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试题-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最全最新 (1)

单选(20分)

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者是(B)A.马克思 B.恩格斯 C.黑格尔 D.列宁

2.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两对基本矛盾(D)

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科学与哲学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局和于离散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理论与实践

D.人与自然界,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3.《自然辩证法》原著包括论文(B) A.8 B.10 C.11 D.12

4.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C)A.猜测性 B.思辨性 C.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结合5.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大天体模型为(B)

A.地心说,天圆地方说,日心说

B.盖天说,混天说,宣夜说

C.天圆地方说,平天说,圆柱说

D. 天圆地方说,混天说,宣夜说

6.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法

B.实践法

C.归纳法

D.演绎法

7.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神学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宣言书的不朽著作的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8.创立血液循环理论过程中,发现心肺小循环的医学家是(C)

A.盖仑(人体构造论)

B.维居里

C.塞尔维特

D.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9.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获得重大成就最重要的原因是(C)(?)

A.实验科学兴起

B.理性与经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10.在方法论问题上,培根与迪卡尔不同在于(B)

A.重视理论/排斥理论

B.归纳/演绎

C.经验/数学

D.排斥归纳/排斥演绎

1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其理论基础在于宇宙天体来源于(A)

A.客观自然界

B.绝对观念

C.客观观念

D.天体间相互作用

12.维勒有机化学成就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重大贡献在于(B)

A.说明有机界与无机界的本质不同

B.揭示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统一

C.无机界具有客观性,有机界具有主观性

D.无任何差别

13.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做出的贡献是提出(C)

A.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14.施旺对细胞学说的重大贡献(D)

A.提出植物细胞学

B.动物细胞学

C.无脊椎动物学

D.生物细胞学说

15.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A.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16.自然科学产生的基础是(A)

A.社会生产

B.原始宗教

C.科技政策

D.哲学指导

17.社会制度和军事战争对科技发展起(B)

A.社会作用

B.加速和延缓作用

C.内在动力作用

D.至始至终地推动作用

18.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说明(B)

A. B.暴露了旧理论的不足C.必须以理论为标准,再次检验 D.根据需要取舍新事实19.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本质上说科学技术是(B)

A.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渗透于独立要素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C.物化的生产力

D.生产力水平的物质标准

20.科学技术创造出新的劳动对象,这说明科技(C)

A.改变事物本质

B.改变事物发展规律

C.利用规律改变物质形态

D.说明意识决定物质多选:(10)

1.古代自然论中属元素论的有(DE)

A.气是万物本原

B.火是万物本原

C.地心说

D.五行说

E.八卦说

2.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数学家的是(BC D)

A.毕达格拉斯

B.欧几里德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

E.苏格拉底

3. 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技术革命的重大技术成就(ACDE)

A.生物技术

B.克隆技术

C.原子能技术

D.信息技术

E.宇航技术

4.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分类其结果为(BD)

A.实验

B.探索性实验

C.模拟性实验

D.验证性实验

E.判决性实验

5.属逻辑方法的有(CD E)

A.科学抽象

B.数学方法

C.证明与反驳

D.类似法

E.从抽象到具体

简述:(30)

1.近代初期天文学如何向神学发起挑战。

2.分析形而上学自然观。

3.科学抽象应遵循原则。

4.科研工作捕捉机遇应具备的素质。

论述:(40)

1.比较留基伯-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异同。

2.结合专业,论述选课过程中如何贯彻好有关原则。

自然辩证法试题

一、选择题

1、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

A、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2、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方法

B、实践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E、观察方法

3、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哥白尼)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

E、《新天文学》

4、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

A、赛尔维特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哥白尼

E、维萨里

5、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C)

A、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

6、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

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

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

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

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

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

7、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E、布鲁诺

8、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

A、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

9、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A、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E、分子生物学

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

A、同化与异化

B、个体与环境

C、遗传与变异

D、连续与间断

E、整体与部分

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

A、天圆地方说

B、盖天说

C、壳层说

D、浑天说

E、宣夜说

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

A、《天体运行论》

B、《人体构造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E、《新天文学》

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BDE)

A、牛顿力学

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C、微积分创立

D、有机化学成就

E、地质渐变论

14、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B C D)

A、毕达哥拉斯

B、欧几里德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

E、苏格拉底

15、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分类其结果是(B D)

A、析因实验

B、探索性实验

C、模拟实验

D、验证性实验

E、判决性实验

二.简述题(共30分)

1. 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7分)

2. 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分)

3.科学抽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7分)

4.简述科研工作者捕获机遇应具备的素质。(8分)

三.论述题

1.试论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20分)

2.试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论述在选题过程中应如何贯彻好有关原则。(20分)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 发展之路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 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 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 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卷)全

简答题: 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 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 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4 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5 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 6 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 7 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 8 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 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 12 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 1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 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 15 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 17 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 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P35-38 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 20 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P49-50 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P9-10) 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 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 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 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P267) 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 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 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 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P199-200) 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 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 33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 35 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 37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 38 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 39 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 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 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 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 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研究生一年级课程《自然辩证法》试题含完整版参考答案

研究生一年级课程《自然辩证法》试题含完整版参考答案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 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包括课件试题答案等)

自然辩证法 (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包括课件试题答案等)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 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 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1

你怎样看待科学: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科学是由人类感知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抽象、总结形成家教个性论说,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宗教共性论说,再通过设置实验环境、证明宗教论说的真假、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个性结论,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共性结论,进而形成有因果系统的有实验共性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的学问,这就是科学。科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可重复性;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对于科学的认识: (1)感性认识:源于实践。(2)理性认识:源于实践中对于感性认识的升华。(3)非感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实践中始终存在的思维的混沌认识。(4)用实践的观点、立场、方法、方式,去认识世界和宇宙,使人类的思想结晶和技术手段逐渐的走向科学,并且,建立起科学的发展史。(5)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科学浓缩。 1、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1)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已经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采集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段。工业文明历时三百年,它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但是,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2)生态文明包含的内容P87 五、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P91-95 七、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P118-119 观察需要观察对象与观察者的感官发生相互作用、并产生感觉图像。观察属于认识领域的范畴,不单纯是生理活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观察要受到观察者已有的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的影响即渗透理论。理论对观察的影响还表现在,人们观察时的注意力和理论有极大的关系,科学观察者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观察什么,详略如何,都与研究的问题有关,与观察者的理论素养有关。科学观察过程并非单纯的感性活动,它处处表现出科学理论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观察渗透理论并没有取消观察的客观性,科学观察能够反映观察对象的本来面貌,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15、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科学的涵义 (1)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它揭示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正是科学的巨大力量,使得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空前的强化。 (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 (3)科学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4)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明确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 (1)客观真理性。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2)可检验性.。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 (3)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 (4)主体际性。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技术的定义: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两个方面技术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技术产生科学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1)科学是间接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 (3)科学是不可预见的,技术是可预见的。 (4)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技术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出新的和更好的产品。 (5)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6)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试题答案

1.宗教是迷信和伪科学吗?为什么?(熟悉) 或者有人认为,社会上的看相、算命、占卜等均属迷信和伪科学之列,因此《易经》也是迷信和伪科学。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熟悉) 迷信:就是盲目地相信或盲目地不信,过分地相信或过分地不信。 伪科学:违背科学精神的伪装的科学。伪科学的目的不在于寻求真理和获得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而是希望通过科学伪装来达到个人或组织的特殊目的。 第一:要把宗教与迷信和伪科学区别开来。真正的宗教都具有较系统、完整的教义和经典;宗教都具有一定的组织与团体;宗教都具有明确的教规、纪律和固定的仪式节日;宗教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和文明,并有一定的社会作用。 第二:要把搞迷信和伪科学的人与他们所依据的文化区分开来。 第三:要认识到迷信和伪科学之间并无绝对分明的界限,他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古希腊自然哲学有哪两条主线?其基本思想是什么?(掌握) 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的观点 (1)宇宙万事万物都具有数的特性,数还带有某种神秘的性质。 (2)万物皆数的思想对欧洲科学的深远影响 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的原子论 (1)宇宙中的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在虚空中的旋转中形成的。 (2)原子论对近代科学的巨大影响。 4.什么是机械还原论?它对近现代科学有何影响?(熟悉) 认为力学的原理可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一切高级的运动形式可以归结为低级的运动形式 影响:不仅成为近代绝大多数科学家的研究领域,而且大大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5.简述恩格斯运动形式学说的基本点。(熟悉) 9.什么是系统?系统在自然界里是否具有普遍性?如何看待“堆积物”和“不可分元”?(熟悉) 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系统性。 (1)“非系统”、“堆积物”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就它们的元素缺少某种特定的相互联系来看,可以认为是堆积物,但若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它们又完全可以被视为一个系统。 (2)“不可分元”也只是基于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认识水平而言的,如果考虑到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的无限性,那么自然界中无所谓终极粒子或不可分元。 10.有人认为,部分和部分相互作用的效果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熟悉) 不同意。整体指构成系统各种要素和关系的总和,即系统本身。部分指系统中的各种元素及其关系。整体和部分的构成关系有“加和性关系”和“非加和性关系”。由于加和性关系的存在,对于整体的某些属性和量度来说,整体等于部分之和,部分的性质和行为将影响整体的性质和行为,物质系统从一种形态转变到另一种形态的过程中,就某些属性,某些要素来说,将存在着转化中的守恒关系。 11.为什么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既要善于“一分为二”,又要善于“一分为三”或“一分为多”?(掌握) 层次结构的规律性 1. 能量状态相适应规律 2. 结合能递减规律 3. 多样性及丰度反比关系规律 层次结构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在实际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既要善于一分为二的矛盾思维,又要善于一分为三、一分为多的层次性思维。 12.简述系统中的非加和性关系。(掌握)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2:科学的定义:(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2)产生这种体系的认知活动;(3)一种社会建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科学的特征:(1)实证性(可检验性);(2)理性(逻辑性):陈述性知识(实验)→程序性知识(预言)→解释性知识(假说);(3)创造性;(4)共享性(相对于技术的优势);(5)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技术的定义: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技术的特征:(1)中介性(社会需求和自然规律相结合的产物);(2)二样性(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实体要素的结合体);(3)过程性(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4)表征着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 2。“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答:“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这是传统的归纳主义科学方法论,它们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的,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这种模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不相符,受到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这是历史主义的方法论观点。西方科学哲学家、证伪主义者波普尔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他把科学看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进步过程,从简单问题到深刻问题,从旧问题解决到新问题提出的过程.这是正确的。科学始于问题,对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测性解决方案,各种假说和理论在竞争中接受批判并且遭到证伪,产生新困难,新困难导致新问题。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始于问题"中的“问题"既包括科学问题,也可包括简单问题。坚持“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起始于问题”的理由是:(1)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者着手建立新理论;(2)从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无关的材料则不在科学技术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3)从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特点来看,科学技术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是要解决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因为有问题,才需要研究,才有科学技术研究活动。 3。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实验中所得到的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确定的经验事实。科学事实和客观事实是不同的。经验事实是指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和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指物质对象的现象和过程,它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第一性的。科学事实则是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关于对象的映象及其对它的描述。科学事实属于认识论范畴,所以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科学事实虽然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但二者往往并不能一致。对同一客观事实,可以因为认识条件设置得合理而描述为精确的科学事实,也可以因为认识条件设置得不合理而描述为粗糙的乃至歪曲的事实.客观事实不存在正确或错误的问题,而科学事实则存在着可错性。观察到了事实,学习了前人的知识,固然是研究的必要条件,但如果不从中引出问题或提出新问题,即使是观察到了人们以往所不曾观察到的新事实,也决不会对研究者有何触动,更不会引导其进入研究。 4。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答: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们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对由观察实验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起直接的认识结果往往是以科学假说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假说连续更替,假说的内容不断精确并转化为理论。科学假说是根据一直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作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假定性和易变性等特点。科学假说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作用。首先,科学假说是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先导。科学假说作为工作模型,既决定着观察实验的设计和构思,有直接用着观察实验过程中主题对经验材料的确认和选择,使科学活动避免盲目性.其次,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桥梁。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达到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论把握。当客观事物的本质尚未充分暴露,人们掌握的科学资料不够完备时,只有借助于假说的形成,提出猜测性的假定,才能进一步探索客观事实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自然科学就是沿着“经验事实—假说—理论—新经验事实-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发展的。科学假说的上述作用,使它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可以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5。在科学研究中为什么不能只用逻辑思维的方法,也不能只用非逻辑思维的方法? 答:创造性思维存在与整个科学研究活动中,它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既可以是逻辑思维,也可以是非逻辑思维,在跟多的情况下是二者的整合。逻辑思维有形式化的逻辑规则和程序,更带有规范性;而非逻辑思维没有固定的逻辑规则,不采取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更带有灵活性.仅靠逻辑思维不足以突破已有的基本概念的框架体系乃至会束缚创新,而必须通过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和方法来提出新概念。创造性思维发端于问题并且是现实的反映和概括;同时它还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突跃性和独创性的特征。整体性:创造性思维是左右脑思维的有机统一。左右脑各施其职又协同工作。右脑主要产生设想,左脑主要分析判断。产生设想和分析判断两个过程相互渗透、相互关联、交叉进行。任何一方面的缺少、缺陷或不相匹配,都不能或不利于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成果。综合性:调动使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上对思维对进行综合研究。 6.科学发展的模式(科学演化的几个结构)?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 1、回顾每学期开班的讲座,尽可能准确列出讲座主题(题目),并根据自身 需求提出本课程建设方案及合理化建议。并谈一谈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讲座主题(题目) 李猛技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杨仕健理性精神与科学思维 张艳涛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贺威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宋建丽生命伦理前沿问题研究 詹达中西科技制度比较与科技人才培养章军理性对待转基因 马永慧生命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陈玲李约瑟问题专题研究蒋昭阳工具理性的人文反思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学陈墀成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问题研究梁丹环境议题和问题的社会建构邱仲潘人工智能的当下与未来研究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 张艳涛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主要观点: 1)为什么要关注现代性?现代性指我们现今所处的生活状态,其基本的制 度结构,经济生产模式、文化形态、价值理念等。关心现代就是关心我们身边与周遭未来的一切。 2)“六神无主”的当下: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其结果是:经济发达, 但内心空虚。

3)“我饿”-“我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上已 走在从” 生存性需求满足“向”发展性需求满足“的途中。较”生存性需求满足”而言,”发展性需求满足“是一种更为多样的需求。 4)物化时代应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生存方式成为物化生存,需要 防止 精神懈怠。 5)“欲求“取代”需求“。人的”需求“有两种,一种是人们在任何 情况 下都会感到从不可缺的”绝对需求“,另一种是相对意义上的,能使 我们超过他人,感到优越自尊的”欲求“。 6)消费社会来临。资本逻辑指导下的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 量浪 费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也是西方现代的基本特征。课程建设方案及 合理化建议 1)课程存在“课时少、任务重“的问题,建议引入新媒体手段,采 用多样 环节,思辩则明,更好的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增强课程互动效果。2、以本专业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进展为例,说明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双向 互动关系(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等)。 建设科技创新提高建筑品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继而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对建设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与答案(题库全)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 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 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 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止匕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3)恩格 斯曾指出:~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1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 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 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 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2 .全面比较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区别与联系)科学就其存在方式来说,它是一种知识体系;就其发现过程来说,它是一种活动体系;就其社会存在方式来说,它是一种社会建制。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应用和改进人工的知识、手段和技能、方法的系统。 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的和任务不同。科学知识主要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期末考试试题详细解答-考试必过-(4)

1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其中的我师是一一柏拉图,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 2 .“自然说哲学语言”,角、圆、直线一.伽利略 3 .万物本源是水一一泰勒斯 5 .近代科学之交一一伽利略 6 .划分科学真伪的基本标准一可检验性 7 .解决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物进化论的矛盾的理论是一一普罗定律的耗散理论 8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一亚里士多德 9 .天体运行论一一哥白尼1543年其中提出了日心说 10 .自然哲学的哲学原理--牛顿 11 .“上帝从来不掷骰子”一一爱因斯担“决定论者” 12 .“电子有自由意志”■一不遵守决定论式规律 13 .科学数字化先驱一一毕达哥拉斯 14 .中世纪自然观的特点一抬高上代 15 .形而上学的科学基础一一牛顿力学 16 .量子力学冲击最大哲学学说一机械决定 17 .星云假说是证明一一自然界是发展变化的 18 .地球地层渐变假说证明了一自然界逐渐发展和演化 19 .人工合成尿素一一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相互转化 20 .机械运动的物质承担者--宏观物体 21 .唯能论实质是一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 22 .恩格斯伟大的运动的基本规律--能量守恒 23 .风吹幡动的实质否定了一一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 24 .“自然界对我们报复恩格斯 25 .自然界对我们报复一一恩格斯提出 26 .热力学一时间之矢 27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一一远离平衡态系统才能进化 28 .宇宙热寂说的科学理论一一热力学第二定律 29 .自然系统的退化一一热力学第二定律 30 .耗散理论--- ds=dis+des 31 .将数学、逻辑和实验相结合一一伽利略 32 .生态伦理学一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33 .古希腊最博学•一亚里士多德 34 .与“形而上学”一词产生有关的是一一亚里士多德 35 .打破牛顿绝对时空观--相对论 36 .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 D NA的发现 37 .为原子能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 38 .地心说的创立者一一托勒密 39 .相对论一关于时空与物质运动的相互关系 40 .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是一一伦琴 41 .下列各项是物质主义者是一一列宁 42 .理性主义时代到来的标志一笛卡儿

自然辩证法试题-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最全最新 (1)

单选(20分) 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者是(B)A.马克思 B.恩格斯 C.黑格尔 D.列宁 2.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两对基本矛盾(D) 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科学与哲学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局和于离散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理论与实践 D.人与自然界,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3.《自然辩证法》原著包括论文(B) A.8 B.10 C.11 D.12 4.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C)A.猜测性 B.思辨性 C.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结合5.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大天体模型为(B) A.地心说,天圆地方说,日心说 B.盖天说,混天说,宣夜说 C.天圆地方说,平天说,圆柱说 D. 天圆地方说,混天说,宣夜说 6.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法 B.实践法 C.归纳法 D.演绎法 7.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神学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宣言书的不朽著作的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8.创立血液循环理论过程中,发现心肺小循环的医学家是(C) A.盖仑(人体构造论) B.维居里 C.塞尔维特 D.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9.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获得重大成就最重要的原因是(C)(?) A.实验科学兴起 B.理性与经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10.在方法论问题上,培根与迪卡尔不同在于(B) A.重视理论/排斥理论 B.归纳/演绎 C.经验/数学 D.排斥归纳/排斥演绎 1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其理论基础在于宇宙天体来源于(A) A.客观自然界 B.绝对观念 C.客观观念 D.天体间相互作用 12.维勒有机化学成就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重大贡献在于(B) A.说明有机界与无机界的本质不同 B.揭示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统一 C.无机界具有客观性,有机界具有主观性 D.无任何差别 13.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做出的贡献是提出(C) A.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14.施旺对细胞学说的重大贡献(D) A.提出植物细胞学 B.动物细胞学 C.无脊椎动物学 D.生物细胞学说 15.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A.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16.自然科学产生的基础是(A) A.社会生产 B.原始宗教 C.科技政策 D.哲学指导 17.社会制度和军事战争对科技发展起(B) A.社会作用 B.加速和延缓作用 C.内在动力作用 D.至始至终地推动作用 18.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说明(B) A. B.暴露了旧理论的不足C.必须以理论为标准,再次检验 D.根据需要取舍新事实19.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本质上说科学技术是(B) A.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渗透于独立要素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C.物化的生产力 D.生产力水平的物质标准 20.科学技术创造出新的劳动对象,这说明科技(C) A.改变事物本质 B.改变事物发展规律 C.利用规律改变物质形态 D.说明意识决定物质多选:(10) 1.古代自然论中属元素论的有(DE) A.气是万物本原 B.火是万物本原 C.地心说 D.五行说 E.八卦说 2.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数学家的是(BC D) A.毕达格拉斯 B.欧几里德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 E.苏格拉底 3. 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技术革命的重大技术成就(ACDE)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试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21.11.5 〕 ( 一) 必做题 ( 每题 25 分) 1、阐述生态自然不雅观的底子思想及其现实意 义。 2、试述你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某一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并举例说明。 ( 二) 选做题 ( 以下任选两题,每题 25 分) 3、为什么大陆上的中国人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科 87 学奖?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怎样对待科学的?你是怎样对待科学的? 5、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 意义。 6、简述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的科学划界理论,并对其科学划界理论进行比较。 7、什么是工程?技术与工程的区别安在?举例说明工程有哪些显著特点? 8、什么是科学共同体?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 ( 或科学 ) 的社会尺度?你认为应如何遵循这些 尺度? 1、 生态自然不雅观底子思想: 〔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5〕生态系统是稳 定性与非不变性的统一平衡。 现实意义:自然生态不雅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为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 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互相依赖的各局部组成的共同体, 人那么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 和公民, 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 伙伴,并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促使人们知道:只有保证生命共同体和谐、不变和斑斓,才 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开展、共同进化。 2、 我选择的研究方法: 科学测验考试 。 理解和认识: 按照 研究目的,运用必然的物质手段,通 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不雅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 科学测验考试和 科学不雅观察一样, 也是搜集科学事实、 获得感性材料的底子方法,同时也是查验科学假说,形 成科学理论的实践根底, 二者互相联系、 互为补充。但测验考试是在变化自然中认识自然, 因而 有着独特的认识功能。 原因是科学测验考试中多种仪器的使用, 使获得的感性材料更丰富、 更精 确 ,且能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更快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本质;此外,它还能阐扬人的主不雅观 能动性和对自然条件的控制力,揭示极端条件下物质运动的规律,提供更多的发现新事物、 新现象的时机。 科学测验考试的底子类型是探索试验和验证测验考试 析因测验考试、模拟测验考试、判决测验考试等。 ,常见的测验考试类型有比较测验考试、 举例:电磁学中富兰克林的风筝测验考试; 物理学中赫兹证明电磁波存在测验考试; 化学中测定元素、 离子等定性阐发测验考试。

(完整)自然辩证法--分析题

分析题 整体性 拿破仑骑兵,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1.在欧洲战场上,拿破仑骑兵曾经与马木留克骑兵交战,马木留克兵个个强悍凶猛、骑术高超,如果一对一较量,拿破仑的军队必败无疑。这是一场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国骑兵和最善于单个格斗但没有纪律的马木留克骑兵之间的战斗。但交战的结果却是人数少骑术逊色的法国骑兵战胜了对手。为什么呢?拿破仑评论说:“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败三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体能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则一定能战胜1500个马木留克兵。” 请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上述材料 答题模版: 第一步:整体突现性原理: 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加和性关系。同时由于处于系统整体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方面使得系统中的部分的性质不同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性质,使组成部分的原有的某些性质被屏蔽起来,另一方面会使得系统整体产生除它的组分和组分总和所没有的新性质,总之,由部分构成系统整体时,有新质的突然出现,旧质的消失或屏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 第二步: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所以,当很多骑术不精但是有纪律的法国骑兵组成一个整体时,会显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从而打败马木留克骑兵,正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 (整体性)瞎子摸象,一只手从身体上割下来 10。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对手了。 如果人体的某一部分出了毛病,那么,只有很好地了解整个复杂机体的人,才能医好他,…… 摘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13页。 1.分析上述材料所阐述的系统思想。 答题模版: 系统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加和性关系。但不能片面的认为研究了孤立的部分就足以完全理解整体。 系统科学把整体性作为首要原则,要求人们无论研究自然系统,还是设计人工系统,必须自始至终把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根据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若干要素经相干关系组成系统后,系统有新质突现,出现组成要素本身所没有的新的性质、新的规律.这些性质和规律是系统整体所特有的,是系统的组成要素本身原来没有的。因此我们考虑对象时,必须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把握它的整体特性. 考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不但要看到由部分通过相干、协同产生了整体的性质,还要看到整体中的部分与它原来单独存在时是不同的,不能离开整体去考虑部分。 分析在病毒与反病毒的斗争中,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象的社会原因。 要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 ( 1)承认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P.266 ( 2)科学技术应用产生消极作用的原因 ①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即科学技术的水平); ②更主要的原因在人类自身,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受利益驱动,不顾后果地滥用技术。(社会原因) ( 3)要限制和消极科学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负效应, 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要靠社会进步 部分最优与整体最优的关系 2.囚犯困境田忌赛马“公用地的悲剧" 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盛水多少,不是由木桶中最长的木块而是由最短的木块决定。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 4 道,5 分每题)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13、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 二、简答题(考 5 道,8 分每题,重点:2、4、6、7、10、11、16、17、18)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技术的本质与结构;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及其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基本思路 (1)定义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2)系统思维方式的思路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