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栏运动员的损伤与治疗
跨栏运动员损伤对策论文

跨栏运动员损伤对策论文摘要:我们对跨栏跑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以便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做好各种具体的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运动损伤,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前言运动损伤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
常见于年轻人群,他们热爱运动,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但常常因缺乏常识以及出现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受伤后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终生遗憾。
因此,参加体育锻炼必须了解并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损伤的特点和预防的方法,才能使体育锻炼最大限度地促进健康、增强体质。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通河县第一中学跨栏运动员损伤情况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需要,查阅大量有关跨栏方面的文献,为本文写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在博览和深入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论文。
1.2.3 数理统计法: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2.1 通河县第一中学学生的跨栏运动现状近年来跨栏跑运动在国内开始盛行,转折点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以刘翔为代表的跨栏运动员,在那一届奥运会上发挥出色,并打破世界纪录,为祖国带来了无限光荣,也打开了中国田径项目的新篇章。
因此,从那以后,“跨栏运动”在国内各个学校迅速开展起来,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逐渐普及开来。
但是跨栏运动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由于运动员的技能水平、身体条件有差异,训练起来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从而使学生对跨栏运动产生恐惧心理,导致多数学生喜欢“观看”跨栏项目和比赛,而不喜欢“练习”跨栏。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针对跨栏跑运动员容易造成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2.2 运动员对跨栏项目的喜爱程度调查表1对跨栏项目的喜爱程度(n=11)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人数542百分比45.536.418.1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跨栏运动感兴趣的占了 45.5%,态度一般的学生占了36.4%,但仍有 18.1%的学生不喜欢这项运动,继续对这些学生调查,发现阻碍他们喜爱这项运动的重要原因,是怕运动损伤。
高校跨栏教学常见损伤及预防

高校跨栏教学常见损伤及预防
高校的跨栏教学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但是也存在一些常见的损伤。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损伤及其预防措施。
1. 膝盖损伤
膝盖是跨栏运动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
常见的膝盖损伤包括扭伤、韧带拉伤、半月板损伤等。
要预防膝盖损伤,运动员需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跨栏高度,并且正确地进行热身和拉伸。
2. 腰部损伤
腰部是跨栏运动中需要承受较大压力的部位,常见的腰部损伤包括肌肉拉伤、腰椎间盘突出等。
要预防腰部损伤,运动员需要注意保持腰部稳定,避免过度弯曲或扭转。
3. 脚踝损伤
脚踝是跨栏运动中需要承受较大冲击力的部位,常见的脚踝损伤包括扭伤、韧带拉伤等。
要预防脚踝损伤,运动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跨栏鞋,并且进行适当的踝关节强化训练。
4. 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跨栏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尤其是在比赛中运动员容易因为用力过猛而受伤。
要预防肌肉拉伤,运动员需要注意进行适当的肌肉热身和拉伸,避免在比赛中用力过猛。
总之,要预防跨栏教学中的常见损伤,运动员需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跨栏高度,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选择合适的跨栏鞋,并进行适当的肌肉强化训练。
同时,在比赛中需要注意控制用力和运动技
巧,避免受伤。
跨栏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

跨栏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跨栏是田径项目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之一。
由于跨栏运动的特殊性和高强度的训练,常常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为了使跨栏运动员能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预防运动损伤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跨栏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措施。
1. 筋骨损伤:筋骨损伤是跨栏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投跨造成的。
运动员在跨栏中投控动作时,膝关节和踝关节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导致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等。
预防措施:(1)加强肌肉力量训练:通过合理的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降低关节受伤的风险。
(2)加强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少受伤的可能。
(3)注意投控技术:在跨栏运动中,正确的投控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员应该保持正确的形态,避免过度弯曲膝关节和踝关节,减少对关节的冲击。
2.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跨栏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特别是大腿肌肉的拉伤。
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训练过程中的不当操作、过度用力或不适当的训练强度引起的。
预防措施:(1)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不要一开始就进行过大的强度训练,应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给予肌肉足够的恢复时间。
(2)做好热身准备活动:在训练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可以提高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减少肌肉拉伤的风险。
(3)正确的拉伸动作:在训练后进行适当的拉伸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少肌肉拉伤的发生。
3. 关节扭伤:在跨栏运动过程中,由于投控动作的特殊性,脚步着地时容易发生关节扭伤。
特别是踝关节和膝关节,容易受到挤压和扭曲的力量。
在跨栏教学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护好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他们才能够持续地进行训练和比赛。
针对不同的损伤,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比如使用护具、热敷、按摩等。
科学合理地进行跨栏教学训练,结合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训练效果。
跨栏业余训练中常见损伤的治疗和预防

科技信息
0高校 讲台O
S IN E E H O O Y N O M TO CE C &T C N L G F R A I N I
20 0 7年
第 3 期 5
跨栏业余训练中常见损伤的治疗和预防
张登 峰 ( 山东体 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 06 ) 5 0 3
哪 做 1 . 脚 同时 落 地 , 栏 时不 积 极 主动 , 体 重 心 后 置, 脚 掌或 脚 认 真分 析 研 究 哪些 动作 不 易 掌握 , 些 动 作 易 造 成 运 动 损 伤 , 到 心 中 4双 F 身 全 事先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 要从易到难 , 序渐进, 循 不急 于求成, 合 后 跟 落 地 , 大 了 支 撑 腿 缓 冲 的 力 量 和 难 度 , 间跑 是 跨 步 而 不 是 跑 有数, 加 栏 不 练 步. 些 错 误 的技 术 动 作 都 有 可 能 造 成跨 栏 跑 的运 动 损 伤 , 外 , 摆 理 的安 排 运 动 负荷 . 让 学 生 在 过度 疲 劳 的情 况 下 继 续 练 习 。 习 的 次 这 另 在 动推 落 地 的 瞬 间 , 关 节 弯 曲 . 成 摆 动 腿 难 以支 撑 身 体 重 心 , 膝 造 摔倒 在 数 和 强 度 、 高 和 栏 间 距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身 体 素 质 情 况 区 别 对 待 , 能 栏 不
的实 际身 体 素 质 , 心理 素 质 , 及栏 架 本 身 的高 度 来 调 整 , 果 栏 架 高 以 如
要 更 就要 求 期 跨 点 远 一 , 是 也 要 有 身 体 素 质 作 保 证 , 则 不 但 不 能 达 的 错误 观 点 . 让 学生 分 清 一 般 性准 备 活动 和 专 项 准 备 活 动 的 区 别, 些 但 否 到 目 的 , 而 容易 拉 伤 起 跨 腿 的 大腿 后 肌 肉群 。 反 应 该有 针 对性 地 做一 些 跨 栏 的 专 门 性 准 备 活 动, 跨 栏 中 易 受 伤 的 部 对 如 脚 膝 腰 要 力 灵 1 . 栏 动 作 不 积 极 、 前迈 大 步 、 摆 前 有 意 识 降 低 身 体 重 心 、 位 f : 踝 、 关 节 、 和 髋 关 节 等 ) 特 别 加 强柔 韧 、 量 、 活性 练 2攻 栏 攻
跨栏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

跨栏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跨栏是田径比赛中的一项项目,也是训练中常见的一项技巧训练。
在进行跨栏训练时,运动员很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
本文将从跨栏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以及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训练强度过大。
在进行跨栏训练时,很多运动员都希望尽快提高成绩,于是不断增加训练强度,频繁进行高强度的跨栏训练。
过大的训练强度会使肌肉和关节受到过度负荷,容易引发肌肉拉伤、腱鞘炎等损伤。
二是技术动作不正确。
跨栏动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例如正确的起跳、落地、过栏等动作。
如果技术动作不正确,容易造成关节扭伤、韧带损伤等损伤。
三是训练前未进行充分准备活动。
在进行高强度的跨栏训练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热身运动、拉伸松筋等。
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不足,容易引起损伤。
四是过度训练。
在进行跨栏训练时,过度的训练量和频率会使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长时间的过度训练容易导致疲劳积累,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
接下来,针对上述致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减少跨栏训练中的运动损伤:一是合理安排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在制定跨栏训练计划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合理安排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并逐步增加。
不可急于求成,一味追求高强度的训练,要注意循序渐进。
二是注意技术动作的训练。
在进行跨栏训练时,要注意正确的技术动作,可以请教教练或者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并加强相关肌肉的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减少关节受力。
四是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时间。
在进行跨栏训练时,要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的时间,避免过度训练。
要注意及时休息和恢复,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跨栏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是由训练强度过大、技术动作不正确、训练前未进行充分准备活动以及过度训练等因素引起的。
为了预防这些运动损伤的发生,我们应该合理安排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注意技术动作的训练,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以及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时间。
高校跨栏教学常见损伤及预防

高校跨栏教学常见损伤及预防
跨栏是一项受欢迎的田径运动,但在教学中也常常出现一些损伤。
以下是常见的跨栏教学损伤及如何预防它们:
1. 手指受伤:当运动员从跨栏上跳下来时,手指可能受伤。
预
防方法包括使用手套或手指护具,并教授正确的着陆技巧。
2. 扭伤:在跨栏中,足踝扭伤是最常见的损伤。
预防方法包括
练习和加强脚踝稳定性的技能,并进行正确的热身和拉伸。
3. 肌肉疼痛:在跨栏中,后腿肌肉容易拉伤。
要预防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正确的热身和拉伸,并加强相关肌肉的锻炼。
4. 膝盖受伤:跨栏运动员在跨越障碍时,很容易受到膝盖的冲击,造成膝盖受伤。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膝盖护具,进行正确的技术训练,以及加强膝盖周围肌肉。
5. 脊椎受伤:跨栏中,跨越障碍时跑步姿势不当,可能会导致
脊椎受伤。
预防方法包括教授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术,加强腹部和背部肌肉的锻炼,以及进行正确的热身和拉伸。
总的来说,预防跨栏教学损伤的关键是教授正确的技术和姿势,加强训练和锻炼,以及进行正确的热身和拉伸。
如果运动员有任何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停止训练,并咨询医生或教练的建议。
- 1 -。
跨栏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

跨栏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跨栏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通过跨越高度障碍物的方式完成比赛。
由于其高难度和高强度的特点,跨栏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术和身体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训练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的情况。
为了让跨栏运动员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训练,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措施。
一、常见的跨栏运动损伤类型及致因1.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跨栏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它的致因可能是因为运动员在训练中负荷过大,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活动,或者动作技术不正确,导致肌肉过度伸展或者受到损伤。
不良的天气和场地条件也会增加肌肉拉伤的发生几率。
2. 跟腱损伤在跨栏训练中,由于跨栏动作对跟腱的拉伸和压力比较大,所以跟腱损伤也是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致因可能是训练时过度用力,或者技术动作不规范,也有可能是因为跨栏运动员平时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导致跟腱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
3. 跟骨应力性骨折跨栏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中,由于频繁地做出跨栏动作,跟骨会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和压力,长期下来容易出现应力性骨折。
这种损伤的致因通常是长时间的过度训练、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者外部环境条件的限制。
二、跨栏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1. 合理的训练计划跨栏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需要根据自身的体能和技术水平合理制定训练计划,避免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以免造成肌肉疲劳和过度拉伤。
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让肌肉有足够的恢复时间。
2. 科学的准备活动在进行跨栏训练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热身运动、拉伸训练等,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和抗张力,预防肌肉拉伤的发生。
3. 技术动作的规范跨栏动作是跨栏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必须保证技术动作的规范和准确性。
跨栏运动员要找到正确的跨栏姿势和动作,通过专业的指导和反复训练,以降低受伤的风险。
4. 强化肌肉力量跨栏运动员可以通过定期的力量训练,特别是对腿部和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抗张力,减少肌肉拉伤和其他损伤的发生。
跨栏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

跨栏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跨栏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技术类项目,跨栏运动员需要在奔跑的过程中跨越一系列的栏架,并且在跨越栏架的同时保持自己的速度和节奏。
由于跨栏是一项高强度的技术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很容易受到各种运动损伤的影响。
在跨栏教学训练中,如何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就跨栏教学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对跨栏教学训练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常见的跨栏运动损伤致因1. 不当的热身和拉伸在跨栏运动中,不足够的热身和不正确的拉伸动作会增加肌肉和韧带的受伤风险。
运动员在进行跨栏训练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通过慢跑、关节活动和拉伸动作来逐渐增加身体的温度和柔韧性,从而为高强度的训练做好准备。
2. 跑姿不正确跑姿不正确是造成跨栏运动损伤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跨栏运动员在奔跑的过程中,如果跑姿不正确或者姿势不稳,容易导致肌肉和关节的压力过大,从而引发损伤。
3. 训练强度过大跨栏是一项高强度的田径项目,如果训练强度过大,运动员的身体难以承受压力,容易导致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
2. 规范的跑姿训练跑姿是跨栏运动员在比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跑姿的训练,通过练习正确的跑姿和稳定的动作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跨栏教练要及时对运动员的跑姿进行纠正和指导,确保他们在训练中保持正确的姿势。
3. 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在跨栏教学训练中,教练要合理安排训练强度,避免训练强度过大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可以通过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4. 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训练在跨栏教学训练中,教练还应该重视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训练,通过增强肌肉群的力量和稳定性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适应能力,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5. 合理的休息和恢复跨栏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休息和恢复时间,避免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导致身体疲劳和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轻工大学论文题目:浅析跨栏运动员的损伤与治疗
姓名易岚
学号 1 1 0 8 0 7 2 2 9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大三
摘要
跨栏跑是由人们跨越障碍物的基本技能发展演变而来的,是田径运动中速度快、强度大、节奏性强、技术复杂的运动项目之一,对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以及正确掌握技术动作都有较高的要求。
长期进行室内、外训练,运动员极容易产生运动损伤。
损伤的出现不仅严重地阻碍了运动员对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到正常的训练、比赛和日常的生活找到预防运动损伤的合理方法,有利于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保持跨栏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跨栏跑强度大损伤
目录
摘要 (2)
一、跨栏运动员损伤机制 (4)
二、跨栏运动员预防方法 (5)
三、跨栏运动员康复治疗 (7)
参考文献 (10)
有调查结果显示,在跨栏跑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所有部位当中,踝关节损伤占损伤总人次的 26.97%,占损伤比率的第一位;膝关节损伤占损伤总人次的23.60%,占损伤比率第二位;腰部损伤占损伤总人次的 19.10%,占损伤比率第三位;大腿部损伤占损伤总人次的 12.36%,占损伤比率第四位;足部损伤占损伤总人次的 7.87%,占损伤比率第五位;小腿部损伤占损伤总人次的 5.99%,占损伤比率第六位(见图 4)。
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跨栏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下肢。
这主要是由于在跨栏跑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连续多次的起跨攻栏、腾空过栏、下压着地并迅速过渡到栏间节奏跑等一系列瞬间技术动作,这些动作使机体局部负荷过大,如足、踝和小腿的每次爆发性起跨攻栏,下压着地与地面接触所承受的重量为身体重量的 2-4 倍(柯思梅德,1983)。
可见在完成这类跑跳动作时,身体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踝关节、膝关节和大腿肌肉压力更大,一旦这种压力作用于身体的薄弱环节,就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一、跨栏运动员损伤机制
(一)训练因素
跨栏跑运动的技术动作具有高难度性和复杂性,运动时人体的器官和系统参与较多。
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员的神经中枢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就不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肌肉的温度低、弹性差,身体的协调性差,运动损伤就容易发生。
经统计发现,因为准备活动
不充分而造成运动员损伤的比率是 34.83%,占第一位。
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很少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安排训练量,大部分运动员都是在同一个训练计划安排下同一训练,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势必会使有些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过大,当超出了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运动员的机体将会产生裂变现象。
在出现非受伤引起的关节及肌肉疼痛、周身肌肉紧张、疲惫不堪、失眠不安等症状,如果不采取合理有效恢复措施,使运动员的机体得到必要的恢复,那么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过度疲劳。
局部负担过重主要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某一环节所承受的负荷超过了它本身所承受的能力。
(二)技术因素
在跨栏跑训练过程中,有些比较有天赋的运动员见到师长们练习就可以自己模仿动作,或在教练的初步指导下就进行非常规的训练,自认为对技术动作、要领等有了较熟悉的了解,便会大胆的尝试练习跨栏跑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
此时如果动作错误,在技术上会违反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各器官活动的规律以及运动力学原理,这势必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如果在技术动作不正确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而且在危险发生时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等,都易使运动损伤发生。
(三)生理因素
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主要表现在训练过程中由于自己的身体素质
等多方面的影响,明显感觉到自己跟不上教练员的计划安排,但仍咬牙坚持训练,长期出现这样的状况如果不及时地得到恢复,将会发展成为运动性疲劳。
当运动性疲劳出现不能及时地给与恢复,运动员的
机体将会受到极大的破坏,会导致运动员健康状况和体能的明显下降,加之有些运动员在旧伤没有痊愈、体力不佳的情况下继续参加训练,这都会使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增加,有些运动员甚至因此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寿命。
二、跨栏运动员预防方法
(一)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在训练或比赛的主体活动前,使机体逐步进入工作状态,使身心为主体活动作好准备的一系列身体练习和活动。
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准备活动。
对于跨栏跑运动员除了进行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外,还应针对在跨栏跑运动中承受负荷较大且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应该有专项性的准备活动。
最常做的就是在训练或比赛前通过中等强度的运动和牵拉练习,如跨栏座柔韧性练习、摆臂练习等,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之达到适宜的水平,加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克服各种身体机能惰性,提高肌肉、组织的温度和机体灵活性,加强条件反射性联系,促使运动员机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正式训练作好准备。
充分的准备活动是确保跨栏跑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和避免损伤的一个大前提,通过热身一方面可以使运动员肌肉温度和体温升高,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增加有氧供能能力,加强物质的代谢和能量的释放,有助于防止肌肉和关节的损伤;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跨栏跑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二)注重训练或比赛后的恢复与放松跨栏跑运动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跨栏跑运动员在完成训练后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升高、神
经紧张、肌肉僵硬等现象。
大运动量训练后肌肉、关节、韧带、软组织会出现疲劳及收缩反射,长时间的收缩反射会造成肌肉、关节、韧带的痉挛。
放松运动可以使跨栏跑运动员的身体由激烈紧张的肌肉活动逐步过度到安静的状态,有效的放松运动有助于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医学研究表明,静力性牵张类的放松运动对消除肌肉的疲劳具有良好的作用。
北京体育大学的卢鼎厚教授等人的研究表明,力竭性运动后进行静力牵张能通过加强骨骼肌收缩蛋白的合成过程,促进骨骼肌收缩结构的恢复。
闻有军的研究认为,肌肉疲劳后肌肉的时值会明显延长,静力牵张练习可以加速疲劳的消除,主要表现为牵张后肌肉时值明显缩短。
此外,牵张放松练习还可以减轻跨栏跑运动员在训练后因乳酸堆积而造成的肌肉酸疼感和肌肉的紧张状态。
跨栏跑运动训练结束后会有部分乳酸堆积在体内,这时进行伸展性的牵拉运动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堆积乳酸的消除。
从而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跨栏运动员康复治疗
(一)心理治疗
心理因素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影响着损伤后的恢复。
跨栏跑是在跑动途中连续跨越设有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固定高度栏架的短跑项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运动员的心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也就是心理治疗也应该作为治疗的一种手段。
就心理因素而言,跨栏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过度紧张或过度兴奋都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同时,跨栏跑运动员对于
比赛和训练情景的认识障碍也是影响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
稳定的情绪与坚强的意志是优秀跨栏跑运动员应该具备的品质。
倒 U 形理论表明,过低的情绪状态或过高的情绪状态都会抑制最佳运动能力的发挥。
高焦虑水平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之中常常伴随不良的情绪体验,并具有消极影响的激活状态,往往表现为肌肉紧张、注意力下降,对周围潜在危险因素的感知能力下降,交感神经活动下降。
根据的摸型,处于紧张情绪下的运动员在运动中常常会做出保护性的反应,这种保护性的反应往往是造成损伤的潜在因素之一。
因此,跨栏跑教练员应该注意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治疗,可以采取想象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放松训练、赛前心理调节训练等方法调节运动员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二)加强医务监督
由于跨栏跑运动具有强度比较大、速度比较快、技术复杂等特点,运动员在训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引发运动损伤,运动员不仅要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还应该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意识,在做跨栏跑动作时若出现异常无法控制,在摔倒时应该顺势团身滚翻;在过栏后摆动腿下压着地时应该以前脚掌着地来增加缓冲。
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做到最好有医务工作者在现场监督。
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练习跨栏跑动作时做一些专门性的辅助练习,如跨栏座摆臂柔韧性练习、跨栏座转换柔韧性练习;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正确掌握动作技术要领。
跨栏跑运动员还要作好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自己的主观感觉(如头晕目眩、心悸乏力等),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踝、足、
膝等各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有无酸痛等,若感觉有上述现象就不宜增加负荷量继续练习。
此外,还要注意气候、场地、器材是否符合要求。
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也不同,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合人体内部器官的协调运转。
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气候的变化会对运动员的机体造成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的出现有可能影响跨栏跑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发挥,从而对运动员的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 王林,张阿力,麻春雁.运动损伤与急救[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 闻善乐,闻亚非.肘关节损伤[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张力.最新运动员运动性疾病、损伤、创伤防护治疗与康复保健、科学训练实务全书[M].银川:宁夏大地出版社,2010.
[5] 黄利山.运动员伤病防护与体能训练科学保障应用指南[M].安徽:安徽省出版发行集团,2010.
[6] 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
[7] 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8] 于素梅,李志杰,苏明忠.体育与健康课常见运动伤病防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