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案

32酸、酸性KMnO4溶液、KSCN溶液

2、仪器:小试管5支、药匙、滴管2个

【当堂检测】

1.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试样中加入()

A.石蕊溶液

B.铁片

C.KSCN溶液

D. NaOH试液

2.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过滤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

A.Cu2+

B.Fe2+

C. Fe3+

D.H+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

B.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2++3H2↑

C.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Fe2++Cl2==Fe3++2Cl-

D.Fe(OH)3与盐酸反应:Fe(OH)3+3H+==Fe3++3H2O

4.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A.稀盐酸B.CuSO4溶液

C.FeSO4溶液D.FeCl3溶液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元素是生物体中含量最高的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铁,就会出现贫血症状

B.人体只吸收Fe2+,适量服用维生素C 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

C.CO会使血红蛋白丧失载氧能力,使人体出现缺氧症状

D.实验室检验Fe2+常用KSCN溶液

六、板书设计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预测所选试剂结论

还原性Fe H2SO4Fe+2H+==Fe2++H2↑

ZnFe2++Zn==Fe +Zn2+

+2

氧化性和还原性Fe氯水2Fe2++Cl2== 2Fe3++2Cl-

+3

氧化性Fe Fe2Fe3++Fe== 3Fe2+

化学公开课:《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化学公开课:《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新课程标准下一次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尝试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讲 课录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课题:《氧化剂 还原剂》(第3课时) 授课教师:赵紫侠 课型:活动探究课。 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铁及其常见铁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了解Fe 3+的检验方法;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运用已知物质的性质验证未知物质性质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证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具:Power point 课件 实验药品:KSCN 溶液、Fe 2(SO 4)3溶液、FeCl 3溶液、FeCl 2溶液、FeSO 4溶液、铁粉、稀H 2SO 4、铜片、氯水 实验仪器:试管、药匙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投影1:

【生答】:略 【过度】师:下面我们将应用以上的知识和方法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三、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铁的化合物 【引言】师: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它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陨铁)和化合形态(铁矿石)存在,铁是人类认识和使用较早的金属元素,它与生产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面请看: 【投影】:课件2、3铁的作用和使用历史 [评注:引用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人类使用铁的历史这两段内容很重要,因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但要从知识的深度上去挖掘,更要从知识的广度上去延伸,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探究1 铁元素的存在 (1)含量: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 三种元素。 (2)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存在于 中。 ②化合态:主要以 价铁的化合物存在。如黄铁矿: 、赤铁矿: 、磁铁矿: 、菱铁矿: 探究2 铁 (1)物理性质: 光亮的 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易导电导热,能被 吸引。有较高的硬度、密度和熔、沸点,纯铁有很强的抗腐蚀力。 (2) 化学性质: Fe ――→Cu 2+ Fe ――→Cl 2 Fe ――→O 2 Fe ――→Fe 3+ Fe ――→H + 探究3 铁的氧化物及其性质 探究4 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预测与假设

实验方案 (1)证明只有氧化性,需加入还原剂,如等。 (2)证明只有还原性,需加入氧化剂,如等。 (3)证明有氧化性,需加入还原剂,如;证明其有还原性,需加入氧化剂,如等。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Fe3+的性质探究。 色,加入足量铁粉后,溶 色,加入足量 溶液红色消失、变为蓝色(2)Fe2+的性质探究。 加入 (

有 气中迅速变成 最后变成 [必记结论] (1)Fe2+——浅绿色、Fe3+——黄色、Fe(SCN)3——血红色。 (2)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形成红色溶液,而不是红色沉淀。 (3)铁的氢氧化物及其性质 1.转化关系 2.反应示例 (1)Fe→Fe2+:加弱氧化剂,如I2、H+、Cu2+、Fe3+等。

Fe +I 2=====△FeI 2,Fe +2H + ===Fe 2 + +H 2↑,Fe +Cu 2+ ===Fe 2+ +Cu ,Fe +2Fe 3 + ===3Fe 2+。 (2)Fe →Fe 3+:加强氧化剂,如O 2、Cl 2、Br 2等。 2Fe +3Cl 2=====△2FeCl 3,2Fe +3Br 2=====△2FeBr 3。 (3)Fe 2+→Fe 3+:加强氧化剂,如Cl 2、O 2、Br 2、H 2O 2等。 2Fe 2++Cl 2===2Fe 3++2Cl -,4Fe(OH)2+O 2+2H 2O===4Fe(OH)3,2Fe 2++Br 2===2Fe 3++2Br -。 (4)Fe 3+ →Fe 2+ :加还原剂,如Fe 、Cu 、I - 等。 Fe +2Fe 3+===3Fe 2+,Cu +2Fe 3+===Cu 2++2Fe 2+,2Fe 3++2I -===2Fe 2++I 2。 (5)Fe 2+→Fe :加强还原剂,如Zn 、Al 、C 、CO 等。 Zn +Fe 2+===Zn 2++Fe ,CO +FeO=====高温 Fe +CO 2。 (6)Fe 3+→Fe :加强还原剂,如Zn 、Al 、CO 、H 2等。 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3H 2+Fe 2O 3=====高温 2Fe +3H 2O 探究6:考查Fe 2+、Fe 3+的检验 1.观察溶液颜色法 2.KSCN 溶液和氯水法 3.NaOH 溶液法 4.KMnO 4溶液法 思考:如何检验溶液中既含Fe 2+又含Fe 3+?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探究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原性 【导言】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中 植物体中,那么它在地壳中含量排在?而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铁这种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用,无所不在,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说你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铁”元素。 [学生回答]铁钉(省略)[展示投影]生活中的铁 【过渡】大家说的主要是以游离态体现的单质铁,其实铁多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大自 然而,除了生物重量之外,我们还遇到了很多含铁的物质。除了我们常见的纯铁产品为银白色外,它们还反射多种颜色。 【展示投影】丰富多彩的“铁” 你知道为什么操场跑道是红色的吗?因为里面有氧化铁,氧化铁 是红棕色的其主要作用就是作红色的颜料,再例如纳米状态的还原铁粉呈黑色,含有铁离子的血红蛋白是鲜红色,以及黑色的氧化亚铁等等,这些颜色其实跟铁元素的价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大家就从老师来带的这些常见的矿物质来推断一下我们常见的铁元素具有的价态。 [显示投影]显示:铁矿石 【过渡】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含铁物质,单质铁主要是蕴含在陨铁中,而其他矿物质主 主要成分是铁的化合物。今天,老师展示了这些矿物包括新疆陨石铁、黄铁矿、硫化亚铁、用作红色颜料的磁铁矿Fe2O3和非常特殊的磁性Fe3O4。我们怎样才能用化学分子式来推断其中铁的价态呢?黄铁矿中铁的价格是多少?赤铁矿? 【学生活动】思考、书写 [摘要]铁的共价态;0、+2、+3 【启发】很好,大家都已经推测出铁元素常见的价态有零价、正二价及正三价,大家来

根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的判断,我们能推断出铁的三个价态 中哪一个有氧化作用吗?哪些是恢复性的? 【生】思考、推测 [预测摘要]零价铁——只能还原 +2价铁――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3价铁――只具有氧化性 【老师】学生们已经能够根据上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推测,但无论推测是否正确,我 们将使用铁和氯化物 亚铁,氯化铁来进行探究,但在探究前先让大家看一则故事。 [显示投影]临时重影 【师】真的把鬼给杀了么?【生】没有【师】大家想想今天这个故事跟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关系?有没有同学可 提出他的想法,那可怕的血状液体是从哪里来的? 【生】思考回答(略) [老师]很好。老师还推测并核对了数据,得知道家的宝葫芦中含有一种硫 氰酸钾溶液,它可以与铁元素其中一种价态反应生成像鲜血般的可怕溶液。那么是那 种价态的铁元素呢?现在这里有含有这三种价态的三种试剂――铁粉,氯化亚铁,氯化铁 溶液请同学们观察下他们的状态。(观察) 【老师】展示样品:铁粉、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实验样品的颜色,并注意特征颜色。) 【师】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设计下如何证明是哪种价态的铁元素发生了反应【生】略 老师还设计了一个实验。取等量铁粉、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分别加入硫氰酸钾。 请注意[演示实验] 【问】是谁跟硫氰酸钾反应生成了血红色溶液?【生】三价铁离子 【老师】所以我们应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封建迷信。道士用Fe3+与SCN-反应制备 溶液 显红色的性质来欺骗那对可怜的母女的。注意一点硫氰酸钾是微毒的,大家千万不要 学愚昧的道士将其含在口中回家去欺骗父母哦。一定要记得这种方法用来检验fe3+的存在。 老师刚刚通过这个故事进行了一个小的探究实验。有学生能改进它吗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学历案 主题/课时:鲁科版化学1 第二章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3课时) 课程标准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自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对所给试剂根据氧化性和还原性进行分类。 2.通过分组实验,探究金属铁、氯化铁、硫酸亚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并能正确书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以及学会“运用已知物质的性质验证未知物质的性质”的科学方法。 学习重难点 Fe3+、Fe2+、Fe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及其他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学法指导 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教材的53-56页,本节重点考查我们上两节课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概念的应用。因此关于铁元素不同价态间的转化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教材所给的转化方程式要熟记,并且了解清楚他们之间转化的时候需要哪些常见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评价任务 1.能独立完成【课前自学】-----针对目标1 2.能独立完成【达标检测1、2、3、4】-----针对目标2 学习过程 【课前自学】 43 硫酸、稀硝酸、铜丝、KSCN(硫氰酸钾)溶液。(利用Fe3+与 SCN-反应使溶液显血红色的性质,可以用来检验Fe3+的存在),其中具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上述试剂中可以看出,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有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探究】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首先:预测与假设 只有氧化性的微粒:_ _。(填“Fe3+”、“Fe2+”或“Fe”,下同)只有还原性的微粒:_ _。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微粒:_ _。 接着:选取上述所提供的合适试剂,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探究Fe的还原性 (2)探究Fe3+的氧化性

高中化学:2.3.3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教案2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探究活动目的: 1、通过提出问题、对实验预设讨论交流,分组实验得出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利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铁及其化合物的图片 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我们通过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来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写出铁、氯化亚铁、氯化铁化学式,标出铁元素的化合价 [提问] 1. 如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何为氧化剂,何为还原剂? 2.讨论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三种物质哪些具有还原性?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组织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呈报观点、评价、小结] 观看, 0、+2、+3 〔可能有部分学生不注意标正号〕 +3价Fe :只具有氧化性 0价Fe :只具有还原性 +2价Fe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利用课本中精美的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铁及其化合物与 氧化还原反应联系起来,逐渐引入探究的主题。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 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利用试剂:铁粉 稀硫酸 氯化铁、氯化亚铁 氯水 硝酸 铜片 锌片 硫氰化钾验证 〔1〕铁具有还原性 〔2〕氯化铁具有氧化性 〔3〕氯化亚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根据实验选试剂、写出可能的实验现象 [探查并参于学生讨论] 讨论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氯化亚铁不能氧化铁片或铜片也不能被稀硫酸氧化。也可让学生实验验证 分小组实验 学生讨论结果: 1.铁与硫酸或铁与氯化铁 2. 氯化铁与铁、氯化铁与锌、氯化铁与铜 3. 还原性:氯化亚铁与锌。 可能有错选铁片或铜片 氧化性:氯化亚铁与氯水 硝酸 可能有错选稀硫酸 组织学生实验 必做实验 1组:铁具有还原性:铁与硫酸 2组:氯化铁具有氧化性:氯化铁与铁、氯化铁与锌、氯化铁与铜 3组:氯化亚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氯化亚铁与 锌,氯化亚铁与硝酸 选做实验: 氯化亚铁与稀硫酸、铁片或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初步探究思想。 激发学习兴趣,锻 炼学生观察能力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既加深了印象,又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结合实验思考为什 么课本上说氯化铁 可以腐蚀铜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课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教学设计 滕州一中陈莉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包含三部分主要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 和还原性。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线索,使“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贯穿始终,通过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从氧化还原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 2、掌握探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过程和方法 3、了解Fe2+ 、Fe3+的检验方法 4、通过了解铁与人体健康的联系,认识化学科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通过铁元素不同价态的分析——预测不同价态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初步结论——知识总结、拓展,得出一般规律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证实,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他们归纳、综合的能力。并通过砖瓦生产了解化学知识在人类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Fe 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掌握探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预测不同价态铁的氧化性、还原性并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 【教学方法】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法,归纳总结,演绎推理的方法 (1)类比联想结合方法;(2)启发式教学与讲练结合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实验、常规用具 教学过程:

2.物质所含元素 最高价态—— —该元素具有 _ ___ 性 ; 最低价态— — —该元素具有 _ ___ 性; 中间价态—— —该元素既有 _ ___ 性又 有性 【自主课堂】: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资料完成 以下内容: 1. 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前四种元素: (写化学符 号)、、、 2. Fe 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 、,价态:、、, Fe 的物理性 质 。 3. Fe 的化合物 (将课本 P53 所给铁的化合物 分类) 溶液的颜色 : (2) 盐 颜色、状态 : 一、铁元素的存在形态 : ① 游离态:陨铁 黄铁矿 FeS 2 ② 化合态: +2、 +3 常见物质矿石 赤铁矿 Fe 2O 3 磁铁矿 Fe 3O 4 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见课件) (1)氧化物 介绍常见 的铁元素 为本节课 的探究活 动做铺垫 颜色、状态 : (3)氢氧化物 使学生掌 握物质颜 色的变化 可以说明 反应发生 了的实验 方法。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 原性教案(总1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学会研究和分析科学问题的方法,提倡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从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中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自主设计实验和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或证据,定性或定量的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在探究中学会表达和交流,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养成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单质铁的化学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这为探究铁的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提供了基础。在能力层面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提取与加工能力,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实验设计经验,但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有待加强。在情感层面,由于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学生也对其用途有较多的关注,在本节课中应引导学生从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关注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之间的转化是学生的难点所在。 教学方式: 1、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预测物质性质。 2、整合实验过程,设计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 技术准备: 多媒体电脑、实验试剂(铁粉、稀硫酸、3 F溶液、氯水、稀 e Cl FeCl溶液、2 硝酸、KSCN溶液、锌片、铜片) 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_探究铁极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鲁科版必修一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第三课时《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它是在学生学完研究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及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等之后安排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了解Fe3+和Fe2+的检验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实验,学会科学预测并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预测物质的性质并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同时养成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重点】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难点】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物质性质,掌握科学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探究教学法 给出探究任务→预测物质性质→学生分析设计→实验探究→实验结论 【教学过程】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高一第一学期的内容,他们已经学过了研究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本节的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学生更容易去整理探究思路,不至于思路过度混乱;他们前几节学过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学生的探究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去进行问题分析,对方程式的书写也就水到渠成了。本学段的孩子探究意识强,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愿意尝试,但在探究问题这方面,缺乏整体意识,在动手操作方面,对仪器操作的准确性、对实验药品的

取放等方面都有待加强。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效果分析: 通过与学生的访谈和观察学生做题情况,发现学生非但没有因为实验探究而耽误对知识的掌握,反倒是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学生说,主要是探究实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总想着把实验中进行的内容记清楚,搞明白,为什么会发生相关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等。同时对他们的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探究程序更加明确了。以前虽然学过理论,但实际探究起来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他们对探究问题的思路更明确了,以后再有类似探究会熟练很多。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操作出现了一些问题,以后会积极的去改正,同时小组合作体现的特别明显,合作意识比以前强很多,有些时候合作比单打独斗要好多了,思路会拓宽,同时也会促强补弱。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鲁科版必修一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第三课时《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研究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及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等之后才安排的内容,体现了教材前后非常好的理念和连贯性。要求能列举含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能举例说明Fe、Fe2+、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一、导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者还原性。 二、教学过程 1、打开课本53页,先看一下铁及其常见的含铁化合物。 纯净的铁单质是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铁的氧化物主要有黑色的氧化铁、红棕色的三氧化二铁和具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含铁元素的盐有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等,其中二价铁溶液是浅绿色的,三价铁溶液是黄色的。铁的氢氧化物有白色的氢氧化亚铁和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其中氢氧化亚铁不溶于水,很不稳定,容易被氧化。硫酸亚铁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这是因为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发生的反应为: 4Fe(OH)2+O 2+2H 2O= 4Fe(OH)3 这个方程式要求记住,下节课要提问。 铁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矿石的形式存在,如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 2、下面我们就根据前面讲的氧化还原知识来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者还原性。 首先我们先根据氧化还原知识来预测一下它们的氧化性或者还原性,提示一下从化合价的角度。学生集体回答: Fe 只有还原性,Fe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 3+只有氧化性。 那么,我们预测的对不对呢?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看课本54页方法导引,我们要验证Fe 的还原性,需要加入氧化剂使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相应,要验证Fe 3+的氧化性,需要加入还原剂使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工具栏当中给出了一些试剂,大家先来看一下那些属于氧化剂、那些属于还原剂。 学生集体回答。 教师板书: 氧化剂:FeCl 3溶液、稀硫酸、稀硝酸、氯水 还原剂:铁粉、铜屑、锌粒、FeCl 2溶液 那么还剩下一个KSCN ,它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呢?都不是。KSCN 是用来检验Fe 3+的,当Fe 3+遇到KSCN 就会出现红色,注意这个不是沉淀,依然是溶液。 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预测。 a 、验证Fe 的还原性 Fe+H 2SO 4=FeSO 4+H 2↑ Fe +2H + =Fe 2+ +H 2↑ 2FeCl 3+ Fe= 3FeCl 2 Fe +2Fe 3+ =3Fe 2 + 2Fe+ 3Cl 2 Fe+ CuCl 2= FeCl 2+Cu Fe +Cu 2+= Fe 2+ + Cu 点燃 2FeCl 3

高中化学_《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案设计: 【课前预习案】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化合价_____的物质)_____氧化产物(化合价____后的产物);还原性:还原剂(化合价_____的物质)_____还原产物(化合价_____的物质)。 3.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规律:当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__________;当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__________;当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 ____________________。 FeO Fe2O3Fe3O4 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 色态黑色粉末___色粉末____色晶体 水溶性难溶难溶难溶 化合价____ ____ ____ 【课堂探究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归纳铁元素的价态,并以金属铁、硫酸亚铁、氯化铁为例预测它们的性质: 只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只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一、探究实验前的准备: 如何检验溶液中的 Fe3+? 二、设计实验探究: 实验药品:铁粉,铜粉,稀硫酸,FeSO4溶液,FeCl3溶液,氯水,KSCN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小烧杯,胶头滴管,洗瓶,药匙。 预期转化所选试剂实验现象结论及反应的方程式0→ +2 +2→ +3 +3→ +2 +3 → 0 +2 → 0 0→ +3 书写实验中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小结]请用图示表示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达标巩固】 1.能与Fe3+反应,且能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是()

高中化学《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从氧化还原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 2.掌握Fe2+、Fe3+ 的检验方法。 3.掌握Fe、Fe2+ 、Fe3+ 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Fe、Fe2+ 、Fe3+ 的相互转化,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合作法、对比法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出示小视频] 通过观看视频,贫血对孕妇、儿童是非常有害的,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出现缺铁性贫血,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提问有哪些同学知道

出现缺铁性贫血会有什么表现?学生回答,继续出示幻灯片小朋友贫血会出现头晕乏力,血红蛋白中的Fe2+能携带氧气,当Fe2+被氧化为Fe3+时,会出现头晕乏力,进而引出贫血是缺乏Fe2+,Fe2+能转化为Fe3+,当出现缺铁性贫血时,可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2、了解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3、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53 资料在线铁及其化合物,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 (1)Fe2+、Fe3+主要在那些物质中存在? (2)铁的氧化物有什么区别? (3)铁的氢氧化物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这三个问题同时出示幻灯片知道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颜色区别,以直观的图片信息加深学生们的理解记忆。为加深学生理解做一训练题,学生回答,对于C 中的化学方程式,学生黑板书写。 4、学生组内讨论。引入本节课的重点,通过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提问学生:Fe、Fe2+ 、Fe3+ 所具有的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让学生小组内探究如何验证氧化性或还原性,小组内讨论激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加深印象。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铁及其常见铁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了解Fe3+的检验方法;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验, 使学生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过程、方法目标: 使学生学会“运用已知物质的性质验证未知物质性质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证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实验药品KSCN溶液、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铁粉、稀H2SO4、铜片、氯水 实验仪器试管、药匙等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生答】【过渡】【板书】【引言】【投影】 投影1:略师:下面我们将应用以上的知识和方法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三、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铁的化合物师: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它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陨铁)和化合形态(铁矿石)存在,铁是人类认识和使用较早的金属元素,它与生产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面请看:课件 2、3铁的作用和使用历史 【提示】【讨论】【生答】【投影】【展示】【提问】【生答】【板书】【投影】师:那么你对铁及其化合物有哪些认识呢?请阅读教材第51页“资料在线”。师:注意参考教材中的图片“一些铁的化合物”及“一些铁矿石”。根据阅读情况四人一组讨论。(学生热烈讨论)讨论结果:铁以黑色的氧化亚铁、红棕色的三氧化二铁和具有磁性的黑色四氧化三铁等氧化物形式存在,以硫酸铁、氯化铁等铁盐形式存在,还有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含铁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矿石形式:如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形式存在。课件4“铁的化合物一览表”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氢氧化物盐 +2 FeO 黑色粉末Fe(OH)2白色固体,不稳定,易被氧化 FeCl2 FeSO4 Fe(NO3)2 浅绿色浅绿色浅绿色 +3 Fe2O3 红棕色粉末Fe(OH)3 红褐色固体FeCl3 Fe2(SO4)3 Fe(NO3)3棕黄色棕黄色棕黄色 师:分析表中铁的化合物,它们在存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铁的化合物都以+2、+3价形式存在,Fe2+都是浅绿色,Fe3+都是棕黄色。(教师给予肯定)2、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0、+2、+3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学案

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从化合价方面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还原性; 2.了解检验Fe2+、Fe3+方法; 3.掌握科学探究性实验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步骤; 4.了解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掌握Fe2+、Fe3+的相互转化。 学习难点:如何探究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学习过程: 【旧知回顾】1、配平以下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转移电子数目: (1) Fe + CuSO4 -- FeSO4 + Cu (2) Fe + HNO3--Fe(NO3)3 + NO↑ +2H2O (3) Fe(OH)2 + O2 +2H2O --Fe(OH)3 2、描述FeCl3溶液、FeCl2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现象并书写反应方程式。 【课堂学案】 1. Fe3+的检验 FeCl2溶液、 FeCl3溶液中分别滴加KSCN溶液,描述现象: 方程式: 2.预测与假设:(1) Fe2+→Fe3+:化合价,被,需要加 入。 (2) Fe3+→Fe2+:化合价,被,需要加 入。 3.设计实验方案 (1)知识支持:如果你预测某物质具有氧化性,就应该寻找具有还原性的另一种物质,通过实验证实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检验你的预测。相应地,如果你预测某物质具有还原性,就应该寻找具有氧化性的另一物质,通过实验来检测你的预测。 (2)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试剂准备:铁粉、FeSO4溶液、FeCl3溶液、氯水(具有氧化性)、稀硝酸、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锌粒、铜片、KSCN溶液。 思考:以上试剂中常见的氧化剂的有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书写上述实验中的反应方程式: 3.归纳总结探究方法: 【迁移应用】检验市售补铁剂铁元素是二价铁还是三价铁? 【联系实际】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其中含有二价铁,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在苹果汁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以上现象。 【课堂检测】 1.实验室配制FeCl2或FeSO4溶液,加入铁粉的原因? 2.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证明Fe3+存在的现象 是。 (2)写出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2010年厦门高一检测)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加入;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Cl2,可加入;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可加入。 4.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化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以缓解亚硝酸盐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课后练习1】“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某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试剂1是________,试剂2是________,加入新制氯水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高中化学《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 1 【教学目标】第二章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即氧化性或还原性。 2、进一步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及化合价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探究活动,建立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和验 证未知物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对具体三种物质的性质研究,进一步了解一般物质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铁及其化合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知道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知识重点:不同价态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教学设计

方法重点: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 难点:预测不同价态铁的氧化性、还原性并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用品】 (一)实验用品 1、试剂:铁粉、稀硫酸、FeCl3 溶液、FeCl2 溶液(加铁钉)、氯水、稀硝酸、KSCN 溶液、锌粉铜片 2、仪器:小试管、药匙、滴管、小烧杯、纸槽、镊子 (二)多媒体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导入】茶道是中国人的艺术创造,东方文化的瑰宝!世界已有公认,中国是茶之故乡。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4000 年到10000 年的历史。茶道茶道,茶以载道,“道”寓于饮茶之中。所以茶道的形成有两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茶的广为种植,二是茶的普遍饮用。现在我就以一杯红茶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小魔术,大家仔细观察茶水颜色变化。神奇吗?还想不想看?我再给大家表演一个白纸显红字的魔术,大家不要眨眼睛仔细观察。大家想知道这两个魔术的奥秘吗?学习了本节课我们就可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三、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提问】你都知道哪些含铁的化合物? 【展示图片】铁及其化合物的图片 【探究活动】1、请为下列含铁元素物质进行分类(从化合价的角度) 2、根据化合价我们能判断元素的什么性质啊? Fe、FeO、FeCl2、Fe2O3、Fe(OH)3、Fe(OH)2、FeCl3 、Fe3O4 【演示实验】Fe3O4 的磁性 【学生活动】0:Fe 还原性 +2:FeO、FeCl2、Fe(OH)2 氧化性还原性 +3:Fe2O3、Fe(OH)3 FeCl3 氧化性

铁及其化合物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教学设计

必修1 §2—3—1氧化剂和还原剂第3课时 主备人:霍静(枣庄二中)

教学过程

A.酸 C. CuSO, 溶液 C、 CuSO4 溶液 D、FcSO4 溶液 ( ) 〈达标测评〉 1.下列物质与铁反应后的生成物,能与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溶液的是() 3・为了检验某FcCb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A、NaOH溶液 B、铁片. C、KSCN溶液 D、石蕊溶液 4、能使铁溶解,但不能生成沉淀的溶液是() A、稀H2SO4 B、FcCb 溶液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2Fc+6HJ2Fc«+3H才 B、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FeCl2+C12=2FeC13 C、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Fe3++Fe=2Fe2+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OH =Fe(OH)3X 6•除去FeCb溶液中的少量F C C13,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FcCQ可加入_____________ 反应的藹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12,可加 入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7.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 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适量的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c“和氏力浓度相等,则已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学案3

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3课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学习目标】 (1)了解铁及常见铁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了解Fe3的检验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学会从氧化还原的视角研究物质的性质。 (3)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实验,学会“运用已知物质的性质验证未知物质性质”的科学探究方法。 【学习重点】知识上的重点是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性质以及相互转化; 方法上的重点是学会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预测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氧化性、还原性并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 【课前预习区】 1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前四种元素:(写化学符号) 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价态:、、, 纯净的铁颜色为:。 的化合物。 氧化物

氢氧化物 4铁矿石 【课堂互动区】 展示医生为缺铁性贫血病人开出的处方 观察思考; (1)推测硫酸亚铁片的颜色 (2)观察硫酸亚铁片并进行研磨 (3)药片包有糖衣的原因是什么 (4)你推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活动探究 硫酸亚铁还原性的探究 阅读课本54页“方法导引”与“工具栏” (一)溶液中Fe3的检验 试剂: 现象: 方程式: 【实验试剂】铁粉,稀盐酸,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稀硝酸,过氧化氢(H2O2)溶液,KSCN(硫氰化钾)溶液,锌粉,铜粉

小结:检验某物质具有还原性的一般思路。 (二)铁及其常见的化合物 【问题组】 (1)常见的含铁元素的物质有哪些写出其化学式 (2)标出上述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3)按化合价将含铁物质进行分类 (4)在铁及其化合物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哪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预测依据是什么 只具有性; 只具有性; 既有性,又有性。 (三)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实验试剂】铁粉,稀盐酸,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稀硝酸,过氧化氢(H2O2)溶液,KSCN(硫氰化钾)溶液,锌粉,铜粉 【实验探究】 1设计方案:有理论依据,操作现象明显。 2作好实验现象的记录、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