222a a a -+- =12 a +, 故答案为: 12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5.如果x+1x =3,则2 4233 x x x ++的值等于_____ 【答案】 122 【解析】 【分析】 由x +1x =3得x 2+2+21x =9,即x 2+21x =7,整体代入原式=221331x x ++=22 1131x x ++(),计算可得结论. 【详解】 解:∵x +1x =3,∴(x +1x )2=9,即x 2+2+21x =9,则x 2+21x =7. ∵x ≠0,∴原式=22 1 331x x ++

大物实验模拟仿真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数据结构实验实验名称: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系别:实验日期: 专业班级:实验报告日期: 姓名:学号: 第 1页 / 共3页 一、实验简介 单摆实验是个经典实验,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对单摆实验进行过细致的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进行简单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学会应用误差均分原则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学习累积放大法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基本误差的来源及进行修正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单摆的结构参考图1单摆仪,一级近似的周期公式为 由此通过测量周期摆长求重力加速度。 三、实验内容 1、设计要求: (1) 根据误差均分原理,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 (2) 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试验步骤. (3) 用自制的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测量精度要求△g/g < 1%. 2、可提供的器材及参数: 游标卡尺、米尺、千分尺、电子秒表、支架、细线(尼龙线)、钢球、摆幅测量标尺(提供硬白纸板自制)、天平(公用).

假设摆长l≈70.00cm;摆球直径D≈2.00cm;摆动周期T≈1.700s; 米尺精度△米≈ 0.05cm;卡尺精度△卡≈0.002cm;千分尺精度△千≈0.001cm;秒表精度△秒≈0.01s;根据统计分析,实验人员开或停秒表反应时间为0.1s左右,所以实验人员开,停秒表总的反应时间近似为△人≈0.2s. 3、对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检验实验结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自拟实验步骤研究单摆周期与摆长,摆角,悬线的质量和弹性系数,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关系,试分析各项误差的大小. 5、自拟试验步骤用单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实验仪器 单摆仪,摆幅测量标尺,钢球,游标卡尺 五、实验操作 1. 用米尺测量摆线长度; 2.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 3. 把摆线偏移中心不超过5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单摆摆过50个周期后停止计时,记录所用时间; 六、实验结果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习题答案-西安交大张永利主编

第一章误差估算与数据处理方法 课后习题答案 1.指出下列各量有效数字的位数。 (1)kV 有效位数:4 (2)mm 有效位数:3 (3)kg 有效位数:5 (4)自然数有效位数:无限位 2.判断下列写法是否正确,并加以改正。 (1)A mA 错,0.0350A 有效位数为3位,而35mA 有效位数为2位,二者物理意义不同, 不可等同,应改为A mA 。 (2)kg 错,测量结果(即最佳估计值)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应与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测量结果有效数字取位时,应遵循“四舍六入五凑偶”的原则;而且,不确定度应记为“”的形式。故应将上式改成kg 。 (3) km 错,当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测量结果时,最佳估计值与不确定度应同时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且10的指数应取一致,还要保证最佳估计值的最后一位与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因此,上式应改为 。 (4)A 正确。 3.试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将下列各数据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8547,2.3429,1.5451,3.8750,5.4349,7.6850,3.6612,6.2638 3.85 2.34 1.54 3.88 5.43 7.68 3.66 6.26 4.按有效数字的确定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 000.1=U 000123.0=L 010.10=m 40350.0=I 35=0350.0=I 1 1050.3?=()3.0270.53+=m 270.53=m ±()3.03.53±=m ( )2000 103.274 ±?=h ()km h 4 102.03.27?±=()004.0325.4±=x ?6386.08.7537.343=++

陕西省重点中学名单

陕西省省级标准化高中名单(248所) (截至2010年11月) 西安市(74所) 西安中学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西安高级中学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西光中学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铁三中西安铁一中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西北大学附中 黄河中学西安市第六中学 庆安中学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华清中学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西飞一中 西安航天中学西安高新一中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西安市第三中学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五环中学 西安电子科大附中长安一中 惠安中学西安远东一中 博迪中学西安田家炳中学 西安市育才中学周至中学 户县第一中学东方中学 长安二中庆华中学 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西安市第七十中学 西安市第八十二中学高陵县第一中学 西安市第三十中学 西安市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 公司第一子弟中学 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西安市车辆厂中学 蓝田县城关中学远东教育集团第二中学

西安市建筑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西安市第八中学 阎良区关山中学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 西安市华山中学西安市第十中学 西安市四棉中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西安市第六十四中学长安区第四中学 长安区第六中学临潼中学 户县第二中学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2009)西安交大阳光中学(2009)西安市英才中学(2009) 西安市昆仑中学(2009)户县第四中学(2009) 长安区第五中学(2009)周至县第六中学(2010) 西安市西电中学(2010)高陵县第三中学(2010) 长安大学附属中学(2010)周至县第二中学(2010) 西安市第19中学(2010)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2010)临潼区雨金中学(2010)长安区第七中学(2010) 宝鸡市(22所) 宝鸡中学宝鸡石油中学 宝鸡渭滨中学宝鸡长岭中学 凤翔中学眉县槐芽中学 扶风高中眉县中学 虢镇中学烽火中学 斗鸡中学岐山高级中学 陇县中学千阳中学 凤县中学金台高级中学 岐山县蔡家坡高级中学凤翔县西街中学 陈仓区西城高级中学(2009)岐山县益店高级中学(2009) 扶风县法门高中(2009)眉县城关中学(2009) 咸阳市(32所)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物理教学大纲(128)汇总

“大学物理(A)”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 课程编号:PHYS1009 课程类型:必修 学时:128 学分:8 适用对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高中物理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大学物理(吴百诗主编)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吴锡珑主编“大学物理教程”高教出版社 程守洙主编“普通物理学”高教出版社 张三慧主编“大学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础最普遍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等)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它所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的初步知识等都是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因此,大学物理课是我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 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对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等,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学好物理课,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等,都将发挥深远影响。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大学物理课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理解,并且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2.通过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如通过对自然现象和演示实验的观察等途径,培养学生从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带有物理本质的内容和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运用理想模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定性分析研究和定量计算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获取知识与进行知识更新的能力,联系工程实际应用的能力等。 3.在理论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情况精讲基本内容,有些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并要安排适当课时的习题课;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录像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尽量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与中学物理的衔接与过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避免和中学物理不必要的重复。在与后继有关课程的关系上,考虑到本课程的性质,应着重全面系统地讲 授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不宜过分强调结合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物理仿真实验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原理: 1.偏振光的概念和产生:

2.改变偏振态的方法和器件: 常见的起偏或检偏的元件构成有两种: 1.光学棱镜。如尼科耳棱镜、格兰棱镜等,它是利用光学双折射的原理制成的; 2.偏振片。它是利用聚乙烯醇塑胶膜制成,它具有梳状长链形结构分子,这些分子平行排列在同一方向上,此时胶膜只允许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光振动通过,因而产生线偏振光. 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在1809年发现,完全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的光强可表示为I1 = I0 cos2α,其中的 是检偏器的偏振方向和入射线偏振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

波晶片:又称位相延迟片,是从单轴晶体中切割下来的平行平面板,由于波晶片内的速度v o ,v e不同,所以造成o光和e光通过波晶片的光程也不同.当两光束通过波晶片后o 光的位相相对于e光多延迟了Δ=2π(n0-n1)d/λ,若满足(n e-n o)d=±λ/4,即Δ=±π/2我们称之为λ/4片,若满足(n e-n o)d=±λ/2,即Δ=±π,我们称之为λ/2片,若满足(n e-n o)d=±λ,即Δ=2π我们称之为全波片。

3.借助检偏器和λ/4波晶片检验光的5种偏振态: 1. 只用检偏器(转动): 对于线偏光可以出现极大和消光现象。

对于椭圆偏光和部分偏光可以出现极大和极小现象。 对于圆偏光和非偏光各方向光强不变。 2. 用λ/4波晶片和检偏器(转动): 对于非偏光(自然光)各方向光强不变。 对于圆偏光出现消光现象(原因)。 对于部分偏光仍出现极大和极小现象。 对于椭圆偏光,当把λ/4波晶片的快慢轴放在光强极大位置时出现消光现象(原因)。 检验偏振光的光路 实验内容: 1.研究λ/4波片对偏振光的影响: 本实验所用仪器有:光源、偏振片(2个)、λ/4波片、光屏等。 光路图 (1)按光路图使偏振片A和B 的偏振轴正交(消光)。然后插入一片λ/4波

西安交大《塞曼效应实验报告》

应物31 吕博成学号:10

塞曼效应 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在实验中发现,当光源放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原来的一条光谱线会分裂成几条光谱线,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类别的不同而不同,且分裂的谱线是偏振光。这种效应被称为塞曼效应。 需要首先指出的是,由于实验先后以及实验条件的缘故,我们把分裂成三条谱线,裂距按波数计算正好等于一个洛伦兹单位的现象叫做正常塞曼效应(洛伦兹单位 mc eB L π4=)。而实际上大多数谱线的塞曼分裂谱线多于三条,谱线的裂距可以大于也可 以小于一个洛伦兹单位,人们称这类现象为反常塞曼效应。反常塞曼效应是电子自旋假设的有力证据之一。通过进一步研究塞曼效应,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关能级分裂的数据,如通过能级分裂的条数可以知道能级的J 值;通过能级的裂距可以知道g 因子。 塞曼效应至今仍然是研究原子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它可以精确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观察塞曼效应的方法观察汞灯发出谱线的塞曼分裂; 2.观察分裂谱线的偏振情况以及裂距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3.利用塞曼分裂的裂距,计算电子的荷质比e m e 数值。 二.实验原理 1、谱线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 设原子在无外磁场时的某个能级的能量为0E ,相应的总角动量量子数、轨道量子数、自旋量子数分别为S L J 、、。当原子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外磁场中时,这一原子能级将分裂为12+J 层。各层能量为 B Mg E E B μ+=0 (1) 其中M 为磁量子数,它的取值为J ,1-J ,...,J -共12+J 个;g 为朗德因子;B μ为玻尔磁矩(m hc B πμ4= );B 为磁感应强度。 对于S L -耦合 ) () ()()(121111++++-++ =J J S S L L J J g (2) 假设在无外磁场时,光源某条光谱线的波数为 )(010201~E E hc -=γ (3) 式中 h 为普朗克常数;c 为光速。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数学分式填空选择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 含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数学分式填空选择同步单元检测(Word 版 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分式填空题(难) 1.下列结论:①不论a 为何值时21a a +都有意义;②1a =-时,分式21 1 a a +-的值为0;③ 若21 1 x x +-的值为负,则x 的取值范围是1x <;④若112x x 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x ≠﹣2且x ≠0.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①③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对各式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①正确.∵a 不论为何值不论a 2+2>0,∴不论a 为何值 21 a a +都有意义; ②错误.∵当a =﹣1时,a 2﹣1=1﹣1=0,此时分式无意义,∴此结论错误; ③正确.∵若21 1 x x +-的值为负,即x ﹣1<0,即x <1,∴此结论正确; ④错误,根据分式成立的意义及除数不能为0的条件可知,若 11 2x x 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即20010x x x x ? ?+≠? ≠??+?≠?,x ≠﹣2,x ≠0且x ≠﹣1,故此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①③.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答此题要注意④中除数不能为0,否则会造成误解. 2. 已知= =x y n 为正整数),则当=n ______时, 22101012902018x y xy +-+=. 【答案】3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式的分母有理化把x 、y 化简,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原式变形,计算即可. 【详解】

解:()21(1)21211+-= =+-=+-+++n n x n n n n n n n , ()21(1)21211++= =++=++++-n n y n n n n n n n , 1=xy , 2222221010129020181010129020181010+-+=+-+=+x y xy x y x y 2222194019421942=+=++=+x y x xy y 2()196+=x y , 14+=x y 则()()2121212114+-+++++=n n n n n n , 解得,3n =, 故答案为3. 【点睛】 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分式的分母有理化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3.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 x a x -+=a 无解,则a 的值为____. 【答案】1或-1 【解析】 根据方程无解,可让x+1=0,求出x=-1,然后再化为整式方程可得到x-a=a (x+1),把x=-1代入即可求得-1-a=(-1+1)×a ,解答a=-1;当a=1时,代入可知方程无解. 故答案为1或-1. 4.有一个计算程序,每次运算都是把一个数先乘以 2,再除以它与 1 的和,多次重复进行这种运算的过程如下∶ 则2y =___ (用含字母 x 的代数式表示); 第 n 次的运算结果记为n y ,则n y = __(用含字母 x 和 n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431x x + 2(21)1 n n x x -+ 【解析】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一 ——核磁共振 实验名称: 核磁共振。 实验目的: 观察核磁共振稳态吸收现象,掌握核磁共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测量1H和19F的γ值和g值。 实验仪器: 核磁共振仪,样品(水和聚四氟乙稀),磁铁的实验平台。 实验原理: 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 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 从经典力学观点看,具有磁矩μ和角动量P的粒子,在外磁场B 中受到一个力矩L的作用: L=μ×B 此力矩使角动量发生变化: dP/dt=L 故dμ/dt=?μ×B 若B 0是稳恒的且沿Z方向,则上式表示μ绕B 进动,进动频率ω =?B , 若在XY平面内加一个旋转场B 1,其旋转频率为ω ,旋转方向与μ进动方向一 致,因而μ也绕B 1进动,结果使?角增大,表示粒子从B 1 中获得能量。 如果实验时外磁场为B ,在该稳恒磁场区域又叠加一个电磁波作用于氢核, 如果电磁波的能量hv0恰好等于这时氢核两能级的能量差B g NμN,即 hv0=B 0g NμN ,即有g N =,从而得 p N m e g 2 ? = γ其中 μN =5.05*10-27 J·T-1=5.05*10-23 J·G-1, 用扫场法测量时,共振条件在调制场的一个周期内被满足两次,所以在示波器上观察到有两个峰的共振吸收信号。此时若调节射频场的频率,则吸收曲线上的吸收峰将左右移动。当这些吸收峰间距相等时,则说明在这个频率下的共振磁场为B0。 实验内容: (1)观测1H的核磁共振信号。

2020-2021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学校初三数学上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2021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学校初三数学上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若二次函数2y x bx =+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经过点(2,0)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则关于x 的方程25x bx +=的解为( ). A .10x =,24x = B .11x =,25x = C .11x =,25x =- D .11x =-,25x = 2.如图,BC 是半圆O 的直径,D ,E 是?BC 上两点,连接BD ,CE 并延长交于点A ,连接OD ,OE ,如果40DOE ∠=?,那么A ∠的度数为( ) A .35° B .40° C .60° D .70°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AB 1C 1的位置,点B 、O 分别落在点B 1、C 1处,点B 1在x 轴上,再将△AB 1C 1绕点B 1顺时针旋转到△A 1B 1C 2的位置,点C 2在x 轴上,将△A 1B 1C 2绕点C 2顺时针旋转到△A 2B 2C 2的位置,点A 2在x 轴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A (32 ,0),B (0,2),则点B 2018的坐标为( ) A .(6048,0) B .(6054,0) C .(6048,2) D .(6054,2)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 2+2x ﹣3的图象如图所示,点A (x 1,y 1),B (x 2,y 2)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其中﹣3≤x 1<x 2≤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y 1<y 2 B .y 1>y 2 C .y 的最小值是﹣3 D .y 的最小值是﹣4 5.如果关于x 的方程240x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在下列数值中,m 可以取的是( ) A .3 B .5 C .6 D .8 6.已知实数0a <,则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 A .0a ≥ B .10a +> C .10a -< D .210a +<

2015西安交大大物期中试题和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考试题 课 程 大学物理 学 院 考 试 日 期 2015 年 5 月 8 日 专业班号 姓 名 学 号 期中 期末 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分) (每小题3分) 1. 一质点沿半径为1m 的圆形轨道运动,在某一时刻它的角速度为1rad/s ,角加速度为1rad/s 2, 则质点在该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 m/s , 1 m/s 2 (B) 1 m/s , 2 m/s 2 (C) 1 m/s , 2m/s 2 (D) 2 m/s , 2m/s 2 [ ] 2. 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 (B)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 (C)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D)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 [ ] 3. 一质点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有一力 0()F F xi yj =+r r r 作用在质点上。在该质点从坐标原点运动 到)2,0(R 位置的过程中,力F r 对它所做的功为 (A) 20R F (B) 202R F (C) 203R F (D) 204R F [ ] 4. 如图所示,一光滑细杆上端由光滑绞链固定,杆可绕其上端在任意 角度的锥面上绕竖直轴OO '作匀角速度转动。有一小环套在杆的上端 处,开始时使杆在一个锥面上运动起来,而后小环由静止开始沿杆下 滑。在小环下滑过程中,小环、杆和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以及小 环加杆对轴OO '的角动量,这两个量中 (A )机械能、角动量都守恒。 (B )机械能守恒,角动量不守恒。 (C )机械能不守恒,角动量守恒。(D )机械能、角动量都不守恒。 [ ] 成绩 共 6 页 第 1 页 √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学校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投影与视图》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下面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这些相同的正方体的个数是() A.6 B.7 C.8 D.9 2.下图是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那么搭成这个几何体所用的小立方块的最多个数是() A.9 B.8 C.7 D.6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矮不同的两个人在同一盏路灯下同一时刻的影子有可能一样长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方程x2=x的根是x1=0,x2=1 D.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下列各立体图形中,自己的三个视图都全等的图形有()个 ①正方体;②球;③圆柱;④圆锥;⑤正六棱柱. A.1个B.2个C.3个D.4个 5.如图,把一个棱长为3的正方体的每个面等分成9个小正方形,然后沿每个面正中心的一个正方形向里挖空(相当于挖去7个小正方体),所得到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78 B.72 C.54 D.48 6.如图,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B.C.D. 7.如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所得几何体() A.主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B.俯视图不变,左视图不变 C.俯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D.主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 8.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A.B.C.D. 9.小阳和小明两人从远处沿直线走到路灯下,他们规定:小阳在前,小明在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始终与小阳的影长相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两人之间的距离() A.始终不变B.越来越远C.时近时远D.越来越近 10.如图所示是某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则这个几何体是() A.三棱锥B.圆柱C.球D.圆锥 11.如图,水杯的俯视图是() A.B.C.D. 12.下面四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对空都不可能看到长方形的是() A.B.C.D.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由一些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该几何体的形状图,那么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形有________个.

西安交大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第 1 页(共10 页)课程:_____大学物理实验____ 实验日期 : 2014 年 11月 30日 专业班号______组别__无___ 交报告日期: 2012 年 12 月 4 日 姓名___ 学号____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 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超声波测声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方法; 2.用驻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 二、实验仪器: SV—DH系列声速测试仪,示波器,声速测试仪信号源. 三、实验原理: 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 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 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 较法)测量.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1。驻波法测波长 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 叠加后合成波为: 振幅最大的各点称为波腹,其对应位置: 振幅最小的各点称为波节,其对应位置: 因此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腹(或波节)的位置Xn、Xn—1即可得波长. 2。相位比较法测波长

从换能器S1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接收器S2,所以在同一时刻S1与S2处的波有一相位差:。因为x改变一个波长时,相位差就改变2π。利用李萨如图形就可以测得超声波的波长. 四、实验内容 1.接线 2.调整仪器 (1)示波器的使用与调整 使用示波器时候,请先调整好示波器的聚焦.然后鼠标单击示波器的输入信号的接口,把信号输入示波器.接着调节通道1,2的幅度微调,扫描信号的时基微调。最后选择合适的垂直方式选择开关,触发源选择开关,内触发源选择开关,Auto-Norm-X—Y开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需要观察的信号波形。输入信道的信号是由实验线路的连接决定的。 (2)信号发生器的调整 根据实验的要求调整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大概在35KHz左右,幅度为5V 的一个正弦信号。由于本实验测声速的方法需要通过换能器(压电陶瓷)共振把电信号转为声信号,然后再转为电信号进行的,所以在开始测量前需要调节信号的频率为换能器的共振频率。在寻找共振频率时,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微调旋钮,观察示波器上信号幅度是否为最大来逐步寻找的。 (3)超声速测定仪的使用 在超声速测定仪中,左边的换能器是固定的,右边的换能器是与游标卡尺的滑动部分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左右换能器间的距离就可以通过游标卡尺来测量出来,在上图的下半部分是一个放大的游标卡尺的读数图. 3.实验内容 寻找到超声波的频率(就是换能器的共振频率)后,只要测量到信号的波长就可以求得声速.我们采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来测量信号波长: (1)驻波法 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通过超声速测定仪后,会在两个换能器件之间产生驻波。改变换能器之间的距离(移动右边的换能器)时,在接收端(把声信号转为电信号的换能器)的信号振幅会相应改变。当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为信号波长的一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书面表达英语作文汇编中考英语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书面表达英语作文汇编中考英语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英语书面表达汇编 1.(·北京中考模拟)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根据中文和英文提示,完成一篇不少 于50词的文段写作。文中已给出内容不计入总词数。所给提示词语仅供选用。请不要写出你的校名和姓名。 题目① 假如你是李华,本周六龙湖公园将举办端午节游园活动。你打算邀请你们班交换生Peter 和你一起参加,请用英语写一封电子邮件,告诉他你们见面的时间、地点,在那儿可以做些什么以及他需要做什么准备。 提示词语: meet, take par t in, the dragon boat race, make Zongzi, camera… 提示问题: When and where are you going to meet? What can you do there? What do you advise Peter to prepare? Dear Peter, How is it going? This Saturday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re will be a lot of interesting activities in Longhu Park. I’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go there with 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Li Hua 题目②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 我们都是追梦人。”有梦想就有目标, 有希冀才会奋斗。某英文网站正 在开展以“We Are All Dreamers”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假如你是李华,请用英语写一篇短文投稿。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为了实现你的梦想, 你打算怎么做?提示词语:want to be, like, study hard, come true... 提示问题:● What's your dream and why? ● What will you do to make your d ream come true? 【答案】例文:Dear peter, How is it going? This Saturday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re will be a lot of interesting activities inLonghu Park. I’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go there with me. We are going to meet at the south gate of Longhu Park at 9 o’clock. We can watch the dragon boat race. It’s very exciting. After that, we will learn how to make Zongzi. I think you will be interested in it. By the way, you can take a camera or your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物理试题

物理篇 西安交通大学考试题 课 程 大 学 物 理 学 院 考 试 日 期 2007 年 1 月 26 日 专业班号 姓 名 学 号 期中 期末 一 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 过程时吸热500J ,且a b T T =。则经历acbda 过程时,吸热为 (A) 1200J - (B) 700J - (C) 400J - (D) 800J [ ] 2.设图示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令 2 O ()p v 和 2 H ()p v 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 (A) 图中a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22O H ()/()4 p p =v v 。 (B) 图中a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22O H ()/()1/4p p =v v 。 (C) 图中b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22O H ()/()1/4p p =v v 。 (D) 图中b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22O H ()/()4 p p =v v 。 [ ] 3.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1S 和2S ,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A) 12S S > (B) 12S S < (C) 12S S = (D)无法确定 [ ]

4.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 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1cos()x A t ωα=+。当 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 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 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21cos(π)2x A t ωα=++ (B) 21 cos(π) 2x A t ωα=+- (C) 23 cos(π) 2x A t ωα=+- (D) 2cos(π)x A t ωα=++ [ ] 5.在长为L ,两端固定的细绳上形成驻波,则此驻波的基频波(波长最长的波)的波长为 (A )2L (B) 3L (C) 4L (D) 5L [ ] 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 ] 7.光强为0I 的自然光依次通过两个偏振片1P 和2P 。若1P 和2P 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030α=,则透射偏振光的强度I 是 (A) 0/4I (B ) 03/4I (C) 0/8I (D) 03/8I [ ] 8.普朗克量子假说是为了解释 (A) 光电效应实验规律而提出的。 (B)X 射线散射实验规律而提出的。 (C)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而提出的。 (D) 原子光谱的规律而提出的。 [ ] 9.波长500nm λ=的光沿x 轴正向传播,若光的波长的不确定量4 10nm λ-?=,则利用 不确定关系式x p x h ??≥可得光子的x 坐标的不确定量至少为(-9 1nm=10m ) (A )25cm (B) 50cm (C) 250cm (D) 500cm [ ] 10.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在4n =的轨道上运动的动能与在基态的轨道上运动的动能之比为 (A )1/4 (B) 1/8 (C) 1/16 (D) 1/32 [

西安交大大物实验偏振光2

偏振光II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主要是利用起偏、检偏元件及光电探测器要求学生: 1.学习掌握偏振光的基本原理、学会用格兰棱镜获得偏振光及检验偏振光的一 般方法。 2.根据马吕斯定律验证硅光电池的线性响应。 3.利用布儒斯特定律测量介质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偏振光原理: 按电磁波理论,光是横波,它的振动方向和光的传播方向垂直.实际中最常见 的光的偏振态大体为五种,即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圆偏娠光和椭圆 偏振光. 1. 自然光是各方向的振幅相同的光。对自然光而言,它的振动方向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可取所有可能的方向,没有一个方向占有优势.若把所有方向的光振动都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则在这两个方向上的振动能量和振幅都相等。 2.线偏振光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 光矢量只沿一个方向振动。起偏器是将非偏振 光变成线偏振光的器件;检偏器是用于鉴别光 的偏振光状态的器件。常见的起偏或检偏的元 件构成有两种:偏振片:它是利用聚乙烯醇塑 胶膜制成,它具有梳状长链形结构分子,这些 分子平行排列在同一方向上,此时胶膜只允许 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光振动通过,因而产生线偏振光. 光学棱镜:如尼科耳棱镜、格兰棱镜等,它是利用光学双折射的原理制成的; 3.部分偏振光:

除了自然光和线偏振光外,还有一种偏振 状态介于两者之间的光.如果用偏振片去检验 这种光的时候,随着检偏器透光方向的转动, 透射光的强度既不象自然光那样不变,又不象 线偏振光那样每转90o。交替出现强度极大和 消光.其强度每转90o也交替出现极大和极小, 但强度的极小不是0(即不消光)。从内部结构 看,这种光的振动虽然也是各方向都有,但不 同方向的振幅大小不同,具有这种特点的光, 叫做部分偏损光 4.圆偏振光 如的光矢量在波面内运动的特点是 其瞬时值的大小不变,方向以角速度 (即波的圆频率)匀速旋转,这种光叫做 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可看成是两个相互垂 直的线偏振光的合成(如图所示) 电矢量表达式为: 我们假定波是沿z轴传播的,在图中 它垂直纸面迎面而系.这时若电矢量按逆 时针方向旋转,我们称为左旋圆偏振光。 若顺时针旋转,称为右旋圆偏振光。 5.椭圆偏振光 电矢量的端点在波面内描绘的轨迹为一椭圆的光,叫椭圆偏振光。椭圆运动也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