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怎样判断命题的真假

怎样判断命题的真假

判断指导

1.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常分三步:先确定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再指出其中简单命题的真假,最后由真值表得出复合命题的真假.

2.判断一个“若p则q”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不能用真值表时,可用下列方法:若“p q”,则“若p则q”为真;而要确定“若p则q”为假,只需举出一个反例说明即可.

3.判断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有时可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这一关系进行转化判断.

例1 “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0”是( )

(A)p或q形式的命题,是真命题(B)p且q形式的命题,是真命题

(C)p或q形式的命题,是假命题(D)不是复合命题,但是真命题

解这里p是“实数的平方是正数”。由于实数的平方不一定是正数,由命题的概念可知,p不是命题(因不能判断p的真假),同理q(实数的平方是0)也不是命题,因此,本题这样的“p 或q”组成的不是复合命题,但题干显然是真命题,故选(D).

点拨 1.应透彻理解“命题”、“复合命题”的概念,并非含“或”的语句一定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当然更不能盲目用“p或q”的真值表判断命题的真假.

2.若将题干换成“正数或0的平方根是实数”,这才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这时才能用真值表判断其真假.

例2 已知两个命题p:方程x2 – 2x + 1 = 0的两根都是实数,q:方程x2 - 2x + 1 = O的两根不等.试写出由p、q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分析先写出复合命题的三种形式,再确定p、q及非p的真假,最后由真值表判断三种形式命题的真假.

解p或q:方程x2 - 2x + 1 = 0的两根都是实数或不相等.

p且q:方程x2 - 2x + 1 = 0的两根都是实数且不相等.

非p:方程x2 - 2x + 1 = 0的两根不都是实数.

因p真q假,故“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点拨1.判断含有“或”、“且”、“非”的复舍命题的真假,首先要明确p、q及非p的真假,然后由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2.注意“非p”的正确写法,本题不应将“非p”写成“方程x2 - 2x + 1 = 0的两根都不是实根”,因为“都是”的反面是“不都是”,而不是“都不是”,要认真区分.

例3 若p和q都是简单命题,则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命题p真,则命题“p且q”不一定真;

②命题p假,则命题“p或q”不一定假;

③命题“p且q”真,则命题p一定真;

④命题“p或q”假,则命题p一定假.

分析本题需逆用真值表解题.

解①②③④都正确.

点拔1.要认真领会真值表的内涵,掌握其规律性,熟练运用,不可机械记忆和生搬硬套.2由真值表可知:

①“非p”的真假与p的真假相反.

②若p、q至少有一个为真,则“p或q”为真;若p、q至少有一个为假,则“p且q”为假.

③若p、q均真,则“p且q”、“p或q”均真;若p、q均假,则“p且q”、“p或q”均假.

例4 将命题“正数a的平方大于零”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再判断各命题的真假.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会正确“改写”;二是会正确“否定”.

解法1 原命题可写成:若a是正数,则a的平方大于零.

逆命题:若a的平方大于零,则a是正数.

否命题:若a不是正数,则a的平方不大于零.

逆否命题:若a的平方不大于零,则a不是正数.

原命题、逆否命题为真,否命题、逆命题为假.

解法2原命题可写成:若a是正数的平方,则a大于零.

逆命题:若a大于零,则a是正数的平方.

否命题:若a不是正数的平方,则a不大于零.

逆否命题:若a不大于零,则a不是正数的平方.

原命题、逆否命题为真,否命题、逆命题为假.

点拨1.要注意分清原命题中的条件p与结论q,正确改写.

2.要学会否定,不可误认为正数的反面就是负数,大于的反面就是小于.

3.“若q则p”形式的命题也是一种复合命题,但其中的p、q不一定是命题.

4.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往往可以转化为判断原命题的逆否命题的真假,因为它们是等价命题.另外,否命题和逆命题也是等价命题.

专题03 命题形式变化及真假判定(解析版)

专题03 命题形式变化及真假判定 【热点聚焦与扩展】 (一)命题结构变换 1、四类命题间的互化:设原命题为“若,则”的形式,则 (1)否命题:“若,则” (2)逆命题:“若,则” (3)逆否命题:“若,则” 2、, (1)用“或”字连接的两个命题(或条件),表示两个命题(或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成立即可,记为 (2)用“且”字连接的两个命题(或条件),表示两个命题(或条件)要同时成立,记为 3、命题的否定:命题的否定并不是简单地在某个地方加一个“不”字,对于不同形式的命题也有不同的方法 (1)一些常用词的“否定”:是→不是 全是→不全是 至少一个→都没有 至多个→至少个 小于→大于等于 (2)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否定:逻辑联接词对应改变,同时均变为: 或→且 且→或 (3)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全称命题: 存在性命题: 规律为:两变一不变 ① 两变:量词对应发生变化(),条件要进行否定 ② 一不变:所属的原集合的不变化 (二)命题真假的判断:判断命题真假需要借助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但在一组有关系的命题中,真假性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1、四类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真假性相同,同理,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所以真假性也相同.而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真假没有关联 p q p ⌝q ⌝q p q ⌝p ⌝p q ∨p q ∧p q ∨p q ∧p ⌝n 1n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x M p x p x M p x ∀∈→⌝∃∈⌝():,:,()p x M p x p x M p x ∃∈→⌝∀∈⌝∀⇔∃()p x ()p x ⇒⌝x M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知识梳理 1.命题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q且q⇏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q且q⇒p p是q的充要条件p⇔q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p⇏q且q⇏p 常用结论 充分、必要条件与对应集合之间的关系 设A={x|p(x)},B={x|q(x)}. ①若p是q的充分条件,则A⊆B; ②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B; ③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B A; ④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A=B.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x2-2x-3>0”是命题.(×) (2)“x>1”是“x>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若原命题为真,则这个命题的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4)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教材改编题 1.“a>b”是“ac2>bc2”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p p)”与“否命题”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准确无误地理解和或“命题的否定(非写出一个命题的否定形式和否命题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 AB”的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则一、命题“若ABAB”就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若非,则,则非”为原命题,那么,设命题“若否命题只是“若……则……”命题的四种形式中的一种,如果一个命题不能化为“若……ppp的否,非则……”形式,那么该命题就没有讨论否命题的可能;对于命题叫做命题?ABA p,,任何一个命题都有否定形式,命题“若)”的否定形式为“若定(记作,则B”.显然,则非“否命题”是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同时否定,“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即“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的条件相同,结论相反. ba1?,则2?2a?b) 江苏高考”的否命题为 . (2005.例1.命题“若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由原命题写出其否命题,既要否定命题的条件又要否定其结论ba12?a?b,则2?. 解:由题意原命题的否命题为“若”ba1b,则2?2?a?”评注:该命题的否定形式为“若,只 是否定原命题的结论.: 例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形式及其否命题x3?x00|?|2x?y?5x|?|y?yy. ,,则且全为;,则(1)若(2)若3x?5?y?y?2x,则且解:(1) 命题的否定为:若;3x?5?yy?2x?否命题为:若;,则或 x00|?|?|yx|y,则不全为,; (2) 命题的否定为:若x00?|y||x|?y. 否命题为:若,不全为,则如果一个命题不是“若……则……”的形式,可以将其改写成“若……则……”形式的“改写”这种使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更加明确,便于写出命题的否定形式及其否命题.命题,. 的形式有时不是惟一的,因此,同一命题的否定形式也可能不一样BA: ,则例3.将下列命题 改写成“若”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否命题与否定形式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x0?aby?ax?. 的值随(2)时,函数值的增加而增加解:(1)原命题可改写为: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则它是菱形,否命题为: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则它不是菱形;?p否定形式()为: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则它不是菱形;x0a?b?y?ax时,若原命题可改写为:(2)增加,则函数的值也随着增加,1 专心爱心用心. x0?ay?ax?b的值也不增加;不增加,则函数否命题为:时,若?x0?a p y?ax?b的值不增加;否定形式(增加,则函数)为:时,若 x a?0y?ax?b的值也增加,,则函数原命题也可改写为:当增加时,若x a?0y?ax?b的值不增加. 否命题为:当,则函数增加时,若?x a?0p y?ax?b的值不增加)为:当. 增加时,若否定形式(,则函数评注:(1)有些命题由三部分组成:大前提、条件和结论,正确地分析命题的结构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准确把握和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否定形式与否命题的关键是能否将命题中的关键词语写成它的否定词语. 常用词语的否定如下表: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辨析 (1)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辨析 在学习“简易逻辑”时,有些同学对命题的否定不知如何把握且容易与一个命题的否命题混淆,本文想就此作一辩析. 一、辨析 1、定义区别 定义原命题:若p,则q 命题的否定指对结论的否定若p,则非q 否命题指对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同时否定若非p,则非q 2、真假关系表 命题的否定形式、否命题与原命题的真假关系表: 原命题否定形式否命题 真假 与原命题的真假无关 假真 3、常用关键词的否定 把握好命题的否定和正确地写出命题的否命题,必须掌握一些关键词语的否定,见下表: 正面词语大(小)于是或有全都任何所有的 否定词语不大(小)于不是且无 不都某些有几个 不全 正面词语至少有一个任意两个至多有n个任意的都是 否定词语一个都没有某两个至少有n+1个某个不都是 二、例题讲解 [例1]写出命题“相似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否定形式及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解:原命题:相似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 原命题的否定形式:相似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真). 原命题的否命题:不相似的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真). 注:原命题与原命题的否定形式的真假相反. [例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命题: ⑴若m>0,则关于x的方程x2+x-m=0有实数根; ⑵若x,y都是奇数,则x+y是奇数; ⑶若abc=0,则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 ⑷当c>0时,若a>b,则ac>bc. 解:原命题的否命题分别是: ⑴若m≤0,则关于x的方程x2+x-m=0无实数根; ⑵若x,y不都是奇数,则x+y不是奇数; ⑶若abc≠0,则a,b,c全不为0; ⑷当c>0时,若a≤b,则ac≤bc. 评注:将以上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中关键词加以否定即可,⑴“>”、“有”;⑵“都是”、“是”; ⑶“=”、“至少有一个”,⑷“<”,要注意“c>0”是大前提,不要对其进行否定. [例3]写出命题“若△ABC是等腰三角形,则它有两个内角相等”的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解:否命题:若△ABC不是等腰三角形,则它的任何两个内角不相等(真);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怎样判断命题的真假

怎样判断命题的真假 判断指导 1.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常分三步:先确定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再指出其中简单命题的真假,最后由真值表得出复合命题的真假. 2.判断一个“若p则q”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假,不能用真值表时,可用下列方法:若“p q”,则“若p则q”为真;而要确定“若p则q”为假,只需举出一个反例说明即可. 3.判断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有时可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这一关系进行转化判断. 例1 “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0”是( ) (A)p或q形式的命题,是真命题(B)p且q形式的命题,是真命题 (C)p或q形式的命题,是假命题(D)不是复合命题,但是真命题 解这里p是“实数的平方是正数”。由于实数的平方不一定是正数,由命题的概念可知,p不是命题(因不能判断p的真假),同理q(实数的平方是0)也不是命题,因此,本题这样的“p 或q”组成的不是复合命题,但题干显然是真命题,故选(D). 点拨 1.应透彻理解“命题”、“复合命题”的概念,并非含“或”的语句一定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当然更不能盲目用“p或q”的真值表判断命题的真假. 2.若将题干换成“正数或0的平方根是实数”,这才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这时才能用真值表判断其真假. 例2 已知两个命题p:方程x2 – 2x + 1 = 0的两根都是实数,q:方程x2 - 2x + 1 = O的两根不等.试写出由p、q构成的“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分析先写出复合命题的三种形式,再确定p、q及非p的真假,最后由真值表判断三种形式命题的真假. 解p或q:方程x2 - 2x + 1 = 0的两根都是实数或不相等. p且q:方程x2 - 2x + 1 = 0的两根都是实数且不相等. 非p:方程x2 - 2x + 1 = 0的两根不都是实数. 因p真q假,故“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假. 点拨1.判断含有“或”、“且”、“非”的复舍命题的真假,首先要明确p、q及非p的真假,然后由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2.注意“非p”的正确写法,本题不应将“非p”写成“方程x2 - 2x + 1 = 0的两根都不是实根”,因为“都是”的反面是“不都是”,而不是“都不是”,要认真区分. 例3 若p和q都是简单命题,则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命题p真,则命题“p且q”不一定真; ②命题p假,则命题“p或q”不一定假;

根据逻辑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

根据逻辑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逻辑的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逻辑思维中,判断命题的真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逻辑关系是判断命题真假的重要方法之一,接下来我们将从逻辑关系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 一、前提和结论的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中,前提和结论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前提是指一个命题中在结论之前的命题,而结论是在整个命题中的最后一个命题。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着三种逻辑关系,即必然推论关系、否定关系和无中介逻辑关系。 必然推论关系指前提成立时,结论一定成立,例如:“所有的猫都有尾巴,这只小花猫是一只猫,所以它一定有尾巴。”在这个例子中,前提成立是指所有猫都有尾巴,小花猫是一只猫,因此它一定有尾巴。

否定关系指前提成立时,结论一定不成立,例如:“所有的狗都会飞,但是这只小狗却不能飞。”在这个例子中,前提成立是指所有狗都会飞,但小狗不能飞,因此结论不成立。 无中介逻辑关系指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例如:“李明很聪明,他的妹妹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在这个例子中,前提成立是指李明很聪明,结论是他的妹妹是一个漂亮的姑娘,两者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 二、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充分必要条件关系是指两个命题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满足第一个命题则必然满足第二个命题,反之亦然。例如:“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在这个例子中,第一个命题是“这个数是偶数”,第二个命题是“这个数能被2整除”,两个命题之间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三、命题的充分条件和充分非必要条件关系

命题的充分条件是指如果满足这个条件,则必然能得到命题的结论。而充分非必要条件是指一个命题的充分条件不是它的必要条件。例如:“一个人打了孙先生,就一定是犯罪的;但如果这个人是打了孙先生的自卫,那么他不算犯罪。”在这个例子中,一个人打了孙先生是这个命题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四、命题的必要条件和必要非充分条件关系 命题的必要条件是指如果想要得到命题的结论,则必须满足这个条件。而必要非充分条件是指命题的必要条件不是它的充分条件。例如:“要想取得高分,必须要认真复习;但如果认真复习了并不一定能够取得高分。”在这个例子中,认真复习是取得高分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综上所述,逻辑关系是判断命题真假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前提和结论的逻辑关系、充分必要条件关系、充分非必要条件关系以及必要条件和必要非充分条件关系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判断命题的真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智慧和能力。

高考数学复习-常用逻辑用语

高二复习-常用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 p ,则q ” :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 ,则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 4、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 5、若原命题为“若 p ,则q ” ,则它的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 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7、p 是q 的充要条件:p q ?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p ?,p q ≠>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 q q p ?≠>, p 是q 的既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8、逻辑联结词: (1)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全真则真,有假则假。 (2)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全假则假,有真则真。 (2)对一个命题 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真假性相反 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 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 ()p x 成立” ,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 ,记作“x ?∈M ,()p x ”. 10、全称命题 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题型】 题型一 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 【例1】下列命题: ①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并且m ⊥α,n ?β,则“α⊥β”是“m ∥n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不存在x ∈(0,1),使不等式log 2x p q ≠>

专题03 命题形式变化及真假判定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之高三复习大一轮热点聚焦与扩展(解析版)

专题03 命题形式变化及真假断定 【热点聚焦与扩展】 〔一〕命题构造变换 1、四类命题间的互化:设原命题为“假设p ,那么q 〞的形式,那么 〔1〕否命题:“假设p ⌝,那么q ⌝〞 〔2〕逆命题:“假设q ,那么p 〞 〔3〕逆否命题:“假设q ⌝,那么p ⌝〞 2、p q ∨,p q ∧ 〔1〕用“或〞字连接的两个命题〔或条件〕,表示两个命题〔或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成立即可,记为p q ∨ 〔2〕用“且〞字连接的两个命题〔或条件〕,表示两个命题〔或条件〕要同时成立,记为p q ∧ 3、命题的否认p ⌝:命题的否认并不是简单地在某个地方加一个“不〞字,对于不同形式的命题也有不同的方法 〔1〕一些常用词的“否认〞:是→不是 全是→不全是 至少一个→都没有 至多n 个→至少1n +个 小于→大于等于 〔2〕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否认:逻辑联接词对应改变,同时,p q 均变为,p q ⌝⌝: p 或q →p ⌝且q ⌝ p 且q →p ⌝或q ⌝ 〔3〕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否认 全称命题:():,:,()p x M p x p x M p x ∀∈→⌝∃∈⌝ 存在性命题:():,:,()p x M p x p x M p x ∃∈→⌝∀∈⌝ 规律为:两变一不变 ① 两变:量词对应发生变化〔∀⇔∃〕,条件()p x 要进展否认()p x ⇒⌝ ② 一不变:x 所属的原集合M 的不变化 〔二〕命题真假的判断:判断命题真假需要借助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但在一组有关系的命题中,真假性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1、四类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真假性一样,同理,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所以真假性也一样。而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真假没有关联 2、p q ∨,p q ∧,如以下真值表所示:

命题的概念和真假命题

命题的概念和真假命题 一、命题的概念和真假命题 1、命题 (1)命题的概念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语句,它必须对事情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就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数学中的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cdots\cdots$那么$\cdots\cdots$”或“若 $\cdots\cdots$则$\cdots\cdots$”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对于题设和结论不明显的命题,需先把命题改写为“如果 $\cdots\cdots$那么$\cdots\cdots$”的形式再进行判断。 (2)真命题、假命题 命题包括两种: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2、逆命题 把原命题的结论作为命题的条件,把原命题的条件作为命题的结论,所组成的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1)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区分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2)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但原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3、互逆命题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它的逆命题。 4、公理、定理 (1)公理

如果一个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那么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如:“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 (2)定理 经过推理证实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都是真命题,而真命题不一定是定理。如“如果$∠1=∠2$,$∠2=∠3$,那么$∠1=∠3$”,它是一个真命题,但不是定理。 5、证明 (1)证明 从命题的题设出发,通过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结论是否成立的过程叫做证明。 (2)证明的一般步骤 ①审题:分清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②画图:依照题意画出图形。画图时要做到图形正确且具有一般性,切忌将图形特殊化。 ③写出“已知”“求证”:按照图形,将题设与结论“翻译”成“已知”“求证”。 ④探求证题思路:根据已知条件,用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分析,探求如何证得结论,如果一步不能证出,要看能否多步进行。有时也从结论出发,探求证明过程。 ⑤写出证明过程:证明的每一步都要做到叙述清楚、有理有据。 二、命题的相关例题 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___ ①若∠1=50°,∠2=50°,则∠1=∠2。 ②内错角相等吗? ③画线段$AB=CD$。 ④如果$a>b$,$b>c$,那么$a>c$。 ⑤直角都相等。 A.①④⑤ B.①②④

命题的否定与真假洋葱数学

命题的否定与真假洋葱数学 (实用版) 目录 1.命题的否定是什么 2.命题的否定与真假的关系 3.怎样正确地否定一个命题 4.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5.实例分析: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正文 一、命题的否定是什么 在数学中,命题的否定是指对一个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命题可以表示为“若 A,则 B”,那么它的否定就是“若 A,则非 B”。命题的否定是对原命题的一种否定,它与原命题的真假相反。 二、命题的否定与真假的关系 一个命题的否定形式是真命题,当且仅当原命题是假命题。反之,如果原命题是真命题,那么它的否定形式就是假命题。因此,命题的否定与真假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判断命题的否定形式来确定原命题的真假。 三、怎样正确地否定一个命题 要正确地否定一个命题,需要保留原命题的条件,否定原命题的结论。具体来说,对于命题“若 A,则 B”,它的否定是“若 A,则非 B”。在否定命题时,要注意不要改变原命题的条件,只否定结论。 四、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的否定是对命题结论的

否定,而否命题是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进行否定。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而否命题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因此,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五、实例分析: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举例来说,命题“所有质数都是奇数”是一个假命题,它的否定形式是“存在质数不是奇数”,这是一个真命题。而否命题是“所有质数都不是奇数”,这是一个假命题。可以看出,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真假是相反的。 总之,在数学中,命题的否定是一种对命题结论进行否定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原命题的真假。要正确地进行命题的否定,需要保留原命题的条件,只否定结论。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例谈简易逻辑学习中的九点误区

例谈简易逻辑学习中的九点误区 简易逻辑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很有帮助.但是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望文生义,生搬硬套,屡屡出错.本文例谈简易逻辑学习中的九点误区,以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简易逻辑有关概念的理解,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误区1 一个陈述句是命题,祈使句也是命题,而疑问句就不是命题. 例1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命题,判断其真假. (1)李明考100分,是好学生; (2)对顶角难道不相等吗? (3)求证2不是无理数. 误解(1)是命题,是真命题;(2)不是命题;(3)是命题,是假命题. 辨析命题是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不管这个语句是陈述旬还是疑问句,只要能判断真假的就是命题,否则便不是命题.(1)中,成绩好坏不是判定好学生的唯一标准,此命题无法判断真假,故(1)不是命题;(2)虽是疑问句,但能判断真假,所以是命题,是真命题.(3)是祈使句,无法判断真假,故(3)不是命题. 小结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反诘疑问句都是命题,而不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疑问句以及祈使句都不是命题. 误区2 所有的不等式、集合运算式都不是命题. 例2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命题.判断其真假. (1)x+1≥O;(2)x2+1≥O;(3)A⊆A∪B;(4)A⊆A∩B. 误解(1)(2)(3)(4)都不是命题 辨析能判断真假的语句(或式子)是命题.(1)(4)不能判断真假,不是命题.但(2)(3)能判断真假,都是真命题. 小结能判断真假的不等式、集合运算式也是命题. 误区3 逻辑中的“或”“且”“非”与日常用语中的“或”“且”“非”含义相同. 例3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3≥2;(2)苹果是长在树上或地里. 误解按日常用语去理解,3不能等于2,故(1)不是真命题;苹果不可能长在地里,所以(2)也是假命题. 辨析从逻辑上讲,“3≥2’’等价于“3>2或3=2”,是一个“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3>2”是真命题,由真值表知(1)应是一个真命题;(2)“苹果是长在树上或地里”也是一个复合命题:“苹果是长在树上或苹果是长在地里”,“苹果是长在树上”是真命题,由真值表知,(2)也是真命题. 小结逻辑中的“或” “且”“非”与日常用语中的“或” “且”“非”含义不尽相同.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要根据真值表来判定. 误区4 一个命题,只要含有逻辑连接词“或”“且”“非”的就一定是复合命题,否则就是简单命题. 例4 判断下列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有关“命题”的几个问题

有关“命题”的几个问题 写出命题P“所有的分数都是无理数”的非P命题,大部分同学会写成“所有的分数都不是无理数”,这显然是错误的,但是新教材中没有讲清楚这类含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形式,现在对“简易逻辑”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作一论述。 一、关于命题概念: 新教材中只说: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 例如“12>5”“3是12的约数”是真命题,“0.5是整数”是假命题;“x >5”不是命题。那么对“x >5”有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1:它不是命题是什么呢? 这种需要根据前提才能判断真假的判断句叫条件命题。(教参上称为开语句),如“x >5”就是条件命题,它的真假要根据x的值来确定。而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式子都可叫做逻辑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的真假由题设条件决定。如当x=6时,x >5为真,当x=2时,x >5为假。 问题2:命题是怎样构成的? 一个完整的命题必由主项,谓项,量词和判断词四部分构成。例如命题“所有实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的主项是“实数的绝对值”,谓项“正数”,量词是“所有”,判断词是“都是”。 问题3:命题是怎样分类的? 根据量词的不同,命题可分为单称命题,特称命题和全称命题。单称命题的主项是单独的个体,量词“一个”通常被省略。如“3是正数”就是单称命题。全称命题的主项是对象的全体,常用的量词是“一切”,“所有”,“每一个”,“任何”,“都”等,也常被省略。如“整数是有理数”的完整的表示是全称命题“所有整数都是有理数”。特称命题的主项是对象的一部分,常用的量词是“有的”,“存在”,“至少有一个”,等,不能省略。如“有的实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就是特称命题。 根据判断词的不同,命题又可分为性质命题和关系命题。性质命题的判断词常用“是”,“不是”;用来判断主项是否符合某项性质。例如“3是正数”就是性质命题。关系命题的判断词常用“有”,“没有”,“存在”,“使”,“满足”;“不存在”,“不满足”用来判断主项是否符合某种关系。在语义明确的情况下判断词常被省略。例如“存在角A,使sinA=0”就是关系命题 根据命题的结构,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简单命题。 前面举例的命题都是简单命题。含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例如“3>2或3=2”,“3是正数,且3是奇数”,“3不是无理数”分别是“或命题”,“且命题”,“非命题”。它们都是复合命题。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反证法要点解密

反证法——要点解密 反证法是高中数学的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在不等式和立体几何的证明中经常用到,在高考题中也经常出现。一般用于直接证明条件较少,关系不明确,问题形式较抽象,而其反面较具体、较容易发现入手点等,正所谓“正难则反”,这也是转化思想的体现。 1.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1)反设: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其反面成立; (2)归谬:以命题的条件和所作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 (3)否定假设得出欲证结论: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 注:这里所说的矛盾常常有以下四种情形: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假设矛盾;与已知的定义、定理、公理矛盾;自相矛盾。 2.反证法解决的常见题型: (1)否定性问题: (2)存在性问题; (3)唯一性问题: (4)分类性问题。 例1 若,x y∈{正整数},且2 x y +>。 求证:1 2 x y + <或 1 2 y x + <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分析:注意到“至少”字样,可考虑用反证法证明。 证明:假设1 2 x y + ≥与 1 2 y x + ≥同时成立, 又0,0 x y >>,∴ 12, 12. x y y x +≥ ⎧ ⎨ +≥ ⎩ 将以上两式相加得2 x y +≤,这与已知条件2 x y +>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

故12x y +<或12y x +<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导评:反证法的逻辑根据为:要证明命题“若p 则q 为真”,该证“若p 则q ⌝为假”,因此,反证法的核心是从q ⌝出发导出矛盾。 例2 设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中的a 、b 、c 均为整数,且()0f 、()1f 均为奇数,求证:方程()0f x =无整数根。 分析:若直接证明否定性命题比较困难,故运用反证法处理。 证明:假设方程()0f x =有一个整数根k ,则20ak bk c ++=。① ∵()0f c =,()1f a b c =++均为奇数,∴a b +必为偶数, 当k 为偶数时,令()2k n n Z =∈,则()224222ak bk n a nb n na b +=+=+必为偶数,与①式矛盾; 当k 为奇数时,令()21k n n Z =+∈,则()()2212ak bk n na a b +=+++为一奇数与一偶数乘积,必为偶数,也与①式矛盾。 综上可知方程()0f x =无整数根。 评注:解此题的关键是让2ak bk c +=-不成立,即2ak bk +为偶数。 例3 求证:一元二次方程至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分析:所谓至多有两个,就是不可能有三个,要证“至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只要证明它的反面“有三个不相等的根”不成立,即证明了原命题,可考虑用反证法。 证明:假设方程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根1x 、2x 、3x ,则21122223 30,0,0.ax bx c ax bx c ax bx c ⎧++=⎪++=⎨⎪++=⎩(1)(2)(3) 由(1)-(2)得()120a x x b ++=,(4) 由(1)-(3)得()130a x x b ++=,(5) 由(4)-(5)得()230a x x -=。

新高考高中数学1.2.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类型题

命题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类型题 数学思想:集合与补集,数型结合、正难则反 一、判断命题的真假 例1:(正面) 设集合A,B,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A⊈B⇔与对任意x∈A,都有x∉B;②A⊈B⇔A∩B=φ;③ A⊈B⇔B⊆A⊆⊆A⊈B⇔⊆⊆x⊆A⊆⊆⊆x⊆B⊆⊆⊆⊆⊆⊆⊆⊆⊆⊆ ⊆ ⊆ 点评:正确的命题要有充分的依据,不一定正确的命题要举出反例,这是最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也是两种不同的解题方向,有时举出反例可能比进行推理论证更困难,二者同样重要。 例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反面) (1)若a>b,则ac2>bc2; (2)正项等差数列的公差大于零。 解: (1)假命题,当c=0时,ac2=b c2; (2)假命题,如数列20,17,14,11,8. 点评:判断一个命题为假命题,只要举一个反例即可。 例3:(利用等价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 命题“若a>-6,则a>-3”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因为原命题为假命题,所以其逆否命题为假命题。因为其逆命题若“a>-3,则a>-6” 为真命题,故选B。 点评:因为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真假性保持一致,原命题的否命题与原命题的逆命题也互为逆否命题,所以判断原命题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性时,只需判断两组逆否命题中的各一个命题的真假性即可。四种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只能是0,2或4个。 二、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及充要条件的方法 例4:(集合思想) 已知p:|x|<1.q:x2+x-20<0,试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 解:设p、q对应集合P,Q,则P={x|-1q,且q⇏p,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q➩┐p,┐p⇏┐q,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点评:若给出两个条件,通过数轴或者veen图得到两个条件的范围大小,从而得出结论。运算过程中,还可能用到补集的思想。 例5:(集合思想) “x>1”是“x2>x”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设A={x|x>1},B={x|x2>x1}={x|x>1或x<0}.显然A⫋B,故x>1⇒x2>x,但x2>x➩x>1,故选A.

备战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热点难点)专题07“真假猴王”-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2021年整理)

专题07“真假猴王”-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考纲要求: 1、考查对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意义的理解,叙述简单的数学内容; 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并判断真假。 基础知识回顾: 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命题中的“且”“或”“非”叫做逻辑联结词. (2)简单复合命题的真值表(用于判定复合命题的真假): 【注】口诀:真“非”假,假“非”真,一真“或”为真,两真“且"才真 2、全 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常见的全称量词有:“任意一个”“一切"“每一个”“任给”“所有的”等. (2)常见的存在量词有:“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有一个”“某个”“有的”等. (3)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 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1)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全称命题.(2)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特称命题. 4、命题的否定 (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2)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2)p 或q 的否定为:p 且q ;p 且q 的否定为:p 或q 。 全称命题:全称命题的否定(): 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 【注】命题的否定,即,指对命题的结论的否定; 命题的否命题,指的是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同时否定. 应用举例: ⌝⌝⌝ ⌝ p ,()x M p x ∀∈p p ⌝,()x Mp x ∃ ∈⌝:p ,()x M p x ∃∈:p ⌝,()x M p x ∀ ∈⌝p p ⌝p p p

类型一、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 【例1】【2017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考模拟试卷(二)】已知命题 ,命题,则下列为真命题的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因为 ,所以命题 是假命题;因为时, , 所以命题 是真命题;故是真命题,应选答案C . 【例2】【2017贵州省贵阳市一中高三摸底考试】若命题p :函数y =x 2 -2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命题q :函数y =x -错误!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则( ) A .p ∧q 是真命题 B .p ∨q 是假命题 C .p 是真命题 D .q 是真命题 【答案】D 类型 二、全(特)称命题的真假判断 【例3】【2017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命题“,”的否定是“,”; ②“若 ,则 ”的否命题是“若 ,则 ”; ③若“”或“”是真命题,则命题,一真一假; ④“函数 有零点”是“函数在上为减函数”的充要条件。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根据全程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否定关系,可知①是正确的; ()1 :0,,s i n p x x x x ∀∈+∞=+:,1x q x R π∃∈<()p q ∧⌝()()p q ⌝ ∧⌝()p q ⌝∧p q ∧1 2x x +≥1 :,s i n p x R x x x ∀∈=+ 1x =-11 1 ππ-=<:,1x q x R π∃∈<()p q ⌝∧⌝ ⌝ ()0,2x ∀ ∈33x x >()0,2x ∃∈33x x ≤3 πθ=1cos 2 θ= 3 πθ≠ 1cos 2= p q ∧p q ∨p q 21x y m =+-lo g m y x =()0,+∞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6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的真假判断

专题6 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判断 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判断 命题p∧q、p∨q、非p真假判定 简记为“p∧q两假才假;非p与p真假相反〞. 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关键及步骤 (1)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关键是正确理解“或〞“且〞“非〞含义,应根据命题中所出现逻辑联结词进展命题构造分析与真假判断. (2)判断命题真假步骤 根据复合命题真假求参数步骤 (1)根据题目条件,推出每一个命题真假(有时不一定只有一种情况); (2)求出每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参数取值范围; (3)根据给出复合命题真假推出每个命题真假情况,从而求出参数取值范围. 命题p:关于x不等式a x>1(a>0,且a≠1)解集是{x|x<0},命题q:

函数y =lg(ax 2-x +a )定义域为R ,如果p ∨q 为真命题,p ∧q 为假命题,那么实数a 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关于x 不等式a x >1(a >0,且a ≠1)解集是{x |x <0},知00解集 为R ,那么⎩⎪⎨⎪⎧ a >0,1-4a 2<0,解得a >12. 因为p ∨q 为真命题,p ∧q 为假命题,所以p 与q 一真一假,即“p 假q 真〞或“p 真q 假〞, 故⎩⎪⎨⎪⎧ a >1,a >12或⎩⎪⎨⎪⎧ 01或0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辨析《命题与量词、基本逻辑联结词》常见陷阱

辨析《命题与量词、基本逻辑联结词》常见陷阱 一﹑围绕命题的概念设置陷阱 判断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在于能不能判断其真假,不要一概而论某种语句就是命题,某种语句就不是命题只有对命题概念有深刻理解和认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命题人往往就会利用学生对命题概念的认识模糊设置陷阱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 1菱形难道不是平行四边形吗 2对=1,有2<0 错解:12都不是命题 辨析:上述解法错误的原因是没能准确理解命题的概念,误认为只有判断语句陈述句才能表示命题事实上,只要是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都是命题,1是通过反诘问句对菱形是平行四边形作出了判断,是一个真命题;2是命题,但是一个假命题,学生误认为是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因为=1时,2<0显然为假 二、围绕“或”的含义设置陷阱 在三个基本的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中,“或”是最难理解的,其难点就是要正确区别它与日常用语中的“或”的不同点日常用语中的“或”,带有两者选择其一的意思如:我准备到北京或上海逛逛,意思是或去北京,或去上海,绝没有两地都去的意思,如果两地都去,应说成:我准备到北京和上海逛逛逻辑联结词“或”,用在数学命题的分解与合成上,包含了三层:如ab=0包含了“a=0,b≠0;或a≠0,b=0;或a=0且b=0”命题人常常会利用数学中“或”的三层含义来设置陷阱 例2若命题:方程+2-1=0的根是-2,命题q:方程+2-1=0的根是,则命题“方程+2-1=0的根是-2或1”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真”或“假”命题错解:由条件易知命题与命题q都是假命题,而命题“方程+2-1=0的根是-2或1”为“∨q”,故就填假命题 辨析:上述解答就是混淆了数学教材中的“或”与日常生活中的“或”这是因为命题“方程+2-1=0的根是-2或1”中的“或”不是逻辑联结词,有“和”的意思因此所判断命题应为真命题 三﹑围绕“非”的含义设置陷阱 利用逻辑联结词“非”对一个改写为“若,则q”形式的命题进行否定时,只否定结论q,不能否定条件,即正确的否定是“若,则非”,而不能将条件和结论都否定,即“若非,则非q”命题人会围绕是否对条件进行否定设置相应的陷阱,如果概念不清,则是易上当的例3写出下列命题:“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否定,并判断其命题的真假 错解:命题的否定⌝:“两组对边不都平行的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命题为真 辩析:此解法可以看到所给命题与非命题都是真命题,这和原命题与非命题之间的真值关系矛盾,所以它的否定形式应为假,故上述解法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就是命题中的条件进行了否定,因而正确解答是:原命题的否定为“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四、围绕“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设置陷阱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这一知识点,它在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中为新增加内容,命题人围绕这其设置陷阱也就不足为奇了由于某些命题在不影响意义表达的情况下省略了全称量词,命题人就会针对这一点给作题者设置了一定的陷阱 例4写出命题:“四边形是矩形”的⌝形式

2021届高考数学(理)考点复习: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含解析)

2021届高考数学(理)考点复习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命题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q且q⇏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q且q⇒p p是q的充要条件p⇔q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p⇏q且q⇏p 若条件p,q以集合的形式出现,即A={x|p(x)},B={x|q(x)},则由A⊆B可得,p是q的充分条件,请写出集合A,B的其他关系对应的条件p,q的关系. 提示若A⊂≠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2020•天津)设a R ∈,则“1a >”是“2a a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由2a a >,解得0a <或1a >, 故1a >”是“2a 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 2.(2020•上海)命题p :存在a R ∈且0a ≠,对于任意的x R ∈,使得()()f x a f x f +<+(a ); 命题1:()q f x 单调递减且()0f x >恒成立; 命题2:()q f x 单调递增,存在00x <使得0()0f x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1q 是p 的充分条件 B .只有2q 是p 的充分条件 C .1q ,2q 都是p 的充分条件 D .1q ,2q 都不是p 的充分条件 【答案】C 【解析】对于命题1q :当()f x 单调递减且()0f x >恒成立时, 当0a >时,此时x a x +>, 又因为()f x 单调递减, 所以()()f x a f x +< 又因为()0f x >恒成立时, 所以()()f x f x f <+(a ), 所以()()f x a f x f +<+(a ), 所以命题1q ⇒命题p , 对于命题2q :当()f x 单调递增,存在00x <使得0()0f x =, 当00a x =<时,此时x a x +<,f (a )0()0f x ==, 又因为()f x 单调递增, 所以()()f x a f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