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祖先的摇篮》知识点梳理

一、生字笔画笔顺

二、会写字及组词

祖zǔ(祖先)(祖国)(祖母)

啊a(好啊)(天啊)(对啊)

浓nóng(浓绿)(浓妆)(浓烈)

望wàng(一望无边)(看望)(希望)

蓝lán(蓝天)(蓝色)(深蓝)

摘zhāi(摘花)(采摘)(摘瓜)

掏táo(掏心)(掏出)(掏钱)

赛sài(赛跑)(比赛)(赛车)

忆yì(回忆)(记忆)(追忆)

三、易错字

望:上下结构,第三笔是竖提,注意“王”的第三横宜长。

忆:右部分是横折弯钩,一笔写成。

四、多音字

曾zēng(姓曾)céng(曾经)

逮:dǎi(逮住) dài(逮捕)

五、近义词

原始—古老美好—美满遮住—挡住

浓绿—深绿一望无边—一望无际

六、反义词

原始—现代

七、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突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八、课后习题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那些小河里/捉鱼,/摸螃蟹?/可曾在那片树荫下/燃起篝火,/跳起舞蹈?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七)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七)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成“祖先的摇篮”,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勾勒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体会动词恰当使用的表达效果。 5.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环保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积累含有动词的短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同时通过想象,仿照第二小节或第三小节说一说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的事。 四、说学情 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脑子里有很多的为什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篇诗歌就是以孩子的语气在追想远古时代祖先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所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包围,难免缺少这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欠缺相应的生活体验,而且本文的主旨也是非常深奥难懂的,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永远永远不被污染? 五、说教法学法 本文作者将情感附于想象中,情景交融,营造了优美而充满情趣的意境。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想象情境,通过想象理解内容,读出自己的感受。另外本单元围绕复述策略开展教学,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熟悉课文,继而通过仿照第二、第三小节开展创造性复述和根据提示语复述,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说教学过程 步骤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祖先” (1)提问:什么是“祖先”? (2)教师介绍。(附图片) (3)识记“祖”。 ①正音——平舌音。 ②指导书写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祖先的摇篮》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23课《祖先的摇篮》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祖、掏”等7 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 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 使用。 二、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祖:zǔ(祖先、祖国、祖母) 啊:a(好啊、天啊、对啊) 浓:nóng(浓绿、浓妆)(浓烈) 望:wàng(看望、希望、一望无边) 蓝:lán(蓝天、蓝色、深蓝) 摘:zhāi(摘花、采摘、摘瓜) 掏:táo(掏心、掏出、掏钱) 赛:sài(赛跑、比赛、赛车) 忆:yì(回忆、记忆、追忆) 三、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逗:dòu(逗号、逗留、挑逗) 蔷:qiáng(蔷薇) 薇:wēi(蔷薇、紫薇) 逮:dǎi(逮住、逮蝈蝈) 四、多音字 曾:céng(曾经)zēng(姓曾) 逮:dǎi(逮住)dài(逮捕)

五、近义词 原始——古老美好——美满遮住——挡住 浓绿——深绿一望无边——一望无际 六、反义词 原始——现代 七、理解词语 祖先: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原始:最古老的、未开发的。 一望无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苍苍茫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八、句子解析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这句诗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原始森林比作摇篮,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原始森林与人类祖先之间的关系。 2.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 这个感叹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的赞美之情。感叹号表达了作者的惊奇,“多大”引出下文。 3.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这一小节用问句的形式为我们介绍了当年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当时的食物主要是野果、鹊蛋、野兔、蘑菇等。 4.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 “在这里”这里是原始森林。这里用问句,让我们知道作者在想象、在猜测当年我们的祖先在孩子的时候做些什么游戏: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5.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23课祖先的摇篮组词

23课祖先的摇篮组词 祖先的摇篮以诗歌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23课《祖先的摇篮》生字组词相关知识点 祖(祖先)(祖国)(祖父)(祖宗) 啊(好啊)(走啊)(天啊) 浓(浓绿)(浓妆)(浓淡)(浓眉) 望(一望无边)(愿望)(看望)(希望) 蓝(蓝天)(蓝色)(蔚蓝)(湛蓝) 摘(摘花)(采摘)(摘要)(文摘) 掏(掏心)(掏空)(掏包)(掏出) 赛(赛跑)(比赛)(赛车)(决赛) 忆(回忆)(记忆)(失忆)(追忆) 23课祖先的摇篮组词 2 祖先的摇篮以诗歌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二年级下23课《祖先的摇篮》生字组词练习相关知识点 祖()()() 啊()()()

浓()()() 望()()() 蓝()()() 摘()()() 掏()()() 赛()()() 忆()()() 祖(祖先)(祖国)(祖父)(祖宗) 啊(好啊)(走啊)(天啊) 浓(浓绿)(浓妆)(浓淡)(浓眉) 望(一望无边)(愿望)(看望)(希望) 蓝(蓝天)(蓝色)(蔚蓝)(湛蓝) 摘(摘花)(采摘)(摘要)(文摘) 掏(掏心)(掏空)(掏包)(掏出) 赛(赛跑)(比赛)(赛车)(决赛) 忆(回忆)(记忆)(失忆)(追忆) 3、《祖先的摇篮》生字组词 《祖先的摇篮》生字组词 祖先的摇篮主要是以诗歌的形式,用儿童的视觉去追想古老原始的森林,整篇诗充满了童趣的幻想和优美的语言,把我们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祖先的摇篮》

教学课 题23、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重点难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 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1.图上是什么地方?你能说一说这里有什么特点吗?(PPT出示原始森林图片) 2.师: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师: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教“祖”的书写。师:“祖”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偏旁是示字旁,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神仙、祖宗有关。 4.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字词 过渡语:一首有意思的诗往往是由一些有趣文字排列组合起来的,所以呀,要读好一首诗,我们首先要读准诗里的字。 1.(PPT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2)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字词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 (1)检查字词: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带读(老师相机强调“摘”读翘舌音)。 (2)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认读“望”,可以通过熟读成语“一望无际”,还可以采取识字换偏旁的方法,如“掏”和“淘”,“摘”和“滴”理解字义,采用做动作的方法也

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3 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祖掏逗蔷薇逮忆 2.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 加一加:祖逗忆 偏旁归类:蔷——薇逗——逮 (2)利用图片记忆“蔷薇” (3)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逗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记 猜字谜:边走边吃豆——逗 3.易读错字:掏(易读成淘)祖(平舌音) 5.应会写字:祖啊浓望蓝摘掏赛忆 (1)写正确:易写错字,忆蓝祖 (忆和亿要区分开;蓝和篮要区分开;祖为示字旁。)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赛浓摘掏 ②指导要点:浓为左窄右宽的生字;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原始祖先意思浓绿一望无际蓝天野果野兔回忆赛跑 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三)仿写句子训练:

1.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情感体验 学习课文,读出对原始森林的感叹,感受回忆的美好和遥远。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祖掏逗蔷薇逮忆”这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9个生字。 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思绪的变化,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年级下册第第23 课《祖先的摇篮》预习提纲(或学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字词初探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年级下册语文讲义-课文讲解-23祖先的摇篮教材分析部编版

第23课《祖先的摇篮》 知识点 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突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诗共分四小节,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从而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想象,最后,树叶的声响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 我会写: 祖zǔ(祖先)(祖国)(祖父)(祖宗) 啊a(好啊)(天啊)(对啊) 浓nóng(浓绿)(浓妆)(浓淡)(浓眉) 望wàng(一望无边)(看望)(希望) 蓝lán(蓝天)(蓝色)(蔚蓝)(湛蓝) 摘zhāi(摘花)(采摘)(摘瓜)(文摘) 掏táo(掏心)(掏出)(掏钱)(掏空) 赛sài(赛跑)(比赛)(赛车)(决赛) 忆yì(回忆)(记忆)(追忆) 易错字:

望:上下结构,第三笔是竖提,注意“王”的第三横宜长。 忆:右部分是横折弯钩,一笔写成。 多音字: 逮:dǎi(逮住) dài(逮捕) 曾zēng(姓曾)céng(曾经) 我曾(céng)经认识一个姓曾(zēng)的同学,后来他转学了。 近义词: 原始——古老美好——美满遮住——挡住 浓绿——深绿一望无边——望无际 美好——美妙看——观采——摘 反义词: 大——小美好——丑恶 有——没原始——现代 理解词语: 【祖先】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原始】最古老的、未开发的。 【一望无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苍苍茫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课内词语:

2020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第八单元-23 祖先的摇篮教案

课题祖先的摇篮课型讲读课文知识与能力授课 时间 2课 时 1.认识“祖、掏”等7 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 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教学目标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思绪的变化,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1.认识“祖、掏”等7 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 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 教学 等10 个词语。 重点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 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素 材原始森林的图片课件识字卡片 第一课时 1.认识“祖、掏”等7 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 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 教学等10 个词语。 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图片结合老师的 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用来做什 讲解,设置情境,激发么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 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探 导入()分钟((课件出示2:原始森林的图片) 这就是原始森林,你看,这原始森林的景色多么美,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 究欲望。

2.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自学字词。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在读课文过程中 完成下面几个任务。(课件出示3) (1)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圈出来,自主解决。 (2)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效果。 自主解决生字词,体现(1)课件展示会认字读音,引导学生正确拼读。(课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件出示4) 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dòu qiáng wēi dǎi 能力,为以后学习打下逗蔷薇逮 基础。 (2)课件展示会写字,指名学生认读,教师指导重 点字书写。(课件出示5) 祖啊浓望摘掏赛忆 (课 件出 示 6) 重点 字书 写指 导: 祖: 的偏 旁是 “礻”新课 不是 “衤”, “且”的最 后一笔要 长些; “掏”的偏 旁是 教学 “扌”,识 记这个字 时,我们 可以换一 下偏旁, 用形近字(进行辨析,如淘、陶、萄等。 (3)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课件出示7)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知识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知识点+图文讲解 知识点 一、生字笔画笔顺 二、会写字及组词 祖zǔ(祖先)(祖国)(祖母) 啊a(好啊)(天啊)(对啊) 浓nóng(浓绿)(浓妆)(浓烈) 望wàng(一望无边)(看望)(希望) 蓝lán(蓝天)(蓝色)(深蓝) 摘zhāi(摘花)(采摘)(摘瓜)

掏táo(掏心)(掏出)(掏钱) 赛sài(赛跑)(比赛)(赛车) 忆yì(回忆)(记忆)(追忆) 三、易错字 望:上下结构,第三笔是竖提,注意“王”的第三横宜长。忆:右部分是横折弯钩,一笔写成。 四、多音字 曾zēng(姓曾)céng(曾经) 逮:dǎi(逮住)dài(逮捕) 五、近义词 原始—古老美好—美满遮住—挡住 浓绿—深绿一望无边—一望无际 六、反义词 原始—现代 七、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突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八、课后习题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那些小河里/捉鱼,/摸螃蟹?/可曾在那片树荫下/燃起篝火,/跳起舞蹈?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祖先)(走开)(浓绿)(希望)(蓝天) (摘下)(掏出)(赛跑)(记忆)(逗笑)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上面打“√”。 浓(nóng)郁蓝(lán )天逮(dǎi)老鼠 盼望(wàng) 赛(sài)跑逮(dài) 捕 三、比一比,再组词。 祖(祖国)啊(是啊)望(看望)蓝(蓝天) 组(组织)阿(阿姨)碧(碧绿)篮(篮子) 四、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今天的人类只能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以前)(2)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特别)(3)恐龙耐不住寒冷,就慢慢地消失了。(灭绝) 五、选词填空。 浓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在我们追寻历史的足迹时,祖先的摇篮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祖先的摇篮指的是我们的故乡,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在这个小小的故乡中,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那么,祖先的摇篮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祖先的摇篮是我们的发源地。我们的先祖就是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开垦荒地,建立家园,开创新天地。在“传统文化”一词中,“传承”是一个关键的词汇。这种文化传承,不仅涉及到承前启后的人类文化交流和融合,还涉及到对地域历史的深刻认识。如果我们忽略了故乡历史的贡献,那么我们将会失去一个宝贵的人类财富。 其次,祖先的摇篮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每一个国家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祖先的摇篮是这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与代表。在这里,可以看到历史文物、庙宇古迹、文化场馆、名人故居等等,这些都是展示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尊和文化自强的重要标志。在每一个古老的文化遗址背后,都蕴藏着历史的秘密。它们的存在,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对现在的呈现,更是勉励每一个后人走好自己的道路的重要标志。 最后,祖先的摇篮也是我们的情感家园。母亲的乳汁滋养着人,家乡的土地养育着每一个人的成长。离开了这个家园,即使有了再多的财富和物质,在精神上还是会有一种缺憾。只有在祖先的摇篮里,才有那种原汁原味的感情,才有回家的亲切感觉。也有人说,孩子的语文水平是和他的家乡紧密相关的,这句话

是名副其实的。懂得了故乡的风土人情,对于一名孩子来说,就是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自信和自豪感。 总之,故乡文化的继承和传承,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我们作为小学生怀抱家国情怀、热爱祖国、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份责任。只有彻底走好这条路径,我们才能够在世界的文化大家庭中焕发光彩,走向一个繁荣富强、文化自信的未来。在我们的祖先的摇篮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历史和现代间的桥梁,连通了过去和未来。一些著名的古迹和历史人物故居,为我们端详着民族历史铺开了重要的一页。比如故宫博物院,它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之一,有着三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莫高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品,藏有大量的艺术品;还有司马迁和张衡的故居,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在不断地寻找和探索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历史知识。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品位,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领略民间风俗习惯,感受到祖辈们的凌厉功德和务实主义。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文化遗产的研究去探寻我们民族的起源,并从中发现我们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我们知道,当今的世界文化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互相交流、融合,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珍惜和传承祖先留下来的文化宝藏。这些宝藏是祖先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换回来的,它们承载了民族加强自身文化自觉的重要使命。

23《祖先的摇篮》-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23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小节和第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小节和第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小节和第3小节中的问句。 2.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小节和第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 1.识字。可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换偏旁识记,如,“掏—萄”“蔷—墙”;偏旁归类识记,如,“蔷、薇”都带有草字头,“逗、逮”都带有走之;借助插图或图片识记,如,“蔷、薇”。“祖”是平舌音;“逮”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dǎi。 2.写字。“祖”左边是“礻”,不要写成“衤”;“摘”右边是“”,不要写成“商”;“忆”右边是“乙”,不要写成“己”。 阅读理解 本文可采用想象画面、读中感悟的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让诗句内容变为鲜活生动的画面,在反复朗读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在此基础上,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积累运用 这首诗歌中有很多带有动词的短语,如“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丰富学生的词汇,为以后的语言表达作好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有关远古时代的图片、视频制成的课件。

2.搜集有关远古时代的资料及诗歌《村里的池塘》。 学生准备:1.制作学习卡片。 2.搜集有关远古时代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摘、掏、忆”6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自由读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问题导入,质疑课题 活动1揭示课题,识记生字 1.导入:课件出示“摇篮”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摇篮)那谁知道“摇篮”是做什么用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祖先的摇篮》。 2.教师板书课题,出示课题,学生齐声朗读课题。 课件出示祖先的摇篮 3.师生交流课题,引导学生对生字“祖”正音、识记、组词。 课件出示 祖先的摇篮 zǔ 祖 粗—祖祖先祖国活动2围绕课题质疑 1.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什么? 2.梳理问题: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时,引导学生质疑,并帮助学生梳理问题,使学生懂得:带着问题学会更有目标。

23课祖先的摇篮课堂笔记

23课祖先的摇篮课堂笔记 一、引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是语文课本中的第23课《祖先的摇篮》。这是一篇富有想象力的文章,通过描绘祖先们在森林中生活的场景,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魅力和人类的智慧。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要关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二、课文内容理解 1. 理解文章主题: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遥远时代祖先们生活在森林中的场景,以及森林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梳理文章结构: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祖先们生活在森林中的场景;第二部分描述森林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祖先们生活的影响;第三部分总结并升华主题,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三、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1. 重点词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要及时查字典,理解其读音和含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字,需要重点关注:(1)摇篮:指婴儿的睡眠和成长环境,在此文中比喻祖先们生活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2)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3)任意采撷:随意采摘,形容祖先们对森林中各种野果的自由取用。

(4)浩瀚:形容森林中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5)繁衍生息:形容人类繁衍壮大,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2. 表达方式:本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使文章生动有趣。例如,“祖先的摇篮里的歌声比任何一种乐器所演奏的都更加美妙动听。”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祖先们在森林中生活的场景。 四、文化内涵与思考 1. 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祖先们在森林中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人类文明起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共处。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2.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文章强调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而自然环境的保护也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3. 思考与启示: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应该保持谦卑和敬畏之心。只有当我们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时,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课堂笔记整理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及反思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及反思 第八单元 单元妙解导航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远古时代来编排的,形式上有诗歌、绘本故事、神话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和一个《语文园地》。《祖先的摇篮》是一首散文诗,引导学生热爱森林,想象祖先生活的美好。《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以小孩子童稚的角度想象太阳、月亮、水及其他事物的变化,文字优美,想象神奇。《羿射九日》是一篇神话故事,描写了我国古代的大英雄羿为了天下苍生射掉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为人类造福的故事。《口语交际》围绕“推荐一部动画片”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五个板块。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 3.能按要求仿照课文说话。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默读课文,不指读。 5.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6.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7.背诵《舟夜书所见》。 单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默读课文,领略课文内容的神奇和有趣。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交流表达的欲望,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想要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单元课时分配 《祖先的摇篮》2课时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2课时 《羿射九日》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八》2课时 23 祖先的摇篮 妙析教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