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新-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23祖先的摇篮

作者:吴珹

爷爷说:那原始森林①是我们祖先②的摇篮③。[句导读:把“原始森林”说成是“祖先的摇篮”,能让人感觉到原始森林是个能让人感觉舒适、温暖、幸福、安逸的地方。]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啊![句导读:朗读时,抓住“多大”一词重读,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那浓绿的树荫(yīn)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句导读:“浓绿”写出了原始森林枝叶茂密的特点。“一望无边”“遮住”写出了原始森林辽阔广大的特点。]

第一部分(第1小节):讲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我想——[句导读:一个“想”字,说明以下是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tāo)鹊蛋(dàn)?[句导读:问句,说明摘野果、掏鹊蛋都是作者充满童趣的猜想,而不是真正看到的。]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句导读:从这些猜想可以体会到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是那么快乐和自由自在。]节导读:猜想我们的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dòu)小松鼠,采野蔷(qiánɡ)薇(wēi)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dǎi)绿蝈(ɡuō)蝈吗?[句导读:在原始森林里,那些可爱的动物、植物成了孩子们的玩伴,孩子们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尽情玩耍,是那么无忧无虑。这原始森林的确是孩子们快乐的摇篮哪!]

节导读:猜想那时候的孩子在原始森林里开心游戏的情景。

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④……[句导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树上结满了各种野果,树杈上的鸟窝里有许多圆圆的鸟蛋。草地上,野蔷薇盛开着,小蘑菇举着一把把漂亮的小伞,美丽的红蜻蜓在林间飞来飞去。短尾巴的野兔、可爱的小松鼠、机灵的绿蝈蝈儿快活地游戏着……这回忆是多么的美好哇!]

节导读:讲那猜想和回忆非常遥远而美好。

第二部分(第24小节):讲作者猜想古代人类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美好情景。

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句导读:朗读时要读出感叹、赞美的语气。] 第三部分(第5小节):感叹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1、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

2、懂得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出示原始森林图片)

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看,这原始森林的景色多么美,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的生活环境吧。(板书:祖先的摇篮)

2、齐读题目,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自学字词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圈出来,自主解决。

(2)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效果。

(1)课件展示会认字读音,引导学生正确拼读。

yīn dòu qiáng wēi dǎi

荫逗蔷薇逮

(2)课件展示会写字,指名学生认读,教师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祖啊浓望摘掏蛋忆

重点字书写指导:

祖:偏旁是“礻”不是“衤”,“且”的最后一笔要长些;“掏”的偏旁是“扌”,识记这个字时,我们可以换一下偏旁;用形近字进行辨析,如淘、陶、萄等。

(3)教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一望无边: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遥远:距离长远,时间久远。

苍苍茫茫: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的样子。

3、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新词的方法。

三把握脉络

1、自读课文,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能根据各节意思的不同划分段落。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3、组长汇报结果,教师归纳总结。

(1)第一部分(第1小节):介绍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

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2)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介绍了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摇篮中是如何生活的。

(3)第三部分(第5小节):概括总结,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4、按男女分组朗读四个小节。读出回忆的遥远和美好,读出对原始森林的感叹。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小题。

1、图片引入,激发兴趣。用原始森林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读诗歌,感知文本。首先,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思考:祖先生活中哪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习生字后,教师要求学生读这首诗,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1、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初步记住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3、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思绪的变化,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关于原始森林的图片。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祖先的摇篮有了大致的了解,还对生字、新词进行了学习,大家都学会了吗?我来检查一下。

2、检查生字读音,生字书写,重点词语理解。

二理解课文

1、教师朗诵这首诗,让学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指名回答)

2、指名读句子: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用对词语的轻、重读以及语气的舒缓来表达感情。例如,我们朗读这个句子的时候,可以这样读: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4、边读边想: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了些什么?

(摘野果、掏鹊蛋、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5、小组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还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如果你也像祖先一样在原始森林里做这些事,会有怎样的感觉?

(3)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小节。

6、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保持长久,不被污染?

7、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有感情地朗读。

(可以自由读,展示个性指名读)

8、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展开想象,画一画祖先在摇篮中会做的事。

2、面对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你会想些什么?

1、这是一首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诗,因为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这首诗比较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找出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活动,比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蝈蝈等,并让学生体会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情,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注重朗读。朗读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首诗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3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

1、看拼音,写汉字。

2、比一比,再组词。

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动词。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

(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

1、教材分析

这首散文诗共分五小节,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真实的童年生活,这构成了课文中间部分的内容。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使“我”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展开人类所居住星球的画卷,生机盎然的蓝色和绿色同为这颗星球漂亮的盛装。森林——地球上陆地生态的主体,人类的祖先曾在这绿色的拥抱中度过一段漫长的岁月;森林是人类最初赖以生存的摇篮。

我们人类的祖先是怎样在森林里生活的呢?课文采用诗歌的形式,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啊!”“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2、教学精彩片段

师:“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保持长久,不被污染?

生1:我们要多种树,不能砍树。

生2:我们不要伤害森林里的小动物们。

生3:我们不能污染森林里的水源。

师:是呀,总的来说,我们要保护环境,与动物和谐相处,相信这样才能使“祖先的摇篮”保持长久,不被污染。

师:我们的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我们“祖先的摇篮”更是遭受了灭顶之灾。面对这些现实,你有怎样的感慨?

生4:人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大肆破坏环境,请看看吧,山林遭到砍伐导致山洪泛滥,地表缺乏植物保护,土地沙漠化严重。要是这样下去,人类就没有生存的地方了。真令人担忧。

生5:岂止这些,你没见水源遭到严重的污染,海洋生物的生存面临巨大的考验。很多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生6:是呀,这些都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私利造成的,我们应该发出倡议,阻止这些事情再发生。

生7:虽然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但是,现在人们都觉悟了,都重视保护环境了,你看,国家下大力气治理环境,很多地方出现了碧水蓝天,景色优美,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悲观,我相信以后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师:同学们说得对,过去,人们意识不到环境的重要性,所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现在人们意识到了,所以很多地方开始了保护环境的行动,这真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希望同学们加入到保护环境的大军中去,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篇二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

来。

学情分析

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此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示。

教学建议

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读好问句,学习准确地使用动词。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难点

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准确地运用动词。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准确地运用动词。

难点

理解课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三、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请看录像。(播放原始森林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4、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四、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五、检查自学情况

1、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

(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学习动词。

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

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

(1)齐读短语。

(2)分组讨论:加点的词语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教师提示: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表示人做一件事时的行为、动作。

(4)学生可以演一演上面这些动词表示的动作。

六、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指名说)

3、分组讨论: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

(写了祖先的摇篮很大。)

4、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

七、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学生注意书写。

祖的偏旁是礻,不要多写一点。

摘、掏的偏旁都是扌,右边笔画数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能漏写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

八、梳理板书

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祖啊浓望蓝

摘掏赛忆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2、仿照课文第2、3小节说句子。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难点

1、仿照课文第

2、3小节说句子。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复习导入

1、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相应的字卡。

2、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3、齐读课文。

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1)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

(3)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2、学习第2、3小节。

(1)同桌互读,说说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有着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做了些什么?(指名说)

(3)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范读第2、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5)学生练读第2、3小节。

(6)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7)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3、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1)全班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保护环境)

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会做些什么?

六、梳理板书

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和野兔赛跑

掏鹊蛋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捉红蜻蜓

采野蔷薇逮绿蝈蝈

原始森林苍苍茫茫

七、教学感悟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篇三

1、用空间与时间顺序来介绍事物的方法。

2、学写解说词。

一、导入

听《黄河大合唱》的2、3等片断,借助音乐来感受黄河的强烈的气势,激起心灵的共鸣,导入新课。

二、讲新课

1、交流资料。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中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之为“河”。河水经黄土高原,遂成黄色,故得名“黄河”。

黄河全长5464千米。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成千上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约480亿立方米水量的滚滚洪流,一泻千里。他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由此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其间,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风光绮丽的崇山峻岭,有广阔无垠的肥土沃壤,有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有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有历史悠久的三大文明古都,有丰富的物产和地下宝藏。整个黄河流域,生息着1.1亿各族儿女。

2、初读课文,交流字词。

汩汩gǔ 北麓lù 湍急tuān 穿梭suō 塑造sù 枢纽shū 气势磅礴pángbó 沟壑hè 步履lǚ 积淀diàn 清澈chè 繁衍yǎn

3、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你认为本文哪一部分最精彩,为什么?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黄河的?

(3)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能找出并说出它的作用吗?

(5)交流学习本文的感受。

(答:本文由黄河的源头开始,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面介绍了黄河,我们的祖

先在黄河流域生息劳作、繁衍发展,创造了极其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作为炎黄子孙,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增添光彩。)

三、课外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让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和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布置一次展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导游,为大家解说。

3、随着黄河输入下游的泥沙不断增多,在下游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地上悬河”现象,如黄河近几年都出现了断流,请你查找有关资料,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树立保护祖先的摇篮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

有关原始森林的图片,字词卡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你的摇篮又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

二点题教学

1 通读课文,回答“我们祖先的摇篮是哪里?”(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谁来说说

出示图片

荫掩蔽日的大树,遍地的奇花异草,清洌的甘泉,林木苍郁两岸绿色峰丛高耸,其间崩塌巨石累累,石上布满藤萝树木。谷地忽宽忽窄,两岸锥峰时高时低森林覆盖疏密不定,地下河明暗流交替出现,时而流水清澈,时而乱石峥嵘,构成了幽深静谧神秘肃穆的原始森林景观。蜿蜒曲折莽莽苍苍,林中古树、吊藤、飞禽、走兽,天然原始,阴森恐怖。

2 带着对神秘大森林的好奇,读一读文章第一小节

说一说,大森林有什么特点

学生试试动手画一画这美丽而神秘的摇篮

三识字教学

1 指导学生朗读中注意“始、曾、掏、吗、逮、蝈”等生字

2 认读含有生字的句子,进而认识生字

3 出示文中生字,学生反复读一读

4 给生字组词,教学书写

注意:始是女字旁,引导学生复习识记女子旁的字,如:姐、妈、好、奶等

意、思、想都是心字底,指导学生写的时候把心字写扁一点,另外复习心字底的字曾不易写好,教师可以示范着写

远和忆可以分类指导

5 完成习字册

四知识拓展

教师读一读,关于人类进化的文章,给学生以知识的拓展

2023最新-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23祖先的摇篮 作者:吴珹 爷爷说:那原始森林①是我们祖先②的摇篮③。[句导读:把“原始森林”说成是“祖先的摇篮”,能让人感觉到原始森林是个能让人感觉舒适、温暖、幸福、安逸的地方。]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啊![句导读:朗读时,抓住“多大”一词重读,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那浓绿的树荫(yīn)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句导读:“浓绿”写出了原始森林枝叶茂密的特点。“一望无边”“遮住”写出了原始森林辽阔广大的特点。] 第一部分(第1小节):讲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我想——[句导读:一个“想”字,说明以下是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tāo)鹊蛋(dàn)?[句导读:问句,说明摘野果、掏鹊蛋都是作者充满童趣的猜想,而不是真正看到的。]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句导读:从这些猜想可以体会到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是那么快乐和自由自在。]节导读:猜想我们的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dòu)小松鼠,采野蔷(qiánɡ)薇(wēi)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dǎi)绿蝈(ɡuō)蝈吗?[句导读:在原始森林里,那些可爱的动物、植物成了孩子们的玩伴,孩子们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尽情玩耍,是那么无忧无虑。这原始森林的确是孩子们快乐的摇篮哪!] 节导读:猜想那时候的孩子在原始森林里开心游戏的情景。 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④……[句导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树上结满了各种野果,树杈上的鸟窝里有许多圆圆的鸟蛋。草地上,野蔷薇盛开着,小蘑菇举着一把把漂亮的小伞,美丽的红蜻蜓在林间飞来飞去。短尾巴的野兔、可爱的小松鼠、机灵的绿蝈蝈儿快活地游戏着……这回忆是多么的美好哇!] 节导读:讲那猜想和回忆非常遥远而美好。 第二部分(第24小节):讲作者猜想古代人类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美好情景。 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句导读:朗读时要读出感叹、赞美的语气。] 第三部分(第5小节):感叹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1、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 2、懂得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出示原始森林图片)

23祖先的摇篮一等奖创新教案

23祖先的摇篮一等奖创新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我们最后一个单元中学习的一首儿童诗。本单元围绕“世界之初”,面对所处世界的好奇发问和自由想象编排了《祖先的摇篮》,以世界之初为主线,通过反复读让学生想象祖先生活的环境。通过原始森林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为后面的想象读奠定基础。这首诗的语言凝练,内容较为抽象,全诗共分四小节,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从而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想象,最后,树叶的声响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文中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突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本组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伟大,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和探寻远古知识的兴趣。《祖先的摇篮》以儿童诗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 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二年级小学生而言,生活经验较少,对事物更善于直观形象的去认识,对于像诗歌类的需要从诗句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年纪幼小,很难明白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面貌,更无法理解这样森林所带来的质朴感受。这个年龄的学生对“祖先”这一概念也很遥远模糊。所以老师在诗歌教学中,要围绕课文内容适当补充相关资料的解说,帮助学生了解,尽量采用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理解,然后再通过展示各中原始森林的图片、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想象,让平面的诗句凭借学生丰富的想象生成为一副副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投身于诗歌的意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逐渐渗透诗句背后所隐藏的情味和意蕴。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借助

部编版《祖先的摇篮》教案完整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人教(部 编版)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首儿童诗,该诗共有四小节,第一小节通过爷爷的话来点题,引出“我”的想象,向我们描绘了原始森林的无边无际、浓密与生机勃勃。二、三两小节则通过几个动作、几个问号向我们展现了“我”对祖先生活独特、超拔而富有趣味的想象: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通过有趣的想象,将我们带回了遥远的原始社会,让我们看到了祖先们在森林里生活的奇妙场景,让我们感受到祖先与森林关系的亲密。原始森林不只是祖先的摇篮,更是祖先的快乐乐园。最后,诗歌的第四小节以风声打断了“我”想象的思绪,将大家从遥远的回忆带到了现实的生活中,通过现实与过去的对比,让读者更能体会到遥远时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也更能明白要热爱大自然,热爱自己生活的道理!诗歌语言凝练,节奏舒缓,意蕴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可爱,充满想象力,他们用童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对许多未知的事情都充满好奇。在学习这首诗时,他们会好奇诗中出现的原始森林的样子,好奇祖先们、孩子们到底是如何开展这些活动的,他们会有倾诉的欲望,有自己的想象,但由于时代的阻隔、时间的久远,孩子们并不能真的对诗中出现的内容有正确的、深度的理解。因此,在课程中,还需要老师借助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更快地感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片、换字、做动作、举例等方式理解、积累文中带动作的短语。 2.通过想象,仿照课文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 3.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原始森林是祖先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祖先生活的乐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备课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备课教案优秀10篇 《祖先的摇篮》讲述森林是人类最初赖以生存的摇篮,通过课文使学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10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备课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汉字,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文导入: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他们以天为盖,以地为席,与果木为伴,与日月为友…… 2、你有这样的体验吗?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观察一下这篇课文和前面学到的课文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不是自然段的结构,而是从中间空行断开。每断开一次就是一个小节。)认识小节。 2、学生尝试找出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并在每一个小节前面标出序号。 3、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结构有4个小节组成。 4、朗读诗歌,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小节检查学生对诗歌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7、读一读课文,思考: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8、努力把诗歌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祖、掏、逗、蔷、薇、逮、忆。 (1)比较认知“蔷”和“薇”: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比较容易识记。 (2)“忆”字强调偏旁是“忄”,左右结构。想一想还见过哪些“忄”的字呢?(预设:惊、怀……)(3)“逮”字强调读音为三声。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结合图片,拆解汉字掌握识记。) 5、出示组字方法,进行识记“忆” 6、找一找“祖、组、租”的不同。 7、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恰当使用动词的好处。【教学重点】 1.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2. 体会“摘、采”等动词恰当使用的好处。 【教学准备】 1.婴儿摇篮、原始森林。 2.原始人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等生活场景。 3.草原、大海。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浓、忆、啊”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初解题意,设问引读 1.认识“祖先”。 (1)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祖先是指什么人呢?有没有人向你提到“祖先”这个词? 预设:祖先一般是指离我们年代很久远的先人。在这首诗歌中,是指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类。 (2)出示原始人狩猎、采野果、生活的,看图帮助学生了解“祖先”。(3)请学生说一说认识“祖”字的方法。 预设:“组—祖”,注意偏旁“礻”和“衤”的区别。 2.理解“摇篮”。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摇 篮吗? (2)出示摇篮图,提问:摇篮是做什么用的?给你什么感受? 预设:摇篮是给小婴儿睡觉用的,让人觉得舒服。 3.导入。 (1)题目《祖先的摇篮》是指祖先睡觉用的摇篮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2)齐读课题。开始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首先利用原始人生活场景,拉近久远的原始时代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理解“祖先”,再联系生活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4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3.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 4.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5.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诗歌共有4小节,结构清晰明朗。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写出了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的特点。第二、三小节具体推想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的情景,这些想象都源于真实的生活。第四小节,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我”对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深深的慨叹,真挚的感情由衷表露,强调辽阔丰茂的原始森林是祖先赖以生存的摇篮,与开头彼此照应。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疑问的句式,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摘、掏、逗、采、捉、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儿童情趣溢于言表,这些词语也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范例。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郁郁葱葱。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草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鲜明,与课文描述的事物一一对应。整幅画面

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三、重点难点 1.正确、有感情地读好儿童诗,读好文中的问句,读好带动词的词语。 2.能仿照诗中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理解课题,识记生字 解读课题,认读“祖先”。 1.认读“祖”,引导学生发现“祖”是由“示字旁+且”组成,可以利用熟字换偏旁来识记,如“组、粗”。并说出几个示字旁的字。 课件出示: 神礼祥视祝福 2.字理识记: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祭祀、礼仪有关。 3.认识“祖先”: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吗?出示“狩猎捕鱼、钻

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这一单元围绕“世界之初”,以世界之初为主线,通过反复读让学生想象祖先生活的环境。通过原始森林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为后面的想象读奠定基础。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伟大,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 阅读和探寻远古知识的兴趣。《祖先的摇篮》以儿童诗的形式, 用儿童的眼光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 达了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而言,想象力非常丰富,但缺乏生活经验,感受力和理解力比较薄弱。对于像诗歌类的需要从诗句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困难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围绕课文内容适当补充相关资料的解说,帮助学生了解,尽量采用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理解,然后再通过展示各中原始森林的图片、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想象,让平面的诗句凭借学生丰富的想象生成为一副副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投身于诗歌的意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趣。 2、儿童诗歌介绍和作者介绍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祖先的摇篮、遥远、苍苍茫茫、遮住、浓

绿”等词语的含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教学难点: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领悟到含蓄集永的韵味。 五、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领读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策略、图文并茂、我问你答多种教学策略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活动 1 《祖先的摇篮》 播放PPT,展示识字卡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闭上眼睛(播放鸟叫声音) 师:现在我们一起慢慢睁开眼睛(播放原始森林图片)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优秀教案

《祖先的摇篮》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祖先,回想我们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的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课文,《祖先的摇篮》这首诗突出的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重要的主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请看录像。(出示原始森林图片)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4.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 (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学习动词。 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 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 (1)齐读短语。 (2)分组讨论:加点的词语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教师提示: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表示人做一件事时的行为、动作。 (4)学生可以演一演上面这些动词表示的动作。 四、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指名说) 3.分组讨论: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 (写了祖先的摇篮很大。) 4.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 五、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学生注意书写。 “祖”的偏旁是“礻”,不要多写一点。 “摘、掏”的偏旁都是“扌”,右边笔画数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能漏写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说课稿第1篇】 【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共分四小节。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树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整幅画面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说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脑子里有很多的为什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篇诗歌就是以孩子的语气在追想

远古时代祖先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所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包围,难免缺少这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欠缺相应的生活体验,而且本文的主旨也是非常深奥难懂的,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永远永远不被污染? 【说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体会文中动词的恰当使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第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说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2.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仿照第二第三小节说话。 【说教学难点】 通过复述课文,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文作者将情感附于想象中,情景交融,营造了优美而充满情趣的意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为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外篇》中的一篇,题目为《祖先的摇篮》,讲述了原始社会时期的人们如何依靠自然资源生存,以及人类始祖的生活方式。 本文选取的主题与内容较为深刻,既涵盖了人类生存史的重要阶段,也触及到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因此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生活方式和依靠自然资源生存的经验,了解生物链的运作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和细节信息,并能通过阅读推断事物间的联系和影响;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明白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与演化的悠久历史,增强对人类文明的

敬畏心和热爱心; 2. 告诉学生人类生活所依靠的自然资源,教育学生珍惜自然,保护环境,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希望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思考,了解人类需要和自然规律之间的平衡,培养出保护自然的环境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链”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理解文章的主要信息和重点细节。 难点: 1. 教学时要在保证语言简单清晰的同时调整措辞,让学生能够理解篇章意思; 2. 需要向学生传授一些生态环保或文化保护观念。 四、教学方法: 1. 课前师生对“祖先的摇篮”这个话题进行预热,让学生产生兴趣;

2. 教师采用情境教学、听说阅读朗读课堂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发挥出想象力,深入理解文章; 3. 强调交互式教学,学生通过讨论和互动来理解文章的意思和深层次内涵; 4.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 Step1、导入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知道人类最早是在哪些地方生活的吗? 当时的人类是怎么生存的呢?”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 补充对预习内容的引入,让学生对课文话题产生兴趣。 Step2、预习 在导入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出生物链这个概念,然后要求学生事先思考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的关系,如草、羊、狼等。通过这一预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态环保观念。 Step3、阅读 教师向学生讲解原始社会时期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生命的来源,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在学生朗读文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一些生词和难点,进行重点注解和解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第1篇】 【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共分四小节。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树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整幅画面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脑子里有很多的为什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篇诗歌就是以孩子的语气在追想

远古时代祖先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所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包围,难免缺少这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欠缺相应的生活体验,而且本文的主旨也是非常深奥难懂的,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永远永远不被污染?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体会文中动词的恰当使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第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2.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仿照第二第三小节说话。 【教学难点】 通过复述课文,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文作者将情感附于想象中,情景交融,营造了优美而充满情趣的意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祖先的摇篮-部编版

《祖先的摇篮》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展示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并朗读 谈话:你见过摇篮吗?...想知道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在哪吗? ...... 老师:我首先说说“摇篮”指的是什么? 课件:【1】摇篮图片(摇篮指 ... ... 二.学习新课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祖先的摇篮在哪儿?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去探究吧!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2.听读:要求(收起书,听读)......配乐听读) 课件【2】音乐.图片 (二)学习第一小节 老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吧! 课件【3】出示第一小节(抽读)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 思考:1.祖先的摇篮在哪儿? ...原始森林 2.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大一望无边 老师:孩子们,我们祖先的摇篮那那么美丽神秘,你愿意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嘛?课件 【4】原始森林图片 ...配乐

原始森林这么大,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婴儿睡的摇篮原本这么“小”;祖先的摇篮却(一望无边)...无边无际,那“真有意思”,我们读第一小节是要重点突出那几个词语呢? 学生:真有意思...一望无边...多大(课件出示红色) 抽生朗读(读出重点词语) 齐读 (三)学习二.三小节 老师:孩子们,我们的祖先在这样美丽的原始森林会做些什么呢?大家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二和第三下节吧! 课件【6】出示二三小节 你发现我们的祖先在这样古老美丽的原始森林里都做了些什么了吗? 学生甲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还做了什么呢?...逗小松鼠,采野蔷薇,... 老师:这样的行为,你愿意去做吗?( 愿意从这些词语中,你能读到那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呢? 课件【7】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老师:作者给了我们这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下面老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先的摇篮|人教(部编版)

祖先的摇篮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很多名家名篇。若是有选择次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优秀段落 ,对提 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 ,很多语文教师在解析课文时 ,把文章解 体的支离破碎 ,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 ,学生头疼。 解析完此后 ,学生奏效甚微 ,没过几天便忘的干洁净净。造成这种事半功 倍的尴尬场面的重点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 遍,其义自见”,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屡次阅读课文 ,或细读、默读、跳读 ,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 ,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 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 ,加强语言的 感觉力。长此过去 ,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 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 ,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 造和发展。授课目的 宋今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号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流行,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帮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今后,对于在“校”或“学”中教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会认 7 个生字 ,会写 9 个生字。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一致的,看严禁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少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少儿的认知范围,让少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 运用察见解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重视于少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应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加强环保意识。 授课重点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授课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加强环保意识。 授课准备 [本源 :学& 科& 网 Z&X&X&K] 生字词卡片、授课课件。 授课课时 1课时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 ,你们见过摇篮吗 ?知道摇篮是做什么用的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介绍摇篮的相关知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优质教案

25.《羿射九日》 2课时 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世界之初”,面对所处世界的好奇发问和自由想象编排了《祖先的摇篮》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羿 射九日》3篇课文,意在通过本组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伟大,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神奇 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和探寻远古知识的兴趣。 课题 内容简说 祖先的摇篮 本文以诗歌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的 原始森林一一人类祖先的摇 篮的赞美、向往之情。 当世界年纪 本文用活泼俏皮的语气讲述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切按自然规律运行时的美好景象,表达了 还小的时候 作者希望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让万物按自然规律自由运行的美好愿望。 羿射九日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羿一心为百姓着想,英勇射掉九个太阳的故事,体现了他为百姓着想, 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目标 1. 会认33个生字,会写 2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课文。 3. 通过品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先创造文明的赞美和向往,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 ■ JF ■ ■ 学习重点 1. 认识33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O 口QO 口OO 口口O 口口 第八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2课时 2课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主旨。 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教法与学法] i ■- * ri- κ ri a. ⅞ φ r a 1.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生字,提高识字组词能力。 2.教师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弓I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本组课文的教学,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探寻古代文明之类。 课题祖先的摇篮课型新授课设 计说明 本文以诗歌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学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学习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学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用时:5分钟) 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 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 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 屏幕。 (出示多媒体课件)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 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 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 始森 1.学生观看课件,了解中华民族 “祖先的摇篮”在哪。 2.学生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 “摇篮” OO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及反思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及反思 第八单元 单元妙解导航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远古时代来编排的,形式上有诗歌、绘本故事、神话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和一个《语文园地》。《祖先的摇篮》是一首散文诗,引导学生热爱森林,想象祖先生活的美好。《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以小孩子童稚的角度想象太阳、月亮、水及其他事物的变化,文字优美,想象神奇。《羿射九日》是一篇神话故事,描写了我国古代的大英雄羿为了天下苍生射掉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为人类造福的故事。《口语交际》围绕“推荐一部动画片”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五个板块。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 3.能按要求仿照课文说话。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默读课文,不指读。 5.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6.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7.背诵《舟夜书所见》。 单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默读课文,领略课文内容的神奇和有趣。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交流表达的欲望,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想要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单元课时分配 《祖先的摇篮》2课时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2课时 《羿射九日》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八》2课时 23 祖先的摇篮 妙析教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课文原文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 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 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 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内容介绍及作者简介 内容介绍 《祖先的摇篮》是“课文作家作品系列”中的一本,收录了吴珹老师的适合二年级孩子阅读的经典作品。为小学生量身打造,全文注音,配有多幅彩色插图,帮助孩子顺利实现自主阅读。最后的作家面对面版块是作者对自己的创作经历及被选入课文的《祖先的摇篮》这

篇文章的写作介绍,帮助老师及学生了解课文背后的故事及更深层的含义。这个版块对学生甚至对老师都是有很大帮助,有助于孩子和老师们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 吴珹,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崇明区人,毕业于复旦大学。著有《吴珹儿童文学选》《美丽的童心》《红尘思絮》《亚澳美欧见闻》等。儿童散文诗集《美丽的童心》曾获“中国新时期(1979-1988)优秀少儿文艺读物”一等奖,《豆花庄的小家伙们》被列入“世界华文少儿文学系列”,在马来西亚出版。《祖先的摇篮》入选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 《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新课: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与反思第1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树立保护祖先的摇篮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有关原始森林的,字词卡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你的摇篮又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 二点题教学 1 通读课文,回答“我们祖先的摇篮是哪里?”(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谁来说说 出示 荫掩蔽日的大树,遍地的奇花异草,清洌的甘泉,林木苍郁两岸绿色峰丛高耸,其间崩塌巨石累累,石上布满藤萝树木。谷地忽宽忽窄,两岸锥峰时高时低森林覆盖疏密不定,地下河明暗流交替出现,时而流水清澈,时而乱石峥嵘,构成了幽深静谧神秘肃穆的原始森林景观。蜿蜒曲折莽莽苍苍,林中古树、吊藤、飞禽、走兽,天然原始,阴森恐怖。 2 带着对神秘大森林的好奇,读一读__第一小节 说一说,大森林有什么特点 学生试试动手画一画这美丽而神秘的摇篮 三识字教学 1 指导学生朗读中注意“始、曾、掏、吗、逮、蝈”等生字 2 认读含有生字的句子,进而认识生字 3 出示文中生字,学生反复读一读 4 给生字组词,教学书写 注意:始是女字旁,引导学生复习识记女子旁的字,如:姐、妈、好、奶等 意、思、想都是心字底,指导学生写的时候把心字写扁一点,另外复习心字底的字 曾不易写好,教师可以示范着写 远和忆可以分类指导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创新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创新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创新教案第【1】篇〗 【教学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 【文本解读】 这篇课文选自第八单元,整个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课文是一首儿童诗,语言富有童趣想象丰富,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中2、3小节各含有两个问句,像“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等问句,都生动地描绘出了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同时疑问的句式,凸显了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能读好疑问的语气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本篇诗文中许多动词,如“摘、掏、逗、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它们构成的“摘野果、掏鹊蛋”等动宾短语,给学生们的积累做好了铺垫。在积累表示动作的词组后,也会后面的仿写做好了铺垫。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而本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就要求学生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这是对“读句子,想象画面”训练的发展和提升。 【学情分析】 关于祖先和原始森林,低段的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而学生刚开始对“祖先的摇篮”理解会有些困难,所以教师应注意引导和提示。

本课是一首诗歌,诗歌的语言往往比较凝练,内容较为抽象,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补充,但是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要允许学生们大胆地想象。还有,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了解甚少。因此,教师要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要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感知。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识字、比较识字、形声识字等方法认识“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9个字,通过展示、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蔷薇、苍苍茫茫”等词语。 2.积累“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等短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通过想象,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写一写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什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积累含有动词的短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同时通过想象,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写一写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的事。 【教学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