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感染性发热,仅需4步

确诊感染性发热,仅需4步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共同外在表现和首发症状,小到上呼吸道感染,大到恶性肿瘤都可能导致发热。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应首先考虑。

要确诊患者为感染性发热,跟着这4个步骤走就可以了。

STEP1:明确发热

发热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在目前许多研究中,体温监测的时点及方法都未明确。

诊断学上的定义: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病理生理学上的定义: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体温调节障碍导致的体温升高称为过热。

正常人的体温相对恒定,其测量以直肠温度较为准确(36.9~37.9°C),测口温、腋下温度则较方便。口温比直肠温度低0.3°C,比腋下温度高0.4°C。早低晚高,日差≤1°C,>1°C可诊断为发热。

老年人代谢率低,体温低于年轻人。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体温波动大。育龄女性变化大,妊娠期及月经前期体温偏高。另外,某些生理情况也会出现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心理性应激等。

STEP2:明确感染引起

明确患者是发热后,还需明确发热是否由感染引起。

感染性发热具有以下特点:

1. 起病急,伴或不伴有寒战。

2. 常有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指示相应感染部位的体征,如胸痛、咳嗽、腹泻、腹痛、尿频、尿急、头痛、呕吐等)。

3.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或降低(血液病患者多见)。

4. 炎症因子: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常有改变。

面对发热患者,需结合感染性发热特点,并进行相应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1. 常规项目:三大常规、生化全套、ESR、CRP、PCT。

2. 影像学检查:胸片或CT、B超(根据需要包含多部位)。

3. 自身免疫指标:抗O(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结核抗体。

4.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19-9、AFP(甲胎蛋白)等。

5. 病原学检查:涂片镜检、培养(多次局部标本血培养)、血清学、分子检测等。

STEP3:明确感染病原体

确定为感染性发热后,通过血常规检测,初步判断潜在病原体是

细菌、病毒或是其他病原体。确定进一步检查方向,并通过病理学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外周血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多提示细菌性感染。

但伤寒、结核及布鲁氏菌病等细菌性感染,外周血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减少。

外周血细胞总数和中心粒细胞减少:多提示病毒性感染。

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乙型脑炎、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性感染,外周血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多提示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STEP4:明确感染部位

通过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确定感染发生的部位。

中枢神经系统

伴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改变,提示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炎、脑膜炎。

可行腰穿、血培养、PCT、血清学等检查以确诊。

呼吸系统

伴咽痛、扁桃体肿大、白细胞升高,可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伴大量浓稠痰提示为肺脓肿;伴咳嗽、胸痛,可考虑肺部感染。

可行痰和(或)胸水镜检培养、血培养、抗原检查、胸片等检查以确诊。

消化系统

伴右上腹痛、黄疸,提示为胆囊炎、胆石症;伴腹痛、腹泻,可考虑肠道感染。

可行血常规、大便常规培养、血培养、PCT、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真菌及寄生虫检查等以确诊。

泌尿系统

伴寒战、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可考虑尿路感染。

可行尿常规镜检培养、血培养、PCT、支原体培养、衣原体抗原检查等以确诊。

全身性疾病

伴皮疹、关节痛、脾肿大及明显毒性症状,提示为败血症。

可行血培养、骨髓培养以确诊。

发热的相关专业知识

发热的相关专业知识 发热 一、症状概念: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 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3℃,一 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1. 发热的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低热 37.3—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41℃以上 2. 常见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大叔天火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 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3)间歇热:体温正常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 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 疟疾等。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但必须注意: ①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 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 ②热型也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而不 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 二、原因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 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 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 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 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者可 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发热可分为: 1. 感染性发热,主要由病原体引起,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 2. 非感染性发热由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观察要点 1. 病史了解病人发热出现的急缓、发热程度及热性特点。有无感染的诱因,如过度疲劳、受凉、与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接触史(如感冒等)、皮肤黏膜损伤、各种治疗与护理 导管的放置等;有无感染灶的临床表现,如咽痛、咳嗽咳痰、胸痛、尿路刺激征、腹痛腹泻、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 2.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 3.原发病灶的观察皮肤有无红肿、溃烂,局部有无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有无溃疡,牙龈有无出血、溢脓;咽和扁桃体有无充血肿大及其脓性分泌物;肺部有无啰音、有无咳 嗽咳痰及痰液的性状和量;腹部及输尿管有无压痛,肾区有无叩痛;肛周皮肤有无红肿、 触痛,局部有无波动感;女性病人注意外阴情况等。 4.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X线检查有无异常;血培养加药物敏感试 验的结果;不同感染部位分泌物、渗出物或排泄物的细菌涂片或培养的结果等。 四、护理措施 1. 休息卧床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减少机体的消耗,必要时可吸氧。维持室温 在20-24℃、湿度55%-60%,并经常通风换气。病人宜穿透气、棉质衣服,若有寒颤应给 予保暖。 2. 补充营养及水分鼓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以补充机体需要和因发热所造成的额外消耗。指导病人摄取足够的水分以防脱水,每 天至少2000ml以上,必要时可遵医嘱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若为重症贫血、 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则需限制液体摄入量并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3. 降温高热病人可先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前额及大血管经过的部位,如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有出血倾向者禁用酒精或温水擦浴,以防局部血管扩张而进一步加重出血。

确诊感染性发热,仅需4步

确诊感染性发热,仅需4步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共同外在表现和首发症状,小到上呼吸道感染,大到恶性肿瘤都可能导致发热。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应首先考虑。 要确诊患者为感染性发热,跟着这4个步骤走就可以了。 STEP1:明确发热 发热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在目前许多研究中,体温监测的时点及方法都未明确。 诊断学上的定义: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病理生理学上的定义: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体温调节障碍导致的体温升高称为过热。 正常人的体温相对恒定,其测量以直肠温度较为准确(36.9~37.9°C),测口温、腋下温度则较方便。口温比直肠温度低0.3°C,比腋下温度高0.4°C。早低晚高,日差≤1°C,>1°C可诊断为发热。 老年人代谢率低,体温低于年轻人。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体温波动大。育龄女性变化大,妊娠期及月经前期体温偏高。另外,某些生理情况也会出现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心理性应激等。 STEP2:明确感染引起 明确患者是发热后,还需明确发热是否由感染引起。 感染性发热具有以下特点: 1. 起病急,伴或不伴有寒战。 2. 常有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指示相应感染部位的体征,如胸痛、咳嗽、腹泻、腹痛、尿频、尿急、头痛、呕吐等)。 3.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或降低(血液病患者多见)。 4. 炎症因子: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常有改变。 面对发热患者,需结合感染性发热特点,并进行相应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1. 常规项目:三大常规、生化全套、ESR、CRP、PCT。 2. 影像学检查:胸片或CT、B超(根据需要包含多部位)。 3. 自身免疫指标:抗O(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结核抗体。 4.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19-9、AFP(甲胎蛋白)等。 5. 病原学检查:涂片镜检、培养(多次局部标本血培养)、血清学、分子检测等。 STEP3:明确感染病原体 确定为感染性发热后,通过血常规检测,初步判断潜在病原体是

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

发热待查,笼统指代「开始症状或物证不典型以致诊断不明确」的发热,一直是临床疾病诊疗的重点和难点。《中华传染病杂志》编委会于 2017 年底发布了《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以期帮助临床医师在发热待查的诊断和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 发热待查的定义 建议规范用语,统一将「fever of unknown origin」命名为发热待查。 结合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可将发热待查分为 4 类:经典型发热待查、住院患者的发热待查、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发热待查和 HIV 感染者的发热待查,后三者统称为特殊人群的发热待查。 经典型发热待查的病因 引起经典型发热待查的病因可归纳为 4 类: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和其他疾病。不同时期、地区、年龄的患者以及不同医疗资源造成发热待查的病因谱构成比例不同。 表 1 经典型发热待查与特殊人群发热待查的比较

经典型发热待查如何查? 遇到发热待查,不要头疼,做到「一掌握四步骤」,见招拆招,才不会束手无策。1. 掌握病因 引起经典型发热待查的病因超过 200 种,但是可以归纳为以下 4 类: (1)感染性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引起发热待查的最主要的病因,以细菌感染占多数,病毒次之。 (2)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所占的比例近年来有所上升。成人 still 病、SLE 是年轻患者常见病因,老年患者中风湿性多肌炎/颞动脉炎等发病率上升。 (3)肿瘤性疾病:随影像学技术普及,易被早期发现,在发热待查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4)其他疾病:约占 10%,包括药物热、肉芽肿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溶血发作、隐匿性血肿、周期热、伪装热等。 2. 诊断流程四步骤 (1)判断是否属于经典型发热待查 ?发热病程:持续超过 3 周; ?体温:口腔测体温至少 3 次>38.3℃ 或至少 3 次体温 1d 内波动>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年1月2日发布2006-10-01 03:50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发[2001]2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有关部委卫生局(处),部有关直属单位: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和监测的准确率,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充分论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二○○一年一月二日 卫生部办公厅 二○○一年一月三日印发 附件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或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疮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则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作出病原学诊断。

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传染病学对发热诊治的作业

发热 班级:临床A15# 姓名:# 学号:# 一、概念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腋测法:正常值36-37℃。口测法:正常值为36.3-37.2℃。 肛测法:正常值为36.5-37.7℃。额测法仅用于体温筛查。 二、发生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1.致热原性发热致热原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原:包括:○1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毒素等;(传染病发热多为此类)○2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3抗原抗体复合物;○4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5多糖体成分及多核甘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外源性致热原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3)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改变受发热中枢介质的影响,发热中枢介质分为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正调节介质能使体温调定点升高,包括:前列腺素E、环磷酸腺苷、Na+/Ca2+比值、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一氧化氮。负调节介质为对抗体温升高的物质,包括:精氨酸加压素、黑素细胞刺激素、白细胞介素-10等。 2.非致热原性发热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感染的概念 感染是指微生物侵入人体后繁殖或机体自身菌群的异位、比例失调对机体造成的损害而引发的一种炎症反应。 感染发生中的微生物因素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和入侵门户等。病原体数量愈大,引起感染的可能性愈大。致病力是指病原体引起疾病的能力,包括粘附、侵袭组织、产生毒性物质和抗拒、逃避宿主防御的各种能力。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前者可直接损伤组织,后者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胞

壁的脂多糖。人体的免疫力也是是否致病的重要因素,只有在病原体数量大、毒力强、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 感染类型:分四类 感染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病原体被清除,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如胃酸)或特异性免疫使病原体不能定植而被清除。第二类是潜伏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立即引起病状,而是在一段时间后才发病。第三类是急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短时间内引起明显的病状。第四类是慢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病情持续较长时间,病状轻微或隐匿。 经过以上的改写和删除,文章更加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停留在入侵部位或侵入较远的脏器,继续繁殖,而人体没有出现任何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慢性携带时间大于3个月,急性携带时间小于3个月。病原携带的共同特征是能排出病原体,而无临床表现及免疫应答。病原携带常常不易为人们识别,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隐形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仅引起宿主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度组织损伤。它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但宿主能排出病原体。感染的结果,一部分人的病原体被消除,另一部分人转变为病原携带者,甚至持续携带成为健康带菌者。 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在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和组织的变化,在临床上出现某一种感染并所特有的综合症时称为显性感染。在不同感染性疾病中,这四种感染类型各有侧重。在社会感染中,隐形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病人以显性感染较多见,而医务人员则以携带状态多见。 感染的临床分期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期和后遗症期。潜伏期对医院感染非常重要,不仅确诊某些感染是否发生在院内,也是医学观察、检疫、隔离、留观期限的依据。复发再燃不属于医院感染。 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与毒血症、炎形体征和皮炎。大多数感染者有发热、寒战、发热伴脉速试验中感染常见的前驱

发热鉴别诊断

发热待查首次病程录 患者因反复发热1年入院,考虑为发热待查,发热有两大病因:一为感染性疾病,二为肺感染性疾病。 一、感染性疾病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反复发热,有咳嗽、咳痰,查血象示中性粒细胞偏高,胸片示肺炎,但抗生素使用后体温下降不明显。患者发热、咳嗽、咳痰,肺结核感染不能排除,但患者否认结核接触史,进一步查结核抗体、痰找结核杆菌、PPD试验排除。 2.胆道、肠道感染:患者查体巩膜无黄染,皮肤无黄染,胆囊区无压痛,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无腹痛、腹泻,故暂不考虑。待肝功能、大便常规结果回报。 3.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血象示中性粒细胞偏高,不能排除尿路感染,患者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查体无肾区叩击痛。待尿常规结果回报以排除。 4.皮肤感染:患者无皮肤局部破溃,故皮肤感染暂不考虑。 二、非感染性疾病 患者为老年女性,长期发热,抗生素使用后效果不明显,有心包积液,明显消瘦,故非感染性疾病不能排除。 1.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目前无皮疹、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症状,进一步查自身抗体、抗“O”、类风湿因子以排除。还需排除甲亢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进一步查甲状腺激素、进一步分析。 2.血液系统:患者有淋巴结增大,反复发热,淋巴瘤不能除外,但患者入院查体未见瘀斑,肝脾肋下未及,故暂不考虑。必要时可行骨穿证实。 3.肿瘤:患者为老年女性,无肿瘤家族疾病,进一步查肿瘤标志物,腹部超声检查以排除。发热待查主治医师查房 发热待查主任医生查房 患者因反复发热2周余入院,考虑为发热待查,发热有两大病因:一为感染性疾病,二为肺感染性疾病。 一、感染性疾病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反复发热,有咳嗽、咳痰,查血象示中性粒细胞偏高,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故急性支气管炎可能,但抗生素使用后体温下降不明显,与急性支气管炎不符。患者发热、咳嗽、咳痰,肺结核感染不能排除,但患者否认结核接触史,入院后查结核抗体阴性、痰中未找到抗酸杆菌,PPD试验阴性。故肺结核暂不考虑。 2.胆道、肠道感染:患者查体巩膜无黄染,皮肤无黄染,胆囊区无压痛,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无腹痛、腹泻,入院后不差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大便常规未检出细菌、病毒,故暂不考虑。 3.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查体无肾区叩击痛,但患者入院后查尿常规结果提示存在尿路感染,血象示中性粒细胞偏高,符合尿路感染诊断,可进一步查中段尿培养了解致病菌情况。 4.皮肤感染:患者无皮肤局部破溃,故皮肤感染暂不考虑。 二、非感染性疾病 患者为年轻女性,长期发热,抗生素使用后效果不明显,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既

发热待查的临床诊断

发热待查的临床诊断 一、概述: 1、发热的定义: 发热(fever,pyrexia):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使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当晨起休息时体温超过正常体温范围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时称为发热。正常人体温范围:口腔温度(舌下测量)36.3~37.21℃,直肠温度(肛门测量)36.5~37.71℃,腋下温度(腋窝测量)36.0~37.01℃。 2、发热待查的定义:发热待查又称未明热或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1).发热持续2~3周以上; (2).体温数次超过38.5℃; (3).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1周内)。 3、国外对特殊人群FUO的定义: (1)、HIV抗体阳性病人:体温大于38.3℃超过4周,其中住院病人热程超过3天仍不能明确病因者。 (2)、颗粒细胞缺乏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500×106 /L,体温大于38.3℃超过3天且培养阴性2天以上。 (3)、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标准同经典FUO。 (4)、住院病人: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热大于3天病因不能明确者。 儿童FUO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目前,国内经典的FUO定义仍是最为适用的 二、发热的机制: 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各种病源微生物及其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炎症或某些化学物质等外源性致热源,通过作用于体内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间接或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平升高,导致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三、发热的病因(原因): (一)、病因分类: 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2、非感染性疾病: (1)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如: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实体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肺癌、肾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等。 (2)血管-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少见的有: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Wegener 肉芽肿等。 (3)其他疾病:如药物热、脱水热、各种坏死组织吸收热、中暑、功能热、伪热等。

发热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2.变态反应疾病如药物热、风湿热。 3.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4.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机理 近年研究证明发热是由外致热原引起,其发生机理主要是体

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外致热原是使体内产生内生致热原细胞的激活物(包括各种病原体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淋巴因子类固醇产物和一些炎性物质),进人人体后,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之产生并释放内生致热原(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其致发热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是通过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E(PGE)、单胺(去甲基肾上腺素、5-羟色胺)环磷酸腺苷(cAMP)、钙/钠比值改变、内啡肽等作为中介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对体温重新调节发出调节冲动,作用于交感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另一方面作用于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缩而发生寒战,使产热增加。因皮肤血管收缩使皮温下降刺激了冷感受器向丘脑下部发出传人冲动,也参与寒战的发生。因此调节的结果是产热大于散热以致体温升高,上升到与体温调定点相适应的新水平。这是感染性发热时体温升高的基本机理关于内生致热原作用的部位,近年有学者认为在第三脑室壁的视上隐窝处,有一特殊部位为下丘脑终板血管器内生致热原作用于巨噬细胞后,释放的介质作用于此处而引起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组织损伤(心肌梗死、肺栓塞、术后发热、胸腔或腹腔积血等)、变态反应、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

2020发热临床诊断方法(完整版)

2020发热临床诊断方法(完整版) 发热病人的一般状况和全身皮肤粘膜情况是体格检查的重点。观察病人的面色、精神、是否有乏力、食欲不振等,可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检查皮肤和粘膜有无皮疹、黄疸、紫癜、出血点等病征,有助于判断病因。 2.淋巴结检查 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热时淋巴结的检查可以判断病因。触诊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压痛、质地硬或软等病征,可以了解淋巴结的病理情况。 3.心肺腹部检查 心肺腹部是发热病人的常规检查部位,可以了解病人的呼吸、心跳、肝脾肿大等情况。听诊肺部是否有干湿性啰音、心脏有无杂音、腹部有无压痛等病征,可以判断病因。 4.神经系统检查

发热时神经系统的检查也很重要,可以了解病人的神经系统病变情况。检查病人的意识、神经反射、肌力、感觉等病征,可以判断病因。 二、高热的常见原因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1℃的发热,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高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肺炎、败血症、脑膜炎、流行性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也是高热的常见原因之一,包括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这些疾病都是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常伴有发热等症状。 3.肿瘤

肿瘤也是高热的原因之一,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常伴有进行性消瘦、贫血等症状,良性肿瘤则多无明显症状。 4.药物热 一些药物也可以引起发热,称为药物热。常见的有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 5.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高热,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中毒等。 三、高热的诊断流程 对于高热病人,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具体流程如下: 1.详细病史询问 询问病人的病史,包括发热的病程、热度及热型、伴随症状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因。

发热的处理流程

神经康复I病区发热的处理流程 1.值班护士发现患者体温升高 值班护士及时记录体温并跟踪监测。 2.值班护士立即汇报当班或者管床医师 医师需要熟悉体温测量以及导致误差的情况: 体温测量及正常范围: 1。腋测法:将体温计头端置于患者腋窝深处,嘱患者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10min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2。口测法:将消毒后的体温计头端置于患者舌下,让其紧闭口唇,5min后读数.正常值为:36.3-37。2℃;其中以此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㈠低热37.3—38℃㈡中等热度38。1—39℃㈢高热39。1-41℃㈣超高热41℃以上 3。肛测法:让患者取侧卧位,将肛门体温计头端涂以润滑剂后,缓慢插入肛门内达体温计长度的一半为止,5min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体温监测出现误差的常见原因:(1)测量前未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致使测量结果高于实际体温;(2)采用腋测法时,由于患者明显消瘦、病情危重或神志不清而不能将体温计夹紧,致使测量结果低于实际体温;(3)检测局部存在冷热物品或刺激时,可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如用温水漱口、局部放置冰袋或热水袋. 3.医师立即前往病房观察、询问及检查患者 在前往患者病房的时候,医师必须注意询问时遵循2个原则:1、有的放矢的原则:询问病史和查体时,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我需要什么,那里有什么相关的线索可以帮助我明确诊断".2、“重复”原则:入院初期的询问病史和检查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所遗漏,其中包括了医生遗漏或忽视和病人遗忘、忽视,甚至隐瞒;另外疾病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时间规律,有些症状、体征是逐步显现出来的,需要医师根据疾病的特点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来判断。 询问患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患者的发热起病性质:起病较急-—-—一般感染性疾病起病较急,尤其是细菌、病毒感染,结核和伤寒除外;非感染性疾病起病较慢,如血液系统相关疾病,但绝不能将起病急缓来作为病情轻重的依据。 B.患者发热的形态: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结核等; 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波状热:布鲁菌病; 消耗热:败血症; 马鞍热:登革热; 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等; 不规则热: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阿米巴肝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但仍需注意的是大多数病例发热的高低、热型和间歇时间与诊断无关。临床医师需要注

感染科发热门诊工作制度(2)

感染科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感染科发热门诊通常是指专门为疑似或确诊感染性疾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门诊部门,是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的重要医疗机构之一,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为了 保证门诊工作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安全性,感染科发热门诊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本文就感染科发热门诊的工作制度进行探讨。 一、门诊工作流程 1.病人到达门诊领号。到达门诊的患者先领取门诊挂号,在挂号处填写完整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病史等。 2.初步筛查。患者领号后,要进行初步筛查,包括测量体温、询问是否曾经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感染病例,询问是否具有呼吸道症状等。 3.病人评估。在初步筛查后,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对于有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4.隔离措施。对于疑似或确诊感染病例,需要将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根据情况,可以采取门诊留观或转诊至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5.病人写病历和开具药物处方。对于确诊患者,需要详细记录病史、诊断和治疗方案,开具药物处方,并向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 6.复诊和转诊。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安排复诊或进行转诊到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二、门诊的安全制度

1.病人就诊安全。在门诊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安全保障。要求医护人员常戴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给患者提供安全的就诊环境。 2.药品安全制度。门诊需要制定药品管理和使用规定,严格按照医学规范开具处方,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防止误用或滥用药品。 3.医护人员安全。门诊工作中,医护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做好等待期的漏掉检查,因此门诊医生对于自己的生命健康和患者的安全也需要保障。门诊需要进行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对医护人员进行防护装备和培训。 三、制定门诊工作制度的意义 1.为预防感染疾病提供保障。制定门诊工作制度可以规范门诊部门的流程,防止患者交叉感染。 2.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制度可以提高医生、护士和其他卫生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为疏漏和误诊率。 3.增强感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门诊工作制度可以加强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和控制能力,减少感染病例的传播以及对于新发病情的及时响应。 总之,感染科发热门诊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必须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高效和科学性。同时,也要注重制度的日常维护和更新,不断优化门诊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新冠防控试题(院感部分)

一、判断题: 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 2.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可有效灭活病毒。 3.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 4.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剂量更低,致病力更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5.手卫生合格的标准是: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2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10CFU/CM2。 6.正确洗手的时间是每个步骤不少于15秒钟。 7.为了保障患者安全,进行注射时应遵循“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的要求。 8.个人防护用品是指能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用于保护个人黏膜、气道、皮肤以及衣物免受感染性病原体接触的多种屏障用品,主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面罩、隔离衣、防护服、防护鞋、围裙。 9.疫情期间我院高频接触的物表每日擦拭消毒2次。 10.门口预检分诊应对所有人员直接筛查测量体温,不必询问流行病学史与登记。 11.运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应使用专用车辆,并做好运送人员的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 12.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传播、蔓延,医务人员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13.进行高风险操作或无菌操作时要戴手套,改变操作部位或目的可

以不更换手套,但脱去手套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 14.一级防护适用于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 15.无特殊情况,符合国标(GB19082)的一次性无菌医用防护服,仅用于隔离重症监护病房的等有严格微生物指标控制的场所。 16.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17.隔离室(病区)中,不耐消毒的仪器如B超探头等在使用时应用保护套包裹,去除保护套后使用消毒纸巾擦拭消毒。 18.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要做到,戴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 19.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1-1.5米)进入人体易感的黏膜表面。 20.新型冠状病毒对热和紫外线敏感。 21.当前疫情防控期间家属原则上可以探视。 22.穿隔离衣、防护服、戴护目镜可以离开发热门诊、隔离观察室去往普通病房或诊室。 23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针对特定情况的暴露风险和传播途径所采用的补充和额外的预防措施称额外预防。 24.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每日工作结束后,以及病区隔离病房,在病例住院或死亡后,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性后,均应做好终末消毒。 25.未解除隔离的患者死亡后,拔除全部管道,不建议塞孔道,尽量减少与尸体的直接接触。 26.医务人员应根据导致感染的危险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适宜。 27.在医务人员频繁操作的医疗活动场所和出入口均应设置流动水洗

2021医院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病毒德尔塔变异株院感防控工作方案 附: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感控知识试题

2021医院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病毒德尔塔变异株院感防控 工作方案 附: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感控知识试题 目前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复杂,国家要求各地进入应急状态,引起本轮疫情传播的是新冠变异德尔塔毒株,相比之前类型,其病毒载量更高,传播传染速度更快更强。 当前,国内消灭多点散发疫情,叠加暑期出行高峰,疫情集中风险加大。8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行新闻发布会,就近期热点话题回应了社会关切。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察员xxx指出,从目前状况来看,疫情总体形势可控。只要各地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疫情在两到三个潜伏期内能够基本得到把握。 为有效防控疫情,根据近期国内外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B.1.617.2)防治工作阶段性总结与文献经验,结合Delta变异株流行情况以及省内Delta变异株感染病例救治、防控经验,依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及《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共识(试行第二版)》要求,制定防控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做好较长时间应对

疫情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实行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措施,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明确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医院内感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德尔塔变异株新特点 德尔塔变异株目前已成为全球疫情流行及国内散发疫情的最主要毒株,德尔塔感染力极强,对比原始新冠野生株,Delta变异株一共有13处突变,其中最关键的突变有四处,均发生在病毒的S蛋白区域,分别是D614G,T478K,P681R和L452R,这些突变均能影响病毒S蛋白的氨基序列,因此可能造成S蛋白结构的改变。同时,有研究数据表明这些突变会影响病毒的传播性,以及被抗体中和的能力。而临床上德尔塔变异株传播能力强、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病情发展快、重症比例高、疫苗逃逸等特点也相继被发现。并颠覆密切接触者概念,即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单位、同一座建筑、同一栋楼,发病前四天,跟这些病人相处的都是密切接触者。 三、德尔塔变异株抵抗力 德尔塔变异株变化越来越快,但其本质仍是新冠病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有包膜,德尔塔变异毒株仍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

医院感染诊断方法医院感染诊断方法

医院感染诊断方法 一、感染过程 (一)病原体被清除 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如胃酸)或特异性免疫使病原体不能定值而被清除,如给志愿者口服铜绿假单胞菌后,部分被胃酸杀灭,部分成为过路菌而排出体外。 (二)病原携带状态 分潜伏期、恢复期和“健康”携带;按携带病原时间以3个月为界又分急性和慢性携带。“健康”病原携带者的共同特点是能排出病原体而无临床表现及免疫应答。健康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常不易为人们识别,在医院感染中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三)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仅引起宿主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度组织损伤,无明显的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但宿主能排出病原体。感染的结果,一部分人的病原体被清除:另一部分人转变为病原携带者,甚至持续携带成为健康携带者。 (四)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不仅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病理、生化改变和临床表现,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显性感染又分: 1、急性感染一般见于潜伏期短、发病急的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腹泻。 2、持续性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均可引起此型感染,以病毒引起者多见,病毒在宿主体内存在可数月甚至终身。持续感染时病原体的宿主体内不一定持续增殖和引起症状,因此,持续性感染又分: (1)慢性感染:病原体在体内持续增殖,症状、体征长期迁延,多为慢性进行性感染,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盂肾炎。 (2)慢发感染:又称迟发感染或慢病毒感染。潜伏期可达数年以上,一日。出现症状,疾病即呈亚急性进展,直至死亡:如受滋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3)潜伏感染:原发感染后,病毒未被清除,而宿主免疫反应仅能迫使病原体被局限在某些受到保护的部位而处于长期潜伏状态。病原体只能在宿主细胞控制下,维持低度繁殖延续其生命,不引起症状体征,也不排出病原体。一旦宿主的免疫监视功能减弱,可以激活感染呈显性感染,并从人体排出大量病原体。引起潜伏感染的病原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病毒后长期潜伏在神经节细胞内;巨细胞病毒、疟疾、弓形体、分枝杆菌(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