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1.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同课异构(B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练习 苏教版必修2(2021年

福建省福清市高中化学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练习苏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福清市高中化学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练习苏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福清市高中化学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练习苏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A项中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应是K+的结构示意图;B项中最外层超过8个电子,而该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D项中违背了电子通常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的原则. 2.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氟离子的是( )A.B。
C.D。
答案A解析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9.3.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信息元素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C元素+1价离子C+的电子层排布与Ne相同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错误!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硅硼钠氧解析L层有8个电子,则M层有4个电子,故A为硅 .当次外层为K层时,最外层电子数则为3,是硼;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1.5×8=12,违背了排布规律,故不可能。
C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0+1=11,故为钠。
当次外层为K层时,D为氧;当次外层为L层时,最外层则有24个电子,故不可能。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 1.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共22张PPT)

2
1→8
11~18
3
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排布呈现 由1到8 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 除外)。
化学
一些元素原子半径规律性变化示意图
化学
二、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逐渐减小
11~17
逐渐减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A.原子半径:X>Y>Z>W
B.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若W与X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2
是B
A.简单离子半径:W< X<Z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走进 高考】
化学
6.(2016年上海卷)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 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
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原子半径:r(X)<r(Y)<r(Z)<r(W)
【走进 高考】
5.(2016年浙江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 之比为3:4。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
Na>Mg >Al
化学
②Si、P、S、Cl 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Cl > S > P > Si HClO4>H2SO4>H3PO4>H4SiO4 Cl > S > P > Si
化学:专题1 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件(苏教版必修2) 2.

知识点一
专 题 1
第 一 单 元
第 一 课 时
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二 考向一
把握热点考向
考向二 考向三 随堂基础巩固
应用创新演练
课时跟踪训练
1.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关系的“3个等式”: (1)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Xn+):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
(3)阴离子(Xn-):质子数=核外电子数-n。
③设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比值为a,则有:
a的取值 元素 1 2 Li、Si 1 Be、Ar 2 C 3 O 4 Ne
④设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的比值为b,则有:
b的取值 元素 1 2 Li 1 H、Be、Al 2 He、C、S 3 O
(3
①10
a.单核 N 、O 、F
3- 2-
-
向前
向后 ――→ Na+、 Mg2+、 Al3+
[解析]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A正确;当
M为最外层时,可能的电子数为1~8,而此时L层电子
数为8,故B项错误;如果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即只 有K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C正确;核电荷数1~18的 元素,每层电子数都满足2n2个电子的元素只有He和Ne 2种元素,D正确。
[答案]
B
(1)K、C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1个最低”和“3个最多”: (1)“1个最低”——核外电子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 子层里; (2)“3个最多”——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
②最外层电子数最多8个;③次外层电子数最多18个。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3、4”倍的元素 分别为C、O、Ne。 4.常见10e-微粒: (1)单核“3阴3阳1分子”——N3-、O2-、F-、Na+、Mg2+、 Al3+、Ne;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1.1.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基础巩固]1、从1~18号元素原子中选择合适的化学式填空:(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2)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5)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6)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7)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2、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
其中只有X、Z 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由此可知(填元素符号):V__________,W__________,X__________,Y__________,Z__________3、有a X n+和b Y m-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a=n+m (B)a—b=n+m (C)b—a=n—m (D)a+b=n+m[提高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微粒中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的是()A.F-B.Mg2+C.NH4+D.C H42.X、Y、Z和R分别代表4种元素,如果a X m+、b Y n+、c Z n-、d R 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c=m-n B.a-b=n-m C.c-d=m+n D.b-d=m+n3.下列各原子构成的单质中,肯定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是()A.原子核内没有中子的原子B.M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C.N层上电子数与K层电子数相等,次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原子4.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若该粒子为离子,则它所带的电荷数可能为()①8-n ②n-8③10-n ④n-10A.① ② B.①③ C.③④D.②④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为大于1的整数),则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A.2a B.a+2 C.2a+2 D.2a+10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D.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7.下列有关氨和硝酸实验的现象或结果正确的是()A.浓氨水滴进碱石灰里可制得氨气B.蘸浓氨水和蘸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会冒烟C.锌片与稀硝酸反应可制得氢气D.铜片和浓硝酸反应可制得NO8.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氢原子C.氮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9.硝酸铵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可能是硝酸铵分解产物的是()A.N2O、H2O B.N2、O2、H2O C.N2、HNO3、H2O D.NH3、NO、H210.锌与某浓度的HNO3完全反应,消耗的Zn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2,则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价态可能为()A.+4价B.+2价C.+1价D.0价二、填空题1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式:(1)由两个原子核和18 个电子组成的分子__________,由两个原子核和18 个电子组成的阴离子为_________,由四个原子核和18 个电子组成的分子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pptx

在经典的电磁学理论下的 行星模型甚至不能存在1秒钟
原子结构模型的主要论点
1911年 1913年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 或“行星式”原子结 构 模型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的原子轨道模型
参考α-粒子 的散射现象
运用量子论 观点研究氢原 子光谱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 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电 子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作高速运 动;②电子的运动形态就像行星绕太 阳运转一样
NaF
最外层电 子数
2
8 8
8
8 8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K
1
氢
H
1
2
氦
He
2
3
锂
Li
2
4
铍
Be
2
5
硼
B
2
6
碳
C
7
氮
N
8
氧
O
9
氟
F
2
10
氖
Ne
11
钠
Na
2
12
镁
Mg
13
铝
Al
14
硅
Si
15
磷
P
16
硫
S
2
17
氯
Cl
18
氩
Ar
2
各层电子数
L
M
1 2 3
7
8
1
8
6
8
8
表1-3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般规律
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
宏观、微观运动的不同
宏观物体
微观粒子
质量 很大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苏教版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学测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数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判断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
3.会判断1~18号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4.认识元素周期律,会比较常见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
【教学重点】(1)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周期律。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设计思路】在学测复习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部分知识如何考查以及考查的深浅度。
对于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这块知识经过总结发现,学测中出现了四个相关的考点——质量数、同位素、1~18号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利用元素周期律对元素性质的比较。
前三个知识点相对简单得多,引导学生认识质量数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会判断1~18号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会区分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几个概念,然后采用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些常见的元素,并加深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
【教学过程】[引入]在练习中我们发现在学测中对这部分的考察涉及到了四点内容,也就是体现在四道选择题中,现在,我们就分别来复习这些内容。
[投影]真题赏析1.(2014年江苏)136C呼气法在医学上常用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
下列关于136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子数是6 B.质量数是6C.电子数是13 D.中子数是132.(2016年江苏)研究化学反应常用188O作为示踪原子,该原子的质子数是()A.18 B.8 C.10 D.16学生抢答,然后总结学测对质量数的考察方法。
[投影小结] 考点一:质量数及其计算X其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做这道题关键是认识元素周围数字的涵义。
[过渡] 认识了质量数,那像35Cl与37Cl,16O与18O它们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回答:它们互为同位素。
2021-2021学年高中化学 1.1.1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学案 苏教版必修2(1)

第1课时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我思我学】想一想:有关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写一写:画出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用意?议一议:总结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样规律?练一练:画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用意?【同步导学】一、评价要点1.熟悉:原子结构示用意。
2.明白: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用意。
3.运用: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样规律解题。
二、方法指引1.原子结构示用意的的含义2.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分层排布,其要紧规律是:(1)核外电子老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慢慢升高的电子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量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量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量不超过32个。
三、典型例题例1 某元素(核电荷数小于20)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a(1<a<4)倍,那么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A. 2aB. 8a +2C. 2a +10D. 2a +2[分析] 此题考查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答题时按电子层数分析讨论。
当该原子核外有三或四个电子层时,那么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a(8a>8),显然不符合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当该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时,那么最外层电子数为2a(2a<8),那么符合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因此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a+2,即核内的质子数为2a+2。
[答案] D例2今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是1826年一名法国青年科学家发觉的。
他在研究海水制盐时,往剩余的副产物苦卤中通入氯气后发觉溶液颜色变深,假设进一步提取,可得一种红棕色液体,有刺鼻的气味。
B、C、D的原子核外电子层均不超过3个。
D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好等于C原子核内质子数的2倍,而它们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恰好相等。
D原子的最内电子层上电子数那么是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的2倍。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经典的电磁学理论下的 行星模型甚至不能存在1秒钟
原子结构模型的主要论点
1911年 1913年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 或“行星式”原子结 构 模型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的原子轨道模型
参考α-粒子 的散射现象
运用量子论 观点研究氢原 子光谱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 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电 子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作高速运 动;②电子的运动形态就像行星绕太 阳运转一样
表1-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
核元元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电素素
荷名符 K L M N O P 数称号
2 氦 He 2
10 氖 Ne 2 8
18 氩 Ar 2 8 8
36 氪 Kr 2 8 18 8
54 氙 Xe 2 8 18 18 8
86 氡 Rn 2 8 18 32 18 8
各层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⑵ 运动速度极高
汽车 0.03
2200km/s (约为光速的1%) 炮弹2.00
人造卫星7.8
⑶ 运动范围极小
宇宙飞船11.2
n×10-10 m
不能测定或计算它在某一时刻所在的位置
无法描述电子运动的轨迹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了形象地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
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 第3层 第2层
2
数
除K层外,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
8
能容钠的电子数
次外层最多能容钠的电子数
18
倒数第3层最多能容钠的电子数
32
第n层里最多能容钠的电子数
2n2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