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应用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1级生物技术(1)班

符朝方

学号:P11211484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应用

李诗哲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100

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于分析人员来说是最有用的分析工具之一,几乎每一个分析实验室都离不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下面介绍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结构及其特点,并介绍了它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1引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类很重要的分析仪器,无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化工、医药、环境检测、冶金等现代生产与管理行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都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2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 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波长长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的光线能量大。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人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

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2.1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

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

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关的电子有三种[[4],即形成单键的σ电子、形成双键的π电子以及未参与成键的n电子。

跃迁类型有:σ→σ*、n→σ*,π→π*、n→π四种。

饱合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为σ→σ*,n→σ*跃迁,吸收峰一般出现在真空紫外区,吸收峰低于200nm,实际应用价值不大。不饱合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为n→π*,π→π*跃迁,吸收峰一般大于200nm.

2.2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带

吸收带(absorption band):在紫外光谱中,吸收峰在光谱中的波带位置。根据电子及分子轨道的种类,可将吸收带分为四种类型。

(1)R吸收带

(2)K吸收带

(3)B吸收带

(4)E吸收带

2.3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无机化合物的UV-Vis光谱吸收光谱主要有:电荷迁移跃迁及配位场跃迁。

(1)电荷迁移光谱

某些分子既是电子给体,又是电子受体,当电子受辐射能激发从给体外层轨道向受体跃迁时,就会产生较强的吸收,这种光谱称为电荷迁移光谱。如苯酚基取代物在光作用下的异构反应。

(2)配位跃迁光谱

在配体存在下过渡金属元素5个能量相等的d轨道和斓系、婀系7个能量相等的f轨道裂分,吸收辐射后,低能态的d电子或f 电子可以跃迁到高能态的d或f轨道上去。

绝大多数过渡金属离子都具有未充满的d轨道,按照晶体场理论,当它们在溶液中与水或其他配体生成配合物时,受配体配位场的影响,原来能量相同的d轨道发生能级分裂,产生d-d电子跃迁。必须在配体的配位场作用下才可能产生,所以称为配位场跃迁;配体配位场越强,d轨道分裂能越大,吸收波长越短。吸收系数。max较小(102),很少用于定量分析;多用于研究配合物结构及其键合理论。

3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结构、特点、用途、应用范围

3.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辐射源、单色器、试样容器、检测器和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辐射源:必须具有稳定的、有足够输出功率的、能提供仪器使用波段的连续光谱,如钨灯、卤钨灯(波长范围350~2500纳米),氖灯或氢灯(180~460纳米),或可调谐染料激光光源等。单色器:它由人射、出射狭缝、透镜系统和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组成,是用以产

生高纯度单色光束的装置。其功能包括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单色光束。

试样容器:又称吸收池。供盛放试液进行吸光度测量之用,分为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前者适用于紫外到可见区,后者只适用于可见区。容器的光程一般为0.5一10厘米。

检测器:又称光电转换器。常用的有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后者较前者更灵敏,特别适用于检测较弱的辐射。近年来还使用光导摄像管或光电二极管矩阵作检测器,具有快速扫描的特点。显示装置:这部分装置发展较快。较高级的光度计,常备有微处理机、荧光屏显示和记录仪等,可将图谱、数据和操作条件都显示出来。

3.2主要特点:

3.2.1应用广泛

在国际上发表的有关分析的论文中,光度法约占28% 。由于各种各样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紫外一可见区域都有吸收,因此均可借此方法加以测定。在食品行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3.2.2仪器价格相对低廉且分析成本低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价格相对低廉,分析成本低,在使用过程中仪器几乎没有什么耗损。食品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且利润薄,降低食品检测费用尤为重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主要检测仪器可以大大减轻企业检测成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使用浓度范围广、分析成本低、操

作简便、快速、应用广泛等特点。

3.23仪器类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分为单波长单光束直读式分光光度计、单波长双光束自动记录式分光光度计和双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三种类型。

3.2.4应用范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应用范围有:定量分析、定性和结构分析、反应动力学研究、研究溶液平衡等。

定量分析:广泛用于各种物料中微量、超微量和常量的无机和有机物质的测定。

定性和结构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还可用于推断空间阻碍效应、氢键的强度、互变异构、几何异构现象等。反应动力学研究:研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关系,测定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探讨反应机理。研究溶液平衡:如测定络合物的组成、稳定常

3.2.5操作简便、快速【4】

对一些保质期较短的食品检测要求操作简便、快速,比如鲜牛奶的保质期短(仅1天时间),对它的检测必须要求简便、快速,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可以很好满足此要求。

3.2.6准确度高

对于一般的分光光度法来说,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在

1 %-3%范围内,如采用示差分光光度法测量,则误差往往可减少到千分之几。

4紫外分光光度计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4.1光度测量【5】

在食品生产中为了保证有颜色的饮料(如可乐、果汁及茶饮料)产品的颜色一致,可以在可见光区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其吸光度值,使色差符合产品要求。在发酵业中也可通过测定吸光度值来确定产品的发酵完成程度。对于一些成分比较单一的产品也可通过测定吸光度值来确定产品合格与否。比如,判定营养增强剂维生素B1的质量就可以在40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值,当其值不超过0.020时,即可确定为合格品。

.2成分的定性分析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人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熊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性波长处的最大吸收峰(峰值)和波形图来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在食品生产中会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为了确定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光谱扫描。例如,对食品中涉及的一些复合甜味剂、复合防腐剂和复合鲜味剂等就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一个全面扫描以排除违禁添加剂的使用。另外,此方法还可以在物质结构分析方面作为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R)、质谱(MS)

等方法的辅助手段。

4.2成分的定量分析【6】

对于食品卫生安全检测中一些含量需要严格控制的成分项目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准确检测。食品中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

4.3 DNA/蛋白分析

DNA/蛋白质为生物大分子,所产生的紫外光吸收往往是其分子内的小基团所引起的,例如嘌呤碱、嘧啶碱、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肽键等。嘌呤碱、嘧啶碱以及由它们参与组成的核昔、核苷酸及核酸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在吸收波长260 nm处有最大吸收值。在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残基的苯环含有共扼双键,该共扼双键对紫外光有吸收(其中最大吸收Tyr在吸收波长274 nm; Phe在吸收波长257 nm; Trp在吸收波长280 nm),从而导致蛋白质对紫外光有吸收。肽键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在吸收波长238 nm。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准确、可靠地测定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共辘亚油酸定量分析中的应用【7】

采用UV- 9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由植物油脂制得的共扼亚油酸共扼亚油酸甲酯、共扼亚油酸三甘酯在不同浓度时在200nm- 300nm的吸光度,绘制出样品在不同浓度时的吸光度曲线,找出适宜的浓度范围,用Microcal Software Origin Version 4. 0做回归分析,由线性回归给出样品浓度和吸光度的线性关系,为对实验结果进

行检验和校正,采用惠普8452A二极管阵列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同一批样品在不同浓度范围内的吸光度,利用PEAutosystem XL- Turl>oMass 测得样品中共扼亚油酸准确浓度,结合回归系数给出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样品中共扼亚油酸含量的经验公式。

4.4核酸分析工作中的应用【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 主要是用来对氨基酸的定量检测。因为氨基酸对紫外光的主要吸收波长为230nm, 所以, 我们只要采用光度测量模式, 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的波长GOTO 到氨基酸的最大吸收峰230nm 上, 就可测试其吸光度大小, 从而计算出氨基酸的含量。但是, 因为氨基酸分析时, 一般是将它溶解在水中, 而水在230 nm 附近有很多干扰吸收线, 所以, 在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氨基酸分析检测时, 要注意防止干扰的问题。此外, 还需注意: 只有少数氨基酸有紫外吸收, 多数氨基酸无紫外吸收或很弱, 测定时要衍生化后再测。

4.5糖类分析测试工作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糖的分析中, 主要是作定量检测。因为糖对紫外光的主要吸收波长为218nm, 所以, 对糖类进行分析时, 只要采用光度测量模式, 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的波长GOTO 到氨基酸的最大吸收峰218 nm上, 就可测试其吸光度大小, 从而计算出糖的含量。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5.1药品分析中的应用

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药典都明确规定, 许多药品都要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质量控制。因此,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已是制药行业和药检行业必备的分析仪器。且规定, 用于药品质控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光谱带宽要求在2nm 以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其中,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最多的药物有: 维生素、抗生素、解热药、去痛药、降血压药、安定药、镇咳药、滴眼药、磺胺类药、利尿药、某些妇科药、痢疾药、腹泻药、抗肿瘤药、抗结核药等。

5.2石油油品分析

在石油开采、加工过程中, 石油有可能造成污染。在石油工业生产污水中,一般将排水中石油含量规定为10mg/ L。而在地面水中, 最高允许石油含量为0. 1~0. 3mg/ L。一般石油炼油厂中, 石油所含的芳烃组成是相对稳定的, 所测得标准油品的吸收峰, 都在221~225nm 和251~255nm 处。石油的两个特征吸收峰(225nm 和254nm) 是测定炼油厂污水中的含油量时要选用的吸收波长。另外, 轻油组分( 初馏约180℃) 几乎无明显紫外特征吸收, 而中油( 180~250℃) 和重油(250~280℃) , 以及蒽油( > 280℃) 等组分在225nm 处吸收较强。它代表了石油成分的主峰, 在254nm 处吸收较弱, 有时显示出某种重质油品的特性。这些分析工作, 都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进行。还有, 在炼油过程中, 石油在320nm 附近有一个芳烃杂质, 也是必须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检测的。因此,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石油工业中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仪器。

5.3环境中有害物质检测【9】

环境( 包括空气、水、土壤) 中许多的对人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都用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如检测自来水中的木素磺酸、木质素、单宁、表面活性剂、黄腐酸、酚类、苯胺类、硝基酚类化合物等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有些自来水中, 含有氨氮、亚硝酸盐、总酚、总苯胺、硝基酚类等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 一般也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检测。我国与水有关的国家标准中, 规定水中的许多物质都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检测。

5.4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饲料的原料、添加剂、混合饲料等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山梨酸、苯甲酸、棉酸、甲酯、乙酸酯、胡萝卜素、烟酸、总氨基酸等微量元素钾、铁、硒、碘、铜、磷、锰等都经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检测( 但通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

定微量元素为宜, 用比色法测定目前已比较少了)。还有, 饲料添加剂中的皮蝇磷、磺胺类药物、灰黄霉素、二甲硝咪唑, 以及普鲁卡因等的测定, 基本上都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进行。

5.5农药及其残留物分析

施加的农药进入土壤中, 一部分被农作物吸收( 如六六六可被

胡萝卜、花生等吸收)、一部分进入大气、一部分流入水中。农药残留包括农药原体、农药的有毒代谢物、农药的降解物和杂质。人们往往只把农药原体看成农药残留量, 忽略了农药原体的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其实, 代谢物、降解物的毒性与原药一样或更严重。例如,

滴滴涕的代谢物为滴滴依, 工业六六六的代谢物为乙体六六六, 农

药1605 的代谢物为1601 , 这些代谢物的毒性都比原体更强。杀虫脒的代谢物的毒性, 比原药大10 倍。许多农药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如六六六和滴滴涕对人的肝脏组织和肝功能的损害很大, 会引起血

液细胞染色体突变, 有机氯农药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危害胎儿。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是神经毒物, 它抑制血液和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引起神经功能混乱、出汗、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病症。

5.6水产品质量控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海水、淡水鱼类、贝类、虾类、海蜇类等的质量控制中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如苯、总三卤甲烷、甲苯基三唑、多氯联苯、氟、汞等( 八) 水产品质量控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海水、淡水鱼类、贝类、虾类、海蜇类等的质量控制中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如苯、总三卤甲烷、甲苯基三唑、多氯联苯、氟、汞等, 目前都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质量控制。人们最可怕的是食物链的富集,

6.发展

分光光度法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至今仍是应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之一。随着分光元器件及分光技术、检测器件与检测技术、大规模集成制造技术等的发展[f}-Al,以及单片机、微处理器、计算机和DSP技术的广泛应用,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不

断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机、电、算等任何一方面的新技术都可能再推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整体性能的进步。在追求准确、快速、可靠的同时,并向自动化、智能化、高速化和小型化等方向发

展。

参考文献

【1】邓芹英,刘岚,邓慧明波谱分析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王大甭,胡柏顺.加速发展我国现代仪器事业[[J],现代科学仪器,2000,(3):3-6.【3】金钦汉分析仪器发展趋势展望[fJl,中国工程科学,2001,3(1):85-88

【4】无踢轻工大学,天津轻工学院.食品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

【5】刘永乐,焦娜,等.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液体脂肪的含量

【6】食品工业科技,2004(5): 127-129.

【7】倪一、黄梅珍、袁波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展与现状[J],现代科学仪器,2004

【8】李昌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训一量技术规范(JJG 375-96单光束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训一检定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在临床检验中发展和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类很重要的分析仪器,无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化工、医药、环境检测、冶金等现代生产与管理部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都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着较长的历史,其主要理论框架早已建立,制作技术相对成熟。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更是广泛,现在国内几乎每个乡镇医院的检验科都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构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机、电、算等任何一方面的新技术都可能再推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整体性能的进步。在追求准确、快速、可靠的同时,小型化、智能化、在线化、网络化成为了现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新的增长点。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验医学 l9世纪50年代,首先出现了用千目观比色法的纳氏(Nessler)比色管,不久有杜氏(Duboscq)比色计,后者一直沿用到本世的40年代。1911年,使用硒光电池的Berg比色计制成。而这种光电比色计是分光光度计的雏形和基础。本世纪3O年代看,由于秉灯、氢灯和各种棱镜,光学器材和电学器材的发展,美国Beckman公司的第~台分光光度计终于在1941年问世。至60年代,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 计)基本上取代了光电比色计 1957年,美国Technicon 公司按照Skeggs医生的方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化的临床生化分析仪。60年代以后.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层出不穷。特别是70年代起,各种分光光度计与计算机联姻,明显地扩大了仪器功能现在,分光光度计作为综台光学、电学(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精密机械学的发展和应用,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工业和农业等许多领域。其中以uV—V计系列彰响最广、应用最普遍,并且还是其他分光光度计(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仪器价格低廉适用性广泛,尤其是采用微机控制以来,该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检验医学中必备的一个常规仪器,本文将重点介绍uv—v 计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在临床检验医学中的发展和应用。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简介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著名的比尔朗伯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第一台比色计。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成了第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经不断改进,又出现自动记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型的仪器,使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2.原理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用标准光图谱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Lambert-Beer 定律:A=εbc,(A 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为液池厚度,c 为溶液浓度)可以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3.结构无论哪一类分光光度计都由下列五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狭缝、样品池,检测器系统。 (1)光源 要求能提供所需波长范围的连续光谱,稳定而有足够的强度。常用的有白炽灯(钨比灯、卤钨灯等)、气体放电灯(氢灯、氘灯及氙灯等)、金属弧灯(各种汞灯)等多种。钨灯和卤钨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应用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1级生物技术(1)班 符朝方 学号:P11211484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应用 李诗哲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 730100 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于分析人员来说是最有用的分析工具之一,几乎每一个分析实验室都离不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下面介绍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结构及其特点,并介绍了它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及其他方面的应用1引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类很重要的分析仪器,无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化工、医药、环境检测、冶金等现代生产与管理行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都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2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波长长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的光线能量大。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人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

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 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2】2.1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 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关的电子有三种[[4],即形成单键的σ电子、形成双键的π电子以及未参与成键的n电子。 跃迁类型有:σ?σ*、n?σ*,π?π*、n?π四种。 饱合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为σ?σ*,n?σ*跃迁,吸收峰一般出现在真空紫外区,吸收峰低于200nm,实际应用价值不大。不饱合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为n?π*,π?π*跃迁,吸收峰一般大于200nm. 2.2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带 吸收带(absorption band):在紫外光谱中,吸收峰在光谱中的波带位置。根据电子及分子轨道的种类,可将吸收带分为四种类型。 (1)R吸收带 (2)K吸收带 (3)B吸收带 (4)E吸收带 2.3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无机化合物的UV-Vis光谱吸收光谱主要有:电荷 迁移跃迁及配位场跃迁。 (1)电荷迁移光谱

(完整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使用

应用 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我们实验室主要是用来测物质的光度以求得物质的浓度或者酶活。 基本原理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用标准光谱图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即 A= kcl 式中比例常数k与吸光物质的本性,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c为吸光物质浓度,l为透光液层厚度。 组成 各种型号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其基本结构来说,都是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及信号指示系统。 1.光源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两类: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 2.单色器 单色器的主要组成: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等部分。 单色器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色散元件的质量。色散元件常用棱镜和光栅。 3.吸收池 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或比色杯,按材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前者不能用于紫外区。吸收池的种类很多,其光径可在0.1~10cm之间,其中以1cm光径吸收池最为常用。 4、检测器 检测器的作用是检测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现今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大多采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 5、信号显示系统 常用的信号显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自动记录和数字显示装置等。

(整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应用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1级生物技术(1)班 符朝方 学号:P11211484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应用 李诗哲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100 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于分析人员来说是最有用的分析工具之一,几乎每一个分析实验室都离不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下面介绍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结构及其特点,并介绍了它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1引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类很重要的分析仪器,无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化工、医药、环境检测、冶金等现代生产与管理行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都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2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 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波长长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的光线能量大。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人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

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2.1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 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 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关的电子有三种[[4],即形成单键的σ电子、形成双键的π电子以及未参与成键的n电子。 跃迁类型有:σ→σ*、n→σ*,π→π*、n→π四种。 饱合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为σ→σ*,n→σ*跃迁,吸收峰一般出现在真空紫外区,吸收峰低于200nm,实际应用价值不大。不饱合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为n→π*,π→π*跃迁,吸收峰一般大于200nm. 2.2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带 吸收带(absorption band):在紫外光谱中,吸收峰在光谱中的波带位置。根据电子及分子轨道的种类,可将吸收带分为四种类型。 (1)R吸收带 (2)K吸收带 (3)B吸收带 (4)E吸收带 2.3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无机化合物的UV-Vis光谱吸收光谱主要有:电荷迁移跃迁及配位场跃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是: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用标准光谱图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根据Lambert-Beer定律:A=εbc,(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液池厚度,c为溶液浓度)可以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你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定三种农药的波长在某溶液中的最大、最小吸收波长。 配制溶液-在光谱检测项下进行-调整检测光谱范围及速度--扫描光谱图--吸光度最大处对应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最小处对应的波长为最小吸收波长。 1.光源灯; 2.滤光片; 3.球面反射镜; 4.入射狭缝; 5.保护玻璃; 6.平面反射镜; 7.准直镜; 8.光栅; 9.保护玻璃;10.出射狭缝; 11.聚光镜;12.试样室; 13.光门;14.光电管. 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由光源灯(1)发出连续辐射光线,经滤光片(2)和球面反射镜(3)至单色器的入射狭缝(4)聚焦成像,光束通过入射狭缝(4)经平面反射镜(6)到准直镜(7)产生平行光,射至光栅(8)上色散后又以准直镜(7)聚焦在出射狭缝(10)上形成一连续光谱,由出射狭缝选择射出一定波长的单色光,经聚光镜(11)聚光后,通过试样室(12)中的测试溶液部分吸收后,光经光门(13)再照射到光电管(14)上.调整仪器,使透光度为100%,再移动试样架拉手,使同一单色光通过测试溶液后照射到光电管上.如果被测样品有光吸收现象,光量减弱放大器处理,将光能的变化程度通过数字显示器显示出来.可根据需要直接在数字显示器上读取透光度(T),吸光度(A)或浓度(C). 基本操作: (1)通电---仪器自检----预热20min; (2)用键设置测试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已知标样浓度方式(C)和已知标样浓度斜率(K)方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PROBE) 专业:凝聚态物理学号:1033031003 姓名:刘贝贝 一.实验目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历史悠久、覆盖面很广、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品分析、食品检验、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研、生产工作中都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通过此实验,可以了解UVPROBE仪器的实验结构和实验原理,简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会用光度计仪器来分析样品镀膜的透射率,来达到工作上对镀膜性质分析的需要。 二.实验原理: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对光的吸收效应,而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光的能量就会被不同程度的吸收,光能量被吸收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三.实验器材: 台式电脑,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550,干净的玻璃片,镀膜的玻璃片。四.实验步骤: 1.首先打开电源的总开关,然后打开电脑,等电脑待机状态的时候再打开 光度计仪器的开关。 2.要预热五到十分钟,然后打开软件,进入软件的操作界面。 3.然后初始化,点击菜单的“M”,在“测定”菜单中中的波长范围中改变 参数,开始选择900,结束选择300。然后选择吸收或者透射,点击 “baseline”按键,然后点击“connect”按键,开始初始化。估计需要5 分钟。 4.结束后,其他的不用改变。点击确定,即改变参数成功。 5.在仪器中,打开门,然后放入干净的玻璃片和镀膜的玻璃片,而不只是 镀膜的玻璃片,这样的目的是消除玻璃片本身对光透射的影响。 6.放置好以后关闭门。在操作面上点击“start”按钮,系统仪器会自动扫 描,然后通过光电倍增管放大信号,传到电脑然后转化为图像,显示在 图像区。 7.大致4-6分钟,扫描结束,操作面图像区显示扫描图像,会有高低起伏 的,因为我们选择的是透射分析和吸收分析,所以高峰区代表在对应的 波段时该镀膜对其吸收最小,即透射最大,而吸收最小。 8.保存实验数据和图像。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9.关闭软件,关闭电脑,然后再关闭实验仪器的开关,最后关闭电源的总 开关。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原理 简介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常用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制药、 环境监测等领域。它通过测量化学物质在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来分析其含量和结构。本文将介绍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原理。 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基于显色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当一个化学物质置 于紫外光照射下时,它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发生颜色变化。分光光度计通过测量样品溶液对紫外光的吸光度,来确定化学物质的浓度。 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光源: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紫外光源作为照射光源。常见的紫外光源 有氘灯和钨灯,氘灯适用于短波段紫外区域,钨灯适用于长波段紫外区域。光源会发出连续光谱,并通过光栅或棱镜进行分光。 2.分光器:分光器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成不同波长的光束。通常使 用光栅或棱镜来分光。分光器能够选择特定的波长范围,并将其传递给样品池。 3.样品池:样品池是放置待测样品的器皿。通常使用石英或玻璃材料制 成,以透明度好,不吸收测试光。样品池能够容纳足够的样品溶液,并保证光线能够顺利通过。 4.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将经过样品池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常见 的光电探测器有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和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等。 5.比色池:比色池是放置参比溶液的器皿。参比溶液不含有需要测量的 化学物质,而主要用于校正仪器和消除仪器本底。 6.检测系统:检测系统会通过光电探测器接收比色池和样品池中的光信 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根据样品对光的吸收程度,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吸光度。 应用 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光学中的光谱仪器及其应用

光学中的光谱仪器及其应用 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物体的光谱特性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光谱仪 已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 学中的光谱仪器及其应用。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物体吸收光谱的仪器。光源通过凹透镜聚焦,通过光学系统,经样品池和参比池后,进入检测器。该仪器可以测量波长范围在190-1100nm的光谱,并 且可应用于分析有机物、无机物的含量、碱金属离子浓度等等。 例如,在生命科学中,可用于测定DNA和RNA的含量,可用于 检测药物、污染物和水质等等。 二、荧光光谱仪 荧光光谱仪是用于测量物质荧光特性的仪器。荧光光谱仪采用 光源激发样品,使之发生荧光现象,再通过检测器收集荧光光, 与样品的荧光特性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样品的荧光光谱。荧光光

谱仪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及医学等领域。例如,荧光光谱仪可以用于检测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可以用于生物分子的检测和荧光成像,以及用于药物的分析和检测。 三、拉曼光谱仪 拉曼光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分析仪器。该仪器可以通过分析分子的振动谱,推断出分子的结构和组成,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该仪器主要通过激光激发样品,使样品发生拉曼散射现象,然后通过检测器和电子学系统获得拉曼光谱。拉曼光谱仪可以用于无害性样品、无水或无溶液样品的分析和检测,例如用于材料分析、药物化学、生化检测和生命科学等领域。 四、多光谱成像仪 多光谱成像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地球观测、生命科学、环境监测和矿物探测方面的成像仪器。该仪器可以同时获取多个波段的图像和光谱信息,从而反映出不同波段的物质特性和分布情况。多光谱成像仪可以通过辐射率、反射率和透过率等方式获

紫外分光光度计及液相色谱仪的原理及使用

一、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在产生原理上有何不同?荧光光谱有何特点?产生荧光光谱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1、紫外线光谱产生原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物质中分子吸收200-800nm光谱区内的光而产生的。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跃迁,当这些电子吸收了外来辐射的能量就从一个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到一个 能量较高的能级。因此,每一跃迁都对应着吸收一定的能量辐射。具有不同分子结 构的各种物质,有对电磁辐射显示选择吸收的特性。吸光光度法就是基于这种物质 对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它属于分子吸收光谱。跃迁所吸收 的能量符合波尔条件。当光照射在物质上时,其中某些光被选择性地吸收,当辐射能等于分子中的电子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能量时,则分子对光产生吸收,即产生了分子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产生的原理:物质分子吸收某一波长(激发波长)辐射能被激发后,电 子以无辐射方式从高激发态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并释放部分能量,再以辐射的方式释放另一部分能量,该辐射能(光)即为荧光,其波长为发射波长,而 产生的光谱即为荧光光谱。 2、荧光光谱特点: (1)以荧光强度对激发波长作图,得到激发光谱;同样以荧光强度对发射波长作图得荧光光谱。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图形几乎是镜面对称。 (2)基于物质吸收光后仅释放部分能量来发射荧光,故发射波长大于激发光波 长 (3)荧光波长是不变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大小无关 3、产生荧光光谱的先决条件是: (1)具有较强的紫外-可见光吸收

(2)具有一定的荧光效率 二、1、在紫外-可见光测试中所用的比色杯与荧光测试时用的比色杯有何不同? 在紫外-可见光测试中所用的比色杯为两面透光,荧光测试为四面透光 2、玻璃比色杯与石英比色杯各自的适用波长范围?有一个物质的最大吸收为254nm,另一 物质的最大吸收为500nm,这两种物质分别可选用哪几种比色杯? 玻璃:320nm以上石英:≥210nm 第二种物质两种比色杯都可以用,第一种物质则只能用石英比色杯。 3、如何清洗比色杯? ①使用后用所装的溶剂冲洗,里外都要洗。若溶剂无毒,可装入一半,用手按住杯两端摇 晃,清洗不少于三次。 ②之后在用大量自来水冲洗。这一步对水溶液和盐溶液非常重要,若溶剂不亲水,该步可 放弃。 ③可以用去离子水清洗,里外都要洗。若溶剂不亲水,该步可放弃。 ④洗完后不要刻意将比色杯擦干,虚放在比色杯盒内,让其自然挥干。标准是比色杯透明,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指南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指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photome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分析仪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指南,旨在帮助您正确操作和掌握这一仪器。 一、仪器简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系统、样品室、光栅系统、检测器以及数据处理等部分组成。其中光源系统提供所需的可见光和紫外光源,而样品室则是放置待测样品的空间。此外,光栅系统用于分光,检测器用于检测光的强度变化,而数据处理则是对光谱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准备工作 1. 确保仪器处于水平放置,并连接好电源和通电。 2. 打开仪器软件,并确保与电脑连接正常。 3. 清洁样品室,确保无尘和杂质,并待样品室干燥后再使用。 4. 校准仪器,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三、测量操作步骤 1. 软件选择:在电脑上的仪器软件上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比如吸光度或者特定波长测量模式。 2. 光程设定:根据测量样品的类型和浓度,设置合适的光程。

3. 参考峰设定:使用纯溶剂或空白试样设定参考峰,以进行准确的吸光度测量。 4.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制备好,确保样品质量、浓度和体积的准确性。 5. 样品吸收测量:将样品放置于样品室中,点击软件“开始测量”按钮,记录吸光度的数值。 6. 数据处理:对测得的吸光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等。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污染:使用洁净的试剂和仪器操作,避免样品和试剂污染,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 防护措施:避免将有害物质接触到皮肤、眼睛或吸入,注意个人防护。 3. 清洁仪器:测量结束后,及时清洁仪器,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 4. 保养维护:定期进行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如更换灯泡、校准光程等。 5. 数据备份:重要的测量数据需及时备份和存档,以防数据丢失。 五、故障排除 1. 仪器无法通电或启动:检查电源和插线是否正常连接,确保电源供应稳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应用 摘要:伴随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使各种各样新型科学技术出现在人们眼前。在这个科技时代,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百度仪的准确度和分光光度计相比要低一些。对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而言,它属于一种分析仪器,它的主要作用便是用于紫 外线可见屈光度测量。对紫外可见光光度吸收光谱法频发的运用,也使其被不断 地革新,并且已经成为科研和生产层面极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是最适用的分析方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伴随光谱技术的不断进步,光谱仪器也更 具专业性,进而导致在市场中不断出现各式各样的光谱仪器,其中运用最为广泛 的便是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发光光度计。随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范围不断延展,已经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被广泛运用,例如,食品检测和水 质分析等,对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运用,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针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展开探究,以期为相关领域探究 提供了一些借鉴之处。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计;应用;实践 对于分光光度计概念出现的时间而言,可以追溯到1854年,杜包斯克等一 些人员将朗伯比尔定律运用到定量分析化学层面,至此诞生了首台比色计。而第 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则诞生于1918年的美国。在这以后,伴随科学技术的 不断发展,这也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被不断地进行改良,进而使各式各样的仪 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例如,微机控制和数字显示等。对于诸多仪器的持续运 用很大程度提升了光度法的精准性和灵活性,进而让使用范围也不断得到延伸。 总而言之,随着紫外可见光光度法不断地优化,对于它的运用也有了翻天覆地的 改变。在有关学科不断的发展中,各种类型的分光光度计仪器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功能性也越来越强,触及领域也越发广泛,例如,在工农业领域已经成为力 无可替代的测试方式。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出发,针对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应用展 开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性能分析

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有色溶液对光线有选择性的吸收作用,不同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线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具有其特异的吸收光谱。有些无色溶液,光虽对可见光无吸收作光光度技术吸收用,但所含物质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或红外线。分光谱来鉴定物质性质及含量的技术,其理论依据是(分光光度法)主要是指利用物质特有的Lambert 和Beer定律。 分光光度法是比色法的发展。比色法只限于在可见光区,分光光度法则可以扩展到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比色法用的单色光是来自滤光片,谱带宽度从40-120nm,精度不高,分光光度法则要求近于真正单色光,其光谱带宽最大不超过3-5nm,在紫外区可到1nm以下,来自棱镜或光栅,具有较高的精度。 基本原理 一、光的基本知识 光是由光量子组成的,具有二重性,即不连续的微粒和连续的波动性。波长和频率是光的波动性和特征,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λ为波长,具有相同的振动相位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叫波长。V为频率,即每秒钟振动次数。C为光速等于299770千米/秒。光属于电磁波。自然界中存在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列成表1-1所示的波谱图。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光谱范围在200nm-10μ(1μ= 1, 000nm )之间。其中200nm-400nm为紫外光区,400nm-760nm为可见光区,760nm-10,000nm为红外光区。 二、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这个定律是有色溶液对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及液层厚度间的定量关系。此定律是由朗伯定律和比尔定律归纳而得。 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后,由于溶液吸收了一部分光能,光的强度就要减弱:若溶液浓度不变,则溶液的厚度愈大(即光在溶液中所经过的途径愈长),光的强度减低也愈显着。 如果同时考虑吸收层的厚度和溶液浓度对光吸收的影响,则必然将朗伯定律和比尔定律合并起来,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朗伯-比尔定律。 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简介 能从含有各种波长的混合光中将每一单色光分离出来并测量其强度的仪器称为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因使用的波长范围不同而分为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以及万用(全波段)分光光度计等。无论哪一类分光光度计都由下列五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狭缝、样品池,检测器系统。 一、光源 要求能提供所需波长范围的连续光谱,稳定而有足够的强度。常用的有白炽灯(钨比灯、卤钨灯等),气体放电灯(氢灯、氘灯及氙灯等),金属弧灯(各种汞灯)等多种。 钨灯和卤钨灯发射320-2000nm连续光谱,最适宜工作范围为360-1000nm,稳定性好,用作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氢灯和氘灯能发射150-400nm的紫外结,可用作紫外光区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红外线光源则由纳恩斯特(Nernst)棒产生,此棒由ZrO2:Y2O3=17:3(Zr为锆,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特点与应用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特点与应用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是实验室常规分析设备,它利用光谱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生命科学、药品分析、食品检验、医药卫生、环保、地质、冶金、石油、机械、商检和农业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产品特点 1.仪器采用320*240点阵液晶显示器,直接显示图谱,屏幕界面简单、方便使用; 2.设计独特的光学系统、1200条/mm高性能全息光栅和进口接收器确保仪器有优良的性能指标; 3.进口环保型氘灯系统,有效减少您对臭氧的吸入; 4.先进的控制系统对氘灯和钨灯的点亮时间进行实时监控; 5.插座式氘灯和钨灯设计,换灯后免光学调试; 6.宽大的样品室,可容纳5-100mm各种规格的比色皿; 7.可直接连接打印机,打印图谱和实验数据; 8.GLP自我鉴定功能,可根据需要随时检测仪器的波长精度和光度精度,并出具检测报告;

9.存储功能; 10.通过扫描软件可直接联机操作。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 1、检定物质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zui大吸收波长maxl 和摩尔吸收系数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的药典中,已将众多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zui大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2、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 3、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zui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4、纯度检验。 5、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6、氢键强度的测定实验证明,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氢键的强度也不同,这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来判断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氢键强度,以确定选择哪一种溶剂。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度准确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任何使用者买一台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都是为了分析工作,进行分析工作的目的是出数据,其基本要求是数据要准确可靠,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度准确度这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及其有关指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从问世以来,在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促使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不断创新,功能更加齐全,使得光度法的应用更拓宽了范围。 1.原理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 2.应用 2.1检定物质 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吸收波长虽ax和摩尔吸收系数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的药典中,已将众多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2.2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 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 2.3比较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2.4纯度检验 2.5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T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案例普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案例 案例1.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前处置方式: 称取5g(精准至0.01g)制成匀浆的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加12.5mL 饱和硼砂溶液,搅拌均匀,以70℃左右的水约300mL将试样洗入500mL容量瓶中,于滚水浴中加热15min掏出置冷水浴中冷却,并放置至室温。在振荡上述提取液时加入5mL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再加入5mL乙酸锌溶液,以沉淀蛋白质。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30min,除去上层脂肪,上清液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30mL,滤液备用。 检测仪器: T9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仪器条件(见表1): 表1 测量参数 检测界面(见图1):

图1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界面 上图标准曲线中,亚硝酸钠标准系列的质量依次为:0.0μg、2.0μg、4.0μg、6.0μg、8.0μg、10.0μg、15.0μg、20.0μg、25.0μg(100mL容量瓶中)。方式检出限: 该方式检出限为1mg/kg,能够知足《GB 5009.33-2020 食物平安国家标准食物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第二法分光光度法》的检测要求。 参考标准: 《GB 5009.33-2020 食物平安国家标准食物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第二法分光光度法》

案例2.啤酒中甲醛的测定 前处置方式: 吸取已除去二氧化碳的样品25.00mL移入500mL蒸馏瓶中,加200g/L磷酸溶液20.00mL于蒸馏瓶,接水蒸气蒸馏装置中蒸馏,搜集馏出液于100mL容量瓶中(约100mL),冷却后加水稀释至刻度。 检测仪器: T9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仪器条件(见表2): 表2 测量参数 检测界面(见图2): 图2 啤酒中甲醛的检测界面 上图标准曲线中,甲醛标准系列的质量依次为:0.0μg、0.5μg、1.0μg、2.0μg、3.0μg、4.0μg、8.0μg(25mL比色管中)。 方式检出限: 该方式检出限为0.8μg,能够知足《GB/T 5009.49-2020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式(4.4甲醛)》的检测要求。 参考标准: 《GB/T 5009.49-2020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式(4.4甲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分析仪器。它的应用领域涉及制药、医疗卫生、化学化工、环保、地质、机械、冶金、石油、食品、生物、材料、计量科学、农业、林业、渔业等领域中的科研、教学等各个方面,用来进行定性分析、纯度检查、结构分析、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反应动力学研究等。因为仪器涉及到光学、电学和结构等,所以它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应用。 (1)定量分析 根据琅伯-比尔定律,样品的浓度和吸光度是成正比关系的,浓度越大,吸收值越高,所以分光光度计用的的还是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种类有很多,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定量分析方法: A、法:法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诸多分析方法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以琅伯-比尔定律A=εbC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某一物质在一定波长下ε值是一个常数,石英比色皿的光程是已知的,也是一个常数。因此,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λmax波长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A。然后,根据琅伯比尔定律求出C=A/εb,则可求出该样品溶液的含量或浓度。 B、标准法:在选定的波长处,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分别测试标准样品溶液C标和被测试样品溶液C样的吸光度A标和A样。然后,按下式求得样品溶液的浓度或含量。 C样=A样/A标×C标 C、标准曲线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即先用标准物质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再将该溶液配制成一系列的标准溶液。在一定波长下,测试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标准溶液对应得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将样品溶液按标准曲线绘制程序测得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样品溶液对应的浓度或含量。 A、其它分析方法 除上述几个分析方法外经常使用的分析方法外,还有比吸收系数法、二乘法、解联立方程法和示差分光光度法。 (2)定性分析 如果未知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λmax、吸收峰波长λmin、摩尔吸光系数εmax,以及吸收峰的数目、位置、拐点与标准光谱数据完全一致,就可以认为是同一种化合物。定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知道分析样品中是什么物质。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分光光度计的两大主要功能,特别是定量分析。其它的分析都应该是从这两大种功能中发展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