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筑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出于自然高于自然。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立意、情趣、动态序列及选景手法上的共同之处,归纳出中国古典园林的6个艺术特点,并从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和诗情画意的人文审美角度来看,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人化的自然”,在满足某些功利目的的同时,具有宝贵艺术价值。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她那出神入化的造园风格,曾让世人叹为观止。从观赏、总结和实践出发,我们发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有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构景要素,通过巧妙绝笔的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等造景手法,融情于景,构思新颖,让人们觉得有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艺术效果。

具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依山旁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常用观赏花木有松、竹、梅、樟、兰、菊、柳、荷、玫瑰、茶花、迎春和牡丹等,其选栽一般与园林的地理环境和园主所寄托的性情有关。园中理水也通过类型和形式的选择来体现文人的意趣。园水有各种形式:湖、池、河、溪、涧、泉、瀑。在园中根据水源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加以自然疏导,在大小、动静、曲折的对比和联系中实现目的。其造型就落实在对岸曲水徊,似分还连的追求上。文震亨在《长物志》对理水论述甚详,尤其是论广池、论小池、论瀑布非常精辟。的确山水的造型是提领园林的主要构架。所以有人这样认为园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园林之有水,如人之有血脉。

在园林艺术中,纯粹的人为景观亭台楼阁,虽然对追求“人化自然”的园林来说不是主要要素,但是某些具体景区中还是可以成为主景的。园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如榭、楼、斋、亭、舫、阁、馆、廊、厅、堂、殿和轩等。无论哪种类型的建筑物,其形状、大小、比例、位置、疏密、高下,都随园景主题需要而随机应变。这就要求:造型轻巧淡推不求瑰玮庄严,装修精致灵动不求富丽华瞻,空间开敞流通不求封闭森严。另外色彩和质感对于园林来说也是重要的。红色热烈,蓝色沉静,金色华贵,白色洁净,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情调。造园者为了模仿自然,体现文人的志趣,基本采取了自然色态。质感有两种:一种是材料本身的,比如木材温馨,玻璃通透,石材古朴;另有一种则来自对材料的处理,比如石材打磨得粗糙就厚重粗犷,打磨得光洁就文雅华贵。不同的质感也有着不同的美感。这些不同的美感在园之山、水、建筑物、花草树木中均有所表现。可见,

质感和色彩,再加上体量和线条,和轮廓、比例、尺度一起,构成了园林造型的艺术要素。

2.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

中国园林集天下名山胜境,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立意新颖,展示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这种历经艺术加工而得到的艺术美,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又不知其所的玄妙之感,给人以诗情画意或触景生情的美好灵感。

3. 造景含蓄,耐人寻味,一点方悟

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之处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美人峰越细看才像;鸳鸯厅一点方悟;亭榭匾额成了赏景说明书。又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身临其境,虽无荷风,但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再如拙政园西部的扇面亭,仅一几两椅,却凭借宋代大诗人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佳句,在感受诗人孤独心境的同时,会萌生一种高雅的情操与意趣。

4. 动态布局,犹如画卷,百看不厌

动态序列布局,使园林空间成为连续序列的写景,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以苏州留园为例,其空间处理之妙当列它园林之首,无论从鹤所进园,经五峰仙馆区,至清风馆,曲楼到中部山池;或从园门曲折而入,过曲楼经五峰仙馆而进东园,其空间大小、明暗、开合和高低参差对比,皆形成有节奏的空间联系,有起有落,犹如一幅高雅的画卷,百看不厌。

5. 以情写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

造园如作诗文,其风格往往寄托园主的感情、意愿或理想。如苏州耦园的“耦”字,即表达了夫妻双双一同归田隐居,共同耕种的意思。但“耦园”的意境却不在“归田”,而是意寓夫妻真挚诚笃的爱情。又如苏州的网师园,以渔隐为主题,选择湖泊型水体,衬托以山林为背景构成的湖山景象,恰与渔隐的主题思想和情趣相统一。这种景象的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也体现所谓情景交融的意境,给人以一个完整的印象和耐人寻味的深度,使得审美的情趣跳入更高的境界。

6.南北园林,互为融合,和谐统一

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的融合,达到华丽与素雅,粗犷与文静,庄重与随和,严肃与活泼的和谐统一。清代宫苑造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将全园分成若干景区。各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成为清苑造景的创作蓝本。例如承德避暑山庄有三十六景,静明园有三十六景,圆明园有四十景。每一景点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意境和情趣。这种艺术手法实际上取法于西湖十八景等风景名胜区的传统。再就园内建筑群景点来说,受江南园林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了。如承德避暑山庄中的金山亭和烟雨亭分别模仿于镇江金山寺和嘉兴烟雨楼,文园狮子林模仿苏州狮子林,文津阁则模仿于浙江天一阁。其结果是宫廷园林得到民间养分的滋润,从而开拓了艺术创作的领域。在工整格律、精致典丽

的宫廷色彩中融入江南文人园林那种自然质朴、诗情画意的墨韵。这种运用北方刚健之笔抒写江南柔媚之情的风格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艺术再创造。

总之, 园林的设计讲究顺应协调、和谐共生、差异互补、对比反衬,情景交融、融合统一.动静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园林艺术体系,是东方园林艺术的主要代表,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造园手法和艺术风格,不仅影响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园林艺术,而且对远在西欧的英国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从周著,《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

[2]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金荷仙,蒋文娟.《宁波天一阁园林艺术浅析》.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17(3)期。

[4]陈从周.《惟有园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5]叶朗,《中国园林艺术概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6]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它融合了自然景观、人工建筑和文化艺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园林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审美理念。下面将从布局造型、材料装饰、意境追求等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特征。 首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布局造型多样,富有变化。古代园林建筑以山、水、树为基本元素,注重营造一种自然的环境氛围。布局上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虚静”、“曲回”之美。常见的布局手法包括开合、对称、错落有致等,使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既有层次感又有神秘感的景观。 其次,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注重材料装饰的精细处理。园林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丰富多样,包括木材、石材、陶瓷等。这些材料经过精心雕刻、涂饰和装饰,增加了园林建筑的艺术价值。例如,在园林建筑中常见的雕梁画栋、刻花窗棂、彩绘瓦片等都是精细的材料装饰。这些装饰不仅美观,还富有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对艺术的追求。 另外,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追求意境的表达。中国古代人们强调审美的内涵,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园林建筑通过布局、造型、装饰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交融。例如,一些园林建筑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布置山石、塑造水景等,展现出壮丽、恢弘的意境;而另一些园林建筑则强调意境的雅致,通过布置花木、雕刻器物等,展现出精巧、优雅的意境。

最后,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人 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所以在园林建筑中注重自然景观的还原和表现。园 林建筑中常见的景观元素包括山、水、湖、河等,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使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同时,园林建筑也注重人与自然的 交流和互动,例如设置假山、建造亭台等,让人们可以与自然环境亲近并 享受其中的美好。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具有布局造型多样、材料装饰精细、意 境追求独特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特点。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之一、通过园林建筑,人们可以感受到中 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追求,并体验到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幸 福感。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园林,集聚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同时其自身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园林的艺术特点。它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化的自然,是一种将和谐美发挥到极致的产物,它同时寄予了人的智慧与情感。无一处不精致,无一处不传神。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更多地体现在其对自然的追求上。同时,又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政治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其在造景和园林建筑上的特色。即自然与和谐制作、情景交融、南北地域之异的集中体现、别具中国哲效法自然的布局。 自然与和谐之作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其著作《园冶》之“园说”中说:“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古园林之所以在自然方面要求得如此之高,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和谐,和谐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其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其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情景交融. 意境包括景和情两部分,园林中的“景”或“境”不是纯客观的山水林泉景象,而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又重新组合加工而成的典型形象。意境并不等同于意和境的简单相加,而是主观和客观,竞相与情感的有机合成。中国古园林中对于意境的应用和讲究,要远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同时这种造园家对意境的独特运用,使得中国古园林在造景上,形成了其独特的别具象征意义的景点,这不能不算是中国古园林的一大艺术特色。 南北地域之异的集中体现 中国的古园林有着明显的南北地域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园林在造园上是因地制宜的,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所造之景也大不相同。 在艺术特点方面,南方园林主要以私家园林为代表,精巧秀美。总体上来讲,南方园林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精雕细琢”;而北方园林则是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粗放壮观。皇家园林体现出皇家园林气派,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等高大树木与色彩浓重的建筑物相映衬, 形成庄严雄浑的园林特色。同样用四个字以概括北方园林的艺术特点:“金碧辉煌”。 别具中国哲学韵味的古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古典园林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其艺术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强烈的抽象性和象征性。古典园林中的园林景物透过设计和构造,常常以一种抽象的方法表达出一定的象征和寓意。比如园林中的大小山石、水池、汉白玉、假山等构造,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摆放来表达某种内在的意境和人文化意义的。假山所设计的形象,往往令人拟相于名胜古迹或山岳,巧妙地激发了人的自然和文化联想,取得了强大的象征和精神意味。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第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布局强调“藏”和“显”。中国古 典园林的造景布局坚持“藏”和“显”的关系,即有所显露、有所 隐匿。也就是说,园林景物不是一股脑地被呈现在游客面前,而是千姿百态、层次分明的自然形态在园林中以各种方式显现。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假山、亭台、石壁、山水、林树等,均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手法和摆放技巧,让游客在慢慢领会自然景色的打动之气,同时在自然和人文意境的结合中,体验到宁静深远的美好之境。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明显的地方色彩。中国古典园林所包含的文化精髓和审美情趣,常常体现出地方色彩和

地域特征。例如,扬州瘦西湖园林中的小桥流水和建筑群,以及苏州的拙政园,吴中富春山居图等,都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和江南地域特征。园林景观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多是以江南水乡、梦幻山水、禅意林园和节俭雅致等为特征。因此,古典园林往往具有一种恬静如境、奇丽如幻、温馨如画的艺术特点。 第四,中国古典园林的色彩鲜明、匠心独秀,充满文化典故。古典园林在营造令人陶醉的意境时,巧妙地运用了色彩、花卉、字画等多种艺术手段。传统的古典园林常常喜欢使用人工制造的假山和灵石。假山和灵石的形状丰富多样,往往组合成天然的山水景观,以及诗画中经典的山水画。同时,园林景色贯穿了中国的文化典故和名人故事,如《红楼梦》、《水浒传》中的亭台楼阁、琴韵茶香、假山埋古等等,都被古典园林运用到极致。 综上,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审美理念。古典园林具有强烈的抽象性和象征性,造景布局强调“藏”和“显”,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和匠心独秀的特点。它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也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一、藏:中国古典园林强调隐蔽和掩饰,通过布局设计以及植物的运用,创造出一种隐藏和遮掩的氛围。园林的每个景点都有特定的布局,不会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视线中,而是需要游客探索才能发现。园林中常采用曲径通幽的手法,将景点设置在不同的位置,通过遮蔽和折射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另外,园林中的建筑也经常采用层层叠障的手法,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层层深入的感觉,进一步增加了隐蔽的效果。 二、通: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景点之间的连通,每个景点都能够与其他景点相互呼应和交融。园林中的路径通常是弯曲自然的,游人可以顺着路径欣赏景色,同时路径又能够将各个景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园林中的小桥流水、湖泊、假山等景观元素也是用来串联各个景点的重要设施。这种景点之间的通连,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自然流动和和谐统一的效果。 三、尺:中国古典园林重视空间的尺度和比例的安排,通过不同尺度的设置来营造景观的层次感和透视感。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湖泊、植物等都经过精心的布局和安排,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大小相间的主次关系。园林的局部也体现了尺度的变化,从大至小、从高至矮的递变关系形成了景观的层次感。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也注重利用空间的限制和限定,通过狭小空间和过道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体验。 四、谐: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布局和景观的选择,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平和、和谐的氛围。园林中常用的元素包括水、山、石、树等,这些元素都是大自然中具有生命力和平和能量的象征。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湖泊等景观元素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相互携手的感觉。此外,园林中的景点和花草树木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自然式的园林风格。2、园林建筑为主体。 3、富于诗情画意。 4、注意意境的创造。 国外传统园林: 1、日本园林“缩景园”。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 日本石灯笼注重植物修剪整形,日本的“枯山水”以石代山,以砂代水。日本园林常用材料有:石、砂、水、植物。山上的植物用青苔小草代替。 2、意大利“台地园”,规则式风格。 水景有水池、喷泉、壁泉、跌水、雕塑(多是人物雕塑)方形圆形圆锥圆柱动物。两条轴线交叉处往往会设景(水池花坛雕塑等)。 3、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园林(精致而开朗的规则式园林) 4、英国风景园(自然风景园) 在大草地中种植孤植树或树丛、树群成为一景。道路、湖岸、林缘线均采用自然圆滑曲线,小路多不铺装,对人工痕迹和园林景墙均以自然景区作隐蔽处理,从建筑到自然风景采用过渡手段,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种类多以花卉为主题,园中自然水池。 5、西亚园林 古埃及,巴比伦空中花园。 6、西方近现代园林 纽约中央公园欧姆。斯特德近代园林之父美国建立第一个公园。黄石国家公园美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 中国王晓俊景观设计步移景异

私家园林:外观上讲究线条的曲折,流畅,轻盈,外取山姿山容、气势风韵,进行艺术的概括提炼。园中植物以单体欣赏为主。楹联碑刻起润饰景色,提示意境的作用, 黄石阳刚之美 湖石阴柔之美 明朝的拙政园 扇面亭美人靠梧竹幽居 留园网师园狮子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基础和开发方式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按园林布置形式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按园林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按地域分为江南园林(苏州)、北方园林(北京)、岭南园林(深圳)、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按使用性质分为宫廷园林,、府园(宅园)、陵墓园、公共园林。 青芝岫又名败家石(米万钟的勺园) 拙政园的小飞虹商的万里长城 汉武帝上林苑“一池三山”池指大海,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1、生成期(商-汉)建筑宫苑。2、转折期(南北朝)自然山水园。3、全盛期隋朝的京唐大运河,隋唐的“山水建筑宫苑”唐宋的“写意山水园”。4、成熟期及成熟后期南宋的山水宫苑元明清的建筑山水宫苑江南私家园林 宋徽宗瘦山艮月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一、山水相映: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山水的创造和表现,将山水融入园 林中,使山水与建筑、景物相互映衬,形成动静交融的美感。园林中的水池、湖泊与山石、小山坡等景观相互配合,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意境。水是 园林中重要的元素,通过人工的水景,如喷泉、水帘、小径等,将水景与 园林的布局融为一体,使园林具有自然、优雅的氛围。 二、建筑布局:中国古典园林有着精巧的建筑布局,不同的建筑形式 在园林中互相映衬、烘托。其中,主要的建筑包括亭台楼阁、廊榭、长廊、宫殿、观景台等。这些建筑根据地域特点和造园的需要不同,有些建筑作 为观景点,有些作为休憩场所,有些作为活动场所。建筑大多选用精美的 木材和石材,有的还有彩绘和雕刻装饰,赋予园林以艺术的美感。 三、景物组合:中国古典园林的景物组合是在整体布局中的相互配合 和衬托,使得各个景点相得益彰,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园林中的景 物包括树木、花草、湖泊、池塘、假山、花坛、廊桥等,它们根据不同的 季节和主题进行调整和变换,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景物的选择和组合 应该注重形式的对比和色彩的协调,以达到景观的美感和和谐。 四、意境营造:中国古典园林注重通过景观的设计和布局来表达园林 主人的意境和情感,使园林具有独特的氛围和艺术价值。中国古典园林追 求山水之境的意境,追求宁静、舒适的环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园林中的山水、建筑、花草等元素的选择和搭配是为了传达园主对自 然和人文的理解和喜好,体现出园林的主题和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是山水相映、建筑布局、景物组合和意境营造。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美学的独特见解。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特点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 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画卷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写意山水景象要素 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砖拼叠窄小合成,叠砌时巨石要仿造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银杏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双色,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 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换句话说的有限空 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过程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 扩展开来。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 示现代人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 都显示大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 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 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庭园不同,汉代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 的技艺赢得了世人的赞叹。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宜人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个宜人自然的环境。园内常常有假山、水池、花木等人工景观,通过人为的方式模拟自然景观,创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 感觉。园内的植被丰富多样,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卉、树木和草坪,给 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和舒适的感觉。同时,园内常常有水面,或者是人工 的小溪、水池等,让人们在漫步园中时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这种声音给 人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二、潜心雅致: 中国古典园林以潜心雅致为设计理念,注重装饰细节和美学品味。园 内常常有精雕细刻的石雕、花卉瓷器等装饰品,使整个园区更加生动和精致。同时,古典园林的建筑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如亭、阁、楼、轩等建筑物的形状、纹饰和材质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风格和文化 氛围。古典园林的建筑采用了复杂而精美的工艺,常用的材料有石头、木材、瓷砖等,给人一种古典、庄重的感觉。 三、寓意深远: 四、空间布局有序: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一般采用有序的方式,注重对称和整齐。园 内的景观、建筑、植物等都被布置在一个有序的空间中,以体现整体的美 感和平衡感。园林中的亭院、走廊、庭院等建筑物常常排列得很整齐、有

序,给人以安静、和谐的感觉。同时,园内的路径和步行区也经过精心设计,让游客可以按照一定的路线游览,以体验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五、突出变化和欣赏: 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场景的变化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为游客提供不 同的视觉和感受。园内的景区常常设置有明暗、高低、圆直、曲直等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来制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一种丰富多样的体验。同时,古典园林还注重景观的欣赏性,通过布局和设计让游客可以在园内 找到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景色,体验不同的美景。 总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凭借其宜人自然、雅致潜心、寓意深远、空 间布局有序以及变化欣赏等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无论是园林整体的设计,还是细节上的装饰,都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人文、美学的追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追求心灵 抚慰和审美享受的场所。

古典园林的特点

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第一,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自然山水是造园的基础、创作的本源,经过种种造园技术手法,使朴素的自然美得到提炼加工,赋与自然美以人的审美感情,构建出高于自然美的园林。 第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合。园内的殿阁亭榭以及其他建筑群都与自然山水花木结合起来,创造出天人谐和的境界。 第三,诗情画意般的情趣。中国园林的设计构思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艺术,园中景观富有诗歌的韵律感和国画的写意魅力,情景交融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突出特点。 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因此园林是 一种空间艺术,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统一。从园林的建筑风格看,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 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 建筑具有自然风趣的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的艺术再现。如果说中外园林在艺术风格上存在基本差异的 话,那就是中国古代园林重在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园林则重在表现人为的力量。 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 示人为的力量。它一般呈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笔直的林阴路、整齐的水池、华丽的喷泉和雕像、排成行的树木(或 修剪成一定造型的绿篱)、壮丽的建筑物等,通过这些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意识,满足其追求排 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其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 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 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 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 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由曲折之水、错落之山、迂回之径、参差之石、幽奇之洞所构成的建筑环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她那出神入化的造园风格,曾让世人叹为观止从观赏、总结和实践出发,我们发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有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构景要素,通过巧妙绝笔的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等造景手法,融情于景,构思新颖,让人们觉得有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艺术效果。 1、依山傍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常用观赏花木有松、竹、梅、兰菊、荷、玫瑰、迎春和牡丹等,其选栽一般与园林的地理环境和园主所寄托的性情有关。园中理水也通过类型和形式的选择来体现意趣。园水有各种形式:湖、池、河、溪、涧、泉、瀑布。在园中有根据水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加以自然疏导,在大小、动静、曲折的对比和联系中实现目的。其造型就落实在对岸水徘,似分还连的追求上。文震亭在《长物志》对理水论述甚详,尤其是论广池、论小池、论瀑布非常精辟。的确山水的造型是提领园林的

主要构架。所以有人这样认为园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园林之有水,如人只有血脉。 在园林艺术中,纯粹的认为景观亭台楼阁,虽然虽追求人化自然的园林来说不是主要要素,但是某些具体景区中还是可以成为主景的。园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如榭、楼、斋、亭、舫、阁、馆、廊厅堂、殿和轩等。无论是那种类型的建筑物,其形状、大小、比例、位置、疏密、高下,都随园景主题需要而随机应变。这就要求:造型轻巧淡推不求瑰玮庄严,装饰精致灵动不求富丽华瞻,空间开敞流通不求封闭森严。另外色彩和质感对于园林来也是很重要的。红色热烈,蓝色沉静,金色华贵,白色洁净,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情调,造园者为了模仿自然,体现文人的志趣,基本采取了自然色态。质感有两种:一种是材料本身,比如木材温馨,玻璃通透,石材古朴;另有一种则来自对材料的处理,比如石材打磨的粗糙就厚重粗狂,打磨的光洁就文雅华贵。不同的质感也有着不同的美感。这些不同的美感在园之山、水、建筑物、花草树木中均有所表现。可见,质感和色彩,再加上体量和线条,和轮廓、比例、尺度一起,构成了园林造型的艺术要素。 2、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 中国园林集天下名山胜境,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立意新颖,展示一峰则太

园林艺术的特点和艺术手法

[园林艺术] 古典园林特点-中国 总的来说: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或者说,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根底,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根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别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

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欣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构造。 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与“沧浪〞之说暗合。 〔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古典园林涵盖了古典建筑艺术、花木种植、叠山理水及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欢迎阅读!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

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