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比赛铁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FeO、Fe2O3、Fe3O4的性质

2.掌握Fe(OH)2和Fe(OH)3的制备和性质。

【学习重点】Fe(OH)2和Fe(OH)3的制备和性质。

【预备知识】

1.铁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和,具第位,主要以和价化合物形式存在。

2.写出化学式:氧化铁其中铁的化合价是;氧化亚铁其中铁的化合价是;四氧化三铁其中铁的化合价是。

【基础知识】

一、铁的氧化物

探究一:四氧化三铁也能与盐酸反应,请写出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二、铁的氢氧化物

实验方案一:教材60页实验3-9

实验步骤如下:1、取一只干净的试管,加入少量FeCl3溶液。

2、然后用胶头滴管悬空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3、取另一只干净的试管,加入少量FeSO4溶液。

4、然后用胶头滴管悬空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填写下表。(表二)

沉淀?

实验方案二:

实验步骤如下:1、取一只干净的试管,加入少量FeCl3溶液。

2、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3、取另一只干净的试管,加入少量FeSO4溶液。

4、然后滴入少量的煤油。(煤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5、最后用一只长的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把胶头滴管的下端插入到煤油的液面以下,挤出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填写下表。(表三)

探究三: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加入苯的作用以及胶头滴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的作用是什么?

【小结】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性质(表四)

探究四:在空气中加热氢氧化亚铁能否得到氧化亚铁,若不能说明理由?

【作业】

1、分别写出一氧化碳与 Fe 2O 3 、 Fe 3O 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右图的装置中,当容器A 中的反应开始后,再分别进行下列操作: (1)若弹簧夹C 打开,B 容器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 (2)若弹簧夹C 一直关闭,容器A 中的反应还在进行时,B 容器有什么现象发生? ;写出B 容器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先打开弹簧夹C 一段时间,容器A 中的反应还在进行时,再关断弹簧夹C 一会儿,B 容器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考纲】 了解金属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考纲解读】 本节的重点知识有铁的性质、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的性质等。主要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Fe2+、Fe3+的还原性、氧化性,Fe3+和Fe2+的检验,Fe(OH)3胶体、Fe(OH)2的制备也是常考的内容。预测2013年高考还会以铁及铁的化合物为载体,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考查。同时铁的腐蚀、饮用水的净化等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也是今后高考的趋势。 【知识目标】 1.认识铁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 2.了解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掌握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3.了解Fe3+的氧化性,认识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学会Fe2+和Fe3+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的构建; 2、进一步掌握因反应物的量的不同产生的有关计算的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课前完成) 一、铁 1.物理性质 铁是①______色金属,熔沸点②________,抗③________性强,能被磁铁吸引,具有金属的一般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铁是一种变价金属元素,通常显④________价和⑤________价。 (1)与非金属反应 铁和氧气反应:①常温下发生腐蚀生成⑥___ 。②点燃条件下生成Fe3O4,化学方程式为:⑦___ 。 铁和氯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⑧______ 。铁和硫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⑨_ ___。 (2)与H2O(g)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⑩______ __。 (3)与酸反应:①铁与非氧化性酸(如稀H2SO4、盐酸等)反应生成Fe2+,放出H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铁与氧化性酸反应,不放H2。常温下遇?_______、?________发生钝化。少量铁与稀HNO3反应:?________。 (4)与盐溶液反应 铁和CuSO4溶液反应:?________。铁和FeCl3溶液反应:?________。 思考1 铁在有关的反应中,其产物价态为什么不同?有什么规律? 二、铁的氧化物

《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铁的重要的化合物》。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铁的重要化合物》是普通高中人教版(必修1)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在学习了实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上,这一章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从构成常见的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了解的基本知识。本章通过横向对比的方法进行安排,学习活泼金属:钠,较活泼两性金属:铝,较活泼变价金属:铁,使得这些知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突出各自的特性。本内容既可以为前面学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能为接下来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首先,在知识上,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一些金属的知识,具有鉴别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能力,在本教材的第二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书写一般离子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的能力。再者,刚刚学习了钠和铝两种金属化合物,学生具备了能够判断铁的化合物的一些通性的能力。其次,高一的学生思维正在渐渐趋向理性,对新知识都有很强的好奇心,精力旺盛,接受力强,思维敏捷,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节课的教材分析,再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2、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 3、理解Fe3+和Fe2+的鉴别方法以及Fe3+和Fe2+的转化; 4、理解Fe3+的氧化性,巩固、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与归纳,培养思维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在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进行实验设计,初步学会运用氧化还原知识研究物质的氧化还原性。

铁的重要化合物正式教案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授课教师:高培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2)掌握Fe (OH)3和Fe (OH)2的制备和性质;掌握溶液中Fe2+、Fe3+的检验方法。 (3)了解Fe3+与Fe2+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转化发生的条件。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通过对铁的化合物实验演示与探究活动,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3)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条件的思考与交流和Fe3+和Fe2+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2)体验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运用,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Fe3+和Fe2+的相互转化;Fe3+和Fe2+的检验。 三、教学难点 Fe3+和Fe2+的相互转化。 四、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试管、试剂瓶、胶头滴管、药匙 所用试剂:0.1mol/LFeCl2溶液、0.1mol/LFeCl3溶液、NaOH溶液、铁粉、KI淀粉溶液、酸性KMnO4溶液、新制氯水、硝酸、KSCN溶液、H2O2。 五、教学过程 【引入】在生活中铁可以算得上最有用、最廉价、最丰富、最重要的金属了,它不仅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而且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活动也举足轻重。 【讲解】人体血红蛋白就是铁的配合物,铁是人体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又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一旦缺铁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市售有许多补铁剂。铁的常见化合价有+2价和+3价,补铁剂中的铁是几价?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来进行检验,并了解补铁的常识。 一、铁的氧化物 (展示药品,学生阅读课本59页倒数1-3段完成导学案中的铁的氧化物的比较表)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教案

普通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 《铁和铁的化合物----亚铁盐、铁盐》教案 李艳 一、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是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重点介绍Fe3+的检验方法以及Fe2+的还原性与Fe3+的氧化性。 2.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注意与已学知识:“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3.通过对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教材介绍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 (2)学会用多种方法鉴别铁离子、亚铁离子。 (3)了解铁离子、亚铁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2)体验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在“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印刷电路板的讨论、补血剂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有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Fe2+、Fe3+的相互转化;Fe3+的检验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Fe2+、Fe3+的相互转化 五、教学策略 新课程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学以学生思维活动,实践活动为中心,课堂教学不应只追求知识结论,而应充分体现学习知识的过程,其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本节课中设计较多的实验探究内容,以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能更加形象深刻地接受新的知识并得到应用,实现知识的总结与提升,体验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优质课比赛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新

一、新课引入 铁是我们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总共约为4克。我们知道,人体如果缺铁会贫血,生活中补充铁元素的物质比较多,有菠菜,动物肝脏,黑木耳,鸡蛋等等。铁在生活中运用也很广泛,如钢铁制品,高墙(因为含有氧化铁而显红色),磁铁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等等,但有个问题困扰着铁制品的发展与运用,那就是----生锈。为了更好的利用它的化合物,我们就非常有必要了解他们的性质。因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的内容:铁的重要化合物。 教师:给出若干铁的化合物比较多。 学生讨论:按照价态,可分两类。 教师:我们就按这两条线来学习铁的化合物。先一起来看一下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中价态的分析:四氧化三铁中铁的化合价不是8/3价,8/3只是它的平均价态,四氧化三铁我们可以看成是氧化亚铁和三氧化铁按1:1结合形成的一个纯净物,因此它里面既有+2价的铁,也有+3价的铁。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2价是铁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而+3价是铁的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今天我们就按照这样的两条线来学习铁的化合物,先来看铁的氧化物。 二、铁的氧化物 【成果交流】 教师:实验筐中给大家准备了一些铁的氧化物,大家找一找,发现有哪些。(学生会看到氧 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为什么没有氧化亚铁呢? 学生:因为氧化亚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较难保存。 大家可以看看提供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的颜色是否与大家预习的一样呢?氧化铁是红棕 色粉末,四氧化三铁是黑色,而氧化亚铁是黑色粉末。那他们溶解的情况会怎样呢?请一二 组的同学做一下氧化铁的溶解性探究的实验,三四组的做四氧化三铁的。 学生:均不溶于水。 老师补充:氧化亚铁也不溶。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铁的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大家试着写一下相关的反应。我请三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

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在自然界的存在 铁元素位于周期表周期_____族,其电子排布式为,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形式存在,如磁铁矿(主要成分为)、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二、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纯铁抗蚀能力特别强,而我们常见的铁并非如此,原因是 2、化学性质:铁是的金属,通常显+2、+3价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描述反应现象) ①与O2反应: ②与Cl2反应: ③与S反应: ④与I2反应: (2)与水反应 ①与水蒸汽反应: ②常温下,铁与水不起反应,但潮湿的空气里,铁易被腐蚀,形成铁锈。 反应方程式为:、、 (3)与酸反应 ①非氧化性酸(如稀硫酸、盐酸) 现象:反应离子方程式: ②氧化性酸: 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会。(还有什么物质类似?) (a)与过量稀HNO3反应 (b)过量的Fe与稀HNO3反应

(c )与浓HNO 3共热 (d )与浓硫酸共热 (4)与盐溶液反应 ①与CuSO 4反应: ②与FeCl 3反应: 三、铁的工业制法:主要反应为 四、铁的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2、铁的氢氧化物

3、Fe2+、Fe3+的性质及检验 (1)Fe2+ 的性质 ①水溶液是色 ②与KSCN溶液,再滴则变红 ③与OH-反应现象:→→ 反应方程式:、 ④既有又有,但主要体现。Fe2+可被强氧化剂(如)氧化成Fe3+。 (2)Fe3 +的性质 ①水溶液是色 ②与KSCN溶液,反应方程式 ③与OH-反应现象:反应方程式: ④只有性。可被还原剂(如)还原为Fe2+ ⑤Fe3+有较强水解能力。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3)Fe2+、Fe3+的检验 ①检验Fe2+的方法: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第3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 【新课导入】 铁的化合物很多。氧化物主要有黑色的氧化亚铁、红棕色的三氧化二铁和具有磁性的黑色四氧化三铁。含有铁元素的盐有硫酸亚铁、氯化铁等。铁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很不稳定,容易被氧化。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这是因为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 铁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矿石的形式存在,如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 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意思是说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为何称为“朱门”? 【教材讲解】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生锈的铁制品和红色涂料。提出问题:你知道铁锈和红色涂料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吗? 过渡: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铁锈和红色涂料的化学成分是氧化铁,根据你掌握的知识,你能说出几种铁的化合物? 学生思考回答。 二、新课教学 归纳整理:铁的化合物有多种,如:FeO、Fe3O4、Fe2O3、Fe(OH)2、Fe(OH)3、FeCl2、FeCl3等,在这些化合物中铁的化合价通常有+2价和+3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了解铁的氧化物的种类及其物理性质和用途。完成下表。 归纳整理: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但都可以溶于酸。Fe2O3和FeO是碱性氧化物。 学与练:写出氧化铁、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板书: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在分别盛有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阅读教材第60页最后一自然段,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归纳整理并板书: 2.铁的氢氧化物 (1)制备:Fe3++3OH-=Fe(OH)3↓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 Fe2++2OH-=Fe(OH)2↓现象: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思考与交流:如何设计实验制备Fe(OH)2沉淀,才能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 学生设计实验并分析其可行性。 归纳整理:制备Fe(OH)2要注意下列问题 思考与交流:Fe(OH)2和Fe(OH)3属于哪一类物质?它们不溶于水,能否溶于酸?若能,请写出它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铁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内容。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从实验学化学”、“物质的分类”以及“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实验和理论部分之后,首次接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些知识既能够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的理解材料,对能够为必修2将要学习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够协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还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化学在促动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铁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该部分内容又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了钠和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盐后,再一次系统接触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知识,故该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讲,接受和理解难度不大。故本节课设计的重、难点放在实验探究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上。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了解Fe(OH)2、Fe(OH)3的制备方法,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通过类比迁移法学习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提高学生分类、比较、归纳的水平。 通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精神; 通过对补铁药品等素材的了解,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注重生活的习惯,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Fe(OH)2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Fe(OH)2的制备方法 四、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方案→实验验证的程序实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说课比赛《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铁是一种中等活泼程度、且有可变价态的金属,已经学习了铁和酸反应、铁的置换反应(湿法冶金),以及金属的通性(与非金属、水、酸反应),《铁的重要化合物》主要涉及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铁的重要化合物,课时为 1 课时。 铁的氧化物知识比较简单,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他们能在课前自主学习掌握,所以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侧重于铁盐和亚铁盐中Fe3+、 Fe2+的检验,并引出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制备。结合 Fe2+与 Fe3+的相互转化的条件来探 究氢氧化亚铁制备的注意事项。 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铁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必修 1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的内容。人教版“元素与化合物” 在以往元素与化合物学习结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 基础上有所改变,“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部分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了金属单质的通性,包括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以及两性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了解了金属的通性以及两性金属的特性;第二部分学习了以活泼金属钠为主的重要的化合物——氧化物(氧化钠、过氧化钠)和碳酸盐(碳酸钠、碳酸氢钠),以及焰色反应;铝的重要的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主要学习了两性化合物的性质和氢氧化铝的制备。铁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铁盐和亚铁盐,这部分主要是学习变价金属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主要涉及 氧化和还原过程);第三部分为“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主要以铜合金、钢介绍 常见合金的性质,以及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的方法。 铁元素,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本章第一部分对 金属的通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应该说对金属单质铁的性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知识。 Fe2+和 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建立在氧化还原反应基础上,也是高中化学元 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可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联想 质疑、活动探究、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等学习活动进行建构。从能力方面看,学 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通过前面的学习能够通过某一实验现象分析反应原理。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新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前两章学习的基础上,本章进入元素化学的学习。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铁是中学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唯一的变价金属元素,其化合物种类较多,实验现象丰富,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形成分类观和价态观的化学思维方法。对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它元素化合物知识,并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二、教学目标 (1)能从铁的化合物的相关实验现象等宏观角度去探索微观粒子的变化过程,并学会用化学符号或模型表征铁的重要化合物及其变化。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通过对制备氢氧化亚铁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构建出科学实验探究思维模型,初步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3)通过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初步形成正确的推理能力和利用氧化还原规律模型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4)通过对铁矿石和铁制品的认识,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产生活的习惯。通过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分类观从多角度认识物质的方法,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 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四、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 情境激学、实验探究、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 2.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思考评价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本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课型,这种课型在传统教学中通常采用结构→性质→用途 的教学思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新课程强调要以化学事实为基础,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力求通过问题预设→知识生成的动态建构过程学习知识,使学生亲历知识 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教师展示铁矿石,引导学生关注铁的来源,播放视频:“中国钢铁,让世界更美好!”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铁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并 以此开始铁的化合物的学习。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 及爱国主义情怀。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铁的存在,分析炼铁的原理。 2、初探铁的性质,研究其转化。 【学习任务一】了解铁的存在,分析炼铁原理 1.铁在自然界中可以 存在,但主要是以 存在于矿石中。 2.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请列举一个将铁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 的化学方程式,请写出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 移情况。 4.工业炼铁原理(反应方程式) 【学习任务二】初探铁的性质,研究其转化 【铁的物理性质】 1、铁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铁有_____性、_____性、_____性,但其导电性不如________,铁还能被______吸引。其熔、沸点较____,(熔点:1 535 ℃、沸点:2 750 ℃,密度:7.86 g ·cm -3) 【铁的化学性质】 1.铁与氧化性单质、酸、硫酸铜的反应。 【思考讨论】根据下述反应,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你对铁的产物的化合价和反应物的特点,能得到什么结论? ①焦炭与氧气燃烧提供热量 ②焦炭与CO 2反应提供还原剂 ③CO 还原氧化铁得到铁 ④石灰石生产CaO 除渣

2Fe+3Cl2点燃 2Fe Cl3 Fe+2HCl=2FeCl2+H2 Fe+CuSO4=FeS O4+Cu 铁与氧化性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等)反应,铁原子失去个电子生成价铁的化合物。Fe – 2e-→Fe2+ 铁与氧化性的氧化剂(如氯气等)反应,铁原子则失去个电子生成价铁的化合物。Fe – 3e-→Fe3+ 2.铁与水的反应。 1.铁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2.在给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低于试管底部;为什么? 3.酒精灯应先在放湿棉花的位置加热一会,待试管底部温度略高,且有部分水形成蒸汽时,再将酒精灯移至放铁粉的位置加热,为什么? 4.如何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 5.实验结束时,应该怎么操作? 【课堂练习】 1. 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O是还原剂C.H2O发生氧化反应B.Fe被氧化D.Fe得到电子 2.已知氧化性Cl 2>Br 2 >Fe3+>I 2 ,试写出铁和Br 2 、I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山西省康杰中学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3 铁的重要化合物 课前导学案

铁的重要化合物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课本,生疏铁的三种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2. 通过试验探究,把握制备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3.通过试验探究,把握Fe3+的检验方法及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氢氧化铁的性质 难点:Fe2+、Fe3+的转化 【学问链接】 苹果汁是人们宠爱的一种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为防止苹果汁变黄,通常在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这样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 【问题导学】 1.阅读课本内容,列表对铁的三种氧化物进行比较。 2.依据不溶性碱的通性,试推想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有哪些性质?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你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铁盐和亚铁盐? 4. 为什么铝盐和铁盐都有净水作用,其原理是什么?(提示:净水的本质就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可上网查阅有关水的净化学问) 【试验探究】 1、在一只试管里加入2mL FeCl3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观看并描述发生的现象。 2、在另一只试管里加入 2mL FeSO4溶液,然后渐渐挤入NaOH溶液,振荡后观看并描述发生的现象。 3、在盛有2 m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看并记录试验现象。再加入几滴氯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写出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合作探究】 1.如何检验Fe2+和Fe3+的存在? 2.氢氧化亚铁是白色的固体,为什么试验中几乎观看不到白色?在配制溶液和操作过程中应实行哪些措施才能清楚观看到白色沉淀 ? 3. 已知Fe2+具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请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设计试验实现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并进行探究。

《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精品学案

第2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了解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及其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应用。1.变化观念: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科学探究:通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实验,探究其性质;通过实验探究铁盐和亚铁盐的检验,从而探究铁的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3.证据推理: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新课讲授 一、铁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 氧化物FeO Fe2O3Fe3O4 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 铁的价态+2+3+2、+3 溶解性都不溶于水 (1)稳定性:FeO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迅速被氧化成Fe3O4。 (2)与酸反应:FeO和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 (3)四氧化三铁(Fe3O4)的化学式可写成FeO·Fe2O3,其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2O。 3.用途 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2O3,是炼铁原料,也可作外墙涂料。 (1)FeO、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Fe3O4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2)Fe3O4与盐酸反应可分别看作Fe2O3、FeO与盐酸反应,然后把两个反应式相加。 (3)FeO、Fe3O4遇氧化性酸(如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价的铁均被氧化成+3价。 二、铁的氢氧化物 1.物理性质 Fe(OH)2Fe(OH)3色、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 溶解性难溶于水 2.制备实验 Fe(OH)2Fe(OH)3操作 现象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 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 褐色沉淀 生成红褐色沉淀 离子方程式Fe2++2OH-===Fe(OH)2 ↓; 4Fe(OH)2+O2+ 2H2O===4Fe(OH)3 Fe3++3OH-===Fe(OH)3 ↓ 实验结论Fe(OH)3与Fe(OH)2分别可用相应的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碱反应制得

铁的化合物课堂导学案

§4.2 铁的重要化合物(理科) 学习目标:1.掌握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Fe 2+、Fe 3+离子的检验方法。3、掌握Fe 、Fe 2+、Fe 3+ 铁三角的转化关系 4、积极讨论,踊跃展示,体验学习中的快乐。 重点:1.掌握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Fe 2+、Fe 3+离子的检验方法。 难点:掌握Fe 、Fe 2+、Fe 3+铁三角的转化关系 一、教材助读(请你从教材中找到下列内容后勾画出来,并加强记忆) 铁的化合物: (一)铁的常见氧化物有: 、 、 。其中黑色的 是 ,红棕色的是 。 它们均能被强酸(如盐酸)溶解生成盐和水,请分别写出离子方程式 。 铁的氧化物与铝粉混合,都被称为 剂,高温下发生 反应。 (二)铁的氢氧化物 1、Fe(OH)2是一种 色不溶物,能溶于酸:Fe(OH)2+ HCl —— ,它不稳定,易于与O 2反应,因而具有较强的 性: Fe(OH)2 + O 2+ H 2O--- 。 【思考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Fe(OH)2 + HNO 3(稀)—— 2、Fe(OH)3是一种 色不溶物,能溶于酸:Fe(OH)3+HCl —— ,受热能分解:Fe(OH)3—— 。Fe 2O 3呈粉末状,俗名 。 【注:“铁锈”是带有若干结晶水的氧化铁(Fe 2O 3·n H 2O),块状,结构疏松】 【思考2】如何制备Fe(OH)2 ?(可供选择的药品有:Fe 、HCl 、FeCl 3、FeSO 4、NaOH 、蒸馏水、苯或植物油等有机溶剂,仪器任选。) (制备方法及改进方法可参照创新课堂 课时3 本节提升部分 ) (三)铁盐与亚铁盐(以FeCl 3、FeSO 4等为例) 1、Fe 3+ 的氧化性:Fe 3+ 氧化大多数金属,包括铁单质:FeCl 3溶液遇 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 3溶液和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 2+ 既有氧化性,Fe 2+与Zn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有还原性:Fe 2+ 与Cl 2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往往带有结晶水,以上盐中,用于缺铁性贫血药物的是 ,由Fe(OH)2的性质可知,Fe 2+容易被空气 ,所以保存亚铁盐的方法是: ;FeCl 3等Fe 3+溶液,是常用的氧化剂(其中 氧化性:Br 2>Fe 3+>I 2,则其他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硝酸、浓硫酸、过氧化物、Cl 2等,氧化性 Fe 3+),完成化学方程式: FeCl 3+Fe —— FeCl 3+Cu —— / 注:FeCl 2+Cu ——反应吗? 【预习案】 【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教材79~81页;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3. 建议用“双色笔”完成导学案,以便将来复习之用。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 3、掌握Fe3+、Fe2+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学习重点】 1、铁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和特性。2.Fe3+、Fe2+检验及转化。 【回顾教材解决问题】 阅读教材59-61页关于“铁重要化合物”的内容,分组完成以下内容。 小组任务一:1.阅读教材 2.判断正误 3.交流结果(组内) 4.统一认识(组内) 5.提出质疑(组间) 6.答疑解惑

小组任务二:用→表示出你知道的下列物质之间所有的...转化关系。 【重难突破 方法导引】 【知识运用 实验探究】 小组任务四:进行待测液检验。(待测液可能:只有Fe 2+;只有Fe 3+;含有Fe 3+和Fe 2+ ) (1)利用工具栏二内容,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2)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分析得出结论。 分类

第二组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 B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 C. 四氧化三铁可以看成是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 D.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能形成Fe(OH)3胶体 2.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3.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FeCO3、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①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完成“氧化除铁”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H)2+□ClO-+□_______=□______ +□_______ 第一组 1.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定性:Fe(OH)3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导学案

第8节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考点一铁的性质及其应用 1.铁的位置、结构、化合价 (1)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2)在参加化学反应时,铁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有时它还失去次外层上的一个电子,所以铁有___________两种价态,且_________价稳定。 2.铁的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_________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___________吸引的特性。 3.铁的化学性质 铁元素是一种变价金属元素,通常显________和________价。 常温下,铁单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_________性。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常温下:铁被腐蚀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为_________ O2 点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水的反应。 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酸反应。 非氧化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性酸稀硝酸Fe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NO3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硝酸浓硫酸:常温下______________ (4)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①与Cu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FeCl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单质的制备方法 (1)工业上利用铁矿石在高炉中炼铁,以赤铁矿为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铝热反应焊接无缝钢轨,写出以氧化铁和铝粉为铝热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 (1)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Fe与S反应生成FeS而不是Fe2S3;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Fe与I2反应生成FeI2而不是FeI3。 (2)重要的铁矿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赤铁矿__Fe2O3__磁铁矿__Fe3O4__褐铁矿__2Fe2O3·3H2O__菱铁矿__FeCO3__黄铁矿__FeS2__。 考点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铁的氧化物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导学案)高一化学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铁盐和亚铁盐,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形成证据意识。 3.结合应用实例,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学习重点】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Fe2+、Fe3+的检验 【学习难点】Fe、Fe2+、Fe3+转化关系模型的建构 【课前预习】 旧知回顾:1.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好过盐,离子方程式为:Fe3O4 +8H+=Fe2++2Fe3++ 4H2O ;与稀硝酸只能生成铁盐。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发化学方程式为: 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 新知预习:1.从化合价改变角度预测Fe2+和Fe3+的性质:Fe2+具有还原性性和氧化性性,如硫酸亚铁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Fe3+具有氧化性性,如硫酸铁与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也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氧化硫酸铁制备Na2FeO4。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现象为溶液变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 3 ===Fe(SCN)3 。 【课中探究】 情景导入: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约4~5克),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仅次于结核病的全球患病率最高、耗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那么铁元素在人体中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呢?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铁盐和亚铁盐的检验方法。(见PPT图片) 一、Fe2+、Fe3+的检验 活动一、探究Fe3+、Fe2+的性质 任务一、观察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样品,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认识它们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答案要点】①亚铁盐及溶液呈浅绿色,铁盐及溶液呈棕黄色。(见PPT图片); ②不同的铁盐和亚铁盐及其溶液颜色深浅不同,是由于浓度(或含水量)不同,一般浓度越大,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