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在逻辑学中,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可以被判断为真或假。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一个命题。下面是一些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技巧一:陈述性

首先,一个句子必须是陈述性的,而不是疑问句、祈使句或感叹句。如果一个句子不给出明确的陈述信息,那么它不是一个命题。•示例:

–陈述性句子:今天天气晴朗。

–非陈述性句子:你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

技巧二:明确主语和谓语

一个句子必须有明确的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中的主要主体,而谓语则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如果一个句子缺乏主语或谓语,那么它可能不是一个命题。

•示例:

–有主语和谓语:猫喜欢吃鱼。

–缺少主语或谓语:跑得快。

技巧三:可以判断真假

一个命题必须可以明确地判断为真或假。这意味着命题涉及到一个可以被验证或证伪的陈述。

•示例:

–可以判断真假:太阳从东方升起。

–不可判断真假:我喜欢什么颜色?

技巧四:具体而非具有歧义

一个命题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含糊不清或具有歧义的。命题应该清楚地表达一个特定的陈述。

•示例:

–具体命题:AI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含糊命题:事情可能会发生改变。

技巧五:独立性

一个命题应该是独立的,不依赖于其他陈述或上下文。一个独立的命题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被判断为真或假。

•示例:

–独立命题:大气中的氧气是必需的。

–非独立命题:明天是否会下雨取决于气象预报。

技巧六:肯定或否定陈述

一个命题应该是明确的肯定或否定陈述。命题不能模棱两可或带有条件性。

•示例:

–肯定陈述:冬天是寒冷的。

–否定陈述:狗不会飞行。

通过运用以上的技巧,你可以更容易地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一个命题,从而更好地理解逻辑学和语言的关系。

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在逻辑学中,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可以被判断为真或假。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一个命题。下面是一些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技巧一:陈述性

•一个句子必须是陈述性的,而不是疑问句、祈使句或感叹句。•示例:

–陈述性句子:今天天气晴朗。

–非陈述性句子:你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

技巧二:明确主语和谓语

•一个句子必须有明确的主语和谓语。

•示例:

–有主语和谓语:猫喜欢吃鱼。

–缺少主语或谓语:跑得快。

技巧三:可以判断真假

•一个命题必须可以明确地判断为真或假。

•示例:

–可以判断真假:太阳从东方升起。

–不可判断真假:我喜欢什么颜色?

技巧四:具体而非具有歧义

•一个命题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含糊不清或具有歧义的。•示例:

–具体命题:AI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含糊命题:事情可能会发生改变。

技巧五:独立性

•一个命题应该是独立的,不依赖于其他陈述或上下文。

•示例:

–独立命题:大气中的氧气是必需的。

–非独立命题:明天是否会下雨取决于气象预报。

技巧六:肯定或否定陈述

•一个命题应该是明确的肯定或否定陈述。

•示例:

–肯定陈述:冬天是寒冷的。

–否定陈述:狗不会飞行。

通过运用以上的技巧,你可以更容易地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一个

命题,从而更好地理解逻辑学和语言的关系。理解命题的性质对于推

理和论证等方面都非常重要,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表达我们的思想。

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真假判断

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真假判断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它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四种命题的关系及真假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命题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议、练结合教学. 教具准备:投影片3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师:什么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 命题? 生:(略). 师:本节将进一步研究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及 它们的真假判断. 二、讲授新课 §1.7.2 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真假判 断. 1.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黑板上列出四个命题:也可用投影片1) 师: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 (1)哪些之间是互逆关系? (2)哪些之间是互否关系? (3)哪些之间是互为逆否关系? 生(略)(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填出关系之图.) 师:我们已明确了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下面讨论:(板书) 2.四种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例如(投影片2) 原命题:“若a=0,则ab=0.” 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生:逆命题:若ab=0,则a=0;原命题:若a=0,则ab=0为真命题;逆命题:若ab=0,则a=0为假命题. 师: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关系如何? 生: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师:它的否命题呢? 生:它的否命题是:a≠0,则ab≠0为假命题. 师:你认为原命题与它的否命题的真假关系如何? 生: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师:它的逆否命题呢? 生:它的逆否命题是:若ab≠0,则a≠0为真命题. 师: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关系如何? (学生充分讨论,例证后回答.) 生: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师:原命题的否命题与它的逆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休? 生:因原命题的否命题与它的逆命题之间是互为逆否关系,所以若原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则原命题的逆命题也一定为真. 师:由上述讨论情况,请一学生归纳. (学生归纳时,师板书) 生: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师:由上述归纳可知:两个互为逆否命题的真假是相同的,即两个互为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若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较困难时,可转化为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下面看例题:(投影片 (师应强调分析:“当c>0”是大前提,写其它命题时应保留,原命题的条件是a>b,结论是ac0时,若ac>bc,则a>b.逆命题为真. 否命题:当c>0时,若a≤b,则ac≤bc.否命题为真. 逆否命题:当c<0时,若ac≤bc,则a≤b.逆否命题为真。 三、课时小结: 本节课重点讨论研究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及真假判断,即:1.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投影片)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原命题为真 四、预习提纲: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离散数学复习要点第一章命题逻辑一、典型考查点1、命题的判断方法

离散数学复习要点第一章命题逻辑 一、典型考查点 1、命题的判断方法:陈述句真值唯一,特殊:反问句也是命题。其它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悖论等皆不是。详见教材P1 2、联结词运算定律┐∧∨→记住特殊的:1∧1?1,0∨0?0,1→0?0,11?1,00?1详见P5 3、命题符号化步骤:A划分原子命题,找准联结词。特殊自然语言: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用∧,只有P才Q,应为Q→P;除非P否则Q,应为┐P→Q。B设出原子命题写出符号化公式。详见P5 4、公式的分类判定(重言式、矛盾式、可满足式)方法:其一根据所有真值赋值情况,其二根据等价演算来判断。详见P9 5、真值表的构造步骤:①命题变元按字典序排列,共有2n个真值赋值。②对每个指派,以二进制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顺序列出。③若公式较复杂,可先列出各子公式的真值(若有括号,则应从里层向外层展开),最后列出所求公式的真值。详见P8。 6、基本概念:置换规则,P规则,T规则,详见P24;合取范式,析取范式,详见P15;小项详见P16;大项详见P18,最小联结词组详见P15 7、等价式详见P22表1.6.2 证明方法:①真值表完全相同②用等价演算③利用A?B的充要条件是A?B且B?A。主要等价式:(1)双否定:??A?A。(2)交换律:A∧B?B∧A,A∨B?B∨A,A?B?B?A。3)结合律:(A∧B)∧C?A ∧(B∧C),(A∨B)∨C?A∨(B∨C),(A?B)?C?A?(B?C)。(4) 分配律:A∧(B∨C)?(A∧B)∨(A∧C),A∨(B∧C)?(A∨B)∧(A∨C)。(5) 德·摩根律:?(A∧B)??A∨?B,?(A∨B)??A∧?B。(6) 等幂律:A∧A?A,A∨A?A。(7) 同一律:A∧T?A,A∨F?A。(8) 零律:A∧F?F,A∨T?T。(9) 吸收律:A∧(A∨B)?A,A∨(A∧B)?A。(10) 互补律:A∧?A?F,(矛盾律),A∨?A?T。(排中律)(11) 条件式转化律:A→B??A∨B,A→B??B→?A。(12) 双条件式转化律:A?B?(A→B)∧(B→A)?(A∧B)∨(?A∧?B) 8、蕴含式详见P23表1.6.3 证明方法:①前件真导后件真方法②后件假导前件假方法③真值表中,前件为真的行,后件也为真或者后件为假的行,前件也为假。④用定义,证A?B,即证A→B是永真式。 9、范式求法步骤:①使用命题定律,消去公式中除∧、∨和?以外公式中出现的所有联结词;②使用?(?P)?P和德·摩根律,将公式中出现的联结词?都移到命题变元之前;③利用结合律、分配律等将公式化成析取范式或合取范式。10、主范式的求法重点步骤:(a)把给定公式化成析取(合取)范式;(b)删除析取范式中所有为永假的简单合取(析取)式;(c)用等幂律化简简单合取(析取)式中同一命题变元的重复出现为一次出现,如P∧P?P。(d)用同一律补进简单合取(析取)式中未出现的所有命题变元,如Q,则P?P∧(?Q∨Q)或P?P∨(?Q∧Q),并用分配律展开之,将相同的简单合取式的多次出现化为一次出现,这样得到了给定公式的主析取(合取)范式。 注意: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之间的联系。例如:(P→Q)∧Q?m1∨m3?M0∧M2,即剩下的编码就是另一个主范式的编码,因此,求主范式,哪一个简单易求,就先求哪个,然后对应出所求结果。详见P16 11、推理证明:重点方法:演算、演绎法(常用的格式)、反证法、CP规则即附加前提等。 重点规则(主要蕴含式):(1) P∧Q?P化简(2) P∧Q?Q化简(3) P?P∨Q附加(4) ?P?P→Q变形附加(5)Q?P→Q变形附加(6) ?(P→Q)?P变形化简(7) ?(P→Q)??Q变形化简(8) P,(P→Q)?Q假言推理(9) ?Q,(P→Q)??P拒取式(10) ?P,(P∨Q)?Q析取三段论(11) (P→Q),(Q→R)?P→R条件三段论(12) (P?Q),(Q?R)?P?R 双条件三段论 文字证明推理三步:一命题符号化,二写出前提和结论,三进行证明。详见P21 二、强化练习 1.命题的是( )A.走,看电影去B.x+y>0C.空集是任意集合的真子集D.你明天能来吗? 2.下列式子为重言式的是( ) A.P→P∨Q B.(┐P∧Q)∧(P∨┐Q) C.┐ (P Q) D.(P∨Q) (P→Q) 3.下列为两个命题变元P,Q的小项是() A.P∧Q∧? P B.? P∨Q C.? P∧Q D.? P∨P∨Q 4.下列语句中是真命题的是() A.我正在说谎B.严禁吸烟C.如果1+2=3,那么雪是黑的D.如果1+2=5,那雪是黑的 5.设P:我们划船,Q:我们跑步。命题“我们不能既划船又跑步”符号化为() A.? P∧? Q B.? P∨? Q C.?(P?Q) D.?(? P∨? Q) 6.命题公式(P∧(P→Q))→Q是()A.矛盾式B.蕴含式C.重言式D.等价式 7.命题公式?(P∧Q)→R的成真指派是() A.000,001,110,B.001,011,101,110,111 C.全体指派D.无 8.设P:他聪明,Q:他用功,命题“他虽聪明但不用功”的符号化正确的是()

命题的概念和判断

13.2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命题 1.掌握命题的概念,并能分清命题的组成部分; 2.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对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理解原命题与逆命题的概念; 3.初步培养不同几何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 一、情境导入 判断下列语句哪些是判断句? (1)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是) (2)3+7<11.(是) (3)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是) (4)北京欢迎你!(不是) (5)画一个角,它的大小是60度.(不是) (6)你的作业做完了吗?(不是) 如何用数学语言来定义这种判断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命题概念和结构 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a2=b2,那么a=b; (2)对顶角相等; (3)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解析:第(1)题中有“如果”“那么”,条件结论明显,(2)(3)题可先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再找出题设和结论. 解:(1)题设是“a2=b2”,结论是“a=b”; (2)改写: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题设:“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3)改写:如果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那么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题设:“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结论:“三个角的和等于180°”. 方法总结:通常情况下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当条件结论不是很明显的时候,把所给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题设和结论,在改写时,要

做到语句通顺,措辞准确. 探究点二:真命题、假命题及举反例 【类型一】真命题和假命题 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a∥b,a⊥c,那么b⊥c; ②如果b∥a,c∥a,那么b∥c;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b⊥a,c⊥a,那么b∥c.其中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解析:①如果a∥b,a⊥c,那么b⊥c是真命题,故本项正确;②如果b∥a,c∥a,那么b∥c 是真命题,故本项正确;③如果b⊥a,c⊥a,那么b⊥c是假命题,故本项错误;④如果b⊥a,c ⊥a,那么b∥c是真命题,故本项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 方法总结: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类型二】举反例 命题“如果a=b2,那么a=b”是假命题,可举出反例______________. 解析:反例是符合命题的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的例子,也就是说,满足a2=b2,但不满足a=b的例子.当a=2,b=-2时,a2=22=4,b2=(-2)2=4.虽然a2=b2,但a≠b.故答案为a =2,b=-2(答案不唯一). 方法总结:通过举反例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是数学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举反例只需要举出一个即可. 探究点三:逆命题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 (1)如果∠α与∠β是邻补角,那么∠α+∠β=180°; (2)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那么△ABC的内角中一定有两个锐角. 解析:(1)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判断命题的真假;(2)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三角形的角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 解:(1)逆命题为:如果∠α+∠β=180°,那么∠α与∠β是邻补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 (2)逆命题为: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此逆命题为假命题. 方法总结: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得到新命题,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

中学命题的方法与技巧

中学命题的方法与技巧一、命题的一般步骤 附:双向细目表示意 考点(课标要求的教材中的知识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 识 记 理解应 用 创 造 识 记 理解应 用 创造识记理解应 用 创 造 考点一 …… 二、命题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考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目的不同试卷编制的结构和试题的难度应有所不同。平常的检测主要是诊断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段考、期中、期末考试及学业水平测试则主要是检查考生的学习水平,而高考、竞赛等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关注的是考试信度和区分度,目的各有侧重,命题要求自然不同。 2、层次性原则: 主要体现在试题难度设计上,应根据考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性,按照教材内容的难易度,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编制具有一定梯度的不同层次的试题。一方面,试题本身要具有层次性,这主要体现在问答题中,即每一题中的各个小问题难度应有区别,要有一定的梯度,即使作为综合题呈现的难度大的题目,一般在其第1、2小题也应设计成较容易的问题(包括送分题),再往后面的小题,难度可逐渐增大;另一方面,整卷试题难度的分布要有层次性,通常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3、科学性原则: 编制试题时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题目本身绝对不能有科学性错误,同时语言表述要严谨规范,尽可能采用相应的学科语言。试题在语法和标点的使用上应该正确无误,按法定要求使用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从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可设计一些能充分体现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理论水平和科学精神等内容的试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4、精炼性原则: 语言表达要精炼,每道试题应该清楚地提出一个或几个独立而明确的问题,学生阅读题干后能够明确要求命题人的要求,即不存在理解题意的障碍。语干要简单明确表述一个问题,任何能够放在题干内的单词或陈述,避免在每个选项中出现。 5、创新性原则: 命题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无论所选试题还是新编试题,都凝结了他人或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作为一种命题模式,往往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因此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试题的新颖性而试题的新颖性则主要反映在取材的新颖性、创设情景的新颖性和灵活性、设问的创新性以及考查知识、能力所占角度的独到性等方面。严格来讲,从大型考试的命题情况来看,在一份试卷中,至少应有30%的试题是新命题,才算较好地体现了创新性原则。 三、命题技巧 通常情况下,改编而来的试题往往难度会相应提高。由于是对现有材料的深挖掘,带有一定的新颖

11.2命题逻辑与条件判断

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2).明天的大会是否按时举行? (3).0.01不是有理数. (4).把门关上! (5).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6).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其三边长一定分别为3,4,5. 2.用∧和∨联结下面各组中的命题p和q,构成新的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p:x=1是方程x2=1的解;q:x=-1是方程x2=1的解. (2).p:7=3+2;q:2>3. (3).p:π是实数;q:π是有理数. 3.某单位招工的基本条件是“笔试合格,从事相关工作2年以上”,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就可以参加面试.如果用p表示“笔试合格”,用q表示“从事相关工作2年以上”,那么参加面试的条件用复合命题如何表示? 4.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今天你有空吗? (2).不存在最大的质数. (3).x+1=2. (4).3+1=2. (5).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6).这件事要么你做了,要么你没有做. (7).请勿随地吐痰! (8).1≥1. 5.写出下列命题的非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不存在最大的整数; (2).2>3. 6.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2+3=4. (2).你能帮助我吗?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π是有理数. (5).2x+y=10. (6).不存在最大的整数. (7).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7.请按要求各给出一个命题: (1).真命题; (2).假命题: (3).简单命题: (4).复合命题. 8.写出下列命题的非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p:3>6. (2).q:sin30°=1 2 . 9.在下列各题中,写出p∧q和p∨q所表示的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p:x2=2的解;q:x2=2的解. (2).p:3=2;q:3>2. 10.设p:3整除12,q:3整除18,用语言表示下列命题: (1).?p; (2).p∧q; (3).p∨q; (4).p∧?q; (5).?p∨?q. 11.如果命题p的真值为“真”,q的真值为“假”,r的真值为“真”,试确定下列命题的真值. (1).p∧q; (2).p∨q; (3).p∧?q;

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在逻辑学中,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可以被判断为真或假。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一个命题。下面是一些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技巧一:陈述性 首先,一个句子必须是陈述性的,而不是疑问句、祈使句或感叹句。如果一个句子不给出明确的陈述信息,那么它不是一个命题。•示例: –陈述性句子:今天天气晴朗。 –非陈述性句子:你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 技巧二:明确主语和谓语 一个句子必须有明确的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中的主要主体,而谓语则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如果一个句子缺乏主语或谓语,那么它可能不是一个命题。 •示例: –有主语和谓语:猫喜欢吃鱼。

–缺少主语或谓语:跑得快。 技巧三:可以判断真假 一个命题必须可以明确地判断为真或假。这意味着命题涉及到一个可以被验证或证伪的陈述。 •示例: –可以判断真假:太阳从东方升起。 –不可判断真假:我喜欢什么颜色? 技巧四:具体而非具有歧义 一个命题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含糊不清或具有歧义的。命题应该清楚地表达一个特定的陈述。 •示例: –具体命题:AI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含糊命题:事情可能会发生改变。 技巧五:独立性 一个命题应该是独立的,不依赖于其他陈述或上下文。一个独立的命题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被判断为真或假。 •示例: –独立命题:大气中的氧气是必需的。

–非独立命题:明天是否会下雨取决于气象预报。 技巧六:肯定或否定陈述 一个命题应该是明确的肯定或否定陈述。命题不能模棱两可或带有条件性。 •示例: –肯定陈述:冬天是寒冷的。 –否定陈述:狗不会飞行。 通过运用以上的技巧,你可以更容易地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一个命题,从而更好地理解逻辑学和语言的关系。 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在逻辑学中,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可以被判断为真或假。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一个命题。下面是一些判断是否是命题的技巧: 技巧一:陈述性 •一个句子必须是陈述性的,而不是疑问句、祈使句或感叹句。•示例: –陈述性句子:今天天气晴朗。 –非陈述性句子:你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真假命题技巧

中公教育2014年公务员考试 2014年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真假命题技巧 在我们的行测考题当中,有这么一类题型它主要考察考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其考题的形式是“真假命题”。真命题:即正确的命题或者结论;假命题:即错误的命题或者结论。广大考生要想快速的解决此类问题,那么我们必须了解另外一个知识点,那就是“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指“逻辑方阵”中全称肯定判断和特称否定判断之间、全称否定判断和特称肯定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两个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已知一个判断是真的,则可推知另一个判断必假。如已知“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度”是真的,则可推知“有些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度”必是假的。已知一个判断是假的,则可推知另一个判断必真。如已知“所有的人都是白种人”是假的,则可推知“有些人不是白种人”必是真的。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叫做“矛盾判断”。 反对关系:反对关系分为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于是,若一个为真,则另一个必为假;若一个为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例如,已知“所有动物都能行走”为真,可以推出“所有动物都不能行走”为假;但是从“我们中所有的人都是北方人”为假,却不能推出“我们中所有的人都不是北方人”的真假来。 在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题设定的主要形式是假借逻辑连接词:“所有的、、都是、、、”,“所有的、、、都不是”,“有的、、、是、、、”,“有的、、、不是、、、”这四个逻辑连接词来考察学员的推理分析能力。其中全程判断即为:所有;特称判断即为:有的。 对于上述四个逻辑连接词,其关系组成分别问: 三个矛盾关系: (1)“是”与“不是” (2)“所有的、、、都是、、、”与“有的、、、不是、、、” (3)“所有的、、、都不是、、、”与“有的、、、是、、、” 口诀简记为:“所有”与“有的”是矛盾关系 “是”与“不是”是矛盾关系

真假命题判断的口诀

真假命题判断的口诀 在逻辑学中,命题是陈述句,可以被判定为真或假。在理解和判断命题的真假时,我们可以依靠一些常用的口诀和方法。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真假命题判断的口诀,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逻辑推理。 1. 全称命题口诀 对于全称命题,即对某一事物的所有成员做出的普遍性判断,我们可以依靠以 下全称命题口诀进行判断: •所有的S都是P: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S,它不是P,那么这个全称命题就是假的。 •没有的S都是P: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S,它是P,那么这个全称命题就是假的。 例如:对于命题“所有的猫都喜欢鱼”,如果我们找到一个猫不喜欢鱼,那么这 个命题就是假的。 2. 存在命题口诀 对于存在命题,即对某一事物的存在性进行判断,我们可以依靠以下存在命题 口诀进行判断: •存在一个S是P: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S,它是P,那么这个存在命题就是真的。 •没有一个S是P:如果我们能够证明不存在一个S,它是P,那么这个存在命题就是假的。 例如:对于命题“存在一个优秀的学生”,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学生是优秀的,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 3. 条件命题口诀 条件命题是以“如果…那么…”形式表达的命题。对于条件命题,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条件命题口诀进行判断: •如果P,那么Q:如果存在一个P使得Q成立,那么这个条件命题就是真的。否则,这个条件命题就是假的。 例如:对于命题“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润”,如果我们发现每次下雨地面都湿润,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

4. 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口诀 逆命题是在条件命题中将条件部分和结论部分互换而得到的命题,否命题是对 条件命题的否定,逆否命题是对逆命题的否定。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口诀判断它们的真假: •逆命题:如果原命题为“如果P,那么Q”,则逆命题为“如果不是Q,那么不是P”。 •否命题:如果原命题为“如果P,那么Q”,则否命题为“如果不是P,那么不是Q”。 •逆否命题:如果原命题为“如果P,那么Q”,则逆否命题为“如果是Q,那么是P”。 例如:对于命题“如果明天下雨,那么我会带伞”,逆命题是“如果明天不带伞, 那么不会下雨”,否命题是“如果明天不下雨,那么我不会带伞”,逆否命题是“如果 明天带伞,那么会下雨”。 5. 附加口诀 除了以上口诀外,还有一些附加的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命题的真假: •重复琐碎、奇异规避:当一个命题显得过于琐碎,或是涉及到奇异的事物时,可能需要特别关注,不可理所当然地将其判断为真或假。 •事实先验、理论旁证:根据已知的事实和理论进行判断,找到相应的证据来支持或反驳命题。 •用反证法求真、用归谬法求假: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与原命题相反的结果,就可以证明其是假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与假命题相反的事实,就可以证明其是真的。 这些口诀和方法可以辅助我们进行真假命题的判断,但在实际运用时,仍需结 合具体的命题和背景进行综合判断。 总结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真假命题判断的口诀,包括全称命题口诀、存在命题口诀、 条件命题口诀、逆命题口诀、否命题口诀和逆否命题口诀。此外,还介绍了一些附加的口诀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命题的真假。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命题和背景进行综合判断。

解析命题思路与技巧

解析命题思路与技巧 一、命题思路的解析 在解析命题思路与技巧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命题的含义。命题即题 目或问题,是需要解答或解决的内容。解析命题思路是指通过分析、 理解和拆解题目,找到解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合理地展开思路和论述。 在解析命题思路时,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理解题目:仔细阅读题目,把握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如果有生词 或不熟悉的概念,务必先进行查阅和了解。 2. 关键词提取:将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这些关键词往往是解 题的关键所在。可以通过划线或其他方式标注出来,以便后续分析。 3. 分析命题类型: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关键词提取,判断命题的类型。命题类型包括因果关系、对比分析、定义解释、影响评价等,不同类 型的命题需要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解答。 4. 掌握解题思路:根据命题类型,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可以通 过查阅资料、参考范文等途径,了解和学习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5. 梳理思路框架:在明确了解题思路和方法之后,可以开始梳理思 路框架。思路框架是指整个解题过程中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安排,可以 用思维导图或其他方式进行整理和表达。 二、命题解析的技巧

除了掌握解题思路外,还需要一些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解题 效率和质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命题解析技巧: 1. 列举法:适用于需要具体例子或事实支撑的题目。可以通过列举 相关的实例或案例,来支持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2. 对比法:适用于需要对比和比较的题目。可以通过对比相似或相 反的事物、观点或现象,来突出和论证自己的立场。 3. 分类法:适用于需要分类和归纳的题目。可以将相关的事物或观 点进行分类和归纳,以清晰地展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 4. 分析法:适用于需要分析和解剖的题目。可以通过分析各个方面 的因素或因果关系,来深入理解和解决问题。 5. 评价法:适用于需要评价和讨论的题目。可以通过评价事物的利弊、优缺点等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和依据。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可以更好地解析命题思路,展 开论述,并达到清晰、准确、有力的表达效果。 三、总结 解析命题思路与技巧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和思考能力,通过正确的解 题思路和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题目,提高解题的质量和效率。在解析命题思路时,要注重逻辑性、系统性和论证性,合理地展开思 路和论述,并运用适当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答。通过不断 的实践和训练,我们可以提高命题解析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类型 的题目,提升学习和思考的水平。

初中数学命题方法技巧

初中数学命题方法技巧 命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有一定的工作程序。按合理的程序命题可以少走弯路,确保命题工作顺利进行。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数学命题方法技巧,请往下看看。 初中数学命题方法技巧 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努力做到课前仔细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一直以来,很多同学很不在乎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认为基础知识在解题时用不上,尤其是数学的概念,定义和定理在考试时候也不会直接考到,学了也不会有用。其实这种想法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现在有很多学生,学习能力很强,也很有聪明,但在学习中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没有抓住学习的重点,最后非常遗憾的没有学好数学。 其实,在中考中,大概有80%的题目都直接或者间接和基础知识有关系,而只有20%的题目才是我们所谓的难题,但是这些难题也都是由很多基础的题目综合而来的。所以要想学数学,首先应该也是必须要学好数学的基础知识。那么怎样学习基础知识呢?我的方法是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复习。只要这三个方面坚持不懈的结合起来,我相信最后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培养和锻炼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多做有针对性同时难度适当的同步练习,循序渐进,周而复始。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非常地努力,也知道要做大量的习题,有的甚至还自觉规定每天的做题数量,但是最后数学成绩提高也不是很明显。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同学所做的习题没有针对性。对于做题,我的观点是不仅要做题,还要做好题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学而思的练习都是经过各个老师精挑细选的习题,又经过无数学员的检验,可以说是非常有针对性,当然啦现在书店中很多习题资料也很不错,希望大家能仔细挑选。同时,不仅要针对性练习,更重要的是要对做过的习题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总结自己为什么做错了,错在哪里了,那么正确的思路又是什么,等等,

高中物理命题原则与技巧

高中物理命题原则与技巧 高中物理命题原则与技巧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在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实验观察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掌握一些高中物理命题原则与技巧对于学习和应对考试得到好成绩非常重要。 一、命题原则 1.基础与难点结合:物理试题通常会有一定比例的基础题和较难题目。这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基 础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这也能帮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形成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培养对物理问题的深入理解能力。 2.应用与理论结合:物理试题中常常会出现与实际生活或其他学科相关的应用题。这样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3.知识与思维结合:物理试题也会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考察,常常会出 现需要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题技巧 1.理解题意:在解答物理题目之前,首先要充分理解题目的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所给条 件和要求,确定题目中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2.画图与标记:对于部分实验类或几何类的题目,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更好地理解题意。在图 上标明已知条件和未知量,有助于总结分析问题。 3.确定解题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和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可以考虑采用公式法、分析法、 推理法等方法来解答问题。 4.合理估算与检验: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估算来判断解答结果是否符合常理。例如, 通过数量级估算来判断答案的合理性。另外,解答完题目后,可以将答案代入原题中,检验是否满足题目要求。 5.细心与规范:在答题过程中,应该细心、规范地书写答案。尽量减小计算精度误差,注意单 位换算,并正确使用符号、字母和上下标。 6.复习与总结:对于做错或不熟悉的问题,要及时复习总结。查找错误原因,弄清概念和方法 的运用,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通过掌握高中物理命题原则与技巧,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有效地解答物理题目。在学

高中数学命题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高中数学命题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通过高考数学的典型试题,分析高中数学考试的特点,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高中数学命题技术。 一、高中数学考试及其价值取向的变化 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考试的变化突出体现为价值取向的变化。与传统的数学考试价值取向相比,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考试更加注重发展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教育性等五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1.考试目的注重发展性:从考试的目标上看,考试命题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从考试对象的实际状况出发,遵循课程标准但不面面俱到人为追求“知识技能”考点的覆盖面,注意数学能力、数学兴趣、态度、价值观和理性精神方面的教育目标达标测评,有所体现对过程性目标(经历、体验、探索)的测评。要有利于实现知识、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融合与平衡,坚持以发展性为主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考试内容的选择要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发展为目标,三者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划分比例,既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的发展水平,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考试的导向看,高考指挥棒作用体现在为教与学的方式的改进服务,通过高考抑制将数学能力技能化的过分训练,使探索性与接受性学习并行,为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使用交流的学习方式提供活跃的生存空间。 在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前期和中期,要注意三个层面: 一是控制计算技能技巧层面的难度和容量,将计算器引入考试中; 二是试题中减少课本和资料上的“变式题”。一度在数学教学中盛行的“变式题”训练,其实质是机械训练追求考试中的现实利益(得分),这种变式训练将活的数学训练成僵化的数学,使学生的数学能力退化成“解题熟练工”,要从源头上堵住这种做法使变式训练让位于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是试卷容量不要过大,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和答题时间,让单纯提高解题速度的机械训练不能奏效。 从考试的激励功能看,考试命题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摒弃考试就是甄别学业和成绩排队的错误观念,给学生创造能够展示自我所学数学内容的更多机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数学自信心和争取更大的发展。 2.命题构思注意整体性:考试的数学期望一般用及格、高分率、均分三项指标反映。随

56条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规律及技巧

56条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规律及技巧。(有本人自己总结的,还有从别人那抄来的。) 1、原句重复出现,200%错。正确的都是有改动的,即同意替换。 2、文章是按顺序出题的。你要觉得不是,就是你做错了。 3、选项中意思完全相反的2个选项,其中之一是对的。(要有这个意识)。 4、就一般而言,some people,表作者不认同的观点。few people,表作者的观点。 5、用文章里举例的句子来作为选项,直接排除。200%错。(要有能辨别这个选项是不是文章中例子的能力)。 6、某某人说的话,或者是带引号的,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段落的后半部分。很有可能就是某个问题的同意替换。即题眼。 7、有的时候,一句话可以设2个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了,非常少。。 8、文章基本以5段为主(也有6段、7段的),要把握每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一段一个题,只是一般来说喔。。 9、一篇文章总会有5、6+个长难句,且总会在这里设问题。所以,长难句必须要拿下!! 10、每段的第一句很重要。尤其总分结构的段。有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题眼。考研英语,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的段落很多。。 11、若文章首段以why为开头的,这里若设题的话,选项里有because的,往往就是正确选项。不过这种类型的题,很少见了。。 12、有时候每段的第一句话,仅仅是一个表述。而在第2或3句以后,会出现对比或者转折。一般来说,转折后面的是作者的态度。你要注意的是,作者对什么进行了转折。那个关键词你要找出来。 13、在应该出现答案的地方,没有答案。。接着往下读。答案可能会在下一段的开头部分。因为文章都是接着说的。要有连贯性。这和7选5的技巧有些相似。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14、一个长句看不懂,接着往下看,下一句可能是这个长句的解释说明。是的话,这的地方可能会出题。出的话,答案就在这附近。而实际情况是,文章在谈论某个问题或提出某个观点时,有时会再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这种情况下,这里往往会设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了。。 15、有些句子仅仅是解释补充,或者是起过渡作用的。这样句子的特点是,句子比较短。注意,答案一般不会在这儿出现。选项中出现,肯定是干扰项。你要知道的是,同意替换的句子,大都是长难句。一些作为过渡的句子,不可能是答案。在你读不懂的情况下,要有这个判断力。 16、正确选项都是原文中的个别几个词的同义替换。阅读理解历年的所有真题,都是同意替换!!就看你能不能找得到。考研英语,考的就是这个!!那个关键词,就看你找没找得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题。。 17、每一个问题,在原文中,都要有一个定位。然后精读,找出那个中心句或者关键词。要抓文章的中心主旨和各段落的大意,阅读理解考的就是这个“中心句”。 18、选项中的几个单词,是该段中不同句子里的单词拼凑的,有时看上去很舒服,注意,干扰项。还有从不同的段落里的词拼凑到一起的,直接排除。总之,选项的单词是拼凑的,肯定错。 19、一定要注意文章中句子的宾语部分,尤其是长难句中主干的宾语。上面说了,考研英语大都是长难句里设题。你要知道的是,长难句里,最可能是出题的就是句子的主干部分!主干的主语、宾语是什么,一定要知道。正确选项的题眼往往就在这儿。当然,还有一些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一定要看仔细。小心陷阱。 20、若某个问题,是特别长的一个句子,一定要看清问的是什么,别打马虎眼。这是做题时需要留意的地方。

命题的方法和技巧

命题的方法和技巧 命题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是教学测量和评价的基础工作,是决定测试成败的关键。命题的动向直接制约着教学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侧重点。 一、命题的理论依据 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学目标是编制测验试题的主要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为: 人的认知过程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所以教育行为的发展应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分类, 应该用学生的外显行为来陈述目标。 采用试题进行教育测量与评价,优点是便于客观地评价,可操作性强;不足是未在知觉、思维等其它心理过程的层次上对认知结构本身作透彻的考察,因此测量与评价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思维水平比较困难。 二、命题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试题必须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不能与所学的概念、原理、法则相悖。 2.明确性原则 题目语意清楚,简明扼要。避免使用孤僻字词,避免发生语言歧义。答案明确合理,不致引起争议。避免出现有争议的、是事而非的问题 3.全面性原则 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测试目的,全面反映测试的要求,以期圆满完成预定任务。既要覆盖面大,又要突出重点;既要重视考查基础,又要体现考查能力;既要突出本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又要有一定量的反映科技新成就、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环保等的内容。试题在所测内容上具有代表性,力求做到各个部分的比例适当。 4.整体性原则 (1)要根据测试要求从整体上恰当确定试题的份量,不能凭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想象编题组卷。应以测试目标为准绳命题,使整个试卷能够准确考查考生达标情况。 (2)不同的能力水平,需要不同层次的试题来考查。应该从总体上分析试卷的考查功能,而不能要求每一道题都要达到同一功能的指标。 (3)内容安排和整体功能有充分的考虑,试题布局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起点低落点高,有一定梯度。 5.独立性原则 各个试题必须彼此独立,不可相互牵连。一道题中的多问之间尽量是并列关系

初中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技巧 概论 新课程改革,更新了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发生了较为理性的变化,数学教学的评价也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近几年来,宁波市教研室及各县市区教研室也组织了数学命题比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命题能力的提高。但数学问题的编制仍是极大部分教师的软肋,大家应该能切身的体会到,但凡各级各类优质课比赛和展示的优秀课例中,无不展示出这些教师具有优秀理念和超凡创意的数学问题设计。我们的极大部分教师仍以现成的资料以题海战术的形式训练学生,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从而导致缺乏编制问题最基本的能力,包括选题(根据什么目的?选择什么形式?等等)、改题(课本中的例习题改编,一改即错)、编题(想考查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就是编不出好题来。 要实现“减负提质“,一线教师必须在提升自己教学基本功上下功夫,特别是命题能力。 初中数学命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课堂小测验(练习);(2)单元测验;(3)期中期末试卷;(4)中考(模拟)试卷;(5)竞赛试卷。 今天我就试卷命题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考试命题的几个主要的原则 考试命题是一件科学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提高试卷试卷质量,必须遵循下列主要原则: 1.科学性原则 (1)试卷内容科学、无差错,无知识性、科学性错误 例1:已知012=++x x ,求22 1x x +的值。 例2:已知b a ,是实数,且1=ab ,设11+++=b b a a M ,1 1 11++ +=b a N ,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 A .N M > B .N M = C .N M < D .不确定 例3:已知01442,0634=-+=--z y x z y x ,求2 222 2275632z y x z y x ++++的值。 例4:06年绍兴23.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1)阅读与证明: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 已知:△ABC、△A 1B 1C 1均为锐角三角形,AB=A 1B 1,BC=B 1C l ,∠C=∠C l . 求证:△ABC≌△A 1B 1C 1. (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分别过点B ,B 1作BD ⊥CA 于D , B 1 D 1⊥C 1 A 1于D 1. 则∠BDC=∠B 1D 1C 1=900 , ∵BC=B 1C 1,∠C=∠C 1, ∴△BCD≌△B 1C 1D 1,

考试命题的基本步骤和命题技巧

考试命题的基本步骤和命题技巧 一、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必须依据各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命题应注意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体现新一轮课程理念,切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强调能力立意、应用立意,增强合作性、自主性、探究性,注重综合性、创新性,坚持教育性,体现时代性。 二、命题原则 1.命题要充分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要注重考查“双基”基础学力的建模试题,又有探究性和感受、体验类的过程与方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试题。 2.命题具有基础性、全面性、科学性、适切性、典型性和规范性。 3.每套试卷注意学习内容的典型性、代表性,也要注意题目的难度、梯度和题目类型的多样性。 4.题量安排均衡适宜,赋值准确合理。 5.尽量选用新材料、新背景、新话题的原创题,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鼓励设计一些新内容、新体例、新风格、新形式的开放试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作出个性化的解答。 6.问题创设融入多样性、互动性、体验性。各科习题的类型具有多样性。部分习题以各类活动的形式展开,让学生体验探索过程和体会多样化的探究方法。 7.问题的解决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发展性,重点突出可使学生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8.习题创设过程有机地插入点拨性语言、激励性语言、警示性语言、启导性语言,以体现人文关怀,体现知、情、意合一。 9.试题形式生动活泼,指导语言亲切、准确、明了,方便学生作答。 二、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考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目的不同,试卷编制的结构和试题的难度应有所不同。平常的检测主要是诊断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阶段考、期中、期末考试及学业水平测试则主要是检查考生的学习水平,而高考、竞赛等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关注的是考试信度和区分度,目的各有侧重,命题要求自然不同。 2.层次性原则: 主要体现在试题难度设计上,应根据考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性,按照教材内容的难易度,遵循《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编制具有一定梯度的不同层次的试题。一方面,试题本身要具有层次性,这主要体现在问答题中,即每一题中的各个小问题难度应有区别,要有一定的梯度,即使作为综合题呈现的难度大的题目,一般在其第1、2小题也应设计成较容易的问题(包括送分题),再往后面的小题,难度可逐渐增大;另一方面,整卷试题难度的分布要有层次性,通常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3.科学性原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