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尿动力学发展史

2023尿动力学发展史

尿动力学一词其原意是指液体在尿道上的流动所涉及的物理现象。但是,在临床医学上,这一词指的是用来诊断尿道和膀胱状态的一组检查方法,基本上包括了测量排尿时尿道压力、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并且观察尿流率图曲线。

一、尿流率

1897年Rehfisch使用记录尿流开始与结束时间的间隔来计算尿流率。1922年,SChmrartz及Brenner首次通过测定尿流射程来计算尿流喷射的速率,进而间接测定尿道驱逐尿液的压力。他们发现正常人这种压力估计为

14~39cmH2O,而尿道疾患的病人则为8~73cmH2O01925年,Gronwa11首次记录了非瞬时的尿流率,并表明女性尿流率要大于男性。然而,上述研究者中没有一个能够做到精确地测定与计算尿流率。

排尿期的尿动力研究是从研究尿流率开始的。最初的方法是用秒表计算排尿时间,并收集一次排尿量,计算平均尿流率。1932年Ba11enger及其合作者曾描述过使用排尿射程来作为测量尿流率的一个客观指标,但是这种测试只能在男性中进行,并且很不准确。1948年一名日本学者发表一篇文献,在文献中描述了使用〃裂隙流体钟装置〃来测定尿流率。受此启发美国JefferSon医学院的Wi11ardM.Drake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新装置,这种装置可以通过转筒记纹器测量并记录排尿过程中尿液重量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的曲线,他将转筒记纹器土所记

录的曲线称为〃尿流图〃。Drake使用这套装置时,将一个收集患者排出尿液的容器悬挂在一个记过校准的弹簧上,因此,可以在一只记纹鼓上记录到作为时间函数变化的尿液重量的变化。其将总尿量除以排尿时间得到平均尿流率,而通过计算排出尿液的重量一时间曲线的最大斜率可以求得最大尿流率。目前很多尿流计都使用相同的原理。Drake将一个漏斗置于中空的坐椅下面,首次使得尿流率测定可以在女性中完成。Drake自己描述这种装置〃在设计上粗糙而简单,但是测定相当精确〃。除此之外,Drake还发现了尿流率与尿量间的关系。

Drake被公认为是发明尿流计的先驱。他的文章《尿流速计:研究下尿道的助手》(TheUrof1ometer:anaidtothestudyofthe1owerUrinarytract)T1948年美国的《泌尿科期刊》上发表。1953年,他拿到了这个器材的专利权,名称是Urof1ometer,中文翻译为尿流速计,同年,他成为第一个使用UrOdynamiCS一词的人。DavidM.Davis医生,当时为杰佛逊医学院泌尿科的领导人,因此提倡了这个词的使用。Drake在当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到,在1948年以前医生们仅仅是通过观察病人尿流的大小和力量来间接反应尿流率。他报道了155例青年男性的尿流率正常值,同时也报道了尿道挟窄、前列腺增生、神经原性膀恍、膀胱肿瘤等患者的尿流率测定结果以及临床用途。

1956年,Garre1ts首次报道使用电子装置记录尿流率,因而降低

Drake尿流计的粗糙性。Garre1ts在这一时期发表的经典论文以及1953年Davis 出版的专著《泌尿系疾病的机制》表明,50年代代表了现代尿动力学发展的婴幼时期。

进人1980年代末期及199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尿动力学的紧密结合,诞生厂电脑化的尿动力测定仪。电子化或电脑化尿流计的出现使得尿流率测定万分析更加准确、完整。这一时期的发展使得现代尿动力学更加成熟。

二、膀胱及尿道压测压

在19世纪中叶,Koh1ranSCIr通过解剖研究,成功地证实在膀胱逼尿机收缩的同时尿道开放,以产生正常排尿的过程。尿动力检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叶。1872年Schatz在行腹腔穿刺的时候,穿刺针误刺人膀胱,开创了膀胱测压的先例。1876年欧洲学者Duboris首先发现膀胱内的压力与体位有关,并发现排尿时膀胱内的压力上升,也是第一位进行膀胱测压的学者。1882年意大利人Mosso与Pe11acani在动物实验及女性患者中发现逼尿肌收缩导致了膀胱压力的升高,他们还发现膀胱在一恒定的压力下可以容纳不同容积的液体,排尿的启动与腹腔压力无关,他们发明了一种装置来测定膀胱压力。1897年,Rehfisch发明了一种装置用以同步膀胱压力与尿量。在1899年对于前列腺摘除术后尿失禁及瘫痪病人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尿道括约肌的重要性。

虽然Rchfisch等学者早已描述过膀胱测压装置但是来自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的学者Rose今人仍被认为是膀胱压力侧定之父,1927年他编撰出〃Cystometer〃一词并描述了它的构造与临床用途。1927年Rose用记纹鼓记录膀胱压,连续描绘成压力曲线。以后临床上采用简单的水压计间断性测压。他还复

习了当时已知的膀胱神经支配的实验性义献,并认为如果缺乏这此知识,那么对膀胱测压结果的解释就会变得相当困难。Rose强调〃在每一次膀胱镜检查时必须同时判断膀胱的神经控制是否正常。在准备行前列腺摘除术以前诊断出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重要性已经被完全肯定,但有时在这种病人中使用膀胱镜不能获得满意的诊断结果〃。因此Rose使用膀胱测压来决定膀胱尿道神经支配的正常性,也就是说他必须决定〃膀胱的张力与应急性以及膀胱运动与感觉神经支配的状态〃。他发现以膀胱压力测定来诊断神经原性膀胱疾患要比当时规定的方法膀胱尿道镜准确得多。

Rose应用膀胱测压发现在低位脊髓的副交感神经损伤中,压力一容积曲线显示出较低的应急性与较高的残余尿量。另外他还建议在对遗尿病人进行治疗的前、后均进行膀胱压力测定。Rose认为一个具有大量残余尿而膀胱完全失代偿的病人,只能是卧床与长期持续导尿,如果膀胱测压发现具有同样残余尿的病人在膀胱完全充盈后的膀胱压能够达到15~20

mmHg,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反复间断的导尿,患者症状有希望得到相当大的改善,比如作为主要症状的漏尿在间断导尿的治疗后很可能消失。

1932年,英国医生Bonney设计了一个粗略的方法测定尿道压力,即测定经一根导尿管将液体输入尿道时所需要的最小压力。直到1933年Denny-Brown 及RobertsonSn才使用一种特殊的双腔导管及图像记录方法来测量膀胱、尿道以及直肠的压力,他们发现人类的膀胱压是独立于腹腔压之外的,他们也首次观察到

膀胱压在排尿结束后才升高的'后收缩现象〃。1937年,美国纽约的Kennedy描述一种测定尿道阻力的革新方法;1939年1ewis用记录仪连续记录膀胱压,描绘出连续性压力轨迹。

1948年弗吉尼亚的Ta1bot报道了110例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测压研究结果,Ta1bot反复地使用了〃稳定、不稳定膀胱逼尿肌的名词,他可能成为在泌尿文献中首先使用这些名词的学者。1953年,瑞典的妇科KarISon成功地进行膀胱压和尿道内、外括约肌压的同步测定。上世纪50年代未和60年代初,1apides 进行了广泛的动物和临床研究,证实了尿道括约机的重要性、不同成分以及作用机制。同年瑞典的Enhoping发表了一篇关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1)的较全而的研究,他对200例正常及SU1女性进行同步膀胱及尿道压的测定,证明SU1患者的尿道压降低,在正常女性咳嗽时尿道压总是大于膀胱压。1960年1apides开始了现代测定尿道压力。当时他们设计了一个装置,即将一充水的水柱式压力计与插至近侧尿道的一根16F笛孔形导尿管连接起来。当导尿管内液体停止流动时,压力计水柱高度与尿道壁作用于导尿管腔的压力相等。1961年1apides先报道了尿道压力测定及其在男性、女性中的正常值。

1956年VOnGarreItS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尿流动力仪,VonGarre1ts描述一个简单仪器首次记录瞬时尿流率,它用压力传感器来记录随时间变化的排尿量,使得尿流率的测定更为详细和精确。因为这一方法能在排尿时同时记录膀胱内压力及尿流率,使得研究排尿时瞬时阻力成为可能。其后,电子计算机技术也不断应用于尿流动力仪器的制造技术中,使仪器的功能更加完善,可进行多项目的联合同步检查。196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G1eason与1attimer报道:使用长36mm,直径9mm的无线电发射微粒体进行膀胱压力测定,但是那些微粒体可能造成严重的膀胱痉挛,因此该方法、未被推广应用。

1966年,C1aridge通过这种方法定义正常排尿和排尿梗阻,1968年,Smith用物理学的数学公式来表达尿道的阻力。沿尿道每隔Icm测定一次压力,则可获得有关尿道压力分布的资料。1969年,英国伦敦的Brown和Wickham认为以很慢的速度将液体输入尿道所需要的压力,应接近于尿道壁产生的压力。Brown与Wickham报道了一种被称为UPP的简单方法,用以测定沿尿道纵轴的尿道壁产生的压力及其分布。他们使用一种带刻度及多个侧孔的导管。侧孔用于连续低速的液体灌注在导管缓慢退出尿道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连续地记录出尿道压力及其沿尿道的分布。在此后,UPP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作为评估尿失禁与膀胱出口梗阻的常用工具与方法。然而,在目前的现代尿动力学时代。UPP以其简单的方式仅有有限的临床应用价值与范围。

虽然V1PP临床应用不足10年的历史,但是Va1sa1va动作的历史却可追朔到数百年前的1500年代,当时Pare描述了一种在紧闭嘴和鼻的同时用力呼气以便从颅内驱赶出液体的方法,他描述:嘱患者紧闭嘴和鼻,保持头部向下、用力呼气、以便污物被驱赶出来聚集于颅骨和脑膜之间"。这种动作被Va1sa1va(1666-1723年)进一步推广普及,1704年也为纪念Va1Sa1Va,这种紧闭嘴鼻、用力呼气的动作被称为VaISaIVa动作。用以从体内驱除脓液、排除异物、恢复耳咽管通畅等目的。因此传统上将这种故意提高体内压力来来诊断与治疗的动作称之为Va1sa1va动作。1993年Wam及McGuier等首先报道了在15名尿失禁儿童中的应用Va1sa1va动作进行加压1PP(stress1eakpointpressures,S1PP)的方法,结果表明S1PP是一种判断膀胱颈及后尿道功能的有用方法。同年,MCGUie等又在125例SUI女性患者中进行V1PP或A1Pr测定并将V1PP定义为当Va1sa1va动作增高腹腔压时出现漏尿时的最低膀胱腔内压.结果表明V1PP能够代表与定量反映尿道固有括约叽功能的完整性,并为SUI的分类提供了标准,由此为由于尿道固有括约肌缺损所致的III型SUI作出了明确定义。1995年以后,使用V1PP对SUI进行分类的方祛逐渐被作为排尿功能障碍的常规评估手段。

漏尿点压力测定(Ieakpointpressures,1PP)是指测定尿液漏出时的腹腔压力

或逼尿肌压力的方法。起初,1PP仅作为预测神经源性膀恍尿道功能障碍病人,上尿路损害危险的一个指标。后来.对尿道功能评估的需要使得V1PP,成为诊断、分类与定量SUI的重要方法。腹腔漏尿点压力测定(abdomiarr11eakPointPreSSUres,A1PP}即测量造成漏尿所需的腹腔压力的大小,A1PP是指患者在进行各种增加腹腔压力的动作过程中出现尿液漏出时的膀胱内压等于腹压与逼尿肌压之和)。Va1sa1va漏尿点压力测定Va1Sa1Va1eakpointpressures,V1PP}指在进行Va1SaIVa动作增高腹腔压力出现漏尿时听测出的最低谤耽腔内(腹腔爪与逼尿肌压之和),共实质是测量造成漏尿所需的腹腔压力的人小。其用以代表与定量反映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的完整性,并为SUI的诊断与分类提供标准。

现代的尿动力检查仪的研究成功及测压方法的完善,推动了尿动力研究的飞跃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将影像学技术引入了尿动力检查方法,实现了膀胱测压和膀胱尿道造影同步检查,进而将功能性检测的尿动力方法与形态学的影像学检查有机结合起来,把尿动力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随后的工作中,又将电生理的检查,如尿道括约肌的肌电图(EMG)等加入检查体系,使尿动力检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类进入现代化的时代,技术的进步毫无疑问地将会书写膀胱压力测定的未来历史,它们包括计算机分析、微型传感装置以及动态测定。尤其是90年代以来电子传感器与电脑化尿动力学测定仪的临床普及应用,使得膀胱压力测定进人了成熟阶段。

转载

2023尿动力学发展史

2023尿动力学发展史 尿动力学一词其原意是指液体在尿道上的流动所涉及的物理现象。但是,在临床医学上,这一词指的是用来诊断尿道和膀胱状态的一组检查方法,基本上包括了测量排尿时尿道压力、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并且观察尿流率图曲线。 一、尿流率 1897年Rehfisch使用记录尿流开始与结束时间的间隔来计算尿流率。1922年,schmrartz及Brenner首次通过测定尿流射程来计算尿流喷射的速率,进而间接测定尿道驱逐尿液的压力。他们发现正常人这种压力估计为14~39cmH2O,而尿道疾患的病人则为8~73cmH2O。1925年,Gronwall首次记录了非瞬时的尿流率,并表明女性尿流率要大于男性。然而,上述研究者中没有一个能够做到精确地测定与计算尿流率。 排尿期的尿动力研究是从研究尿流率开始的。最初的方法是用秒表计算排尿时间,并收集一次排尿量,计算平均尿流率。1932年Ballenger 及其合作者曾描述过使用排尿射程来作为测量尿流率的一个客观指标,但是这种测试只能在男性中进行,并且很不准确。1948年一名日本学者发表一篇文献,在文献中描述了使用“裂隙流体钟装置”来测定尿流率。受此启发美国Jefferson医学院的Willard M. Drake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新装置,

这种装置可以通过转筒记纹器测量并记录排尿过程中尿液重量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的曲线,他将转筒记纹器土所记录的曲线称为“尿流图”。Drake 使用这套装置时,将一个收集患者排出尿液的容器悬挂在一个记过校准的弹簧上,因此,可以在一只记纹鼓上记录到作为时间函数变化的尿液重量的变化。其将总尿量除以排尿时间得到平均尿流率,而通过计算排出尿液的重量一时间曲线的最大斜率可以求得最大尿流率。目前很多尿流计都使用相同的原理。Drake将一个漏斗置于中空的坐椅下面,首次使得尿流率测定可以在女性中完成。Drake自己描述这种装置“在设计上粗糙而简单,但是测定相当精确”。除此之外,Drake还发现了尿流率与尿量间的关系。 Drake被公认为是发明尿流计的先驱。他的文章《尿流速计:研究下尿道的助手》(The Uroflometer: an aid to the study of the lower urinarytract)于1948年美国的《泌尿科期刊》上发表。1953年,他拿到了这个器材的专利权,名称是Uroflometer,中文翻译为尿流速计,同年,他成为第一个使用urodynamics一词的人。David M. Davis医生,当时为杰佛逊医学院泌尿科的领导人,因此提倡了这个词的使用。Drake 在当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到,在1948年以前医生们仅仅是通过观察病人尿流的大小和力量来间接反应尿流率。他报道了155例青年男性的尿流率正常值,同时也报道了尿道挟窄、前列腺增生、神经原性膀恍、膀胱肿瘤等患者的尿流率测定结果以及临床用途。 1956年,Garrelts首次报道使用电子装置记录尿流率,因而降低

尿动力学讲义

尿动力学检查及其临床应用 尿动力学检查 1、尿流率测定 2、膀胱测压 a.充盈期膀胱测压 b.完全期膀胱测压 3、尿道测压 一、尿流率 1.每单位时间内从尿道排出的尿液量 2.为逼尿肌、腹肌及尿道松弛的综合结果 3.尿流率参数: (1)排出尿量(Voiding Volume):大于150毫升以上时为有效值 (2)最大尿流率(Qmax):尿量在150-500毫升之间时(男性),Qmax结果较为准确 男性-Qmax>15 ml/s 女性-Qmax>20 ml/s (3)平均尿流率 Qave:Qave=排出尿量/排尿时间 (4)排尿时间:正常在30秒之内 4.尿流率曲线特征 (1)正常曲线 a.呈“钟”形曲线 b.Qmax (2)前列腺增生 a.曲线“钟”形形态消失 b.尽管Qmax大于15 ml/s,但是Qmax向右侧移位

,但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患者有膀胱出口梗阻 逼尿肌收缩力下降 尿动力学检查证实膀胱出口无梗阻,逼尿肌反射低下。 (3)尿道外括约肌痉挛

图5:尿动力学显示排尿末滴沥现象为尿道外括约肌间断痉挛所致。 二、膀胱功能的检查 (一)完全性膀胱测压 1.患者排尿时同时测定尿流率 2.完全性膀胱测压所测定的参数 (1)灌注速度 (2)残余尿量 (3)膀胱稳定性 a.不稳定膀胱:逼尿肌收缩其压力超过15厘米水柱,但能控 制 (Phasic contraction) ,幅度超过15厘米水柱, 患者同时有尿急的感觉但能控制。为非神经因素 引起。 b.无抑制收缩:逼尿肌收缩其压力超过15厘米水柱,不能控 制 超过15厘米水柱,患者不能控制并出现急迫性尿失 禁。为神经因素引起。 (4)膀胱感觉:膀胱本体感觉,且其中首次排尿感觉较为有临床 意义 a.感觉过敏:首次排尿感<150毫升 b.感觉减低:首次排尿感>350毫升 c.感觉缺失:灌注超过800毫升仍无感觉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阿秒光脉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阿秒光脉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 引言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了科学界,而今年的得主更是让众人瞩目。本文将就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作出全面分析,并探讨阿秒光脉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 阿秒光脉冲技术的基本原理 阿秒光脉冲技术是一种基于超快激光脉冲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快激光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实现对物质结构和动态过程的高时间分辨率观测。这项技术的名字来源于其时间分辨率达到了阿秒(10^-18 秒)量级,因而被称为"阿秒光脉冲技术"。 3. 阿秒光脉冲技术的发展历程 阿秒光脉冲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激光技术到复杂的光学调制和数据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阿秒光脉冲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其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现代光学技术的发展史,见证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和认识。 4. 阿秒光脉冲技术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 阿秒光脉冲技术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它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和超快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观测物质微纳结构和原子运动的有力工具。另阿秒光脉冲技术在量子力学、相对论

等基础物理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为科学家们揭示了宇宙中一些最微观、最奇异的物理现象。 5. 阿秒光脉冲技术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的应用 除了物理学领域,阿秒光脉冲技术在工业和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工业领域,它可以用于纳米加工、激光成像等领域,为材料加工和制造业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在医学领域,阿秒光脉冲技术可以用于超快成像、光学诊断等应用,为医学影像学和临床诊断提供了更高分辨率和更准确的方法。 6. 总结与展望 阿秒光脉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在物理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工业和医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阿秒光脉冲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它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对于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阿秒光脉冲技术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 个人观点与理解 在文章的我想共享一下我对阿秒光脉冲技术的个人观点与理解。阿秒光脉冲技术的发展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它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一些最微小、最神奇的事物,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我对阿秒光脉冲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2023的科学进展报告

2023的科学进展报告 引言 2023年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中,科学界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将概述2023年在各个科学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和成就。 1. 生物科学 1.1 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 2023年是基因编辑技术取得突破的一年。科学家们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首先,他们成功开发出更加精确和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系统的改进版。这些工具为科学家们在基因治疗和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科学家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治愈了一些遗传性疾病,并开展了更多相关疾病的研究。这为人类战胜遗传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1.2 人工器官的发展 2023年,人工器官的研究在生物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家们成功培养出了更加功能完善的人工器官,如心脏、肝脏和肾脏等。这些人工器官具有与自然器官相似的结构和功能,为治疗器官移植病人提供了新的选择。 此外,科学家们在人工心脏瓣膜和关节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些进展有望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2. 物理学 2.1 量子计算的进展 2023年,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科学家们成功实现了更稳定和高效的量子比特,推动了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他们不仅成功模拟了一些复杂的量子系统,还在某些特定问题的求解上取得了突破。 这些进展为量子计算的商业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解决某些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几年对计算机科学产生深远影响。

2.2 宇宙学的新发现 2023年,宇宙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发现。科学家们通过望远镜观 测到了一些以前未知的宇宙现象,如引力透镜效应、暗物质的分布等。 这些新发现加深了我们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理解,也推动了更多关于宇宙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探索宇宙奥秘以及人类未来在宇宙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化学 3.1 新材料的开发 2023年,化学领域取得了许多新材料的突破。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系列具有 优异性能的新材料,如高温超导材料、新型电池材料等。这些新材料在工业、能源和环境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们还成功合成了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塑料替代品,为 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3.2 化学合成的新方法 在有机化学合成领域,2023年也取得了一些新方法的突破。科学家们开发出 更加高效、环保和特异性的有机合成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合成过程中的废物产生,还可以合成更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为药物合成和天然产物的人工合成提供了新的途径。 结论 2023年,科学界在生物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些 进展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这只是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还将有更多令人兴奋的科学突破等待我们的发现和探索。

高中物理学史高考必背2023

高中物理学史高考必背2023 高中物理学史高考必背2023 一、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古希腊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 哲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然界的假说和理论。他们试图通过思考和 推理来解释自然现象,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 1. 焦耳理论 焦耳(公元前450-前350)认为物质可以通过热量的传递而发生变化。他提出了热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能从一种形 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 莱克希米德的气候理论 莱克希米德(公元前570-前495)将自然界的变化归结为四个基本元素:土、水、火、气。他认为这四个元素可以相互转化,从而解释了世界 上的各种现象。 二、近代物理学的开创 17世纪,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和实验观察的兴起,物理学开始迎来了 新的发展阶段。以下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里程碑。

1. 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 开普勒(1571-1630)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为日心说提供了实 验证据,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 2. 牛顿的运动定律 牛顿(1643-1727)提出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其中包括著名的万有引力 定律。牛顿的定律使得我们能够准确地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为后来 的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电磁学的发展与电的发现 19世纪,电磁学开始蓬勃发展。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发现。 1.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1791-1867)实验证明了通过磁场中的导线可以产生电流。这 一发现揭示了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为电磁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2. 奥斯特和弗斯塔的电解现象 奥斯特(1777-1851)和弗斯塔(1800-1867)独立发现了电解现象,即 通过电流可以使化学物质分解。这一发现引发了对电学和化学之间关 系的深入研究。 3. 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1831-1879)提出了电磁场的四个基本方程,将电学和磁学

科技发展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科技发展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第一章测试 1.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 为标志。现今发现最早的石器是距今约250 万年,是非洲的()工具()。 答案: 奥尔沃德 2.古希腊七贤之首()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在天文学、数学、哲学等方 面都有着巨大的建树。被后人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科学家,获得了“科学 之祖”的称号 ( )。 答案: 泰勒斯 3.在芬奇的作品《维特鲁威人》、《蒙娜丽莎》中都运用了黄金分割,它是古 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提出的()。 答案: 毕达哥拉斯 4.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年成书的(),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 ()。 答案:

《周髀算经》 5.指南针是用来判别方向的一种简单仪器,我国不仅是发明指南针的国家,也 是把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的国家。我国在()开始将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 答案: 北宋时期 6.阿基米德利用“逼近法”算出了球面积、球体积、抛物线、椭圆面积,后世的 数学家依据这样的“逼近法”加以发展成近代的“微积分”。() 答案: 对 7.火药的发明应归功于药剂师,他们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认识到硫、硝、木 炭等不能混合在一起烧炼,否则会引起爆炸和爆燃,火药的发明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答案: 对 8.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显著的标志是数学家及 其数学著作大批出现。杰出数学家秦九韶、杨辉、李冶、朱世杰被称为“宋元四大家”。() 答案: 对

第二章测试 1.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 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位大人物是()。 答案: 但丁 2.关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说”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地心说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互相吻合 3.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 除了思想实验和斜面实验,伽利略还在比萨斜塔上开展了自由落体实验4.牛顿对万有引力的研究,体现了诸多光辉的思想,对此概括不正确的是 ()。 答案: 牛顿借鉴了库仑定律,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5.关于分析力学,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2023年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发展史的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发展史旳归纳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波及几种重要科学家 (09广东高考理基38)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 A .细胞学说 B .分离定律 C.进化学说 D .中心法则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波及旳科学家

练习:从Larry Frye旳小鼠荧光试验旳过程和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出细胞膜:A、具有蛋白质和脂质 B、具有磷脂双分子层C、有流动性 D、轻易染色而发光 (2023年江门调研)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旳科学家是: A、欧文顿 B、罗伯特森 C、桑格和尼克森 D、施旺和施莱登 三、与酶旳发既有关旳科学家 四、光合作用旳探究历程波及旳科学家

练习:在光合作用旳发现过程中,几位科学家做了几种著名旳试验,有关这些试验设计在逻辑上旳严密性和意义,不对旳旳是( ) A、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旳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取CO2,放出O2,从而更新了空气。 B、萨克斯把绿色叶片曝光,遮光部分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C、恩吉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以极细光束照射,曝光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旳场所。 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分别标识CO2和H2O,供绿色植物运用,分析各自放出旳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旳氧气所有来自H2O。 必修二 一、遗传方面旳科学家 二、DNA是重要旳遗传物质

(09广东高考生物9)艾弗里等人旳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和赫尔希与蔡斯旳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试验在设计思绪上旳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旳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旳传递 三、DNA分子旳构造和复制 四、生物进化 必修三

2023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挛缩诊治专家共识

2023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颈挛缩诊治专家共识 摘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为针对临床上药物治疗失败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首选术式,其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为膀胱颈挛缩(bladder neck contracture,BNC)。术中对膀胱颈的过分切削、尿路感染、液体冲刷、机械应力等均为促进BNC的发病因素。TURP术后BNC 的诊断需要依靠临床症状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膀胱镜检查等共同确定,术前合并慢性前列腺炎、小体积BPH、尿路感染、术中电切和电凝强度、术中操作、术后留置尿管等可作为BNC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在药物治疗BNC总体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应合理选择包括膀胱颈切开及膀胱颈重建在内的手术治疗。而术前对感染的控制及抗雄激素药物的合理应用、术中的精细操作、术后的通畅引流及糖皮质激素应用均可作为预防BNC的有效措施。 1、概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的非恶性疾病之一,BPH的终生患病率为26.2%,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估计2019年全球约有9400万BPH患者,中国BPH患者超过2000万。BPH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前列腺移带区间质和上皮细胞增生,导致尿道受压,引起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

BOO可表现为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感染或尿潴留。对于合并中重度LUTS的BPH患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国内有指南推荐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仍是首选的术式及金标准,TURP可分为传统的单极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onopola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M-TURP)及双极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bipola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B-TURP),因B-TURP和M-TURP有效性相当,但B-TURP安全性更高,故中华医学会2022年的指南推荐优先选择B-TURP。膀胱颈挛缩(bladder neck contracture,BNC)是电切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尚无证据表明M-TURP和B-TURP两种方式发生BN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有临床试验数据表明,经尿道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的BNC发生率<4%,剜除手术后的BNC率<2%,术后尿路狭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排尿功能,导致尿潴留甚至多次手术,增加患者的负担。国内外对于手术后的BNC 危险因素和减少狭窄发生率的方式已有多篇报道,但目前仍缺少统一的结论。本共识系在BPH防控联盟范围内邀请专家针对TURP术后BNC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预测因素及治疗、预防措施进行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完成。 2、发病机制

2023泌尿外科病区专科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泌尿外科病区专科理论知识考核 一、选择 1 .(单选题)诊断前列腺增生最简便的方法是()[单选题]* A.直肠指检√ B.残余尿测定 C.B超检查 D.膀胱镜检杳 2 .(单选题)原醛症病人软瘫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A.低镁血症 8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C.低钙血症 D.低钾血症√ 9 .(单选题)鞘膜积液哪类最常见:()[单选题]* A.睾丸鞘膜积液√ 10 先天性鞘膜积液 C.婴儿型鞘膜积液

D.精索鞘膜积液 4 .(单选题)"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尿脓毒症护理专家共识”中指出液体复苏重要时间节点为()[单选题]*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5 .(单选题)持续膀胱冲洗的目的错误的是()[单选题]* A.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 8 .预防感染的发生 C.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 D.预防便秘√ 9 .(单选题)尿石症术后留置双丁管()周回院复查并拔除双丁管。[单选题]* A3-4 B.3-6 C.4-6√ D.6-8 10 (单选题)由于梗阻或神经性因素,患者感觉强烈尿意,忍不住排尿,称为()[单选题]* A.真性尿失禁 11 急迫性尿失禁√ C.压力性尿失禁 D.充溢,既失禁 8 .(单选题)以下尿失禁的分类,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按尿失禁的特点分为持续性、间断性、完全性、夜间性 9 .按年龄分为小儿、成年男性、成年女性、老年男性、老年女性尿失禁V C.按病因分神经性、梗阻性、创伤性、精神性、先天性

D.按尿动力学分为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 10 (单选题)关于血尿、以下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 A.肉眼能见到血色者称为肉眼血尿 B-IOOOmI尿中含Im1血液即呈肉眼血尿 C.通过显微镜可见到尿中红细胞者为镜下血尿 D.血尿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性成正比√ 11 .(单选题)更换引整时,消毒引流管口2遍,每遍消毒的顺序为()[单选题]* A.引流管内面、横截面、外面√ 12 引流管外面、横截面、内面 C.引流管内面、外面、横截面 D.引流管外面、内面、横截面 11.(单选题)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时,正确的采集试管顺序为()[单选题]* A.血培养瓶-无添加剂试管-血清分离管-肝素钠-凝血管-促凝血管-葡萄糖酵解抑制剂-EDTA B血培养瓶-血清分离管-肝素钠-无添加剂试管-凝血管-促凝血管-EDTA-葡萄糖酵解抑制剂 C血培养瓶-无添加剂试管-凝血管-促凝血管-血清分离管-肝素钠-EDTA-葡萄糖醇解抑制剂√ D.血培养瓶-无添加剂试管-血清分离管-肝素钠-凝血管-葡萄糖酵解抑制剂-促凝血管-EDTA 12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三查七对:姓名、出生日期、药名、(药名通用名及商品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B.传染病人根据隔离种类的医嘱黏贴不同颜色警示条,接触隔离为蓝色,空气隔离为深黄色,飞沫隔离为粉色 C.撤除医嘱时,经二人核对后,撤除各类治疗、护理单、药品

2023年泌尿外科(医学高级)考试考前冲刺卷(3)

2023年泌尿外科(医学高级)考试考前冲刺卷 (3)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膀胱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项 A.肿瘤大小 B.肿瘤生长部位 C.病程长短 D.血尿严重程度 E.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 2.最有助于膀胱癌确诊的检查项目是 A.尿细胞学检查 B.膀胱镜 C.静脉尿路造影(1VU) D.尿培养 E.放射性核素肾图

3.对于上述患者,下列哪项治疗最有意义 A.手术 B.应用抗生素 C.温水坐浴或局部理疗 D.中药治疗 E.局部放疗 4.上述患者检查前列腺液后发现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白细胞15~20个/高倍视野,下列哪项诊断正确A.尿路感染 B.慢性前列腺炎 C.膀胱炎 D.前列腺肥大 E.泌尿系结核 5.下一步应作哪项检查 A.再行尿常规检查 B.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C.前列腺CT检查 D.膀胱镜检查 E.经直肠B超检查

6.出院后在继续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 A.卧床休息 B.定期作对侧肾脏B超及肾功能检查 C.做附睾结核切除 D.定期胸部X线透视 E.定期尿结核菌检查 7.术后随诊过程中,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示对侧肾积水,输尿管全长显著扩张,膀胱容量约50ml,伴尿道狭窄,尿结核菌培养阴性,肾功能检查:尿素氮10.5mmol/L,肌酐162mmol/L,此时最适宜的治疗是 A.继续抗结核治疗 B.膀胱扩大术 C.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D.肾造瘘术 E.膀胱造瘘术 8.入院后,经检查患者心、肺、肾功能良好,准备开放手术摘除前列腺,合理的手术途径为 A.经尿道切除 B.经膀胱切除

2022-2023年安徽省池州市全科医学(中级)专业知识重点汇总(含答案)

2022-2023年安徽省池州市全科医学(中级)专业知识重点汇总(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结核菌的易感人群不包括 A.婴幼儿 B.老年人 C.糖尿病患者 D.艾滋病患者 E.曾经接种卡介苗的青壮年 2.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出现高危早搏,治疗首选 A.美西律(慢心律) B.利多卡因 C.胺碘酮 D.倍他乐克 E.普鲁卡因酰胺 3.男性,40岁,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时症状加重。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A.变异型心绞痛 B.反流性食管炎 C.慢性胆囊炎 D.慢性胰腺炎 E.慢性胃炎 4.如果某车间的一些工人患有肺癌,那么接触的致癌物质可能是 A.氯甲醚 B.苯 C.氯乙烯 D.TNT E.萘 5.患者,男,22岁。有贫血、黄疸及明显脾大,如溶血性贫血确定,最可能是

A.急性血管内溶血 B.慢性血管内溶血 C.急性血管外溶血 D.慢性血管外溶血 E.原位溶血 6.少尿期治疗原则 A.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B.注意补充营养,定期复查肾功能 C.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障碍 D.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 E.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7.关于无症状性心衰,下列哪项正确 A.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有神经内分泌激活 B.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有神经内分泌激活 C.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无神经内分泌激活 D.左室已有功能下降,LVEF>50%,无神经内分泌激活 E.此为一短暂的代偿过程 8.30岁已婚女性,公司职员,发现明显消瘦2个月,近1个月进食增多,并感觉疲乏,常有心慌,怕热多汗,易激动而住院 体格检查最可能的发现是 A.A.紧张,消瘦,甲状腺结节性肿大,心率快,律不齐 B.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手颤

2022-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全科医学(中级)专业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全科医学(中级)专业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判断慢性肾盂肾炎治愈的最主要指标是 A.A.尿常规正常 B.尿细菌培养阴性 C.尿路刺激征消失 D.肾功能好转 E.肾区叩击痛消失 2.每日出血量达( )可出现黑便 A.5-10ml B.10-15ml C.10-20ml D.50-70ml以上 3.若炎性肠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其治疗应选择 A.甲硝唑 B.质子泵抑制剂 C.雷尼替丁 D.免疫抑制剂 E.肾上腺皮质激素 4.易感染HIV的高危人群不包括 A.多个性伴侣 B.静脉吸毒人群 C.多次接受血及血制品者 D.HIV检测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 E.夫妻间性生活频繁者 5.患者,男性,35岁。胃溃疡史5年,3个月来上腹无规律疼痛,进食后显著。10天前就诊行钡透检查:胃黏膜增粗,紊乱,胃窦见1.0cm×1.5cm龛影。回家后未按医嘱服药。昨日晚餐赴宴。凌晨在睡梦中觉上腹部不适、恶心、全身发软,呕吐出较多胃内容物,因便意感强

而排便约200余克,色黑。同时伴心慌、头昏、出冷汗。来院急诊,神清,体检肖配合,仍有间断呕吐,BP 80/50mmHg,HR124次/分,烦躁,出汗。首选的处理措施是 A.快速输盐水,紧急配血输血 B.口服去甲肾上腺素 C.口服云南白药 D.快速输葡萄糖 E.肌肉注射巴曲酶 6.大量咯血是指每日咯血量为 A.200ml以上 B.300ml以上 C.400ml以上 D.500ml以上 E.600ml以上 7.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期最主要的死因是 A.共济失调 B.休克 C.心律失常 D.呼吸麻痹 E.脑水肿 8.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黄疸,应首先考虑为 A.肝癌破裂出血 B.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并堵塞远端 C.坏死性急性胰腺炎 D.胆囊坏疽穿孔致胆汁性腹膜炎 E.胆囊癌侵犯肝总管 9.有关尿动力学检查,哪一项是错误的 A.尿流率为其中一项无创伤性检查 B.病史提示有逼尿肌功能改变可行此项检查 C.压力流量测定是膀胱出口梗阻的最准确方法 D.可准确诊断支配膀胱神经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 E.压力流量测定有一定创伤性应慎重选择适应证 10.引起长期慢性咳嗽的疾病有

2022-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泌尿外科学(副高)考试精选专练V(带答案)试卷号;17

2022-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泌尿外科学(副高)考 试精选专练V(带答案)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5题) 1. 男,75岁,排尿困难10年,一直按前列腺增生治疗。近2周来出现终末血尿。直肠指诊:前列腺有不规则硬结节,高度怀疑前列腺癌。为明确诊断,需做下列哪项检查 A、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 B、膀胱镜检查 C、经腹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 D、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 E、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 正确答案:A,B,D,E 2. 关于尿动力学检查不正确的说法是 A、可用于了解逼尿肌功能状态 B、可用于鉴别不稳定膀胱和前列腺增生 C、最大尿流率低提示膀胱出口梗阻 D、对尿失禁,膀胱压力测定、漏尿点压测定是尿动力学测定中一线测试项目 E、压力性尿失禁可出现最大尿道压降低、功能尿道长度缩短、咳嗽时尿道闭合压为负值、压力传导率<1 正确答案:C 3. 通常情况下,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反应最好的是 A、神经性ED B、轻度血管性ED C、重度血管性ED D、继发于阴茎异常勃起的ED E、放疗后的ED 正确答案:A 4. 肾毒性急性肾衰竭形态学变化最明显的部位是 A、近端肾小管曲部和直部 B、肾小囊

C、近端肾小管和集合管 D、肾间质 E、髓袢 正确答案:A 5. 在对膀胱肿瘤患者的检查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尿细胞学检查 B、直肠指检 C、静脉肾盂造影 D、膀胱镜 E、B超引导下肿瘤的穿刺活检 正确答案:E 6. 男性尿道损伤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火器伤、刃器伤、踢伤为最常见的致伤因素 B、前后尿道损伤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和救治原则均不尽相同 C、分为挫伤、破裂和断裂3种类型 D、表现有尿道口流血、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E、尿道破裂或断裂后,形成尿外渗 正确答案:A 7. 关于肾损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放性较闭合性多见 B、闭合性较开放性多见 C、血尿的程度与肾损伤的程度成正比 D、血尿的程度与肾周围血肿的程度成反比 E、多采取手术治疗 正确答案:B 8. 梗阻以后肾脏的功能发生变化,但以下哪一种一般不受影响 A、肾小球滤过率 B、肾血流量 C、尿浓缩能力 D、尿酸化能力 E、尿稀释能力

2023男性膀胱出口梗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3男性膀胱出口梗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男性膀胱出口梗阻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上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技术多种多样,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报道这些技术的截止值,因此仍需要大量研究对测量方法进行标准化。作者对目前诊断BOO的评估方法进行系统回顾,探讨其目前研究国内外研究现况及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最佳评估方法的建议。该论文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符合本学科内涵及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创新性。 摘要:男性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常因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引起的前列腺阻塞(benign prostatic obstruction,BPO)所致,有些患者由于长时间尿潴留,会出现上尿路积水,进而影响肾脏功能,且在此过程中,还会对膀胱的组织结构、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故BOO及时诊断对于保护肾脏及膀胱的功能十分必要。现有的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s,UDS)是诊断BOO 的金标准,但其具有有创、不适性,于是超声、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和阴茎袖套等非侵入技术逐渐发展,但很少有研究报道这些技术的截断值,故仍需大量研究对测量方法进行标准化。本文对目前诊断男性BOO的辅助检查方法进行综述,探讨其国内外研究现况及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主要内容

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是指>50岁的中老年男性出现储尿期、排尿期和排尿后期的问题,患病率高达50%~75%,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LUTS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这些症状并非器官特异性,可能与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如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有研究表明,引起男性BOO最常见的病因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引起的前列腺阻塞(benign prostatic obstruction,BPO)。前列腺良性生长是无害的,但其体积长到一定程度压迫尿道,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LUTS,有些患者因长时间尿潴留,会出现上尿路积水进而影响肾脏功能,且在此过程中,还会对膀胱的组织结构、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故早诊断、早治疗、保护膀胱功能是诊治BOO 的重要原则。近期有研究鼓励采用无创性检查来诊断BOO,如超声、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和阴茎袖套等,但均没有标准化其诊断方法。故本文对目前诊断男性BOO的评估方法进行系统回顾,探讨其国内外研究现况及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1、尿动力学检查 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将压力一流率测定等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s,UDS)作为诊断BOO的金标准。采用ICS 列线图,对成年男性BOO情况进行评估。其中膀胱排出梗阻指数(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index,BOOI)是判断BOO的定量指标,根据最大尿流

2023年副高(泌尿外科学)考试考前冲刺卷(7)

2023年副高(泌尿外科学)考试考前冲刺卷 (7)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睾丸肿瘤中,属非生殖细胞性肿瘤的是 A.畸胎瘤 B.绒毛膜上皮细胞癌 C.卵黄囊瘤 D.间质细胞瘤 E.精原细胞瘤 2.为了解肾脏积水的严重程度,下列哪一项检查帮助不大 A.B超检查 B.静脉肾盂造影 C.磁共振水成像 D.同位素肾图 E.逆行尿路造影 3.对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为防止肿瘤复发,术

后应采取 A.全身联合化疗 B.定期膀肮内灌注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或卡介苗 C.应用干扰素或白细胞介素治疗 D.局部大剂量放疗 E.以上都不是 4.诊断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仔细询问有无睾丸外伤史 B.必要时行鞘膜积液穿刺 C.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 D.检查有无附睾炎性肿大 E.透光实验阴性可以除外对该病的诊断 5.男,63岁,无痛性肉眼血尿一周,膀胱镜发现膀胱左侧壁肿瘤直径2cm,有蒂,活检为TCC2级。手术前必须行下列哪项检查 A.尿细胞学检查 B.膀胱肿瘤ABO(H)抗原测定 C.IVP D.尿FCM E.膀胱造影 6.76岁男性,尿频、尿不尽感5年余,近1年来有明显的排尿困难,门诊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显著增高

10g/ml),该病人的诊断首先考虑 A.前列腺增生 B.前列腺癌 C.细菌性前列腺炎 D.前列腺结核 E.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7.有关睾丸鞘膜积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婴幼儿睾丸鞘膜积液可自愈 B.精索静脉曲张可继发睾丸鞘膜积液 C.不能触及睾丸 D.附睾炎症可继发睾丸鞘膜积液 E.透光试验阴性可除外睾丸鞘膜积液 8.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应包括 A.直肠前列腺指诊 B.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 C.血清PSA检测 D.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E.以上都包括 9.血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增高见于 A.肾癌 B.膀胱癌 C.前列腺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