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整理和复习

合集下载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理与复习课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理与复习课件
减法。
在比较商品价格时,我们也需要 进行加减运算,以确定哪种商品
更经济实惠。
在计算购物优惠时,如满减、折 扣等,也需要用到万以内的加减
法。
时间计算(年、月、日)
在计算日期时,我们 需要知道某天是周几, 这需要用加减法来计 算。
在计算月份的天数时, 也需要用到万以内的 加减法。
在计算两个日期之间 的天数时,也需要用 到万以内的加减法。
详细描述
例如,450 - 40 = 410,从被减数450的十位上减去减数40的十位数,得到结果10,再调整被减数的百位 数为1。
十位数与百位数相减
总结词
当被减数的十位数与百位数不同时, 可以先将被减数的十位数和百位数相 加,再从被减数的百位上减去减数的 百位数。
详细描述
例如,730 - 60 = 670,先将被减数 730的十位数和百位数相加得到70, 再从被减数的百位上减去减数60的百 位数,得到结果670。
详细描述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万以内数的连续加减 法题目,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解答,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方法和技巧。同时,通 过对比不同题目的解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 自己的易错点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计算 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05
万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与答 案解析
基础练习题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基础练习题主要针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则和计算方法进行 练习,包括简单的加法、减法运算,以及涉及进位和借位的计算。
进阶练习题
总结词
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进阶练习题在基础练习题的基础上,增加了 难度和计算量,要求学生在保证准确性的同 时,提高计算速度。题目涉及万以内的连续
加法、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整理与复习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整理与复习

六、解决问题。
1、李叔叔家养了390只鸡和608只鸭。 李叔叔家一共养了多少只鸡鸭?鸡比 鸭少多少只?
390+608=998(只) 608-390=318(只) 答:李叔叔家一共养了998只鸡鸭, 鸡比鸭少318只。
2、4筐水果共有352个,苗苗幼儿园大 班有小朋友176人,中班有168人,如 果每个小朋友发一个水果,够吗?
405+194= 599 593+312≈ 900
560+380= 940
1000-453= 547 390-226≈
160
五、559-270 =289
54÷(963-954)
=289-81 =208
8×3+457
=54 ÷9
=24+457
=6
=481
现价:469元 现价:868元 现价:186元 现价:698元
现在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洗衣机共需要多少钱? 妈妈带了600元钱,买一个 吸尘器后,还剩多少钱? 哪种商品降价最多?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七、先计算,再选择你喜欢的方法 验算
566+187
• 1241+189
482-97
• 700-154
176+168=344(个) 344<352 答:如果每个小朋友发一个水果,够了。
3、修一段长820米的水泥路,第一天修 了318米,第二天修了296米,第三天 修多少米才能全部修完?
820-318-296=206(米) 答:第三天修206米才能全部修完。
原价:728元 原价:999元 原价:352元 原价:896元
600 ),838-703的差大约是( 140 4、363+239的和大约是(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要点及复习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要点及复习题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问点1笔算加减法: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一样数位肯定要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假如前一位是0,那么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留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2估算:结合实际,把试题中的数分别看作及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的得数范围。

随堂练习1、列竖式计算〔1〕467+354 〔2〕563+761 〔3〕158+280〔4〕365+918 〔5〕348+736 〔6〕486+734〔7〕294+48 〔8〕57+467 〔9〕383+274〔10〕905-346 〔11〕816-347 〔12〕423-95〔13〕640-178 〔14〕804-476 〔15〕907-469〔16〕603-329 〔17〕400-109 〔18〕900-6783估算:98+25≈ 376+284≈ 517—348≈ 507—348≈ 500—185≈1、电影院一共有406个座位。

一年级有197个学生,二年级有208个学生。

他们要一起看电影,能坐下吗?2、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

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一共来了多少游3、商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两种方法解决〕加减法的验算3加法的验算:(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一样。

(2)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4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看和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共2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的总结部分。

教材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等。

接着,教材以举例的形式对重点知识进行了梳理,如口算45 + 23 可以先算40 + 20 = 60,再算5 + 3 = 8,最后60 + 8 = 68;口算78 36 可以先算78 30 = 48,再算48 6 = 42。

对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如380 + 250 可以先算38 + 25 = 63,再在末尾添一个0,即380 + 250 = 630;470 290 可以先算47 29 = 18,再在末尾添一个0,即470 290 = 180。

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本单元的各种练习题,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方法。

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2. 教学难点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1. 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计算经验,如100 以内的加减法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巩固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2. 万以内数的减法运算规则3. 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4. 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简便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难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

5. 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馈: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互动。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保持专注和细心。

3. 鼓励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定期组织计算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掌握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回顾和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新课导入: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验算方法:讲解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加法和减法的实例,进行实际操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实物、播放视频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计算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情况吗?”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讲解如何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知识点,包括定义、运算法则以及解题技巧。

文章将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大约600字左右。

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定义万以内的加法是指在数字范围为0至9999之间进行的加法运算。

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进行任意两个数的相加,并得到一个结果。

2.运算法则(1)进位当两个数的相加结果大于9时,就会出现进位。

例如:8+7=15,计算时先将5写在个位上,然后将1进位到十位。

(2)整列相加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应该从个位开始逐列相加。

例如:432+576,先将个位4与6相加得到10,在十位上进位后,再将3与7相加,依次类推。

(3)校验在进行加法运算后,可以通过减法运算将结果进行校验。

例如:432+576=1008,可以用1008-432=576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3.解题技巧(1)对齐列数在进行加法运算时,需要将参加运算的数对齐列数。

例如:432+576,在进行列上的对齐时,可以在纸上使用竖线进行划分。

(2)从低位开始相加在对齐列数后,从个位开始逐列相加。

例如:432+576,从个位各位开始相加,并将进位的结果写在上一列。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定义万以内的减法是指在数字范围为0至9999之间进行的减法运算。

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进行任意两个数的相减,并得到一个结果。

2.运算法则(1)借位当被减数的其中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就需要向高位借位。

例如:32-18,计算时先将2减去8,然后向十位借位,将2借为12,再减去8得到4(2)借位规则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根据借位规则进行借位。

-当两个数的个位相减时,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向十位借位。

-当两个数的十位相减时,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向百位借位。

-以此类推,直到最高位。

3.解题技巧(1)对齐列数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将参加运算的数对齐列数。

4.9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4.9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标题:4.9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3. 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引导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则。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

六、课堂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练习的正确率。

3.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保持准确和规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4.9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这一教案中,课堂练习环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这个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到的知识,还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的知识,包括:
(1)三位数的一次进位加法,与连续进位加法; (2)三位数的一次退位减法,与连续退位减法;
(3)加法的验算;
(4)减法的验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3+439=
807-279=
623+487=
600-545=
1.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2.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如果前一位也满十,再向前一位进1。
例如:276+185= 461
276 + 185 ———— 461
1 1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前一位退1作10, 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减。
例如:501 — 324 = 177
501 — 324 ———— 1 77
验算方法: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加数+加数=和 ②和 - 加数 = 另一个加数
验算方法:①被减数-差 = 减数
②差 + 减数 = 被减数
完成书本P32 第2题
上层和中层一共有多少本书? 上层和下层一共有多少本书? 中层和下层一共有多少本书? 三层一共有多少本书? 中层比上层多多少本书? 下层比上层少多少本书?
中层比下层多多少本书?
下层比中层少多少本书?
开动脑筋,想一想方框里能填几?
2 8 8 + 1 1 1 15 4 0 3 - 9 3 4 5 9 7 + 3 1 2 14 9 2 1
7 5 8 1 7 6
解决问题:
1、新华书店第一天卖了311本故事书,第二天 卖了149本,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卖多少本书?
2、商店有646台彩电,昨天卖出139台,今天 卖出124台,还剩下多少台? 3、光明小学原来有学生681人,毕业了208人, 开学后又收了177名新生,现在学校有学生多少人? 4、一篮苹果重90千克,9名顾客每人买去7千克, 这篮苹果现在还剩多少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