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发热临床诊断方法(完整版)

2020发热临床诊断方法(完整版)

由多种不同原因致人体发热大于散热,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临床上按热度高低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及超高热(41℃以上)。有些发热原因易查,有些发热原因一时难以查明。当体温超过38.5℃,发热时间超过2~3周,经完整的病史询问、全面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为发热原因待查(FOU)。本节主要讨论高热的临床思维。

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

(一)病史询问要点

1.诱因

发热前2~3周内有无皮肤外伤及疖肿史,现已愈合的皮肤切割伤或疖一般不引起病人注意,但常作为细菌入侵门户,是诊断败血症,尤其是葡萄球菌败血症的重要线索;近1~3周内有无传染病疫区逗留史,如蚊虫叮咬可引起乙型脑炎、疟疾等;1个月内有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可引起急性血吸虫病。

2.热度及热型

病人是否测量过体温,每天最高和最低体温是多少,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为高热及对热型的判断。

3.体温升降方式

骤升型发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输液反应等;缓升型发热见于伤寒初期、结核病、布氏菌病等;骤降型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及服退热药者;渐降型见于伤寒缓解期、风湿热及感染性疾病经抗生素治疗有效时;双峰热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4.是否伴有寒战

高热前先有怕冷、恶寒及寒战者,多见于败血症、大叶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药物热、急性溶血及输液反应等。传染病过程中每次寒战是病原体入侵血流的信号。

5.发热的伴随症状

发热伴明显中毒表现见于严重感染,尤其是败血症;发热伴进行性消瘦见于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恶性肿瘤。若长期发热而-般情况尚好,见于早期淋巴瘤、变应性亚败血症。

(二)体格检查重点

1.一般状况及全身皮肤粘膜检查

注意全身营养状况。恶病质提示重症结核、恶性肿瘤。注意有无皮疹及皮疹类型,斑疹见于丹毒、斑疹伤寒;面部蝶形红斑、指端及甲周红斑提示为系

统性红斑狼疮(SLE);环形红斑见于风湿热;丘疹和斑丘疹见于猩红热、药物疹;玫瑰疹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睑结膜及皮肤少许瘀点,指端、足趾、大小鱼际肌有压痛的Osier小结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软腭、腋下条索状或抓痕样出血点,见于流行性出血热。耳郭、跖趾、掌指关节等处结节为尿酸盐沉积形成的痛风石,见于痛风病人;皮肤散在瘀点、瘀斑、紫癜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及恶性组织细胞病。大片瘀斑提示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皮肤疖肿者要考虑为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2.淋巴结检查

注意全身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质软、有压痛,要注意相应引流区有无炎症。局部淋巴结肿大、质硬、无压痛,可能为癌肿转移或淋巴瘤。全身淋巴结肿大见于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头颈部检查

结膜充血多见于麻疹、出血热、斑疹伤寒;扁桃体肿大,其上有黄白色渗出物可以拭去,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外耳道流出脓性分泌物为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红肿伴压痛为乳突炎。检查颈部时注意颈部有无阻力,阻力增加或颈项强直提示为脑膜刺激见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4.心脏检查

心脏扩大和新出现的收缩期杂音提示为风湿热;原有心脏瓣膜病,随访中杂音性质改变,要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5.肺部检查

一侧肺局限性叩浊,语颤增强,有湿啰音,提示为大叶性肺炎;下胸部或背部固定或反复出现湿啰音,见于支气管扩张伴继发感染;一侧肺下部叩浊、呼吸音及浯颤减低,提示胸腔积液;大量积液时患侧胸廓饱满,气管移向健侧,在年轻病人中以结核性胸膜炎多见。

6.腹部检查

胆囊点压痛、Murphy征阳性伴皮肤、巩膜黄染,提示为胆囊炎、胆石症发热;中上腹明显压痛,肋腹部皮肤见灰紫色斑(Grey-Turner征)或脐周皮肤青紫(Cullen 征),甚至上腹部可扪及肿块见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右下腹或全腹疼痛伴明显压痛,有时在右下腹或脐周扪及腹块,腹壁或会阴部有瘘管并有粪便与气体排出,全身营养状况较差,可能为克罗恩病(Crohn病)。肝肿大、质硬、表面有结节或巨块,提示为肝癌发热;肝脾同时肿大,可见于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季肋点压痛、肾区叩击痛,提示上尿路感染。

7.四肢与神经系统检查

杵状指(趾)伴发热,可见于肺癌、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感染性心内膜炎。关节红肿、压痛见于风湿热、红斑狼疮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必须要做的检查

(1)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为细菌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也见于某些病毒性感染,如出血热病毒、EB病毒、TTV;白细胞总数减少见于病毒感染(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及疟原虫感染,若同时伴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见于伤寒或副伤寒;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血吸虫感染;分类中有不成熟细胞出现,见于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异常组织细胞出现,见于恶性组织细胞病;若全血细胞减少伴发热,见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等。

(2)尿液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尤其是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急性肾盂肾炎;蛋白尿伴或不伴有管型尿提示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3)放射学检查:包括X线胸部摄片,胸部或腹部CT扫描,借以明确胸腹部有无病变及病变性质,如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胸膜炎、肝脓肿、肝癌、肾癌等,并有助于了解胸腹腔内有无淋巴结肿大。

2.应选择做的检查

(1)疑有败血症(包括伤寒、副伤寒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做血培养,必要时做骨髓培养。

(2)疑为结核病应做PPD试验、痰结核菌培养及24小时尿浓缩找抗酸杆菌。

(3)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做嗜异性凝集试验。

(4)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应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5)疑为白血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应做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6)疑为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应做淋巴结穿刺、活检及印片,必要时加做免疫组化检查。

(7)疑为结缔组织病,应做免疫学检查,包括ANA、RF、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以及总补体(CH50)及补体测定等;此外,血找狼疮细胞、皮肤狼疮带试验及免疫球蛋白测定亦有重要诊断价值。

(8)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者,应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若其活性及积分值增高,多见于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二、思维程序

第一步是否为感染性发热

由于感染性发热是发热中最常见的原因,通常占50%~60%,感染性疾病中又以细菌感染最多见,因此应首先考虑。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中以成熟中性粒细胞为主,伴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成熟中性粒细胞内见中毒颗粒,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积分值升高,通常提示为细菌性感染(少数见于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但感染性疾病中的结核、伤寒、副伤寒、病毒感染、疟疾等白细胞总数并不增多,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热型和病程等综合分析,并做选择性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

第二步如为感染性发热,要分析病原体是什么

一般来说,病毒性感染自病程通常不超过3周,NAP活性及积分值降低或阴性。疟疾有典型症状、特殊热型,血或骨髓中找到疟原虫,均有助于诊断。阿米巴肝脓肿可引起高热,肝脏B超检查及肝穿刺引流可明确诊断。细菌感染可为局部,亦可为全身感染,引起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常见原因有结核、伤寒、副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可通过血培养、Widal反应、PPD试验、超心声动图等进行鉴别。

第三步确定感染部位

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来确定感染部位,如发热伴咽痛、扁桃体肿大、白细胞升高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热、咳嗽、胸痛可能为肺炎,摄胸片可明确诊断;发热伴大量脓臭痰提示为肺脓肿;发热伴右上腹痛、黄疸,提示为胆囊炎胆石症;发热伴寒战、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结合尿液检查可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发热伴咽痛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结合血涂片中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改变,提示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发热伴皮疹、关节痛、脾肿大及明显全身毒性症状,提示为败血症,可行血培养、骨髓培养加以确诊。

第四步是否为结缔组织病发热

结缔组织病发热是第二位常见发热原因,约占15%~18%,常见疾病有SLE、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血管炎。疑为SLE者,应查ANA、抗dsDNA抗体、CH50、C3、C4等;疑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应查抗RNP抗体;疑为类湿性关节炎,应查RF;疑为风湿热,应查ESR、ASO 等。

第五步是否为肿瘤性发热

引起发热的血液系统肿瘤有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恶性组织细胞病,其他发热的实体瘤有肾癌、肝癌、肺癌等。骨髓涂片对白血病有确诊价值,淋

巴结活检对诊断淋巴瘤至关重要。血液、骨髓或淋巴结活检找到异常组织细胞或巨多核组织细胞有助于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胸、腹部CT扫描是筛检其他实体瘤的重要手段。

第六步是否为药物热

当以上各种检查未能证实发热原因,各种抗感染药物治疗无效,可停用各种抗菌药物及其他可能引起发热的药物,观察3~4天的体温变化,若停药后高热逐渐退至正常,可确诊为药物热。

第七步关于诊断性治疗

若临床上高度怀疑为某一疾病,但无病原学或组织学证据,可行诊断性治疗。一般应为特异性治疗,如抗结核治疗、抗疟治疗、抗阿米巴治疗。如上纵隔肿块病人不愿开胸活检,可按淋巴瘤治疗,试验性治疗有效,可证实诊断。若病人长期反复高热,高热时伴关节痛、一过性皮疹,但全身状况良好,实验室检查除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外,无其他异常。对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而试用皮质激素可以退热,缓解病情,则可诊断为变应性亚败血症。

第八步如何处理

注意对所有高热病人在未明确诊断之前,不要轻易应用抗生素及退热药,更不能使用肾上腺皮质素,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断和治疗,应在查明发热原因后对因治疗。

2020发热临床诊断方法(完整版)

2020发热临床诊断方法(完整版) 由多种不同原因致人体发热大于散热,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临床上按热度高低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及超高热(41℃以上)。有些发热原因易查,有些发热原因一时难以查明。当体温超过38.5℃,发热时间超过2~3周,经完整的病史询问、全面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为发热原因待查(FOU)。本节主要讨论高热的临床思维。 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 (一)病史询问要点 1.诱因 发热前2~3周内有无皮肤外伤及疖肿史,现已愈合的皮肤切割伤或疖一般不引起病人注意,但常作为细菌入侵门户,是诊断败血症,尤其是葡萄球菌败血症的重要线索;近1~3周内有无传染病疫区逗留史,如蚊虫叮咬可引起乙型脑炎、疟疾等;1个月内有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可引起急性血吸虫病。 2.热度及热型 病人是否测量过体温,每天最高和最低体温是多少,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为高热及对热型的判断。

3.体温升降方式 骤升型发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输液反应等;缓升型发热见于伤寒初期、结核病、布氏菌病等;骤降型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及服退热药者;渐降型见于伤寒缓解期、风湿热及感染性疾病经抗生素治疗有效时;双峰热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4.是否伴有寒战 高热前先有怕冷、恶寒及寒战者,多见于败血症、大叶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药物热、急性溶血及输液反应等。传染病过程中每次寒战是病原体入侵血流的信号。 5.发热的伴随症状 发热伴明显中毒表现见于严重感染,尤其是败血症;发热伴进行性消瘦见于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恶性肿瘤。若长期发热而-般情况尚好,见于早期淋巴瘤、变应性亚败血症。 (二)体格检查重点 1.一般状况及全身皮肤粘膜检查 注意全身营养状况。恶病质提示重症结核、恶性肿瘤。注意有无皮疹及皮疹类型,斑疹见于丹毒、斑疹伤寒;面部蝶形红斑、指端及甲周红斑提示为系

发热待查的临床诊断

发热待查的临床诊断 一、概述: 1、发热的定义: 发热(fever,pyrexia):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使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当晨起休息时体温超过正常体温范围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时称为发热。正常人体温范围:口腔温度(舌下测量)36.3~37.21℃,直肠温度(肛门测量)36.5~37.71℃,腋下温度(腋窝测量)36.0~37.01℃。 2、发热待查的定义:发热待查又称未明热或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1).发热持续2~3周以上; (2).体温数次超过38.5℃; (3).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1周内)。 3、国外对特殊人群FUO的定义: (1)、HIV抗体阳性病人:体温大于38.3℃超过4周,其中住院病人热程超过3天仍不能明确病因者。 (2)、颗粒细胞缺乏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500×106 /L,体温大于38.3℃超过3天且培养阴性2天以上。 (3)、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标准同经典FUO。 (4)、住院病人: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热大于3天病因不能明确者。 儿童FUO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目前,国内经典的FUO定义仍是最为适用的 二、发热的机制: 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各种病源微生物及其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炎症或某些化学物质等外源性致热源,通过作用于体内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间接或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平升高,导致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三、发热的病因(原因): (一)、病因分类: 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2、非感染性疾病: (1)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如: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实体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肺癌、肾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等。 (2)血管-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少见的有: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Wegener 肉芽肿等。 (3)其他疾病:如药物热、脱水热、各种坏死组织吸收热、中暑、功能热、伪热等。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断规范(试行)大全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断规范(试行)大全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发热门诊诊断规范的相关指导,以提高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该规范适用于医疗机构试行阶段,旨在为今后的正式规范制定提供经验参考。 2. 诊断流程 2.1 患者登记和初步评估 - 收集患者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 - 进行初步体格检查,记录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 2.2 详细病史采集 - 细致询问患者发热相关的病史,包括症状起始时间、症状特点、伴随症状等; - 探询既往病史及家族史,了解患者的疾病风险因素; - 注意排除传染性疾病的暴露史; 2.3 辅助检查

-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 血生化、病原学检测等; - 根据临床判断,有选择地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 2.4 诊断和处理 -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疾病诊断; - 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计划的制定和药物选择; -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病情告知与健康指导; 3. 注意事项 3.1 必要的隔离措施 - 针对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需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确保其 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评估,确定隔离级别和相应的 防护措施; 3.2 多学科协作 - 针对复杂病例,需要进行多学科的协作和讨论,以确保诊断 的准确性和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 医疗机构应设立多学科讨论会,并定期组织病例讨论,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共识; 3.3 健康教育和预防 - 患者诊断完成后,应给予患者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 - 定期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预防知识; 4.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断规范(试行)的详细内容,包括诊断流程、注意事项和多学科协作等。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考和调整,为发热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和高效的就诊服务。在试行阶段,应及时总结经验并持续改进,为今后的正式规范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020发热临床诊断方法(完整版)

2020发热临床诊断方法(完整版) 发热病人的一般状况和全身皮肤粘膜情况是体格检查的重点。观察病人的面色、精神、是否有乏力、食欲不振等,可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检查皮肤和粘膜有无皮疹、黄疸、紫癜、出血点等病征,有助于判断病因。 2.淋巴结检查 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热时淋巴结的检查可以判断病因。触诊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压痛、质地硬或软等病征,可以了解淋巴结的病理情况。 3.心肺腹部检查 心肺腹部是发热病人的常规检查部位,可以了解病人的呼吸、心跳、肝脾肿大等情况。听诊肺部是否有干湿性啰音、心脏有无杂音、腹部有无压痛等病征,可以判断病因。 4.神经系统检查

发热时神经系统的检查也很重要,可以了解病人的神经系统病变情况。检查病人的意识、神经反射、肌力、感觉等病征,可以判断病因。 二、高热的常见原因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1℃的发热,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高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肺炎、败血症、脑膜炎、流行性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也是高热的常见原因之一,包括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这些疾病都是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常伴有发热等症状。 3.肿瘤

肿瘤也是高热的原因之一,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常伴有进行性消瘦、贫血等症状,良性肿瘤则多无明显症状。 4.药物热 一些药物也可以引起发热,称为药物热。常见的有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 5.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高热,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中毒等。 三、高热的诊断流程 对于高热病人,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具体流程如下: 1.详细病史询问 询问病人的病史,包括发热的病程、热度及热型、伴随症状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因。

(完整word版)诊断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发热

•诊断学是 论述诊断 疾病的基 础理论、 基本技能 和基本方 法的一门 学科. •诊断学是 医学教育 中从基础 过渡到临 床的桥梁 课程,是 临床各专 业学科的 重要基 础。 •诊断学是 培养医生 的临床实

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关键学科。 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常见症状与体征 •问诊 •检体诊断 •实验诊断 •心电图检查、X线诊断、超声波检查 •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 •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三、常见症状与体征 •症状是指在患病状态下,病人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或不适,如头痛、胸痛、恶心、眩暈等。 •体征是指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发现的异常表现,如心脏杂音、肺部啰音、肝肿大等。四、问诊 问诊是以对话方式向病人或知情人了解病情或健康状态的一种诊断方法 五、检体诊断 •检体诊断医生应用自己的感官(如眼、耳、鼻、手)或借助简单的工具(如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等),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查找机体正常或异常,对其健康状态和病情进行评估后提出的临床判断. 六、实验室诊断 实验诊断是通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试验方法对被检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获得疾病的病原体、组织的病理型态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再结合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

七、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将被检者心电活动用心电图机描记下来的曲线图即心电图 八、诊断的种类 病因诊断根据致病以素所作出的诊断,它能明确提出致病的主要以素和疾病的本质 病历解剖诊断是对病变的部位、性质、组织结构或细胞水平的病变均能提出明确的诊断 病理生理诊断反映疾病时器官或机体功能状态的诊断 九、基本要求 ●独立问诊、系统体检 ●熟悉检验、 ●熟悉心电图机、了解B超、X线检查 ●系统整理 ●病历书写 ●初步诊断 十、注意事项: ✓强调指出掌握正确的问诊和系统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忽视. ✓在获得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实验检查项目和正确评价其结果也十分重要. ✓必须建立客观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方能达到正确认识疾病的目的. ✓最后,培养良好的医生素质也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十一、最终目的: 睁眼会看举耳会听伸鼻会嗅开口会问抬手会查静心会想提笔会写 第一节发热 一、发热的定义

2023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一、前言 “发热待查”是感染科疑难疾病诊治中的难点。合理临床诊治流程可以提高发热待查的诊断水平。 为规范发热待查临床诊治流程,《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发热待查的特点、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于2016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发热待查的诊治流程进行了讨论,并形成《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发热待查的诊断与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本共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发热待查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师在面对具体患者时,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未来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继续对本共识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发热待查定义 “发热待查”这一概念在我国最早于1962年见诸于文献,笼统指代“开始症状或物征不典型以致诊断不明确”的发热。

而在国际上,最早于1907年即出现了相关概念,在之后数十年间曾有“fever of unknown origin”、“fever of undetermined origin”、“unexplained fever”等不同表述。 1961年,Petersdorf和Beeson通过对一系列发热原因不明患者的观察后正式提出发热待查的定义和分类,并沿用至今,成为经典的发热待查概念。 1991年,Durack和Street提出长期发热的住院患者及免疫缺陷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病因分布有所不同,宜单独列出,丰富了发热待查的定义。此后,国际上开始逐渐使用“fever of unknown origin”进行统一描述。 20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进入我国。 1981年,翁心华和徐肇癑教授首次在国内发表文章阐述我国“fever of unknown origin”的病因分类,并译为“原因不明的发热”。 在国内,这一概念也曾在多篇文章中分别被译为“不明原因发热”及“发热待查”。 随着国际上相关表述的统一,本共识也建议统一这一概念的中文表述。鉴于我国最早使用”发热待查“这一名词进行描述,因此建议统一采用“发热待查”这一命名。 结合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可将发热待查分为4类:经典型发热待查和

医院感染诊断方法医院感染诊断方法

医院感染诊断方法 一、感染过程 (一)病原体被清除 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如胃酸)或特异性免疫使病原体不能定值而被清除,如给志愿者口服铜绿假单胞菌后,部分被胃酸杀灭,部分成为过路菌而排出体外。 (二)病原携带状态 分潜伏期、恢复期和“健康”携带;按携带病原时间以3个月为界又分急性和慢性携带。“健康”病原携带者的共同特点是能排出病原体而无临床表现及免疫应答。健康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常不易为人们识别,在医院感染中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三)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仅引起宿主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度组织损伤,无明显的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测才能发现,但宿主能排出病原体。感染的结果,一部分人的病原体被清除:另一部分人转变为病原携带者,甚至持续携带成为健康携带者。 (四)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不仅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病理、生化改变和临床表现,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显性感染又分: 1、急性感染一般见于潜伏期短、发病急的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腹泻。 2、持续性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均可引起此型感染,以病毒引起者多见,病毒在宿主体内存在可数月甚至终身。持续感染时病原体的宿主体内不一定持续增殖和引起症状,因此,持续性感染又分: (1)慢性感染:病原体在体内持续增殖,症状、体征长期迁延,多为慢性进行性感染,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盂肾炎。 (2)慢发感染:又称迟发感染或慢病毒感染。潜伏期可达数年以上,一日。出现症状,疾病即呈亚急性进展,直至死亡:如受滋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3)潜伏感染:原发感染后,病毒未被清除,而宿主免疫反应仅能迫使病原体被局限在某些受到保护的部位而处于长期潜伏状态。病原体只能在宿主细胞控制下,维持低度繁殖延续其生命,不引起症状体征,也不排出病原体。一旦宿主的免疫监视功能减弱,可以激活感染呈显性感染,并从人体排出大量病原体。引起潜伏感染的病原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病毒后长期潜伏在神经节细胞内;巨细胞病毒、疟疾、弓形体、分枝杆菌(包

临床分析肺炎疫情下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分析

临床分析肺炎疫情下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分析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对全球的健康 系统和人口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场疫情不仅使公众关注度空前,也 使得医疗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时,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分析显 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肺炎疫情下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 法以及治疗策略。 一、临床特征 肺炎疫情对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 COVID-19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呼吸急促等,与其他呼 吸道疾病如流感、普通感冒等存在一定的重叠。然而,与其他病毒感 染相比,COVID-19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使得临床特征更加复杂。其次,呼吸道疾病患者在COVID-19疫情期间容易受到二次感染 的影响,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临床医生应该注意患者病史的记 录和相应的辅助检查,以准确判断病情。 二、诊断方法 肺炎疫情下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方法也需进行调整和改进。传统的临 床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然而,在COVID-19疫情期间,传统的诊断方法可能不够准确或具有一定的延迟。因此,诊断方法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是采用核酸检测 技术,通过检测患者样本中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来确定其是 否感染COVID-19。此外,影像学检查也是有效的诊断手段,例如胸部CT扫描可以揭示肺部病变的特点,帮助医生进行准确判断。

三、治疗策略 针对肺炎疫情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策略,医疗机构需要采取有效的 措施以缓解疫情的压力。首先,建立有效的隔离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是关键。这包括隔离病房的设立、合理的患者分类和防护装备的配备。其次,药物治疗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于COVID-19感染患者,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此外,对于特 定的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还需要采取相应的 药物治疗和康复措施。 综上所述,肺炎疫情下呼吸道疾病的临床分析是此时此刻的关键。 临床医生需要对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诊断 和治疗策略。与此同时,公众也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守相关的 防护措施,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希望科学家们能够尽早研发出有效的 疫苗和药物,为全人类战胜这一全球性的健康危机做出贡献。

发热患者临床诊治指南(全文版)

发热患者临床诊治指南(全文版) 简介 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发热患者的临床诊治指导,并帮助他们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发热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性措施,但请注意临床操作时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1. 基本原则 - 对于发热患者,应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 根据发热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 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措施。 - 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临床诊断 2.1 病史询问 - 详细了解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体温变化、伴随症状(如寒战、咳嗽等)以及既往病史。

- 打听患者是否接触过可能感染源,如病患接触史、旅行史等。 2.2 体格检查 - 仔细检查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 - 注意观察皮肤状况、淋巴结肿大和器官肿胀等体征。 2.3 实验室检查 - 根据临床怀疑的病因,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常规、血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等。 3. 治疗措施 3.1 对症治疗 - 根据患者症状,进行相关的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止吐等。 - 针对病原体感染,进行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 3.2 密切观察 -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包括体温、血 压等指标的变化。

-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其他进一步检查。 4. 预防措施 4.1 隔离措施 - 对于可能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 - 根据具体传播途径,选择合适的隔离方式,如飞沫传播患者应佩戴口罩。 4.2 卫生教育 - 提供病情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以增强公众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 - 鼓励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频繁洗手、咳嗽时遮住口鼻等。 结论 本指南提供了针对发热患者的临床诊治指导,以帮助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处理发热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医务人员应依

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医院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HAI),又称医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或护理的患者,因感染源在医院内产生的、 起病时间在入院后48小时以上的新发感染。医院感染是医疗领域面临 的重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医疗质量。本文将探讨医院感 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一、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 医院感染可以发生在各个身体系统,其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临床 表现有以下几种: 1. 发热: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发热。发热一般持续时 间较长,不易退热或反复出现。 2. 呼吸道感染:医院感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 气急等症状。 3.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中也较为常见,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4. 伤口感染:开展手术等操作时,伤口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 之一。患者伤口处红肿、渗液、疼痛等症状明显。 5. 血液感染:医院感染亦可引起血液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和 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皮肤苍白等。 二、医院感染的诊断方法

为了及早发现和诊断医院感染,医疗机构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 临床症状评估:根据患者反映的临床症状,如发热、畏寒、局部炎症等,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医院感染的可能。 2. 实验室检查: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伤口分泌物培养等,有助于明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型。 3. 影像学检查:利用X光、CT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观察身体各部位有无发炎、积液等异常表现,帮助诊断医院感染。 4. 微生物学检测:通过分离和鉴定患者体液或分泌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药物敏感性,为治疗提供依据。 5.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抗原或病原体核酸等,可以诊断某些潜伏期较长的医院感染。 6. 细胞学检查:利用细胞学技术检查患者体液中的炎症细胞、白细胞等,帮助诊断医院感染。 通过综合以上诊断方法,医生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以明确是否存在医院感染,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三、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1. 患者隔离:对于被确认感染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简化版)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简化版) 发热是儿科医生临床工作需要处理的常见问题之一,占儿科急诊的比例非常之高。近日发布了《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指南针对21个临床问题,采用GRADE标准提出了31条推荐意见,指南适用于儿科、急诊科、全科及相关护理人员,以下为指南主要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及说明 推荐意见和推荐强度基于有相对普遍指导意义的证据,临床医生可不拘泥于指南的推荐意见和推荐强度,对急性发热的个体儿童进行诊断和处理。 推荐意见采用GRADE标准,标注在推荐意见后的括号内;1表示推荐或不推荐,2表示建议或不建议;A、B、C、D依次为高、中、低、极低证据质量等级。1A代表高质量证据推荐或不推荐,2D代表极低质量证据建议或不建议。 问题1:适合0—5岁儿童的体温测量工具和测量部位 1、儿童测量肛温时,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温度差异小(2D);儿童测量腋温时,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温度差异很小(1D) 2、新生儿测量腋温时,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温度差异很小(2C) 3、电子体温计测得儿童腋温与水银体温计测得儿童肛温低约0.2℃(1C),电子体温计测得儿童口温比水银体温计测得儿童肛温低约0.5℃(2D) 4、儿童元素汞暴露主要来自于水银体温计使用中的破碎(1B),并且可导致玻璃碎片损伤(1D)。电子体温计是替代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的理想工具之一(1B) 5、虽然红外线体温计测得耳温与水银或电子体温计测得肛温的差值不大(0.2℃),但差值范围达1.8℃(1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能提高测量准确性 问题2: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的体温高低是否与严重疾病有相关性 6、1月龄至3岁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不能完全凭体温高低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2D) 问题3: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发热持续时间是否与严重疾病相关

发烧诊断详述

发烧诊断详述 *导读:发烧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一、诊断: 1、发热很少是单一病理过程,肿瘤与结缔组织病在发热过程中可夹杂感染因素,致使临床表现复杂,但绝大多数根据临床特点与全面检查后仍可明确诊断。了解原因不明发热病因分布的频率,有助于提供临床诊断的逻辑思维。根据热程、热型与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发热(热程小于2周)、长期发热(热程超过2周,且多次体温在38℃以上)、和反复发热(周期热)。一般认为急性发热病因中感染占首位,其次为肿瘤、血管-结缔组织病。这三类病因概括了90%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感染性疾病在原因不明发热中占多数,以细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局限性脓肿、泌尿系感染、胆道感染为多见,结核病居第二位,其中肺外结核远多于肺结核。恶性肿瘤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依次为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瘤和各种实质性肿瘤,在原因不明发热中所占比例较既往增高。 2、原因不明发热的诊断原则是对临床资料要综合分析判断,热程长短对诊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感染性疾病热程相对为最短。如热程短,呈渐进性消耗衰竭者,则以肿瘤为多见。热程长,无中毒症状,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者,则有利于血管-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在原因不明发热诊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重视

新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并据此做进一步检查,对明确诊断很有意义。 3、病史与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流行病学资料),认真系统地体格检查非常重要。如起病缓急,发热期限与体温的高度和变化。有认为畏寒多数提示感染,然而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瘤等约2/3也有畏寒,说明畏寒并非感染性疾病所特有。但有明显寒战则常见于严重的细菌感染(肺炎双球菌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肾盂肾炎、急 性胆囊炎等)、疟疾、输血或输液反应等。在结核病、伤寒、立 克次体病与病毒感染则少见。一般不见于风湿热。发热同时常伴有头昏、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症状,无鉴别诊断意义。但是定位的局部症状,有重要参考价值。如发热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惊厥、脑膜刺激征等,则提示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应考虑脑炎、脑膜炎。老年患者有严重感染时,常有神志变化,而体温不一定很高值得注意。 询问流行病学史,如发病地区、季节、年龄、职业、生活习惯、旅游史,与同样病者密切接触史、手术史、输血及血制品史、外伤史、牛羊接触史等,在诊断上均有重要意义。有时一点的发现即可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4、分析热型 临床上各种感染性疾病具有不同的热型,在病程进展过程中,热型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了解热型对于诊断、判断病情、评价

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版)-发热的定义和体温的测量

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版): 发热的定义和体温的测量 发热正常体温在1天中有波动,并随不同年龄和不同体温测量方法(部位和工具)而有所不同。在研究文献中,有几种不同的发热定义,本文采用的发热定义是指,体温升高>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 目前大多采用直肠温度≥38℃定义为发热。高热临界值大多设定为39℃或39. 5℃,有的甚至采用40℃。对于0~3个月的婴儿正常直肠温度为37. 5±0.3℃,直肠温度高于正常值2个标准差(38. 1℃)则为发热,对大龄儿童而言,正常直肠温度为37. 5℃。 体温测量儿童体温测量可通过不同部位、应用不同温度计进行测量。 体温测量部位:口腔、直肠、腋下、额部和耳道。 体温测量仪器:玻璃水银体温计(图1A)、电子体温计 (图1B)、红外线电子耳道体温计(图1C)、红外线测温仪(图1D)和化学标点(相变)[chemical dot(phase-change)]测温额贴(图1E)。 玻璃水银体温计为传统的测量体温工具,但因其易断裂并发生水银泄漏,现已不主张应用于婴幼儿。国外仅作为发热诊断对照性研究的金标准,国内目前大多采用此方法测量体温。电子体温计具有测体温准确和快速的优点,在发达国家逐渐取代玻璃水银体温计用于儿童测量体温。红外线测温仪应用越来越频繁,通过检测体内血管红外辐射估测体内中心温度,通过鼓膜和头皮颞动脉测温,测体温快速,但价

格较为昂贵。红外线电子耳道体温计测量体温偏差较大。化学标点(相变)测温是通过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来判断体温变化,制作成额贴,国外有化学标点(相变)测温塑料胶棒,可反复使用。 临床问题1 0~5岁儿童不同部位应用不同体温测量工具所测体温的准确性如何? 不同部位测温的证据发现有1篇系统综述(Ⅱa)和20项前瞻性研究(2项Ⅰb, 10项Ⅱ和8项Ⅲ),由于文献纳入研究对象的年龄为0~14岁,研究地点和体温测量方法各异,故无法进行Meta分析得出结论。 有2项研究应用玻璃水银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检测 文献表明,儿童采用玻璃水银体温计在腋下所测温度平均低于耳温0.5℃以上(0.09~1.52℃),平均较直肠体温低1℃,敏感度为25% ~98%。而采用电子体温计在腋下测温可较直肠体温低,最多可达2℃。而新生儿直肠体温与腋下所测温度差值分别为0. 09℃(95% CI:0. 06~0.12℃)、0.3℃和0.2℃,平均为0.17℃。腋下测温适用于新生儿,快速易行,且结果准确。 采用化学标点(相变)测温有3项前瞻性队列研究(Ⅱ),分别为新生儿、3个月和3岁的儿童,与玻璃水银体温计腋下所测温度相比低0.32℃和0.93℃,敏感度为68%和92%。 1项关于红外线测温仪颞动脉测温的研究,研究对象为327名 4项评估化学标点(相变)额部测温与不同测温计在不同部位测温比较的研究(2项Ⅱ, 2项Ⅲ),因研究对象、对照方法及测温部位差异较大,因此有限的证据仅提示化学标点(相变)额部测温较玻璃水银测

2020版: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全文版)

2020版: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指南(全文版)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未及时给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因此,充分认识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发表至今4年,对临床诊疗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期间国际及国内关于粒缺伴发热的诊疗理念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我国在粒缺伴发热的病原学,尤其是耐药菌监测方面也积累了大量临床硏究和流行病学数据,新型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的应用带来新的危险因素。因此,参考欧洲白血病感染相关指南(ECIL指南)[123]、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 )肿瘤合并粒缺患者治疗指南(IDSA指南)[4]、2019年西班牙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管理共识[5]等,结合我国当前细菌流行病学、耐药菌监测数据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总结,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对2016年版指南进行修订。 一、定义 1 .粒缺: 扌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0.5x109/L z或预计48 h后

ANC<0.5x109/L ;严重粒缺指ANC<0.1 x109/L o 2 •发热: 扌旨单次口腔温度n38.3 °C(腋温》38.0 °C),或口腔温度n38.0 °C (腋温>37.7 °C)持续超过1 h o粒缺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侵入。 需要指出的是,发热是粒缺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由于这群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临床医师的判断在决定是否需要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起着关键性作用。即使患者不能满足上述定义,也需要医师仔细甄别是否需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例如,对于全身状况不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警惕感染时可能无发热或表现为低体温。在考虑细菌感染同时也需要警惕其他病原菌感染和混合感染。 二、流行病学 1•粒缺伴发热的流行病学: 超过80%的血液肿瘤患者和10%〜50%的实体肿瘤患者在个疗程化疗后会发生与粒缺有关的发热。血液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常有较高的死亡率,其血流感染(BSI)的相关死亡率达7.1%~42%[6,7,8]。粒缺伴发热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感染部位不明显或难以发现,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低。能明确感染部位者占50%左右,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月市,其后依次为上呼吸道、肛周和BSI等⑻。 我国粒缺伴发热的病原流行病学资料大多来源于BSI数据,与国外调查

最新:新冠、流感、感冒的鉴别诊断(全文)

最新:新冠、流感、感冒的鉴别诊断(全文) 随着全国各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政策的调整,又恰逢即将进入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流行的季节,仅以本文,希望大家对新冠、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以下简称上感)有个简单的认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很多,主要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甚至是肠道病毒。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大家也俗称它为“伤风”。

上呼吸道感染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可反复发病。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 普通感冒通常疾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有时可由于咽鼓管炎导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查体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可为轻度充血。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继发细菌感染者可见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以咽炎为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少数患者可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应予以警惕。

诊断 根据鼻咽部症状特征,结合周围血象和阴性的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需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这些上呼吸感染未涉及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部,因此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胸部X线的影像诊断多为未见异常(图1)。 图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北方常在冬春季,而南方全年可以流行。

发热待查的临床诊断

发烧待查的临床诊断 一.概述: 1.发烧的界说: 发烧(fever,pyrexia):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使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响.当晨起歇息时体温超出正常体温规模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 2.发烧待查的界说:发烧待查又称未明热或不明原因发烧(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1).发烧中断2~3周以上; ℃; (3).经完全的病史讯问.体检和通例实验室检讨不克不及确诊(1周内). 3.国外对特别人群FUO的界说: ℃超出4周,个中住院病人热程超出3天仍不克不及明白病因者.(2).颗粒细胞缺少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500×106℃超出3天且造就阴性2天以上. (3).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尺度同经典FUO.(4).住院病人:因非沾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烧大于3天病因不克不及明白者. 儿童FUO的诊断尺度仍不同一.今朝,国内经典的FUO界说仍是最为实用的 二.发烧的机制:

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各类病源微生物及其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炎症或某些化学物资等外源性致热源,经由过程感化于体内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间接或直接感化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程度升高,导致机体产热增长,而散热不克不及响应地随之增长或散热削减,使体温升高明出正常规模. 三.发烧的病因(原因): (一).病因分类: 依据致病原因不合可分为两大类:沾染性疾病和非沾染性疾病. 1.沾染性疾病:包含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沾染. 2.非沾染性疾病: (1)肿瘤性疾病:血液体系肿瘤如: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实体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肺癌.肾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等. (2)血管-结缔组织疾病:罕有的如:体系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混杂性结缔组织病;少见的有: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Wegener 肉芽肿等. (3)其他疾病:如药物热.脱水热.各类坏逝世组织接收热.中暑.功效热.伪热等. (二).病因的散布和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