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广东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17-2035年)

规划文本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与旅游研究所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节地质公园位置与边界 (1)

第二节规划期限与依据 (2)

第三节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 (4)

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 (5)

第一节公园性质与特色 (5)

第二节发展目标 (6)

第三章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8)

第一节地质遗迹资源 (8)

第四章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 (9)

第一节生物及其他自然景观及评价 (9)

第二节人文景观及评价 (9)

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10)

第一节总体布局与园区、景区划分 (10)

第二节功能区划分 (11)

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 (11)

第一节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边界的确定 (11)

第二节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 (14)

第三节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 (15)

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 (16)

第一节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16)

第二节灾害防治与安全管理 (17)

第三节其他资源保护 (19)

第八章科学研究规划 (20)

第一节课题选择和依据 (20)

第二节计划编制 (21)

第三节近期研究计划的实施 (23)

第四节研究经费与成果出版 (23)

第九章解说系统规划 (24)

第一节解说系统架构 (24)

第二节地质博物馆及科普影视厅 (24)

第三节公园主、副碑及综合图文介绍栏 (24)

第四节景点景物解说牌 (25)

第五节公共信息标识牌 (25)

第六节音像出版与系统更新 (25)

第十章科学普及行动 (26)

第一节中小学生科普活动 (26)

第二节大中专学生教学实习活动 (26)

第三节社区科普活动 (27)

第四节游客专项科普活动 (27)

第十一章旅游发展 (27)

第一节旅游客源市场 (27)

第二节地质公园推广计划 (28)

第三节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 (28)

第四节专题考察路线 (29)

第十二章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30)

第一节地质遗迹数据库 (30)

第二节公园监测系统 (31)

第三节网站建设 (31)

第十三章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 (31)

第一节道路交通 (31)

第二节水电设施 (32)

第三节环境卫生 (32)

第四节服务设施 (33)

第十四章土地利用 (33)

第十五章社区行动计划 (34)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4)

第一节公园管理 (34)

第二节人员配备与培训 (35)

第三节近期建设项目计划 (36)

第四节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36)

附表:

附表1: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旅游资源类型一览表

附表2: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综合评价表

附表3:地质公园用地平衡表

附表4:地质公园近期项目建设及投资估算表

附图:

附图01 :地质公园区位和交通图

附图02:市场定位图

附图03:地质公园地质图

附图04:规划区范围图

附图05:地质公园园区划界实际资料图

附图06:新旧规划区对比图

附图07:地质遗迹及其他自然人文资源分布图

附图08: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

附图09:地质公园规划总图

附图10:地质公园景区划分图

附图11:地质公园交通规划图

附图12:地质公园主要游线规划图

附图13:地质公园主题游线规划图

附图14: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规划图

附图15:旅游服务规划规划图

附图16:游览设施规划图

附图17:给水工程规划图

附图18:地质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19:地质公园遥感影像图

附图20: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地质公园位置与边界

一、公园位置

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跨仁化县、浈江区两个县(区)级行政单位。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36′25″—113°47′53″,北纬24°51′48″—25°04′12″之间。

二、公园范围、边界与面积

(一)公园面积

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总面积为292 km2,公园以地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为主。丹霞山地质公园外围为丘陵平原区景观环境保护带,总面积为292 km2,主要用于景观环境保护及发展综合性旅游产业,在丹霞山地质公园的景观控制及旅游发展规划中需加以考虑。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及外围景观环境保护带总面积为597.8km2。

(二)公园坐标

1、总体经纬度:东经113°36′25″ -113°47′53″E,北纬24°51′48″ -25°04′12″N。

2、公园中心坐标:24°57′55″N,113°42′12″E(金龙山西北坡麓)。

3、主要拐点坐标:

●北:25°04′12″N,113°44′08″E(群乐村南侧山丘);

?北东:25°01′20″N,113°46′48″E(仁化老界牌南侧新路南山脚);

●东:24°59′10″N,113°47′53″E(周田大桥东端南侧浈江左岸线);

?南东:24°53′31″N,113°44′07″E(五马山东侧知青场东侧山顶);

●南:24°51′48″N,113°39′29″E(湾头村东南浈江右岸线);

?南西:24°54′41″N,113°36′45″E(老鹧鸪石南侧山丘南坡山脚);

●西:25°00′13″N,113°36′25″E(大坪南侧212.6高地东侧山丘顶);

?北西:25°02′52″N,113°37′58″E(岩头村后山丘顶)。

第二节规划期限与依据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17-2035

规划分期:近期:2017-2025;中期:2026-2030;远期:2031-2035。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主席令第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主席令第1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主席令第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主席令第7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主席令第4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主席令第1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主席令第8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6年主席令第4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2017年国务院令第6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国务院令第687号)

●《丹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2009年4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

136号)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地质矿产部)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2010年国务院令第580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的通知》((国

土资发〔2010〕89号)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2008-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8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令第474号)》

(二)技术规范、标准、指南类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8]33号)》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10〕89号)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规范》(国家环保局,1996)

●《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世界遗产委员会,

2008)

●《关于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 [2009] 5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章程(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20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关于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09]50号)》●国家地质公园验收标准(国土资规[2015]8号)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国土资厅函[2013]345号)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2015版)

(三)地质公园所在地的相关规划

●《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

●《韶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韶关市仁化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韶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韶关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年)》

●《韶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韶关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韶关市“十三五”交通发展总体规划》

●《广东韶关市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韶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1年)

●《广东省丹霞山保护管理规定》(2009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36号)

●《韶关市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2006年韶关市人民政府令第20号)

●《韶关市实施<广东省丹霞山保护管理规定>办法》(2009年韶关市人民

政府令第63号)

●《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998—2015年)》

●《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01年)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03年)

●《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规划》(2008年)

●《韶关市丹霞山旅游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年)》

●《环丹霞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发展规划(2012—2025)》

●《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13—2025》

●《仁化县33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

第三节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

一、发展概况

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利用始于1963年,称丹霞林场,1976年成立丹霞山管理所,1980年设立风景旅游管理局,1985年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5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2012年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公园1980年对外开放以后,游览范围长期限于长老峰、海螺峰两个连体山头。直到1995年新开发了阳元石和翔龙湖游览区,修筑步道15km,利用面积6km2;1999年开发了韶石山局部,2008年开发巴寨景区和锦江夏富旅游线。

自1980年以来,地质公园发生了三次大的跳跃式发展,分别发生在1995年新景区开放、2004年成功申请世界地质公园和2010年成功申请世界自然遗产。2012年丹霞山游客量达到309万人次,门票收入5191.2万元,旅游总收入达6.4亿元。

二、规划背景

2010年8月,广东丹霞山与湖南崀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以“中国丹霞”联合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地质公园的保护和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仁化县人民政府在2001年及2003年分别委托中山大学城市与资源规划系编制了《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和《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但以上规划均属于申报资料,在编制之后未经地方人大或政府审批,缺乏约束力,在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已不能适应新条例、新规范及地质公园的发展需求。

在此背景下,规划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近年来丹霞山最新发展动态及规划编制成果,重新修编《广东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以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内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

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公园性质与特色

一、公园性质

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性质为:以世界罕见的壮年期峰林-峰丛式丹霞地貌为主体景观,兼有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独特的丹霞地貌生物群落,丹山-碧水-绿树-田园交相辉映,宗教、史迹、乡土文化特色浓郁,适宜发展观光、休闲、科教、考察、探险旅游的国家地质公园。

二、地质公园特色

(一)记录了中生代以来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的丰富信息,发育了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演化的现场博物馆和教科书。

(二)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交相辉映,构成了丹霞山卓越的景观系统和突出的资源特色。

(三)孕育了良好的生态原生性和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典型的丹霞地貌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是晚近地质时期生态演替的典型区域。

(四)正在进行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生态演替过程表现清晰,反映了重要的丹霞地貌生态系统和生物群演化过程。

第二节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自然生态环境保育,保持公园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强化和规范公园管理,提高园区资源利用的科学文化品位,完善环境营造和设施配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安排园区和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丹霞山发展成为山水风光独特、自然环境优美、科学文化内涵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国内顶级、国际一流的国家地质公园。

二、分项目标

(一)资源开发目标:以地质公园顶级的资源为载体,以资源保护为基点,开发一批成熟的景区和风光带,将丹霞山培育成集科教、考察、探险、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内顶级地质公园。

(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善和坚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科学监测和基础研究,保护和恢复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原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完善地质遗迹的综合保护,建立起完善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三)科普教育目标:将地质公园的科学研究、科普解说和科普教育等职能摆上重要地位,设定科研项目,制定研究计划,长期支持地质科研活动;完善园区科普解说系统,组织科普旅游活动,打造国内外地质科教旅游示范公园。

(四)旅游市场开拓目标:国内市场开拓由面向广东扩展为面向华东和中南乃至全国,境外市场由香港为主拓展为面向东亚、东南亚和欧美地区。2015年丹霞山地质公园旅游总收入达到15.9亿元;2020年丹霞山旅游总收入达到63.9亿元;2025年丹霞山旅游总收入达到137亿元。

(五)产业化发展目标: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与外围环丹霞山旅游产业园内外联动,形成大型旅游产业集聚区,带动区域共同发展,稳居韶关旅游产业体系的龙头地位;旅游业综合发展指标和发展水平居全国地质公园前列。

(六)品牌建设目标:充分发挥丹霞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

园、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品牌优势,长期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将丹霞山打造成为国内顶级名山和世界著名的地质公园。

(七)社区协调持续发展目标:坚持公园开发与乡村社区建设一体化原则,有计划地实施旅游富民战略,扶持引导当地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化升级,实现普通乡村向旅游服务村的转化,实现地质公园与乡村社区协调持续发展。

(八)社会效益目标:通过丹霞山及环丹霞山的综合开发,到2015年,提供直接就业1万人,拉动间接就业5万人;到2025年,直接就业4万人,拉动间接就业16万人。推动山区乡村文明建设,培育25个以上的旅游村,重点优选仁化县33个省定贫困村进行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示范。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三、分期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2017-2025)

近期规划的目标与重点是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地质公园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利用申遗成功的契机,加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培育,启动地质公园监测和科学研究机制;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调整内部设施布局和规模,基本形成“区内游、区外住”的旅游格局;通过发展旅游经济,引导地质公园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向有利于地质公园保护及发展的方向转变;发展科教旅游,启动世界丹霞地貌研究基地建设。

(二)中远期目标(2026-2035)

完善和坚持地质公园的科学检测和基础研究,保护和恢复公园的原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地质公园资源利用的科学文化品位,建立公园可持续利用的良性机制;通过长期的世界丹霞地貌研究基地建设,使丹霞山成为世界性的科教旅游胜地,实现丹霞山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价值;以韶关市区和仁化县城为依托,建成合理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推动丹霞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章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第一节地质遗迹资源

一、地质地貌

丹霞山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南岭山脉南缘的一个构造盆地——丹霞盆地。在白垩纪沉积了一套厚度约3700m、粗细相间的红层。其下部的2400m为长坝组,上部的1300m为丹霞组。长坝组是一套以湖盆相为主的河湖相红色碎屑堆积地层,出露于保护区边缘和锦江中下游沿岸。岩性较细软,在地貌上多表现为低缓丘陵。丹霞组假整合于长坝组之上,是一套以河床相为主的洪积、冲积红色碎屑堆积地层,以坚硬的砾岩、砂砾岩为主,水平或近水平产出,断裂及垂直节理发育。在流水和重力作用下,形成高数十米至数百米的赤壁丹崖,组成不同尺度的方山、石墙、石柱、石峰等典型的丹霞地貌,形成了丹霞山类型丰富且独特的地质遗迹。

二、地质遗迹

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共统计地质遗迹点387处,可分为地层遗迹、岩石遗迹、地质构造遗迹、沉积遗迹、水文地质遗迹、地貌遗迹和人文遗迹等7种类型。其中地层遗迹21处,岩石遗迹18处,地质构造遗迹46处,沉积遗迹12处,水文地质遗迹15处,地貌遗迹207处,人文景观遗迹68处。此外,对其中较典型的地质遗迹点建立调查卡片,建卡点共200处。(见附表1)

三、地质遗迹对比评价

丹霞山地质遗迹资源单体数量巨大,难以一一列举,因此课题组对大量景点作了归并处理,只列出主要景点、资源组合与代表类型。在收集、分析和研究地质遗迹资料以及野外补充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地质科学新理论,筛选出具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有的重要地质遗迹共88处,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点25处,国家级地质遗迹点57处,省级地质遗迹点6处。其余未列入的地质遗迹点皆为地方级地质遗迹点。(见附表2)

第四章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

第一节生物及其他自然景观及评价

丹霞山地貌的复杂性,成为中国南方低海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以此孕育了良好的生态原生性和物种多样性,成为一些特有种、植物新种、珍稀濒危种和多种国家保护动植物园的园地。森林中常可见到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动物,如猕猴、水鹿、黄腹角雉等。同时,丹霞山区保存了大量具有观赏价值的古树名木,经鉴定树龄一百年以上的名树古木有28株。丹霞山生物景观拥有极高的生态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和红层地貌生物研究价值。

丹霞山区目前仍处于缓慢抬升的盆地环境,锦江和浈江穿境而过,红色山块与盆地中的河流组合,沿途丹山碧水相辉映,构成秀美的山水景观。此外,丹霞山还有众多的湖泊、瀑布、溪流、深潭、日出、田园等景观资源,拥有极高的观赏游览价值。

第二节人文景观及评价

丹霞山历史发展悠久,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寺庙建筑、摩崖石刻、碑刻、古山寨、岩庙、悬棺等文物古迹为数众多。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不可移动文物74处,其中古遗址28处、古墓葬15处、古建筑10处、石窟寺及石刻1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11处。

丹霞山历史文化遗存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锦石岩寺、别传禅寺、灵树禅寺等寺院国内闻名,建于悬崖峭壁之中,天人合一,巧夺天工;摩崖石刻和碑刻灿烂辉煌,其中长老峰石刻、古山寨石刻等摩崖石刻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韶文化、古山寨、古岩庙和岩棺葬是一种已经或正在消逝的古文化景观。古山寨和古岩庙遍布全山,并拥有神奇的岩棺葬景观。此外,丹霞山田园风光优美,以夏富古村和张九龄故居为代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第一节总体布局与园区、景区划分

一、总体布局

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宏观布局是介于韶关市区—仁化县城两个中心城市(镇)之间的“城—山—城”结构模式。公园在地理上连成一体,因此不进行园区划分。在统一园区下,尊重自然地理空间格局,以景观河道为主要依据,形成“两带五区”的总体空间布局。此外,外围丘陵与河谷平原地区将形成景观环境保护带(节点式旅游产业带)。

?“两带”:锦江风光带、浈江风光带;

?“五区”:丹霞景区、韶石景区、巴寨景区、飞花水景区、仙人迹景区。

二、景区划分

(一)丹霞景区:规划面积36km2,拥有典型而奇特的丹霞地貌风光和锦江沿岸高差最大的山水组合景观,拥有公园最重要的寺庙、石窟寺、摩崖石刻和古山寨等历史文化景观;

(二)韶石景区:规划面积70 km2,拥有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古石窟寺遗迹和众多古山寨,流传有舜帝与韶文化的传说及古诗文;

(三)巴寨景区:规划面积65 km2,以大体量丹霞山块为特征,是整个地质公园地势最高的区域,山野风光富有震撼力,最高峰巴寨海拔621m;

(四)飞花水景区:规划面积33km2,以飞花溪峡谷、飞花瀑布和梁状丹霞地貌山块为特色,其中飞花水谷地壶穴发育最为典型;

(五)仙人迹景区:规划面积39km2,南部边缘属于梁状丹霞地貌区,大湖坑流域保持了大面积亚热带天然次生林;

(六)锦江风光带:规划面积26km2,山水田园风光优美;

(七)浈江风光带:规划面积23km2,外侧以低丘平原为主,沿江可眺望韶石山东侧全景。

第二节功能区划分

从大布局上来看,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包括三大圈层:核心保护区、缓冲保护带和外围景观保护带。核心保护区主要进行地质遗迹保护、旅游开发服务区主要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及旅游服务、外围景观保护带主要进行综合性旅游开发。

一、地质遗迹保护区

地质遗迹保护区是丹霞山地质公园的核心保护区,是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地,保护范围为180km2,主要涵括三个特级保护区、八个一级保护区和一个二级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在保护的基础上,主要发展山地观光、科普教育旅游。

二、旅游开发服务区

旅游开发服务区属于遗产地的缓冲保护带,主要位于核心保护区以外的丘陵与河谷平原地区,集中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及旅游服务。综合服务区、人文景观区、原有居民点保留区等皆在旅游开发服务区内,并将规划建设南、北两大服务基地及四大服务中心。

三、旅游产业开发区

旅游产业开发区位于遗产地的外围景观保护带(含自然生态区),规划面积305.8km2,集中发展综合性旅游产业,规划打造“五大生态走廊”、“六大园区”和“八大节点”。

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

第一节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边界的确定

一、特级保护区(A)

地质遗迹特级保护区共3处,包括平头寨—西竺岩特级保护区(A1)、白

寨顶—金龙山特级保护区(A2)以及罗江岭—马头寨特级保护区(A3),总面积47.44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6.25%。区内地质遗迹点共10处,其中,已登记的一级地质遗迹点1处,二级地质遗迹点9处。

(一)平头寨—西竺岩特级保护区(A1):本区分布于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西北部的西竺岩、燕岩、穿岩、平头寨一带,面积10.95km2,占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的 3.75%。区内地质遗迹点共8处,其中,已登记的二级地质遗迹点8处。

(二)白寨顶—金龙山特级保护区(A2):本区分布于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中东部的白寨顶、葫芦寨、金龙山一带,面积23.16km2,占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的7.93%。区内地质遗迹点共2处,其中,已登记的一级地质遗迹点1处。

(三)罗江岭—马头寨特级保护区(A3):本区分布于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南部的罗江岭、马头寨一带,面积13.33km2,占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的4.57%。

特级保护区内仅布置考察线及观察监测点和保护岗,监测点同时兼顾向考察人员提供最必要的服务功能,不得进行服务设施建设。

二、一级保护区(B)

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共8处,包括阳元山一级保护区(B1)、扁寨—巴寨一级保护区(B2)、姐妹峰—上天龙一级保护区(B3)、长老锋—金龟岩一级保护区(B4)、观音山—田螺寨一级保护区(B5)、朝石顶—旗杆寨一级保护区(B6)、仙人迹—大凹顶一级保护区(B7)以及五马归槽—太阳岩一级保护区(B8),总面积59.02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0.21%。区内地质遗迹点共70处,其中,一级地质遗迹点23处,二级地质遗迹点43处,三级地质遗迹点4处。

(一)阳元山一级保护区(B1):本区分布于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北部的阳元山、玉女寨、断石一带,面积3.34km2,占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的1.14%。区内地质遗迹点共11处,其中,已登记的一级地质遗迹点2处,二级地质遗迹点9处。

(二)扁寨—巴寨一级保护区(B2):本区分布于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西北部的扁寨、两头寨、茶壶峰、巴寨一带,面积6.23km2,占丹霞山国家地质公

园面积的 2.13%。区内地质遗迹点共8处,其中,已登记的一级地质遗迹点3处,二级地质遗迹点4处,三级地质遗迹点1处。

(三)姐妹峰—上天龙一级保护区(B3):本区分布于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北部的领背、姐妹峰、长沙背、上天龙、上径一带,面积5.35km2,占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的1.83%。区内地质遗迹点共11处,其中,已登记的一级地质遗迹点1处,二级地质遗迹点10处。

(四)长老锋—金龟岩一级保护区(B4):本区分布于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东北部的长老峰、阳元石、僧帽峰、棺材寨、金龟岩一带,面积21.22km2,占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的7.27%。区内地质遗迹点共27处,其中,已登记的一级地质遗迹点10处,二级地质遗迹点15处,三级地质遗迹点2处。

(五)观音山—田螺寨一级保护区(B5):本区分布于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中西部的观音山、田螺寨、大瑶山一带,面积9.74km2,占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的 3.33%。区内地质遗迹点共6处,其中,已登记的一级地质遗迹点2处,二级地质遗迹点4处。

(六)朝石顶—旗杆寨一级保护区(B6):本区分布于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东南部的朝石顶、旗杆寨一带,面积4.37km2,占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的1.50%。区内地质遗迹点共3处,其中,已登记的一级地质遗迹点1处,二级地质遗迹点1处,三级地质遗迹点1处。

(七)仙人迹—大凹顶一级保护区(B7):本区分布于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南部的大凹顶、仙人迹、风火岭一带,面积6.18km2,占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的 2.12%。区内地质遗迹点共2处,其中,已登记的一级地质遗迹点2处。

(八)五马归槽—太阳岩一级保护区(B8):本区分布于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南部的五马归槽、太阳岩一带,面积1.59km2,占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的0.89%。区内地质遗迹点共2处,其中,已登记的一级地质遗迹点2处。

一级保护区内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和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

三、二级保护区(C)

地质遗迹二级保护区1处,为仙人迹二级保护区(C),总面积6.83 km2,

占全区总面积的2.34%。区内地质遗迹点共4处,均为二级地质遗迹点。

二级保护区内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览无关的建设,应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本区。

四、三级保护区(D)

地质遗迹三级保护区包括地质公园内除特级保护区(A)、一级保护区(B)和二级保护区(C)以外的其他区域,总面积178.71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1.20%。区内已登记地质遗迹点2处,均为三级地质遗迹点。

第二节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

一、控制要求

(一)特级保护区保护要点:特级保护区除了规划确定的科学考察与科教线路外,严格禁止与资源环境保护无关的各种项目建设,严格限制建设各类建筑物和车行道路。区内仅布置几条科学考察线、观察监测点和保护岗,监测点和保护岗同时兼顾向考察人员提供最必要的服务和救助功能,限制游人进入,不得搞任何建筑设施。

(二)一级保护区保护要点:禁止建设任何与当地环境不协调的建筑与构筑物。必要的电缆、水塔等设施及应避开这些敏感部位。游览设施建设限于步行道、游船码头、标识牌、简易公厕、科教点、结合保护岗设立的简易服务点等设施,严禁在区内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区内不符合规划、未经批准以及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项建筑物、构筑物和车行道,都应当限期进行整改,分别做出搬迁、拆除或改作他用的处理。

(三)二级保护区保护要点:可适度开展风景游赏活动,是一级保护区内旅游活动就近补给服务的主要区域,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项目。可根据乡村发展和旅游活动的需要开筑景区公路、机耕路和马路,但必须以景观冲击评价为依据,避免在可能带来较大景观冲击的高敏感部位切坡和建设。游览设施可开辟步行道、游船码头、公厕、科教设施、小型服务点和结合乡村发展开辟旅游村等。禁建任何大型服务设施。

(四)三级保护区保护要点:应对丘陵区实行全面绿化,重点是保护沿江两岸风光和湖塘滩涂湿地生态,优化、美化田园风光和丘陵风景林营造,整治乡村环境。应保持传统农耕区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叠加旅游活动功能,发展旅游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业;也适于发展为旅游服务的瓜果菜园和畜牧养殖业。禁止在三级保护区内设立度假区,但可根据乡村社会调控规划,在旅游村建设农家旅馆、招待所、乡村农耕旅游、乡村休闲等服务设施。

(五)景观环境保护带保护要点:在该范围内不宜建设现代派的高大楼宇,建设项目不应封闭道路和阻挡视线;禁止在区内建设导致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的加工业,现有项目和新建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加工业、服务业、乡村生活区的污水和气体排放、固体废弃物堆放等均需按照本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要求达标排放;同时制止沿道路乱建路边店,通过公益林置换商品林,制止种植商业性桉树林的行为;现有项目和新建项目要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六)外围环境背景控制区保护要点:是指外围公路以外视野可达的山脊线外围区域。该带不在景观保护区的范围内,但由于紧靠公路,环境和景观都很敏感。控制带内可以建设居民点,但必须在规划指定的范围,受规划对建筑的要求约束,防止“农村包围道路”;禁止建设污染型工业和随意烧荒,山丘地应逐步改造恢复风景林景观。

二、保护措施

地质公园的保护措施包括:完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建设地质遗迹界牌及标识牌;建设地质遗迹防护系统;建设各级保护站、保护岗及核心观测站,其中新建保护站3个,保护岗4个,核心观测站3个;建设自动化监测措施;完善基础数据库;加强地质遗迹保护知识宣传与培训等。

第三节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

一、贯彻执行国家地质遗迹及环境保护法规,组建地质环境保护管理网络,制定适合的管理制度,使地质遗迹得到有效的保护及合理利用。

二、加强地质遗迹的调查研究,建立保护对象的资料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地质遗迹和重要地貌、水环境、大气环境定期检测制度,为丹霞山地质地貌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