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整理国

“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整理国
“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整理国

“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整理国故运动”是胡适等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起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场学术运动。它影响广泛、构成复杂,但就其中坚主体而言,无疑是那些具有较深传统学术素养的新文化派学者。他们先后创设了一系列专门机构与团体,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整理国故”的各种实践。他们遵循“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思想理路,主张立足于“评判的态度”,“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出中西文明的结合点。因此,他们既是五四新文化理性批判精神的继承者,又是秉持了西方现代学术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也惟其如此,他们倡导的“整理国故运动”并非只是一场单纯学术运动,而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学术领域的延续和深化,进一步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转型。但长期以来,“整理国故运动”却被视为一股反动思想逆流迭遭物议,认为它背离了五四新文化的方向。而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整理国故运动”的评价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全面探讨它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关系的文章仍不多见[1],本文即拟就此展开详论。

一“整理国故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整理国故运动”兴起于五四时期,绝非偶然,这恰恰说明了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众所周知,在狂飙突进的法国启蒙运动中,“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fi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1] (P355)。而作为一场在20世纪中国发生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同样高举着理性的旗帜,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空前规模的深刻批判,从而打破了长期盘踞在人们脑中的“偶像崇拜”,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激发了理性批判

精神的高扬。陈独秀在《偶像破坏论》一文中便高呼:“破坏!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 [2] (P393)胡适也阐明:“据我个人的观察,新思潮的根本

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评判的态度,简单

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

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 [3](《新思潮的意义》,P527 — 528)今天看来,“整理国故运动”兴起的思想基础显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激发的这种强

烈理性批判意识。关于这一点,顾颉刚在论述其“疑古”思想的萌芽背景时,

曾有过多次论述。

1924年,顾颉刚在读宋育仁《虞初小说》时就批注说:“我们今日所以能彻底的辨论古史,完全是没有崇拜圣人观念之故。这崇拜圣人的观念须到今日伦理观念改变时才可打消……我们的智力并不是比古人特别好,实在是我们所处的时势比古人特别好,所以成绩的超出古人是不应自诩的。”[4] (P101) 1926 年,他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中更详细回忆:“大家提倡思想革新,我始有

打破旧思想的明了的意识……于是我更敢作大胆的批评了”,“到了现在,理性不受宗教的约束,批评之风大盛,昔时信守的藩篱都很不费力地撤除了,许多学问思想上的偶像都不攻而自倒了。……这个讨论何尝是我的力量呢,原来是在现在的时势中所应有的产物!”[5] (P39-40)此后,在《古史辨》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序中,顾颉刚也一再重申了这种观点。到了50年代,他仍

然强调:“辨伪思想,无代蔑有,特为不适宜之时代环境所压抑,乃若有时有、有时无耳。予若不处五四运动时代,决不敢辨古史,即敢辨矣,亦决不人信,生不出影响也。” [6] (P6616)

实际上,不仅是顾颉刚本人,当时也有不少论者将“古史辨派”的崛起,归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出版之后不久,陆懋德便撰文评论。他在揭示顾颉刚“疑古”思想源于崔述《考信录》的同时还指出:“崔氏书出版百余年,在社会上无甚势力,顾君书出版未数月,而学界即感其影响,此则时代之关系使然也。”[7](《评顾颉刚〈古史辨〉》,P370)与此相似,曹养吾也说:“在这制度比较自由一些的时代里,学术比较开明一些的环境里,所以顾先生所著的书比崔先生的更有精彩,更有效力!”[7](《辨伪学史——从过去说到最近的过去》,P411)时至1936年,郭湛波在《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一书中,更是对“疑古”思想的产生原因做了详尽阐述。他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思想经了这次大的革命,孔子思想学说起了根本动摇;思想的偶像既经破坏,思想的庙宇也因之崩溃;经传的尊严,古史的威信,一一的都揭去了假的面具,失掉了固有的威严;这就是疑古思想产生的原因”[8] (P211)。

由此可见,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学术观念的摧陷廓清,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理性批判精神,从而奠定了“整理国故运动”蓬勃兴起的思想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整理国故运动”无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二“整理国故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延续

既然“整理国故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孕育的产物,那么它后来的发展是否背离了五四新文化的方向呢?揆诸史实,答案应当是否定的。

第一,从研究态度与研究目的来看,“整理国故运动”鲜明地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性批判精神。

首先,在研究态度上,胡适等人主张用“评判的态度”去“整理国故”,反对盲目高谈所谓“保存国粹”,这一见解显然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的理性精神。

何谓“评判的态度”?如前所述,胡适阐释说:“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由此出发,他进一步申论:“盲从是评判的反面,我们既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自然要反对盲从。……现在有许多人自己不懂

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高谈…保存国粹?。……这种人如何配谈国粹?若

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3](《新思潮的意义》,P533)鉴于当时社会上不少人对他提倡“整理国故”存在着一些误解,胡适还严正申明:“我们说整理国故,

并不存挤香水之念;挤香水即是保存国粹了。我们整理国故,只是要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如斯而己,并不想求得什么国粹来夸炫于世界也” [9](P360),

“我们不存在什么…卫道?的态度,也不想从国故里求得什么天经地义来供我们安身立命。北大研究所的态度可以代表这副精神,决不会是误解成…保存国粹?、…发扬国光?。” [10]

胡适这种态度无疑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新文化派学者的共识。傅斯年就曾辨析说:“研究国故有两种手段,一,整理国故;二,追慕国故。”他还明确表

态说:“由前一说是我所最佩服的”,若“追慕国故,忘了理性,忘了自己,

真所谓…其愚不可及?了。” [11]钱玄同也一再强调:“我们今后对于…国

学?,只应该做…整理国故?的事业,绝对的不应该再讲那什么…保存国粹?、…宣扬国光?这类废话了” [12] ( P77),“研究中国的学术和…发扬民族魂?

是相反的;我赞同…整理国故?而反对…宣扬国光?” [13](《敬答穆木天先

生》,P187-188)。顾颉刚更指斥:“至于老学究们所说的国学,他们要把过去的文化作为现代人生活的规律,要把古圣贤遗言看做…国粹?而强迫青年们去

服从,他们的眼光全注在应用上,他们原是梦想不到什么叫作研究的,当然说不到科学,我们也当然不能把国学一名轻易送给他们。” [14]

其次,在研究目的上,胡适等人屡屡强调“整理国故,使人明了古文化不过如此”,这一旨趣也明显体现了五四新文化的批判精神。

胡适提倡“整理国故”,始终具有它明确的价值取向,即所谓“还他一个本来面目”。而正如有学者所深刻剖析,“这样的描述,在表面上看来,完全是中性的;但骨子里…真面目?,或…本来面目?都含有…丑陋?的意思。所以整理国故实际上是揭露中国历史上或学术上的虚妄,对有…自大症?的中国人,下一针砭”[15]。更进一步来看,胡适后来还“披胆沥肝地奉告人们”:“只为了我十分相信…烂纸堆?里有无数无数的老鬼,能吃人,能迷人,害人的厉害胜过柏斯德(Pasteur)发见的种种病菌。只为了我自己自信,虽然不能杀菌,却颇能…捉妖?、…打鬼?。……这是整理国故的目的与功用。……这才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他的功用可以解放人心,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怪迷惑。……我所以要整理国故,只是要人明白这些东西原来…也不过如此?!本来…不过如此?,我所以还他一个…不过如此?。这叫做…化神奇为臭腐,化玄妙为平常?。” [16](《整理国故与“打鬼”——给浩徐先生信》,P105-106)

第二,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来看,“整理国故运动”也充分弘扬了五四新文

化的民主与科学精神。

首先,在研究对象上,胡适等人主张扩大“整理国故”的范围,并呼吁“打倒一切成见,为中国学术谋解放”[17] (P772),这一思想显然贯彻了五四新文化的民主精神。

1923 年,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针对今后国学研究的努力方向,首先呼吁要“扩大研究的范围”:“我们现在耍扩充国学的领域,包括上下三

四千年的过去文化,打破一切的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认清了…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便可以把一切狭陋的门户之见都扫空了”。他并且指出:“在文学的方面,也有同样的需要。庙堂的文学固可以研究,但草野的文学也应该研究。在历史的眼光里,今日民间小儿女唱的歌谣,和《诗三百篇》有同等的位置;民间流传的小说,和高文典册有同等的位置,吴敬梓、曹霑和关汉卿、马东篱和杜甫、韩愈有同等的位置。”进而,他更申明:“国学是国故学,而国故学包括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过去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只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18] (P6-7)今天看来,胡适的这番宣言,显然打破了以往的雅俗分野,把国学研究领域拓展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与此同时,在顾颉刚等人的倡导下,作为“整理国故运动”的组成部分,“民

俗学”运动也蓬勃兴起。美国著名学者史华慈便指出:“在…整理国故?这项

事业中,有一个新倾向,就是人们对研究大众文化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19]

(P118)。而在此方面,顾颉刚的贡献尤为突出。

早在1922年3月撰写的《中学校本国史教科书编撰法的商榷》一文中,顾颉刚就提出应特别注意正史官书以外的记载,如民间谣谚、野史等材料,因为“谣

谚野史等出于民众”,与“敷衍门面”的正史、官书相比较,更肯说实话,其

材料也更为可靠[20]。1925年4月30日_5月2日,他又率容庚、容肇祖等北大国学门同仁,赴妙峰山实地考察香会盛况,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第一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民俗学田野作业。《京报副刊》随即刊出了六期专号,陆续发表了他们的考察报告。在该专号“引言”中,顾颉刚写道:“学问的材料,

只要是一件事物,没有不可用的,绝对没有雅俗、贵贱、贤愚、善恶、美丑、净染等等的界限。……所以玉皇与龟奴,在常人的眼光中是尊卑高下的两极端,但在优伶的扮演上是平等的,在学问的研究上也是平等的。” [21] (P8)不久

后,他在《国学门周刊一九二六年始刊词》中再次重申:“凡是真实的学问,

都是不受制丁?时代的古今,阶级的尊卑,价格的贵贱,应用的好坏的。……所

以我们对于考古方面、史料方面、风俗歌谣方面,我们的眼光是一律平等的。我们决不因为古物是值钱的骨董而特别宝贵它,也决不因为史料是帝王家的遗物而特别尊敬它,也决不因为风俗物品和歌谣是小玩意儿而轻蔑它。” [14]

1927 年,顾颉刚转任职中山大学后,又随即在中大语言历史研究所内,发起了民俗学会,积极刊行民俗学会丛书,同时编辑《民俗》周刊,从而将在北大国学门发端的“民俗学”运动,成功南移到中大。在此期间,正如他在致叶圣陶信中所述:“我近来颇有传道的冲动,我的道是…打倒圣贤文化,表章民众文化?,故无论作文或演说,总要说到这上去” [22] (P122),他在为《民俗》

周刊撰写《发刊词》时就疾声高呼:“我们秉着时代的使命,高声喊几句口号: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我们自己就是民众,应该各各体验自己的生活!我们要把几千年来埋没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 [23]

数日后,他在岭南大学做《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讲演时又再次呼吁:“我们

研究历史的人,受着时势的激荡,建立明白的意志:要打破以贵族为中心的历史,打破以圣贤文化为固定的生活方式的历史,而要揭发全民众的历史”,要把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作“平等研究” [24]。

除了理论上的倡导,顾颉刚还在实践中,切实地将歌谣故事、神话传说、民间风俗等等这些过去一向不登大雅之堂、为文人学士所鄙夷的“俗文化”,列入了学术的殿堂,“总之,他持平恕观物的态度,所以…万物齐观?,而求所以各存真;以此没有偶像的崇拜,没有门户的依傍,没有主奴的成见,不但把古今优劣的障壁打通,而且连那雅俗的鸿沟也填平了。……弓鞋发辫与衮冕舆服等视,俚歌俗语与高文典册齐量,民间的传说与书本的典故同列”[7](王伯祥: 《读〈经今古文学〉和〈古史辨〉》,P362) ?而这种思想观念解放,无疑在学术

研究的层面上充分彰显了五四新文化的民主平等精神。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胡适等人号召“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也充分体现了五四新文化的科学精神。

如前所述,新文化派学者为了将“整理国故”与“保存国粹”区分开来,往往十分强调“整理国故”的科学性。毛子水就一再强调:“必须具有…科学的精神?的人,才可以去研究国故”[25],“怎样的人、用什么方法才可以整理国故呢?我现在敢说,不是曾经抄拾过欧化的人,不是用科学的方法,一定不能整理国故”[26]。而作为“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者,胡适更是系统地揭藥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等一系列口号,其中“输入学理”一项,主要指的即是引入西方近代科学方法。

在“整理国故运动”中,最重视科学方法的,当属傅斯年。早在1919年,他就指出:“研究国故必须用科学的主义和方法,决不是…抱残守缺?的人所能办

到的。” [11]而到了 1928年创办史语所时,他更号召同仁“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 [27] (P174),“要把历史学语言

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 [27] (P183),“如是申张,乃向科学成就

之路” [28]。他还一再申明:“中央研究院设置之意义,本为发达近代科学,

非为提倡所谓固有学术,故如以历史语言之学承固有之遗训,不欲新其工具、益其观念,以成与各自然科学同列之事业,即不应于中央研究院设置历史语言所,使之与天文、地质、物理、化学同伦” [29] (P193),“现在中央研究院

有历史语言研究所之设置,非取抱残守缺,发挥其所谓国学,实欲以手足之力, 取得日新月异之材料,借自然科学付与之工具,而从事之,以期新知识之获得,,[28]。

今天看来,五四新文化派学者对“科学”的理解或许不无偏颇,但正是在他们这种坚定信念的驱动下,经过不懈努力,“整理国故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1935年,曾长期担任北大国学门主任的沈兼士便总结说:“溯民国二十余年间,北京大学之于研究国学,风气凡三变:其始承清季余习,崇尚古文辞;三四年之后,则倡朴学;十年之际,渐溃于科学,骎骎乎进而用实证方法矣。”[30] (P343)此处所谓“风气三变”,显然正是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一个缩影。

总之,无论是在研究态度与目的,还是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整理国故运动”都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的理性批判和民主科学精神。从这个意义来说,它无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延续。胡适就曾明白地诠释:“有系统和带批评性的整理国故——是…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个部门” [31](P229)。

三“整理国故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化

历史地看来,“整理国故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及其延续,更重要的是,它还进一步深化了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文化问题的认识。

关于中西文化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无疑创获颇丰。诚如有论者所概括,“什么是五四的问题?五四知识分子在当时面临的问题当然很多,但中心问题毫无疑问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重建中国文化?也就是胡适在当时所说的…再造文明?”[32] (P47)。五四新文化派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不懈的理论探索。但无可讳言,有些观点虽振聋发聩,却难免拘于“不破不立”的简单思维模式,陷入了一元的文化替代论,尤其是偏激地主张整个接受西方文化,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而作为“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者,胡适则基本主张融合中西文化。

早在1912年留美期间撰写的《非留学篇》中,胡适就指出:“造新文明,非易事也,尽去其旧而新是谋,则有削趾适履之讥;取其形式而遗其精神,则有买椟还珠之诮。必也先周知我之精神与他人之精神果何在,又须知人与我相异之处果何在,然后可以取他人所长,补我所不足,折衷新旧,贯通东西,以成一新中国之新文明。”[33] (P14)换而言之,他主张在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异同的基础上,将二者融会贯通,以造成中国新文明。不难看出,胡适此时已萌发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构想。在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导论中,胡适更是直接提出:“如果对新文化的接受不是有组织的吸收的形式,而是采取突然替换的形式,因而引起旧文化的消亡,这确实是全人类的一个重大损失。因此,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我们当前较为特殊的问题是:我们在哪里能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使我们能在新旧文化内在调和的新的基础上建立我们自己的科学和哲学?”[34](P774)显而易见,“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构想至此已是呼之欲出。此后,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胡适完整揭橥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一系列口号。这些口号相辅相成,共同建构了一个自足圆熟的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中西文化观”己明显超越了简单一元的文化替代论,大大深化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关于“整理国故”,胡适一再强调:“…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他

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其中包含了“国粹”和“国

渣” [18] (P6)。他还进一步阐释“整理”一词说:“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

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3](《新思潮的意义》,P532-533)其中涉及“国故”的评说虽不无贬抑,但是毕竟也承认其中有所谓“真意义”、“真价值”的存在。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激切言论相比较,胡适的这种评价显然更为全面客观。鉴于世人普遍将其视为“打倒孔家店”的代言人,胡适还不得不一再澄清说:“关于…孔家店?,我向来不主张轻视

或武断地抹煞” [35] ( P1137),“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反孔非儒的。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但是就全体来说,我在我的一

切著述上,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都是相当尊崇

的” [35] (P252-253)。

在当时新文化派中,最能与胡适这一观点产生共鸣的,非顾颉刚莫属。早在1919年1月,他即自我反省:“吾从前以为近三十年的中国学术思想界是由易旧为新的时期;是用欧变华的时期。但现在看来,实不尽然。……古今学术思想的进化,只是一整然的活动。……新的呈现,定然为旧的汲引而出;断不会凭空无因而至。所以说…由旧趋新?则可,说…易旧为新?则不

可。” [36](P302_313)。基于这种对“新与旧”的重新认识,顾颉刚指出那些

所谓“不破不立”的做法实际上并不妥当。他还批评说:“只要现在能够认真

考出一个精密适宜的人生观来,隐浃人心,那种无谓的孔教自然会得消灭,何须用…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专制手段做去?又有因了新文学的冲动要废弃中国语言,因了从前人的思想陈腐要废弃中国书籍,这种话实在爽利,实在滑稽,但是只当登载在报纸末页的…快人快语?里边,怎能当他正义去鼓吹呢!” [36] (P313)

作为一种“正义”的主张,顾颉刚赞成“整理国故”,认为“整理国故是新文学运动中应有的事”。他说:“新文学与国故并不是冤仇对垒的两处军队,乃是一种学问上的两个阶段。生在现在的人,要说现在的话,所以要有新文学运动,生在过去的人,要知道过去的生活状况,与现在各种境界的由来,所以要有整理国故的要求。”[37]他还澄清说:“这虽然翻老古董,实于创造新文化上有极大的效力。我对于钱玄同辈的有新无旧一派有极好的譬喻:他们仿怫以为人类是可以由上帝劈空造出来的,不必由微小的生机而虫而鱼而禽而兽的进

化来的。劈空造出来果然是很新鲜,不带着一些旧的色彩,没奈何只成一个弹指楼台的幻境罢了。” [38] (P257-258)

事实上,随着“整理国故运动”的深入发展,被顾颉刚视为“有新无旧”的钱玄同也发生了不小的态度转变。1922年4月8日,他在致周作人的信中写道:“我们以后,不耍再用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的态度来作…訑訑?之相了。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狠应改变。若有人肯研究孔教与旧文学,鳃理而整治之,这是求之不可得的事。即使那整理的人,佩服孔教与旧文学,只是所佩服的确是它们的精髓的一部分,也是狠正当,狠应该的。但即便盲目的崇拜孔教与旧文学,只耍是他一人的信仰,不波及社会波及社会,亦当以有害于社会为界——也应该听其自由。此意你以为然否?但我——钱玄同——个人的态度,则两年来早己变成…古今中外派?了。”他还明确表示:“我是喜欢研究…国故整理问题?的”[39](P75- 76) [2]。时至1925年3月,他更提出:“据我看来,青年非不可读古书,而且为了解过去文化计,古书还是应该读它的”,并且论证说:“我们还应该查考明白,祖先究竟种了多少恶因;还有,祖先于恶因之外,是否也曾略种了些善因。查考明白了,对于甚多的恶因,应该尽力芟夷;对于仅有的善因,更应该竭诚向邻家去借清水和肥料来尽力浇灌,竭力培植。凡此恶因或善因的帐,记在古书上的很不少(自然不能说大全),要做查账委员大人,便有读古书之必要了。这是为除旧布新而知道历史,是有所为的。无论无所为或有所为,只要是用研究历史的态度来读古书,都是很正常的。”[13](《青年与古书》,

P144-145)

显而易见,无论是相对温和者胡适、顾颉刚,抑或是一度激进者钱玄同,作为“整理国故运动”的代言人,他们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作出了积极的肯定,这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意味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渐趋成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阶段,一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青年也开始认识到“整理国故”的重耍性。郭绍虞便认为:“于…国粹?之外再顾到…国渣?,

同时也于…国渣?中间整理出…国粹?;这才是国故学的重要。”[40]白寿彝也说:“我以为整理国故和介绍欧化是需要的;我们晓得文化是有绵延性的,后有所承,前有所继。……承继的现象,随时随地可以在社会上学术上看到。我们想寻它们的真面目吗?我们想知道我们的思想行动和传统势力的关系吗?我们不能不问我们的旧文化,不能不整理国故。” [41] (P433-434)

一位外国学者在20年代末曾经描述说:“现在中国所谓…新文化运动?的一种重要趋向,就是坚决地要求用科学方法,把本国文化的遗产从新估价一次。大家以为,必须协力保存现在和过去之间的连续性,必不可使新旧之间发生太剧大的裂痕”[7](恒慕义撰、王师韫译《中国史学家研究中国古史的成绩》,P444) o确实,在“整理国故运动”的深刻影响之下,五四新文化派中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已清醒意识到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不仅要“盗火”——“输入学理”,而且还必须“理水”——“整理国故”。

由此可见,继五四新文化运动崛起的“整理国故运动”不仅未与之背离,而且作为它孕育的产物,“整理国故运动”还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学术领域的延续和深化,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转型。对此,当时即有论者评价说:“在这转形期运动的全盛时候,便有国故整理的兴起。这在文化运动方面是一种重要的事业,并且是不可越过的一种步骤” [42](P328)。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反杜林论[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任建树等.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胡适.胡适文存:一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6.

4]顾潮编.顾颉刚年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 顾颉刚.我与古史辨[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 顾洪编.顾颉刚读书笔记:第9册[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7] 顾颉刚编.古史辨:第2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9] 胡适.致钱玄同[A].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 恳亲会纪事[J].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1926 (1:1).

[11] 傅斯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附识[J].新潮,1919 (1: 5).

[12] 钱玄同.汉字革命[A].钱玄同文集:第3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3]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4] 顾颉刚.一九二六年始刊词[J].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1926

(2:

13).

[15] 周质平:评胡适的提倡科学与整理国故[J].近代史研究,1992 (1).

[16] 胡适.胡适文存:三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6.

[17]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18]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A].胡适文存:二集[M].合肥:黄山书社,1996.

[19] [美]本杰明?史华慈,黄兴涛,罗检秋译.论五四及其以后新一代知识分子

的崛起[A].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C].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20] 顾颉刚.中学校本国史教科书编撰法的商榷[J].教育杂志,1922 (14:4).

[21] 顾颉刚.妙峰山进香专号?引言[A].妙峰山[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22] 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3] 顾颉刚.《民俗》发刊词[J].民俗,1928

(1).

[24] 顾颉刚.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J].

民俗,1928 (5).

[25] 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J].新

潮,1919 (1: 5).

[26] 毛子水.《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订误[J].新潮,1919 (2:1).

[27]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A].岳玉玺等.傅斯年选集[M].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28] 杜正胜.无中生有的志业——傅斯年的史学革命与史语所的创立[J].古今论衡,1998创刊号.

[29] 潘光哲.蔡元培与史语所[A].杜正胜,王汎森.新学术之路:上册[C].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

[30] 沈兼士.方编清内阁库贮旧档辑刊序[A].葛信益,启功整理.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

[31] 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2] 张灏.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A].萧延中,朱艺.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港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33] 胡适.非留学篇[A].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教育[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4] 胡适.先秦名学史?导论[A].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下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91.

[35] 胡适.致陈之藩[A].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中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6] 顾颉刚.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界的变迁观[A].中国哲学:第11辑[C].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4.

[37] 顾颉刚.我们对于国故应取的态度[J].小说月报,1923

(1 4: 1).

[38] 顾颉刚.顾颉刚遗札[A].学术集林:卷一[C].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39] 钱玄同.致周作人[A].钱玄同文集:第6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0]郭绍虞.序[A],刘修业.国学论文索引四编[Z].北平:中华图书馆协会,

1936.

[41] 白寿彝.整理国故介绍欧化的必要和应取的方向[A].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册

[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2] 陈端志.五四运动之史的评价[M].北平:生活书店,1935.

[1] 如朱文华《评胡适“整理国故”的理论和实践》(《江淮论坛》1989年第4期)、李占领《从“整理国故”看胡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史知识》1990年第12期)、周质平《评胡适的提倡科学与整理国故》(《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雷颐《胡适与“整理国故”运动》(《开放时代》2000年7 月号)等文,均重新评价了“整理国故”。不过以上诸文主要集中丁?胡适个人,对其他代表人物则有所忽略,而且也基本未涉及“整理国故”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罗检秋曾在《“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一文中

(《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对二者关系予以专门阐述,其中不乏精辟见解。本文拟在充分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做更进一步的全面论述。

[2] 《钱玄同文集》将此函系于1926年,而《鲁迅研究资料》第9辑则系1932

年,皆误。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近代史小班讨论课 一、背景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二、意义 五四运动:1、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3、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中国新文化运动:1、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来 三、二者联系 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是“古典的现代性”道路,与“五四运动”所开辟的革命激进主义的现代性道路是有本质区别的。 联系:1、两个运动经历的时间有重合部分:1919年5月4日后; 2、两个运动有相同的社会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称帝,随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家衰败,列强侵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出路; 3、两个运动的部分核心人物或者参与人相同:如蔡元培,胡适,陈独秀;可以说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领导者和推动者;

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意义 从历史的表象看,五四运动无疑具有救亡与启蒙的双重意义。因此,认为五四运动仅仅是为了救亡的爱国主义运动或者仅仅是诉诸人的解放的启蒙运动,都难以涵盖历史本身。 当然,说五四运动具有救亡与启蒙的双重意义,并不意味着这两重意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对等的地位,更不意味着它们都是历史的主题.从文化系统的实际状况和历史条件看,五四运动的主题是救亡,启蒙是服务和服从于救亡的。因此,在五四研究中较有影响的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说虽然全面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两重意义,但把二者并列对等起来是不甚妥当的。 本文认为,可以把五四运动的历史主题与现代意义区分开来处理,这可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避免两个方面的偏颇。一方面,当今现代化运动把五四运动启蒙意义(科学与民主)提到突出位置是不奇怪的。现代化需要现代性的价值系统,这种需要相应地要求强调历史事件中具有现代意义的一面。看不到现代化运动把五四运动的现代意义进一步凸现出来,甚至否定五四运动的历史进步作用,抹煞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地位,这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现代化进程发生曲折而导致的某种回流心态在学术领域的反映。另一方面,认为五四运动的主题就是启蒙,把五四运动的现代意义混同于历史意义,这是用对历史的期待代替对历史的描述。这种历史论证也是不科学的,且不利于五四运动现代意义的张扬。 (一) 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可以从小文化和大文化系统两个方面去进行。所谓小文化,是指大文化系统中的意识形态系统,主要由思想、信仰和知识构成,包括神话、神学、传统、文字、哲学、科学等在内,其外在形式是清晰的言语或某种符号形式。所谓大文化,是指人在适应外部环境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技术系统、社会学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三个子系统在内。从小文化的角度看,五四运动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其历史作用也主要是启蒙。不过,虽然着眼点都是放在启蒙方面,研究者们却较少从系统的角度,把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和白先生(白话文)放在同一横断面上进行整体性研究,因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譬如有的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最明显的成功和确定不移的果实是白话文的胜利’,①,有的则认为“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提出了公开的挑战”,力图建立“新的价值世界”②。笔者在《从文化系统论看五四运动的成果》)(见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5221252 文琪凯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开始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后演变为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期,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救过强国之根本是改造国民性,因此决心发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要把更多人从蒙昧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新青年》的创立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阵地,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知识分子的先进观念首先在文学领域掀起了改革的风潮,并随之蔓延到各个领域,以燎原之势冲击着封建主义。新文化运动主要围绕着“四提倡和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新文化运动开始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不仅培养了许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彻底的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国民从五千年的思想禁锢中解放了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文化运动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两面旗帜,启发着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传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使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从而使中国有了脱离封建思想、勇于改革的新一代!此外,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促成了五四青年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宣传,对众多有志之士造成了启发,并改造了不少先进知识分子,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埋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国之栋梁。最后,新文化运动为文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推广了白话文、促成了一批优秀报刊的面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文学的弊端,对不少文学社团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而言之,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它对近代的中国,对各个社会领域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孕育了新中国的希望。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意义: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如今,中国比已往强大了,弘扬传统是应该的,在国外,办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字、中国文化,这是很有必要的,在国内,让少年儿童熟悉中国古典文化,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应该的,但不能走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面,疯狂读经,守旧维统。否则,就有可能绕回去,抱住旧的文化不放,在思想上留着长辫子,拒绝接受新思想,影响我们现代化、国际化的改革步伐。

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从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了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进中国革命新阶段的必要条件。从当时那些中国先进分子的爱国热情和团结的力量中体会深刻。 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亲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领导开始。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它在政治和思想上给封建专制主义及其伦理道德一次沉重的打击,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促进了知识青年的觉醒,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大解放,促使人们更迫切的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各种各样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流派的传播敞开了大门。 1919年5月5日,以北大学生为代表,因为不满“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发起了一系列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但在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新文化运动只是开了探求“新文化”的序幕,而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种延续和发展,突出表现在爱国方面。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解释越来越走样,把“科学”、“民主”、“爱国”当成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在

那时,新文化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并且产生着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新的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至如今,虽然已经过了八十年,还仍然是众说纷纭,评价各不相同,观点相去甚远,需要继续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正在于提出了建立中国“新文化”的要求。其中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并且确定了每年的五月四号是中国青年节。可见,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意义的重大。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几个问题

【中国近代史】邵芳分享《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几个问题》【论文标题】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几个问题 【论文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0期·学术名家218——229共11页 【论文作者】耿云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享者】湖北邵芳 【论文提纲】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性质的再认识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一大枢纽 1文学革命运动造成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利器 2新教育渐臻成熟 3在中西文化沟通中产生民族文化复兴的自觉意识和必要的精神条件 4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进一步扩展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某些负面影响 【摘要概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至关重要。长期以来, 不时出现相关的争论。近年来有人提出, 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是启蒙运动, 也不是文艺复兴。文章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既具启蒙运动的性质, 也带有文艺复兴的意味, 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一大枢纽。同时也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某些负面作用作了切中实际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文化转型 【精彩摘抄】 1.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 当时躬与其事的人们, 有过“新思想”、“新思潮”、“新文化”

等不同的提法。后来, 人们渐渐地都习惯于使用“新文化运动”的提法。 2.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是早先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启蒙性质或文艺复兴的特点的人, 还是近年来在争论中否认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启蒙的性质或文艺复兴的特点的人, 都是拿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作比较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的。 3.“当十五六世纪时, 欧洲诸民族间发生一种运动, 起源于意大利, 传播于英、法, 而终极于日尔曼。是为中古时代与近世时代之蝉蜕, 历史家名之曰Renaissance, 意者再生也, 东人则译为文艺复兴。”——蒋百里 4.我觉得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最主要的性质和特点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首先是它的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是针对旧有的宗教教条及教会统治而起的。把人从神光笼罩中拉回到俗世来, 承认人的需求、人的欲望的合理性, 承认追求幸福、追求自我完善、追求荣誉, 是每个个人的权力。于是个人主义得以确立。总之, 是人取代神成为关注的中心。其次, 重新发现古代的文化典籍的价值,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典籍中, 人们重新发现古代人的鲜活的个性和不受神灵与宗教的束缚的伟大创造精神。那时代的人们把自己的创造性的思想与活动都看做是追模古代先贤的典范。其三, 随着人文精神的发扬, 削弱了对神与宗教的依赖, 人们对外在世界认知的兴趣与能力得到提升, 自然科学随之逐渐发展起来。 5.“说到文艺复兴这个词, 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西方历史上那场预示着现代欧洲诞生的伟大运动。这同样的名词与过去十年来席卷全中国的一场思想与行动的意义深远的变革非常吻合。为了方便起见, 我就用这个名词, 并且会尽力给你们讲述一些它所包含的那场运动的意义。”②这里有两个要点: 第一, 中国的

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说起鲁迅,最先想到的是他写的《狂人日记》,它以狂人的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表达对以封建制度、礼教为主体的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抗,更是揭示了封建礼制“吃人”的本质。“从来如此,便对吗”是狂人对吃人这一行为的提问,也是鲁迅对中国封建传统礼制的提问,他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封建文化存在的意义,它还有继承下来的价值吗?在这国家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下,那些受封建礼制教育的国民却是腐朽愚昧的、麻木不仁的,对于国家的存亡好似不关他们的事,面对同胞被残害的场景,他们不会流露出半分同情。鲁迅尖锐地批判封建传统礼制是有理由的,与之有共同想法的陈独秀、胡适也同样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中去,在这场运动中直接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的理论。“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仁义道德成为一种假象,覆盖在它下面的是“吃人”的本质,这在鲁迅看来是何其的悲哀。国民受封建专制毒害之深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的妄图遵孔复古就可以看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他希望国民能从那“吃人”的礼制枷锁中走出来。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鲁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支持者,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就有救国的一腔热血,于是他选择去学医以望学成之后上战场救死扶伤,可这一梦想被现实打破,在日求学期间亲眼看到身体健壮的国人麻木不仁,思想腐朽,精神颓败,这一目令他气愤,激起了他弃医从文的决心,想要以文艺运动来拯救国民。1907年夏,鲁迅酝酿了一场文艺运动,他和二弟联合许寿裳等人试图创办《新生》文艺杂志,但却因种种原因最终没有成功。这并没有浇灭他的热情,后来他在《河南》刊物上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

最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开始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后演变为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十世纪初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救过强国之根本是改造国民性,因此决心发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要把更多人从蒙昧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 《新青年》的创立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阵地,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知识分子的先进观念首先在文学领域掀起了改革的风潮,并随之蔓延到各个领域,以燎原之势冲击着封建主义。 新文化运动主要围绕着“四提倡和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新文化运动开始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 不仅培养了许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 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彻底的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国民从五千年的思想禁锢中解放了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新文化运动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两面旗帜,启发着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传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使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从而使中国有了脱离封建思想、勇于改革的新一代! 此外,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促成了五四青年运动。 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宣传,对众多有志之士造成了启发,并改造了不少先进知识分子,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埋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国之栋梁。 最后,新文化运动为文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推广了白话文、促成了一批优秀报刊的面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文学的弊端,对不少文学社团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而言之,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它对近代的中国,对各个社会领域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孕育了新中国的希望。 参考资料: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意义: 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一个后知后觉者对“五四”及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想法

一个后知后觉者对“五四”及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想法 秋按:关于“五四运动”,其实最应该看看周策纵教授的《五四运动史》。由于这个运动对近代中国的重要性,所有的政治力量都会纪念它。此外,还有在“五四”之前就萌发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也影响巨大,而有时它们往往又混为一谈。哄娃入睡,忽思约九年前,曾撰一小文,略谈我对“五四”及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想法,可以说是非常自由派了,至今有些地方已修正,有些则一仍如旧。2018.5.4 5月4日到家之后,难得正好翻到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会客厅,李小萌傻傻的样子很是可爱,而这一期的嘉宾、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则多少显得有些拘束,大致也没有怎么发挥,以与官方基本同调的“爱国运动”云云收束访问。 当日,在北京,“五四精神”的主流言说,依然以“爱国”为主,以“进步、民主、科学”为辅。而在台湾,马英九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时,有意抹去自己的政治身份,而强调自己的文化身份,并说“五四精神中的民主科学素养,到现在仍然具有很强而且历久弥新的历史意义”。 “五四”是一个话题,各种政治力量都以不同的方式自觉去继承其传统,并以正统自居。即使是激烈反对者,也要借助“五四”话题来为自己设立标靶,阐述自身主张。 我不喜热闹,天性对人多之处有排斥心理。所以,虽然90周年很热闹,官方的,民间的,海外的,但迟至现在,我才决定写作这个帖子。它也仅仅是一个帖子而已。 一、“五四运动”及其代表的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知出自谁口来自何时,其实,“五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将“五四”生拉硬扯地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前缀?难道除了这一场新文化运动之外,20世纪的中国还有另一场新文化运动? 最早提出“五四运动”这个概念的北京大学学生领袖之一罗家伦,1919年5月26日以“毅”为笔名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指出“五四运动”表现出三种关系民族存亡的精神: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到了1967年5月,罗家伦比较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五四运动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新文化运动也由五四运动而扩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贯的精神,就是要使中国现代化。要使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思想现代化做起,这仍是有待我们继续努力的一个方向。” 用央视新闻会客厅的言说方式,罗家伦是“新闻当事人、事件亲历者”,我倾向于认可他对“五四运动”的狭义解释而不另行铺陈加以引申甚至最后变为一种政治隐喻。特别是罗家伦所说的“民族自决”,的确是发端于“五四”。在此之前,民族—国家的概念不曾在中国出现过。主体为汉族的中华民族有权利决定自己国家的命运,而不能仅仅沦为一个被建构的地缘政治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对“五四运动”的背景描述如下: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开始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后 演变为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十世纪初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救过强国之根本是改造国民性,因此决 心发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要把更多人从蒙 昧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 《新青年》的创立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阵地,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知识分 子的先进观念首先在文学领域掀起了改革 的风潮,并随之蔓延到各个领域,以燎原之 势冲击着封建主义。 新文化运动主要围绕着“四提倡和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 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新文化运动开始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 不仅培养了许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扩

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 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彻底的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国民从五千年的思想禁锢中解放了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新文化运动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两面旗帜,启发着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传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使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从而使中国有了脱离封建思想、勇于改革的新一代! 此外,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促成了五四青年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宣传,对众多有志之士造成了启发,并改造了不少先进知识分子,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埋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国之栋梁。 最后,新文化运动为文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推广了白话文、促成了一批优秀报刊的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异同与联系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异同与联系 目录 前言 (1) 一、新文化运动 (1) (一) 历史背景 (1)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三)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2) 二、五四运动 (2) 三、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异同 (3) 四、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联系 (3) 参考文献 (4)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内在联系 长期以来,人们常把新文化运动同五四运动并为一谈, 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因此形成一个错觉: 似乎先有五四运动而后才有新文化运动,甚至认为这两个运动是同一个革命运动。其实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是两个历史背景、性质、内容、历史意义都不同的运动。因此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易误导大众,实际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区别,也有很强的内在联系。 一、新文化运动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一)历史背景 1. 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2. 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3. 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1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在《青年杂志》首篇文章陈独秀就向青年提出六条希望和要求,鼓励青年追求科学和民主,举起了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两面旗帜。1917年,作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迁到北京。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就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民主和科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常被大众称为“德先生”、“赛先生”。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1)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2)提倡民主,反对专制;(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认识

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认识 1914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历史意义: 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族、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局限性: 如绝对化的批判中国文化,片面地推崇西方文化。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的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许多领导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看待问题过于片面,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第一、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6、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具有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其实无论是东方或西方,都应该互相地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进步.。

五四新文化运动趣闻

纪念五四:文白之争中的趣闻 (2009-05-06 02:29:05) 转载▼ 标签: 五四 文白之争 博闻天下 刘继兴 玉昆 文化 分类:品文化,读历史 刘继兴:五四“文白之争”的高手过招 胡适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围绕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论争,形成了两大阵营。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要废除在中国传承千年、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和主干的文言文,却并未激起

多大反响,只有几位新文化闯将在自说自 话。 为了改变这种处境,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钱玄同和刘半农自导自演了一个奇特的戏,那就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双簧信”。这个主意是刘半农出的,他曾在上海时进过剧团做过编剧。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杂志第四卷三号上,忽然发表了一篇写给《新青年》杂志编辑 部的公开信。署名“王敬轩”。信是文言文写的,4000多字,不用新式标点,以一个封建思 想和封建文化卫道者的形象,列数《新青年》和新运动的所有罪状,极尽谩骂之能事。而就在同—期上,发表了另一篇以本社记者半农之名写的观点与之针锋相对的文章《复王敬轩书》,洋洋万余言,对王敬轩的观点逐一批驳。

刘半农 这一双簧戏旗帜鲜明,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不仅真的引来了“王敬轩”那样的卫道士如林琴南等人的发难,更多的却引起了青年学子和进步人士的喝彩,在论辩中新文学的声势也逐步壮大。这一正一反两篇文章同时出现,结果“旧式文人的丑算是出尽,新派则获得压倒性的辉煌胜利。”“双簧信”也引起了《新青年》内部胡适的不满。他认为“太轻薄”,“有失士大夫身份”。不过他也认为,钱玄同的冲锋陷阵,“实在使我们声势一振”。鲁迅则对刘半农的进步高兴,称赞他“跳出鸳蝴派,骂倒王敬轩”,为一个“文学革命”阵营中的战斗者。

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班级:10061224 姓名:骆恺闻学号:1004121127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下面我来谈谈对这次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看法。 一、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二、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脱离广大劳动群众。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3)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新文化运动后来的发展。这样,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就分了俩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 王元化 重新认识“五四” 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课题, 既有历史意义, 也有现实意义。我主张用一种更冷静 、 更多层面的方式来重新 认识“五四” , 这构成了我近年所作理论反思的一部分。 一、首先要打破既定观念 我们头脑中有很多既定观念, 日积月累成为习惯力量。再 估价就是重新认识这些既定观念, 重新清理这些东西。对“ 五四” 的再认识、再估价亦应如此。 !? 、 !# 世纪的启蒙先驱者, 将任何问题, 不管是宗教的、自 然的、道德的, 都摆在理性的法庭上重新认识。如果不重新估价那些已被接受的既定观念, 那就根本谈不到启蒙。今天不是简 单地完全按着“ 五四” 的道路走。“ 五四” 未完成的任务应当继承, 但是“五四” 思想需要深化, 而不是重复 , 这就是我对“ 五四” 主张再认识的原因。 启蒙也是中国的历史现实给我们提出的任务。五四思潮遗 留下来的不都是好的, 有的是谬误, 有的是真理中夹杂着谬误, 还有的是走了样变了形的真理在起影响, 我们应该把它清理出 来。 接受外来思想影响, 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被认为是“ 五四” 最 为突出的思潮和文化特征之一。外来思想如果不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结合起来, 就很难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扎根。这可以 举佛学在中国的传播为例。最初传播佛法是依附道术, 采取以 外书比附内典的办法, 用和佛经比较接近的老庄术语来翻译佛 经的专门名词, 这就是所谓的“格义” 。到了道安时期, 认为“ 格义” 于理多违, 遂废止“格义”不用, 而采取直译和音译, 使佛经得以更准确地保持它的原来面目。这种求信求真的办法至玄奖时期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值得注意的是, 玄类译出的佛 典如法相唯识都是佛书中的精华, 可是并未传播开来, 广为流传的却是经过中国化了的佛典, 直到宋代佛学才被中国文化所吸收。一种外来文化为本土文化所融化, 往往是要经过漫长曲折 过程的, 这里面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总结。佛学传人是 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吸收外来文化, 而五四时期介绍西方近代文 化思潮是我国第二次大规模吸收外来文化。前者历时千年

“悲哀”与“绝望”:一个真实鲁迅的五四姿态

“悲哀”与“绝望”:一个真实鲁迅的五四姿态 [导读]“五四”新文学时期,鲁迅以其杂文的“呐喊”和小说的“彷徨”,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怀。 转播到腾讯微博毋庸置疑,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灵魂人物,其“无地彷徨”而“反抗绝望”的批判理性,早已被学界提升到了“五四”启蒙的思想高度,成为了知识分子人格追求的精神偶像。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学者的鲁迅研究,人们一直都在试图接近一个真实的鲁迅,但无论是“意识形态说”还是“思想启蒙说”,客观上都存在着一种“臆说”鲁迅的价值偏离。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西方哲学方法论的大量引入,更是造就了鲁迅研究的空前“繁荣”,诸如存在主义、解构主义乃至复调理论的泛化使用,不仅使读者逐渐地生疏了鲁迅,而且还使读者困惑地迷失了鲁迅——“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再加上“哲学家”的多重释义,厚重到了严重阻隔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尽管还原真实鲁迅的社会呼声一直都不绝于耳,可是因其话题过于敏感而每每受到强烈地斥责!聪明而睿智的鲁迅似乎很有先见之明,他清醒地意识到一个人一旦被奉为“伟人”,其身后必然要遭遇被人误解的尴尬处境,故他才会不无调侃地戏谑道:“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成了傀儡了。”鲁迅当然并不想成为“傀儡”,然而他却同所有“伟人”一样,最终只能被后人去加以无限的“阐释”,自己则失去了回应辩解的“言说”能力。所以,超越作品文本去替鲁迅进行思想“言说”,这是国内鲁迅研究界所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 一、一个被“言说”的鲁迅 重新认识鲁迅与“五四”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首先必须去澄清真实“历史”与虚拟“历史”的本质区别。克罗齐曾强调说真实的“历史决不是以叙述写成的,它总是用凭证或变成了凭证并被当作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如果我们按照克罗齐的说法来推论,鲁迅作品文本应是唯一性的历史“凭证”,只有它才具有研究鲁迅思想的真实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鲁迅研究界在其具体实践过程中,“一千个学者就有一千个鲁迅”的众说纷纭,显然都呈现出了一种任意“肢解”鲁迅思想的怪诞现象。所以,一个被“言说”的鲁迅,也因“言说者”的主观意志,走出了历史而进入了神坛。 对于鲁迅及其作品超越文学意义的思想评价,归根结底应是源自于瞿秋白与毛泽东这两位政治革命家的权威定论。早在1933年鲁迅在世之际,瞿秋白就撰写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一文,第一次将鲁迅的文学创作视为是现代“中国思想斗争史上的宝贵的成绩”,而鲁迅也被他誉为“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大”的“莱谟斯”,“在儿童时代就混进了野孩子的群里,呼吸着小百姓的空气”,最终完成了其思想“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的彻底转变。而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则更是气势恢弘铿锵有力地论述道: “五四”以后则不然。……由于中国政治生力军即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不可否认,瞿秋白与毛泽东都是出自于中国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历史诉求,去宏观地概括总结“五四”与鲁迅反封建思想启蒙的社会意义;他们都急切地希望树立起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转型的光辉榜样,以便最终确立无产阶级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地位——鲁迅也因此被改变了其“文学家”的原初形

五四新文化的性质及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五四新文化的性质及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大范围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这场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这场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精神成为中国近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通过浅析五四新文化的性质来谈谈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关键字: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性质中国社会影响 五四运动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北京、上海、济南、武汉、长沙、广州、南京、杭州、开封等地的学生纷纷举行罢课游行。后来运动逐渐开始扩大,上海工人、学生、商人同时罢工,罢课,罢市。最后“三罢”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中国工人阶级以崭新的战斗姿态、英勇顽强的精神和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显示出自己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锋队伍和领导力量。总的来说,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新文化运动则是以1915年《新青年》创刊为开始的标志,比五四运动早四年。除时间上的差异外,五四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五四运动的爆发和迅猛发展,又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总的来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的性质及意义: 1,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虽然中国共产党当时尚未诞生,但是已经有了一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先进知识分子,一些人更直接充当了运动的组织者或指导者。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人群众,从而促进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运动期间,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有了发展和壮大,且在运动后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运动的内容和方向也在朝着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发展。这都表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正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2,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以此为后盾,中国代表在巴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一、基础知识目标: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基本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巴黎和会对中国问题的无理决定;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二、思想教育目标: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能力培养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关系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认识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本课难点: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板书设计:第24课 一、新文化运动1.兴起的背景2.兴起的标志 3.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4.代表人物5.历史意义6.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二、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2.五四运动的爆发——1919年5月4日3.“六三”后五四运动进入新阶段——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4.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5.历史意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五月四日是中国的什么节日呢?(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起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这场政治运动的先声——新文化运动,则如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风,唤醒了人们的沉睡的思想,促进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觉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民族命运飘摇的岁月,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年代。讲授新课:问:辛亥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成果,同北洋军阀进行了哪些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这些都是政治领域里的斗争,政治领域里的斗争必然要放映在思想领域里。新文化运动就是当时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思想领域里同封建势力的斗争。 一、新文化运动 任何一场运动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都是源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看书,课本正文的第一段及小字部分) 1.兴起的原因:一方面,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之后,在政治上大搞独裁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为其复辟帝制服务,极力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另一方面,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破坏辛亥革命的同时,在思想文化上也支持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政策,这更助长了袁世凯的反动气焰。在这两股反动势力的推动之下,一时间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不能容忍这种局面,于是就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板书) 2.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号召青年们从消极、保守、退缩、闭塞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树立其积极、向上、进取、求实、科学的精神,向腐朽的封建意识进行斗争。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了,其后,《青年杂志》又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发表了大量的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这场新文化运动究竟想向人们宣扬什么呢?请同学们找出新文化运动的这样内容。(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