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论文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摘要] 为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功能康

复的效果,我们对4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结果提示系统性健康教育有利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274.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13-01

髋部骨折是老年病人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之老年病人本身多伴有其他疾病,且机体脏器功能低下,患肢的功能康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贯穿于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需要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还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针对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对康复知识的需求,采用系统的、全程的健康教育,使之掌握正确的康复方法,提高其康复质量,从而提高了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我科共收治老年髋部骨折伤手术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60-88岁,致伤原因:不慎跌倒、滑倒36例,被行人或自行车、摩托车撞倒12例,既往有种疾病都42例,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支炎、心律失常及肾功能不全,同时合并有两及以上疾病者6例。

2 方法

2.1 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有效地

完成健康教育的基础。患者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根据性别、年龄、职务有礼貌地称呼患者,并作自我介绍,告知患者主管医生、主任、护士长的姓名,向其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及同室病友,使其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并感觉到医护人员在尊重、关心他,从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之愿意接受护士传授的健康知识。与此同时,认真评估患者的精神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有无不良嗜好;是否与家人或他人同住或住老人院;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与家人、子女、朋友及邻里的社会关系如何等。再拟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对症健康教育计划”,“病人个体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且有实施记录和效果评价。

2.2 术前教育有研究资料表明,术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老年人性格较固执,害怕孤独、寂寞,加上骨折疼痛,不能独立活动,因而较烦躁、焦虑不安、恐惧等。我们注意关心体贴病人,鼓励其讲出心中感受和需求,给予细心持久而热忱地悉心照料和支持安慰,鼓励家属多给予探望、陪伴、照顾。采取个体指导和定期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详细解释住院、手术、卧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解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在教授手术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同步循序渐进地进行手术适应行为训练:说服患者术前2周必须戒烟酒,指导患者练习收腹缩唇

式呼吸,有效咳嗽训练及床上正确使用便器,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为止。同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和维持有效牵引,并根据患者入院前的准确运动量、日常生活能力、思维判断力、既往病史、生活习惯,与病人、家属一起制订康复最适宜的运动量和计划,并实施指导运动训练计划:双侧踝关节背伸、距屈、旋转交替运动,每次10回,每次10-15分钟;双侧股四头股舒缩运动,每次20回;健侧下肢直腿抬高运动,每次5回,要求抬离床面>50°;健侧膝关节屈、伸0-90°;用健足蹬床,保持患肢伸直或牵引下抬高臀部运动,每次5回,要求保持整个臀部平衡,不能歪斜,抬离床面

15-30°,维持3-5秒;协助抬高上身和扩胸运动,每次10回,胸背部抬离床>30°。

在指导患者进行训练和护理过程中,我们经常与之交谈,了解其感受和需求,检查训练方法是否正确,有无按要求做,是否有进展及运动范围有无变化,以热情、诚恳的态度,用安慰、鼓励的语言,及时纠正、指导、鼓励、表扬病人,充分维护其个性,以增强信心。对合并有其它疾病者,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使患者具有适应手术的良好的生理条件和心理准备。

2.3 术后教育

2.3.1 预防并发症的指导本组患者均为老年人,术后需卧床局部制动一段时间,易并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末梢神经损伤、泌尿系感染、褥疮及便秘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给患者臀部垫充气气圈、定时翻身、按摩皮肤受压部位;嘱其多饮

水,给予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和含钙多的奶制品、豆类等饮食及富含维生素d鱼类、蛋类、黑木耳等食品,指导并协助其早期功能锻炼。

2.3.2 康复训练的指导手术当日,病人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即实行术后康复训练计划。每2小时鼓励其进行深呼吸运动,保持患肢于外展10-15°中立位;行患肢足趾伸、屈,踝关节背伸、跖屈和旋转运动,协助病人从足跟开始做压力递减的小腿部肌肉的挤压运动,每天3次,每次10分钟;并扶患髋保持骨盆平衡进行抬高臀部运动。术后第1天,病情稳定,给予斜坡位,鼓励并协助患者逐步增加卧位的高度,延长卧位的时间;进行患肢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和抬高臀部运动,运动量同术前。术后第2天,继续进行患肢股四头肌舒缩运动、抬高臀部运动、直腿抬高及抬高上身、扩胸运动,运动量从术前量开始逐渐每3天增加1次,每次增加5-10

回为宜,术后10-14天,当髋、膝关节屈曲超过90°,踝关节背伸达90°时,就开始扶病人离床,患肢不负重站立。每天3次,每次15-30分钟,逐步到扶双拐下地走动。在锻炼中,运动前后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运动。

3 讨论老年髋部骨折伤的愈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之老年人性格较固执,骨折疼痛,担心术后功能恢复不良,以及并发症的发生,而并发症的发生轻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费用,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加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家属很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有利于术后的康复。

健康教育的实施,使患者认识到自我护理对维护自我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家属参与健康护理的能力,增强了护理工作的亲切感,使患者、家属、护士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健康护理集体,从而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念,保持积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了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evelyn.p,中华护理学会天津分会外文翻译组译.一般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640-641.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老年人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储备力降低,免疫力下降,同时自身患有多种疾病,骨质疏松,加之精神受挫,生理免疫功能失去平衡,病情愈发复杂严重,久治难愈,更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1]。现将我院近期收住手术的40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8~72岁,股骨颈骨折23例,粗隆间骨折17例,闭合性骨折39例,开放性骨折1例。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4例。平均住院20d,积极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随访12~24个月,均基本康复,生活能自理。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术前全面检查,尤其是心、肺、肝、肾功能检查,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等变化,做好记录,配合医师作患肢皮肤牵引,训练床上大小便,根据病情和患者的饮食习惯,给予饮食指导,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保持患者心身放松,情绪乐观稳定,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术前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2术后护理 2.2.1手术后回病房,去枕平卧位6h,头偏一侧,轻稳移动患者。严密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变化,禁食6h后,方可进流质软食少量。 2.2.2由于手术创伤深,渗血多,故采用伤口内负压引流,应保持引流通畅,防扭曲或阻塞,引流管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无菌,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色和质的变化,发现异常用时报告医生。 2.2.3术后疼痛患者,给予耐心解释安慰,转移注意力等,重者给予止痛剂。如遇到发热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并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措施。 2.3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 理研究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为此来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模式。方法:通过针对髋部老年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指导,合并症有效处理,术中严密观察,术后康复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有效的综合护理是提高康复的关键之一,多数患者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老年人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保健事业也不断得到完善,是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对于老年人来说,年龄的不断增加,直接导致骨折愈合所需时间、愈合程度、难度等均随之增加。对于老年人来说,特别是髋部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后机体调节机能的紊乱及心脑肺储备功能迅速降低容易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医护人员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性的指导,有效的处理,患者基本恢复到伤前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该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 1.1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研究方法: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治疗的方法 研究进展:最终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得到圆满结束,取得圆满成功1.2 本论文的内容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从2010 到2013 月,本院共收治老年髋部骨折病人 200 例,其中男 80 例,女 120 例,平均年龄75.2(60---100)岁。其中陈旧性骨折 150 例,新鲜骨折 50 例,本期病例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及全身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 38 例,人工股骨头置换42 例。 对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护理,其中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二、老年髋部骨折常见的问题 2.1 老年髋部骨折的原因有哪些 (1)跌倒。跌倒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最直接原因,每年超过90%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发生与跌倒有关。因多为低能量损伤如生活中的摔伤,这种摔伤类型很常见,其他还有洗澡时摔伤、冬季路滑摔伤等等。老年跌倒后发生骨折和很多因素有关,如肌无力,平衡能力异常,以及药物和并存病等原因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而老年人的骨量和骨质低于正常水平的情况也增加了跌倒后发生骨折几率1。同时老年人为了避免摔倒的发生而限制了体育锻炼,减少功能运动,也加重了肌无力和骨质丢失的程度。(2)骨质疏松症。许多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骨矿物质密度和骨量的不断减少与髋部骨折发生率持续增加有关。(3)性别差异(女性明显高于男性)。(4)人种差别。有学者研究结果表明亚洲人与白种人有着相似的甚至更低的骨密度,同时饮食摄取的钙质也较白种人少,但是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却低于白种人,两种人群中的女性髋部骨折发生率差异尤其明显。(5)视觉及平衡障碍和神经失常系统疾病(如卒中,偏瘫,帕金森氏病)等2。国外学者在其论著中也指出了一些其它的可能导致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的原因,如:遗传因素(家族史,高加索人高发),久坐的生活方式,营养不均衡,吸烟,饮酒过量,精神损害和意识错乱,药物原因(服用镇静药,安眠药,抗惊厥药物),骨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吸收障碍,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所致),心血管疾病和心律不齐,潜在性骨病(Paget’s 病,骨肿瘤,继发骨肿瘤),以及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皮质醇增多症)等。视觉灵敏度不良,神经系统疾病,各种药物的作用,肌无力,异常步态和平衡能力差等。 1Ax h r o n C,P e t e s n N,Wr a y N,d n z .T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m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i n me n.u n d e r g o i n g n o n c a d i a c s u r —g e r y [ J ] .A n n I n t e r n Me d,1 9 9 3 ,1 1 8 ( 4 ) :5 0 4 . 2Z a t n HR,S k i n g J A.p r e o p e r a t i v e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d e e p r e i n t h r o mb o s i s i n p a t i e nt s wi t h f e m o r a l n e c k f r a c t u r e a n d d e l a y e d o p e r a t i o n [ J ] .I n j u r y,1 9 9 9 ,3 0 ( 9 ) :6 0 5 .

谈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康复治疗现状

谈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康复治疗现状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骨科入院病例的主要组成部分。90% 的老年髋部骨折为低能量损伤,受伤机制多为意外摔倒。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包括骨质疏松、关节退变以及其他高发的基础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以及身体其他脏器的老化及长期服用药物造成的代谢异常,还有疼痛造成的应激反应,给患者生理、心理及经济上均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使得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变得十分复杂,给骨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目前绝大多数的治疗注意力仍然在手术技术与方法,对于围手术期以及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未足够重视。本综述的目的在于总结目前关于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及康复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今后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与康复的发展方向,为此类患者提供更为优化及全面的治疗方案。 1 老年髋部骨折的特点 1. 1 现状 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为跌倒,每年大约有30%的65 岁以上老人受到跌倒的影响,老年患者的机体相对于年轻患者在各个器官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包括大脑萎缩,视力减退,颜色分辨力降低,瞳孔反应减弱,身高减少,下肢灌注不足,关节退变以及随着老化出现的心理疾病等。这些生理及病理上的改变均会对老年人的平衡感、肌力及注意力造成影响,使得老年患者更容易跌倒而造成骨折。因此对于因跌倒而导致骨折的老年患者应当进行原因分析或进行相应的干预。其中,心血管疾病以及骨质疏松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合并症是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时最常面对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骨折是两种独立又相互存在的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患有骨质疏松及造成骨折的风险更高,且骨折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因素之一,Fisher 等对746 例低能量损伤造成的髋部骨折研究之后认为心血管疾病与骨质疏松骨折存在同样的病理机制,因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需进行心血管功能的评估,并且同时治疗两种疾病。除此之外,老年人长期服用药物或摄入酒精尤其是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均会对老年创伤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也在治疗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中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回顾用药史,对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髋部骨折是老年常见的三种骨折之一。2004—2010年我科收住80岁以上的髋部骨折患者49例,经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9例,男19例,女30例;年龄80~89岁25例,90岁以上3例。49例患者中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7例,动力髋螺钉28例,全髋置换术4例。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高龄患者多数伴有其他器官的疾病,长期的患者,加上骨折后生活不能护理,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很想通过手术恢复换肢的功能,但对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不了解,很容易产生悲观、孤独、恐惧的心理,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和安慰患者,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并鼓励患者家属多探视,介绍同病室与患者认识,帮助患者建立病友关系,主动与患者交谈,消除患者入院后的孤独感,护士要注意与患者情感上的沟通,在与患者交往中,应注意使用得体的语言,回答问题要慢,对患者所讲的事情要耐心去听,神情专注,表现出护理人员的一片诚心,让患者很自然地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并介绍手术成功者来“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并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配合手术的治疗和护理。 2.1.2 评估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患者心、脑、肺、肝、肾等器官出现功能衰退,多数患者并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受伤或手术容易引起其他组织连锁性病变,致使以上疾病的病情加重,增加手术的失败率,因此,术前对各脏器的功能评估显得十分重要。 2.1.3 积极治疗并发疾病针对并发疾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护理上要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严格监测神志,生命体征,血糖的变化,并认真做好记录。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抢救。 2.1.4 术前适应性训练髋部骨折手术创伤大,高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因此,术前1周应指导患者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和正确排便体位,以防术后发生便秘和尿潴留。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以加强肺的功能。 2.1.5 加强术前健康教育高龄患者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差,护士在向患者讲解手术的重要性,术前及术后的注意事项时要多讲解,并采用一边讲解一边提问形式,提问时,应语气舒缓,用词简单明了。 2.2 术前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高龄患者手术创伤容易诱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因此,护士要多巡视患者,观察病情要细致,严密观察神志、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引流管的通畅,准确记录伤口引流量,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的感觉,运动及血运情况。 2.2.2 预防三大并发症高龄患者身体素质差,机体抵抗力差,长期卧床,患肢不能活动,极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道感染、褥疮,因此,应给以相应的预防措施。护理上要指导患者咳嗽、咳痰,定期帮患者翻身,轻轻拍打背部,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优势科普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 术期护理的优势科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口的平均寿 命也在逐年增高,同时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也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大多 数老年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常常会合并其他的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来说,通常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每当提到“手术”二字时,大多数患者眼前都会浮现出术后难以忍受的疼痛,以及浑身插管等画面,使其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降低了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度以及治疗的信心。本 文对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优势,进行了相应的科普。 1.什么是加速康复外科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在保证患者安全的 前提之下,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科学处理,并优化处理的步骤,从而保证患者能 够快速的康复。 这一理念的实施在临床上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恢复期间所发生的各种应激 反应,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感染几率。有利于患者在术后快速的康复,而这 一优化的路径,通常也贯彻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以及出院后的一系列疗程,主要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老年髋部骨折的诱发因素 1.骨质疏松 大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却随之减少,使其骨骼结构很容易遭到 不同程度的破坏,骨头变得较为脆弱,因此这部分老年人在生活当中发生骨折的 几率会更高,而骨质疏松也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诱发因素。 2.2不良生活习惯

一些老年人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喜欢户外活动。经常喜欢在家中做一些 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打发时间。久坐、久卧以及不合理的用药现象都会导致患者身 体机能的下降,从而诱发老年髋部骨折。 2.3内分泌 内分泌失调通常也是能够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妇女在绝 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逐渐降低,而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激素也会逐渐 下降,因而造成骨质疏松的现象。这种疾病通常女性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同时 随着老年人体内的降钙素水平逐渐降低,甲状腺激素逐渐增多,导致骨矿含量减少,从而使其骨密度降低而极易产生髋部骨折的现象。 1.护理优势 3.1 手术过程更加快速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首要优势条件是,能够快速的为患者建立绿色通道,使其 通过急诊入院,并在第一时间内为其进行各项术前的检查,完成科室间的会诊, 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评估,之后确立更加安全、创伤性小、出血量少、手术时 间短的治疗方案,并且在48小时之内迅速完成手术过程,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 的手术风险,也减少了很多手术的流程,极大的缩减了患者术前的痛苦。 3.2 镇痛效果更佳显著 通常来讲,手术所产生的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导致其产生各种 不良情绪,也会造成患者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加重患者的心肺负担。而在加速康 复外科理念下,能够通过多模式联合镇痛的方式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镇痛措施,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后的副作用。 临床上经常采用的镇痛药物主要包括:局部麻醉类药物,如利多卡因、布比 卡因、罗哌卡因等;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等;苯环已哌啶类 药物,如NMD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右美沙芬、美金刚胺等;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论文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摘要] 为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功能康 复的效果,我们对4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结果提示系统性健康教育有利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274.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13-01 髋部骨折是老年病人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之老年病人本身多伴有其他疾病,且机体脏器功能低下,患肢的功能康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贯穿于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需要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还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针对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对康复知识的需求,采用系统的、全程的健康教育,使之掌握正确的康复方法,提高其康复质量,从而提高了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我科共收治老年髋部骨折伤手术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60-88岁,致伤原因:不慎跌倒、滑倒36例,被行人或自行车、摩托车撞倒12例,既往有种疾病都42例,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支炎、心律失常及肾功能不全,同时合并有两及以上疾病者6例。 2 方法

2.1 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有效地 完成健康教育的基础。患者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根据性别、年龄、职务有礼貌地称呼患者,并作自我介绍,告知患者主管医生、主任、护士长的姓名,向其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及同室病友,使其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并感觉到医护人员在尊重、关心他,从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之愿意接受护士传授的健康知识。与此同时,认真评估患者的精神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有无不良嗜好;是否与家人或他人同住或住老人院;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与家人、子女、朋友及邻里的社会关系如何等。再拟定“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对症健康教育计划”,“病人个体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且有实施记录和效果评价。 2.2 术前教育有研究资料表明,术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老年人性格较固执,害怕孤独、寂寞,加上骨折疼痛,不能独立活动,因而较烦躁、焦虑不安、恐惧等。我们注意关心体贴病人,鼓励其讲出心中感受和需求,给予细心持久而热忱地悉心照料和支持安慰,鼓励家属多给予探望、陪伴、照顾。采取个体指导和定期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详细解释住院、手术、卧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解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在教授手术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同步循序渐进地进行手术适应行为训练:说服患者术前2周必须戒烟酒,指导患者练习收腹缩唇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关键词】髋部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之一,有人统计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6%。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髋部肌群退变,局部血运差。而且老人伤前常合并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慢支等疾病,加之创伤后长期卧床及被动体位,机体代偿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均较青壮年降低,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因此为防止并发症须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 临床资料 2001年10月~2003年8月我科共收治27例髋部骨折的病人,27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61~97岁,平均年龄75.5岁;骨折部位:股骨胫骨折19例,粗隆间骨折8例;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17例,髋关节置换8例,2例未治自动出院,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3天出现脑梗塞转入神经内科治疗,其余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于创伤老年病人十分重要,护士要充分了解其心理变化。患者往往因突然外伤导致躯体活动障碍,害怕自己从此不能站立,生活不能自理,担心拖累子女,特别是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更是不想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由此自暴自弃,拒绝各种治

疗。本组病例中就有2例病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还有的病人表现为异常敏感,极力捕捉医护人员的表情及语言中的细微变化,看到别人低声细语,就和自己联系起来,怀疑自己的病情和愈后。针对这些情况,责任护士应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关心、尊重老年患者,多与病人交谈,特别是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现代假体技术的优劣和特点及以往的手术成功率,讲解麻醉效果,与家属及儿女一起给予鼓励和支持,以解除老人的心头之忧,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方案的实施。经过细致的心理护理,在其后的几例病人均以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 2.1.2 术前健康状况评估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之所以造成骨折,除局部因素以外,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骨折只是外在表现,所以术前要对病人健康状况准确评估,监测血压、血糖及心肺肾功能,在选择手术的最佳时机的同时,控制并发症[1]。对于糖尿病患者,密切注意血糖的变化,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须控制血糖在10mmol/L以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密切注意血压的变化,除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外,还应减少外界刺激,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引起血压升高。此外,还要协助医生做好术前的常规检查,以便为正确评估提供依据。 2.1.3 牵引的护理患者入院后,在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及调整各脏器功能期间,为促进骨折复位及减轻疼痛,常给予患者行皮牵引或骨牵引(本组无一例骨牵引),要维持牵引的有效性,首先要保持重量悬空,经常检查牵引力线是否正常,其次要注意患者足背动脉的波动情况,经常调整下肢牵引带的高度,防止滑脱造成对足背压伤。此期间还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致残率高达50%,术后1年致死率可达28%~3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绝对数量将激增。预计到205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130万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手术治疗及多学科协作管理可减少骨折断端出血、缓解疼痛,尽早恢复运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已成为老年髋部骨折公认的最主要治疗方法及管理模式,但由于高龄、衰弱、合并症等因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因此,加强围术期综合管理、降低围术期风险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护理作为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期康复、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但年龄所致的身体机能下降、疾病所致的功能损伤、麻醉及手术对机体储备的二次打击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难度增加,且现有指南或共识多关注手术、麻醉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等问题],对护理问题的关注较少,同时国内缺乏标准化的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规范。 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共识证据参考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推荐意见强度参考推荐分级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系统。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 1、健康教育 推荐意见1: 通过多种形式对患者和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推荐强度:强;证据等级:A)。 健康教育对缓解患者和照护者紧张、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获得信任、理解及配合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口头、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患者和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术前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住院流程、病情解释、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及术前康复训练指导等。术后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抗骨质疏松治疗、跌倒预防、

常见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精品

【关键字】情况、方法、条件、质量、系统、有效、主动、合理、配合、保持、了解、措施、关键、情绪、意识、环境、最大限度、逐步、形成、保护、鼓励、保证、指导、支持、方向、促进、加强、适应、提高、减轻 常见老年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者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5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进行评估,心理护理,教授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并指导患者合理的康复训练。结果 57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围手术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最大限度恢复患肢活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期由于骨质萎缩、疏松,肢体活动不灵活,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或由床上跌下时,均易造成骨折,尤其是髋部的骨折最易发生。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共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7例,针对不同症状和体征,分别采取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57例,男27例,女30例;年龄≥70岁32例,年龄<70岁25例,均合并一种或多种脏器疾病。 1.2 治疗及结果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患肢皮牵引或骨牵引1周后手术。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滑动加压鹅头钉内固定的35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置换术的12例;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双螺钉

内固定的10例。出院后定期随访,患者骨折基本愈合,关节活动正常。 2 术前护理 2.1 全身情况评估 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全面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包括心、肝、肾、肺、内分泌、血液等系统的状态,以判断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做好术前准备和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2.2 心理护理 老年人由于各自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经历、文化程度不同,心理变化也不相同,加之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个强烈的刺激,多数患者对手术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针对不同情况,护士应做好解释工作,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预后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好各种疾病知识的宣教,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手术。 2.3 术前营养支持 由于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对饮食有一定限制,加之长期卧床,易造成营养不良。因此,护理人员应细致地观察、了解病情,给予及时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做好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静脉给予,以保证患者营养的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2.4 皮肤准备 术前1天应剃除毛发(包括阴毛),剃毛时应注意不能刮破皮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临床研究。方法:跟踪2019年8月-2020年8月,被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及对比组,每组各40例。对比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治疗下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和疼痛感进行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做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对比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和舒适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术后的并发症也明显减少,保证了患者的髋部关节功能的恢复,加快了患者的康复[1]。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髋部关节骨折;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逐年上升,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各种外来因素,老年人群的患病几率也在逐步增加。老人因为岁数的增大以及骨质疏松的原因,会导致骨折的概率明显变高,而在骨折病症中,髋部关节的骨折是最难恢复的。由于髋部关节骨折需要长时间的卧床静养,从而就会导致一些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的感染机率大幅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无法与年轻人相比,所以恢复能力会很弱,导致手术恢复时间会更加长,术后导致患者的创伤大,肢体活动受限,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可以对护理技术整体提高,使手术流程的规划更加合理。故本文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加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研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髋部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髋部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髋部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髋部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总结相关的护理要点。结果经过相应护理工作后,90例髋部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未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血压均处于稳定的状态。其中,治疗无效10例,有效28例,治療显效42例,总有效例数为80例,有效率为88.9%。结论对髋部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操作,进行积极的处理和预防,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注意饮食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在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疗效。 标签:髋部骨折;高血压;护理方法 髋部骨折主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人,且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髋部骨折主要可以分为髋臼骨折以及股骨颈骨折等[1]。另外,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人数较多。进行手术治疗时,疼痛以及其他外界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血压水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研究分析髋部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髋部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的护理要点,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髋部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女32例,男58例,年龄64~92岁,平均年龄(70.1±4.9)岁。其中,髋臼骨折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股骨颈骨折49例。从高血压的角度来看,高血压III期6例,高血压II期34例,高血压I期50例。 1.2 方法 研究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髋部骨折并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相关的护理要点。 1.3 治疗方法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术或者皮肤牵引术。根据患者实际的骨折部位,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患者为股骨颈骨折,对患者进行置换股骨头的手术或者全髋关节置还,需要在硬膜外麻醉的环境下进行处理。如果患者为髋臼骨折考虑进行保守治疗。患者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即进行加压髋螺钉内固定?的手术,也需在硬膜外麻醉的环境下进行处理。 2 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措 施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5例,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中,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针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通过围术期的护理,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以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促进后期康复。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整体护理;效果分析 前言: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以及退行性病变等,易出现骨折。髋部骨折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老年患者基础性疾病较多,保守治疗易加重患者病情。目前多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以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整体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性的护理干预模式。针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可通过围术期护理,以提高患者的耐受力,改善效果[1]。本研究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 1. 资料 研究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月本院接收地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5例,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最小患者67岁,年龄最大患者78岁,年龄平均值为(69.23±3.78)岁,基础疾病:Ⅱ型糖尿病患者9例,高血压患者11例,冠心病患者8例,合 并以上两种疾病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患者67岁,年龄最大患者79岁,年龄平均值为(69.12±3.55)岁,基础疾病:Ⅱ型糖 尿病患者10例,高血压患者10例,冠心病患者8例,合并以上两种疾病5例。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髋关节手术的临床诊断标准,已经过X线检查以及CT检查 诊断确诊,且已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排除标准:排除有器质性疾病史、恶性肿 瘤病史以及精神疾病史患者。研究已征得患者同意并签字。组间资料对比,p值 >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患者的入院宣教,术前准备以及术后康复指导等。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术前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指导干预。对患 者进行手术方式以及预后情况的普及,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同时对患者进行心 理护理,老年患者对手术有较大的恐惧感以及抵触感。需加强与患者沟通,让患 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②术中体位护理。在手术时调整患者体位以提高患 者舒适度,并在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 ③术后并发症护理以及康复锻炼。术后加强术区的干燥以及清洁,避免出现切口 感染等,并注意引流量状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以及翻身,避免出现 压疮以及静脉血栓形成[2]。指导患者进行日常康复锻炼。可由简到难,进行髋关 节的活动训练以及肌肉的锻炼。同时嘱患者不可负重,适当锻炼。 1.3观察指标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评定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 情况,主要包括疼痛、功能、畸形以及关节活动度,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说 明髋关节功能越高。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拟问卷调查,且总分为 100分,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髋部骨折是指≥65岁患者的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国髋部骨折发病率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国内外学者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治疗。同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也引起国内外护理界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老年髋部骨折现状、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因素、术后康复护理干预三方面,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新进展。 标签:髋骨折;老年人;康复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治疗,相较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也引起国内外护理界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1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现状 调查显示,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如能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则能早期活动,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25%~75%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后4~12个月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不能恢复到骨折前水平[1]。有研究者[2]采用自制问卷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对术后防脱位知识的知晓率为62%,正确掌握功能锻炼方法者仅为56%,能做到主动功能锻炼者仅为26%。因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不理想与术后康复锻炼效果不佳密切相关。 2 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因素 2.1年龄老年人记忆力下降,领悟能力差,且文化水平较低,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均较差。加之身体系统功能退化,全身各脏器机能下降,这些均对术后康复造成影响。有研究者[3]调查了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手术疗效,发现年龄较轻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快。 2.2手术方式目前临床多主张手术治疗,而近年来伴随着内固定物和置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为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 国内研究[4]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上可有效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使患者尽早进行负重行走,且其近期疗效也明显优于内固定术,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作为老年髋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目前大多数医师认为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康复可起到促进作用[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