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与中国汉民族文化的联系

汉民族文化传统与心理对修辞的影响

091112208 赵婷

摘要:汉语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产生于汉民族的交际活动之中,必然受到民族文化观念的影响,汉语修辞方式折射出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折射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语言与文化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相互关联共变。汉语修辞是汉族人民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渐积累、反复总结而形成的,其中蕴含了不少汉民族特有的文化观念以及汉民族的心理特征。在众多辞中,我们不难看到其中闪烁着的汉民族文化的光芒,同时汉民族文化传统与心理也制约着各种修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综上所述汉民族文化对修辞活动是有无处不在地影响的。

关键词:汉语修辞,汉民族文化传统,内涵,影响与制约

汉语修辞的民族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观念,二是修辞方法。修辞观念即人们在修辞研究与修辞运用中对“修辞”的根本态度与基本观点,具有一定的人文范畴。修辞方法即人们在修辞研究与修辞运用时表达、体现这种态度与观点的主要途径与基本手段,具有独特的民族内涵。

首先,我们从修辞观念的人文范畴入手来看。“修辞”最早见于《易经》:君子进德修业,忠信,修辞立其诚。“修辞”与“立诚”结合在一起。展示了它最深刻的意义,显示出汉语修辞与中国文化观念的特点、哲学思想的血脉关系。这一命题一方面体现了“人言合一”的认识观,一方面也体现了“道器合一”的技术观。这里“人言合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是一致的。在中国文化中,的强调先天和谐,即人与言的和谐。“修辞立其诚”就是把人与修辞联系在一起,是内在的“诚”与外在的“辞”通过“修”这种人的活动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这里的“道器合一”是指修辞的技术特点。雇人特别注意炼字炼句,注意修辞方法的研究与运用。如比喻、对偶、排比、婉,曲、双关、顶回文、衬托等。所以,汉语对形式美的追求,对修辞技术的探讨,不只是重视形式的表现,也是一种对境界的探寻,是一种高尚而博大的文化精神的体现。

其次,我们从修辞方法的民族内涵来看。汉语修辞技巧的产生与运用都传递与渗透着汉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有着深厚的民族内涵。主要分为以下三点:第一,直观感受的整体把握。汉民族思维的基本特征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色,凭借直觉对事物进行直觉的判断和选择。直觉思维特征渗透到汉语修辞中,往往把认知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强调其整体性的功能与活动。汉语修辞传统主要以意象与比喻为工具,给人以形象化、感受性的效果。首先,修辞要符合题旨情境,即要符合全文的主题和语境;其次,汉语修辞格讲究形象、生动;在直觉思维的影响下,汉语修辞表现出明显的重形象轻抽象的语言

特征;汉语的比喻、比拟、象征、借代、通感等修辞方式的产生,就是受这种直觉思维方式的影响。

第二,辩证统一的修辞模式。“物极必反”等重要思维原则体现了汉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的思维特征,这种特征也大影响到汉民族的文化追求,形成了汉民族修辞艺术辩证统一的特色,辩证统一的思维观点在语言中,在修辞方式中有体现。例如,语音修辞讲究平仄调配、抑扬顿挫、韵律和谐、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搭配运用。在词语修辞中,词语讲究褒贬易色、升降使用、古语词和白话词、普通话词与方言词语的选用等。在句式修辞中,句型长短,句式的松散,结构的整散等;修辞格中的对比、反衬、同异、矛盾修辞等;篇章修辞中的先抑后扬法、虚实搭配法、曲直表达法、对比法等;表现风格上存在着豪放与柔婉、简约与繁丰、含蓄与明快、藻丽与朴实、幽默与庄重等等。

第三,观念心态文化的引导。汉民族观念心态文化中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重和谐,包括情感心理、审美情趣、艺术创作、美学要求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在精神文化、语言风格、语音、词汇、句式、辞格方面也体现这种重和谐的理念。例如,语言风格上的和谐美、对称美、均衡美、整齐美;语音上的韵脚和谐、平仄相间、音节整齐均匀;辞格上的对偶、排比、顶针、回环。

除以上从汉语的修辞观念与修辞方法两大层面进行讨论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零碎的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汉语修辞讲究执着的人文追求——“炼字”。炼字,就是指词语的锤炼,在汉语的修辞中有极高的地位。炼字追求的境界就是要达到一字传情的境界,用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意境深远,令人回味,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

其次,汉语修辞具有意象性。意象性,即具象性、可视性、情感性。意象经过文人的长期锤炼,意蕴深厚,情感丰富,表现力极强。

最后,汉语修辞特别注意含蓄美。中国人具有一种含蓄的文化心理,有雨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心理观念上,注重含蓄和谐,在语言上推崇含蓄美。受深沉含蓄文化心理影响的汉语修辞格主要有双关、婉曲、映衬、反语等。双关是利用语音或者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有表面和内在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由于这种修辞方法本身具有表层和深层两重意义,所以在表达上显得内涵丰富而婉转慰藉,具有一种独特的效果。

例如: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这里利用“晴”与“情”的谐音构成双关,表面上说的是“晴”,实际上说的

是感情的“情”,含蓄表达了男女之间的感情。因为双关运用具有汉民族的文化基础,所以形成了汉民族常用的修辞格。

这样看来,我们就不难发现,我们汉语的修辞格不论多么丰富多样,都与我们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观念无法分割。修辞格就像是一颗明珠,折射出我们汉民族和谐统一,含蓄内敛,辩证聪慧的深刻文化内涵。当然,这些饱含着我们深刻文化内涵的修辞也与我们的生活与交际遥相呼应。

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与文化、翻译的内在关系

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与文化、翻译的内在关系 修辞,它本身也是汉语文化的一种体现,其形式多而复杂。本文认真地讨论了汉语中修辞的内涵,分别深入地分析了修辞与文化及修辞与翻译的内在联系,为汉语中常见的修辞的英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标签:修辞;文化;翻译;关系 一、修辞的内涵 修辞是指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根据特定的目的精心选择用语的过程与方式,其目的是力求把话语说得更加的準确和明白,更加的生动和精彩,更能表达说话人的思想和情感。好多时候,因为一句话,你可能就在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同时也把受话者给说笑了,反之,也会让受话者十分恼怒,根本不想再听你说下去,这样一来,不仅没有表达你想表达的意思,反而还伤了双方的感情。由此可见,对于同一个意思,你会说和不会说,其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正所谓:说话是一门艺术。而修辞,正是指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运用到的艺术。在这里,笔者想明确一点,那就是:修辞不是简单地对语言文字进行修饰和加工,更不是刻意求工,给其涂脂抹粉,让其虚张声势。提到修辞,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个概念:修辞格。所谓修辞格,即指在对语言进行修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相对而言比较固定的语言格式,也称其为修辞方式、修辞手段、修辞方法或辞格。修辞格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能生动形象地表意;二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规律;三是语言形式极为特殊。 二、修辞与文化的内在联系 修辞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从而都有各具特色的审美观,这些审美观又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修辞也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文化,修辞的风格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体现。 汉语具有诸多方面的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形成许多汉语所特有的修辞方法,如:声调的抑或扬可以形成平仄;许多单音节词可以形成押韵等。另外,因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成语和典故,这些成语和典故使汉语变得言简意赅,独具极强的表意能力。请看下面的例子: 汉语英语 (1)一箭双雕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2)害群之马black sheep

汉语修辞的民族文化内涵

汉语修辞的民族文化内涵 “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文言》修辞立其诚,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乾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今天我们所谓的“修辞”只是以字面上讲的是“修饰文辞,美化语言”的意思,在广义一点即为“调整言辞,在考虑内容剪裁的同时,推敲词语和句子,斟酌篇章”之意。汉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民族,汉语修辞技巧的产生于运用都传递与渗透着汉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有着深厚的民族内涵。 关键词:直观感受辩证统一和谐对称炼字含蓄内敛 一:直观感受的整体把握 直觉思维一直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色,仅凭借直觉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选择与判断。汉语修辞注重直观感受的整体把握,强调整体性的功能与活动。汉语修辞传统主要以意向与比喻为工具,给人形象化、感受化的效果。汉语修辞要符合题旨情景,符合全文的主题和意境。汉语修辞格讲求形象、生动。在直观思维的影响下,汉语修辞表现出明显的重形象轻抽象的语言特征。汉语的比喻、比拟、象征、借贷、同感等修辞方式的产生就是受这种直觉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辩证统一的修辞模式 中国人具有辩证统一的思维特征,“物极必反”是中国人的重要思维原则,它也体现在修辞中。汉语修辞无论是语音修辞的使用、词汇修辞的搭配、句式修辞的运用,还是修辞格、篇章修辞与表现风格的展示都体现了辩证统一的基本思想。例如词语修辞中的词语褒贬易色、升降使用,古语词和白话词,普通话词与方言词语的选用;修辞格中的对比、反对、同异、矛盾;语音修辞中的平仄调配、抑扬顿挫、韵律和谐、单音节与双音节词的搭配运用;篇章修辞的先扬后抑、虚实搭配法、曲直表达法、对比法;表现风格中的豪放与柔婉、简约与繁丰、藻丽与朴实、幽默与庄重等等,无一不体现辩证统一思想的。 三:和谐对称的审美观念 汉民族观念心态文化中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重和谐讲究对称。谐音的最大特点就是谐音和它的本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稳定的固定关系。它们相互对称、极其和谐。这使一个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如温庭筠的《杨柳枝》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一诗中的“烛”其表“嘱”,“围棋”意为“违期”等。汉语修辞的语言风格同时也体现出和谐对称的特点,语音上表现为韵脚和谐、平仄相间、音节整齐匀称;词汇上主要体现在四字格式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中;句式上是结构对称句或整句;修辞就体现在对偶、排比、顶针、回环上。这充分的体现了汉民族和谐对称的审美情趣。 四:执着的人文追求——“炼字” 这里所谓的“炼字”是根据篇章的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经过反复斟酌、推敲,从而挑选出最贴、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的。炼字也是修辞方法之一,也是汉语修辞的民族文化内涵。炼字在汉语修辞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炼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要达到一字传情,用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意境深远,令人回味,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炼字时应注意要看清对象,适应具体的语言环境。如唐代诗人贾岛在《题李凝幽居》一诗的“僧敲月下门”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 【内容摘要】修辞内容、修辞手段和修辞效果的生成无不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因而由这些因家构成的修辞现象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汉语修辞现象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从民族文化角度考察、研究修辞现象,解释修辞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将有助于指导修辞实践.灿烂的汉文化促生并影响应了汉语修辞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汉语修辞些独特的表达方式与表达技巧。从文化的角度去关注修辞,我们叫以更准确地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认识和阐释修辞现象,这对丰富语言理论和语言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修辞影响 修辞是语言各要素的综介运用,是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景、运用多种语言手段、追求理想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汉语的修辞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丰富多彩,蔚为大观,这切都根植于汉文化的深厚底蕴。许多修辞现象是山文化因素造成的,需要从文化的背景中加以阐释,才能获得恰当的认识与理解。种种修辞技巧的产生与运用都传递与表露着汉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情调。 一、修辞学研究对象的文化透视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现象.任何修辞现象都包含修辞内容、修辞手段和修辞效果等等因素。修辞手段用以表达修辞内容,修辞效果通过修辞手段来实现,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构成修辞现象的整体.这个整体之中的三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凝聚、积淀着民族的世界观、哲学思想、思维模式、观念心态、宗教信仰、风俗民情、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因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文化决定人的存在,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以及感情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修辞现象是产生于人类交际活动之中的言语现象,当然不会不受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修碎活动的每一环节、修辞现象的每一成素都无不显笼着社会文化的痕迹。 修辞内容即包装在言语成品中的思想内容,它是客观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客观对象是第一位的,没有客观对象,就没有修辞内容,也就没有修辞现象.但是,修辞内容并非客观

谈汉民族文化心理对古代诗歌修辞的影响(1)

谈汉民族文化心理对古代诗歌修辞的影响(1)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养育了各种文化类型,这是文化的民族性。任何一种民族的文化特点,往往要通过文化赖以存在的各种 条件的综合作用、长期积淀才能形成,深深地积淀在一个民族的心理意识之中。本文将从具体修辞现象入手来分析汉民族文化心理对古代诗歌修辞的影响。一、汉民族 喜新求异的文化心理与诗歌语言锤炼古人写诗文,喜新求异,注重锤炼,讲究 言简意赅,讲究字异而义同,练字之功非常重要,其目的是要将最恰当贴切的词语用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以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词语的选择、锤炼必须富有创新精神,达到“语不 惊人死不休”的境界。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唯陈言务去”,就是主张语言运用上力 求独创、新颖、恰切、得体,这是喜新求异文化心理在诗歌表现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通过对诗歌语言的锤炼,使诗歌语言简洁、凝练,避免冗杂,使诗句达到语句精炼、意境悠远的表达效果,是古代文人对语言常规用法的超越和突破,又是诗人展示才华、卖弄学识的外露,是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惯例。诗的语言的精炼是指诗中把不必要的字、句 删去,尽量用最少的字句表情达意,“凡诗需字少意多,以十字道一事者拙也,约之以五 字则工矣。以五字道一事者拙也,见数事于五字则工矣。”(方干《赠路明府》)前人言诗,拈出一个“工”字,这“工”字既指诗的语言又指结构,而从语言方面来看,它既指语言的精炼,又指语言的形象生动。它通过炼字、炼句和炼意三种方法达到这一目的。从诗 词语言精炼的角度看,“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知所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以一语胜人千百,此真炼也。”(赵翼《瓯北诗话》)因此, 古代诗人都注重在炼意上下功夫。古典诗词中的炼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提炼主题,使诗的立意更高,即使诗具有更好更深的思想内容。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短短十个字写出了天下的贫富对立,这是以高度概 括性的语言而使诗句精炼。诗人的炼字、炼句和炼意,不仅是为了语言的精炼,同 时也是为了语言的形象生动。诗人们从修辞学的角度,推崇诗词字句的工巧,把字工句警当作毕生追求的目标。字句锤炼得好,可以带动全篇,所谓一字妥帖,则全篇生色。尤其在诗词的关键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中的“淡”和“滴”,历 来备受赞赏。“淡”状出视觉感受,“滴”达出听觉感受,“淡”和“滴”渲染出一种冷漠、孤寂 的境界。再如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被人称赏,是因为诗句写出 了春满江南的蓬勃景色,而这则得力于“绿”字的锤炼。据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王安石 原稿作“到”,又改“过”“入”“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这个“绿”字果然鬼斧神工, 把春天的气息鲜丽地点化出来。可见,新奇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中的一个文化传统 心理。正如前边指出的,修辞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而新奇求异的文化心理,促使修辞技巧的产生和推广。二、汉民族的均衡审美文化心理与诗词修辞的均衡美 均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民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这一

汉民族文化传统与汉语修辞

汉民族文化传统与汉语修辞 修辞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这里所谓文化传统,包括由种种因素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哲学观点,审美观点,以及反映这些特征、习惯、观点的各种文化成就。 ①在汉语修辞中大量用“比”,用得多,用的方面广。“比”的方式有种种,总的就是不直说,而以此喻彼,让听者或读者自己去理解。一般修辞学上讲的“明喻、隐喻、借喻”等都是“比”,就连“夸张”、“移就”等,往往也是“比”或者包含有“比”的因素;各种成语,许多都是“比”的运用。大量的、多方面的用“比”,反映汉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侧面。有些比,许多年来长期使用,几乎成了一种定型的惯用语,甚至浓缩成为一个常用词,如“推敲”、“琢磨”等。在汉语词汇里有一部分词,实质上就是用比的方法构成的。这样的词并不是先有一个基本义或本义,然后才孳生出来一个比喻义(如“扣帽子”的“帽子”,“背包袱”的“包袱”),而是即以比喻义为本义的,如“蚕食”、“鲸吞”、“瓜分”、“席卷”、“囊括”、“海碗”、“海量”、“童心”、“水蛇腰”、“八字脚”、“漆黑”、“焦黄”等。动词、名词、形容词各类里都不少。不少文章整篇是一个比喻,用来阐明一种道理。这个事实是汉语用比特别多的一个有力证明。喜欢用比,善于用比,既是民族智力和语言素养的反映,也有某些社会历史因素,并且产生某些社会影响。历代很多关于婉言进谏,以至象《史记·滑稽列传》中那些俳优用幽默的比况向君主进谏成功的例子。同时, 探求“弦外之音”,向字里行间揣测含有什么深文大义,以至流于牵强附会的风气也很盛。《诗经》里不少民歌以及历史上其他一些状物抒情的诗文被解释成为称颂在上者的事情很多;被解释成为讽刺在上者因而遭受贬谪以至酿成文字狱的事例也不少。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现代。借助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的研究方法对汉语修辞的这种习尚进行研究,是汉语修辞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 ②以整齐、对称为主,以参差错落为辅的审美观,在民族文化传统的好些方面有所反映,例如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修辞,特别是书面语言的修辞,具有同样的特点。无论诗、赋、词、曲、各体散文,都是一样,既见于整首、整篇的总的结构,也见于段落语句的局部组织。不仅古文如此,而且从早期的比较接近口语的白话散文小说,包括中短篇的所谓话本小说和长篇的所谓章回小说,直到“五四”运动之后,以至目前,各体散文都已使用白话,这种整齐对称和参差错落相间杂的特点,始终明显地存在。这是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审美观在语言运用中的反映。探讨这种审美观的形成,是美学研究对象之一。 ③在汉民族文化传统的许多领域中,广泛运用一种朴素的辩证观点。事物被认为是包含着两种对立因素的统一体。这两种因素被概括为“虚”和“实”两个范畴。“虚”与“实”的关系被说成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修辞,同样运用这种观点。无论诗、文,都有“虚写”和“实写”之分。整首,整篇,有虚写部分和实写部分。虚的部分和实的部分相资相生,相辅相成,或足以引起读者的悬念,或有助于读者理解而又节省笔墨,或足以引起读者深思与感情上的共鸣。在语言表达中有意识地运用“虚实”观点,取得某种效果,这是汉语修辞的又一个特点。 汉语修辞学中古今一贯的两个基本观点历史上,汉语修辞学专著极少,直到20世纪初叶之后才渐渐增多。在历代的各种论著中,有关修辞的论述并不少见。集中起来,可以看出,有两个基本观点是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 ①自古以来,有关语言表达的有两组概念。一组包括“道,义,理,情,志,意”等,都属于思想、感情之类,也就是表达的内容方面;另一组包括“文,辞,章,文辞,文章,辞章”等,都属于言辞组织之类,也就是表达的语言形式方面。前者概括称之为“质”,后者概括称之为“文”。总的要求是“质文相资”,也就是形式和内容要相适应,相协调,相辅相成。其后,在“质”的方面,逐渐突出了“道”,于是有“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等说法。再后,又有“义理,辞章,考据”的说法,针对往往陷于空疏说教的所谓“道”,改为突出“义

修辞学资料

修辞概论 编辑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学科。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即如何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揭示修辞现象的条理、修辞观念的系统,指导人们运用和创造各种修辞方法怜恰当地表现所要传达的内容。它与语用学联系较紧。 修辞学 修辞学主要研究的是辞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境、语体有关)、言语风格等 修辞可分为:信息修辞、语用修辞、心理修辞、社会心理修辞、模糊修辞、接受修辞、对比修辞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修辞可以令人: 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更清楚了解别人的意思,不会受修辞手法的影响而有所误解 便于分析、欣赏文学作品。 词语渊源 编辑

汉语中的最早的修辞一词出现在《易·乾卦·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是修饰文辞的意思 修辞的“辞”可以分为文辞(写文章所用的)和言辞(或称语辞,口头说话所用的)。最初的修辞和语言一样,重心都在说话方面;就连“辞”这个字最初也是指言语,而非文字的组合——说文解字:“讼辞也。”後来重心才向文辞发展。 发展演变 编辑 修辞学是由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发展起来的。这时的修辞学更适合称为修辞术,是指演说的艺术。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修辞术》的第一句,他描述修辞为辩证法的相对物,即是说辩证方法是找寻真理的要素,修辞方法便用作交流真理。 修辞学历史 在中国古代,先秦就已经有了关于修辞的零星言论。例如庄子很重视寓言的效果;惠施十分重视比喻手法。两汉时期的学者曾激烈讨论《诗经》的基本修辞手法:赋、比、兴。 魏晋之后,不少文学批评作品如各式各样的诗话、词话都有谈论修辞,但专门谈修辞学的作品还很少。例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是首部“修辞”二字的意思和现代理解相同的作品,书内亦谈了不少修辞手法。而宋朝陈骙的《文则》则可视为第一部修辞学的专著。 五四运动以后,修辞学摆脱了文学批评的范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时的修辞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 模仿西方的修辞著作; 辑录古人的说法。 汉语中最重要的一部修辞学著作就是陈望道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

浅论汉语修辞史研究

浅论汉语修辞史研究 从古到今,汉语修辞的研究已从纯语言学的层面,发展到文学、文化、历史的层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还影响着文化自觉、逻辑思维和语言的运用,极大的深化了汉语的精髓和本质,更是文化和民族性格深植记忆中的一片热土。本文将重点讨论汉语修辞史上的重要理论和研究成果,从文学史长河里挖掘出珍贵的文学宝藏,为中国文学及汉语发展提供科学的解释和建议。 一、从古至今的汉语修辞 汉语修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古代诗书等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修辞是一种在文学、文化及历史上拥有广泛影响力和广泛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清代学者郑成功认为,修辞是语言美妙的一大组成部分,广泛表现在语言、文学和历史当中,“喻语法”既是道德而又 能发挥语言的功能。从《论语》《孟子》《晋书》《汉书》《史记》等,可以看到古代汉语修辞的研究已在早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文学革命时期的汉语修辞研究 民国时期,汉语修辞学受到文学革命的极大影响,汉语修辞的理论和研究开始从古代道德学的构成,发展到现代文学形式和发展视角,从一个历史上狭窄的研究到一个更加广泛的研究,使汉语修辞史在文学、文化和历史领域得到开拓和发展。当时,著名学者朱光潜、褚人杰、蔡元培等人对汉语修辞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朱光潜,提

出了“汉语修辞两大基础”的观点,即“明白”和“利用,即解释和使用”。 三、解析语言本质的汉语修辞研究 新中国建立以来,汉语修辞学不断受到影响,汉语修辞理论发展到新高度,理论上充分挖掘出汉语修辞本质的重要性,更多地重视解析文学作品的美学特性,从语言学及艺术的角度全面地探究修辞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以及修辞的功能性与其运用效果等方面。如著名学者张芳、章宏提出的“汉语修辞的目的”的观点,认为修辞的本质是要让读者产生“最直接的感受”,而不是去理解复杂的文学和语言理论。 四、汉语修辞史研究的意义 汉语修辞史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汉语修辞体系中的宝藏,还能发掘汉语文学的珍贵结构和独特风格,反映汉语文化的独特性。汉语修辞史研究对当代语言文学教学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汉语教学提供宝贵的教学资源,促进汉语文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挖掘出修辞的历史轨迹,进而向人们展示汉语文学的厚重底蕴和深厚的历史文化。 总之,汉语修辞史研究不仅是中国文学及汉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今天的研究者们应要认真挖掘修辞史宝藏,挖掘汉语精粹,探寻修辞的历史轨迹,从而进一步传承中国文化丰富的历史内涵。

修辞学与中国汉民族文化的联系

汉民族文化传统与心理对修辞的影响 091112208 赵婷 摘要:汉语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产生于汉民族的交际活动之中,必然受到民族文化观念的影响,汉语修辞方式折射出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折射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语言与文化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相互关联共变。汉语修辞是汉族人民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渐积累、反复总结而形成的,其中蕴含了不少汉民族特有的文化观念以及汉民族的心理特征。在众多辞中,我们不难看到其中闪烁着的汉民族文化的光芒,同时汉民族文化传统与心理也制约着各种修辞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综上所述汉民族文化对修辞活动是有无处不在地影响的。 关键词:汉语修辞,汉民族文化传统,内涵,影响与制约 汉语修辞的民族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观念,二是修辞方法。修辞观念即人们在修辞研究与修辞运用中对“修辞”的根本态度与基本观点,具有一定的人文范畴。修辞方法即人们在修辞研究与修辞运用时表达、体现这种态度与观点的主要途径与基本手段,具有独特的民族内涵。 首先,我们从修辞观念的人文范畴入手来看。“修辞”最早见于《易经》:君子进德修业,忠信,修辞立其诚。“修辞”与“立诚”结合在一起。展示了它最深刻的意义,显示出汉语修辞与中国文化观念的特点、哲学思想的血脉关系。这一命题一方面体现了“人言合一”的认识观,一方面也体现了“道器合一”的技术观。这里“人言合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是一致的。在中国文化中,的强调先天和谐,即人与言的和谐。“修辞立其诚”就是把人与修辞联系在一起,是内在的“诚”与外在的“辞”通过“修”这种人的活动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这里的“道器合一”是指修辞的技术特点。雇人特别注意炼字炼句,注意修辞方法的研究与运用。如比喻、对偶、排比、婉,曲、双关、顶回文、衬托等。所以,汉语对形式美的追求,对修辞技术的探讨,不只是重视形式的表现,也是一种对境界的探寻,是一种高尚而博大的文化精神的体现。 其次,我们从修辞方法的民族内涵来看。汉语修辞技巧的产生与运用都传递与渗透着汉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有着深厚的民族内涵。主要分为以下三点:第一,直观感受的整体把握。汉民族思维的基本特征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色,凭借直觉对事物进行直觉的判断和选择。直觉思维特征渗透到汉语修辞中,往往把认知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强调其整体性的功能与活动。汉语修辞传统主要以意象与比喻为工具,给人以形象化、感受性的效果。首先,修辞要符合题旨情境,即要符合全文的主题和语境;其次,汉语修辞格讲究形象、生动;在直觉思维的影响下,汉语修辞表现出明显的重形象轻抽象的语言

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脉络

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脉络 修辞学是一门研究语言表达艺术的学科,包括修辞、文体、修辞语言学等多个分支。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支,中国修辞学在中国文化传承和语言表达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脉络来阐述。 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和《论语》,这些文献中就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借代、比喻、夸张等。而到了汉代,出现了《修辞正义》一书,这是中国修辞学的第一部系统理论著作。该书对修辞的分类、方法和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为后来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是中国修辞学的黄金时期,唐代文学繁荣,修辞学研究也达到了高峰。唐代学者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修辞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该书对文体、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总结。在《文心雕龙》的影响下,唐代以及隋唐以后的文学作品都十分注重修辞表达,对修辞技巧的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代是中国修辞学的又一重要时期,出现了以苏轼、黄庭坚等人为代表的文学家。宋代的修辞学研究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结合文学创作和语言运用,形成了以“意境”为核心的修辞风格。同时,宋代也出现了《修辞学》一书,该书对修辞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总结。

明清时期,中国修辞学的研究逐渐走向衰落,但仍然有一些著名的学者对修辞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千字文注》和清代学者龚自珍的《感遇·其一》等作品,都是中国修辞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20世纪以来,中国修辞学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在现代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下,中国修辞学开始重视语言的功能和社会背景,注重修辞现象的深层次分析和解释。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修辞学开始与国际修辞学接轨,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修辞学研究趋势。 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古代的起步和基础——唐代的黄金时期——宋代的修辞高峰——明清时期的衰落——现代的复兴和发展。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不仅为中国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也证明了修辞学在语言表达和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

论述修辞学的文化属性

论述修辞学的文化属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思维的媒介,任何交际都是以感染为动机和目的的,是有意识地针对他人的接受和认同而实施的文化活动。修辞的过程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针对接受的语言来做选择和架构的审美过程。语言是个系统,它由各种对立对应的关系构成,分别体现了语言色彩的文与俚及言语表达的雅与俗。学习修辞学的意义在于通过介绍语言修辞资源及语言在不同交际场合中行使功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使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以便恰当地使用语言传情达意,并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得到美的心灵感应以达到情感升华,从而提高我们的言语文明水平,使交际顺利完成并取得实效。 1 从修辞学研究的背景看修辞学的民族文化属性 修辞学的社会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它必然被放置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辞也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心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适应客观存在的产物,而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制度、习俗等社会规范和规则的总和。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生活和社会环境而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和审美观,而这种审美品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历史的进程又反作用于文化、性格与心理。 中国修辞学的源头始于先秦时代,在长达2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修辞学一直传承着孔子提出的修辞即“辞达”的修辞学传统,所谓“辞达”就是使用文辞来传情达意,这就需要培养诚实的品德和巧妙说话的技巧。现代汉语的修辞观既继承了传统的“中和”观,又发展了这一传统。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审美心理是不同的。唐代韩愈和柳宗元的复古运动,又恢复到先秦时代的“中和”观。过去讲的“文质”或“义辞”统一的修辞审美观就是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现代修辞学中这个传统得到引申和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公众言语行为表现出政治模式化和空泛化,反映了对传统修辞观的违背。80年代中期以后公众的言语行为出现了通俗化趋势,受港台影响使用繁体字,称谓中也出现了“先生”、“小姐”、“太太”等,这与我国处于经济变革时期审美失衡有关。90年代中国文学又经历了政治文化批判,抗拒物化的精英意识开始削减,大众文化,流行歌曲,时装广告,MTV大大压缩了正统文化的空间,文学开始媚俗和商业炒作。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家直接用现实物取代审美意象,使用很低劣的语言手段极力消除意识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审美

谈修辞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谈修辞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摘要: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它是我国的通用语,各个民族都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汉语。汉语对少数民族的人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培养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还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容易的掌握各种信息。汉语教育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新疆少数民族的主要形式是双语教育。 关键字:修辞;汉语词汇;影响; 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不断改革开放,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公民的汉语素养,要求他们具备包括表达交流与识字阅读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汉语教学要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少数民族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提倡双语教学。本文针对双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修辞、词汇和语法的内容,分条理的谈谈修辞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一、汉语修辞 修辞是为了使交际的过程中,语言表达的效果更加好而使用的,有时候还会为了达到某一种效果,甚至是变化语言。修辞的方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说,修辞是为了使汉语言文化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多样化。 基于以上目的,汉语焦急过程中,修辞是很考验学生对汉语言的掌握程度的,我们要认真体会修辞的精到之处。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修辞的形式灵活多样,比如我们在平时的说话过程中,就能体会到的有“很中国”,这是一种“程度副词+名词”形式的修辞;还比如“来自于”,这是一种叠架形式的修辞;另外还有“备战奥运”,这是一种动宾动词带宾语的修辞;甚至现如今最流行的一句话“百度一下”,这就是将名词的功能简单的扩大化了,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辞形式。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修辞还会产生更加简单多样的

汉语句式修辞浅析

汉语句式修辞浅析 作者:王雁飞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7期 摘要:汉语意合性、灵活性的特点保证了汉语句式修辞的丰富性与生命力,历朝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反复、对偶,再到当下的各种流行语体,都是汉语句式修辞的外延。在把握汉语句式修辞本质的基础上,有助于理性地认识各种新兴语言现象,指导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传统文化;句式修辞;基础;根源 一、材料基础与句式修辞 本文将汉语特点概括为意合性、灵活性两条,意合为理解提供保障,灵活为语言凝练提供便利。汉字具有其他语言文字没有的整齐性。基本材料的整齐为汉语句式的多样提供了保障。汉语各级语法单位基本同构,因此不同层次的单位可以越层组合。这些都保证了汉语句式修辞的丰富性和多样演变的潜力。 自《修辞学发凡》开始,修辞学家们便从辞格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的句式组织手段。80年代之后出版的各种修辞学著作中,大都从句子的长短、松紧、整散等方面进行分析,仍没有明确的句式修辞定义。王希杰先生《汉语修辞学》介绍了修辞的结构手段,提出了“均衡辞格”。其他学者也基本都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在次基础上,为便于讨论,将句式修辞分为两大类:结构修辞(或内部结构手段)与造型修辞(或外部形态手段)。结构修辞指说写过程中通过组织句内结构、语序或句际关系获得相应效果的句式修辞,如“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造型修辞指通过调整一对或一组句子可感的外部形态获得相应效果的句式修辞,与听感和视觉上的长短与整齐(不同于平仄押韵)有关。结构修辞会造成句子外部形式的变化,二者是统一的。 二、古典诗文与传统句式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无形的,要通过一定实体表现出来。汉民族传统文化就承载于传承下来的各种样式之中。汉语言记录了各种传统文化的样式,表现了汉民族的审美情趣。古典文学作品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深刻影响着汉语句式修辞的发展。 先秦诸子典籍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是我们文化的源头。以《诗经》为例,四言为主,句式整齐对称,每首都可以看作是一组排比。齐整的外部形式奠定了汉语句式整体上匀称的风格,也成为对偶发展的基础。 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唐诗宋词成为成熟的文学样式。一方面充分利用汉语意合特点,几乎不用虚词;一方面打破常规组合的诗歌语言给人们带来新的语言感受,丰富了认知角度。例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王维)诗句中只用动词和名词,没有虚词,

浅论现代汉语中词语和修辞的内在关系

浅论现代汉语中词语和修辞的内在关系 作者:鲁宏伟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02期 摘要:词语和修辞作为人们日常交流的语言符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个性。汉语一方面要依靠各种修辞手法不断创造新词汇,丰富汉语的词汇宝库;另一方面,丰富的词汇又为我们人际交往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同时也为我们创造出了更多、更好的修辞手段。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语;修辞;内在关系 众所周知,词语是我们语言表达、沟通交流时使用的基本素材,也是语法和修辞表达时所使用的基本素材。实质上,从古代到今天,人们无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在说话、交流的过程中,关于词语的选用、推敲、加工等各种方式方法,就是对修辞手段的进一步继承和拓展。 一、我们研究汉语词语在构成分类方面的修辞现象,就会发现,无论是单个词语,还是由词语组成的词群或句子,都是根据语形、语义和交际语境,反映出作者或说话者用这种语言形式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或传递的信息。汉语词汇由许多词语构成,且各个词语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汉语可以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造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词句。例如,用比喻就能造出许许多多的词语,像我们日常在词语中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等,就是通过比喻造词法产生的;再例如,用拟人、夸张、对比、对偶等修辞,也能造出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例如,成语后羿射日、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画蛇添足、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再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母亲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爱情像美酒,使人陶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等等。词语修辞在词语分类这一层面上的另一个内容是词语群,即词群。各个词群中的词语,由于构造的修辞手法不同,词形也各异。以汉语中表示红和黑两种颜色的词群为例,粉红、朱红、玫红、紫红等等,是用比喻手法造成的,属于双音节形式;红彤彤、红艳艳、黑黝黝、黑乎乎、黑不溜秋等三音节、四音节形式,是用摹状和叠音的手法构造的。一个词群中的构成要素,由于词性不同,指称对象不同,结构关系不同,其运用修辞学造词法的手段也各异。如前所举红颜色词群中,除比喻、摹状、叠音外,还有借代,如红尘、红娘、红旗、红人、红心、红区、红颜、红装、红领巾等等。 二、汉语词语充满了我国汉民族文化的精髓,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汉民族语言文化方面的特征。例如,汉语的形象思维特征,在造词习惯上的明显表征之一就是比喻造词,它不是诉诸本质特征而是追求形象生动,例如”鸡眼、顶牛、吃醋、蹚浑水、使绊子”等词语,形神兼备。许多象声词不但诉诸听觉,还表现出事物的动感特征,如“当啷、咣当、丁零零、乒乒乓乓、稀里哗啦”等等。成语、典故、谚语、歇后语更具有丰富的形象色彩和汉民族文化特征,例如叶公好龙、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守株待兔、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最能体现形象思维的是带叠音后缀的形容词,它们能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的视觉、听觉、嗅

简析比喻所反映的汉民族思维方式

简析比喻所反映的汉民族思维方式 比喻这种积极修辞格被人们广泛运用,它不仅是作家经常于写作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而且也是理论家阐释哲理的重要辅助手段;日常生活中,人们更是频繁地运用比喻手法表情达意。综观古今,修辞学著作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将比喻列为汉语的首选辞格。可见,比喻在我国传统修辞方式中的重要地位。汉民族同西方民族相比,虽然同是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式,但深层观念上的根源却不相同。比喻这种表达方式,正是我国传统类推思维和意象思维的反映。 标签:比喻类推思维意象思维 一、比喻的历史 比喻,作为传统的修辞手段和表达方式,可以用“源远流长,渐趋科学”八个字来概括。书面记载中最早的比喻现象,可见于殷代《盘庚》三篇。如上篇的“若网在纲,有条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等等。后来《诗经》中的比喻就更多、更成熟了。《诗经》特别注意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人们熟悉的事物做喻体,贴切生动,并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用于歌颂和赞美时,大都选用美好的形象做喻体,例如用桃花比喻美人的脸面,用巍峨的高山比喻人格的崇高;表达诅咒和谴责时,大都选用丑恶的形象做喻体,例如用老鼠比喻剥削者,用蒺藜比喻闲话,这些比喻和作者的爱憎情感极相吻合。 先秦诸子的散文中,比喻运用得更为广泛。比如《荀子·非相》“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无厌。鄙夫反是,好其实,不恤其文,是以终身不免埤污、庸俗。”以比喻的方法说明他的理先于辞,但又不反对适度修饰文辞的主张。《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以此相喻,阐发了渐进积累和专一持恒的道理。《墨子·修身》“子墨子言曰:必立仪。言而毋仪,譬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辩,不可得而明知也。”比喻说话如没有准则,就好像在转动着的制作陶器的转轮上面却要确定东西的方向一样,是难以分辨是非利害的。《墨子·所染》中,“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段话用染丝比喻环境的影响。《吕氏春秋·权勋》中用“假虞伐虢”的历史故事作形象比喻,说明“小利,大利之残也”的道理。《庄子》散文中比喻如环相套,连连不断,“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以“芥”“杯”喻“舟”,本体与喻体相似之处非常明确。 汉朝的赋体文章更是铺张扬厉,比喻格设想新奇,比如《高唐赋》写朝云,始而说“榯兮若松榯”,云形如茂盛的松树挺立,忽又说“晰兮若姣姬,扬袂障日而望所思”变得像个美妇人了,还以美人举袂遮目遥望的状态比拟霞光照亮云边的景象,既形象鲜明,又暗合朝云为神女所幻化的构想。 三国时魏国曹植曾写过《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对偶修辞格的中华文化特征-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对偶修辞格的中华文化特征-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修辞学家陈望道在《修辞格发凡》中给对偶做了这样的定义: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作对排列成功的,都叫做对偶辞[1].对偶又称对称对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恒久的魅力,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墨子小取》中有关侔的阐述: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其中,侔便包含了对偶、对照的含义。对偶修辞格大量存在于诗歌、散文和其他文艺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其在形式上力求整齐美观,语句互相映衬和补充,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上下两句对应整齐,相得益彰;在音调上,对偶句讲究音韵和谐,节奏铿锵,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下音韵平仄相对,抑扬顿挫相交,读之音乐感强,品之韵律优美;在表意上,对偶句又体现凝练集中,生动形象,如皮鞋广告:皮张之厚无以复加,利润之薄无以复减,用皮张对应利润, 厚对应薄, 加对应减,此句迎合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追求性价比高,经济实惠的心理需求,增加消费者对广告的吸引力,形成对产品和品牌的良好印象;在抒情上,对偶句更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如祝寿

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便是用对偶的形式表达祝福的心声,语句真切形象,便于记忆。 作为一种语言表现手法,对偶在汉语构词造句和技巧运用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在思维模式、美学追求、民族心理等方面折射出深厚而独特的中华文化特征。 一、对偶修辞格蕴含阴阳和合的辩证思维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天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他们是既关联又矛盾对抗的两种力量,也是万物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根源。因此,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人们把阴阳看做是组成自然界与社会的一切事物基本要素,世界由阴阳二元构成,认为所有事物都处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这种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又相互转化,即整个世界处在一个阴阳和合而不相排斥的太和状态,只有阴阳二气和合统一并和谐运行,才能维持自然界的平衡有序,就像道家太极图所描绘的阴阳鱼图形,阴阳二鱼交融于一个圆形之中,既对立又互补。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

民族文化的修辞学阐释

民族文化的修辞学阐释 作者:彭云鹏 来源:《文理导航》2013年第21期 【摘要】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辞是思维的表象,是把语言运作为言语的思维过程。任何语言手段都可以作为修辞手段,来实现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各国修辞学对民族文化都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文化;修辞学 修辞学的研究经历了从零散到系统、从把修辞作为一种手段到到把修辞作为思维方式的漫长过程。修辞是思维的表象,是把语言运作为言语的思维过程。任何语言手段都可以作为修辞手段,来实现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凡是合理的语言运作都是修辞。文化或者文明就是指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从修辞学的发展历程看,各国修辞学对民族文化都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文化的界定 西方各民族语言中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文化或者文明就是指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在中国,“文化”一词的含义十分广泛,读书写字、修养、文学、艺术、文博、图书、考古学、民俗、礼仪、民族、宗教等都可称作文化。“文化”一词在古代的含义,当指文治教化、礼乐典章,这一认识一直延续至近代。近现代“文化”一词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所有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人是文化的主体。从更基本的观点来说,文化是由具体的人类行为构成的,但作为整体的社会文化和一种民族的传统,高于具体的个性行为,具有稳定性。 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每种民族文化的民族性都是相对于其他民族而言的,是该民族文化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民族的显著特征是共同语言、地域和文化;其核心则是共同心理素质,也就是扮演凝聚力角色的民族精神,表现为集体无意识。文化的时代性指同一民族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其文化呈现出各异的形态。时代性体现了人类寻求发展的本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每个时代的文化都包含着所有时代永恒共同的成分。人类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永恒性寓于时代性之中,或者说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二、民族文化的修辞学研究

浅说语言文化因素与汉语修辞的关系

浅说语言文化因素与汉语修辞的关系 任何一种语言的修辞方式都取决于其语音系统、词汇形态、语法结构的特性,而语言外部的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反映在修辞中。同样,汉语和汉语修辞手段之间也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汉语修辞中也体现着汉民族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本文从汉语独特的字形结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出发,考察了汉语修辞的特点,探究了仿拟造词、谐音双关、词类活用等修辞方式所折射出的汉民族文化特征。 标签:汉语文化修辞 语言表达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除了上下文和言语背景以外,民族文化也是作用于修辞的一个重要语境,汉语言文化与汉语修辞之间互相依赖、互为因果。 一、汉语言因素对修辞手段的决定作用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语言修辞方式的形成也建立在语言的特点之上。汉语作为非形态语言,其文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特点都影响着修辞方式。 (一)汉字起源于图画,是表意文字,至今仍保留着象形的痕迹。利用表意这一特点进行修辞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单字表意 (1)一种销魂夺魄、浓浓密密、狂情泛滥的接触开始了,这种人类传统的接触,我们天才的古典小说家,英明地、冷静地、正确地描绘成为:“做一个吕字”。(周立波《山乡巨变》) “吕”字形容接吻时双方两嘴相接的样子,非常形象贴切。认识汉字的人,熟悉其结构,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形象,体会其中的韵味。这种用单字构造表意的情况还有很多,如“衙门朝南八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工”字楼、“之”字路等,分别用“八”“工”“之”表意,体现出汉字由笔画构成的特点。 2.化形拆字的辞格也是由“汉字由偏旁构成”这一特点决定的。 (2)张俊民道:“胡子老倌,这事在你做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儒林外史》) “言身寸”合在一起拼成“谢”字,“十八子”合起来拼成“李”字,这种曲折的会意方法别具一格,为汉字所独有。 3.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某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连用三个以上偏旁部首相同的字,通过“形旁”表意,往往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看到“形旁”会使人们对其所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