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山陕会馆导游词3篇
山东导游词优秀范文

山东导游词优秀范文山东这么美,不去一趟旅行,对不起眼睛。
以下是为大家的山东导游词优秀范文,学习。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刘公岛,位于威海湾口,它面临黄海,背接威海湾,素有“海上桃源”之称。
岛上主要景点有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刘公岛博览园、刘公岛鲸馆、旗顶山炮台等景点,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更有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因此,这里是甲午战争纪念地,更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刘公岛游玩需要从威海坐客船前往,行程约20分钟。
而最正确的游玩路线建议登岛后先向西前往不远处的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这是一处遗址类博物馆,以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清代建筑为主体,真实再现了当年北洋水师及甲午战争的历史原貌。
参观完后从出口向北进入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海上公园。
公园内苍松翠柏,山花漫烂,植物覆盖率非常高。
公园中有一个小型的动物园,游客可以在梅花鹿馆中看到很多的梅花鹿。
之后可前往山上看旗顶山炮台,参观完后可在此坐缆车下来正好可以游玩刘公岛博览园,在缆车上还可以俯瞰整个博览园的全貌。
在博览园你可以真正了解到刘公岛的历史,园内很大,分为“刘公美德”、“甲午风云”和“英租历史”3个主题区,整个园区玩下来需要2小时左右。
“刘公美德”区主要用巨大壁雕、木雕讲述了刘公岛的文化。
而在甲午海战纪念馆里还可以看到当年北洋水师从成军到覆灭的过程,逼真再现了壮烈的战争场面。
在纪念馆的外部就是登岛时映入眼帘的邓世昌石雕。
之后可在英租威海卫历史展览馆中,看到威海被英国强租了32年,其中刘公岛被强租了42年的耻辱历史。
而在展馆外可见英租时期的建筑,这些建筑多以斜坡屋顶为主,都还有一个四方的大烟囱,非常有特色。
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乘坐观光车穿行林海松涛间,20分钟的行程可将各主要景点尽收眼帘。
更或是选择乘坐环岛游船的方式环岛一周,领略整个刘公岛的全貌。
南山公园位于烟台市南部,坐落于海拔百余米的山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仰望南山,层峦叠嶂,俯瞰北海,水天一色,自然景色迷人。
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社旗山陕会馆1、会馆总揽社旗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历六帝136年。
会馆居于赊旗镇闹市中心,座北朝南,南对当年最繁华的磁器街,北靠五魁场街,东邻永庆街,西伴绿布场街。
主体建筑呈前窄后宽之势,东西最宽62米,南北长156米(现存),总占地面积12885. 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
整体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
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有:琉璃照壁、悬鉴楼、石牌坊、大拜殿、春秋楼。
两侧相陪建筑有木旗杆、铁旗杆、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楼、东、西长廊、腰楼、药王殿、马王殿、道坊院等。
其中春秋楼及其附属建筑于咸丰七年为捻军所焚,现存建筑152间。
全貌zl社旗山陕会馆系当年寓居此地的山陕二省商人集资兴建的同乡会馆,因馆内敬奉关公,为此又名关公祠、山陕庙,是一座商业会馆类建筑与关帝庙建筑完美结合的古建筑群。
其建筑之时正处于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潮期。
加之会馆这一建筑类型本身就是资本萌芽商业繁盛之产物,客居各地的富商大贾聚敛的大量钱财,为会馆建筑艺术之创造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据有关碑文记载,社旗山陕会馆仅兴建春秋楼及附属建筑就花费白银707844两,兴建大拜殿及附属建筑花费白银 88788两。
如此庞大的正是由于以上所述之绝对优势,社旗山陕会馆在全国现存80 余座同类建筑中,首家于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业内专家公认为“中国第一会馆”。
2、建筑特色一、琉璃照壁“照壁”亦称“影壁”,是中国古建筑的一种独特样式。
将照壁建得富丽堂皇,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艺术功效,使整组建筑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照壁壁面的艺术构图多姿多彩,大致可归为两种类型:盒子式和海漫式。
而社旗山陕会馆的琉璃照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的社旗山陕会馆(13张)则为海漫式与盒子式和谐结合的独特艺术样式。
其壁面之豪华,构图之巧妙,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导游资格考试地方文化知识:山峡会馆

导游资格考试地方文化知识:山峡会馆山陕会馆,即明清时代山西、陕西两省工商业人士在全国各地所建会馆的名称。
陕西、山西两省在明清时代形成两大驰名天下的商帮———晋商与秦商。
山西和陕西,一河之隔,自古就有秦晋之好的佳话。
当时,山西与陕西商人为了对抗徽商及其他商人的需要,常利用邻省之好,互相结合,人们通常把他们合称为“西商”。
山陕商人结合后,在很多城镇建造山陕会馆(也称西商会馆),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著名的山陕会有馆聊城山陕会馆等。
现已成为文化旅游资源。
聊城山陕会馆聊城山陕会馆在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
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
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全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面积不算很大,但是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却是国内罕见。
会馆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组建筑,强调中轴线两侧均衡对称,突出中轴线上建筑,通过屋顶的形式、面阔进深的大小、艺术构件雕刻的繁简等来区分建筑的主次级别。
沿中轴线由东到西依次为山门、戏楼、钟鼓楼、南北看楼、碑亭、中献殿、关帝殿、春秋阁。
从山门到春秋阁三个院落逐渐增高,错落有致,各单体建筑互相连接,布局紧凑。
山门,又称三门或牌楼,为四柱三间牌坊式门楼。
面阔7米,进深1.7米,高10米。
四根柱子的柱础均为圆雕的狮子,中间两柱正面阳刻楹联,字体雄浑,气魄宏大。
上联为:本是豪杰作为只此心无愧圣贤洵足配东国夫子; 下联是:何必仙佛功德惟其气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圣人。
中间石质门框和门楣石上遍雕蝙蝠图案。
门楣上方中间嵌条石一块,上刻“山陕会馆”四个大字。
南北两小门的门框和门楣也用整块青石作成,石上浅雕卷云纹。
澳门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

澳门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澳门,北与广东省珠海市拱北相接,西与广东省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相望,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深圳市隔海相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澳门旅游景点导游词,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澳门著名景点导游词1关帝庙位于玫瑰圣母堂附近,建于1750年,庙宇规模较小,内供奉关帝,其塑像雕刻精巧。
关帝庙大殿为金代原构,面宽三间,进深四间,歇山顶琉璃脊饰。
前檐明间特宽,平柱约与后檐次间中线相对,柱头栏额肥大,次间栏额伸至明间砍成雀替,犹如门楣形制。
有正殿、前后殿、东西配殿及山门,均为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正殿高10米,三铺顶,正脊饰有二龙戏珠,山墙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装饰华丽。
目前,中国大陆现存的关公庙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家乡祖庙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是关羽故里,乡人依祖坟立庙,称之为“关王故里”;从这里西行10公里,有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清代重修,规模宏大,布局完整,为中国武庙之冠。
庙貌古朴宏丽,且占地二百余亩,被誉为“武庙之祖”,同时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
关帝庙二、古陵庙殿河南洛阳关林葬着关羽首级;湖北当阳关陵葬有关羽正身。
这两处庙殿,均仿效皇宫而建,珍贵文物举目皆是。
三、征战关庙河南省许昌春秋楼,相传是当年关羽保嫂“秉烛达旦”之处;许昌灞陵桥关帝庙,是关羽辞曹回马挑袍之地;荆州古城,是关羽镇守之所,城南关帝庙,相传是当年关羽府邸;荆州城外江津湖畔的春秋阁,相传是关公镇守荆州时,忙里偷闲,研读《春秋》之处;武昌伏虎山下有关公“卓刀泉”,此地以井台为中心建有关庙。
四、显圣护民关庙关羽遇害以后,相传曾多次“显圣护民”,当地民众官府特建关庙以弘扬圣德。
湖北玉泉山麓,竖有“汉云长最先显圣处”石刻大碑,不远处的小关庙,相传是中国最早的关庙。
世界屋脊的西藏日喀则喇嘛庙扎什伦布寺,也有一块“关帝显圣碑”,记述了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关羽神灵助清军打退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队一事。
山东聊城导游词

山东聊城导游词篇一:聊城导游词我对聊城地接导游工作的认识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悠久,有25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如光岳楼、山陕会馆、阳谷的景阳冈、东阿曹植墓、临清的钞关、舍利塔、清真寺、螯头矶等,聊城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特别是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享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可见,聊城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种类繁多。
那么作为聊城旅游形象的地接导游在聊城旅游中所起的作用必然是非常重要的。
地接导游员服务是确保旅游团在当地顺利进行参观游览活动,并充分了解和感受游览对象的重要方面。
地接导游员负责的是为到达本地旅游的游客提供全面周到的导游服务,相对于全陪来说,工作更为细致,从接团前的准备工作到最后送客服务的每个环节,地接导游人员都必须进行安排,严格按照导游服务质量标准提供各项服务,按时做好旅游团在本地的接送工作,并按照接待计划做好旅游团在本地参观游览过程中的导游讲解工作和计划内的食宿、购物、文娱等活动的安排,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和出现的问题。
而作为聊城地接导游,也同样是在接待聊城游客时按照标准提供各项服务。
作为一个地接导游员,所要提供的导游服务包括很多方面:第一、接团前的准备工作。
在接到旅行社下达的接团的任务后,地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是地陪提供良好服务的重要前提。
地陪要熟悉接待计划,要熟悉该团的基本情况和安排活动日程。
在旅游团到达的前一天,应与各个有关部门一起落实、检查旅游团的交通住宿、行李运输等。
在落实好接待事宜后,就要准备带团的必备物品,而且要给自己充电,做好语言和知识的准备。
比如是一些外国的游客,就要在语言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
最后,不可以忘记个人形象准备,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也是代表着聊城的形象。
第二,就是接站服务。
在接站过程中,地陪应使旅游团在接站地点得到及时、热情、有好的接待,了解在当地参观游览活动的概况。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导游词范文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导游词范文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导游词范文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山陕甘会馆,大家一路上辛苦了,我是您这次行程的讲解员,大家叫我小刘就可以了,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段愉快的旅程。
那么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座建筑就是照壁了,他素雅大方,雄伟壮观,高8.6米,长16.5米。
照壁又称照墙、影墙,俗称“影壁墙”,它主要是作为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使之不能对院内的情况一览无余,同时又作为人们进入院落前停歇和整理衣冠的地方。
此外,照壁还具有两个功能,防止金钱外漏和挡住小鬼进屋,因为传说小鬼只会直着走,用照壁的形式挡他一下他就进不来了。
那咱们会馆的照壁呢从上到下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是庑殿顶。
庑殿顶是中国建筑等级最高的一种屋顶形式,在故宫当中很多建筑都采用这种形式的屋顶,它是由一条正脊和前后左右四坡相交而成的四条垂脊构成,所以庑殿顶又叫做四阿顶或五脊顶。
咱们会馆的木雕、石雕、砖雕技艺精湛、内容丰富,被成为“会馆三绝”,其中砖雕就主要表现在照壁上。
咱们顺着房檐向下看一点儿,那四个突出的圆圆的叫做寿字纹梁头,它们将此部分分成了5个部分,中间又有两个龙形耍头把每个部分又分成了三个部分,所以砖雕的区域从左到右一共为15个部分。
那我们先从左往右数,在第二个区域中呢,我们看到一朵牡丹花插在花瓶当中,大家都知道,牡丹是富贵之花,那花瓶呢?在中国语言中啊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我们把音相同的字认为是同意字,因为“花瓶”的瓶与平安的“平”相谐音,所以呢,牡丹花插在花瓶当中呢,就是富贵平安的意思了。
那我们往右看第三区的位置,我们看到一只小狮子驮着一个宝瓶,“狮子”的“狮”与“世代”的“世”音相谐,所以狮驼宝瓶就是世代平安了。
还有它旁边的那幅,也就是第四区的位置,我们看到两本书。
其实这是古代商人记账所用的账本,上面开着的是进账的账本,下面合着的是出账的账本,进账账本压着出账账本,代表只进不出,也是表达多多赚钱,好运连连的愿望了。
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社旗山陕会馆,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会馆的概况。
社旗山陕会馆位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赊店镇中心,赊店镇原名赊旗店,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清代康乾年间最为繁盛,民间有“天下店,数赊店”之称。
当时该镇为水旱码头,南船北马,总集百货,为南北九省交通要道,全国有13个省的商人在此经商,山西、陕西两地的商人为在此地有一处“叙乡谊,通商情、敬关爷、崇忠义”的场所,遂集巨资兴建了这座富丽堂皇的会馆。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经六帝136年,至光绪十八年竣工。
会馆座北朝南,总占地面积13423.60平方米。
建筑布局采用我国特有的中轴对称式的传统风格,集皇宫、庙宇、商馆、园林艺术之大成,既雄伟壮丽、又典秀大方。
在全国同类建筑中,社旗山陕会馆以其建筑时间之长、建筑艺术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商业文化内涵之丰厚而风标独树。
在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三A级旅游风景区。
位于会馆最南面的就是琉璃照壁,又称“九龙壁”。
高10.4米,宽13米,厚1.07米,单檐硬山顶,由1000多块彩釉大方砖砌造镶嵌而成。
照壁正中横书“义冠古今”四个大字,它是指关羽的义气从古到今都是堪称第一的。
因为会馆供奉关羽。
所以会馆大部分对联、门榻、匾额都是颂扬关羽的功德,故称关公祠。
在下方是一神兽,它的名字叫“白泽”,有明是非,辩善恶的功能。
照壁上最显眼的为这三幅大型砖雕图案,从东至西依次为“四狮斗宝、二龙戏珠和鲤鱼跳龙门、狮麒争斗”三幅砖雕图案夹两幅竖幅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庥光常荫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
”表达了山西、陕西人对关羽的仰慕追念之情。
另有姿态各异的龙和福、禄、寿等图案布满照壁。
整个照壁设计巧妙,色泽绚丽,构成了古代建筑不拘一格的独特风彩。
在这两侧为东、西辕门。
因为会馆敬奉关羽,所以有辕门两座。
辕门为会馆正门,上下两层,砖木结构。
2019年整理--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社旗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坐落在南阳东北45公里处。
它东与驻马店市泌阳县接壤,西和南阳县宛城区毗连,北和方城县交界,南与唐河县为邻。
1965年建立社旗县,社旗镇为县委、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位于镇中心的“山陕会馆”原名山陕同乡会馆,又名山陕庙、关公祠,曾称鼎元社,是座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建筑群,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赊旗镇的富商大贾接客迎仕、联谊集会和焚香祭奠的场所,因养有监管僧道亦称山陕庙。
正殿供奉关羽坐像,所以会馆的绝大部分对联、门榻、匾额都是颂扬关羽的功德,故又称关公祠,道光年间称鼎元社,民国十二年改称山陕会馆。
大家看这面琉璃照壁,是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建起的,高10.4米,宽13米,厚1.70米,单檐硬山顶,是用1000多块彩釉大方砖砌造起来的。
壁的两面饰有精巧剔透的“二龙戏”珠“、”龙虎争斗“,”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凤穿牡丹”、“五龙捧圣”以及姿态各异的九条龙和福、禄、寿等图案。
照壁正中横书“义冠古今”。
两侧竖写两副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麻光常阴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
表达了山西、陕西人对关羽这个同乡仰慕追念之情。
字迹采用金黄色古写隶体,显得庄严肃穆生辉。
这分别是钟楼和鼓楼,相对称坐落于悬镒楼两侧,钟楼内悬大钟一口,钟高5尺,重2千余斤,人称聚将钟,亦称“金钟报晓”,鼓楼在西侧,内悬挂更鼓一面。
现在我们穿过戏楼进入万人庭院,即会馆的中心大院。
院内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石铺地,中铺甫道,甫路两边系条石,有柱洞可以搭棚,甫路左右庭院及两厢分别为男女观众场地,院内可容万人看戏,故又称万人庭院,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石牌坊,坐落于大殿前3米高的月台上,其分左中右三座。
中间一座为三间四柱式,须弥座方校,柱的两侧附以抱鼓石,中柱两侧鼓面刻:“俞伯牙爱琴”、“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周敦颐爱莲”、“米元章爱石”、“嵇康爱竹”、“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八爱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山陕会馆导游词3篇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聊城山陕会馆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聊城山陕会馆导游词聊城山陕会馆在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 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 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在全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面积不算很大,但是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却是国内罕见。 会馆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组建筑,强调中轴线两侧均衡对称,突出中轴线上建筑,通过屋顶的形式、面阔进深的大小、艺术构件雕刻的繁简等来区分建筑的主次级别。 沿中轴线由东到西依次为山门、戏楼、钟鼓楼、南北看楼、碑亭、中献殿、关帝殿、春秋阁。 从山门到春秋阁三个院落逐渐增高,错落有致,各单体建筑互相连接,布局紧凑。 山门,又称三门或牌楼,为四柱三间牌坊式门楼。 面阔7米 ,进深1.7米,高10米 。 四根柱子的柱础均为圆雕的狮子,中间两柱正面阳刻楹联,字体雄浑,气魄宏大。 上联为:本是豪杰作为只此心无愧圣贤洵足配东国夫子;下联是:何必仙佛功德惟其气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圣人。 中间石质门框和门楣石上遍雕蝙蝠图案。 门楣上方中间嵌条石一块,上刻“山陕会馆四个大字。 南北两小门的门框和门楣也用整块青石作成,石上浅雕卷云纹。 门楣上方各嵌一石质方匾,匾上分别楷书“履中、“蹈和。 次间两门的两侧为砖筑八字形影壁,影壁左书“精中贯日,右为“大义参天。 山门外南北两端,各有一座插旗杆用的正方形石墩。 石墩高1.98 米 ,宽0.92米 ,石墩前后两面刻有龙凤,左右两面刻有荷花牡丹。 山门内侧有木质圆柱四根。 门后两内柱的上端与壁中两外柱以构件相连。 走进会馆,过了戏台下的一道山门,便见华美的戏楼,戏楼坐东面西,与大殿对峙。 戏楼后山墙中央有一条从戏台下穿过通往庭院的甬道,宽2.16米,高12.12米 ,入口处为砖雕垂花门罩。 罩上方有石刻匾额“岑楼凝霞四字。 甬道左右各有一个石刻照壁,左刻丹顶鹤与苍松,右刻梅花鹿及花草,均高2.08米 ,宽1.15米。 照壁下有精致的石刻插屏架,上有细腻的砖刻垂花壁罩,上饰琉璃制黄牡丹、绿麒麟和万年青等。 山门与戏楼之间,有连接二者的遮雨过楼,顶部为单檐硬山式。 戏楼为二重檐两层台楼,结顶正脊为歇山式,又于左右各出歇山,成十翼角,房面覆绿黄两色琉璃瓦。 戏台呈正方形平面,台高2.3米,前台宽9.6米 ,深5米 ,后台宽8.6米 ,深3米 。 戏台正面开3间台口,檐下有5块透雕木质额枋,中间为“福禄寿三星故事,两边为飞龙、花卉和人物等。 4根檐柱均为石雕楹联。 内联楷书阳文:宫商翕奏赏心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扮演成文快意在坦道骏马高帆顺风。 外联楷书阴文:结五万春花奏雅宣和无戾风骚称杰构;谱大千秋色镂金错彩有裨世教即奇观。 戏台里侧,有迎屏将前台与后台隔开。 屏上绘有4幅大型花卉,左右木柱上刻有阳文楹联:响遏行云,一曲笙簧欣乐利;歌翻白雪,八方舞蹈荷升平。 屏上方悬挂着木刻匾额“云霞绚采。 戏台的前台两侧为八字形折壁,折壁上各镶有高1.8米、宽0.5米 的石刻工笔图画。 左为“海市蜃楼,右为“天台胜景。 戏台藻井彩绘团鹤祥云,似寓有福比天高之意。 其精工细作的复台结构较为罕见。 戏楼的两侧是南北对称的夹楼,与戏楼连为一体,为二层3间单檐建筑。 中间一间屋顶高起,下有拱门内外通行。 东向门上各有石雕匾额一方,左为“对岳,右为“望海。 两侧小间的二楼都开有东向园窗。 这里原为戏楼演戏时演员们的化妆室和休息室。 至今在其墙上还可以看到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到民国八年(1919),山西、山东各地的戏曲班社和教育部的易俗社,各个时期的演员们所写下的对“戏东、“班社主不满的诗句以及京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剧种的120多个传统剧目,对于研究中国的戏剧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钟鼓楼钟楼、鼓楼南北对称,分列于夹楼外侧。 均为筑于砖石方台之上的单间二层重檐歇山十字脊式建筑。 二层各有12根檐柱承托着第一层屋檐。 一层楼门西向。 左为“钟楼,二层楼门南向,门楣上有石刻“振聋横额一方,两侧石柱上阴刻楹联一副:其声大而远,厥意深且长。 右为“鼓楼,二层楼门北向。 门楣上有石刻“警聩横额一方,两侧石柱上阴刻楹联一副:当知听思聪,岂可耳无闻。 钟、鼓楼下各有一小院,院内翠竹茂密,院墙上有一圆形月门通往庭院。 庭院东西深23米,南北宽33米 ,中央有一条平直的石板路,路两边各有一株百年古槐,浓荫如盖。 庭院正面的大殿台阶下,有一对高大雄健的石狮,由狮身、须弥座、底座3部分组成,通高3.25米。 底座四面雕刻佛教八大法宝,前为剑、杵;左为伞、塔;右为铃、笆;后为印、铂,用以驱妖避邪。 须弥座上部刻花瓶、鹿、小瓜、石榴,取其平平安安、福禄绵绵、甜甜美美、多子多孙之意。 下部前为牡丹、左为荷花、右为梅花、后为菊花,意为四季吉祥。 这对石狮,左面脚踩绣球者为雄狮,右面脚踏幼狮者为雌狮。 据记载,这对石狮从山西选料精凿细刻而成,耗银633两。 南北看楼位于钟鼓楼的西面,戏楼台前左右两侧,为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的二层外廊式建筑,楼长16.5米,深5米 ,其顶为卷棚式,上覆灰瓦。 看楼底层地面为砖铺地,二层楼板由六根木制楼板梁,上置木地板椽,在木地板上铺石砖以构成。 二层房架为四架梁,上置檩、椽、望板和瓦件。 看楼为敞开的廊式建筑,可以坐在楼内观看戏台上的表演。 看楼位于庭院南北两侧,各面阔5间,上下2层,楼长16.5米 ,深5米,房面为灰瓦卷棚顶,为看戏、饮茶、谈生意的场所。 看楼上首是碑亭,各为3开间,正面敞开,筒瓦歇山顶,飞檐则高出看楼和大殿房面。 额枋上下较宽,各绘有日出、龙虎、瓜果和人物图案。 每一碑亭各竖有石碑4幢,壁碑2块。 立碑通高均为6.2米,宽1.2米 ,碑文内容详细记载了山陕会馆历年维修建设情况,碑阴还刻有各商号名称及其捐银数量。 南碑亭西首内壁上,还立有清乾隆所刻地契碑一块,详细记述了山陕会馆置买园地阔步数目、四至、买价及刻石立碑之因,是研究晋商经营思想的重要文献。 由地契碑西折,过南碑亭西门,便是列支碑墙。 镶嵌有清嘉庆十五年(1810)、道光二十五年(1840)、同治六年(1867)、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二十年(1894)立的“会馆功竣历年进出银两开列碑等5块列支碑刻。 大殿是会馆的中心建筑,由献殿和复殿前后组成,檐部有天沟相接。 献殿与复殿又各分为正殿和南北配殿,前后左右共六殿,均面阔3间。 正殿房面高于南北配殿。 献殿为卷棚顶,复殿为悬山项。 正殿房面覆绿色琉璃瓦,前后房面中央各镶嵌有菱形状黄、绿琉璃瓦。 南北配殿覆灰筒瓦。 正殿亦称关帝大殿,殿前有方形石柱四根,石柱下为垂幔琴腿式石雕柱础。 石柱正面刻有歌颂关羽的楹联,内柱为行楷阳文:伟烈壮古今,浩气丹心,汉代一时真君子;至诚参天地,英文雄武,晋国千秋大丈夫。 外联为行楷阴文:非必杀身成仁,问我辈谁全节义;漫说通经致用,笑书生空读春秋。 四根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透雕额枋,中间1块刻有老子和八仙人物。 左边刻有“神仙传故事,右边刻有“行孝图,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几个故事,自左向右依次为:《哭竹生笋》、《扇枕温衾》、《怀右遗亲》、《为母埋儿》、《闻雷泣墓》、《恣蚊饱血》、《卧冰求鲤》。 额枋的上方,还绘有6幅《西游记》故事工笔画及木雕牡丹花12朵为装饰。 檐廊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大义参天四字。 正殿献殿内原为摆放供品,聚会议事的处所。 殿之梁檩均通体彩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人物故事画18幅。 殿内正上方悬“富国裕民木质匾额。 献殿后面为过廊,并与南北配殿中献殿后面的过廊相通。 廊西头山墙上各有角门通往南北跨院,门外侧各有石刻横匾一方,南曰:“南极,北曰:“北拱。 过廊后面是复殿,殿中偏后部有一暖阁,阁前供有关圣帝君、关平和周仓3尊雕像。 关圣帝君神像高3米,身穿刺绣滚龙袍,鎏金冠旒,威丽端正,俨然帝王形象。 复殿后仍有檐廊,廊下有木质圆柱四根,柱下皆以精致的石雕为柱础。 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透雕额枋,中间刻人物、牡丹,南北两侧刻有飞龙、麒麟等。 檐廊的迎风板上,两侧还镶有“道续尼山和“义秉麟经匾,进一步体现了关帝庙中所信奉的是地道的儒家正统思想。 南配殿位于正殿的南面,亦称文昌火神殿,是当年众商们祭祀文昌火神的处所。 设置同正殿相同,即前为献殿,后为复殿。 献殿前廊,有以石雕的麒麟、大象作柱础的石雕檐柱四根,其侧面分别刻有仙鹤祥云的花卉图案,正面刻有楹联。 内柱上刻有阳文楹联:气本似珠,看午夜光分奎辟;功原济水,居离官位按丙丁。 外柱上刻有阴文楹联:位南天以居尊,神焰荧荧临斗柄;邻北极而宰化,星精朗朗俯魁垣。 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额枋,中间一块刻有首尾相接、神态各异的7只芦雁和菊花,两侧的2块各分别刻有梅花、荷花、瓶、大香炉和茶壶。 檐廊的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风时浪恬一方。 献殿后面的复殿内供有文昌神和火神王灵官,殿正门上方悬“天开文运木质匾额。 北配殿位于正殿的北面,也称“财神殿,与文昌火神殿南北对应,是当年众商们祈祷发财的地方,也分为献殿和复殿。 献殿的前廊有以石雕的麒麟、大象为柱础的石雕檐柱四根,柱的侧面、背面分别刻有花卉图案,正面刻有楹联,内柱上刻有阴文楹联:德兆阜财,萃万国物化天宝;行以利涉,庆一时海晏河清。 外柱上阳刻楹联:位津要而掌财源,万里腰缠毕至;感钱神以成砥柱,千秋宝载无虞。 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雕额枋,中间一块刻有6只飞雁和一座城堡,两侧分别刻有鼎、花瓶、香炉和食盒。 檐廊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功司利济一方。 献殿后面的复殿内供有财神赵公明和水神金龙四大王谢绪神像,殿正门上方悬“万世永赖木质匾额。 春秋阁为会馆最后面、最高大的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