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1年东海陆架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东海浮游十足类数量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东海浮游十足类数量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徐兆礼【期刊名称】《中国水产科学》【年(卷),期】2005(12)5【摘要】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东海浮游十足类(Decapods)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以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浮游十足类总丰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为451ind/(100 m3),秋季次之为71ind/(100m3),春季最低为24ind/(100m3).北部近海(29°30′~33°N、123°30′~125°E)水域春季几乎没有分布,除冬季外,总丰度基本呈近海高于外海的分布趋势.中型莹虾(Lucifer intermedius)是影响总丰度变化最主要的种类;夏季与秋季及四季总丰度的变化同水温有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盐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冬季则仅仅与盐度有关,春季则与温度和盐度相关.从春季到夏季,高丰度区随台湾暖流向北扩展,并在闽浙沿岸水团与台湾暖流交汇处形成高丰度分布区[>2 500ind/(100 m3)];从夏季到秋季,浮游十足类随着台湾暖流继续向北,在与长江冲淡水交汇处形成较高丰度区.水温和海流是影响东海浮游十足类总丰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总页数】7页(P614-620)【作者】徐兆礼【作者单位】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2.8【相关文献】1.东海浮游翼足类(Pteropods)数量分布的研究 [J], 徐兆礼2.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夏秋季小黄鱼数量分布及与浮游动物的关系 [J], 李建生;严利平;李惠玉;刘洋3.东海浮游磷虾类的数量分布 [J], 徐兆礼;李春鞠4.东海浮游十足类优势种环境适应的研究 [J], 徐兆礼5.东海近海浮游多毛类数量分布与环境关系 [J], 黄梅玲;徐兆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春季和秋季东、黄海陆架区大型网采浮游动物群落划分

春季和秋季东、黄海陆架区大型网采浮游动物群落划分左涛;王荣;陈亚瞿;高尚武;王克【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5(025)007【摘要】根据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对黄、东海大面调查中浮游生物大网(孔径500μm)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陆架区内的浮游动物组成、分布、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秋两季陆架区浮游动物均可划分为5个群落:i黄海沿岸群落;ii黄海中部群落;iii黄、东海交汇水混合群落;iv东海近岸混合水群落;v东海外陆架高温高盐群落.各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总页数】10页(P1531-1540)【作者】左涛;王荣;陈亚瞿;高尚武;王克【作者单位】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6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8【相关文献】1.秋季黄海WP2型网采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J], 李雨苑;刘光兴;陈洪举2.2009年春季南黄海浒苔暴发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J], 刘光兴;房静;陈洪举3.长江口及其邻近陆架区夏季网采浮游植物及其影响因素 [J], 江志兵;曾江宁;李宏亮;周锋;陈全震;朱根海;张东声;严小军4.秋季南黄海网采浮游生物的生物量谱 [J], 左涛;王俊;唐启升;金显仕5.2015年春季南海北部陆架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J], 粟丽;陈作志;黄梓荣;许友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海区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特征

东海区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特征张玉荣;丁跃平;李铁军;薛彬;郭远明【摘要】依据2008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09年冬季(2月)的现场调查结果,分析了东海区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的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个航次叶绿素a浓度分别为1.33、0.93、1.61和0.65 mg/m3,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最大值均出现在0-10m水层,冬季最大值出现在底层.叶绿素a浓度远海年季变化较小,近岸区和垂直分布年季变化较大.四个航次初级生产力平均为375.03、414.37、245.45和102.60 mg/(m3 h),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水平均高于历史同期值.鱼外渔场的年平均初级生产力最大,海州湾渔场最小.通过分析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表明,叶绿素a与浮游植物显著正相关;春季和秋季的低温以及春季和夏季的低盐比较适合浮游植物的生长;活性磷酸盐可能是限制春季和秋季叶绿素a的重要因素.【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16(047)001【总页数】8页(P261-268)【关键词】东海区;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环境因子【作者】张玉荣;丁跃平;李铁军;薛彬;郭远明【作者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舟山 316100;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舟山 316100;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舟山 316100;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舟山 316100;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舟山 31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8.1东海区是我国生产力最高的海域之一, 孕育着丰富的渔业资源, 是东、黄海主要经济鱼类的天然良好产卵场与索饵场, 每年春夏汛期间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等鱼种均洄游到此海域进行产卵、索饵(程家骅等, 1999)。
2009年冬季东海浮游植物群集

2009年冬季东海浮游植物群集郭术津;孙军;戴民汉;刘志亮【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2(032)010【摘要】2009年12月23日-2010年1月5日在东海海域(24°00′-32°00′N,120°00 ′—128°00′E)68个站位进行了水文、化学和生物的综合调查,应用Uterm(o)hl方法对调查海域的浮游植物群集进行了研究.经284个浮游植物采水样品的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4门67属171种(含13个未定种).浮游植物群集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还有少量的蓝藻和金藻,物种以沿岸广温型为主,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安哥拉海链藻(Thalassiosira angulata=并基海链藻Thalassiosira decipens)和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等.调查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356× 103- 142.578×103个/L,平均值为14.137×103个/L;硅藻占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比例最大,介于0.356× 103-142.578×103个/L,平均值为13.023×103个/L;其次为甲藻,细胞丰度介于0.356×103-11.378× 103个/L,平均值为1.177×103个/L.调查海域表层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由硅藻刻画,高值区出现在调查区北部即长江口东北部海域,甲藻在调查区南部和东南部丰度较高.细胞丰度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值出现在10m 层.从断面分布上看,细胞丰度在调查区近岸和远岸较高、中部较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调查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磷酸盐和硅酸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硝酸盐相关性不明显.【总页数】13页(P3266-3278)【作者】郭术津;孙军;戴民汉;刘志亮【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36100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2014年冬季浙江中部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集 [J], 刘亚林;黄秀清;蒋晓山;王航俊;邹清;齐安翔2.夏季东海PN断面浮游植物群集 [J], 郭术津;孙军;汪岷3.2009年夏季东海浮游植物群集 [J], 郭术津;田伟;戴民汉;刘志亮;孙军4.2006年秋季东海陆架浮游植物群集 [J], 王丹;孙军;安佰正;倪晓波;刘素美5.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冬季浮游植物群集 [J], 何青;孙军;栾青杉;宋书群;沈志良;王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9年晚春黄海南部浮游植物群落

2009年晚春黄海南部浮游植物群落田伟;孙军【期刊名称】《海洋科学》【年(卷),期】2011(35)6【摘要】在2009年6月对黄海南部及中部海域30个站位进行综合调查,对获得的131个浮游植物样品用Utermohl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51属73种(不包括未定名种),其中硅藻32属47种(不包括未定名种),甲藻17属24种(不包括未定名种),定鞭藻1门1种,蓝藻1门1种,硅藻在物种丰富度上占有优势。
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主要以温带近岸种为主,优势物种为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lzschia delicatissima)、具槽帕拉藻(Pa%One hundred and thirty-one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outh Yellow Sea in June 200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by the Uterm6hl method. A total of 4 phylum and 51 genera including 73 species (exclusive of uncertain species) were found, which were mostly composed of diatom and dinoflagellates, with the major group being diatom. There were 32 diatom genera that include 47 specie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cluded Prorocentrum dentatum, 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 and Paralia sulcata. The phytoplankton cell abundance was ranged 0.089×10^3~1045.200×10^3cell/L, with an average of 15.941 × 10^3 cell/L, with dinoflagellates being dominant. Horizontally, the high cell abundance was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of the survey area, and low in thenorthwest part. Vertically, the phytoplankton, mainly P. dentatum,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10-m layer water an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ater depth.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s of Shan- non-Winener index and Pielou evenness index were low in the southern survey area, and were contrarily with phytoplankton cell abundance.【总页数】6页(P19-24)【作者】田伟;孙军【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8.53【相关文献】1.2009年秋季长江安徽-江苏段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空间特征 [J], 孟顺龙;陈家长;胡庚东;吴伟;瞿建宏;范立民;裘丽萍2.2009年夏季胶州湾同步调查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J], 杨世民;王丽莎;石晓勇3.2009年春季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J], 杨世民;王丽莎;石晓勇4.2009年夏季海南岛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J], 陈丹丹;兰建新;张光星;涂志刚;吴瑞5.2009年夏季海南岛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J], 陈丹丹; 兰建新; 张光星; 涂志刚; 吴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中国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杜明敏;刘镇盛;王春生;张东声;章菁【摘要】2006年7-8月、12月-2007年2月、2007年4-5月、2007年10-12月,对中国近海进行了4个航次生物、化学和水文等专业综合调查.根据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鉴定结果,对中国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近海浮游动物有1330种,隶属于7门19大类群,浮游幼体47类,其中,节肢动物为最优势类群,有782种,占58.80%,其次为刺胞动物,有324种,占24.36%.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中,4个海区均以桡足类和水母类的种类和数量占绝对优势.中国近海4个海区浮游动物种类数有明显季节变化,渤海和黄海,浮游动物种类数夏、秋季多于春、冬季;东海和南海,浮游动物种类数春、夏季多于秋、冬季.中国近海浮游动物群落大体可划分为6个主要生态类群:近岸低盐类群、低温高盐类群、高温高盐类群、低温广盐类群、高温广盐类群和广温广盐类群.结合同步调查的其它生物、水文、化学环境参数的分析结果,对中国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种类丰度与环境因子进行生物与环境变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温、盐度、水深、溶解氧、硝酸盐和pH存在明显相关关系.水温和盐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因子.【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3(033)017【总页数】12页(P5407-5418)【关键词】中国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作者】杜明敏;刘镇盛;王春生;张东声;章菁【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国海为北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受沿岸流、黄海冷水团、黑潮暖流等水系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海洋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
东海浮游植物群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东海浮游植物群集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类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海洋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不仅能够提供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能源来源,还能够影响和调节海洋的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过程。
因此,对浮游植物群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东海浮游植物群集的物种组成、数量变化、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东海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对东海不同水域区域的浮游植物物种进行采集、鉴定;2. 分析东海浮游植物群集的数量变化特征,探究其与季节、水文因素等的关系;3. 探究东海浮游植物群集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其与水体温度、盐度、营养盐浓度等环境因素的联系;4. 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综合分析得出东海浮游植物群集的物种组成、数量变化、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采用船载浮游植物自动取样仪进行采集;2. 采用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浮游植物物种鉴定;3. 采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各项指标的时空变化趋势图;4. 运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
五、研究意义1. 掌握东海浮游植物群集的物种组成、数量变化、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有助于科学认识东海海洋生态环境,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为海洋科学家提供关于东海生态环境的基础数据,有利于推动海洋科学的进一步研究。
3. 对于东海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六、研究预期成果1. 获得东海不同水域区域浮游植物群集数量、物种组成及其在不同时间、不同水层中的时空分布特征。
2. 确定东海浮游植物群集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变化规律,探讨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 提出保护东海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科学建议和措施。
七、研究进度计划1. 前期调查和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室建设、实验器材采购等。
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

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林龙山;王燕平;李渊;张静;高天翔【摘要】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调查资料,系统分析了其鱼类物种组成,计算了该海域的分类阶元包涵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和∧+)以及各物种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并对东山湾海域物种季节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东山湾共记录鱼类114种,分属15目57科87属,以鲈形目种类占绝对优势.分类阶元包涵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种类组成中,其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3.80、5.40、7.60)、(1.42、2.00)和(1.41),均低于东海陆架区、大亚湾、东沙群岛,说明东山湾海域的鱼类多样性比其余海域高,种类组成较为分散.使用PRIMER 5.2软件计算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分别为65.8和129.5,其中△+均高于其余3个海域,说明东山湾海域鱼类的亲缘关系比其余3个海域要远,而且分布不均匀.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当采用IRI>1000标准定义优势种时,秋季的优势种有3种,冬季只有1种,春季有2种,夏季最多有4种,说明不同季节的优势鱼种存在较大变化,主要鱼种季节更替明显.本研究在种以上的分类阶元分析了东山湾及其周边海域的鱼类组成及其分布特点,为东山湾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10.3724/SP.J.1118.2012.01060【期刊名称】《中国水产科学》【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8页(P1060-1067)【关键词】分类阶元包涵指数;分类多样性;相对重要性指数;东山湾【作者】林龙山;王燕平;李渊;张静;高天翔【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厦门 361005;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3;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东山湾位于台湾海峡南口西岸,海域总面积247.89 km2,其中水域面积 155.5 km2,是闽南最大的海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0 9 -2 0 1 1年 东海 陆架海 域 网采 浮游植 物群 落 的季 节变化
刘 海娇L , 傅 文诚 , 孙 军
( 1 . 天 津 科技 大 学 海 洋 与环 境 学 院 , 天津 3 0 0 4 5 7 ; 2 . 天 津 科 技 大学 天 津 市 海洋 资源 与 化 学重 点 实 验 室 , 天津 3 0 0 4 5 7 )
群落主 要 由硅 藻 、 甲藻 组成。共检 出浮游植物 5门 8 8属 2 9 9种 ( 含未定 种) 。调 查 区夏季细胞 丰度 达 最高 , 平均为( 8 6 5 9 . 5 7 2 ±2 8 9 3 7 . 2 7 ) c e l l / L , 其 次是 秋、 冬 季, 春 季最 低 , 分别为( 4 4 1 3 . 7 2 6 ± 1 2 5 3 4 . 5 7 3 ) c e l l / L 、 ( 4 2 1 . 7 7 3 ±6 4 7 . 5 3 2 ) c e l l / I 和( 2 1 8 . 4 7 9 ±2 6 5 . 8 9 7 ) c e l l / I 。硅 藻细胞 丰度在 夏、 秋、
的水文化学环境 。近岸 有长 江 冲淡水 ( Ya n g t z e R i v e r D i l u t e d Wa t e r , Y D W) 与 浙 闽沿 岸流 等 近岸 水 系及 水
团 。径流量 大的河 流 系统通 过 其 冲淡水 的延伸 会 对
河 口和陆架 水域 的海 洋 生态 系统 造成 影 响 。长江 口
冬 3个季 节 占总平均 丰度 的 9 5 以上 , 甲藻 细胞 丰庹在 春 季 最高 , 占总 浮游植 物细胞 丰度 的 6 9 7 / 6 。
调查海 区浮游植 物丰度 高值 区主要集 中在长 江 口海域 , 并 向外海 呈递减 趋势 。不 同群 落 间存 在 季节
更替和 演替现象 。物种丰 富度 自春夏秋冬逐 渐升高 。香农 指数( S h a n n o n - Wi e n e r i n d e x ) 和均 匀度 指数
( P i e l o u i n d e x ) 分布 较为一致 , 物 种丰 富度指数 ( Ma r g a l e f i n d e x ) 呈现 时空分布差 异 。P e a r s o n相关分 析 结果表 明 : 不 同季 节的物种 间更迭 与海 区特定 的物理化 学参数显著相 关。 关键词 : 浮游植物 ; 群 落结构 ; 长江 1 2 / ; 东海 ; 台湾海峡
摘要: 根据 2 0 0 9年 7 、 8月 ( 夏季) 、 1 2月到 翌年 1月( 冬季 ) 、 2 0 1 0年 1 1月( 秋季) 和2 0 1 1年 4 、 5月 ( 春 季) 共 4个航 次在东海 陆架 区进行 的现场 多学科 综合调查 , 报道 了 4个季 节在整 个东海 海域 的浮 游植 物 的空间分布及群 落结 构特征 , 并探讨 了影响其分 布格局 的环 境 因子 效应 。结 果表 明, 东海 浮游植 物
第3 7 卷 第1 0 期
2 0 1 5年 l O月海 源自洋 学 报
v O L 3 7 , N o . 1 0
Oc t o b e r 2 0 1 5
Ha i y a n g Xu e b a o
刘海娇 , 傅文诚 , 孙 军 .2 0 0 9 2 0 1 1 年 东 海 陆 架 海 域 网采 浮 游 植 物 群 落 的 季 节 变 化 [ J ] . 海洋学报 , 2 0 1 5 , 3 7 ( 1 0 ) : 1 O 6 —1 2 2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5 3 — 4 1 9 3 . 2 0 1 5 . 1 0 . 0 1 1 L i u Ha i j i a o , F u We n c h e n g , S u n J u n .S e a s o n a l v a r i a t i o n s o f n e t z — p h y t 0 p l a n k t o n c o mmu n i t y i n Ea s t Ch i n a S e a c o n t i n e n t a l s h e l f f r o m 2 0 0 9
作 为我 国第一 大 河 口, 夏季 汛 期 时 , 冲淡 水 向东 北 方
东海 陆架 拥有非常高 的生物 多样 性及生 产力 , 因此也
形成 了一些重要 的渔场 , 如著 名 的长 江 口渔 场 、 舟 山
—
2 0 1 1 _ J ] .Ha i y a n g X u e b a o , 2 0 1 5 , 3 7 ( 1 0 ) : l O 6 —1 2 2 , d o  ̄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5 3 — 4 1 9 3 . 2 0 1 5 . 1 0 . 0 1 1
中 图分 类 号 : Q 9 4 8 . 8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 2 5 3 — 4 1 9 3 ( 2 0 1 5 ) 1 0 — 0 1 0 6 1 7
1 引 言
东海是 我 国陆 架海域较宽 阔的边缘海 , 拥有复 杂
向流 去l 2 。黑潮 水 在 夏 、 冬 季 又 呈 现 不 同 的水 团特 征 一 。台湾 海峡东北 方向存在 一 支黑潮 的分 支 , 即 台湾 暖 流 , 在 夏 季 其 流 量 及 强 度 达 到最 高 , 冬 季 减 弱[ 5 ] 。不 同区域 的水 团交 汇将 输 送更 丰富 的 营养 盐_ 7 ] 。基 于如此复杂 的物理化 学水 动力 条件 影 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