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合理用药情况在消化内科中的发生率

浅谈不合理用药情况在消化内科中的发生率
浅谈不合理用药情况在消化内科中的发生率

浅谈不合理用药情况在消化内科中的发生率

发表时间:2019-03-22T09:32:24.8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期作者:高国滨

[导读] 为改善消化内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提供可靠意见,为将来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阿木尔林业局职工医院 165302

摘要:在我国现在的医疗领域中,消化内科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为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对我国医疗领域目前用药错误进行介绍,对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改善消化内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提供可靠意见,为将来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分析

消化内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对消化内科患者用药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医疗安全及患者治疗效果,目前消化内科患者很多,药物种类也很多,而且用药量比较大,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还损害医院的形象。医生为患者药物治疗的时候应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避免不合理的用药情况。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我院选取在2016-2018年间收治的1400名消化内科患者,其中男性850例,年纪在18-70岁之间,女性为550例,年龄在20-75岁之间,所有的患者都严格按照医生开药进行服食,本文对患者出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并讨论怎样进行合理用药。

2.方法

对于消化内科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观察,对于患者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探讨怎样合理的用药。

二、结果

消化内科收治1400例患者,其中有121例患者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占所有患者的8.6%,而且有不断降低的趋势,随着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生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有效的缓解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其中导致患者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药物用量过大、不合理联合用药、药物重复使用、药物联用造成毒副作用。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新的药品越来越多,而药物的商品名有很大区别,但其药物主要成分比较相同,从而导致出现不合理的应用情况。

三、目前我国常见的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

1.对消化内科患者用药过度

对于消化内科患者用药过度来说,主要是由于治疗过程中常规药物使用过量,还有就是医生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使用大量的抗生药剂。在临床治疗的时候,对消化内科患者用药过度,这样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产生副作用。消化内科患者使用三星期抗生药物为最佳,如果使用时间过长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力。

2.在具体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重复用药的现象

为了适应临床治疗的需求,我国医疗领域药品更新的很快,对于其名称相同疗效不同,疗效相同名称不同的药品十分常见。由于消化内科患者的病情恶化的很快,所以医生在临床过程中安装药物名称对患者用药,或重复用药的情况常常发生。当重复用药使得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

3.在具体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联合用药是医学领域改革的产物,在临床治疗时得到充分的认可,为了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速度,医院常hi采用联合用药的办法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治疗。医生对消化内科患者使用的药品之间可能会出现冲突,产生毒副作用,严重的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4.药物的用量过大

在消化内科临床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实际情况,以保证患者治疗时药物适量,保证用药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但是很多医院消化内科都有药物用量太大的问题,比较常见的是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过长,及抑酸药物的用量过大。在消化内科疾病治疗的时候,抗生素具有抗病原体活性及其他活性代谢产物,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很多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依赖性太强,导致抗生素的应用时间过长。抗生素的连续使用会造成患者出现菌群失调,可能发生二重感染;加重所用药物对患者机体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的毒性反应;使患者的身体出现细菌耐药,从而使疾病的治疗效果大幅度降低,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抗生素药物的大量使用,不但会降低治疗的效果,危害患者的健康,而且也会造成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而抑酸药物包括了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其中质子泵抑制剂以奥美拉唑为代表,最大的使用剂量应该是每日一次;而H2受体拮抗剂以西咪替丁、雷尼替丁以及法莫替丁为代表,最大的使用剂量应该是每日两次。如果抑酸药物的使用过量,就有可能减少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提高血清转氨酶,严重时还会诱发男性的乳房增大和性功能障碍。

5.医护人员对药品的成分认知不足

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工作繁重,很少有精力对医院下发的药品进行了解,在临床治疗的时候,凭借自身的治疗经验对患者进行用药,这样容易造成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四、对于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现状的可行性意见

1.提高医护人员的岗位责任感

很多医疗事故都是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造成的,所以应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并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减少医护人员工作上的失误,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造福消化内科患者。

2.充分了解药物成分和相互作用

医护人员应利用充分的时间对药品进行了解,并且对更新的药品知识熟练掌握,从多渠道了解医疗手段。加强业内沟通,相互交流治

药学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范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25721 药学工作总结范文 Pharmaceutical work summary 2

药学工作总结范文 xx年临床药学室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临床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成绩、不足与明年工作计划向院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制定了工作制度及年度工作目标 年初制定了《xxxx医院临床药学室各项工作职责与制度》并装订成书,同时制定了xxxx年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实行月工作小结。使之做到工作制度化、运作程序化、职责明确化。 二、坚持下临床科室制度化 坚持下临床科室服务制度化,为医生、护士及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实行每日临床科室交班查房制,每周院内科室大查房,每月处方点评用药分析,每季临床药讯编辑出版。做到各项工作形成程序化、条理化、制度化。 三、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年初调整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xx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目标管理细则。每季度以药讯形式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予以及时通报。7月份邀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王志主任来我院做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学术报告讲座,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全年临床药学室上报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50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4例,新的不良反应7例。使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仅在数量上圆满完成,而且在上报质量上有所提升,获市药监局领导好评。同时制定了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处理预案,对发生于我院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时提出警戒,做出分析。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证,并通告各临床科室,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前应做皮试,同时避免同复方丹参等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 四、做好院内大查房记录 xxxx年通过下临床科室,对科室重点、危重、疑难病人不合理用药在院内大查房时进行点评,分析指出用药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个别争议问题单独与科主任、临床医师私下交流、沟通,达到大家意见统一,求得相互理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全年来书写了内一科、内二科、肿瘤科、普外科、骨外科、针灸科、妇儿科、肛肠科查房记录,并以药讯形式发放至各临床科室。 五、加强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处罚力度 临床药学室每月抽查住院病历30份及门诊、住院处方各600张,对我院医嘱、处方进行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每月点评一次,均以药讯形式发放至各临床科室。同时制定了《xxxx医院处方点评制度》、《xxxx医院关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定》,对不严格规范执行处方的正确书写、配伍禁忌用药、超剂量用药、无适应证用药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在院周会上予以通报,并予以一定经济处罚,处罚到个人。其旨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六、开展专题用药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6-07-22T16:05:30.96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作者:帕尔扎纳.努尔太[导读] 对消化内科的用药不合理问题进行分析,减少这种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人民医院内科门诊 834600 【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的用药不合理问题进行分析,减少这种不合理的用药现象。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2月来自我院的50例病人由于不合理用药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资料的回顾总结。结果: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会给患者的治愈带来负面的影响。结论:这种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在消化内科是普遍存在的,所以需要临床的医生与药师配合,才能使用药达到最佳的效果,能使病人更快的痊愈。 【关键词】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随着基础医学的深入研究和药物的快速研发,在临床上治疗消化疾病的药物也不断的增多,且药物的命名也多种多样,这就使得临床医师在使用这些消化疾病治疗药物时,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引发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而直接性的损伤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不利于其疾病的良好控制。对此,我们需加强对药物进行管理的力度,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取最佳的药物种类,并明确用药的方式与剂量。如此,方可降低不合理用药率,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研究,笔者从50例患者入手(2009年1月~2010年2月),对其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现将本次研究的内容,作出如下陈述: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都是由于消化不良和出现一些腹泻症状,腹部疼痛等来我院进行治疗。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年龄在16岁~59岁的范围之内,平均(3 2.46±5.47)岁;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16~60岁的范围之内,平均(31.95±5.38)岁。其中,黄疸者,15例;腹泻者,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者,20例;消化性溃疡者,9例。 2 方法 对患者使用的药物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患者所用药物的质量经查实,没有任何的质量的问题。所以排除药物的质量问题。对腹泻的病人使用小檗碱片以及诺氟沙星和蒙脱石散,对消化不良的病人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 3 结果 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有的患者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则有如下几个,即:(1)药物使用量过大,共9例患者,所占百分比为18.0%;(2)重复用药,共11例患者,所占百分比为22.0%;(3)药物联用毒副作用加强,共2例患者,所占百分比为4.0%;(4)药物联用不合理,共7例患者,所占百分比为14.0%。 4 讨论 近几年来,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日益突出[1,3],不仅降低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同时还延长了患者病情康复的时间。对此,我们应针对不合理用药这一问题,对其作出详细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如此,方可保障用药安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其中,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上: (1)药理拮抗,患者使用双歧杆菌胶囊与诺氟沙星胶囊来说,这两种药物的使用,双歧杆菌胶囊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能够使肠道中的致病菌杀除。如果与诺氟沙星联用就会使药物的活性降低。相应的药效也降低,所以在使用这两种药物的时候应该分开来用[4]。在使用奥美拉挫肠溶胶囊时,铋剂需要与胃酸作用才能生成铋盐沉积在胃黏膜上,能够保护溃疡面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所以说,这种药物的使用时不能与使胃酸的PH升高的药物联用的。 (2)药动学方面,使用蒙脱石散和抗菌药物。蒙脱石散能够使消化道的年末屏障进行修复和加强。具有对多种病原体和毒素清除和固定的作用[5]。如果在临床上对这种药物与一些抗菌的药物同时服用的话,就会导致抗菌药物的效果不明显。因为同时服用在蒙脱石散发挥作用时,不会被肠道吸收,抗菌药物可能会随着粪便一块被冲洗,所以不能发挥抗菌杀菌的效果。所以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该分开来用。红霉素肠溶片和碳酸氢钠联合使用时,红霉素在胃酸中是很容易被破坏的,但是碳酸氢钠可以降低胃酸,所以使红霉素能够大量的保存。而红霉素在碱性环境中很容易被溶解[6]。所以红霉素的使用效果还是不明显。所以说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红霉素还是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使药效降低,所以说这两种药物也是不能联合使用的[7,8]。 (3)药物的理化性质方面的联用不合理也是存在的,如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碳酸氢钠片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是一种酸性的药物,而碳酸氢钠是碱性的药物。两种药物同时使用会导致阿司匹林对胃粘膜的刺激降低,所以说这两种药物发生中和作用,使得药效降低。而且碳酸氢钠能够使尿液碱化,所以阿司匹林的排泄就更快乐,从而血药浓度就降低,这两种药物的使用也是不合理的[9]。还有就是铝碳酸镁片和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这种阳离子制剂能够使胃酸的酸度降低,而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就会减少。所以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时候应该与这些阳离子的药物分开使用。合理的用药才能使治疗的效果达到最佳。 (4)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大剂量用药极易使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比如:普通的H2受体拮抗剂,因其服用1次药效能维持12个小时,所以每日仅需服用2次即可。奥美拉唑每日只需服用1次,若用药过多将容易产生耐药性,并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5)重复用药,临床上所使用到的大部分药物,虽其名称不相同,但所含的化学成分却基本相同。若临床医师在用药时只凭借药物的名称为患者开设药方,那么将极有可能会加重相同药物的药效,并导致不良反应。对此,临床医师在为患者开设治疗药物之时,除了需结合其病情外,还应熟练掌握每种药物的化学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综上所述,知识结构是很受限制的,而且临床医生如果同时掌握这样综合知识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医生和药师的合作制定治疗的方案一定使药物的效果达到最高,最安全合理。 参考文献: [1] 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776,225.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3. [3]施莹.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不合理用药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06).

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其因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经验,从医师、药师、患者多方面因素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只有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才能顺利解决不合理用药。结论:加强自身学习,杜绝不合理用药的发生,让患者承受最小的用药风险而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现状;探究 1 不合理用药的现状 1.1 选用药物不当:由于部分医生对药物知识的认知不足,在未了解患者与药物适应症的情况下进行用药,导致用药与药物适应症不相符,以至于患者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对儿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会影响其骨骼发育。 1.2 剂量过大:给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过大。例如,静脉滴注林可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常将1日用量一次给予,不仅会造成血药浓度过高,而且会引起患者神经肌肉阻滞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1.3 疗程过长: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中较常见。确定预防时间不按照卫生部指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例如甲状腺、乳腺等清洁手术,其预防时间多大于2天,违反基本治疗原则。 1.4 用药间隔不恰当:部分医生在使用青霉素滴注为1次/d。由于其半衰期为0.65~0.70h,所以用药3h后9成药物已被消除,血药浓度在24h内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在给药次数和时间上存在着不合理性。 1.5 不合理的药物配伍由于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所以配伍后的药物其稳定性和疗效会受到影响。例如将维生素C 和核黄素配伍,维C还原性较强,核黄素为两性化合物,由于氧化性大于还原性,如若同时服用,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疗效降低。 2 不合理用药的因素。 2.1 医师因素(1)医术及治疗水平不高:医术和治疗水平会直接影响其用药的相关决策,由于医师治疗水平不足,单凭经验,导致诊断错误,忽视患者用药禁忌,引起不合理用药。(2)缺乏药物理论知识:由于医师对药物知识了解不足,仅凭临床用药和药效学方面的知识进行用药,而忽视了药物组成成分、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导致其不合理用药。(3)责任心不强、临床用药监控不力:在开处方或下达医嘱时写错患者的相关信息;未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或未了解患者生理各方面情况,给患者使用禁忌药;对一些在治疗剂量就能使患者中毒的特殊药物,在未检测血(或尿)药浓度的情况下长

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处方点评工作小结 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2016年9、10、11、12月处方各随机抽取100张进行点评。旨在规范处方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高我院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一、点评方式: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不合格处方、抗生素使用处方和注射剂使用处方。其中不合格处方具体点评,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二、点评结果: 1、2016年9、10、11、12月合格处方率、抗生素使用处方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如下图: 月份合格处方率抗生素使用处方率注射剂使用率9月85% 78% 56% 10月83% 75% 50% 11月84% 73% 47% 12月87% 65% 43% 2、2016年9、10、11、12月不合格处方总数,其中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如下图:

月份不合格处方总数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9月15 10 2 3 10月17 10 2 5 11月16 11 1 4 12月13 8 1 4 三、点评结果分析: 1、不合格处方分析:出现不规范处主要问题是药房电脑系统录入药品名不规范,另外是医生开具处方不规范和药房人员审阅处方后未及时签名;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对患者有诊断,但未针对用药或不用药,另外出现个别重复用药情况;超常处方主要问题是医生未对患者有诊断而进行用药。 2、抗生素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抗生素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卫生院药品品种少和辅助治疗方法缺乏,医生针对用药的治疗选择较少,另外医生对预防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患者对抗生素认识缺乏而主动选择使用抗生素等情况。 3、注射剂使用处方分析:总体上,注射剂使用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每月在逐渐下降,注射剂使用比例未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注射剂认识缺乏,认为打点滴是治愈疾病比较好的选择而主动选择使用注射剂的情况,另外存在在缺乏有效实验室检查的情况,医生使用抗生素注射剂更能有效控制感染而使用注射剂。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汇总

?载体用量错误、输注时间控制不当: ①晚期大肠癌患者: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 120 mg, 静滴。 结论:医嘱用 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作为载体,其静滴时间大有可能超过 90 min,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法定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静滴时间应在 30?90 min 。, 医师应将载体修正为 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静滴。 分析:盐酸伊立替康是半合成喜树碱的衍生物 ,其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 I 结合 后者诱导可逆性 DNA 单链断裂,从而使DNA 双链结构解旋。盐酸伊立替康主要在 肝内被羧酸酯酶裂解转化为 72乙基210羟基喜树碱(SN238)而发挥作用,SN238主 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的 S 期,伊立替康及 SN238可与拓扑异构酶 I2DNA 复合物结 合,从而阻止癌细胞断裂的 DNA 单链再连接,而SN238活性较伊立替康强 100?1 000倍。在30?90 min 内静滴伊立替康后 1 h 内,SN238达到最大浓度,从而达到最 大的抑制肿瘤细胞DNA 合成的目的。 ② 胰腺癌患者:0.9%氯化钠注射液 500 mL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 1 g 静滴。 分析: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 t 1 /2为32?94 min,体内清除率大,需短时(30 m in)输注。 应建议医师将 0.9%氯化钠注射液修改为 100 mL 静滴为妥。 二?载体选择不当:溶媒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品种 ,尽量避免溶媒选择 不当,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①肺癌患者:5%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依托泊苷注射液 0.1 g 静脉滴注。 分析:依托泊苷注射液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 注射液稀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2010-04-06 10:54:24 ,可形成细微沉淀,应该用0.9%氯化钠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分析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合理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就诊1296名患者开出的用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促进合理用药的改进措施。结果在1296张处方单中,共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213例。其中2014年6月~9月有不合理用药情况84例,占总例数的39.44%;2014年10月~12月有72例,占33.80%;2015年1月~3月有不合理用药情况37例,占17.37%;2015年4月~6月有20例,占9.39%。数据显示,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不合理用药的主要错误类型包括:①重复用药32例(占15.02%);②滥用抗生素43例(占20.19%);③抑酸类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71例(占33.33%);④不合理的联合用药38例(占17.84%);⑤发生药物拮抗29例(占13.62%)。结论在消化内科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与生命质量的重要前提,我们应采取多种改进手段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Gastroenterology common irrational drug use,and 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e measures for clinical referenc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Gastroenterology,1296 cases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to summarize the common irrational drug use,and to make appropriate management advice. Results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a total of Gastroenterology,213 cases of irrational drug use,which in 2014.06~2014.09 84 cases,2014.10~2014.12 72 cases,2015.01-2015.03 37 cases 2015.04~2015.06 20 cases of acid-suppressing drugs for the unreasonable use of major excessive doses of antibiotics used for too long,repeat medication,combination therapy to reduce the efficacy of drug antagonists,drug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enhanced side effects. Conclusion Gastroenterology is the larger of the hospital departments,the rationaluse of drugs is to ensure patients can be treated well on the premise,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atient’s vital interests. Therefore,doctors use various. Method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is reasonable. Key words:Gastroenterology;Irrational drug use;Analysis 消化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其患者数量多,药物涉及面广泛,用药剂量大。在目前新医改的大背景下,要求临床医生要以患者为中心,以保障患者的生命质量为使命,确保消化内科药品发放的安全、有效、经济与合理[1]。为了探讨我院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用药的安全性,特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129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XX医院(客户实际单

我国合理用药的现状与思考

我国合理用药的现状与思考 100038北京世纪坛医院曾蔚欣 摘要:合理用药是指以现代的、系统的医药知识,在了解疾病和了解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适时、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现阶段我国在药物使用方面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合理现象。通过分析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合理用药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合理用药现状思考 合理用药是指以现代的、系统的医药知识,在了解疾病和了解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适时、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合理用药标准是:(1)开具处方的药物应适宜;(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3)正确地调剂处方;(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当今比较公认的合理用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4个基本要素。合理用药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现阶段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合理用药仍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当前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不是死于自然衰老及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据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 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达250 万,其中约有19.2 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而这种药物不良反应大多数由不合理用药引起,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占到全部用药者的12%~32%。我国在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如过度医疗造成药品的浪费,或药品供应不足而致延误病情;药品的用法不当、用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或无指征用药,尤以抗生素及激素的使用最为突

出,在基层甚至达到滥用的程度。药品误用或者滥用导致了药品不良反应(ADR)及药源性疾病(DID)的逐年增多。不合理用药不仅危及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而且滥用药物增加了社会资金的支出,导致了自然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对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的身体素质、生存质量影响巨大,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 一、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层面 国家的医疗体制仍处于探索前进中,仍缺乏一整套规范合理用药的法律法规。由于没有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药品的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无法可依或执法不严的情况。 国家对医疗机构定位矛盾,既强调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同时大部分医疗机构又处于自负盈亏的状态。医疗机构既要生存,还要发展,在医疗技术收费偏低的情况下,药品收入成为支撑医院的经济支柱。医疗机构中医疗技术的价值得不到体现,结果是其医疗的公益性难以实现。 行政部门对药品分类管理不严格,监管不到位,处方药(包括抗生素)在药店仍可无处方购买,从而增加了药品不合理使用的几率。 二、药品生产流通领域 药品生产及销售企业过多,药品市场的结构不合理。某些药品同时有几家或十几家药厂生产,药品剂型、规格混乱,药品质量良莠不齐。而过去常用的临床疗效肯定、价格便宜的药品却没有厂家生产。另外现行的药品价格体系不尽合理,药品流通环节过多,抬高了药品价格,导致各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存在带金销售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药品的合理使用。 三、医疗机构

糖尿病患者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f2453097.html, 糖尿病患者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作者:曹丽珍 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7年第18期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通常病程较长,且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身体健康等都有着十分不良的影响。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以控制血糖平稳,随着病程的进展,服药剂量逐渐增加,有时需要联合服用多种药物或配合胰岛素注射,才能有效控制血糖。目前,糖尿病患者消化内科临床用药中,药物种类繁多,生产厂家、药品名称五花八门,因而很容易造成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不但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甚至还会对患者的胰岛功能、肝肾功能等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因此,该文着重分析了糖尿病患者消化内科临床用药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对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糖尿病;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b)-0195-02 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发病因素较多,主要特点是慢性高血糖。随着糖尿病病情的不断进展,还容易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威胁[1]。糖尿病目前的主要方法就是 药物治疗,而消化内科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不同药物的生产厂家、名称、剂量、成分、作用等均存在差异,因而很容易出现用药不合理的问题,威胁着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健康安全。 1 糖尿病患者消化内科临床常用药物 目前,糖尿病患者消化内科临床常用药物十分丰富,包括多种不同的药物类型,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也有所差异。胰岛素释放促进剂,其中磺酰脲类药物适用于具有一定胰岛β细胞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代药物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不过由于使用剂量较大,且不良反应较多,因而在很多国家已经被显著使用;第二代药物如格列喹酮、格列波平、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苯脲等,相比于第一代药物,具有更强的结合能力,同时使用剂量较小,不良反应较少,因而拥有较为广泛;第三代药物如格列美脲等,能够对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加以促进,同时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性,胰岛素敏感性,使血小板聚集减少,对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发挥良好的减轻和延缓效果。非磺酰脲类药物作用比磺酰脲类更快,一般用于餐后降糖,主要是格列奈类,常用的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药物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体重,主要有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噻唑烷二酮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控胰岛素应答基因转录,进而控制血糖水平,常用药物包括曲格列酮、吡格列

安全用药工作总结

安全用药工作总结 篇一:XX年安全用药月宣传活动情况总结 XX年安全用药月宣传活动情况总结根据《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计划(XX—XX)》,为进一步做好药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提高我县公众安全用药科学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我局围绕宣传活动主题,突出宣传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药品安全月宣传活动,专门成立了药品安全宣传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参与药品安全宣传活动,为开展好此次宣传月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方案具体,目的明确 围绕此次安全用药月宣传活动的主题“安全用药,全民行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宣传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通过开展大型广场宣传咨询活动、药品安全教育课等活动,以悬挂横幅、设立展板、现场咨询、印发宣传材料、实物比较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多角度的宣传,以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最大程度的扩大宣传面,大力营造人人关心重视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 三、内容丰富,效果明显 9月 8 日在县政府门口举行了XX年“全国安全用药月”

永兴县启动仪式,并开展现场咨询宣传活动,以横幅、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现场咨询和实物比较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安全用药科学理念和实用知识,对不适当的自我用药、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注射剂、盲目轻信进口药和高价药等常见误区进行梳理、解读;发放药品法律法规知识和用药安全知识宣传资料1000余份,《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手册》科普资料300本,现场接受群众咨询200多人次,解答问题28条次。此次“全国安全用药月” 科普宣传活动全县社区(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建立用药安全科普宣传站3个;完成了社区和全县中小学校科普宣传;举办药品安全知识讲座6场;在电视台播放科普公益广告及公益宣传片80场次;悬挂标语、横幅46条,制作户外公益牌10块;发送安全用药短信3000多条,增强了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药品安全走进千家万户,形成全民关注、人人参与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四、与农村药品“两”工作相结合 充分发挥农村药品“两”的作用,与协管员一起开展以“科学用药,健康生活”“安全用药,关注老人”“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幸福生活”为活动口号,广泛宣传药品法律法规和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农民群众安全合理用药的意识,让安全用药,健康生活活动走进广大农村。我

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对策

1用药方法不合2 用药剂量不合理3 给药时间不合理4 选药不合理(医师对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症正确选用药物)5 重复用药(随着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医生常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期达到良好抗菌效果。同一张处方开同一类的抗生素或开具成分相同的药物)6 不合理联合刚约或配伍(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 医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我们现在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特药不断研制成功应用于临床,医师很难及时、有效、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由于受个人专业水平限制,用药缺乏临床药师的指导,仅由自己所学握的药学知识干和临床经验来决定。片面追求疗效,担心承担医疗风险预防性用药,按患者的要求给药,错误地认为新药、贵药效果就越好,不加选择地使用药物,甚至数种药物联用。一些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顾患者病情的需要开大处方,甚至滥用药,结果导致药源性疾病增加,不良反应增多,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严重地影响了药品的合理使用。 2 药师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由于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刚刚起步,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很多医院的临床药师还没有真正走入临床指导用药,只是简单的门诊用药咨询,药师仍按处方发药,在整个临床用药过程中没有参与药品合理使用的指导,不能严把用药的质量关,未向患者详细解释药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 患者方面原因 患者不良用药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如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年龄大记忆力减退,体质弱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等。大部分患者合理用药知识匮乏,身体不适时常擅自给自己当医生,自行选药,不遵守医生确定的药物治疗方案,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或者对一些药品持怀疑态度,拒绝用药或不遵医嘱擅自改药,用药的依从性很差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 4 社会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目前,我国的药品管理秩序较为混乱,假冒、伪劣药品屡禁不止,药品广告管理不规范,容易对医师、药师和患者产生误导,造成不合理用药。我国现有体制使以药养医成了普遍现象,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50%以上,为不合理用药推波助澜。 1 加强国家宏观管理,加大对药物使用的政策干预 我国相继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性文件与指导原则。加大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推行力度,并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 医院管理方面重视 加强医德医风和规章制度建设,加快医疗改革进程,切断药品与医疗机构的利益关系。建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大其管理和监督职能,把好合理用药关。 3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宣传、监测和药物咨询服务 通过多种形式向医患提供各层次、全方位的药物知识宣传。设立药物咨询处,由临床药师受理药物相关知识的咨询。通过药物咨询服务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由专人负责不良反应监测,收集不良反应案例并上报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把以往的临床药学工作局限于简单的门诊用药咨询服务发展为开展药物安全性检测,特别是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的监测。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对药物治疗进行监控,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 4 医生、药师增强合理用药意识 提高临床医师职业道德,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和治疗学水平,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全面了解,做到熟悉每种药物的作用、刚法、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严格执行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开处方和药剂师调剂处方时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开处方和调配药品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格。杜绝经济效益的诱惑。虚心接受临床药师的建议,使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积极参加临床用药指导,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同时改变服务观念。提高与医患的沟

合理用药活动总结

合理用药活动总结 篇一:合理用药宣传总结 卫生院 合理用药宣传活动总结 根据“开展合理用药健康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实施方案”,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实施,于9月7日在镇集市举办了以“合理用药共享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现将此项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 接到宣传通知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集相关科室开展专题会议,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次宣传活动方案。由健康教育科负责此次宣传活动,药剂科、医务科协调,同时,针对节日放假,我院制定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员,切合实际的宣传方案,确保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贴近群众、务求实效 宣传活动由我院健康教育科、药剂科、临床医疗组共同参与。活动以群众通俗易懂的形式,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镇村两级宣传栏宣传、健康教育巡展巡讲、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医药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不同群众介绍了合理使用药品知识以及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知识,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此次宣传活动,电子屏滚动播放每天4小时,镇村两级张贴宣传内容共12期,开展健康巡展巡讲

10场次,出动宣传人员5人,悬挂标语1条,发放宣传资料116余份,接受群众咨询、义 诊达58余人次。通过宣传,使公众进一步了解了合理用药的基本常识,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存在问题: 本次活动,虽然我们向群众宣传了合理使用药品知识以及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知识,树立医院的公众形象,但是,我们意识到我们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我们对合理用药此类宣传活动开展的频次、深度还不够。二是我们掌握的专业知识不精,不能为群众进行更合理、的讲解。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加大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继续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形式,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宣传实效,为确保群众合理用药做出应有的贡献。 卫生院 XX年9月9日 篇二:医院合理用药工作汇报 XXX医院合理用药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和专家: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为提高我院药事质控水平,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持续改进,对我院进行指导。 现对我院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建立合理用药管理组织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报告

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2010-04-06 10:54:24 一.载体用量错误、输注时间控制不当: ①晚期大肠癌患者: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120 mg, 静滴。 结论:医嘱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作为载体,其静滴时间大有可能超过90 min,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法定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静滴时间应在30~90 min。,医师应将载体修正为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 分析:盐酸伊立替康是半合成喜树碱的衍生物,其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后者诱导可逆性DNA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构解旋。盐酸伊立替康主要在肝被羧酸酯酶裂解转化为72乙基210羟基喜树碱( SN238)而发挥作用,SN238主要作用于癌细胞分裂的S期,伊立替康及SN238可与拓扑异构酶I2DNA 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止癌细胞断裂的DNA单链再连接,而SN238活性较伊立替康强100~1 000倍。在30~90 min静滴伊立替康后1 h, SN238达到最大浓度,从而达到最大的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目的。 ②胰腺癌患者: 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1 g 静滴。 分析:注射用盐酸吉西他宾t1 /2为32~94 min,体清除率大,需短时(30 min)输注。应建议医师将0.9%氯化钠注射液修改为100 mL静滴为妥。 二.载体选择不当:溶媒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品种,尽量避免溶媒选择不当,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①肺癌患者: 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依托泊苷注射液0.1 g 静脉滴注。 分析:依托泊苷注射液在葡萄糖溶液中不稳定,可形成细微沉淀,应该用0.9%氯化 钠注射液稀释;

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

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实例分析 目的调查本院门急诊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对各类不合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点评。结果不合理问题包括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单次剂量过大、每日给药次数过少、药物联用不合理现象。结论高质量的处方点评可以提高医师和药师的用药水平,药师应为临床提供及时的最新用药信息,协助医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标签:门急诊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分析 处方是临床医师对患者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处方能够反映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和医院的医疗质量。2010年,卫生部颁布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的各种具体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是临床药师不可推卸的职责,笔者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参加了本院的处方点评工作。为了了解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对本院处方质量的影响以及深入了解临床用药情况,笔者随机抽查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并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典型实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处方来源于本院2012年1~9月门急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200张,共计1 800张,样本覆盖本院各门急诊科室,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1.2 方法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随机抽取的1 800张门急诊处方中,合理处方共1 671张,占全部处方的92.8%;不合理处方共129张,占全部处方的7.2%。不合理处方的具体分析见表1。 3 讨论 3.1 药物和临床诊断不符 (1)临床诊断高血压,处方药物为麻仁润肠丸。麻仁润肠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的非处方药品,不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2)糖尿病患者处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宋平平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宋平平 发表时间:2018-07-09T10:40:19.9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8期作者:宋平平[导读] 对消化内科常见的各类不合理用药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提高药物治疗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威海市文登区泽库镇卫生院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常见的各类不合理用药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提高药物治疗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针对我院收容的500例罹患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通过治疗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过程得出相关临床资料和数据,并对其中20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同时检查相关处方的用药问题。针对相关的临床用药问题分析,发现相关医务人员在研究消化内科疾病问题时,需要提升本身的医疗 技术水准,注重思想道德素养的加强,严格掌握消化内科中药物的药理和作用,加强医疗培训,增强监管水平,这有利于显著改善消化内科疾病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关键词: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分析 消化内科在大规模医院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消化内科的用药合理性会对医疗安全与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产生密不可分的影响。然而,消化内科疾病类型冗杂,相关药物的类型也较多,而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数量庞大,对应着使用的药物用量也会很大。因此,为了保证最高的医疗效率和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相关医务人员对消化内科的用药一定要保证其高度的合理性,避免用药不合理导致药物治疗效率低下甚至危及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健康。本文通过对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两个年份对病患的用药状况进行分析,将收容的50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选取200例患者的处方进行检查,并分析研究其临床上的资料和结果,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收容治疗的500名罹患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选取其中200名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其中包含79名男性患者以及121名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大部分在20到79岁之间。 1.2方法在我院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收容诊治的500名罹患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处方,并检查其用药的不合理问题。审核工作将由我院高层医疗人员以及资质较高的医生与药师进行,对20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处方进行全方面的检查与分析。 2.结果在对我院所随机选取的20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处方进行检查和分析后,得出具体不合理用药有60例,这些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主要为药物理化联用不合适、药理拮抗、药物周期性使用、药物联用不合理以及用药的指证不合理等问题。在60例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当中,分别存在9例临床指证不合理的问题,9例药物周期性使用不当的问题,15例药物拮抗的问题,9例药物联用不合理的问题以及18例药物的理化联用不合适的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消化内科的不合理用药属于常态,需要对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控制和减少数量的措施。 3.讨论在当下医学研究逐渐迈入新的领域的情况下,针对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药物在临床上也愈来愈常见,然而,消化内科的不合理用药依然时常发生,导致在进行治疗时加重了消化内科疾病治疗药物的副作用以及降低了药物的药用效果。通过我院对不合理用药的6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处方的分析,在此以不合理用药问题中药物拮抗以及药物联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如下。 3.1药物拮抗的问题 3.1.1西咪替丁与硫糖铝一天三次口服四百毫克的西咪替丁片,一天三次口服一克的硫糖铝分散片。西咪替丁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提高胃中的酸碱值,所以能够破坏硫糖铝分解所造成的酸性环境,削弱了硫糖铝的功效;而通过八硫酸蔗糖以及氢氧化铝结合的硫糖铝可以在胃中构成黏性凝胶,并附着在溃疡和上皮细胞之上,通过这个环节,能够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覆盖了溃疡面,使其不受刺激。然而,要形成保护层,需要胃的酸碱值小于四才可以络合胃黏膜蛋白质。由于西咪替丁的作用,所以这两种药物不适合一起使用。 3.1.2铋剂与抑酸药一天三次口服一百毫克的胶体果胶铋胶囊,一天两次口服二十毫克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铋剂能够形成铋盐并在胃粘膜上沉淀的前提条件便是要在胃酸的作用下,这样才能够有效保护溃疡面,发挥其抗幽门螺杆菌的功效。然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抑酸药,会抑制胃酸的产生,所以不能将这两种药同时使用。如果一定要联合服用,需要注意分开次进行使用。 3.2药物联用的不合理的问题 3.2.1碳酸氢钠与红霉素肠溶片一天三次口服半克的碳酸氢钠片,一天三次口服半克的红霉素肠溶片。碳酸氢钠能够降低胃酸,而红霉素为碱性抗生素,容易在胃酸中被破坏,碳酸氢钠会使得红霉素的破坏性减少,提高生物利用程度以及抗菌的活性。然而,当胃中的肠溶液酸碱值较高时,肠溶衣材料会很轻易分解掉,但是,药物的功效会在肠道中溶解后才能够起效。因此,碳酸氢钠与红霉素肠溶片进行联用时,能将肠溶衣溶解掉释药,破坏红霉素的结构,削弱了药物治疗的效果。 3.2.2抗菌药物与蒙脱石散一天三次口服二百毫克的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一天三次口服三克的蒙脱石散剂。蒙脱石散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并巩固消化道的粘膜,并清除及固定较多类型的毒素和病原体。在针对细菌性腹泻的过程中,临床上会将其与抗菌药物进行联用。然而,胃肠道不会吸收蒙脱石散剂,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口服此类药物后会在肠腔上构成一个保护层,使抗菌药物的效果和功能失灵。而蒙脱石散会吸收抗菌药物并随粪便被排出。所以,当一些口服药与蒙脱石散进行联用时,会影响其他药物的药效,并降低药物的治疗功能。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