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

第一讲现代汉语修辞学课程概说

一第一讲的重点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2、了解汉语修辞学发展简史及不同时期的特点

二本课的范围、性质、目的和功能

三本课的学习方法

四汉语修辞学发展简史

1、汉语修辞学的发展简史

先秦时期:

《易·小取》的“立诚”说、《论语》“辞达”说

汉代: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

魏晋:

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陆机《文赋》

隋唐:

刘知己《史通》史论修辞的原则

韩柳等的文论修辞

司空图、白居易、杜甫诗论修辞

宋元:

陈骙《文则》第一部汉语修辞学专著

王构《修辞鉴衡》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书

明清:

胡震亨《唐音癸签》断代修辞学资料汇编

《李笠翁曲论》、金圣叹的文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2、汉语修辞学的分期及其特点

据袁晖、宗廷虎主编《汉语修辞学史》的观点以20世纪为分水岭,分为古代和现代汉语修辞学。

古代汉语修辞学内容丰富,但分散于经解、文论等论著中,未形成独立学科,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现代汉语修辞学吸收西方修辞学理论又基础传统修辞学的基础,具有科学性、体系性、系统性特点。

第二讲修辞学概说

一、第二讲的重点

1、“修辞”的不同含义

2、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二、“修辞”的含义

“修辞”可以指修辞学、修辞现象、修辞活动

所谓修辞现象就是修辞活动所产生的“痕迹”。它表现为高度的一致性。古代的活用、今天的活用,古代的诗歌音乐美、今天的诗歌音乐美都有内部一致性,都是为了追求特殊修辞效果而进行一定修辞活动之后所留下的有明显规律性、系统性的可观察、分析的现象。

所谓修辞活动就是为追求一定的修辞效果而利用语言材料所进行的言语交际行为。

三、修辞学及其研究对象

修辞学是研究言语交际行为过程中影响表达及接受效果的规律的学科。

修辞学探讨的是隐藏于修辞现象、修辞活动背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成规模的体现出一定系统性的抽象又客观存在的规律。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与语言材料的运用有关的有一定交际目的的具体修辞活动、修辞现象背后的规律。

四、修辞学的性质

修辞学归属于语言学

五、修辞学的地位和作用

修辞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修辞实践能力,具体说就是:在言语交际行为中有助于人们进行有效表达,避免无效或负面表达。

语言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领先科学,修辞

学在语言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六、修辞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修辞学与逻辑学

例1、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古柏行》

例2 、生活永远是诗的土壤。

(未央一篇论文的标题)

例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臧克家《有的人》)

例4、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例5、小王不简单,又拿下一份保单。

会客室里有六个人找他退保。

例6、“好香的梅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风波》鲁迅

例7、小黄为了赶那份年终总结,连续干了两个通宵,他现在眼睛已经沾满血丝,困极了。

结论:逻辑学与修辞学分属于不同学科,它们有各自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但也体现出一定关联性。

遵从事理逻辑是进行言语交际的最基本的规则,也是进行修辞活动的最基本的规则,因此逻辑必然对修辞活动有一定制约作用。

在特殊语境中,修辞活动又可以突破事理逻辑而遵从心理逻辑,这时又表现出修辞规律对一般事理逻辑的反制约。

2、修辞学与语言学

二者归属不同学科,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但关系又很紧密。

修辞活动得以实施要依靠语言材料。

修辞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言学科的发展变化。

修辞学对语言学的影响在词汇平面表现得非常突出。词义的引申发展、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无不与修辞活动有直接关联。比如,蛋糕、下课、红牌、大婚、打酱油、潜水等词义的扩展以及飞车党、标题党、零消耗、零伤亡等新词的产生必然与修辞活动有关。

修辞活动对语法的影响也很明显。仿拟使得类词缀大量涌现,也催生了部分词类的词性变化,还导致了一些新的句式的产生。

3、修辞学与心理学

例句1、她笑笑,问慧安:“城里的风景如何?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嗯,我进去看了看,果然是座坟墓!”

2、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头猛虎,也有一朵蔷薇;猛虎有猛虎的利爪,

蔷薇有蔷薇的芳香。

3.利润诚可贵,信誉价更高。若为利润故,别把信誉抛。

二者分属不同学科,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许多修辞活动得以实施要存在必要的心理基础。比如,比拟、比喻、仿拟、夸张等都建立在一定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的基础上。

对修辞现象的理解、分析也要借助于一定的心理活动规律。

4、修辞学与文学

二者在中国古代是密不可分的,但随着现代修辞学的确立,

二者的范围越来越清晰。

修辞活动与文学创作活动关系密切。

修辞学思想和修辞学理论与文艺思想、文艺理论同样关系密切。

第三讲修辞活动和修辞手段

一、本讲重点

1、修辞活动的性质

2、修辞活动的总原则

二、修辞活动的基本要素

修辞主体

修辞手段

修辞方法

语境

修辞动机、目的

修辞规律

修辞效果

三、修辞活动的性质

言语性

目的性、动机性

语境性

社会性

认知性

规律性

四、修辞活动的范围

×辞格运用过程

×字斟句酌的成文过程

×整个言语交际行为过程

√运用语言材料追求特定目的和效果的言语交际行为过程

五、修辞活动的总原则

传统修辞学:准确、鲜明、生动

王希杰:得体性原则

陈望道:题旨情景相切合

陈汝东:修辞应切合汉语的结构规律、语体规范、风格要求、言语动机、语境。

我们的观点:王和陈的观点本质相同,仅仅是表述上的差异,实际都强调修辞活动使要以诸要素之间达到和谐状态为要务,以诸要素间相互得体为总体原则。我们采用王的说法,也就是说:

修辞活动的目的要切合与语言的修辞要素

对语音要素的得体

说明:基础层面:1.语音清晰,避免引起误解;

2.节奏适中,合乎语体文体语境

的要求;

特殊层面:1.用韵自然以形成绵密回环之音

乐感;

2.合理使用连绵、叠音、重叠词以

形成连绵、整齐、均衡的音乐感;

3.以平仄的适度安排以体现高低错

落变化的音乐感;

对词汇要素的得体

说明:理性义方面:1.准确再现事件过程;

2.明确传递必要信息;

附加义方面:1.感情色彩要与自我、对象及

社会约定相互切合;

2.语体色彩要与文本的语体或

交际场景相互切合:

3.方言词使用时要在理性及附

意义两方面保持切合;

4.词语形象色彩与事件过程呈

现的静态或动态过程相切合;

对语法要素的得体

说明:句型、句式及句类的选择要与主题、上下文、语体、文势、语段节奏

语段结构等要素相切合

修辞活动的目的要切合非语言的修辞要素

对修辞活动主体的得体

关键点:修辞活动的主体包括参与交际的自我与对象。

对修辞活动主体的得体包括自我与对象、自我与对象之外其他修

辞活动要素的和谐。

对场合要素的得体

关键点:许多词语都有不同语体色彩的同义表达,因此应注意在特定场合使用与之相切合的词语。

对文化要素的得体

关键点:部分词汇具有特定的文化联想义,比如蝙蝠、鸳鸯、红豆、诸葛亮等,

因此要注意这部分隐含意义的得体使用。

词汇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跨民族、跨地域交际时要注意

词语的文化要素的得体使用。

对社会要素的得体

关键点:

对社会道德评判体系的切合

对国家政治管理等体系的切合

例:《云里雾里走马帮》聂震宁

云贵黔交界山旮旯里“勒马寨”夜晚开社员大会队干部哥代向众人介绍:“韦宣委来了!韦宣委领得中央同志来。这位是李——”李什么呢?韦宣委往昔多次训导他,要尊重上级,有职务为哪样不叫?公社干部总是益民政、莫农机的叫,中央同志能乱喊同志么?哥代灵机一动,对了,都叫中央中央,中央叫起来几爽神!他连忙说:“这位是李中央!”那位李同志屁股烫火一样地跳起来,连忙摇手:“不不不!”哥代只当人家谦逊,微笑了,点头了,又指另一位:“这一位是……”那边立刻站起来:“我是中央一般干部!”哥代点点头:“那么这一位是王一般啦!”韦宣委急黑了脸。那两位同志还是连连摇手:“哎呀呀,不要这样,不要这样!”

六、修辞活动的目的

言语交际行为有传信和行事两大目的,修辞活动不例外,那么修辞活动的目的也可从两方面看:

传信则要做到信息传递的明确、准确、真实、逼真—尽量贴近事实

行事则要做到行事效果得到实施。

从传言角度来讲,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语言层面:基本目的合法合理

信息层面:基本目的准确明确

审美层面:伦理美、规范美、艺术美

***文艺作品的艺术美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意象美

意境美

音乐美

风格美

七、修辞手段及其类型

修辞手段指:修辞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修辞手段的类型:

语音手段

词汇手段

语法手段

文字手段

****关于非语言的修辞手段

陈汝东认为修辞手段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两类。

语言的修辞手段包括语言的三大要素

非语言的修辞手段则包括语言的记录符号文字、修辞主体的体态、仪表、表情、动作以及音像。对此我们不认同,修辞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言语交际活动,不应该包括体态等一般言语交际活动的手段。

第四讲语音及其修辞功能

一、本讲重点

1、汉

语语音系统的修辞功能

2、运用所了解的知识进行修辞实践

二、汉语语音系统的特点

汉语在语音方面表现出的独特性

有声韵调

以元音为主

一个字一个音节

同音、近音字群庞大

三、汉语语音系统的修辞功能

汉语语音的独特性使得汉语具有独特的修辞功能:

和谐音韵功能

说明:通过适当用韵、适度地使用连绵词、重叠词、叠音词等,使文本的音律在变化中呈现出适度的相似照应,形成韵律的变化中的稳定感,造成连绵、回环的流动的均衡感。

通过适度的控制声调的平仄搭配使文本体现出错落跌宕的灵动韵律。

通过适度地使用整散结构产生整齐、匀称的韵律感。

语例:例1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意本诗中双声、叠韵、叠音、对偶等语音现象的使用,注意押韵现象,所形成的和谐的音乐美感。

例2、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俺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调节节奏功能

说明:语段文本会因几方面因素而产生舒缓或紧凑的节奏;而不同节奏又适合于不同风格的文本,比如紧凑的节奏就适合于口语或活泼灵动的文风。

通过有目的地调节停顿来控制节奏的舒缓。

通过对音节数不同的同义结构进行适当调配选择也可以控制节奏。

通过对整散长短句式的选择调配也能控制遇到的节奏。

语例:言者为之动火,听者为之动容。我一则以惊,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惊喜的是不知不觉之中儿子不但不再穿开裆裤不再叫我去给他擦屁股而且积累了这么多学问,更新了这么大观念,提出了这么犀利的见解,抓住了这么关键的要害,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儿强!真是身在稀粥咸菜,胸怀黄油火腿,吞吐现代化之八方风

云,覆盖世界性之四维空间,着实是后生可畏,世界归根结底是他们的。

注意:文本不同的节奏变化:主要通过不同长短的句停顿和词语的线性长度来调整节奏。

注意文本通过重复词或语素形成的和谐音乐效果。

谐音功能

说明:谐音现象指的是通过有意识地选用音同或音近结构而引发相关联想,使表达或者

言此意彼或者产生多重含义的现象。因此,谐音往往会形成委婉含蓄曲折的表达风格或效果。

现代汉语固有的庞大同音词群可以适度运用此来形成谐音表达。

因为汉语自身特点结合语境还可能临时生成大量同音结构,从而形成谐音表达。

语例:我办公室对面是洗手间, 朋友封我为"文史馆长". "文"者"闻"也, 我如入芝兰之室, 久闻不觉其香, 客人陪闻, 我很抱歉. 最近, 我还给人民出版社提意见, 一要办好食堂, 二要讲究的卫生间, 一出一进, 乃关系全社数百名职工利益的大事, 为什么会议室倒舍得华钱一装再修? 他们说因为要接待外宾, 还是外宾吃香!

注意:感受本例中的同音相协现象

语音锤炼综合练习

感伤的文学。文绉绉的乡愁。薄暮中漫步敦化南路附近的长街短巷,深深庭院变成摘星的高楼,但是,琼瑶的窗外依稀辨认出琼瑶的窗里;于右任的行草舞出“为万世开太平”的线装文化;金里描红的风铃摇晃出唐诗宋词元曲;仿古红木书桌上的一盆幽兰错错落落勾出墨色太新的笺谱;墙上木架花格里摆着拙朴的陶土茶罐花瓶:“心中有道茶即有道”、“和气致祥喜神多瑞”。大厦一扇铁门一开,走出两位小说里的少女:扁扁的黑鞋,扁扁的胸部,扁扁的国语,扁扁的《爱眉小札》,扁扁的初恋,像夹在书里的一片扁扁的枯叶。台北是中国文学的后花园:商业大厦里电脑键盘的劈啪声掩不住中文系荷塘残叶丛中的蛙鸣;裕隆汽车的废气喷不死满树痴情的知了。这里是望乡人的故乡。

关键点:前半部分是由相似结构连缀而成的舒畅连绵的音乐流,后半部分则是由一串不断复现的重叠词构成的短小整句造成跳跃性音节节拍,紧接着两个长句接一个短句形成变奏同时干净利落收尾。

四、修辞活动中对语音修辞功能的运用

第五讲词语及其修辞功能

一、本讲重点

1、词语的语义类型

2、词语的一般修辞原则

3、词语的变异修辞运用

二、“词语”的范围及其特点

作为重要的修辞手段的词语包括词和短语。

词有同义、反义聚合,有同音、形近聚合,有双声叠韵聚合,还有叠音聚合。

短语包括熟语和一般短语。熟语则有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聚合。

词语有形音义三个方面,选用词语既要注意语音的和谐,又要照顾语义的和谐。

三、词语的语义构成

理性义:也就是词典义

附加义:感情、语体、时地、形象色彩

语法义:不中文系/ 都红了

文化义:芳草、兰、竹、玉、龙

联想义:铁饭碗、警花、雷

搭配义:一株少女、一丸冷月

语例:(1)灰蒙蒙的天空,飘

洒着细柔柔的雨,叩醒了九月季节里那一株寒意,于是寒蝉不再哭泣。

(2)鸿渐在高中读书,随家里作主订了婚,未婚妻没有见面,只瞻仰过一张半身相,也漠不关心。

(3)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语境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四、词语修辞使用的基础

1、掌握大量词语

关键点:

首先指掌握大量的不同意义的词语,以做到对具体情况的准确、细致描写;

其次指掌握大量的同义词语或同义结构;

最后,无论是不同意义的词语还是同义词语及同义结构都应该对其有包括理性意义在内的全面把握。

说明1:

同义词语专指理性意义相同的同义词及同义熟语群构成的集合。

由于来源不同,同义词语集合中的词或语往往体现为不同的附加意义,

而这恰恰是这些同义词语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例如:

第一人称单数:我、俺、咱、偶、人家、老子、在下、鄙人、不才、老朽、老臣、寡人、朕、老奴、小的、奴才、洒家、老衲说明2:

同义结构专指在特定语境下能够临时传达相同或相近意义的词、语或句子。

同义结构的特点,第一是临时性,第二是其结构与所指称对象的大致对应性。

例如:

亚运会圆满结束/……落下帷幕/……完美收官

2、充分了解词语的各类意义

关键点:

对词语意义的了解不能仅限于理性意义这一个方面,还须对其

附加意义、语法意义、联想意义等进行充分把握。

例句1、中年是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饭还是馒头;青年的午餐那些冰糖元蹄葱爆羊肉都还没有消化掉;老年的晚餐会是清蒸石斑还是红烧豆腐也没主意;至于八十岁以后的消夜就更缈茫了:一方饼干?一杯牛奶?总之这顿下午茶是揽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

2、我有个60岁的朋友,他估计能够活到90岁,是正常的直线折旧。但是后来,他请了一个小保姆,两年后就死了,这就是加速折旧。

3、李可染论山水画有"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八字,不仅涵盖了画

艺的经验,兼且流露画人的怀抱。我每次听画家论画,想到的往往不是画,是人。前几天,关山月越来港之便,带了几张近作的菲林给我发表。关老写梅,不知颠倒多少人;我读过他的一幅墨梅,大字题了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铁干虬枝,孤标粲粲,真是神品!

4、我的电脑在哪儿?噢,找到了,在桌面!

3、准确把握所要表达的内容

五、词语的修辞功能

词语的修辞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语言修辞功能:脱离语境仍存在的基

本表义功能

言语修辞功能:在具体语境中调用我们的百科知识词典临时生成的表义功能

附加修辞功能:语体标示功能

态度标示功能

时间、地域标示功能

形象标示功能

风格标示功能

六、词语的一般修辞

原则:词语的修辞功能与修辞活动诸要素之间达成和谐状态

词语的理性义的使用要准确、明确、真实

语例:

1、新闻报道:劫持嫌疑人被警方击毙/击伤

2、江泽民等参加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称“中国政府代表团”,仪式

结束后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政府宣誓就职仪

式所用名称“中央政府代表团”。(准确)

3、还欠款贰万元整/早餐供应牛奶面包(明确)

4、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

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

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

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

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

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

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真实)

词语的附加义的使用要相互和谐、贴切

语例:

1、我已经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

却很有几点出乎我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

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2、四百多鬼子和伪军围着广场,大枪上安着明晃晃的刺刀,刀尖指向肃穆的人丛。

3、中国女排惜败古巴/ 意大利最后时刻狂胜德国

4、到来尽是弹冠者,此去应无骚首人

6、考试ing,没空!

7、5月27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当代唯一的一位字体被收入电脑文字排版

系统的书法大师舒同先生以93岁高龄驾鹤西归。

8、邻家的炊烟袅袅地拂过花梢,玻璃走廊外徐徐飞来了暮色。

9、“可是没人敢惹她!”我用激将法。

“好鞋不踩臭狗屎!”

10、某晚有老鼠将宿舍门咬破一洞,后几日此洞常有老鼠进进出出,成为大患。

老四审视一番后曰:“安一个补丁吧!”

觅来觅去,老四发现一只易拉罐,遂用刀剪裁开,钉在洞上,美其名曰国外有

“赛门铁克”如今我们来一个“铁壳塞门”。

其后几日相安无事。不料,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此门开关时总是发

出“吱吱

呀呀”的声音,烦人。

老四对该门仔细操作一番,定下结论:“门轴已坏,换个驱动吧!”

词语的语法义的使用要合乎规范

语例:

1、天津经营日本电脑的公司起名“共存”、“共荣”公司引起公愤。

2、十年媳妇熬成婆,违反规划未经验收的违建房竟然有了房产证。

长时间被一家机关借调,由于种种原因办不了正式调动手续,原单位早当我是

“嫁出的闺女”,现单位并未承认我是“过门媳妇”。一颗心犹如挂在树杈上,

上下无着,惶恐不安,还得把苦衷深藏起来以维护成熟男人的良好形象。

3、“小爷我幼儿园时是园草,读书时是校草,当兵后是军草,就连现在住院,

也肯定是院草,就算毁容了,也会是毁容界的界草。” ?

4、苏瑾无语:“我看你不是草,是花,水仙花。”

词语的文化义的表现要自然和谐

七、词语的变异修辞

1、理性义的变异修辞

语例

换义

例1、昨夜敲棋寻子路,今朝对镜见颜回。

2、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3、美国有美国的弊端,中国有中国的好处,美国和中国均有不足之处,这就叫“美中不足”。

借代

例4、世间只有两种力量:剑和笔,结果呢,前者常为后者征服。

5、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人民自己。

6、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2、附加义的变异修辞

语例:

易色

例1、爸爸一辈子在家内是吃现成饭,做现成活(及分派给他的活)。这回由他负责主持

做饭大业,他很不好意思也很为难。

2、中韩男排在亚运决赛中打得火光四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两位主教练却是互相

“吹捧”,一团和气。

3、苏轼至死也没有获得重返朝廷的许可证。

3、语法义的变异修辞

语例:

活用

例1、姚明的英语很美国。

2、他家孩子成天不好好吃饭排骨着呢!

3、你这也太小儿科了!

比拟

4、3月8日上午11时,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弗吉尼亚”号慢慢挪动笨重的身躯,离开了戈波斯特船厂的码头,身后还跟着2名马仔---木壳炮舰“波弗特”和“雷利”号,以及一大群跟去看热闹的各式各样的船艇。

第六讲句式及其修辞功能

一、本讲重点

1、了解修辞句式与语法句的关系

2、了解修辞句式的类型

3、能够进行不同句式的调整

4、能够进行不同句式的错综使用

二、修辞句式与语法句类、句型

语法的句类:

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语法的句型:

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主谓谓语句

修辞句式:

具有不同修辞特色的语言片段,可能为短语、分句、句

子等。

例句:

1、入夜,放眼望去,数十里烈焰飞腾,火龙翻滚,映得满江红,满山红,满天红。

2、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象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象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修辞学教案(完整)

第一章修辞与修辞学 第一节修辞 一、“修辞”的含义 二、修辞的特点 三、修辞与语境 四、修辞的原则 第二节修辞学 一、修辞学的性质和地位 二、修辞学的对象和范围 三、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修辞方法 第一节修辞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一、修辞方法的性质 二、修辞方法的特点 第二节修辞方法的体系建构 一、对以往修辞方法体系的总结与评价 二、修辞方法体系建构的原则和标准 三、重建汉语修辞方法体系的构想 第三节修辞方法的特类——修辞格 一、修辞格在修辞方法体系中的地位 二、修辞格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三、汉语常见修辞格 第三章语音修辞 第一节语音修辞概说 一、语音修辞的性质和特点 二、汉语语音修辞的分类 第二节语音选择修辞 一、儿化词与轻声词的选用 二、响音字与衬音字的选用 三、双声、叠韵、叠音形式的选用 第三节语音配合修辞(停延、节奏、轻重、抑扬等) 一、声韵调的协调与呼应 二、音节的协调与呼应 三、音组的协调与呼应 第四节谐音修辞 一、谐音双关 二、谐音歧义 三、谐音转义 四、谐音假对 五、谐音仿拟 第五节拟音修辞

一、拟声词其实是一种修辞词类 二、汉语常见拟音修辞方法 第四章语义修辞 第一节语义修辞概说 一、语义修辞的性质和特点 二、汉语语义修辞的分类 第二节同义修辞和反义修辞 一、同义修辞 二、反义修辞 第三节上下义修辞和类义修辞 一、上下义修辞 二、类义修辞 第四节多义修辞和单义修辞 一、单义修辞 二、多义修辞 三、模糊修辞 第五章语法修辞 第一节语法修辞概说 一、语法修辞的性质和特点 二、汉语语法修辞的分类 第二节词法修辞 一、词类选择修辞 二、词类活用修辞 第三节句法修辞 一、句法选择修辞 二、句法配合修辞 第四节篇法修辞 一、形合谋篇与修辞 二、意合谋篇与修辞 第六章语形修辞 第一节语形修辞概说 一、语形修辞的性质和特点 二、汉语语形修辞的分类 第二节书面语形修辞 一、汉字修辞 二、非文字图符修辞 第三节口语语形修辞 一、态势语与修辞 二、非语词声音与修辞 三、伴随性因素与修辞

汉语修辞学修辞现象分类汇总

双关 【定义】双关是使一个(或几个)词语、一句(或几句)话同时关涉到两个方面的一种修辞格。它主要是利用语音和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这个意思,实际上指的是另一个意思,以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作用。 【要素】具有表里双层意思,本意不在字面上而隐藏在文字深处的话语。 谐音双关语义双关 折绕 【定义】折绕又叫“周折”或“纡辞”,就是有话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故意转弯抹角地表示出来的一种修辞格。 【要素】运用折绕手法的词语或句子语气婉转、曲折、含蓄。 折绕可以分为讽刺折绕和婉转折绕两种类型 讽刺折绕是为了讽刺、批判某种现象却不直接说明本意的一种折绕手法。 婉转折绕是为了风趣、诙谐、委婉而不直接说明本意的一种折绕手法。 讳饰 【定义】讳饰也称“避讳”,是指人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或写那些别人不喜欢的触犯忌讳的事物,将这些犯忌讳的事物改用其他话语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的一种修辞格。【要素】把犯忌讳的词语用其他词语来代替、回避、美化是避讳修辞格的基本要素。 藏词 【定义】将人们所熟知的名言(如成语、谚语、格言、警句等) 的某一部分藏起来,而以其中的另一部分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要素】表达者利用巧妙利用已有的名言名句进行藏匿,接受者必须熟悉所藏名言,才能意会表达者的用意,体会用词之妙。 藏词根据所藏词语的位置,有藏头、藏腰、藏尾三类 吞吐 【定义】因表达时不便直说,故意将关键的语句保留不说,说一部分留一部分,这种修辞技法叫吞吐。 【要素】需要有语境的支持,尤其是接受者的认知语境的帮助,才能解读出所“吞”之语,领会出表达者的用意。 倒反 【定义】有人认为“倒反”就是“反语”。即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就是在说话或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和心里的意思完全相反,一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一种修辞格。有人认为是“倒辞”和“反语”的合称。 【要素】反语有表面和里面两层意思,表面上的意思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而里面一层意思则是说话者的真正意思,这个意思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所赋予的。 【种类】根据说话者的对象不同、说话者的感情不同,反语可以分为两大类:讽刺反语和风趣反语。 用典 【定义】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要素】用简短的语词引出典故;利用语境让接受者能发现用典,以便领会言者的用意。1.明用典故: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 2.暗用典故: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

汉语修辞学的历史发展

汉语修辞学的历史发展 ①从古代到近代,研究汉语修辞的都忽略了口头语言和俗文学里的修辞现象,研究对象都是书面上的诗赋词章史传典籍中的“雅言”。两部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成书于公元6世纪初年,南朝齐末梁初,共10卷,50篇。第6~8卷的15篇讲风格和技法,其中包括如现在所说的辞格。以下两卷10篇讲对辞章的鉴别,其中《时序》篇提出了辞章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巨著。它是先秦以来探讨辞章之学的总结,开此后1000多年研究辞章之学的先河。 陈騤的《文则》成书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它把比喻细分为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10类,是古代修辞学著作中讲比喻讲得最为详备的。它讲到用语要注意搭配得当,避免语病,以至讲到语助词的修辞表达效果。有人认为《文则》是历史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修辞学专著。 从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始,经宋、元、明、清四代,陆续出现了一大批诗话、词话、文话一类的著作和论述文章作法的著作,虽然其中有很多芜杂庸劣之作,但是也有不少精到的见解,特别是在修辞技法方面。 ②20世纪初叶,“五四”运动前后,汉语修辞学的研究有了一个重大的发展和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进或参考了欧洲和日本的修辞学,开始建立了系统的汉语修辞学学科,并且在有的高等学校开设了修辞学课程;二是逐渐有了专以现代白话文为研究对象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从20~30年代,陆续出现一批修辞学专著。可举以下3种为代表:唐钺《修辞格》(1923)。主要参考了欧洲传统修辞学,专讲修辞格。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这部书参考日本修辞学较多,但是有自己的创见。它继承并发扬了《文则》和元代王若虚《滹南遗老集》中指瑕、正误的传统,把修辞区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它继承古代著作中讲比喻、夸饰、偶俪等修辞技法的传统,参考东西方修辞格的讲法,条分缕析,列为38格;这些,对此后的汉语修辞学研究有很大影响。 汪震《国语修辞学》(1935),全讲白话文。这个出发点和当时国语运动的历史形势是合拍的。 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修辞学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1951年发表了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这里的修辞,比较侧重《修辞学发凡》所说的消极修辞,结合着语法来讲述。《语法修辞讲话》在序言里明白指出,这书以“匡谬正俗”为主要任务。 50年代,参考苏联的学术发展的比较多。当时苏联修辞学界有一种区分语言修辞和艺术修辞的主张。鉴于中国古代修辞学中就有讲句法、字法的传统,而在汉语里语法与修辞的关系又很密切,因而也有人作了参考所谓语言修辞的主张,把用词、造句的某些内容从积极的表达效果方面纳入修辞学里讲述的尝试。 60年代,语言学界在《中国语文》上发起了关于修辞学研究的讨论。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新的尝试和设想。 1979年,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出版。这是又一部试图把语法和修辞融汇探讨的著作。 80年代,汉语修辞学的研究重新蓬勃开展起来了。许多年轻一代的学者正分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着新的探索。汉语修辞技法,特别是修辞格;对近代汉语修辞以及修辞专书的研究;有的着重对现代和当代作家作品的修辞的研究;实用修辞学,或者称之为文章学;功能修辞学;话语语言学,等等。成熟还需要时间。不过形势已使人们预感到,一种或几种新的汉语修辞学体系正在孕育形成之中,一些新的领域正在开拓之中。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 修辞是一种艺术,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巧。修辞,在古人那里,称为“文”,即写作;在今人眼里,则称为“语言表达技巧”。 我们现代汉语修辞学就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语言学为指导,遵循认识论、方法论和创作论三大原理,注重提高语言能力和表达效果,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和系统性的鲜明特点。现代汉语修辞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揭示修辞的本质,二是研究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现代汉语修辞学主要研究什么是修辞?怎样运用修辞?一般说来,我们对修辞的基本定义是:“利用语言符号和人类普遍共同的生活知识,对语言进行选择或调整,使其所表达的意思更鲜明、更强烈、更生动,更完美。”(黄伯荣《现代汉语》, 2002年第3版),这也可以说是汉语修辞学的全部内容。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对象就是现实的口语表达活动中存在的各种语言现象,包括运用什么修辞格,怎样用这种修辞格等问题,目的是创造出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从词义上讲,修辞是一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增强语言艺术魅力的表达技巧。汉语的修辞是研究在言语交际中如何选用词语,如何安排句子结构,怎样掌握语言节奏,如何处理停顿等技巧。这里不但包含着语法修辞,还涉及到逻辑修辞。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各种形式都可以通过适当的修辞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修辞在汉语表达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修辞手段的创造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感情色彩很浓的活动,是

语言感情活动在语言交际中的反映。因此修辞活动必然会与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状态密切相关。为此,我们要从现代语言观出发,按照现代语言学的观点去考察修辞现象。我们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就是修辞格。 1、标志性特征一,普遍性和可操作性。它的根据是在长期的语言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并总结出来的,同时又是广泛被人们承认的。二,灵活性和简练性。这是因为要想真正做到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就必须了解它们的规律和作用。语言表达活动应该遵循这些规律,才能真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由于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修辞的手段和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研究修辞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艺术修养,但又不能忽视它的艺术性。

汉语修辞学2名词

二、名词解释 1.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2.双关:借助于语境的条件,故意让语句表面上说的是一个意思,实际上说的是另一个意思,即所谓言在此而意彼。后一个意思往往是主要的。 3.设问句: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4.叠音: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5.比喻:是用某一种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一另一种事物,主要有明喻、暗喻、借喻。 6. 语境: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也可以叫言语环境。具体地说语境就是指我们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所具有的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一定的题旨,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以及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 7.夸张: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8. 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这种修辞手法叫仿词 9. 顶真: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连续两次都用上,使相邻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 10. 回文:回文又叫回环是一种修辞格。它是利用词语相同或基本相同而顺序不同的语句,来表现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11. 句式: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为句式 12. 反问句: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自问自答) 13. 倒装句:定义为了强调、突出等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 14. 叠用:叠用是一些基本结构相同,并有意识地叠用某个或某些词语的句子、词组。是一种类似排比,但比排比自由的格式。

汉语修辞学

第一章:概说 一.修辞的性质和任务 1.语言的内部规律: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和规则 2.修辞的性质: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是由语言本体的交际功能所决定的,并贯穿语言运用的全过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3.修辞的任务:学习修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的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自觉的应用这些知识。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很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很有好处。 4.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要素。从功能着眼研究这些语言要素的特点,规律经过综合作用后所能体现出来的表达效果。 5.修辞研究的领域:修辞研究应当涉及语言表达的一切领域,在字词句之外,像句群、段落、篇章、修辞方式以及更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一切逻辑学和风格学。 二.修辞和语言规范 1.修辞的基础:把话说通,做到文从字顺。所谓把话说通就是要求用词造句必须合乎语言规范。 2.语言的规范,是指语言运用中明确一致的标准。 3.修辞和语言规范的关系:从整体来说修辞也应当遵循语言规范的制约。文从字顺,应当是修辞的基础。当然这也不排斥在特定的场合,由于某种特殊表达需要,故意突破规范,临时作一些创新。但这跟五十约定俗成的原则,任意破坏语言规范,或者限于表达能力而出现错误,违反了规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三.修辞和语言要素 1.决定句子,文章正误优劣的四个方面的因素是什么? 1.事理,逻辑。就是说要看他的内容和不合情理,和不合思维规律。 2.规矩,习惯。就是看他合不合词汇语法的规范,合不合大家说话的习惯。 3.情味,色彩。看他的玉体风格合适不合适,感情色彩对头不对头。 4.声音,语气。就是看他读起来顺口不顺口,听起来悦耳不悦耳,口气合适不合适。 2.修辞研究的重要课题:怎样运用这些语言材料及其规律来完美的表情达意。 3.修辞同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者的关系。 1.汉语音节分明,并且有声、韵、调之分,这些语音特点为修辞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了可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之外,更常见的是在语言中组成大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帐押运的句式,使得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有很强的音乐感。 2.修辞同词汇的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需要研究词汇多方面的表达作用,如:词语同义形式,反义形式的选择运用。词语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色采,词语借用和活用的修辞等等。 3.修辞同语法有更直接的联系,充分研究同义句法形式以及各种不同句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是《文则》。 2.“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3.标志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 4.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5.我们要学好修辞,一定要学好语音、词汇、语法等有关知识,这样才有牢固的基础。 6.人们如果巧妙地利用语境的某种特殊条件进行修辞活动,就能使语言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7.语境即语言环境宏观的语境指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微观的语境指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即说话写文章时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一定的题旨。 8.“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 9.“推敲”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中。 10.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11.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12.成语原形指的是某一事物,变体借用来改指某一事物,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别指。 13.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一样,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易色。 14.有一则新闻《珠漂队骑“虎”难下》,报道珠江漂流队在贵州广西被困于虎滩一带,这里作者运用了成语活用方式中的别指。 15.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联意义相承,表示连贯、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 16.“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作者是宋代的陆游。 17.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词组,可以说它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 18.“水质污染,鱼虾绝产,生物植物罕见——昔日白洋淀今安在?”这个反问句表示感叹。 19.“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运用了双重双否的句式。 20.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 21.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22.四句一组的诗,第一、第三句一韵,第二、第四句一韵,这种押韵方式叫交韵。 23.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24.叠音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25.大体说来,平声长而扬,仄声短而抑。 26.“一石击起千层浪”的语音段落是“2+2+2+1”式。 27.现代汉语中平声指阴平、阳平,仄声指上声和去声。 28.“家书抵万金”的平仄情况是平平仄仄平 29.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 30.“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这段解说词的押韵方式 是排韵。 31.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巧妙。 32.“人穷志不穷”的修辞格为拈连。 33.“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顶真。 34.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分,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这种修辞方法叫仿词。 3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年轻人交友要慎重。做到既善交友,又交善友。 二、单项选择 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于(B )。 A、《论语》 B、《左传》 C、《文赋》 D、《文心雕龙》 2.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是以(B)的出版为标志的。 A、《文心雕龙》 B、《修辞学发凡》 C、《语法修辞讲语》 D、《修辞概要》 3.解放后,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的专著是(B)。 A、《修辞学发凡》 B、《语法修辞讲话》 C、《现代汉语修辞学》 D、《修辞概要》 4.西晋陆机的《文赋》把文章分为(D)文体。 A、五种 B、八种 C、九种 D、十种 5.主张“言必近真”,提出“拨浮华,采真实”,倡导“文约而事丰”的专著是(C)。 A、《文赋》 B、《文心雕龙》 C、《史通》 D、《文则》 6.提出消极修辞应该做到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将积极修辞分为辞格和辞趣的专著是(D)。 A、《文心雕龙》 B、《语法修辞讲话》 C、《修辞概要》 D、《修辞学发凡》 7.“推敲”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A)的诗中。 A、贾岛 B、韩愈 C、李白 D、杜甫 8.下列爱护草坪的说法中,比较有艺术性的是(D)。 A、严禁践踏,违者重罚 B、请勿践踏草坪 C、请爱护草坪 D、足下留青 9.《易·乾卦·文言》中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其中,“修辞”的意思是(C)。 A、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B、修饰文辞 C、修治文教,即修治文化教育 D、说话 10.针对某些调查组,在茶叶上市时节以调查为名到茶农处“吃喝带”的现象,某报刊以“茶农怕来调茶组”为标题写了一篇报道。这一标题是利用语境因素中的(D)来提高表达效果的。 A、题旨情趣 B、场合 C、时间 D、话语的具体环境 11.“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选自(A)。 A、刘勰《文心雕龙》 B、陆机《文赋》 B、陈骙《文则》D、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12.“百里改诗”的典故是说(B)。 A、贾岛 B、任蕃 C、李白 D、郑谷

汉语修辞学考试要点

汉语修辞学考试要点 1.修辞的准则是把握对象、保持自我、适应语境、明确前提、选择视点,但在这些 准则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原则,那就是得体性。 2.所谓拍马屁拍到马腿上去,往往是由个人联想意义造成的。 3.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对应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对立的一面。 4.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贴切,第二要注意创新。 5.有人说"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6.修辞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是"适合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包括背景,场景和句境,广义的语言环境包括说话时的地 理,人文,宗教,题旨等等因素,"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话.词语句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看它的使用地方.普通的词语可以产生很好的修辞效果,这是因为这个词语适合那样的语言环境. 7.举例说明成语活用的方式(不少于三种) 8.成语的活用方式由以下几种:(1)易字,指更换原形中的某个这,如:望洋兴叹——望书兴叹;(2)谐音,指变体和原 形中如:一往情深——一网情深;(3)拆用,指把成语原形拆开使用,如:根深叶茂——根深才能叶茂;(4)易色,指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同;(5)易序,改变成语原形成份的次序,如:心安理得——理得心安;(6)别指,成语原形指某一事物,变体借用来改指另一事物. 9.填空 1、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2、韵律是汉语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的古典诗歌中,从《诗经》起到后代的诗词没有不押韵的,可谓“无韵不成诗”。 3、叠音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4、成语是我国民族语言的瑰宝,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的特点。 5、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修辞学发凡》,作者是陈望道。 6、比拟就是(拟人)和(拟物)两种表达方式在修辞学上的统称。 7、书面语体可粗分为事务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化)语体四种类型。 8、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9、修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逻辑范畴)、(风格范畴)和语法范畴。 10、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形象生动。 二简答题 修辞和语言三要素关系怎样? 要点: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使组成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具有音乐感;二者关系密切,汉语的词汇丰富,都以广阔的用武之地;修辞与语法的关系,不同句式综合应用的表达效果是修辞的重要任务;后者是前者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举例说明设问句和反问句的联系和区别. 设问句和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设问句是指先提出问题,接着把答案说出来,自问自答的句子.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引起对方的注意.反问句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表现较强的语气和感情色彩.(例略) 伊梭克拉兹——《修辞术》;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世纪的欧洲修辞学是“七艺”之首,它和语法学、逻辑学合称为“三艺”。 先秦典籍中《周易》说“修辞立其诚”,“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心”,“言有序”,“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魏晋之后,出现了许多有关修辞学、风格学、文章学的专论和专著。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任彦升的《文章缘起》、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宋陈骙的《文则》(第一部系统讲修辞的理论著作)、明归有

汉语修辞学名词解释

语言的内部规律:语音、辞汇和语法的系统和规则 修辞的性质: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和技能的一门学科。是由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所决定、并贯穿语言运用全进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修辞的任务:学习修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的方式和技能,并注意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自觉的加以应用,不仅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帮忙,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不无裨益。 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要素。从功能着眼研究这些语言要素的特点、规律通过综合运用后所可能表现出来的表达效果,即是从实用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 .修辞研究的领域:修辞研究应当涉及语言表达的一切领域,在字、词、句之外,像句群、段落、篇章、修辞方式和跟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逻辑学和风格学。 修辞的基础:把话说通,做到文从字顺。所谓把话说通就是要求用词造句必需合乎语言的规范。 语言的规范,是指语言运用中明确一致的标准。 决定句子、文章正误好坏的四个方面的因素事理,逻辑;规矩,习惯;情味,色彩;声音,语气。 语言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本身的环境,第二种是指语言的社会环境,包括时期、民族、地域、社会的特点, 同义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一些大体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不同的语言形式。惟其大体意思相仿,才使“同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运用”成为可能,惟其在修辞色彩上各有不同才使“同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运用”有了必要,这或许就是修辞学与“同义的语言形式”之间一切联系的大体起点。 广义的同义形式:在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达大体相同意思的语言形式都属语言的同义形式。 狭义的同义形式:只包括一般的同义词语和句式,而不该当包括那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创新的变异方式。 同义形式的选择:依照表达的需要适当地选

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发展

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发展(总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发展 【提要】本文站在宏观的视角主要介绍了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发展历程。根据笔者自己理解进一步细分为五个阶段,概括来说就是“两起两落”,并从事实出发阐发了对修辞学发展的反思。 【关键词】汉语;修辞学;陈望道;辞格 修辞学作为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已经拥有了二千多年的历史,而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本文将从二十世纪开始阐述修辞学的现代发展史以及存在的困境。 一、修辞学发轫到创立期(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 中国现代修辞学在西学东渐的思潮影响下逐渐出现,迄今为止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但是他的发展经历了几多坎坷和波折。作为引进外国文化窗口的上海,在中西文化“撞击”下,终于形成了我们最早的一批现代汉语修辞学成果。这个时期完全是拿来主义,中国学者看到中西方修辞学的众多差异,于是抱着激动急切的心情不假思索的将欧美和日本的修辞学照搬照抄,这也出现了早期汉语修辞学严重不符合汉语实际的弊病。最早的修辞学著作应是1905年,汤振常《修词学教科书》和龙伯纯《文字发凡·修辞卷》。汤振常《修词学教科书》原为南洋中学国文讲义,是我国修辞学史上最早修辞学教材,但是基本上是从日本修辞学中借鉴移植过来的,模拟的痕迹过重。英美修辞学代表人物唐越,他的《修辞学》(1923年)参考了英国讷斯菲《高级英文写作学》成就,以“修辞格”为对象,论述了五类二十七格。特点是建立

了较科学,完整的修辞格体系,又有辞格理论作指导,因而被陈望道先生称为“科学的修辞论的先声”。 二、第一次小繁荣到停滞期(三、四十年代) 繁荣期(1930-1937)主要有两点表现:一,开拓了修辞学的领域。陈望道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是是中国现代修辞学诞生的标志,同时也为现代修辞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第一,他以“修辞格”为中心,详细论述了四类三十八格,其中对修辞格的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的尤为详细周密,从而建立了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第二,概括了一系列理论。第三,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野说。第四,运用了新的研究方法.第五,标志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登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但是,这一时期模仿的痕迹太重,最终引起了新旧修辞派在上海交锋激辩,当时积极引进外国修辞学的一派称为“新派”,“新派”人数多,声势大,成果也多,崇尚古代的“旧派”与之抗衡,旧派的特点是排列中国修辞古说和古汉语修辞现象,却缺乏综合分析的功夫,强调继承民族传统,但片面的认为只有文言文才有修辞,白话文不能修辞。最终“新派”以锐不可当的势头,冲击着旧体制,冲破了旧模式。二,群星璀璨,百花齐放。《修辞学发凡》出版后,相继有27本著作出世。停滞期(1938-1949):基本无突破。 三、普及到深入期(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

汉语修辞学史

汉语修辞学史 袁晖谭全基宗廷虎戴婉莹李金苓著 袁晖宗廷虎主编胡裕树作序山西人民出版社 所谓修辞,即是语言运用的方法或技巧,换句话说,也就是调整或修饰语言以提高表达效 果的活动或规律。 修辞学三大领域:描写修辞学,解释修辞学,修辞学史。 修辞学史研究的任务:首先,多角度研究——从时间上,可以编写修辞学断代史。——从 部门上,可以编写辞格、语体、风格研究史等;也可以研究学者和专著,例如刘勰修辞思 想研究,《修辞学发凡》研究。——从体裁来说,还可以研究某一种文体的研究史,如诗 歌修辞史等。其次,可以从修辞学史的角度开展对比研究。如:曹丕、陆机修辞思想对比 研究,大陆和台港澳的修辞学著作对比研究等。再次,可以进行修辞学史的资料整理和汇编工作。 汉语修辞学史研究的分期。古代(20世纪以前)分为七个时期。现代(建国)分为现代、 当代两个时期。 先秦——萌芽期 儒家文质并重的修辞观。孔子:“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道家疾伪主朴、顺乎自然(“不饰之饰”)的修辞思想。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 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 墨子实证逻辑的修辞理论。《墨子。小取》修辞学史上第一篇专论。夫辩者,将以明是非 之分,审治乱之记,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模略万物之然,论求 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 法家韩非尚质重用的修辞理论。“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韩非。说难》(情境修辞观的实质即根据特定的环境或对象的特点来遣词放言。)” “礼为情貌者也,文 为质饰者也。……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解老》”。 先秦经传中的修辞思想。《周易》“修辞立其诚”,首创“言不尽意”说。《尚书》“辞尚体要”。《左传》的“言以知物”,“以辞为功”说。《国语》的“巧言辩惠则贤”说。《礼记》的“言语之美穆穆皇皇”说。

现代汉语修辞论文修辞学论文

现代汉语修辞论文修辞学论文 从修辞角度分析象征和比喻 摘要:比喻和象征都是增强表达形象性的艺术手段,它们能够让深刻变得显露,隐晦变得明朗,平实变得典雅,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所以,在文艺创作中,象征手法和比喻手法往往因为相似而被融合在一起,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象征比喻异同 在最初的一些修辞学著作中,我们很难发现对“象征”这一辞格的定义和评论。但对比喻却有详细和准确的论述。因为在古代文体中,象征更多地被运用在寓言故事中,寓言这种文体遮盖了我们对象征的研究。随着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和语言的口语化,写作手法也有所更新,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象征这一辞格。 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将比喻称作“譬喻”。并将其列为材料上的辞格。认为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象征在《修辞学发凡》中却没被列入辞格之内,陈望道认为象征不属于辞格。 直到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才将象征和比喻都列到联系辞格的一类里。定义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种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如:(1)月亮挂在天上,星星眨着小眼睛,象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挤在妈妈的身旁。(陈辉《月光曲》)

王希杰将象征列到了修辞格中:象征就是不直接描绘事物,而根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借助于联想作用,虽然只说乙,但可以使人联想到甲。例如红色象征热情,鸽子象征和平。 吴士文的《修辞讲话》则又将象征和比喻列到特殊性辞格一章里。说某一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相似点,就故意用另外事物来描绘它的形象。这种修辞方式叫“取比以明”,简称“比喻”。故意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修辞方式叫“以物征事”,简称“象征”。吴士文对象征的认识比王希杰对象征的认识稍显深刻一些。 通过以上的列举我们发现,修辞学的经典作品中也缺乏对象征的系统论述。 一、对象征、比喻辞格的认识 (一)象征的定义和特征 用句子做材料,象征事物的某种本质属性,这种辞格叫象征。象征和比喻一样,包括三部分。通常格式是:象征本体、象征客体、象征词。常用的象征词有“象征、表示、意味、标志、预兆”等。象征的客体和象征词一般省略。象征是文艺创作中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描写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某种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创作者将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大部分形象都描绘得有声有色,让读者体会其中真意。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 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 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三个要素。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7、句子的格式简称。 8、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结构,字数,词类相当,没有重字,, 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和。 二、选择题(共20分) 1、辞达而已矣。”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 2、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 A.《文心雕龙》 B.《文则》 C.《文选》 D.《文赋》 3、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孔子 B.刘勰 C.唐钺 D.陈望道 4、沙漠之舟一一骆驼”属于比喻中的()。 A.明喻 B.借喻 C.暗喻(喻体-本体) D.暗喻(本体-喻体) 5、篮蓿气得看瞪对面的辛小亮。谁让她天生一副笑模样呢,像生气,又像笑。”其中的像……像……”属于()。 A.明喻 B.暗喻 C.表比较 D.表不确定 6、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 B.有生命事物人化 C.把人拟作物 D.反一物拟作另一物 7、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中的道是睛无却有睛”属于()。 A.语义双关 B.谐音双关 C.对象双关 D.风景描写 8、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属于()。 A.正对、严对 B.正对、宽对 C.反对、严对 D.反对、宽对 9、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A.平起平收 B.平起仄收 C.仄起平收 D.仄起仄收 10、玲珑、苗条、星星、看看”这些词语分别属于()。 A.双声、叠韵、词的重叠、叠音词 B.叠韵、双声、词的重叠、叠音词 C.双声、叠韵、叠音词、词的重叠 D.双声、词的重叠、叠韵、叠音词

电大《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4)及答案

电大《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1-4)及答案 ---------------------------------------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对应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对立)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思想内容)、文体风格和句子的(上下文)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语言要素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性)、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时间副词)和(时间词)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层次多)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贴切);第二要(注意创新)。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拟人,以蟋蟀啼哭来暗喻“四人帮”横行时黑暗的现实,表达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5分) (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徐迟:《地质之光》)摹状辞格。摹写那种萎靡狼狈与令人厌恶的情态给人们的感觉。(5分) 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 (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改成被动句) 敌人的碉堡被战士们炸毁了 (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改成整句) 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5分) 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 作者调动了一系列的词语,把黑云的具体形象及其特征,完整而又清楚地使人感到倾盆大雨的减压(5分) (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 四字格成串排列,形式整齐,语言连贯、节奏紧,集中地揭示和分析问题。(5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 要点:一是从内容方面着眼的包括比喻、借代、比拟、摹状、对比、映村、夸张、婉言、双关、反语、引用、警策等(5分);二是从语言形式方面着眼包括对偶、排比、叠用、蝉联、

《汉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汉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汉语修辞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目标 汉语修辞学是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掌握汉语修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及汉语修辞的鉴赏能力,进一步为他们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及其他的语言文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养: 1.了解汉语修辞学课程的性质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方法。 2.掌握汉语修辞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3.能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分析语言现象。 4.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5.具备汉语修辞的鉴赏能力。 6.培养和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接受和传承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五个部分的内容:修辞概说、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语言的声音美、修辞格的运用。除修辞概说外,其他几部分为本课程的主体内容。其中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语言的声音美三部分,分别是以语言的词汇、语法、语音结构形式本身去实现的,又称为消极的修辞;而修辞格则是以语言的特殊手段采取特定的表达方法去实现的,又称为积极的修辞。

七、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说(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 1.教学内容 (1)概念:修辞、修辞学、语境;

(2)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 (3)修辞鉴赏能力的运用; 2.重、难点提示 主要的修辞学专著及其作者;修辞与语境;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第二章词语的锤炼(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4、5) 1.教学内容 (1)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2)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精心挑选、修辞点染、巧妙配合; (3)成语活用的方式:易字、谐音、拆用、易色、易序、别指等; (4)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 (5)修辞鉴赏能力的运用; 2.重、难点提示 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成语活用的方式;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 第三章句式的选择(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4、5) 1.教学内容 (1)概念:同义句式;整句、散句;长句、短句;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设问句、反问句;口语句、书面语句;顺装句、倒装句; (2)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整句和散句;短句和长句;肯定句和否定句;设问句和反问句;口语句和书面语句;顺装句和倒装句; (3)修辞鉴赏能力的运用:结合语料实例分析各种句式的特点及其修辞作用。2.重、难点提示 (1)对偶、排比、叠用、短句、长句、肯定句、否定句、设问句、反问句的定义、特点、分类; (2)能对具体例句的修辞效果进行分析; (3)各种句式的互相变换。 第四章语言的声音美(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4、5) 1.教学内容 (1)汉语音节结构固有特点所赋予的美的形式; (2)汉语声音流程主要节奏倾向——双音节化; (3)遣词造句时音节的协调; (4)四音节、三音节、五音节、七音节语音段落的切分; (5)古代、现代诗歌常见的押韵方式; (6)现代汉语的四声与平仄; (7)双声词、叠音词的语音结构特点及其修辞作用; (8)修辞鉴赏能力的运用:结合语料实例,协调音节;结合语料实例,分析叠音词的修辞作用。 2.重、难点提示 要讲究语音修辞;音节的协调;押韵;双声叠韵和叠音。 第五章辞格的运用(18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4、5、6)

汉语修辞学试题及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对应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对立)的一面。 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 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思想内容)、文体风格和句子的(上下文)有密切关系。 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语言要素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 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性)、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上。 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时间副词)和(时间词)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 8、长句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层次多)和容量大。 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句式。 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贴切);第二要(注意创新)。 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 (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拟人,以蟋蟀啼哭来暗喻“四人帮”横行时

黑暗的现实,表达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5分) (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徐迟:《地质之光》) 摹状辞格。摹写那种萎靡狼狈与令人厌恶的情态给人们的感觉。(5分)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 (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改成被动句) 敌人的碉堡被战士们炸毁了 (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改成整句) 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5分) 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 作者调动了一系列的词语,把黑云的具体形象及其特征,完整而又清楚地使人感到倾盆大雨的减压(5分) (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四字格成串排列,形式整齐,语言连贯、节奏紧,集中地揭示和分析问题。(5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 要点:一是从内容方面着眼的包括比喻、借代、比拟、摹状、对比、映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