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网络开展高职护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网络心理咨询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网络心理咨询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护理专业是一个深受社会需要的专业,在医疗保健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许多护理专业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常常感到迷茫和焦虑,因为他们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复杂的职场挑战。
为了帮助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咨询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解决方式。
网络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它具有时间灵活、地域无限、成本较低等诸多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心理咨询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分析网络心理咨询的特点,解决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网络心理咨询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希望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心理支持,促进他们顺利就业并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网络心理咨询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探索网络心理咨询在解决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作用和效果,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提供更便捷、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了解网络心理咨询的特点及优势,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二是分析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心理问题,探索问题根源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三是探讨网络心理咨询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经验并提出未来发展和改进建议,以推动网络心理咨询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更广泛应用和有效性。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深化对网络心理咨询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水平,以促进其更好地适应职场挑战,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目标。
1.3 意义和价值网络心理咨询能够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_SCL-90

导读::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论文关键词:SCL-90,护理新生,心理健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心理健康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护理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专业特点和职业技能使她们在学习上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
而且因为护理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社会地位、压力等原因造成的护士心理应激比一般职业更为突出,也要求护士具有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职业素质的培养当从职业教育阶段开始,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直接影响到职业生涯,由于环境、生活、人际、学习等方面适应不良而发生心理问题的新生时有发现,直接影响新生心理健康和学习,并进而影响其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
本课题通过对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的研究SCL-90,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水平。
本人运用SCL-90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对本校2009级588名护理专业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并对其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进行评估,以期对心理辅导人员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并制定相关措施为护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一、对象和方法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本校2009级护理新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共发放问卷588份,回收有效问卷564份,有效回收率95.9%。
其中五年专三年级学生96人,高职单招生118人,高职高招生350人。
方法工具:选用90 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为测评工具。
该量表共90个项目,可以测查10个范畴的内容,其中症状因子9个,分别是:F1(躯体化)、F2(强迫症状)、F3(人际关系敏感)、F4(抑郁)、F5(焦虑)、F6(敌对)、F7(恐怖)、F8(偏执)、F9(精神病性)。
采用5级评分制(1—5分):1-无:自觉无该项症状;2-轻度: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并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3-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轻度到中度;4-相当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5-严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SCL-90,其频度和程度都十分严重。
对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点思考

对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点思考近年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为了提高教育效果,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面覆盖,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每个群体都应该被重视。
对学生来说,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成为日常课程的一部分,内容包括压力管理、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
对教师来说,提供专业的培训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家长来说,提供家庭心理教育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再次,注重学生参与和反馈。
学生参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他们应该被鼓励参与讲座、活动和小组讨论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通过学生参与,可以让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此外,学生反馈也是改进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和建议,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后,加强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专门的专业人士来负责。
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
此外,建立一个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规划、组织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和交流,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加强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效果相关性分析

表 2 高职护生总均分与学业成绩 的相关性分析
自变量 应变量( 目) 科 P
中 、重度 反 应 为 2 8次
项。 反应 项 目中强迫症 状、 虑、 焦 恐惧 、 郁反 抑 应 次项较 多。
( ) 理 健 康 水 三 心
江苏 省 盐 城 卫 生 职业 技 术 学 院 20 0 4级 五 年制 高 职 护理 专 业 的全 体
焦虑
偏执
2( 2 、 ) 4 轻 0 中4
l ( 6 中 3 重 1 0轻 、 、 )
l. % 86 6
78 % .1
结果 表 明 , 理 测 心 试 异 常的 人 数 为 5 2
人 , 占测 试 总人 数 的
9 2 , 表 1 .% 见 4 。 由 表 1可 知 , 理 心
( ) 理 测 试 一 心
分析
名 高职 学 生 的 心理 测 试 发 现 , . % 94 2
由表 2可 知 , 高职 护理 专业 学 生
的 学生 存在 不同程度 的心理 问题 。在 对心 理 异 常 学 生的 问题进 行 分 析 基
础上 , 实施 集体 心 理 健康 教 育 , 对 并 个 别心 理 存在 异 常 的 学 生进 行 心 理 疏导 , 取得 了较 好 效果 。进一 步 分析
反 应程度及人次项
6 轻 5 中 1 ( 、 ) 2 ( 1 、 、 1 0 轻 5 中4 重 )
2 ( l 、 3) 2轻 9 中
占异常总人 次项百分比
46 % . 8 1. % 56 2
l .9 71%
、
测试 目的
要迅 速答题 。问卷统 一 进 行 计 算 机 软 件 处 理
素质培 养。
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教育策略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教育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学生是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通常是按照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目的而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环境在中职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网络环境下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网络成瘾、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这些问题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他们面临着来自网络的各种信息和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和教育,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甚至是心理疾病的发生。
加强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相应的教育策略,希望通过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和支持。
通过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
【2000字】1.2 研究意义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教育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中职学生频繁接触网络,他们可能会受到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探讨中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对传播正能量具有积极作用。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研究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相应的教育策略,可以帮助学校和家庭更好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康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本研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健全也具有一定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完善提供实践基础和借鉴经验,有助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年制高职护生实习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恐 怖 偏 执
1 - 3 O ±0 - 2 7 1 . 4 7 ±0 . 3 5
1 . 2 6  ̄0 . 2 1 1 . 3 9 ±0 . 4 2
精 神 病 性
阳性 项 目
1 . 4 8 ± 0 - 5 8
3 7 . 1 6 ±1 6. 2 8
1 . 3 5 ± 0 6 1
3 0 . 3 8  ̄1 7 . 2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明显 差 异 与常 模 相 比 , 在 校 期 间 的 四 年级 高职 护 生接 触 的人 1 . 2 方 法 还 是 同 学与 老 师 , 为此 S CL - 9 0 检 测 结 果 无统 计 学 意 义 。 1 . 2 . 1 采用S C L - 9 0症 状 自评 量 表圈 与 自行 设 计 的情 况调 查 2 . 2 自行设 计 量 表检 测结 果 五 年 制 高职 护 生 实 习期存 在 量表 ( 包括 年龄 、 家庭 经 济状 况 、 饮食、 休 息、 最 关心 的 事 情 、 最 大 的共 同 问题 主要 包括 : 社 会 低 期 望 值 与 职 业 高发 展 目标之 间 的 困难 等 问题 )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调 查 护 生 均 经 过 指 导 培 训 , 受 试 冲 突 ( 5 O . 4 %) ; 希 望提 高 护 士 地 位 , 得 到 社 会 公 众 的 广 泛 认 可 者根 据 自身 情 况 认 真 独 立 完 成 所有 问卷 . 所有调查结果统一 回 ( 8 7 . 8 %) ; 希 望 毕 业后 找 到 理 想 的 医院从 事 护 理 工作 ( 7 6 . 8 %) ; 希 收、 测 评 和 分析 。 望 毕 业 后做 到 经 济上 自力 更 生 . 并 能 够依 靠 自 己的收 入 缓 解 家 1 . 2 - 2对 测 试 结 果 进 行 组 间 比 较 与 组 内 比 较 组 间 比 较 是 实 庭 压 力 ( 4 3 . 1 %) 。对 自己所 学 专业 不 感 兴趣 , 准备 改行 ( 2 0 . 3 %) 习 期 护 生 与 国 内常模 对 照 : 组 内 比较 是 根 据 家庭 经 济状 况等 进 除 此 之 外 , 家庭 经 济状 况相 对 优越 的 五年 制 高职 护 生在 实 习期 行 比较 分析 。 为 未 来 的担 忧 相 对较 少( 4 5 . 4 %) , 而 家庭 经 济情 况 较 差 的 五年 制 1 . 2 . 3数 据 处理 调 查 数 据 输 入 统 计 软 件 S P S S 1 1 . 0进 行 统 高职 护 生在 实 习期 对 未 来担 忧 的 比例 相 对 增 高 ( 6 6 . 1 %) ; 家庭 经 济 状 况相 对 优 越 的 五 年 制 高 职 护 生 选 择 继 续 深 造 或 改 行 的 比 计 处理 。 2 . 结 果 例较高( 5 0 . 7 %) ; 而 家庭 经济 状 况较 差 的 五年 制 高职 护 生 选择 毕 2 . 1 S CL - 9 0检 测 结 果 业 后 先参 加 工作 的 比例 较 高 ( 6 9 . 2 %) 。 3 . 讨 论 2 . 1 . 1实 习 期 护 生与 国 内常 模 青 年 组目 比较 表 1显 示 , 实 习 期 护 生 的躯 体 化 、 强迫症状 、 抑郁 、 焦虑 、 敌对等 因子分数 与 五 年 制 高职 护 生 实 习期 的 s C L 一9 0总 分 与 部 分 各 因子 分 阳性 项 目数 明 显 高 于 常模 组 , 统计 检 验 具 有 显著 性 意 义 。 与全 国常模青年 组相 比, 存在 显著性差 异 , 以躯体化 、 强 迫 症 表 1 五 年 制 高职 护 生 实 习期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与 国 内青 年 组 状 、 抑郁 、 焦虑 、 敌 对 等 因子 尤为 明显 , 这 表 明 五 年 制 高 职 护 生 常模 的 比较 实 习期 的 心理 状 况 已经存 在 问题 。 究 其 原 因 , 可 能与 以 下 因素 有 关 : 实 习是 每 一 个 护 生成 为 正 式 护 士 之 前 必 经 的 过 渡 阶段 , l 项 目( 因子) 家庭低 收入组( n =1 5 3 ) 家庭较 高收入组 ( n = 1 2 7 ) 护 生 开 始承 担 一 个 护 士所 需 面对 的 责 任 与 风 险 : 实 习 中耳 闻 目 躯 体 化 1 . 6 7 ± 0 . 6 4 1 . 3 4 ± O . 4 5 睹 临床 一 线 护理 人 员的 工作 付 出与 劳动 回 报 不成 比例 社 会 低
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

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申菀薇(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0)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其特征,并探讨改善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认为护理专业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人际关系、焦虑等心理问题较为明显,应采取措施给予干预。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高职院校;心理健康;SCL-90量表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8)09-0073-02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率也逐渐上升。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是职业教育中的特殊专业,课程安排较紧,课余生活单调。
同时,高职学生有几个特点:一是文化基础较差,自主学习困难大;二是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三是集体观念淡薄;四是自卑心理较重[1]。
因此,本文调查研究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学生获得应对策略。
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从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300人,年龄19~22岁,其中女282名,男18名;对照组为148名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年龄19~22岁,其中女80名,男68名。
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8份。
(二)评估工具心理健康状态评价采用SCL-90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9个常见的心理问题因子,共计90个条目,每个项目均采用1~5分5级评分制,对各项目分数进行累加,依据评分情况判断学生有无相关的症状及心理问题严重程度。
(三)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 <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二、结果高职院校护理专业SCL-90量表总分及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平均分,均高于高职院校非护理专业学生(P <0.05);SCL-90量表抑郁、躯体化及精神病性因子与高职院校非护理专业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如表1所示)。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心得体会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心得体会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心理健康对我们学生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课堂教学、心理健康工作坊和个别辅导等活动,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积极影响。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在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个性、情绪和需求缺乏了解,这导致了他们在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方面存在困难。
通过课堂教学和工作坊等活动,我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探索,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变化,并有能力寻找适当的应对方式。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存在着时间管理不当、情绪失控和压力过大等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我组织了一系列的学习技巧和情绪管理的培训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会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运用一些调节压力的方法。
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学业压力和与人相处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导致了他们在求职和工作中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帮助学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我组织了一些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的培训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会了有效地表达和倾听,并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使得学生在社会中更加自信和自如,提高了他们的求职成功率和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心理健康对学生的重要性。
通过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键 词】 关 高职护生 ;心理健康教育 ; 网络 ;SL 9 C 一0 [ 图 分类 号】 4 ;35 [ 献标 识 码】 中 R 7R 9. 6 文 A [ 编 号】 08 96 (07 1-0 10 文章 10—9920 )100—3
E e tOb e v t no h s c oo ia at d c t n Co bnn f c s ra i n t e P y h lgc l o He l E u ai m iig h o wi t r rVo a in l rig St d ns t Newo kf c t a h o o Nu sn u e t L a, HA e jn I nZ OPiu N — i u oa oa Tcncl oee Yc u 3 0  ̄ C ia c nV ctn eh i lg, i n3 60 hn) h il aC l h Ab t c" jci s T bev n e f tei evn o f c o pyhlg a hat e uai o bnn i e okfr O sr tOb t e oosreadviy h tr t ne et f scooi l el d ct ncm i gwt nt r — a e v l n ei f c h o i h w oV
ec c r cr eehge a om (< .1. f r h sco gclne et na og14nrigs dns tepyhl i l ahf t oew r i r hnnr P 00 )At epyhl i t ni m n 8 us t et h sco g a aos h t et o ai r v o n u , oc
h at e e s c mp e e s ey o i v n h r e e sg i c n i ee c sb t e n b fr n tri t re t n f < . 5 o < e lh lv l wa o r h n i l p st e a d t e e w r i nf a td f rn e ew e eo e a d a e n e n i . P 0 0 rP v i i f f v o
a n o ai a r ig su nswh r n old i 0 n ee td a a d m . The it re i e o pa n d fo t mo g 1 v c t 84 on lnu sn t de t o wee e r le n 2 05 a d s l ce tr n o n e nt v on p r d s n e r m he i
c t n ln ri g su e t. Me h d T a i o a s c o o ia e l n e v ni n a d t a o ii g wi ewo k we e p r r d ai a u s t d ns o n to s r d t n l y h l gc lh at it re t n h tc mb n n t n t r r e o me i p h o h f
2 dm nho e1 r bf ei e e t n) t te2 dmot o e3dtr ( t tret n. T ed f e cso S L 9 n ot fh te t st m eo tr n o r nv i o h n nh fh r m a e i e no ) h ie ne f C - 0 t e frn v i fr
维普资讯
20 0 7年 1 1月
护
理
学
报
No e e , 0 7 v mb r 2 0 Vo _ 4 No 1 l1 . 】 1
第 l 4卷 第 1 1期
J un lo rig( ia o r a fNusn Chn )
【 论
有统 计 学意 义 (< . P O0 5或 P O 1 ; < . )干预 后强 迫 、 际敏 感 、 郁 3个 高频度 ( 0 因子 ≥3分 的人 数 显著 下 降 (< . O 人 抑 ≥1%) P 0 5或 P 0 1 。 结 0 <. ) 0 论 结 合 网络 开 展 高 职 护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效 果 显 著 。
预前) 和第 3学期的第 2个月 ( 干预后) 进行 S L 9 C 一 0问卷调查 , 观察干预前 、 后该组护生 S L 9 C 一 0得分的差异 。结 果
本组高职护
生 集 体 干 预前 S L 9 C 一 0总 均 分 和各 因子 分 均 高 于 常模 ( < . 1 ; P O 0 ) 集体 干 预后 , 理 健 康 水 平 呈 全 面 性 正 向 反应 , 预 前 、 的差 异 0 心 干 后
s oe ewe n b fr n f r it r e t n we e o s r e . Re u t B fr n e e t n t e tt l v r g c r so C 一 0 a d c rs b t e eo e a d at n e ni r b e d e v o v sl s eo e i tr n i 。 h o a e a e s o e fS L 9 n v o a
著】 赵
( 春 职 业 技术 学 院 , 宜 江西 宜 春 3 6 0 ) 30 0
[ 要】目的 观察和验证结合 网络开展高职护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 法 对随机整群抽取 的 20 摘 方 05级 14 8 名高
职 护 生 , 用 传统 心 理 健 康 教育 与 网络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进 行 心 理 健 康 干 预 , 别 在 学 生 人 校第 1学 期 的 第 2个 月 ( 采 分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