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中英对照)

军事(中英对照)
军事(中英对照)

军事(中英对照)

defense white paper 防卫白皮书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防空识别区border standoff 边界对峙

chemical weapons 化学武器

comfort women 慰安妇

military intervention 军事干预

military action 军事行动

targeted killings 定点清除

major ally 主要盟友

joint-operations capability 联合作战能力

live-fire drill 实兵演习

Military drill 军事演习

joint military exercise/drill 联合军事演习joint naval drill 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destroyer 驱逐舰

frigate 护卫舰

cruiser 巡洋舰

supply ship 补给舰

submarine 潜艇

anti-submarine ship 反潜舰

landing ship 登陆舰

warship 军舰

Aircraft carrier 航空母舰

rotary-wing aircraft 直升机航母

the Beihai Fleet 北海舰队

combined corps 集团军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CMC) 中央军委Military Command Area 军区

division 师

brigade 旅

regiment 团

battalion 营

company 连

platoon 排

Second Artillery Force 二炮

Arms sale 军售

arms race 军备竞赛

arms embargo 武器禁运

fighter jets 战斗机

ground attack aircraft 强击机

bombers 轰炸机

attack helicopters 武装直升机

spy plane 侦察机

large scout 大型侦察机

early warning aircraft 预警机

unarmed surveillance drones / spy drone 无人侦查机

中外国防教育比较

中外国防教育对比 大学生国防教育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大学生国防素质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人才培养、素质养成和思想觉悟提高, 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昌盛。国防教育是一个国际性话题,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和国防建设体系中都有国防教育的环节。历届美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利用教育来增进公民的国防意识,把与国家安全有关的知识融入教育内容之中。比较中美两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 找出在普通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共同规律,对于探索我国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深化发展之路不无裨益。 一、美国国防教育现状 1、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关系国家安全方面内容的教育,所以许多国家都以“国家至上”为指导思想,以“国家危机论”作为最经常的国防教育切人点。这是国防教育本身具有的地位要求的,是许多国家把国防教育提到战略高度重视的原因。美国政府强调美国公民要有“责任感”。要“向国家奉献个人的一切”,要“捍卫我们的传统民主、自由的原则”。

2、高度法制化美国十分重视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 1916 年就制定了《国防法》,把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军事人才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1958 年8 月,美国国会又通过《国防教育法》进一步为国防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根据《国防教育法》,在非军事院校开办了531 个“后备军官训练团”作为国防教育的专门组织,使青年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美国政府还专门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国防动员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国防动员计划,如《1947 年国家安全法》、《普通军训与兵役法》等,对国防教育的组织保障、人力物力保障也都专门作了明确的规定。2006 年 3 月,美国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再次提到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3、高度社会化美国政府始终坚持将大学的国防教育融入社会生活。一方面加强高校与社会的教育环境建设,使大学生无论在校内和校外都可接受到潜移默化的国防教育;另一方面,打破大学生生活的狭小的学校环境,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和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种国防教育活动。例如,美国每年发表总统《国防备忘录》《国防态势报告》等,使大学、生了解有关情况。此外,高校还积极组织大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到军营去体验和进行军训等。同时,也邀请英模人物和老战士进入校园做报告,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种社会化、开放性的渗透式国防教育对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增强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国防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国防教育发展历程 国防教育的实践与理论,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它是随着国家和国防的产生而产生的。实行有效的国防,必须调动和增强广大民众尤其是战争参与者积极支持战争的自觉性,借以保障战争的胜利,于是国防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中国早期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早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国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便有了初步认识。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成矣”。他认为对民众进行军事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军事技能。孟子说“善教得民心”,强调教育能够激发人民的爱国精神,有助于统一人们的思想。 在我国历史上,虽然一些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对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较早,但由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防及国防意识,是与当时统治阶级对国防的主张相适应的。中国古代把“国防”解释为“礼义之防”,历代封建“朝廷”大都实行“重内轻外”的国防政策,军事手段主要用来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护皇权的统治,国防意识只是局限在小的圈子里。“重文轻武”的文化和心理传统,不利于国防意识的形成;长期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表现为爱恋土地而缺乏拓荒探险精神,国防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捍卫与守护上;我国东、南有大海环抱,西、北有高山大漠阻隔.半封闭的大陆环境.客观上缺乏树立国防意识的条件。因此,我国古代——自缺乏对国防教育内容、特点和规律的系统研究,也一直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制度,更没有把国防教育上升为“国策”的层面来对待。所谓的国防意识,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故土的爱恋和对丰衣足食的生活的追求与捍卫。很多人就无视外界的威胁,甚至置外界威胁于不顾,有意无意地去粉饰太平,缺乏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 当然,在近代中国的统治者中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前清时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那是清朝的“盛世”时期,社会安定,很少有战争发生。针对这种和平环境,统治者在大力加强武备建设的同时,还注重对臣民进行国防观念的教育,一再强调兵可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无备,即便是在天下太平之时,国家的武备也不可一日松懈。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步步进逼,康熙等人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警惕,他在晚年曾指出:“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乾隆也说:“我国家承平日久,海疆宁谧,中外习为固然。然从而防患于未形,未雨绸缨,古人所云。”晚年乾隆,以其一生的经验,教育臣民不管国家如何强大,也决不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进入近代,孙中山先生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孙中山先生开始,国防教育的功能得到较为系统的开发,国防教育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广泛和重大。 在筹划国家建设时,孙中山1921年在他所著的《建国方略》的续篇《国家建设》中首次提出了“国防教育”这一概念。《建国方略》由四部著作组成,即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实业计划、民权初步和十年国防计划等。在“国防计划”中,作者共拟定了62项计划纲目,第15项为“发展国防教育计划”。孙中山不仅从总体上强调国防教育,而且还具体地关注国防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将国防人才区分为国防基本人才和国防物质工程技术入才。孙中山还提出在全国的中学、大学中普及军事教育,以适应战时扩大兵源的需要。 虽然孙中山先生的“国防计划”和“发展国防教育”的宏愿虽未实现,但就其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国防教育”的科学命题并将其纳入国防计划而言,是孙中山先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个重要贡献,在国防教育发展史上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思想资料。 二、革命战争时期国防教育的成功实践 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国防教育的理论,创立和实行了国防教育的法制,推动和促进了国防教育的发展,在中国国防教育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伴随这场抗战而进行的国防教育,则是—场伟大的国民基本教育。抗日战争的胜利,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胜利的取得,是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促进国共合作,积极倡

国防安全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精选

国防安全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精选 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对我国而言,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形势任务发展,强化大国防观念与全民国防教育就尤其重要。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全面体现。战斗精神是国防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战斗精神是军队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气质特征,是军人素质和觉悟的集中展示。战斗精神对全民国防意识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松懈麻痹思想,淡化国防意识。在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大国防”观念,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断增强关心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社会参与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培育战斗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撑。军队战斗精神的培育,则应重点围绕爱国奉献、坚定信念、敢打必胜等核心内容,锻造高技术条件下军人过硬的战斗气质,使全社会学有榜样,推动全民国防意识的提高。 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对我国而言,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国家,也是面临的安全威胁多元化的国家。充分认识和准确把

握形势任务发展,强化大国防观念与全民国防教育就尤其重要。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冲突不断,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在新的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不断深入。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加大,部分西方大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想方设法阻扰中国的前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学校,必然要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人才的准备,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从小树立青少年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保卫祖国的强大后备军,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国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国防意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前途,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合人。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在中学阶段适时进行国防教育,是党中央的一项英明决策。国家兴

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区别_哪个厉害比较厉害

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区别_哪个厉害比较厉害 国防大学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高校,并不直接向地方招生,基本属于学习教育,这 与国防科技大学的学历教育有本质的区别。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国防大学和国防科 技大学的区别_哪个厉害比较厉害,希望你喜欢。 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的区别 国防大学,在北京,是我军的最高学府。学校是专门培养我军中高级领导干部的,被誉为“将军的摇篮”!全军正师职干部升任少将前,必须要得到国防大学进行为期一年 的全脱产培训和学习。国防大学是正大军区级,并且直接隶属中央军委领导。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在湖南长沙市,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 术人才与指挥人才,从事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全军985、211院校之一。在高考中提前录取优秀的高中学生,经过四年培训学习后授予中尉军衔。国防科学技 术大学属于正军级,隶属中央军委直接领导。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二者不是同一所大学,一般来讲国防大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国防大学,而国防科技大学是另外一所大学。 国防大学本部位于北京,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全军2110工程重点院校,是全 军唯一的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是培养联合作战人才和高中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基地, 被称为将军的摇篮。这所大学是不对普通高中学生招生的,只招收中级军官,军衔最 低是中校。也就是说,普通高中生是没有资格报考这所大学的。 国防科技大学位于长沙,是国防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下的国家重点军事类高校, 其前身是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是首任院长。它是军中唯一一所985大学,2018年

校友会排名全国第9位,素有“军中清华”之美誉,其实力可想而知。这所大学是面向 高中生招生的,但是一般人很难考上,因为它不但要求高考分数够高,还要求身体素 质够好。 国防科技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 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原子与分子 物理、机械电子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飞行器设计、微电 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几乎全部是工学学科。 国防科技大学和清北三个大学针对性都不一样,如果你是希望穿上军装,在未来 的某一天用自己的梦想成就祖国的辉煌的话,无二个人认为国防科大肯定是前沿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或许都不会考虑。 但是如果你希望入科研或者希望从科学技术方面发展,而不是军队一类的愿望的话,那和上文一样,两者同样没有可比性。 哪个厉害比较厉害 这两所学校要说都很厉害,只不过培养人员的方向不同,当然如果说谁更厉害, 肯定是国防大学更为突出。 1.国防大学主要是进行研究生以上学历培养,还有就是进行中高级军事干部的培训,以及每年也会组织省部级领导干部进行相关领域的培训。而且国防大学目前在改 革后为副大区级别,直接隶属于军委。目前在上海、南京、西安等地都有分院。 2.国防科技大学,是高等教育院校,它面向高中毕业生招生,同时也培养研究生、博士生,它的级别在改革后也有所调整,降为了正军,不过也是隶属于军委直管。 3.如果说军队里面的最高学府,那么肯定还是国防大学,毕竟这里面能进的都不 是一般人,招收的研究生一般都是在部队里面有一定任职经历的;以前国防大学还有龙 虎班,参加过培训的基本上都是要进行提拔重用的。 4.而且国防大学还要进行一些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以及重要军事理论的研究等等,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们更多研究战略战役层次的问题;而国防科技大学,主要是在 科技研究方面有自身的优势,这也是常年积累的老底子。 5.不过如果你是高中生,就暂时不要把目标定在国防大学身上了,因为人家不面 向地方招生;而努努力还是有机会上国防科技大学的。 相关文章: 1.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是同一所学校吗?为什么比清华北大还难进?

国防教育主要内容有些

国防教育主要内容有些 国防教育主要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历史、国防法制、国防体制、国防动员、国防经济、国防外交、国防体育、国防常识等。 拓展资料: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 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 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范围广泛。 国防建设的整体性决定国防教育内容,现代国防不仅仅是指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而且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 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小学、中学、大学附上国防教育。 重要地位 1.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具有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作用。 2.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 3.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国防建设 国防建设指为 ___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建设,是维护 ___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人力物力的多种动员准备:边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设,战略物资的储备,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对人民群众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发展国防体育事业,建立,建全国防法规体系:军事理论研究,发展军事科学,制定并完善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原则:后备力量的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电、能源、水利、造林、气象、卫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重点是武装力量建设。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试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试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 摘要:国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 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为此,高校必须提高国防教 育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积极开展军事 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国防教育内容体系。 关键词:国防教育;素质教育;高校;大学生 国防教育是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颠覆和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对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加相应影响的一种有 计划的活动。《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我国人口结构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既是祖国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祖国的保卫者。因此,在高校 开展国防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一、国防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内容包 括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身体素 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2]。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素质与素质教育是具有非 常丰富内涵的一个复杂概念。从理论方面讲,其内容的丰富性充分体现出人才 成长需要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从实践角度来说,其内容的广阔度鲜明地表达 了合格人才的培养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综合教育工程,它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而又必须的,各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的。 所谓国防教育,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即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 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其本质是在培养建设和保卫社会主 义现代化事业的“四有新人”。国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爱国主义 教育、国防法制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方面。国防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健康的、迅速发展的社会,它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受,让我们体会到了幸福安逸的生活,但这只是我们看到的一方面,从另一个角度讲,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 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战争再到伊拉克战争以来的一连串战争看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威胁是不应回避的现实挑战。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反动势力总是利用军事威胁与“和平演变”的反革命两手对付我们。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应有的警惕,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并且时刻准备着为和平而战。 为了应对未来的的突发事件,我们必须要时刻警惕着,战争来时我们要做到全民皆兵,都要用自己的力量来保家卫国,如何做到战时的全民皆兵呢?那就需要我们平时加强战争的动员,增强大家的国防观念,正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啊! 国防动员就是指国家为加强国防、维护和平、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过程的国防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防动员法规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从1994年成立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并陆续出台了《国防教育法》、《人民防空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尚没有一部全面规范国防建设的基本法律。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动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动员法,依法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对于积蓄国防潜力,增强国防实力,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防动员法》的颁布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国防法律体系。国防动员法的公布实施,填补了国防立法空白,完善了国防法律制度;二是有利于提高国家平战转换能力,为国防动员的准备和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确保在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能够依法实施快速动员,为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有利于推进国防动员科学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加快发展,国防动员工作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开展国防动员工作的做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迫切需要通过制定国防动员法,建立起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国防动员工作体制机制,科学规范政府、公民和组织在国防动员活动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国防动员建设是联结平时与战时的纽带,是贯通经济与国防的桥梁,具有国防、经济、社会多重效益。在强调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当今时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把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作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国家安全和统一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的新形势,对加强国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我们现实而且必须的选择。 全民国防动员是一项事关民族根本利益、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国防建设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工程,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国防动员。

转型中的军事训练与教育

转型中的军事训练与教育 发表时间:2019-05-09T17:15:57.76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作者:刘经纬陈宇鹏秦君健[导读] 作为院校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体育课程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变化与要求,要不断的调整军事训练与教育的方法,使军事训练与教育在转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探索院校军事体育教育训练转型的新途径。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作为院校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体育课程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变化与要求,要不断的调整军事训练与教育的方法,使军事训练与教育在转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探索院校军事体育教育训练转型的新途径。 关键词:军事体育;军事训练与教育;转型 适应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要求,变革教学内容,拓宽训练领域 (一) 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搞好学员入学入伍阶段的基础体能训练 在军事教育转型中,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这是与其他体育训练相比所在的不同之处,同时,学员经过强化的军事训练与教育之后,可以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为了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可以从人的体质变化规律来实现,从而有效改善学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此外,在训练过程中,切忌让学员进入“训练量不足”和“训练过度”的两个极端。由于,我国各地的教育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且学员的基础体能训练容易被忽略,因此,本文建议在军事训练与教育中应该以促进学员全面发展为主要的训练目标。 (二) 本着“军事训练为军事斗争服务”的原则,加强新战争形态对军人体能要求的研究 在现代战争中,有的学者认为这是非接触性的信息化战争,对于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要求非常高,而对于体能方面的要求相对减少。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如今,现代战争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战斗力的组织更加丰富,虽然高技术的装备和多样化的作战方式逐渐在现代战争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体能和搏击术在战争中也同样很重要。从表面来看,在现代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军队作战系统的先进化程度,但在实践中作战如何实施依然还是由人来完成。对军事体能涵义的界定,我国军事体育专家孙学川曾说过,军人完成的作战任务必须符合综合性的生物学素质,即体力、脑力、心力,体力代表着军人强壮的体魄;脑力代表着军人充沛的精力;心力代表着军人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在如今的现代化战争的作战方式变化下,军人的体能素质并没有降低,反而要求越来越严格,在世界各国对军事训练与教育的要求没有因为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而降低。所以,在军事教学训练中,要紧紧围绕军事体育训练的目标与任务来展开,以现代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为依据,对于不同专业的体能特点,实施不同的训练项目,从而有效提升军人的体能素质。 (三) 本着“适应部队军事训练需要和适应新战争形态”的原则,加强对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1、在军事体育的教学训练中,加强学员的素质教育 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其包含三大核心观念,即面向全体,培养学员健全个性,实现学员全面发展。这三大核心观念应该在军事训练与教育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员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并把其作为军事教学训练的主要目标。对于军人的体能素质而言,军人要具备强壮的气魄,能承受各种艰苦条件的考验。此外,军人还要具备顽强的的拼搏精神,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2、适应社会和学员的需要,充分挖掘军事体育的衍生功能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体育的要求也逐渐变得更多,因此军事体育也会逐渐衍生出新的功能。在我国各大军事院校中,军事的教学具备一定的开放性与活力性,它的变化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转型中军事训练与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我国的军事院校中,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军事体育文化氛围,其次开设一些符合新时代军队和学员需要的体育项目,最后把军事体育衍生出来的新功能加强促进军事体育领域的发展。 3、要综合考虑军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开辟“大体能”研究新领域 对军人而言,除了具备强壮的身体之外,其健康的心理素质也非常的重要。军事体能训练是一个生理与心理的综合性训练。心理学家认为,与其他职业相比,军人职业有很大的特殊性,该职业对军人体力与心理所承担的负荷要求远远超出了正常普通人的水平,如果军人出现紧张、不自信、自责等不良的心理状态,都会给战争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给予军人适当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可以帮助军人形成稳定的、成熟的心理,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战争中保持高度的部队战斗力。 适应信息化时代特点的要求,构建军事“数字化”教学训练系统军事训练与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有效提高学员的整体体能水平,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体能训练。但是,在实际训练中,学员的体能训练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整体的教学效果不能反应出正确的学员体能信息。因此,构建“数字化”的军事体育训练系统,将有效的将信息化运用到高效的军事训练之中,可以有效提高军事教学的效果。 (一) 加强军事教学训练信息资源的建设 在军事训练与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军事院校现有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全面的训练系统,具备完好的教学的场所与设备,同时要把各个院校之间的军事教学资源对外开放共享。此外,还要加强建立学员体能的信息资料数据库,这样可以随时掌握学员的体能体质的训练变化,从而可以有效推动院校的军事训练与教学在转型中迈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 构建“数字化”军事训练系统 军事院校也要大量构建“数字化”的军事训练实验室,把多媒体、计算机与训练器材进行结合运用,随时掌握学员训练的身体负荷数据,可以减少训练中产生的一些危险性。在训练中也可以适当的增加趣味性的运动形式,提高学员训练的积极性和持久性。此外,“数字化”的军事训练系统,主要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使军事训练充满个性化与教育化,并且该系统要时刻监测学员的训练效果,以便充分掌握训练中出现的不足与缺陷。 改革教学训练管理模式,实现教、训、管各环节一体化 (一) 科学筹划,以“教”为主导

我爱国防军训征文

我爱国防军训征文 导语:幼苗不经历风霜洗礼,怎能长成参天大树;雏鹰不经历狂风骤雨,怎能飞上万里苍穹;溪流不经历颠簸流离,怎能交汇于浩瀚大海。而年少的我们,不经历艰苦磨炼,又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 国防是为扞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现在的世界还不太平,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建设强大的国防,是时代的要求。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只要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 我们青少年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参加国防教育能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从而增强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 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是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和平年代历史对现实的警醒,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怎能忘记那段沉重屈辱的历史?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还不是因为当时国力薄弱,清政府腐败无能吗?到头来落得个割地赔款,卖国求荣的下场,园明园被洗劫一空,多少珍贵的文物流失海外,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啊!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只要我们国力强盛,军事过硬,众志成城,就能立于不

败之林。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永恒问题,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我们应该牢记无数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江姐、董存瑞等先烈的名字将永远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二万五千里长征,更让世人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国防意识。 我们青少年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有了丰富的知识,我们才能制造出世界上一流的武器装备,才能令垂涎中国的列强望而却步。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真枪实弹的锻炼机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近距离感受战争,比如在革命纪念馆有一些模拟战场,通过高科技声、光、电再现战争场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震撼不已。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日本侵略者虽然有着比中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最终还是被勇敢的中国人民赶出了中国,因为中国人民知道国家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被人践踏是一种耻辱,所以他们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加强国防,谱写了一曲胜利的赞歌。

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研究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研究姓名:葛坚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高等教育学指导教师:陆华 20070927 摘要〔论文题名〕中外国防教育比较研究中外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重视对国民进行国防教育,几乎都把加强国防教育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工程。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客观需要,把国防观念作为最高的社会公德来培养,并以法制措施加以保障。许多国家都建立有国家、社会、军队、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体制,目的就是要夯实国防建设的社会根基。特别是许多经济大国比贫穷国家更重视国防教育,更崇尚民族自强精神,以此来激励国民走富国强兵之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大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提高公民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和巩固国防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工程。在国防教育工作中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认真研究新时期国防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出与形势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宣传方法和教育方式。在国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各国又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本文通过中外一些主要国家国防教育的比较研究,了解他们各自国防教育的发展及现状,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国防教育的经验,提出我国国防教育今后

国防教育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有利于中国国防教育的顺利开展。关键词:国防教育比较特点发展思考Abs仃act【TitleofDissertation〕ComparativeStudyon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tHome andAbroadNocountry,developedordevelopingcountry,doesnotpaymuchattentiontoNationalDefenseandeach countrytreatsthe‘’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sanimportantsocialproject.Wimthedevelopmentofthechanginginternationalsituation,the‘’National—DefenseEducation’’isbecomingquitenecessarytomaintainthesecurityandstabilizationofthecountry,whichentailsregardingpeople’Sconceptofnationaldefenseasthehighestsocialvirtueandhenc

通过军训加强国防意识

通过军训加强国防意识 国防,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国家防备外国侵犯,保证国家安全稳定的能力。具体解释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从国家的诞生之日起,国防自然而然地成为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稳固的国防,就没有人民的安居乐业;没有稳固的国防,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稳固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强盛的国家都少不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弱肉强食,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当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百万铁骑横扫亚洲大陆,靠的就是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防落后,必将受制于人,甚至遭受侵略,导致国家覆灭。回首百年前的中国,由于国防羸弱,不堪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瞬间变得千疮百孔,中华大地生灵涂炭,土地任人瓜分,国民遭人蹂躏。悲矣,往事不堪回首…… 在当今世界,国防实力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国家的国防实力足够强大,国家才能够在国际上争取到话语权,才能够真正保证本国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另外,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作为后盾,才能够真正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够真正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才能够真正保证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想象,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家,何来的经济发展?何来的科技进步?何来的安居乐业?所以说,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

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人投身于经济建设的浪潮里,激情澎湃。然而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放慢国防建设的脚步。在和平的年代,人们很容易被幸福冲昏头脑,以为现在的中国和平安定,国际环境一片大好而津津自乐。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的一句古话:“居安思危”。况且,如今的中国还没有真正的“安”。在国内,西藏、新疆近几年遭受了不少骚乱,台湾的台独分子依然猖獗。在边境上,印度、泰国等国频频与中国产生矛盾,中国南海海域部分岛屿被占多年,美军的太平洋舰队在中国周边不少地区都建立了军事基地,对中国虎视眈眈……可以说,中国的内外都存在着不少不安定的因素。中国的国防建设依然责任重大啊! 加强国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民的国防意识,是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和平年代,随着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一辈人的逐渐老去,国民的国防意识已经渐渐变得浅薄。人们往往会认为,国防是军队的任务,国家的主权、领土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应该由军队来保卫,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尤其是80后、90后的青少年,生活在五彩缤纷的年代,他们的世界里往往充斥着物质欲望与玩乐享受,完全没有将自己与国家的国防联系在一起。然而,现在的青少年将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当上一辈人老去以后,年轻一代的人将要撑起整个国家。如果这一代人缺乏国防意识的话,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年轻一代的人更加有必要接受国防教育,培养自己的国防意识,肩负起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 在校大学生,是国家里拥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年轻群体。大学

国防军事教育

国防军事教育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南开大学艾跃进讲课 思考题: 1·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分裂之后,总是北边统一南边? 2·落后就要挨打?难道北方游牧民族比南方农耕民族更先进,为什么落后的游牧民族打我们先进的农耕民族,而我们总被打败? 一、隋朝:1·集中军权,拓宽兵源; 修城路河,以御赴急;征战西域,三伐高丽。 二、唐朝:1·万国归附,居安思危;改良兵器,发明火药;水路畅通,驿站遍布;2·开元盛世条件:周边无敌国;周边无强国;周边无敌意的强国。 三、宋朝:1·强干弱枝,以文制武;三冗成灾,积贫积弱;变法不成,执意求和;火箭火枪,首开先河。2·宋朝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军人:120万人,都集中八十万人重兵在首都(现河南开封城当时叫汴梁),当时1120年人口不到1·2亿人,即100人就有1人当兵。水浒小说中讲林中为八十万首都禁军教头。秦桧制岳飞,文制武,皇帝本质职责:治国、强国,宋皇帝都是文化优秀者,火箭火枪宋朝发明而拥有大量,军队人数最多。执意求和。四、元朝;1·以兵立国,横扫欧亚。兼收并蓄,兵器无敌。以战养战,征伐不已。2·成吉思汗威望名气在欧亚远高于拿破仑。拿破仑失败于莫斯科,结局于滑铁轳。 1.3课节一、明朝:1·炮船称盛,海陆统筹;威镇北边,兵学复兴;抗矮御虏,忧患迭起。2·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2700人以上,炮船郑和发明的,顶级大船,耗费巨大,与,与西方哥伦布等人出海洋找钱,郑和耗费,中国衰落不是1840年而是明朝中期,封闭海外,禁海开始。3·自明朝中叶开始,面对世界给予的多次机遇,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坚定的背转身去。二、清朝:1·变化武备,抵御外侮;炮口立约,国门大开;举办洋务,安内降外;国土沦丧,不败亦败。2·康熙大帝~落日余晖,彼得大帝~冉冉朝阳。3·题:俄国彼得大帝的一大功绩是为俄国开辟了第一个海口——波罗地海出海口。对与否。答对

国防教育心得体会1500字范文三篇

国防教育心得体会1500字范文三篇 古往今来,世界上一切主权国家,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公民的国防意识。在当今的和平时代,国防教育依然是世界的一大战略问题,随着主权国家观念的强化,现代国民意识的确立,国防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不重视国防教育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没有国防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一定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族的国防观念。 国防与你、与我、与他、与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关系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国强则民安,国破则家亡。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人们通过血与泪换来的对国防与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等价值关系的深刻认识。我们不能等到敌人把刺刀逼近胸口上,再来认识它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我们享受国防带来的安宁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它、轻视它。要通过经常而有效的国防教育,使人们居安思危,从而积极关心和参加国防建设。 一般地说,当外敌入侵,公民的生存、生命、家庭幸福受到直接威胁的时候,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要深一些,会觉得没有国防不得了;而在和平时期,当自己国家由于已有相当强大的国防力量,外敌不敢贸然进犯,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生活的时候,则容易出现轻视国防,甚至出现国防可有可无的认识和心态。这好比人们对待健康一样,健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分宝贵的,有的人当自己处于健康状态时,却并不觉得它的重要和珍贵,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将要失去它时,才觉得健康对于个人的生存、生命、生活是多么重要。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激发全民爱国热情,建设和巩固国防。 回首历史,中华民族屡遭侵略战争之害,饱受列强的欺凌之苦,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通过长期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了三坐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使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终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现在,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抓住历史机遇,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天下还不很太平,国防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防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对此,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国防教育法》的制定和贯彻,为深入贯彻党在国防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推动国防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制定国防教育法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制定国防教育法也是贯彻落实国防法和教育法的需要,教育法在总则中明确要求,“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通过宣传贯彻国防教育法,可以体现和落实国防法和教育法对国防教育的原则要求。 实施《国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法国作家都德的著名小说《最后一课》里描写的是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被迫割让一部分土地给普鲁士。这块土地上有个乡村小学,因为在即将开始的异国统治下,再不能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了,学校这天上的是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作品通过小学生弗朗士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它反映一个国家在遭到外敌侵略

军训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军训中最难忘的事 在每次升学,我们都需要面对一个既劳累又充实快乐的军训。在军训中,各种酸甜苦辣样样少不了,当然,苦中有甜,甜中有苦,所以军训的那几天将是一辈子难以忘记的。 听老师说我们的军训是在空降兵学院进行时我被吓着了,害怕军营里那些残酷的训练,现在才知道,原来军训是在磨练我们的意志。 在军训中我不仅认识了我将在后面的三年里风雨同舟的好伙伴,还认识了我的新老师和教官。在军训中,我最难忘的就是站军姿了。 到空降兵学院的当天下午,教官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站军姿。“军姿?听上去不难,就是站着吗?”我在嘀咕着。站军姿时,脚后跟并拢,脚尖分开60度,双臂自然下垂,挺胸收腹,眼睛看自己斜上方四十五度处,五指并拢,中指紧贴裤线,大拇指紧贴食指第二关节,想动必须打报告! 我们听着教官说要求,顿时傻了,立刻照着做了起来。一开始,班上个个同学都精神抖擞的,规规矩矩的站着,半个小时后,我的双腿已经发麻,天昏地暗。一直站着一旁的老师激励我们说:“再坚持一下,坚持就是胜利!”“你比别人多坚持一下,就比别人强,更比原来的懒惰自己强!” 突然,我发现了飞在我身边的蚊子,它巡视了一下后便不紧不慢地落到了我的手臂上。不一会儿,身上出现了一个蚊子包,真是难受,我本想趁教官不注意时挠一挠的,但想到我要磨练自己,不能因为一点点小小的困难就放弃。想起邱少云战士,他在烈火中都能做到纹丝

不动,我只不过是被蚊子叮了而已,更谈不上动了。我一直告诫自己别再想这个蚊子包,不一会儿就不痒了。终于,教官大喊了一声“停”我们集体弯下了腰,揉着自己的腿,我笑着,看来我们都很认真地训练呢,腿都站疼了。 军训是残酷的,同时也是难忘的。有人说得好:军训是地狱,但是是那种让人去了还想去的地狱。在军训中,我们尝到了军营中的酸甜苦辣,不仅淬炼了身体,还磨练了意志,我爱军训,爱这种想去了还想去的军训!

国防在我心中,国防安全教育

国防在我心中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古往今来,每个国家都把国防建设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我的心中,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防事业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引以为高尚的事业,而从事国防事业的人是世界上最高尚与伟大的人。国防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是经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独立自主地行使外交权的强大后盾,是保证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重要支柱。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社会也变得更加文明。国家、种族的界限日益缩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素质也越来越高,和平与发展成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国防只有在战争年代才值得重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显得多余了。可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无论多强大的经济也会化为乌有。 众所周知,落后便要挨打。当今的中国社会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国泰民安,这全靠我国有一支值得人民信赖、给人民带来安全的人民军队,有一支强大国防力量。国防与国家是两个息息相关的词语。只有国防强盛,国家才能兴旺。 国防是一个国家稳定的首要条件,没有国防,就没有国家的安全,没有了生命的保障。忆往昔,历史的一幕幕历历在目:腐败的清政府被八国联军战败后,还要忍痛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了

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那时的旧中国软弱腐败,没有一点儿反搏之力,只得陷人民于苦难不义之中,使中华民族惨遭杀戮、备受欺凌,饱尝了“亡国奴不如丧家犬”的苦难。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永远深思和汲取。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就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和领土完整;如果平时不注重加强国防建设,战时就要吃大亏、倒大霉。仗可百年不打,国不可一日无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等敌人打进家门口,等刺刀架在脖子上,再想起加强国防建设,一切都为之晚矣。 尽管已经远离了金戈铁马饮冰河,尽管已经用不着再醉里挑灯看剑,尽管现在我们已经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可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危,与当代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国防观念和献身精神密不可分。青年学生是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接班人,是国家兴旺和繁荣昌盛的希望。自觉接受国防教育,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责任,是历史赋予当代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不仅仅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国防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古往今来兴衰成败的历史证明,目光短浅,坐井观天,缺少预见性,战略性的深谋远虑,迟早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