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精读五大要点带你全面了解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术期管理!

骨科精读五大要点带你全面了解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术期管理!

手术时机

98%老年髋部骨折需要采用外科治疗,手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采用非手术治疗者30 d住院死亡率是采用手术治疗者的2倍。早期手术治疗(如入院48 h内实施手术)除可减轻患者疼痛外,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术后自理能力。

与入院48 h内手术相比,48 h后手术者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增加41%,1年全因死亡率增加32%;患者手术拖延时间越长,住院死亡率越高;而在48 h内手术可降低术后死亡风险,比值比(OR)=0.74,95%可信区间(CI):0.67~0.81。此外,错过最佳手术时机也会导致肺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导致手术延迟的因素通常源于管理和医疗因素。需要尽量避免因管理因素导致的手术延迟。建议应积极创造条件及早手术,条件具备时强烈建议在髋部骨折后24~48 h内实施手术。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都应进行病情告知,包括各种检查的目的、术前准备的意义。告知患者围手术期各项相关事宜和患者预设的出院标准和随访时间安排等。患者教育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同时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信心,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2.1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建议参考《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4)》系统全面进行。

重点评估重要脏器系统功能如心功能及心脏疾病、肺功能及呼吸系统疾病、脑功能及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肝脏与肾脏功能、凝血功能与血小板计数以及是否使用抗凝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对骨骼肌肉疾病(骨关节和脊柱)、皮肤状况、牙齿和听力检查,

了解手术麻醉史及服药史等情况。注意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风险,如果条件具备,建议术前常规行深静脉血栓筛查

2.2术前并存疾病的处理

术前并存疾病和并发症多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应尽早明确诊断。

出现如下情况可酌情推迟手术时间,建议内科治疗改善后应积极手术:

•(1)Hb<80 g/L;

•(2)血钠浓度<120 mmol/L,或>150 mmol/L;

•(3)血钾浓度<2.8 mmol/L,或>6.0 mmol/L;

•(4)可纠治的出凝血异常;

•(5)可纠治的心律失常,心室率>120次/min。

对于新发房颤患者需排查左心房血栓(UCG)、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容量不足、感染、疼痛和低温等,并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如复律失败或存在复律禁忌,可应用药物将心室率控制至<100次/min后尽早手术。

建议术前对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风险进行评估,有技术条件单位强烈建议术前常规行下肢加压超声DVT筛查。

骨科大手术近50%患者存在DVT,其中20%出现有症状的肺栓塞。积极预防可明显降低DVT和肺栓塞发生率。

2.3深静脉血栓形成/栓塞预防

参照《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2014)》,评估DVT风险。诊断流程为:

•(1)根据病史及危险因素分析评估,进行DVT形成危险分级和Wells评分(表4);

•(2)Wells评分<2分的患者,检测D-二聚体,如正常,可排除DVT;如异常,进行加压超声探查及各项相关检查;

•(3)Wells评分≥2分的患者,直接进行加压超声探查及各项相关

检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Wells评分多>2分,需要积极筛查和预防DVT。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人群,应该早期预防。预防措施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

基本预防包括尽早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围手术期适度补液及尽早开始康复锻炼等。

物理预防包括足底静脉泵、梯度压力弹力袜及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可以选择的预防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其中低分子肝素是首选,用药时间为10~14 d,可以延长至术后35 d。

术中管理

3.1血液管理

1篇系统评价通过6项随机试验评估了术后输血的最佳标准,结果发现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接受非限制性输血(将血红蛋白维持在10 g/dL以上)或症状性/限制性输血(在有相应症状或血红蛋白低于8 g/dL 时输血)时的结局相似,包括30 d和60 d病死率、术后60 d的走动能力、脑卒中或血管栓塞发生率。

低质量证据表明,非限制性输血组的心肌梗死风险更低。该研究结果提示,即使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术后也不需要在无症状性贫血和症状性心脏病或血红蛋白水平未低于8 g/dL的时输血。

因此,对无症状患者输血指征为血红蛋白<8 g/dL(即80 g/L)。对于存在心源性胸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无法解释的心动过速、低血压且输液后治疗后不见好转的患者,可以适当放宽输血指征

3.2骨科治疗

患者髋部骨折分为囊内和囊外两种类型。囊内骨折包括头下型、头颈型和经颈型,骨折后出血少。

移位不明显的囊内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但再脱位率高达30%~50%。无移位的囊内型骨折可考虑内固定或滑动髋螺钉。手术方式可选半髋关节置换,但囊内骨折远期易发关节炎,因此对于非高龄患者可考虑全髋置换。

囊外型骨折包括转子间和转子下骨折,碎裂程度越重出血越多,可高达1 L。由于骨膜撕裂程度重,其疼痛程度也较囊内骨折严重。外科手术治疗是囊外骨折的主要治疗措施。使用内固定患者1年内再手术率为23%,满意度较低,而选择关节置换后1年内再手术率仅为3%。

切皮前0.5~1 h常规静脉预防性输注抗生素。术毕不放置引流或尽早(术后24 h)拔除引流,切口缝合使用皮下可吸收线,其并发症少于皮钉。建议术后及时拔除留置导尿管。尽早(48 h内)下床活动可加速功能恢复。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由于骨水泥的植入使患者出现一过性或明显的低血压和PaO2的降低,并使约0.6%~1.0%患者出现心搏骤停,此类特殊症状称为骨水泥植入综合征。

在骨水泥和假体植入过程中,出现低氧、低血压、意识丧失者应怀疑骨水泥反应。改良手术技巧(如髓腔清洗、骨水泥植入前充分止血、使用骨水泥枪逆行灌入骨水泥、髓腔引流、短柄假体、轻柔植入假体)可降低骨水泥反应风险。

使用植物型骨水泥可减少化学骨水泥导致的相关并发症。植入骨水泥时,要提高吸入氧浓度、避免容量不足、加强监护。出现骨水泥反应时,吸入纯氧、补充液体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小剂量肾上腺素(5~50 μg,可多次重复)和快速起效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1 mg/kg)维持循环稳定。

3.3术中监测常规监测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和体温监测。对合并严重心脑肺并存疾病或一般情况差的患者,建议常规监测有创动脉血压。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和血容量优化措施在大手术患者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在老年髋部骨折术中推广。

建议利用新型微创或无创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监测心排出量,根据目标导向容量管理原则精确管理,维持理想血流动力学状态;老年患者脏器的血流灌注对血压有显著依赖性,建议预防性或治疗性给予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去甲肾上腺素0.05~0.10 μg·kg-1·min -1)维持血压不低于术前基线血压10%。血流动力学优化应涵盖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时期。

建议有条件单位术中镇静或全麻常规监测麻醉深度,保障个体化用药和控制理想的麻醉深度。

脆弱脑功能患者建议行无创脑氧饱和度监测(rSO2),维持rSO2绝对值不低于50%,或者不低于入室后基线数值的20%;术中如果出现rSO2低于正常值,可考虑提升血压或纠正低的血红蛋白水平。

如果缺乏相应监测脆弱脑功能氧供需平衡的条件,建议围术期给予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将患者血压维持在术前基线血压水平。全麻患者监测血气并调整通气参数维持PaCO2在35~45 mmHg(1 mmHg= 0.133 kPa),维持Hb不低于90 g/L。

3.4手术室管理

由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存疾病和合并症较多,麻醉风险大且管理复杂,建议安排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或建立专门的临床小组,特别是能很好掌握区域阻滞技术的医师实施。建议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0~23 ℃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联合充气温毯和液体加温

措施积极保温,既能符合感染控制要求,也有利于减少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

术后管理

4.1预防感染

伤口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文献建议静脉给予第一代头孢菌素。2篇Meta分析阐明了抗生素在髋关节骨折感染预防中的效果。

其中1篇Meta分析纳入了15项关于髋关节骨折手术的研究,多数为股骨近端或转子闭合骨折内固定治疗,通过比较多次使用抗生素与安慰剂,多次使用抗生素(>24 h覆盖率)与单次使用抗生素,多次使用抗生素与24 h抗生素覆盖率后,结果发现抗生素对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效果都优于不使用抗生素。所以我们目前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推荐使用。

4.2术后镇痛

不仅能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坚实的基础,亦可影响术后谵妄的转归。有研究表明,术后镇痛可以缓解术后谵妄的程度,而对已经发生术后谵妄的患者仅给予镇静治疗

首选神经阻滞镇痛技术,效果较好的方法包括髂筋膜阻滞、股神经阻滞、腰丛阻滞以及以上技术的联合。

目前认为闭孔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是术后镇痛最有效的阻滞方案。次选硬膜外镇痛,可明显缓解髋部手术后静息和运动痛评分,但术后活动能力并无明显改善。外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接近硬膜外镇痛。切口局部浸润用于髋部手术后镇痛效果不佳。

阿片类药物易引起出汗、尿潴留、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还可增加持续疼痛的风险。当镇痛泵中阿片类药物剂

量起不到镇痛的效果,反而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

另外,由于人体对阿片类药物的灵敏度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很难掌控阿片类药物镇痛剂量。

建议谨慎应用阿片类药物;如果使用,应加强术后呼吸功能监测以防止呼吸抑制导致严重并发症。

康复治疗

康复的目标是尽快恢复到患者伤前的活动水平。在患者全身状态允许情况下,建议于术后6 h内开始康复锻炼,快速康复,并由多学科康复小组提供帮助。

早期康复锻炼可减少压疮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助行器辅助能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有文献表明,在骨折恢复过程中进行指导下的功能康复训练,在出院后进行强化的功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功能结果。

根据患者客观情况,鼓励患者自主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术后第1天可开始下床活动,手术侧肢体可以在患者疼痛耐受范围内负重。尚未发现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康复与内固定失效或再手术有关的文献。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老年人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储备力降低,免疫力下降,同时自身患有多种疾病,骨质疏松,加之精神受挫,生理免疫功能失去平衡,病情愈发复杂严重,久治难愈,更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1]。现将我院近期收住手术的40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8~72岁,股骨颈骨折23例,粗隆间骨折17例,闭合性骨折39例,开放性骨折1例。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4例。平均住院20d,积极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随访12~24个月,均基本康复,生活能自理。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术前全面检查,尤其是心、肺、肝、肾功能检查,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等变化,做好记录,配合医师作患肢皮肤牵引,训练床上大小便,根据病情和患者的饮食习惯,给予饮食指导,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保持患者心身放松,情绪乐观稳定,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术前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2术后护理 2.2.1手术后回病房,去枕平卧位6h,头偏一侧,轻稳移动患者。严密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变化,禁食6h后,方可进流质软食少量。 2.2.2由于手术创伤深,渗血多,故采用伤口内负压引流,应保持引流通畅,防扭曲或阻塞,引流管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无菌,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色和质的变化,发现异常用时报告医生。 2.2.3术后疼痛患者,给予耐心解释安慰,转移注意力等,重者给予止痛剂。如遇到发热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并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措施。 2.3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 理研究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为此来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模式。方法:通过针对髋部老年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指导,合并症有效处理,术中严密观察,术后康复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有效的综合护理是提高康复的关键之一,多数患者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老年人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保健事业也不断得到完善,是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对于老年人来说,年龄的不断增加,直接导致骨折愈合所需时间、愈合程度、难度等均随之增加。对于老年人来说,特别是髋部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后机体调节机能的紊乱及心脑肺储备功能迅速降低容易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医护人员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性的指导,有效的处理,患者基本恢复到伤前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该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 1.1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研究方法: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治疗的方法 研究进展:最终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得到圆满结束,取得圆满成功1.2 本论文的内容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从2010 到2013 月,本院共收治老年髋部骨折病人 200 例,其中男 80 例,女 120 例,平均年龄75.2(60---100)岁。其中陈旧性骨折 150 例,新鲜骨折 50 例,本期病例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及全身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 38 例,人工股骨头置换42 例。 对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护理,其中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二、老年髋部骨折常见的问题 2.1 老年髋部骨折的原因有哪些 (1)跌倒。跌倒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最直接原因,每年超过90%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发生与跌倒有关。因多为低能量损伤如生活中的摔伤,这种摔伤类型很常见,其他还有洗澡时摔伤、冬季路滑摔伤等等。老年跌倒后发生骨折和很多因素有关,如肌无力,平衡能力异常,以及药物和并存病等原因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而老年人的骨量和骨质低于正常水平的情况也增加了跌倒后发生骨折几率1。同时老年人为了避免摔倒的发生而限制了体育锻炼,减少功能运动,也加重了肌无力和骨质丢失的程度。(2)骨质疏松症。许多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骨矿物质密度和骨量的不断减少与髋部骨折发生率持续增加有关。(3)性别差异(女性明显高于男性)。(4)人种差别。有学者研究结果表明亚洲人与白种人有着相似的甚至更低的骨密度,同时饮食摄取的钙质也较白种人少,但是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却低于白种人,两种人群中的女性髋部骨折发生率差异尤其明显。(5)视觉及平衡障碍和神经失常系统疾病(如卒中,偏瘫,帕金森氏病)等2。国外学者在其论著中也指出了一些其它的可能导致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的原因,如:遗传因素(家族史,高加索人高发),久坐的生活方式,营养不均衡,吸烟,饮酒过量,精神损害和意识错乱,药物原因(服用镇静药,安眠药,抗惊厥药物),骨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吸收障碍,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所致),心血管疾病和心律不齐,潜在性骨病(Paget’s 病,骨肿瘤,继发骨肿瘤),以及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皮质醇增多症)等。视觉灵敏度不良,神经系统疾病,各种药物的作用,肌无力,异常步态和平衡能力差等。 1Ax h r o n C,P e t e s n N,Wr a y N,d n z .T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m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i n me n.u n d e r g o i n g n o n c a d i a c s u r —g e r y [ J ] .A n n I n t e r n Me d,1 9 9 3 ,1 1 8 ( 4 ) :5 0 4 . 2Z a t n HR,S k i n g J A.p r e o p e r a t i v e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d e e p r e i n t h r o mb o s i s i n p a t i e nt s wi t h f e m o r a l n e c k f r a c t u r e a n d d e l a y e d o p e r a t i o n [ J ] .I n j u r y,1 9 9 9 ,3 0 ( 9 ) :6 0 5 .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10年5月62例72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细致围手术期处理,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62例均手术成功,出现并发症27例,死亡3例,1例术中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暂停手术,病情稳定3周后二次手术痊愈。疗效评定:优42例,良10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83.4%。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手术前评估,控制和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的保证。 标签: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 髋部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亦越来越高。由于老年患者全身机能衰退,保守治疗势必引起诸多并发 症,因此,普遍认为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1]。但术中及术后极易发生 并发症,为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病残率及早期死亡率,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10年5月62例72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的病例,对围手术期的治疗的临床资 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72~93岁,平均78岁。左髋36例,右髋26例。股骨颈骨折26例,其中GardenⅠ型4例,Ⅱ型6例,Ⅲ型9例,Ⅳ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其中Evans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7例,Ⅳ型17例。60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心血管疾病3例,脑血管疾病21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糖尿病7例,消化系统疾病5例,贫血6例, 感染性疾病4例,个别患者达5种疾病,平均为3种。 1.2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以下肢皮肤牵引,详细采集病史(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了解伤前肢体活动情况及精神营养状况,调节平时应用的某些药物如降压药、抗凝药等,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常规行心肺功能测定,以及对原发病进行专项检查,协同麻醉科、内科进行针对性短期强化性治疗,筛选患者,积极有效治疗合并症,使其达到安全标准。血压<

骨科精读五大要点带你全面了解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术期管理!

骨科精读五大要点带你全面了解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术期管理! 手术时机 98%老年髋部骨折需要采用外科治疗,手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采用非手术治疗者30 d住院死亡率是采用手术治疗者的2倍。早期手术治疗(如入院48 h内实施手术)除可减轻患者疼痛外,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术后自理能力。 与入院48 h内手术相比,48 h后手术者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增加41%,1年全因死亡率增加32%;患者手术拖延时间越长,住院死亡率越高;而在48 h内手术可降低术后死亡风险,比值比(OR)=0.74,95%可信区间(CI):0.67~0.81。此外,错过最佳手术时机也会导致肺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导致手术延迟的因素通常源于管理和医疗因素。需要尽量避免因管理因素导致的手术延迟。建议应积极创造条件及早手术,条件具备时强烈建议在髋部骨折后24~48 h内实施手术。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都应进行病情告知,包括各种检查的目的、术前准备的意义。告知患者围手术期各项相关事宜和患者预设的出院标准和随访时间安排等。患者教育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同时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信心,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2.1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建议参考《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2014)》系统全面进行。 重点评估重要脏器系统功能如心功能及心脏疾病、肺功能及呼吸系统疾病、脑功能及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肝脏与肾脏功能、凝血功能与血小板计数以及是否使用抗凝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对骨骼肌肉疾病(骨关节和脊柱)、皮肤状况、牙齿和听力检查,

了解手术麻醉史及服药史等情况。注意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风险,如果条件具备,建议术前常规行深静脉血栓筛查 2.2术前并存疾病的处理 术前并存疾病和并发症多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应尽早明确诊断。 出现如下情况可酌情推迟手术时间,建议内科治疗改善后应积极手术: •(1)Hb<80 g/L; •(2)血钠浓度<120 mmol/L,或>150 mmol/L; •(3)血钾浓度<2.8 mmol/L,或>6.0 mmol/L; •(4)可纠治的出凝血异常; •(5)可纠治的心律失常,心室率>120次/min。 对于新发房颤患者需排查左心房血栓(UCG)、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容量不足、感染、疼痛和低温等,并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如复律失败或存在复律禁忌,可应用药物将心室率控制至<100次/min后尽早手术。 建议术前对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风险进行评估,有技术条件单位强烈建议术前常规行下肢加压超声DVT筛查。 骨科大手术近50%患者存在DVT,其中20%出现有症状的肺栓塞。积极预防可明显降低DVT和肺栓塞发生率。 2.3深静脉血栓形成/栓塞预防 参照《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2014)》,评估DVT风险。诊断流程为: •(1)根据病史及危险因素分析评估,进行DVT形成危险分级和Wells评分(表4); •(2)Wells评分<2分的患者,检测D-二聚体,如正常,可排除DVT;如异常,进行加压超声探查及各项相关检查; •(3)Wells评分≥2分的患者,直接进行加压超声探查及各项相关

谈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康复治疗现状

谈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康复治疗现状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骨科入院病例的主要组成部分。90% 的老年髋部骨折为低能量损伤,受伤机制多为意外摔倒。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包括骨质疏松、关节退变以及其他高发的基础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以及身体其他脏器的老化及长期服用药物造成的代谢异常,还有疼痛造成的应激反应,给患者生理、心理及经济上均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使得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变得十分复杂,给骨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目前绝大多数的治疗注意力仍然在手术技术与方法,对于围手术期以及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未足够重视。本综述的目的在于总结目前关于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及康复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今后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与康复的发展方向,为此类患者提供更为优化及全面的治疗方案。 1 老年髋部骨折的特点 1. 1 现状 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为跌倒,每年大约有30%的65 岁以上老人受到跌倒的影响,老年患者的机体相对于年轻患者在各个器官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包括大脑萎缩,视力减退,颜色分辨力降低,瞳孔反应减弱,身高减少,下肢灌注不足,关节退变以及随着老化出现的心理疾病等。这些生理及病理上的改变均会对老年人的平衡感、肌力及注意力造成影响,使得老年患者更容易跌倒而造成骨折。因此对于因跌倒而导致骨折的老年患者应当进行原因分析或进行相应的干预。其中,心血管疾病以及骨质疏松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时最常面对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骨折是两种独立又相互存在的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患有骨质疏松及造成骨折的风险更高,且骨折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因素之一,Fisher 等对746 例低能量损伤造成的髋部骨折研究之后认为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骨折存在同样的病理机制,因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需进行心血管功能的评估,并且同时治疗两种疾病。除此之外,老年人长期服用药物或摄入酒精尤其是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均会对老年创伤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也在治疗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中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回顾用药史,对

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评估与管理

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评估与管理 来源:医学论坛网作者:医学论坛网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82岁,上楼时跌倒后出现左髋部疼痛,次日发现左腿活动不便。4天后收入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既往史慢性胃炎40年,常有反酸症状;持续房颤10余年、未抗凝治疗。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40年,2包/天,已戒烟20年。平时未服用特殊药物。 入院诊断:左侧股骨颈骨折。 入院后第3天老年医学组应邀会诊。 查体体温36.7℃,心率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75mmHg。面部表情呆板、双手静止性震颤。心律绝对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底闻及细小湿公式音。腹软,肝脾不大。左下肢外旋畸形,压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对称,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7g/L,肝肾及凝血功能正常。 增加诊断与问题房颤,胃食管反流病,帕金森病?谵妄高风险,营养不良风险。 术前评估心肺功能尚可、无冠心病证据。肺内湿公式音考虑与近期卧床痰液引流不畅有关。平时可上4层楼、步行400米。 认知能力受损,反应略迟钝;视力下降;发生谵妄风险高。不除外帕金森综合征可能是跌倒的诱因。 有胃食管反流,骨折后有应激性溃疡风险。骨折后进食减少5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肌酐清除率约为48.5ml/(min·1.73m2),注意药物剂量调整。

处理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q12h。予雾化、祛痰治疗,加强翻身、拍背,协助排痰。抑酸药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mgqn,监测便潜血。肠内营养粉剂口服500kcal/d。交代谵妄风险,嘱家属陪护,减少约束,加强止痛,维持正常睡眠。 思考问题: 1.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须接受哪些方面的评估? 2.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有哪些特殊之处? 据统计,55%的手术是在≥65岁的老人中进行。但老年人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储备下降且常患多种慢性病,因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这意味着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有更多的内科问题需要评估和处理,需要老年医学组与外科组合作。 老年人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及处理 心血管系统: 一般认为,无创的负荷试验和有创的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几乎无益于减少围手术期心脏事件;以临床情况为基础,进行内科治疗可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现有充分证据支持,冠心病或具冠心病风险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亦可使患者受益。对于不稳定心绞痛和有症状的心力衰竭,应予优先处理。 对于术后高血压,应注意有无非心血管的原因(如疼痛或尿潴留),并应注意是否恢复了术前降压药的使用;在不能进食时,可使用硝酸甘油或某些静脉降压药。室上性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应早期恢复窦性心律或至少应控制心室率。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容量过多均可诱发心衰,应重视。 呼吸系统: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髋部骨折是老年常见的三种骨折之一。2004—2010年我科收住80岁以上的髋部骨折患者49例,经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9例,男19例,女30例;年龄80~89岁25例,90岁以上3例。49例患者中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7例,动力髋螺钉28例,全髋置换术4例。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高龄患者多数伴有其他器官的疾病,长期的患者,加上骨折后生活不能护理,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很想通过手术恢复换肢的功能,但对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不了解,很容易产生悲观、孤独、恐惧的心理,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和安慰患者,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并鼓励患者家属多探视,介绍同病室与患者认识,帮助患者建立病友关系,主动与患者交谈,消除患者入院后的孤独感,护士要注意与患者情感上的沟通,在与患者交往中,应注意使用得体的语言,回答问题要慢,对患者所讲的事情要耐心去听,神情专注,表现出护理人员的一片诚心,让患者很自然地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并介绍手术成功者来“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并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配合手术的治疗和护理。 2.1.2 评估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患者心、脑、肺、肝、肾等器官出现功能衰退,多数患者并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受伤或手术容易引起其他组织连锁性病变,致使以上疾病的病情加重,增加手术的失败率,因此,术前对各脏器的功能评估显得十分重要。 2.1.3 积极治疗并发疾病针对并发疾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护理上要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严格监测神志,生命体征,血糖的变化,并认真做好记录。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抢救。 2.1.4 术前适应性训练髋部骨折手术创伤大,高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因此,术前1周应指导患者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和正确排便体位,以防术后发生便秘和尿潴留。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以加强肺的功能。 2.1.5 加强术前健康教育高龄患者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差,护士在向患者讲解手术的重要性,术前及术后的注意事项时要多讲解,并采用一边讲解一边提问形式,提问时,应语气舒缓,用词简单明了。 2.2 术前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高龄患者手术创伤容易诱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因此,护士要多巡视患者,观察病情要细致,严密观察神志、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引流管的通畅,准确记录伤口引流量,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的感觉,运动及血运情况。 2.2.2 预防三大并发症高龄患者身体素质差,机体抵抗力差,长期卧床,患肢不能活动,极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疮,因此,应给以相应的预防措施。护理上要指导患者咳嗽、咳痰,定期帮患者翻身,轻轻拍打背部,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优势科普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 术期护理的优势科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口的平均寿 命也在逐年增高,同时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也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大多 数老年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常常会合并其他的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来说,通常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每当提到“手术”二字时,大多数患者眼前都会浮现出术后难以忍受的疼痛,以及浑身插管等画面,使其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降低了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度以及治疗的信心。本 文对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优势,进行了相应的科普。 1.什么是加速康复外科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在保证患者安全的 前提之下,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科学处理,并优化处理的步骤,从而保证患者能 够快速的康复。 这一理念的实施在临床上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恢复期间所发生的各种应激 反应,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感染几率。有利于患者在术后快速的康复,而这 一优化的路径,通常也贯彻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以及出院后的一系列疗程,主要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老年髋部骨折的诱发因素 1.骨质疏松 大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却随之减少,使其骨骼结构很容易遭到 不同程度的破坏,骨头变得较为脆弱,因此这部分老年人在生活当中发生骨折的 几率会更高,而骨质疏松也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诱发因素。 2.2不良生活习惯

一些老年人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喜欢户外活动。经常喜欢在家中做一些 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打发时间。久坐、久卧以及不合理的用药现象都会导致患者身 体机能的下降,从而诱发老年髋部骨折。 2.3内分泌 内分泌失调通常也是能够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妇女在绝 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逐渐降低,而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激素也会逐渐 下降,因而造成骨质疏松的现象。这种疾病通常女性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同时 随着老年人体内的降钙素水平逐渐降低,甲状腺激素逐渐增多,导致骨矿含量减少,从而使其骨密度降低而极易产生髋部骨折的现象。 1.护理优势 3.1 手术过程更加快速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首要优势条件是,能够快速的为患者建立绿色通道,使其 通过急诊入院,并在第一时间内为其进行各项术前的检查,完成科室间的会诊, 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评估,之后确立更加安全、创伤性小、出血量少、手术时 间短的治疗方案,并且在48小时之内迅速完成手术过程,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 的手术风险,也减少了很多手术的流程,极大的缩减了患者术前的痛苦。 3.2 镇痛效果更佳显著 通常来讲,手术所产生的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导致其产生各种 不良情绪,也会造成患者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加重患者的心肺负担。而在加速康 复外科理念下,能够通过多模式联合镇痛的方式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镇痛措施,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后的副作用。 临床上经常采用的镇痛药物主要包括:局部麻醉类药物,如利多卡因、布比 卡因、罗哌卡因等;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等;苯环已哌啶类 药物,如NMD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右美沙芬、美金刚胺等;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护理。方法分析60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人的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全部平稳渡过手术期。结论高龄病人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老年人;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高龄是影响手术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而且老年病人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因而增加了术后护理的复杂性和难度。我院骨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对60例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护理上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全面评估病人的健康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70~83岁,平均75.7岁。致伤原因:跌伤34例,交通伤14例,扭伤12例。按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5例、ⅢA型18例、ⅢB型15例、Ⅳ型21例。伤后3~14d进行手术,平均6d,全部采用DHS内固定。合并的内科疾病:高血压病21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脑梗死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偏瘫2例,肾癌术后1例,食道癌术后1例。合并伤:L1 骨折2例,桡骨远端骨折2例,硬膜外血肿1例,手外伤1例,颅底骨折1例。 2 老年病人呼吸系统特点与护理 2.1 老年病人呼吸系统特点与护理 2.1.1 呼吸系统的生理变化老年人呼吸系统逐渐出现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主要表现为胸廓变僵硬、肺泡减少、肺弹性降低、小支气管扩张、肺活量下降、防御功能降低等。正常情况下,吸入肺泡中的微小尘粒及病原体均由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吞噬,并带至细支气管,再由粘液-纤毛系统排出。随着年龄增长,巨噬细胞的数量、吞噬功能及纤毛的移动能力均降低,不能有效地清除这些微尘及病原体。加之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A分泌减少,从而降低了呼吸道的灭菌作用及中和病毒活性的作用,故老年人在围手术期间,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有发病快、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资料表明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卧床后最易发生的并发症就是肺部感染,尤其是在原有肺部疾患的基础上。所以,预防呼吸系统感染的护理是高龄手术病人能否进行手术及预后的关键。 2.1.2 护理 2.1.2.1 病情观察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发病隐匿,进展快,症状多不典型。因此,护士密切监测病人的呼吸、体温、咳嗽、咯痰情况,加强肺部听诊,必要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全面评估病人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道感染情况。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要点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要点 股骨骨折是老年群体较为多见一种外科疾病,一般是外伤导致的。同时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其出现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及程度也随之提升,并且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也会下降,因此摔倒、滑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提高,由此也造成股骨骨折这一类外科疾病的发生概率升高。除此之外,老年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和青年患者进行比较相对更差,并且患者不具有较多的成骨细胞,其骨膜反应不够显著,所以老年患者出现股骨骨折后往往会经历更为漫长的恢复周期。与此同时,老年患者自身的活动量相对偏低,胃肠功能不好,并且不具有较多的皮下脂肪,且弹性较差,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卧床期间也有较大的概率导致褥疮、便秘、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对于其生活质量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疾病导致的机体痛苦也会促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剧,这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十分不利,并且患者的预后也难以得到保障,所以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开展科学的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借助于优质的护理干预,在患者进行手术的全程为其提供良好的服务,促使其对于疾病可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也能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习惯,以此使其拥有更为优质的护理效果。 1 围术期护理 1.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对于手术的效果和后期恢复的情况产生担忧,以此也会加剧患者对于手术的担忧和恐惧。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在术前一天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对患者的情绪状态加以了解,明确患者的心理诉求,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此缓解其负面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为患者提供倾诉感受的机会,耐心倾听,使其可以对于自身的负面情绪加以宣泄。另外,注意向其进行手术价值的介绍,并对于医院的技术水平进行介绍,以此提升患者进行手术的信心。并且可以通过有效的交流技巧提升患者的信任感,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以此使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帮助患者形成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手术得以顺利开展。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衰弱评估及围手术期管理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衰弱评估及围手术期 管理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医学技术也不断完善,骨科手术日益复杂,手术对 象日益高龄化。既往数据显示,85%的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这 意味着骨科手术患者中存在相当多的老年患者。衰弱是指老年人因生理储备下降 及健康缺陷累积而导致机体脆弱性增加,其维持自身稳态能力下降的非特异性状态。衰弱在手术人群中的发生率为4.1%~50.3%,而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衰弱, 使其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尽早发现衰弱老年人,开展精准 有效的骨科围手术期管理,对于改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总结归纳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衰弱现状、不良结局、评估及围手术期管理 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早期识别骨科手术老年患者中的衰弱人群、科学开展围 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骨科手术;衰弱评估;围手术期管理 引言 疼痛是骨科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恐惧和术后的重要主诉。加速康复围手术期 疼痛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应用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减轻或消除围手术 期疼痛,加速患者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疼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1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原则 (1)围手术期疼痛的分类: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 疼痛。急性疼痛指新产生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1个月),包括手术、创伤 引起的疼痛等。慢性疼痛指一直存在的或反复发生的持续性疼痛(>3个月), 其特点是疼痛持续时间超过预期的组织愈合时间或伴发于骨关节炎、脊柱源性疼痛、纤维肌痛综合征、周围神经病理性损伤等慢性疼痛。根据疼痛的病理学机制,可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混合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指非神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关键词】髋部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之一,有人统计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6%。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髋部肌群退变,局部血运差。而且老人伤前常合并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慢支等疾病,加之创伤后长期卧床及被动体位,机体代偿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均较青壮年降低,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因此为防止并发症须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 临床资料 2001年10月~2003年8月我科共收治27例髋部骨折的病人,27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61~97岁,平均年龄75.5岁;骨折部位:股骨胫骨折19例,粗隆间骨折8例;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17例,髋关节置换8例,2例未治自动出院,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3天出现脑梗塞转入神经内科治疗,其余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于创伤老年病人十分重要,护士要充分了解其心理变化。患者往往因突然外伤导致躯体活动障碍,害怕自己从此不能站立,生活不能自理,担心拖累子女,特别是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更是不想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由此自暴自弃,拒绝各种治

疗。本组病例中就有2例病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还有的病人表现为异常敏感,极力捕捉医护人员的表情及语言中的细微变化,看到别人低声细语,就和自己联系起来,怀疑自己的病情和愈后。针对这些情况,责任护士应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关心、尊重老年患者,多与病人交谈,特别是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现代假体技术的优劣和特点及以往的手术成功率,讲解麻醉效果,与家属及儿女一起给予鼓励和支持,以解除老人的心头之忧,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方案的实施。经过细致的心理护理,在其后的几例病人均以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 2.1.2 术前健康状况评估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之所以造成骨折,除局部因素以外,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骨折只是外在表现,所以术前要对病人健康状况准确评估,监测血压、血糖及心肺肾功能,在选择手术的最佳时机的同时,控制并发症[1]。对于糖尿病患者,密切注意血糖的变化,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须控制血糖在10mmol/L以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密切注意血压的变化,除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外,还应减少外界刺激,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引起血压升高。此外,还要协助医生做好术前的常规检查,以便为正确评估提供依据。 2.1.3 牵引的护理患者入院后,在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及调整各脏器功能期间,为促进骨折复位及减轻疼痛,常给予患者行皮牵引或骨牵引(本组无一例骨牵引),要维持牵引的有效性,首先要保持重量悬空,经常检查牵引力线是否正常,其次要注意患者足背动脉的波动情况,经常调整下肢牵引带的高度,防止滑脱造成对足背压伤。此期间还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致残率高达50%,术后1年致死率可达28%~3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绝对数量将激增。预计到205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130万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手术治疗及多学科协作管理可减少骨折断端出血、缓解疼痛,尽早恢复运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已成为老年髋部骨折公认的最主要治疗方法及管理模式,但由于高龄、衰弱、合并症等因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因此,加强围术期综合管理、降低围术期风险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护理作为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期康复、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但年龄所致的身体机能下降、疾病所致的功能损伤、麻醉及手术对机体储备的二次打击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难度增加,且现有指南或共识多关注手术、麻醉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等问题],对护理问题的关注较少,同时国内缺乏标准化的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规范。 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共识证据参考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推荐意见强度参考推荐分级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系统。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 1、健康教育 推荐意见1: 通过多种形式对患者和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健康教育对缓解患者和照护者紧张、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获得信任、理解及配合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口头、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患者和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术前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住院流程、病情解释、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及术前康复训练指导等。术后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抗骨质疏松治疗、跌倒预防、

常见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精品

【关键字】情况、方法、条件、质量、系统、有效、主动、合理、配合、保持、了解、措施、关键、情绪、意识、环境、最大限度、逐步、形成、保护、鼓励、保证、指导、支持、方向、促进、加强、适应、提高、减轻 常见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者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5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进行评估,心理护理,教授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并指导患者合理的康复训练。结果 57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围手术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最大限度恢复患肢活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期由于骨质萎缩、疏松,肢体活动不灵活,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或由床上跌下时,均易造成骨折,尤其是髋部的骨折最易发生。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共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7例,针对不同症状和体征,分别采取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57例,男27例,女30例;年龄≥70岁32例,年龄<70岁25例,均合并一种或多种脏器疾病。 1.2 治疗及结果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患肢皮牵引或骨牵引1周后手术。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滑动加压鹅头钉内固定的35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置换术的12例;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双螺钉

内固定的10例。出院后定期随访,患者骨折基本愈合,关节活动正常。 2 术前护理 2.1 全身情况评估 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全面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包括心、肝、肾、肺、内分泌、血液等系统的状态,以判断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做好术前准备和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2.2 心理护理 老年人由于各自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经历、文化程度不同,心理变化也不相同,加之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个强烈的刺激,多数患者对手术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针对不同情况,护士应做好解释工作,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预后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好各种疾病知识的宣教,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手术。 2.3 术前营养支持 由于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对饮食有一定限制,加之长期卧床,易造成营养不良。因此,护理人员应细致地观察、了解病情,给予及时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做好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静脉给予,以保证患者营养的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2.4 皮肤准备 术前1天应剃除毛发(包括阴毛),剃毛时应注意不能刮破皮

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在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在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摘要:老年脆性髋部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存在密切关联,老龄化进展下该 疾病发生率有升高趋势。目前针对此病症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鉴于患者年龄大与 手术创伤性等因素,术后恢复周期长,且潜在风险高。因此,治疗期间护理干预 较为受到重视,尤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常用。本文将以此为方向,对既往研究资 料进行总结,并综述如下。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脆性髋部骨折;老年患者 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是应用在手术治疗患者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核心目 标为实现患者早期康复。以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为例,术后恢复周期相对较长,因患者年龄较大可能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针对此种情况,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发挥重要作用,而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进一步强化护 理效果。 1老年脆性髋部骨折原因 老年脆性髋部骨折的外部因素以跌倒为主,老年人受年龄因素影响骨质下降,且多患有骨质疏松症,容易发生跌倒,且跌倒后骨折风险较高。而髋部在解剖结 构特征方面,跌倒时受压或创伤明显[1]。老年人骨量减少与骨脆性增加会增加外 力作用下骨折发生可能性。其中骨质疏松作为主要诱发因素存在,尤其以女性发 生率较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丢失加快,可诱发骨质疏松。另外, 老年人还可伴随神经肌肉减退,肌力下降,反应减缓,保护性反应能力下降,增 加跌倒机会。 2 老年脆性髋部骨折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重点

手术治疗后疼痛明显,而疼痛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早期活动耐受性等 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术后早期疼痛管理尤为重要。可通过调整体位减轻疼痛,如适当抬高腿部等,并辅助患者勤翻身,减轻长期卧床不适感。可通过VAS法评 估疼痛程度,若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则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若疼痛可忍受,可 实施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法、冷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2]。早期活动是快速康 复外科护理干预重点,术后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参考医师建议早期辅助患者活动。早期活动重点在于关节与肢体被动活动,如下肢肌肉收缩、踝关节与脚趾旋转屈 曲等。早期活动可预防肌肉挛缩及下肢静脉血栓,为早期主动功能训练奠定良好 基础。在病情稳定且可下床活动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在床旁站立,适应 后护理人员辅助下缓慢行走。患者早期康复可受多因素影响,而并发症的发生可 直接延长住院时间,因此,有必要加强并发症防控。经早期活动可预防血栓与压 疮形成,对于老年患者还需及时辅助排痰与雾化吸入等,清理痰液及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 3 老年脆性髋部骨折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效果 张涛[3]等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其调查结果显示,对比常规围术期护理,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后患者住院时间较短,且并发 症发生率较低。胡爱芳[4]针对53例常规护理、53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老年髋 骨骨折患者进行对比调查,显示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且并 发症发生率较低。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早期活动计划,经尽早活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同时也可辅助防控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赵琴[5]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骨科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加快康复外科护理促进老年髋部 患者早期康复,且强化并发症防控效果,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其原因为经早期康 复锻炼与疼痛管理等,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日常活动能力,且防控并发症相关性痛苦,有利于实现满意度提升。章云[6]等学者的研究中也提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综合护理促进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性恢复。 结论:经既往相关研究资料查阅,对于老年脆性髋部骨折的研究重点集中于 围术期护理,而其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近年来较为受到重视。且绝大多数资料

老年髋部骨折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一般常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肺栓塞、压疮、感染、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1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随访均恢复行走功能,生活能自理。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精心护理,特别对手术后并发症预防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标签:股骨粗隆骨折;手术;并发症;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的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粗隆下骨折。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手术治疗已被人们接受,现多主张采取手术治疗[1]。PFNA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防旋转、防切割,并发症少及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特别适合老年伴骨质疏松及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2]。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月应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51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均好转并取得满意效果。Harris髋部关节功能评定[3]治疗优良率达92%。 1临床资料 本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60~92岁,平均74.9岁。均为新鲜骨折,股骨颈经颈型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股骨粗隆下骨折6例,合并高血压病21例、脑血管后遗症4例,糖尿病8例、慢阻肺6例,泌尿系疾病7例,老年痴呆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PFNA内固定术治疗。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51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少数原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后均有好转。术后随访6~12个月,本组51例髋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均恢复行走功能,生活能自理或部分自理。根据harris髋部关节功能评定[3]:优39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为老年痴呆和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优良率92%。 2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术前充分准备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与家属加强沟通,一起制订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PFNA 内固定手术的方法、优点、成功率等,积极接受手术治疗与护理。术前主管护士参加手术医生查房和术前讨论,了解手术的方法及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备好各种急救物品,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要掌握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并积极配合治疗基础疾病。指导患者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2.2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入院后予常规检查双下肢血管彩超和D2聚体测定排除深静脉血栓,对患者和家属讲解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使其主动配合。指导患肢肌肉作等长收缩活动及足趾的屈伸运动,避免下肢静脉采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