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动力学检查标准化及操作规范

尿动力学检查标准化及操作规范

摘要:2002年国际尿控学会首次发表了有关尿动力学操作规范,该操作规范涵盖了尿动力学的各项检查,如尿流率、充盈期膀胱测压及压力流率测定。并讨论了相关的尿动力学操作规范,测定方法、设备的配置及设定,信号测试、图形认辨、赝象纠正等。尿动力学操作规范通常推荐最认可的技术,但并非是唯一的可能性,只因其得到广泛的承认和应用才作为推荐为操作规范。因此在理解和应用操作规范时需要结合临床和研究的实际需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尿动力学操作规范。以下将全文介绍国际尿控学会的尿动力学检查操作规范。

关键词:尿动力学标准化

简介

良好的尿动力学操作规范应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①对相应的检查和测定参数的选择有明确的指证。

②数据质量控制和完整的资料作保障的准确测定。

③结果的准确分析和报告。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是再现临床症状的同时,进行准确的测定,以了解产生这些症状的潜在原因,并确定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要达到此目的,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应尽可能地确定功能障碍的证据,并了解其临床意义。这样才能作出有临床意义的尿动力学诊断。影像尿动力学可对定量测定作更准确的补充。

除了尿流率外,尿动力学检查不能仅依靠设备自动完成。原因并非是测定方法本身有问题,是目前的设备的局限性。对测定方法,信号处理、定量、记录和解读等方面也缺乏统一的认识。随著国际尿控学会有关尿动力学操作规范的标准化文件出版,预计将还会出现有关自动化的必要技术进展。

尿动力学通过测定相关的生理参数可直接评估下尿路功能。首先应从详尽的

病史、体检和标准泌尿外科研究中确定有关尿动力学问题或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进行有创的充盈期膀胱测压和压力流率分析之前,排尿日记(反应病人排尿和症状现状)以及反复尿流率检查和残余尿量测定均可提供客观、无创的重要信息,有助于确定可能存在的特殊尿动力学问题。

一.排尿和症状记录

排尿时间表通常记录每次排尿的时间。而排尿日记还应包括记录期间出现的

症状,如尿急、尿痛、尿失禁,以及所用的尿垫数量等。一般建议记录连续两天的排尿日记。从排尿日记中可以了解到平均每次排尿量和排尿次数;同时标注患者就寝时间,还可确定昼夜尿量和夜尿次数。这类信息可提供患者症状的客观证据,也可为尿动力学检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如事先了解了患者的膀胱生理容量,检查时不至于过度充盈膀胱。

二.尿流率

尿流率是无创和经济的检查,故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筛选的不可或缺的一线检查。尿流率有助于初步了解下尿路储尿排尿期症状的原因。

尿流率检查力求精确,病人应在常态下排尿,检查后应询问病人此次排尿是否

如常。尿流率的自动分析资料应经目测确定,赝象必须排除。应将尿流率结果与患者的排尿日记进行比较。尿流率结束后应即可行超声残余尿量测定即完成排尿功能无创评估的全部检查。

(一)正常尿流率

膀胱出口松弛及逼尿肌正常收缩方可产生正常尿流率。正常尿流率曲线形态

为一平滑,对称的高幅度曲线;如出现低平、不对称、或多个尖峰(尿流速波动或间断)即提示存在不正常排尿,但尿流率本身很难发现排尿异常的原因。

假设一松弛的膀胱出口的机械特性是正常的话,这种特性可由尿流控制区内尿道压力和尿道内腔截面积的相关性决定。典型情况下,膀胱压力低于尿道最小开放压时尿道内腔处于关闭状态。而尿道内腔充分开放后并不伴随膀胱压力的明显上升。如膀胱逼尿肌压力正常,而尿道压力较低时,尿流率曲线则表现为以最大尿流率为峰值的钟型正常曲线(图1)。

图1:正常尿流率曲线,以最大尿流率为峰值的钟型曲线,最大尿流率多出现在尿流时间的前三分之一,故钟型的顶部略偏左侧。

正常尿流率曲线为一平滑的曲线,其中无快速变化的波峰,正常情况下,尿流率这种平滑的曲线特征取决于逼尿肌的动力学特性。逼尿肌收缩力的减低或尿道压力的持续增加两者均可引起尿流率的下降,产生持续低平的尿流率曲线。尿道缩窄性梗阻(如尿道狭窄),由于尿道内径减小,产生一低平的曲线。

图2:缩窄性尿流率曲线特征。图中虚线部分为尿道狭窄导致尿流率下降的尿流

率典型曲线,表现为有明显平台的低平状曲线。

老年人逼尿肌收缩力减弱也可产生类似尿道狭窄的尿流率曲线。逼尿肌收缩功能的改变、腹压的影响和出口状态的变化(如尿道括约肌的间歇活动)将产生更为复杂的尿流率曲线。

尿流率的快速变化可为生理性或物理性因素,如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松弛或收缩、尿道内腔受到机械性压迫、尿道口狭窄或腹压作用等,这些体内因素将引起尿流率的变化。尿流率的快速变化也可为赝象,如尿流在收集器表面的移动、病人排尿时的移动、收集器和尿流之间的干扰均可导致类似的赝象(图3)。

图3:尿流或病人的移动,可产生快速波动的尿流率赝象,可影响到最大尿流率数值,需通过目测进行校正。

(二)尿流率的准确性

尿流率检查为测定流出尿道外的尿流速度,并以毫升/秒(ml/s)为单位表示。国际尿控学会技术报告委员会曾制定了有关尿流率检查的技术推荐意见,但并未比较不同尿流率仪的差异。但是不同的尿流率仪其准确性并不相同,这种差异为尿流信号处理、使用方式和尿流率仪校对的不同所致。尿流率仪的所需准确性和实际准确性应通过比较临床和研究的资料进行评估。

临床所需的准确性可与尿流率仪技术要求的准确性不同。国际尿控学会技术报告委员会建议以下标准:最大尿流率(Qmax)范围为0~50ml/s,排尿量(voi ded volume)范围为0~1000ml,最大时间常数(maximum time constant)为0.75秒,全尺度精确度为±5%。尽管仍需要代表测定范围的百分误校对曲线,但来自厂家的技术特征仍未包括国际尿控学会要求的此项内容,这种状况应该得到纠正.

多数尿流率仪为质量尿流量器(如重力传感器或转盘传感器),液体比重的变化将对尿流速度的测定有直接的影响。比如高浓度尿液可能人为增加尿流率达3%;如加入造影剂,尿流率可人为增加10%左右。这些误差应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校对纠正。

因此,尿流信号的总精确度应低于±5%,最大尿流率精确至毫升整数即可。在研究条件控制良好的情况下,通过尿流校对能达到更高的精确度,但在临床常规应用中并不需要如此高的精确度。大部分尿流率仪的动力学特征足以满足临床尿流率测定的要求。

然而,压力流率分析时,应充分考虑信号动力学的局限性,尿流信号反应速度

较慢,其精确度不如压力信号高。

(三)尿流率测定中存在的问题

测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从尿流速信号中获得的信息在自由尿流率和压力流率测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自由尿流率测定中,流速曲线的形态可能提示某种特殊的异常病状,但其可靠性、特异性和有关产生异常排尿的原因都不能单纯从曲线形态发现。

只有将尿流率测定与膀胱内压、腹压测定相结合,通过分析压力流率的相关性,才有可能判断出逼尿肌收缩力或膀胱出口梗阻两者各自对排尿异常的影响。因此尿流率测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四)逼尿肌收缩力

排功能是松弛的出口和收缩的逼尿肌之间相互作用之结果,两者任意之一发生变化都将影响尿流率的结果。如出口状态保持稳定,则尿流率的变化将于逼尿肌的活动有关。逼尿肌收缩力无论发生神经原性或肌原性的改变,尿流率均可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图4)。

图4:如图所示,尿流率出现明显的波动,其发生波动的时间正好与逼尿肌收缩波动同步,而在此期间,腹压并无波动,提示逼尿肌收缩力的变化是导致尿流率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

(五)膀胱出口阻力

如逼尿肌收缩力均衡,尿流率则取决于出口阻力的变化,如逼尿肌括约肌协同

失调则为此类情况。

(六)膀胱容量

膀胱容量增加,逼尿肌肌纤维势必被拉长,膀胱膀胱势能和与收缩相关的功随

之增加,并在膀胱充盈至150~200ml时达到最大值;而膀胱充盈超过400~50 0ml时,逼尿肌被过度拉长,逼尿肌收缩力将会减小。

因此,从生理上来说,最大尿流率取决于膀胱的容量。各自之间尿流率与膀胱容量之间的这种相关性有所不同,病理状态的严重程度或类型不同也会产生差异。如就缩窄性梗阻而言,最大尿流率几乎与容量无关,而压迫性梗阻中,随著梗阻严重程度的增加和尿流率的减低,这种相关性将逐渐减弱。

(七)技术方面的考虑

流速信号受到测定技术和信号处理方法的影响。尿路外尿流应尽可能不耽及误毫无改变排入尿流率仪内。然而,任何一种漏斗或集尿器,或尿流率仪都有对尿流率记录信号的修正。

从物理角度看,流出尿道口外的尿流会变成许多水滴,水流的这些细微结构经光谱测定仪测定有较高的频率,包含有很多有用的信息。对标准尿流率检查而言,这些高频作用应该通过信号处理剔除。

对自由尿流率检查而言,所有对尿流率有影响的体内调节因素均可产生生理性赝象并应尽可能避免,如要求病人排尿时放松,尽量不要使用腹压等。通过小于

10Hz的滤过软件或数字A/D转换器过滤可以消除这类生理性赝象。精确解释尿流信号的动态变量只有通过结合同步压力信号才能实现。因此只有进行压力流率分析测定时才能准确理解尿流信号的详尽含义。

为确定真正的最大尿流率值,尤其是进行自由尿流率(即无尿道测压导管)的测定,如此高频率的信号变化很可能产生明显的误差,这些变化应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修正。

(八)尿流率检查的推荐意见

为了更好地进行尿流率及其图形的测定,应对以下进行标准化:

★在X轴上,1毫升(ml)应等于1秒(s);

★Y轴上,则等于1毫升/秒(ml/s)或10毫升排尿量。

至于尿流率仪的技术精确度,在临床检查中尿流率值达到整毫升数,排尿量达到整10毫升数即可。为使最大尿流率(Qmax)电子读数更为准确,建议采用尿流率曲线的内部数字平滑技术,建议如下:

★曲线两秒之内的正负尖波赝象应去除。

如手动平滑所得尿流率曲线也遵循同样的原则,即目测Qmax时,通过肉眼画一平滑的曲线,并去除两秒以内的所有尖波。通过平滑处理后Qmax数值通常会比电子自动记录的有所减小(图5、图6)。

图6:经手动平滑处理后,两秒以内的尖波去除,最大尿流率会有所降低。尿流率标准报告模式:Qmax/Vvoid/Vres.

有关曲线平滑处理的原则建议如下:

★无论尿流率为电子数值或经平滑处理数值,在报告中均须注明。

如最大尿流率值未经所建议的计算机软件平滑处理,仅通过计算机记录单纯的

峰值信号,应特别注明为Qmax.raw。这类初始信号仅在尿流率的特殊研究中有一定的意义。

自由尿流率中任何动态变量(信号模式)的解读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可以简单描述,通常为临床分析提供资料。

有关尿流率检查的文件记录,建议如下:

★最大尿流率(已平滑处理)应以接近整数表示(如10.25ml/s可记录为10

ml/s);

★排出尿量和残余尿量应以接近10ml表示(如342ml则记录为340ml);★最大尿流率应与排出尿量和残余尿量一并报告,标准模式如下:VOID: 最大尿流率(Qmax)/排出尿量(Vvoid)/残余尿量(Vres)。

例如,一尿流率仪自动测得的尿流率,分别为16.6和21.3ml/s,而排出尿量分别为86和182ml,平滑处理后最大尿流率则为8和17ml/s,一并报告的排尿量分别为90和180ml。估计尿流率VOID1= 8/90/0,以及VOID2=17/180/20 (图6)。

采用这种报告标准有助于理解尿流率的结果。如缺乏相应的数值,则用连字符。如只得到排出尿量,则表示为:VOID:-- /340/-- ,或无排出尿量则表示为:VO ID: 10/--/ 90。

★如采用尿流率/容积图,也需进行相应的说明。

来自压力流率分析的尿流率资料,应在报告中加上一个p符号以注明,如,Qm ax.p表示该尿流率纪录来自压力流率分析的资料。

三.侵袭性尿动力学检查:充盈期膀胱测压和排尿期压力流率分析(图7,8, 9,10,11)

(一)简介

只有在有明确的指证,或需要了解特殊的尿动力学问题时才可考虑侵袭性尿动力学检查。先前的排尿日记和尿流率有助于确定是否有适当的检查指证。有一些关键的推荐意见,将有助于进行成功的尿动力学研究。

★与患者良好沟通,了解患者的症状,并在检查中重复这些症状,才能得到良好的尿动力学评估。

★在检查中,应连续而详尽地观察资料记录的过程,应持续评估所收集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应避免赝象,任何赝象发生均须即刻修正。回顾性分析资料时纠正这些赝

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更费时费力。在尿动力学检查时需持续观察,定时检测

才能及时发现任何赝象。

目前,便携式或移动性尿动力学检查有赖于回顾性质量控制和赝象纠正。但是,从原则上来说,便携式尿动力学检查也应遵循先前的原则才能保证得到质量良好的尿动力学资料。这使得有关质量控制的意见统一显得更为重要。只有相关的标准得到准确的定义,自动智能的移动尿动力学检查系统才可能实现。质量控制有赖于对曲线形态的认知和相关的正常值知识,以及先前所获得的非侵袭性尿动力学资料和其他与尿动力学问题相关的资料。因此在进行侵袭性尿动力学检查之前,需排尿日记和多次自由尿流率评估。

来自非侵袭性检查的有价值信息有典型的排出尿量,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这些资料应作为侵袭性尿动力学检查的对比参考。只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才可能保证在尿动力学检查结束之前对所存在的尿动力学问题找到适当的原因。为得到必要的信息,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必要修正、补充和重复测定也是必需的。

有效的尿动力学临床检查需要:

①从理论上理解尿动力学参数的物理特性;

②对尿动力学设备和操作程序有一定的实际经验;

③理解如何确保尿动力学信号的质量控制;

④有严谨分析尿动力学结果的能力

由于尿动力学检查涉及众多的机械测定,如压力和容量,以及这些参数随着时

间的变化。由于许多分析模型是利用机械概念,如流体阻力和收缩能量等,对这些测

定参数和概念的特征,尤其是对压力和流率的理解是必需的。因此尿动力学不但需要解剖和生理的综合知识,也要求有生物机械学和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尿动力学测定的质量控制需要全盘考虑。不同层面需要利用不同类型和资料质量水平,以及可靠性控制:

①物理和技术层面,

②生物机械层面,

③和病理生理层面

尿动力学常见的问题是医生即刻作出临床解读。如水平C指未经严格分析的病理生理信息,水平a指未考虑信号的可靠性,水平b指未考虑测定的生物机械性,以及测定参数的物理特征,技术局限性和信号的精确度等。因此现建议如下:★侵袭性尿动力学检查不应在无明确的指证和需要了解的可能存在的尿动力学问题之前进行。

(二)压力流率分析中的尿流率测定

资料分析时尿流率控制区概念的应用需要同时记录尿流率信号和压力信号。正常情况下,在膀胱内压力和实际尿流率之间并不存在可测得的时间延迟。但是由于尿流率为体外测得,因此两者之间应存在明显的时间延迟现象。

这种时间延迟随着解剖、病理、尿流率速度和测定设置的不同而异。目前对尿流率变化的实际动力学特征的了解很有限,多数尿流率仪反应速度较慢,可能不足以匹配速度较快的压力信号变化的动力学需要。

实际所需的时间延迟在0.5~2秒之间,尿道关闭和任意尿流终点记录之间的时间差异可能更长,前列腺梗阻和终末滴沥患者中尤其如此,这种情况下尿流率与压力之间的时间差异明显大于尿道开放和尿流率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异。

因此,目前建议采用更多的描述性定义来描述同步压力和尿流率之间的相关性,如采用Pdet.Qbeg指尿流率开始时的逼尿肌压力以取代Pdet.open,采用P det.end 表示尿流率结束时的逼尿肌压力以取代Pdet.close。在分析压力流率时这种时间

延迟是必须考虑的。

一般来说,压力流率研究时所记录的最大尿流率一般小于自由尿流率的最大尿流率。这种现象不能单纯归结于由于插管所致的流出道阻力的增加,因此这种现象也同样鉴于耻骨上穿刺插管的压力流率分析研究。

移动尿动力学检查和常规尿动力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尿流率的变化可能存

在更为复杂的原因,如精神因素,也可能有生理因素。如逼尿肌收缩力的变化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临床检查中膀胱过速充盈对逼尿肌收缩力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种可能性可以解释常规尿动力学检查和移动尿动力学检查两者时间所存在的差异。

(三)膀胱压和腹压的测定

★建议严格遵循国际尿控学会的零点压力和参考高度的标准。只有这种病人

时间和各医院之间的结果才可能有比较性。

零点压力和参考高度这两概念在尿动力学界常有混淆。比如常有错误的"零点参考高度"说法。由于两者是压力的独立而不同的特性,所以必须加以区别。两者的应用应遵循国际尿控学会所推荐的定义:

零点压力指环境大气压

将传感器开放于环境并关闭其他任何通道,或将充满液体的连接导管置于传感器相同垂直水平所测得的压力为零点压力,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进行传感器置

零。

★参考高度指受试者耻骨联合上缘水平。

参考高度即指传感器必须放置的水平,这样所有的尿动力学压力具有相同的流体静力成份。常有争论认为对大多数尿动力学参数来说,并无多大区别;如参考高度不同对膀胱压(Pves)和直肠压(Pabd)产生同样的误差,因此逼尿肌压力(Pdet)并无明显的改变。

这种论点是不能被接受的。流体静力压力是真实和重要的,对体内压力的测定其中重要的作用。质量和可靠性控制的许多重要方面,如不同病人体位的典型静态值范围,都基于压力的准确记录,而未遵循国际尿控学会标准所得的参考值范围将不会得到应用。而且,只有两者压力都基于同一参考高度进行测定,两压力之差才有意义(如Pdet=Pves-Pabd)。

(四)压力传感器

尿动力学技术已发展至采用体外传感器,通过充满液体的连接系统与体内连接以测定体内压力变化。这种测定方法能简便修正零点和参考高度。导管传感器(c atheter mounted pressure transducer),又称微顶传感器导管(microtip tr ansducer catheter)在临床中已逐渐流行,由于该类传感器准确性高,更好的动力学解析度,并独立于流体静力之外。

在压力性尿道压力描记和移动尿动力学检查中微顶传感器有其优势。对微顶传感器而言,几乎不可能准确这些传感器在体内的准确位置,也不可能将这些传感器同时置于耻骨联合上缘的参考高度水平。

为避免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主张测压导管放置妥并开始测压之前进行置零。这样做的结果是压力的零点和参考高度都被忽略了,所得的数据在各医院之间也没有可比性。事实上,开始测压之时膀胱和直肠初始压力是真实的,但各病人之间可能不同,而且明显取决于病人的体位。可能会产生明显的误差,如忽略修正环境零点压力误差可达50cmH2O,膀胱充盈时,忽略参考高度则可能产生10cmH2O压力误差。

此外,检查开始前置零的腹压,在检查开始后,排尿时伴随盆底的逐渐松弛腹压会逐渐下降,并产生负值腹压,使得逼尿肌压力超过膀胱压。对于充气导管和连接管系统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由于在气囊覆盖的测压孔和外置传感器之间缺乏水柱充盈,对充气系统而言,参考高度应以导管上的传感气囊内标志,而非外置传感器。

★建议采用液体介质充盈系统测定膀胱压和腹压。如采用微顶传感器或气体

介质系统,应将起自标准零点和参考高度的误差减至最低,资料分析时应考虑此误差的影响。

(五)尿动力学测压管

为病人之间和医院之间的资料有可比性,应鼓励采用标准的测压导管,现建议如下:

★为便于膀胱测压及灌注,建议常规尿动力学检查采用经尿道双腔测压导管。只有儿童和有严重的缩窄性梗阻(如尿道狭窄)患者采用耻骨上穿刺插管测压才有肯定的优势。经尿道测压导管应尽可能细,受限于插管和足够内腔径的需要。足够的内腔径可避免压力传到受阻和灌注受阻。目前,6F双腔测压导管是最细的导管。

双腔导管的优势在于膀胱充盈和排尿的过程可以重复进行,而无需再次插管。如采用6F双腔导管,灌注速度则限于20~30ml/min,采用如此的细管,典型的转轮式灌注泵不能达到更高的灌注速度。如根据泵转速计算灌注量,管腔过细者会出现灌注量的误差。比如,灌注速度设在60ml/min,而实际灌注速度只能达到30ml/min,仪器所显示的灌注量会比实际的高一倍;排尿后仪器会显示出人为的大量残余尿。对某些特殊设备可能能达到更高的速度。因此对任何设备进行以下检测是必要的:

①测定某种测压导管在该泵中所能达到的最大灌注速度。

②修正和校对所灌注的液体量。

采用双导管分别用于膀胱灌注和测压较为不便。排尿期时拔除较粗的膀胱灌注管并近留较细的单腔测压管看似对膀胱测压有利。但是目前尚无资料显示,在一压迫性梗阻病例,如BPO(良性前列腺梗阻),6F测压导管对压力或流率有不利的影响。反而有资料显示单腔导管也可产生误差。双腔导管还有无需再次插管就可重复测定,而单腔导管重复测定时反复插管会引起明显的不适。

★建议采用直肠气囊测压管进行腹压(Pabd)的测定。

尽管多种导管均能成功记录直肠压,但放置于直肠壶腹部的弛缓无空气气囊能有效而方便地测定腹压信号。在女性,经阴道测定腹压可能更易被接受,也能提供可比性资料。

腹压的记录使得任何对膀胱内压产生影响的膀胱旁压力得到测定。气囊的作用是在测压孔周围有一体液环境有助于压力传导并防止粪便阻塞测压孔而影响压力传导。此外,直肠壶腹部和阴道并无液体充盈,而气囊能与肠道或阴道壁紧密接触,防止因接触不良所致的压力传导减低现象。气囊注水量大约在其容量的1

0~20%(气囊壁出于弛缓状态)时工作状态最为良好。

过度充盈测压管气囊使气囊壁因被牵拉是造成腹压测定误差的最常见原因。为避免这类误差,可在气囊用针扎一细小的孔,如气囊充盈合适则无此必要。采用末端开口的一般直肠测压管时,如同时经测压腔道低速(〈2ml/min〉灌注,既能得到可重复性直肠压结果,也能防止粪便阻塞测压孔产生的误差。但是直肠壶腹部灌注过量的液体会引起不适和其他问题。

(六)设备:充盈期膀胱测压需要的基本设备

国际尿控学会尚未就充盈期膀胱测压和压力流率分析所需的必要设备作出技术规定,此内容也尚未列入国际尿控学会的技术设备报告和有关压力流率分析的附

件内。仅建议一资料交换的标准。在此会就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七)有关设备的推荐意见

对尿动力学系统而言至少需要以下设备:

★三通道,两通道用于压力测定,而一通道用于尿流率测定。

★显示(打印或监视器)和储存三个压力(Pabd,Pves和Pdet)和一个尿流率(Q)的曲线资料。

★灌注容量和排除尿量可以显示为曲线或数字化。

★在线显示压力和尿流率,并有适当的尺度和解析度;尺度单位必需清晰显示在各轴线上;如曲线超出显示尺度范围时电子资料不应有所丢失;

★有关感觉和事件标注等标准信息在曲线记录过程中应能随时记录。

只有在检查时,所测定或推算出的信息能以曲线形式,并无时间推移(即为实时性),持续显示时,可靠性评估和质量控制才有可能。各显示曲线和数字标注应遵循国际尿控学会标准,其幅度和时间应标注明确。

各曲线排位建议如下:顶端为腹压(Pabd),向下一次为Pves,Pdet和尿流率。腹压曲线超出尺度范围并部分显示并不影响结果。此外,肌点图、膀胱充盈容积、排出尿量应以曲线或数字形式同时显示。

建议采用以下基本技术特性:

★最小精确度:压力最小精确度为±1cmH2O,尿流率和容积最小精确度全尺度时为±5%;

★压力尺度范围为0<

尿动力学设备

尿动力学仪是现代泌尿外科不可缺少的设备,但是近十年来国际上尿动力学设备层出不穷,功能也日趋完善。目前多数厂家提供尿动力学仪均具有尿流率测定、膀胱压测定、尿道压力描计、肌电图测定、同步X线或B超影像记录、阴茎海绵体测压及胃肠动力学研究有些厂家还提供有关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相关设备,如美敦力公司的Duet尿动力学仪可选择配套的神经电生理仪用于诱发电位的测定,加拿大的Latorie公司也提供有关电刺激和生物反馈仪,可用于神经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

疗。由于我国尿动力学研究起步较晚,加之缺乏交流,对尿动力学技术的进展了解不多,本文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有关目前国际上尿动力学技术的进展。

1、尿流率

尿流率已成为泌尿外科必备的检查设备,是尿动力学检查中唯一一种无创伤检查。目前尿流率仪主要类型有称重式(Weight transducer)(图3-1-1)及转盘式(Rotating disc transducer)(图3-1-2)两种,两者均有较好的准确率( 10%)及可

重复性。目前许多厂家出产带储存器的尿流率仪,患者可以带回家,连续测定24小时,甚至三天内每次排尿的尿流率,并可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内进行分析,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二.尿动力学仪

一台完整的尿动力学仪有以下部分组成:计算机主机及相关的尿动力学应用软件,尿动力学主处理器,尿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肌电图,尿道压力描计拉杆,灌注泵,打印机、同步影像系统。

(一)计算机主机及尿动力学主处理器

计算机主机是处理尿动力学资料,显示曲线,分析及打印报告等功能的执行者,是通过专门设计的尿动力学软件来实现的。最初的尿动力学仪仅为电机械系统,通

过描图仪实时打印所得到的尿动力学曲线,而且无置零功能,使用极为不便,作一次检查往往费时数小时。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出现基于DOS系统的电脑化尿动力学仪,可以实时采集数据,校正结果,曲线置零,甚至还能进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众所周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极为迅速,中央处理器十多年即从286发展至Pentium IV(奔腾4代),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也随之从DOS 系统过度到目前的视窗XP,尿动力学仪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尿动力学主处理器是进行压力-电转换的处理器,或通过导线与电脑相连,或直接插于电脑工业主板插槽内。一般来说,尿动力学主处理器适用时间较长,随着尿动力学软件的更新,尿动力学主处理器仍可长期适用。

(二)尿动力学应用软件

通过尿动力学应用软件才能实现对尿动力学参数的采集,编辑,曲线显示,分析和报告打印,最能体现设备的先进水平。目前先进的尿动力学软件应具备一下特征:① 基于目前主流计算机操作系统;② 软件操作简便;③ 具备对数据或曲线的编辑功能。目前国内流行的尿动力学仪,如加拿大Laborie公司,美国美敦力公司,荷兰MMS公司,德国Wiest公司等,都能符合目前临床的需要。

(三)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尿动力学仪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称之为复

用性压力传感器(图3-1-3),这种传感器装备成本较高,但是使用成本很低,如有破

损只需更换园盖即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另一种传感器为一次性传感器,压力电流转换装置位于传感器内,装备成本较低,使用成本较高(图3-1-4)。还有一种传感器称之为微头传感器(Micro-tip transducer),该传感器位于测压导管的顶端,无需水介质,该传感器昂贵,临床应用受限。

(四)肌电图

尿动力学仪所配置的肌电图与神经科专用的肌电图仪有所不同(图3-1-5),该肌电图并不能行诱发电位检查,只能粗略测定横纹肌平均肌电图的变化,主要用于判

断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或肛门括约肌的协调性,基本上能满足泌尿外科临床的需要。最常用的肌电图电极有表面电极(类似心电图电极),单导丝电极,同心轴电极等。表面电极贴于肛门两旁,参考电极贴于一侧大腿,以肛门括约肌肌电活动变化来间接判断逼尿肌外括约肌的协调性[2],多用于小儿尿动力学检查。单导丝电极通过一注射器针头插入肛门两侧,旁开1cm,导丝柔软,置入患者无明显不适,参考电极为表面电极贴于一侧大腿。同心轴电极只插入肛门旁一侧即可,旁开1cm,参考电极贴于一侧大腿。两种针型电极准确性均较高。目前有些厂家为尿动力学仪配备了能进行诱发电位测定和神经电刺激等神经电生理设备,严格来说,这些设备属于独立的诊断或治疗仪器,与尿动力学检查本身无关。

(五)尿道压力描计拉杆

该装置是尿道压力描计检查所需部件,其工作原理很简单,只需依照规定的速度移动拉杆头即可,尿道压力描计拉杆的速度一般由计算机控制,尿道压力描计功能主要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目前不主张用于尿道梗阻的诊断。

(六)灌注泵

尿动力学仪采用的灌注泵有两种,一种为重力泵,工作原理如同电子称,通过计算机计算瞬时减少的液体重量来计算灌注的速度,该泵结构简单使用,而且价格便宜。由于重力泵液体依靠一加压气囊挤出,因此液体均速流出,在行尿道压力描计时无需加接阻尼管,减少检查成本。但这种泵的流速需通过输液管上的血止手工调节,尽管速度调节不一定很准确,却足以满足尿动力学检查的需要。另一种水泵为由电脑控制,旋转计挤压式水泵(图3-1-6),类似临床中常用的输液泵。这种水泵价格较贵,有通过计算机随时调节水流速度之方便。由于这种水泵是通过旋转积压输液管而实现的,水流常以脉冲形式流出,行尿道压力描计时需加接阻尼管,以缓冲脉冲水流对压力产生的影响,检查成本自然有所增加。

(七)打印机

尿动力学仪所配的打印机无特殊要求,如需要节约时间可采用激光打印机,如要求彩色报告,可采用彩色喷墨打印机,而彩色激光打印机价格昂贵,并非物有所值。

(八)影像同步系统

影像同步系统是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而出现,该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尿动力学仪的检测功能及准确性,是目前尿动力学仪的发展潮流。厂家一般采用商业化的影像捕捉卡,将X线透视或B超影像的模拟信号转成数字式信号,计算机得以对影像进行同步处理及储存。但是同步影像系统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尿动力学软件的性能。,因为无论X线影像或B超影像,因个体的差异所摄录图象的清晰度常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基于视窗的同步影像系统能对所摄录的影像进行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能始终得到最为清晰的图象。

三.尿动力学设备选择和尿动力学室的建立

(一)尿动力学设备的选择

选择一台尿动力学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 本医院病人群的大小:如百万人口城市的中心医院需要一台影像尿动力学。而一般医院有一台普通尿动力学仪即能满足90%的临床需要。2. 该设备是否符合当今的技术潮流:如电脑主机配置是否为当今的主流机型;应用软件是否是基于视窗系统,是否具有网络化功能,其中包括数据压缩程度是否符合当今因特网的要求,能否远程维修和遥控。

3. 软件的功能:应选择基于视窗系统的尿动力学软件,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编辑,曲线校正,同步影像的编辑,才能真正实现系统的网络化。测定参数是否符合国际尿失禁学会(ICS)颁布的标准。软件最好为开放性,如可将软件安装在其他普通电脑上,便于资料的整理。软件还应具备兼容性和本地化。由于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软件会不断更新,应了解厂家是否能提供软件的升级服务。

4. 压力传感器:最好采用成本较低的可复用型压力传感器。

5. 肌电图仪:应选用针形电极,较为准确,病人尚能耐受。

6. 尿道压力拉杆:临床应用价值有限,经费困难者可先不购之。

7. 灌注泵:最好采用电脑控制的数字泵,可与阴茎海面体测压选件匹配。选购重力泵更为经济,操作也简便,但是不能与阴茎海面体测压选件匹配。

8. 同步影像系统:一般选购可连续摄入的同步影像系统,但检查时为减少病人受X线照射的时间只采用点拍摄。

9. 打印机:如需要彩色打印,可选择彩色喷墨打印机,如需要较快的打印速度,可选择激光打印机。10. 资料的储存:由于电脑软件系统的脆弱性,一般需要将资料进行备份储存,如为影像尿动力学资料,所占字节较大,每例资料可达2~3兆字节,需要CD-R, CD-RW或MO等可写光盘储存,或移动硬盘和U盘;如为一般尿动力学资料,采用3英寸软盘保存即可。

(二)尿动力学室的建立

尿流率检查可设在卫生间,这样受试者排尿时有良好的隐私环境,也比较符合卫生要求。尿流率仪主机可通过连线与卫生间里的集尿器相连。有条件者,应该在卫生间与外界建立对讲系统,便于受试者与医生沟通。

普通尿动力学检查应该有一间单独的房间,医生在控制室里,与受试者有一墙之隔,这样能保证受试者有良好的隐私环境,两室之间应有玻璃窗和对讲系统便于医生与受试者沟通。普通尿动力学检查床为一般带腿架的医用检查床,可手动或电动。符合能摆坐位和半坐位的尿动力学检查需要。如采用C型臂作为影像

尿动力学检查标准化及操作规范

尿动力学检查标准化及操作规范 摘要:2002年国际尿控学会首次发表了有关尿动力学操作规范,该操作规范涵盖了尿动力学的各项检查,如尿流率、充盈期膀胱测压及压力流率测定。并讨论了相关的尿动力学操作规范,测定方法、设备的配置及设定,信号测试、图形认辨、赝象纠正等。尿动力学操作规范通常推荐最认可的技术,但并非是唯一的可能性,只因其得到广泛的承认和应用才作为推荐为操作规范。因此在理解和应用操作规范时需要结合临床和研究的实际需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尿动力学操作规范。以下将全文介绍国际尿控学会的尿动力学检查操作规范。 关键词:尿动力学标准化 简介 良好的尿动力学操作规范应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①对相应的检查和测定参数的选择有明确的指证。 ②数据质量控制和完整的资料作保障的准确测定。 ③结果的准确分析和报告。 临床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是再现临床症状的同时,进行准确的测定,以了解产生这些症状的潜在原因,并确定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要达到此目的,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应尽可能地确定功能障碍的证据,并了解其临床意义。这样才能作出有临床意义的尿动力学诊断。影像尿动力学可对定量测定作更准确的补充。 除了尿流率外,尿动力学检查不能仅依靠设备自动完成。原因并非是测定方法本身有问题,是目前的设备的局限性。对测定方法,信号处理、定量、记录和解读等方面也缺乏统一的认识。随著国际尿控学会有关尿动力学操作规范的标准化文件出版,预计将还会出现有关自动化的必要技术进展。 尿动力学通过测定相关的生理参数可直接评估下尿路功能。首先应从详尽的病史、体检和标准泌尿外科研究中确定有关尿动力学问题或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进行有创的充盈期膀胱测压和压力流率分析之前,排尿日记(反应病人排尿和症状现状)以及反复尿流率检查和残余尿量测定均可提供客观、无创的重要信息,有助于确定可能存在的特殊尿动力学问题。 一.排尿和症状记录

尿动力学检查指南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10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10版)》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主编那彦群 副主编孙则禹叶章群孙颖浩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10版)》 分篇主编沈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分篇编委(排名不分先后) 陈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付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张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田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方强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审查专家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 主审:宋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杨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廖利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北京博爱医院 副主审:吴士良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李龙坤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陈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谢克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卫中庆南京鼓楼医院 关志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成员:方祖军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许传亮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冷静上海仁济医院 赵耀瑞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宋希双大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王平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李振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杜广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杨金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郑少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文建国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辉良福建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徐刚浙江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黎玮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邱建宏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刘润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崔哲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何舜发澳门仁伯爵医院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一、本指南的目的 (4) 二、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 (4) 三、本指南的制定方法 (4) 四、本指南适用范围 (4) 第二章人员和设备要求 (4) 一、尿动力学检查操作人员要求 (4) 二、尿动力仪及耗材的要求 (5) 第三章尿动力学检查 (6) 第一节尿动力学检查原则 (6) 一、选择尿动力学检查的原则 (6) 二、结果分析应遵循的原则 (6) 第二节、常用尿动力学检查 (6) 一、尿流率测定 (6) 二、充盈性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8) 三、压力—流率测定 (10) 四、同步括约肌肌电测定 (12) 第三节选用尿动力学检查 (12) 一、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12) 二、腹压漏尿点压力测定 (13) 三、逼尿肌漏尿点压力测定 (15) 四、尿道压力描记 (15) 五、儿童尿动力学检查 (16) 六、盆底神经电生理检查 (17) 七、动态尿动力监测 (22) 第四节尿动力学检查的质量控制 (22) 一、尿流率检查质量控制 (23) 二、压力-流率检查质量控制 (23) 第四章尿动力学检查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5) 附录一:排尿日记 (26) 附录二:尿动力学检查中的标准化术语 (27) 附录三:尿动力学检查报告参考模式 (32) 附录四:尿动力学检查常用参考值 (34)

尿动力学检查系统

1、MMS Solar 尿动力学检查系统 全数字化智能系统,真正的无线蓝牙测量技术,为临床提供简便易行的尿动力学检测手段,为盆底功能紊乱提供完整的诊断方案。 ★尿动力 ★影像尿动力同步 ★泌尿专业生物反馈 ★肛门直肠动力 ★海绵体压力测定 ★动态尿动力 ★盆底神经电生理 主要技术特性 高度智能的人性化设计 1、系统内嵌虚拟教学程序(VIP),引导操作医生按"优质尿动力方法",进行检测全过程。 2、系统内嵌优质尿动力方法(GUP),保证尿动力检测结果科学可靠。 3、独有语音注释系统,所有标注事件和注释通过语音记录,在回放分析时注释的语音与数据曲线同步回放。 4、具有无线遥控装置,所有操作通过遥控器完成,医生不必在仪器前操作,而是更多地关注患者。

5、仪器具有硬件自动诊断系统,并且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 6、尿流率使用无线蓝牙发射、接收技术,尿流率传感器和主机之间没有线缆连接,隔墙传输达10米,患者的排尿过程更具私密性。 7、自动识别伪差赝像并且进行标识,逼尿肌压呈负压时系统具有自动改正功能。 8、检测数据在其它任何电脑可以进行联网或单机回放、再分析和编辑打印,方便进行学术讨论和会诊。 高性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保证了优质尿动力方法得以实现 1、具有固定台车式、方便移动支架式和尿动力检查床一体式多种选择,想你所想、为你所用,适合各种环境和专业需求。 2、独有全数字化技术、功能模块即插即用,使系统具有无限的扩展空间。 3、为盆底功能紊乱提供完整的诊断方案,全功能系统可涵盖标准尿动力检测、高级尿动力检测、影像尿动力同步、专业生物反馈、肛门直肠动力和盆底神经电生理分析。 4、基于微软视窗XP专业系统,尿动力系统包含中文在内的15种语言可选择,实现全中文界面和中文报告。 5、包含女性和儿童尿动力专业检测分析软件,配置男性、女性和儿童专用测压导管。 6、三通道测压系统,实现尿道压、膀胱压和腹内压同步检测分析。

尿动力学检查指南

尿动力学检查指南 引言: 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尿液排泄过程的测试方法,通过测量尿液流动和膀胱压力等参数,帮助医生判断尿液排泄功能是否正常,并对尿液排泄障碍进行诊断和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适应症、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尿动力学检查。 一、尿动力学检查的目的: 1.评估尿液排泄功能:测量尿液流量、尿液流速和尿液排尿时间等参数,判断尿液的排泄过程是否正常。可帮助诊断尿液排泄障碍,如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 2.评估膀胱功能:测量膀胱压力、膀胱容量等参数,判断膀胱的排尿功能是否正常。可帮助诊断膀胱排尿障碍,如膀胱梗阻、膀胱过活动等症状。 3.评估尿液排尿机制:通过测量尿液流速和膀胱压力等参数,判断尿液排尿机制是否正常。可帮助诊断尿液排尿障碍,如尿道梗阻、尿道狭窄等症状。 二、尿动力学检查的适应症: 1.尿频、尿急和尿失禁等尿液排泄障碍的患者。 2.膀胱梗阻、膀胱过活动和尿道狭窄等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 3.尿液残留的患者。 4.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前列腺增生、膀胱炎等疾病。

三、尿动力学检查的方法: 1.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病史询问包括 尿液排泄频率、排尿时间、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症状。体格检查包括膀胱 触诊、肛门指检等。 2.尿流率测定:患者自然排尿,通过测量尿液流量、尿液流速等参数,评估尿液排泄功能。 3.膀胱压力测定:将导管插入膀胱,测量膀胱内压力。可以采用导尿管、导尿器或电极等测量方法。 4.尿道压力测定:将导管插入尿道,测量尿道内压力。可帮助评估尿 液排尿机制。 5.膀胱容量测定:通过注入液体或气体,测量膀胱容量。可以评估膀 胱容量和膀胱排尿功能。 6.尿液残留测定:通过经尿道或经直肠插入导管,测量尿液残留量。 可以评估尿液排尿能力和尿液残留情况。 四、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解读: 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的各项参数,可判断患者的尿液排泄功能和膀胱排 尿功能是否正常。常见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包括: 1.尿液流量和尿液流速:正常情况下,尿流量和尿流速应该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若尿流量和尿流速异常,可能提示尿液排泄功能障碍。

尿流动力学检查室医院感染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尿流动力学检查室医院感染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减少院感的发生率,使尿流动力学检查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首先找出尿流动力学检查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的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消除尿流动力学检查室的安全隐患。 标签:尿流动力学检查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种侵入性很强的检查方法,在防治医院感染的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大意,均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1]。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认真总结经验,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现将尿动力学检查室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 安全隐患 1.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设施与布局不合理我院于2014年购买了一台尿流动力学检查设备,按要求应设有设备检查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医疗废物处置间、医务人员手卫生处置间、医务人员和患者进出通道,室内配备空气消毒机;但由于在旧房子基础上改建,只设有医务人员和患者进出通道,检查操作与洗手、污物处置混于一室,在连续检查及治疗时,由于达不到消毒灭菌的要求,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1.4消毒灭菌中的薄弱环节①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如果没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很有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特别是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媒介[2],操作前的洗手消毒不规范,操作中手套的破损,均可带来不良后果。②消毒灭菌是重要的日常工作[3],如检查室内通常用壁挂式的消毒机消毒,照射的时间、面积均可能影响消毒的效果,各种管道的清洗也不可忽视,如清洗不彻底,也可能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 1.5逆行感染:尿流动力学检查是一种侵入性的有创检查,存在尿道的损伤及继发感染的风险,逆行感染是尿路感染的重要途径。如果会阴部清洁消毒不严格,可使细菌通过测压管进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或者是因测压管的刺激引起尿

尿动力检查常见并发症分析与预防

尿动力检查常见并发症分析与预防 尿动力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通过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膀胱功能、尿道功能等情况,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进行尿动力检查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本文将对尿动力检查的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和预防。 一、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常见的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需要插入导管,导管的插入和拔出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细菌的感染,也可能是因为检查过程中尿流过于缓慢,导致细菌滋生和繁殖。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有: 1. 保持导管清洁。在插入导管之前,应该对导管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 2. 防止导管滞留过长时间。过长时间的导管滞留可以导致细菌在导管内繁殖,增加感染的风险。 3. 注射抗生素。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之前可以通过注射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二、出血

出血是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插入导管,导管的插入和拔出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尿道损伤和出血。预防出血的方法有: 1. 导管插入时注意安全。导管应该以稳定的速度插入,确保插入过程中没有造成组织损伤。 2. 导管拔出时也要注意安全。在拔出导管之前,应该确保导管已经松动,并且没有卡住尿道。在拔出导管的过程中也要轻柔缓慢。 3. 术后血小板治疗。如果患者的凝血功能不够,可以在术后进行血小板治疗。 三、过敏反应 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时,有些患者可能会对造影剂产生过敏反应,这些过敏反应的症状可能包括头晕、肢体麻木等。预防过敏反应的方法有: 1. 询问患者是否对造影剂过敏。在进行检查之前,医生应该询问患者是否对造影剂过敏,对于有过敏反应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种造影剂。 2. 采用低剂量造影剂。使用低剂量的造影剂可以降低过敏反应的风险。 3. 给患者注射抗过敏药物。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之前,可以给患者注射抗过敏药物。 四、其他并发症

尿动力学讲义

尿动力学检查及其临床应用 尿动力学检查 1、尿流率测定 2、膀胱测压 a.充盈期膀胱测压 b.完全期膀胱测压 3、尿道测压 一、尿流率 1.每单位时间内从尿道排出的尿液量 2.为逼尿肌、腹肌及尿道松弛的综合结果 3.尿流率参数: (1)排出尿量(Voiding Volume):大于150毫升以上时为有效值 (2)最大尿流率(Qmax):尿量在150-500毫升之间时(男性),Qmax结果较为准确 男性-Qmax>15 ml/s 女性-Qmax>20 ml/s (3)平均尿流率 Qave:Qave=排出尿量/排尿时间 (4)排尿时间:正常在30秒之内 4.尿流率曲线特征 (1)正常曲线 a.呈“钟”形曲线 b.Qmax (2)前列腺增生 a.曲线“钟”形形态消失 b.尽管Qmax大于15 ml/s,但是Qmax向右侧移位

,但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患者有膀胱出口梗阻 逼尿肌收缩力下降 尿动力学检查证实膀胱出口无梗阻,逼尿肌反射低下。 (3)尿道外括约肌痉挛

图5:尿动力学显示排尿末滴沥现象为尿道外括约肌间断痉挛所致。 二、膀胱功能的检查 (一)完全性膀胱测压 1.患者排尿时同时测定尿流率 2.完全性膀胱测压所测定的参数 (1)灌注速度 (2)残余尿量 (3)膀胱稳定性 a.不稳定膀胱:逼尿肌收缩其压力超过15厘米水柱,但能控 制 (Phasic contraction) ,幅度超过15厘米水柱, 患者同时有尿急的感觉但能控制。为非神经因素 引起。 b.无抑制收缩:逼尿肌收缩其压力超过15厘米水柱,不能控 制 超过15厘米水柱,患者不能控制并出现急迫性尿失 禁。为神经因素引起。 (4)膀胱感觉:膀胱本体感觉,且其中首次排尿感觉较为有临床 意义 a.感觉过敏:首次排尿感<150毫升 b.感觉减低:首次排尿感>350毫升 c.感觉缺失:灌注超过800毫升仍无感觉

尿动力学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

尿动力学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 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 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临床常规尿动力学检查用尿动力学分 析仪,该设备通过对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测定、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压力-流率同步测定、同步括约肌肌电测定、尿道压力测定,用于评估患者下尿路尿控机能,如膀胱感觉功能、膀 胱顺应性、逼尿肌稳定性、尿道压力、尿失禁的类型及程度、逼尿肌尿道 括约肌协同情况、膀胱出口梗阻的情况及程度、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22 第104号),尿动力学分析仪的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编码为07-09-01。 尿流计、尿流量仪可参考本指导原则的适用部分。 如果尿动力学分析仪在常规尿动力学检查基础上扩展了其他检查项目,则本指导原则也适用于其常规尿动力学检查部分。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要求产品名称应符合《医疗器械通 用名称命名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通用名称要求,应以体现产品组成、功能和用途为基本原则,如尿动力学分析仪或尿动力学分析系统。 产品的名称不应使用“自动”、“全自动”、“智能”等定语。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产品通常包含计算机、显示器、膀胱压测试 单元、直肠压(腹压)测试单元、尿道压测试单元、尿流测试单元、肌电 测试单元、灌注单元、牵引单元、打印机、软件。 (三)产品工作原理产品是依据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测量患者下尿路的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形成直观的可读信息,供 临床医生分析下尿路储尿和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产品 通过灌注单元控制灌注速率及牵引单元的牵引速度,膀胱压测试单元、直 肠压(腹压)测试单元、尿道压测试单元、尿流测试单元、肌电测试单元 分别对膀胱压、直肠压(腹压)、尿道压、尿流率、肌电的信号进行采集、放大、处理及模/数转换后,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并通过显示器显示测量 结果,通过打印机输出检测报告。产品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四)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原则上以产品的技术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为划分依据。 例如:尿流率测定、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压力-流率同步测定、同步括约肌肌电测定、尿道压力测定等核心软件功能单元相同,仅其它辅 助软件功能(如报告输出打印、病例管理)存在差异应作为同一注册单元 进行申报。 如有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实施,注册申请人应予执行。 1.适用范围:适用于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 率测定、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压力-流率同步测定、同步括约肌肌 电测定、尿道压力测定。 2.适应症:膀胱过度活动症、排尿不畅、尿路梗阻、尿失禁、逼尿肌 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

尿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尿动力学(de)基本概念 二、 1. 它是泌尿外科学(de)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依靠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de)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尿路各部压力、流率及生物电活动,从而了解尿路排送尿液(de)功能及机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de)病理生理学变化 三、 2. 它是一种方法学,具有所有方法学所共有(de)特点,因此,掌握尿动力学检测方法十分重要 四、二、尿流率测定(Uroflowmetry) 五、 1. 概念 六、尿流率(flow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尿液通过尿道排出体外(de)体积(ml/s),是排尿状况(de)量化指标 七、 2. 原理:多种,目前常用两种: 八、1) 重量式测定法 九、2) 转盘式测定法 十、3.检查方法: 十一、1) 在预约检查时,要求受检者记录至少2天(de)排尿日记 十二、2) 受检者在测试当天离开家时饮水约1升,到达医院后由护士检查其饮水量,饮水不足者立即补充,以便在第一次测定时获得合适尿量(200~400ml),必要时可口服速尿20mg

十三、3) 使受检者熟悉环境与尿流计,当其达到最大尿意后,将尿流计设计在预备状态,所有人员离开检查室,让受检者采取平时习惯(de)排尿体位开始排尿,尿液尽可能固定冲击集尿器壁(de)某一点 十四、4) 最好重复3次检测 十五、5) 使用尿流率列线图分析3次测定结果,更正尿量、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最大尿流率(de)影响 十六、 十七、4.尿流率测定(de)参数 十八、1) 最大尿流率(Qmax):指尿流率(de)最大测定值,是尿流率测定中最敏感、最有价值(de)参数.正常成年男性最低值为15ml/s,成年女性为20ml/s 十九、2) 平均尿流率(Qave):尿量除以尿流时间所得(de)商 二十、3) 尿流时间(FT):指在测定过程中确切测到(de)时间段.在间断排尿模式中,中间无尿流出现(de)时间段必须被减除 二十一、4) 达峰时间(TQmax):指尿流出现到尿流达到最大尿流率(de)时间间隔.它无确切(de)正常参考值,正常男性不低于尿流时间(de)1/3 二十二、5) 尿量:指测定过程中所排出(de)尿液容量.必须与排尿日记所得(de)尿量接近,使测得(de)尿流率能代表受检者排尿(de)真实状态 二十三、6) 排尿时间:指整个排尿过程所持续(de)时间.在排尿无间断时,它等于尿流时间

透析导管封管标准流程(一)

透析导管封管标准流程(一) 透析导管封管标准 导管封管的重要性 •透析导管封管是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正确的导管封管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 •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有助于提高透析导管封管的质量和安全性。 导管封管流程 1.准备工作 –确保洗手消毒,佩戴帽子和口罩,戴上手套。 –预备所需物品:透析导管封管工具包、0.9%氯化钠注射液、肝素溶液。 2.检查导管 –仔细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损伤或松动。 –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医生汇报。 3.清洁皮肤 a.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如0.5%氯己定溶液。

b.开始清洁前,用无菌刮刀将附近的毛发修剪掉。 c.清洁时应采用注水冲洗法,避免直接接触导管。 d.从导管插入点向外径5cm处清洁,以保持清洁范围。 e.清洁完毕后,用无菌棉球擦干清洁区域。 4.导管封管 a.使用无菌手套打开工具包,取出封管钳。 b.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上的残留血液。 c.用肝素溶液注入导管,注意按照医嘱的剂量。 5.维持导管通畅 –每次封管前后,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保持通畅。 –导管封管后,注意观察是否顺利抽取血液。 注意事项 •操作前后应洗手消毒,确保操作环境无菌。 •清洁导管时,不得使用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物质。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导管的不必要扭曲或拉扯。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或护士汇报。

透析导管封管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严格遵守每一个流程,保持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需持续学习和提高自身技能,以提供更加安全和高质量的透析导管封管护理服务。 透析导管封管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导管封管的重要性 •透析导管封管是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正确的导管封管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 •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有助于提高透析导管封管的质量和安全性。 导管封管流程 1.准备工作 •确保洗手消毒,佩戴帽子和口罩,戴上手套。 •预备所需物品:透析导管封管工具包、0.9%氯化钠注射液、肝素溶液。 2.检查导管 •仔细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损伤或松动。 •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医生汇报。 3.清洁皮肤

BUN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BUN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BUN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其操作规范化.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迈瑞BS200生化仪BUN检测的操作. 3 引用文件 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第四篇临床化学检验第六章第一节463页。 浙江省〈〈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第四篇第七章第一节515页 4 原理及试剂 1)试剂厂家:深圳迈瑞 脲酶 2)原理:尿素+2H2O + —---——--→2NH4+CO2 谷氨酸脱氢酶 α—酮戊二酸+NH4+NADH ——-——————-——→L—谷氨酸+NAD+ + H2O 通过上述二步反应,使NADH氧化成NAD+,从而引起在波长340nm处吸光度下降,在固定间隔时间内吸光度下降值正比于样本中尿素氮含量。 3)试剂组成: 尿酸试剂成分 成份成份实验浓度 R1 Tris缓冲液120mmol/L ADP 750mmol/L 脲酶≥40KU 谷氨酸脱氢酶≥0。4KU R2 NADH 1.2mmol/L α—酮戊二酸25mmol/L 5 标本采集与处理: 血清于2℃—8℃避光保存可稳定5天,或冰冻保存,但不能反复冻融。 6 测定程序 6.1 测定器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BS200)。

6。3 操作步骤: 6。3.1开机前检查 6。3.1。1检查电源,确认电源有电并且能够提供正确的电压。 6.3。1。2检查分析部、操作部和输出部的通讯线和电源线,确认已连接且没有松动。 6。3。1。3检查打印纸是否足够. 6。3.1.。4确认试剂盘的39号位置已放置足够的强化清洗液,40号位置已放置足够的蒸馏水。 6。3。1。5检查去离子水的连接、废液的连接、注射器的连接是否漏液。 6。3.1。6检查加样针是否弯曲、有污物、挂液。 6。3.1。7检查搅拌针是否弯曲、有污物。 6。3.1.8检查去离子水桶内是否有足够的去离子水。 6。3。1。9检查废液桶是否清空。 6.4开机 系统通上电后,按下列顺序依次打开电源:分析部主电源、分析部电源、操作部显示器电源、操作部主机电源、打印机电源。 6。5启动控制软件 登陆Windows后,双击桌面上BS—200控制软件的快捷图标,或从【开始】处选择BS—200控制软件程序,启动控制软件。 ★开机后观察加样针的清洗水流、水量是否正常,搅拌杆的旋转、清洗水量是否正常. 6。6设置参数(申请测试前,必须至少设置完成下列参数) 6。6。1点击“设置”→“系统设置",设置系统参数. 6。6。2点击“设置"→“医院设置”,设置医院和医生信息. 6.6。3点击“定标"→“定标液设备",设置定标液信息。 6。6。4点击“质控”→“质控液设置”,设置质控液信息. 6.6。5点击“设置”→“项目设置”,设置项目参数、参考范围、定标规则、质控规则。 6。6.6点击“试剂”,设置试剂信息. 6.6。7点击“设置"→“交叉污染”,设置交叉污染信息。 6。6。8点击“设置”→“打印设置”,设置打印信息。 6。7放置试剂 在试剂盘上设定的试剂位放置相应的试剂,并打开试剂瓶盖。 6。8试剂空白(需要时,进行试剂空白测试) 6。8.1点击“定标”→“定标申请”,申请试剂空白。 6。8.2点击“开始测试”,运行试剂空白。 6。8.3点击“定标”→“结果查看",查看试剂空白结果。 6。9定标(需要时,进行定标测试) 6.9。1点击“定标"→“定标申请”,申请定标. 6。9。2在样本盘上设定的位置放置相应的定标液. 6.9。3点击:“开始测试",运行定标测试. 6.9。4点击“定标"→“结果查看",查看定标结果. ★改变试剂盒批号、更改测试参数、更改光源灯及其它原因等导致测定条件改变,需重新定标. 6。10质控 6.10。1点击“质控申请”,申请质控。 6。10.2在样本盘上设定的位置放置相应的质控液。 6。10。3点击:“开始测试",运行质控测试。 6。10。4点击“质控”→“实时质控"/“日内质控”/“日间质控",查看质控结果。

肾脏病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经皮肾活检术 肾活检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是肾脏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手段。它不仅用于自体肾或移植肾的病理诊断,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此外,它还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临床常用的肾活检方法为经皮肾活检术。经典的经皮肾活检方法为负压吸引法。目前,临床常用实时超声波引导,因能更准确地定位肾脏穿刺点以及肾活检进针途径,使出血等并发症大幅度减少。然而肾活检依然是一项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取材仍有局限性,不同的病程阶段肾活检的价值也不同,因此,在临床上应严格掌握肾活检适应证。 【操作者资质】主管医师以上。 【操作场地】肾穿室。 【设备要求】超声仪、穿刺引导探头、穿刺针、穿刺枪及必要的消毒设备。 【适应证】凡有弥漫性肾实质损害,包括原发或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性疾病等,其病因、病变程度、治疗和预后等问题尚未解决或不明确者,均为肾活检的适应证。 1.肾病综合征。 2.肾炎综合征。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4.各类持续性无症状尿检异常(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 5.非单纯肾后(梗阻)因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减退。 6.非单纯肾后(梗阻)因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减退,且肾体积未完全萎缩(超声波测量肾长经:男性≥90mm,女性≥85mm),且正常肾结构未完全消失。 7.移植肾肾活检:各类非外科因素导致的移植肾肾功能减退、肾功能延迟恢复、并疑有肾小管坏死、药物性肾中毒、慢性排异反应以及复发、新生或带入的肾小球疾病。 【禁忌证】需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综合考虑。 1.明显出血倾向和/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2.活动性感染性疾病: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肾结核等。 3.多囊肾。 4.孤立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