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教学
文化背景知识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已 知信息(pr o kn le g )和未知信息之间架起桥 ir o de w
梁以达到正确理解的创造性行为, 其间贯穿读者对 文章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作为一项涉及面很广而且很复杂的技能, 阅读 不是一个简单的译码过程, 而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 一种相互作用, 而要能够产生这种相互作用, 的 对目
20 6 年 0 月 ] ( 3
内蒙 古 民族 大 学学 报
K肠 . 2 0 6 r
文化背景知识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
张美娟
( 江苏广播电 视大学 外语系. 江苏 南京 2100 0) ) (
〔 要〕 摘 本丈以语言 和文化的关系为墓础, 阐述了目 的语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重 要性。丈章分析 了目 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探讨了 丈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对阅读理解造成的负面影响, 指出阅读教学结 合丈化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就如何实现这一目 标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文化 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的外部影响体现在语
言的理解上
读者与作者之间对于涉及历史、 地区、 社会和宗 教等文化背景知识的 理解差异体现在语言, 即词汇、 句子和篇章的如何理解上。 这些差异被认作是不同 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产生的外部影响。 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 词汇最明显也最广泛地 折射出 文化的差异。 不是每一个英文单词都能在母 语中找到它的对应词。即使存在对应的词, 它的深 层含义和文化内涵也并非完全相同。因此, 在阅读
诸多, 如读者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比 缺乏相关 的 文化背景知识, 不具备理解和分享作者观点和态 度的能力或意愿等。 大多数英语学习者都错误地认为, 准确高效的 阅读理解取决于读者对文章词句逐一理解的能力。 由 阅读课程的教学被当成是一门系统的语言知 此, 识训练课, 教师和学生都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实现 “ 求读(英文) (le m t r d ” 标上, 学以 a o e ) 的目 a 而忽略 了阅读教学的终极 目 标应是培养学生“ 读以求知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人

题
、 一
、
大 学 英 语 阅读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
位 的艺术 文化 , “ 如 演讲 比赛 ~ 小 品 比 赛 ” 时装表 演” 书画展览” 才 艺大赛 ” “ “ “
等等 。 这些校 园文化艺术活动不仅多层 面展示 了当代 大学生 的风采 , 为培养 还
大学生 的创新意识提供 了平台 。 高 校艺 术教育是一种 多层次 、 全方
位 的教学训练体 系,除了第一课堂教学
教育, 使大学生通过艺术文化知识 的学 上是概念能力 、 景知识 和加工策略三 文化素 养的原则 。鉴于 以上这 两点原 背 习、 艺术 文化环 境 的熏 陶 、 艺术 文化活 者之 间相互作用 的结果 , 其中概念能力 因 , 在大学英语 的阅读教学中应 导入文
动和社会 实践 的人 文精神 的感染 , 增强 和 背 景 知 识 最 为 重 要 。概 念 能 力 ” 指 化 背 景 知 识教 学 。 “ 是
一
如通 样重要, 二者相互依存0 缺上不可 背 ≮ 传统分不 的, r 化 在英语作品中, 往往 美文化方面背景知识的学习 , 过阅
通 景知识积累越多 。 越丰富 ; 越能使学生 出现一些反映西方文化历史背景 的典 读反 映英美 国家文化的书籍和报刊 , __ 第二课 堂等 多种渠 道积累 中 产 生阅读兴趣 。 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就 故, 如果学习者不 了解 所学语 言的民族 过看 电影 、
维普资讯
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的文 化背 景 知识 的讲授 , 不但 能 够 达 到常规 教 学 的 目 的 , 能 激 发 学 生 们 的 学 习 兴 趣 和 还 求 知 欲 , 进 他们 对 阅读 材 料 的 理 解 , 养 促 培 和 提 高 他们 的 阅读 能 力和 阅读 效 率 。
的接 触 , 学生 融 入到 这种 语 言学 习的环 境 让 中, 逐步 培 养 自 己阅读 和思 考 的 习惯 。 除此 , 还 可 利用 学校 的外教 资 源开 设 专题 讲 座 , 英
中图分 类号 : H31 9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 7 ~0 8 2 1 ) 1c一0 9 1 1 4 9 x( 0 1 () 1 —0 6 0 6
2. 文化 背 景知 识 的 传授 有助 于 培养 学 生 1 的 学 习 兴 趣 兴 趣 是 学 习最 好 的 老 师 。 在英 语 阅 读教 学中 , 这一 观 点 显得 更 为 突 出 。 规 的 阅读 常 语 言 知 识 , 练 阅读 技 巧 , 高 学 生 的语 言 教学 方法 大 都 是 讲 解 大意 一单 词 一句 子 一 训 提 这 应 用 能 力 , 应加 强 文化 背 景 知 识 的 传 授 。 语 法 一 段落 一 篇 章 , 样的 讲 解结 果 是学 生 还 词 句 背景 文 化 知 识 是 学 生 正 确 理 解 文 章 , 握 将阅 读 片面 的理 解 为 字 、 、 的分 解 掌握 , 掌 知识 和综合运 用语言能 力的有效保障 。 语 觉得 阅读 学 习 乏 味枯 燥 , 有 真正 体 会到 阅 没 言和 文 化 是 密 不 可 分 的 , 化 包 含 语 言 , 文 语 读 的 实 质 。 是 因为 人 们忽 视 了语 言 习得 和 这 言 的 习得 离 不 开 文 化 背 景 知 识 的 传 授 。 技 能 掌 握 的 过 程 也 是 学 生 了解 文 化 背 景 的 过程。 因此 , 师 应该 在 教学 中坚持 语 言 、 教 语 1英语阅读教学是文化背景知识传授 的有 言技 能 教 学 与 文 化 背 景 知 识 传 授 相 结 合 的 原 则 , 文 化 背 景 信 息 为基 石 , 学 生 适 当 以 给 效途径
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教学

英 国人养成 了随身携带雨具 的习惯 若
了解这 一点 . 就不会对英 国人 的所作 所 为感 到奇怪 了。短篇小 说 《 I f I t C o m e s
积累 另外 . 教师还 要督促学 生加强 课 外 阅读 , 定期 组织 学生 观看 电影 、 录像
d o g. 爱屋及乌等词句都含有褒义。
蝙 蝠 在 中 国是 “ 吉祥 、 幸福 ” 的象 征, 在 英语文 化 中, b a t 则是一 个“ 丑陋 、 吸血动物 ” 的形象 。与蝙蝠有关 的词语 大多含有贬义 . 如: a s b l i n d a s a b a t . 有 眼
c a r r y i n g a n u mb r e l l a ,b u t h e ma y we l l
r e g r e t h i s l a u g h t e r l a t e r i n t h e d a y . 要 想
综上所 述 . 文化 背景知识 在英语 阅 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 因此 . 教师在 阅
s a g e wa s t h a t we w o u l d n’ t s h o w u n l e s s
行 。下 面笔 者结 合 自身教 学实 践从 词 汇、 篇章 和修 辞三 方面 . 举 例说 明背景
知 识 对 英 语 阅读 的影 响 和重 要性
一
h e l l f r o z e o v e r . ”其 中 . u n l e s s h e l l f r o z e
、
词 汇
0 v e r ( 除非地狱结 冰) 是夸张手法 。在 西
方 人 的观 念 中 .地 狱 是 酷 热 的 地 方 . 到
激活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2在 阅读 中激活 文化 背景 知识 的策 略
2 . 1热 身 讨 论 。 激 活 相 关 文化 背景 1 ) 英语 阅读教学 中提问法是一种较常用 的激 活背景知 识 的 方 法 。对 于 学 生 较 熟悉 的 知识 , 教 师 可 以通 过 提 问一 些 问题来唤醒他们之前 的相关 的背景知识 。通 过活动建立一 个 阅读 的理 由 , 评论一下与 即将 阅读 的 内容有关 的经验 , 在 学生 已有 的资 源 、 经验和新 的课文 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 梁。 如在讲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的时候 , 可 以问这样几个 问题来激活他 们 已有 的知 识 。D o y o u k n o w t h e D o u b l e D e c k e r i n t h e U K ?
Co mp e t e n c e t h r o u g h Ac iv t a i t n g t he Kn o wl e d g e o f Cu l t u r -
a l Ba c k g r o u n d/ / Z h a n g Ho n g y u Ab s t r a c t he T k n o wl e d g e o f c u l t u r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p l a y s a r a t h e r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o n i mp r o v i n g t h e s t u d e n t s ’ En g l i s h r e a d i n g C O B— p r e h e n s i o n c o mp e t e n c e . Co mb i n i n g wi t h t h a t , he t p r e s e n t a u t h o r ma i n l y s t u d i e s t h r e e s t r a t e g i e s o f a c t i v a t i n g c u l t u r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i n r e a d i n g .I n o t h e r wo r d s , r e l a t e d c u l t u r l a b a c k ro g u n d c a n b e a c t i v a t e d t h r o u g h w a r m— u D d i s c u s s i o n ; c u h u r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c a n b e e n i r c h e d t h r o u g h a d d i n g u p a n d s u mma r i z i n g ; d i v e r s i i f c a t i o n c a n b e e x p e r i e n c e d t h r o u g h p r o p e r q u e s t i o n s . I f t h e t e a c h e r c a n l f e x i b l y a p p l y t h e s e t h r e e s t r a t e g i e s , he t s t u d e n t s ’ k n o wl e d g e o f c u l t u r l a b a c k ro g u n d mu s t b e a c t i v a t e d , S O t h a t t h e i r r e a d i n g c o n— p r e h e n s i o n c o mp e t e n c e c a n ls a o b e i mp r o v e d . Ke y wo r d s c u l t u r a l b a c k ro g u n d ; s t r a t e g y ; r e a d i n g c o mp r e h e n s i o n
最新 简述中西方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精品

简述中西方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简单来说,背景知识学习是能够帮助学习者在阅读理解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
中背景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是?1.文化背景与英语阅读之间的关系多年教学经验,发现其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往往都是有着比较深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简单来说,其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拥有丰富,就能够对阅读理解越容易,并且在理解过程中,也较少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相反,如果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自然而然会影响自己到英语阅读理解。
所以在英语阅读理解当中,除了需要掌握英语阅读材料知识,还需要理解相应单词、句子和段落,并且能够拥有充实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够准确去理解英语阅读。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文化背景与英语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换句话来说,是否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将会影响到自身对阅读的理解。
本文简单举三个例子,来阐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例一,在英语当中“Runalresidents”,用中国文化背景下理解,就会认为这单词指的是在偏远地区的经济不富裕人。
但是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是知道住在郊区的一般都是有钱富人,因此这个单词不可能是按照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
其在西方当中,这词意思为运行居民。
例二,以“Last night I went to visit John twice”为例,这句话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昨天我去了两趟厕所。
但是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西方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John”的意思就是“厕所”。
从这也可以看出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能够影响到英语阅读翻译的。
例三,“房东”这个词在中国文化当中,是指那些将自己房屋出租给其他需要居住的人,并且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
但是由于中国历史的原因,就造成对“房东”这个词理解成指那些拥有土地然后去压榨劳苦大众。
在西方国家,对于这个词理解是没有其他什么意思,就只是单纯指一种身份状态。
通过上述三个例子的研究,不难知道英语背景知识是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着比较强影响。
背景知识对中学英语阅读的影响

浅析背景知识对中学英语阅读的影响摘要在中学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对中学生阅读英语能力和教师教学的效度有重要影响,教授者和受教育者必须应该了解多方面的背景知识,提高英语阅读的熟练度。
关键词背景知识英语阅读中学教学背景知识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知识,是读者对有关阅读材料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它可以帮助读者弥补在语言能力上的不足。
研究发现,丰富的英语社会文化知识,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内容图式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预测信息、选择信息和排除歧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言知识的不足。
因此,它对于学好英语意义重大。
一、背景知识和阅读理解的关系著名语言学家johnson曾给出“背景知识”的定义。
所谓“背景知识”其实是学生进行阅读前已掌握的知识,它能够刺激学生通过已掌握知识来把握或获得文章中新的观点和知识。
背景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理解文章的一个主要因素。
john lackerm指出,阅读中的背景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文章的形象描述,并且为下一步的推论提供相关的知识链。
至于怎么样去假设、去构造这些知识链,则取决于学生事前对背景知识的认识程度。
如果学生对一个文章主题毫无相关的背景知识认识,那么他就很难或不可能去真正认识或理解作者在文中的用意。
二、提高背景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与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紧密相连。
如果他们在阅读前对文章的特定背景有所了解,他们将会对原文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如果他们缺乏这些背景知识,理解原文将会变得很困难。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老师有责任在阅读前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
如何建立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式。
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
众所周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溜,无以成江海。
”浩瀚的海洋来自涓涓的溪流,渊博的知识全凭日积月累。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是能力形成的第一要素。
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作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
掌握词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
高中英语阅读教案:解析文学作品及文化背景

高中英语阅读教案:解析文学作品及文化背景一、文学作品的解析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精髓之一,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本文将介绍如何解析文学作品,从文学元素、结构和文化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文学元素分析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元素包括人物、情节、主题、语言等。
在解析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人物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特点、形象塑造和角色关系,探讨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
(2)情节分析:揭示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分析情节的起伏和高潮,探讨情节对主题的支撑作用。
(3)主题分析:梳理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揭示作品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4)语言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和叙事方式,揭示语言的美学效果和情感表达。
2. 结构分析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的组织和布局方式,包括起承转合、时间顺序、空间布局等方面。
解析作品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发展过程和逻辑关系。
(1)起承转合:分析作品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局部分,探讨作品中的主要冲突和转折点。
(2)时间顺序:分析作品中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时间跨度,探讨时间顺序对作品情节的影响。
(3)空间布局:分析作品所涉及的地理环境和场景描写,探讨空间布局对人物行动的影响。
二、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解析文学作品是特定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通过解析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下面将介绍如何从社会、历史和思想等方面解析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
1. 社会背景分析文学作品往往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和思考,通过分析作品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了解作品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社会问题。
(1)社会制度:分析作品所处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分化,探讨作品对社会制度的批判和思考。
(2)社会风貌:分析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探讨作品对社会风俗的表达和评价。
2. 历史背景分析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产物,通过分析作品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了解作品所处时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第4期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5No.42010年12月Wuhan Marine(Jour nal of Wuhan Ma rine College)Dec.2010——————————————※收稿日期:2010-10-29作者简介:董又能,男(1975——),讲师,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英语应用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
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教学董又能,胡丽萍(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
每一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培养文化洞察力,已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把文化背景知识贯彻到阅读教学中去尤为重要。
本文论述了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以及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阅读教学中文化导入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阅读理解;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60/SG(2010)04-0015-03一、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古德诺夫(1985)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谈到:“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语言词汇(包括成话、典故、谚语)、句子结构,话语结构,篇章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阅读理解文章作为语言文字的一种书面表现形式,文章体现了目的语的风俗习惯,信仰等文化内容,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理解文章内容,如果不了解英美文化,要理解文章是不可能的。
只有我们越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正确理解阅读材料。
二、文化与阅读理解在阅读文章时,我们摄取三层含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
词汇、语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
虽然能够通过查字典和语法书能够领会其意义,但意义只是抽象的概念,而非具体的,形象的意义。
阅读是一项涉及面广,并且很复杂的技能,并不是简单的译码工作,仅仅理解文章的表层意义是不够。
阅读要获取的文中的社会文化意义包含文章所蕴含的社会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伦理观等观点。
如果对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没有相应的了解就理解一篇文章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语言学家Johnson 把阅读理解形象地称为“在未知和已知之间架起桥梁”,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交际活动。
阅读过程中“已知信息”(prior knowledge )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种“已知信息”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文化背景知识。
如果说读者对一篇阅读材料没有一丝一毫的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体会文章的蕴涵是不可能的。
国外许多专家已通过许多实例证明,阅读者对所读材料的熟悉程度与他的理解程度成正比,因为知识面广的读者具有把新知识和已知信16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息联系起来的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
Johnson(1982)就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作过一项试验。
接受测试以前,先让受试者体会一下美国万圣节(Halloween)典型的庆祝活动,然后让他们读一篇有关万圣节的文章并回答问题,用于测试的语篇中既包括这些外国学生己体验并熟悉的东西,又含有他们不熟悉的信息。
分析所得资料表明,测试前对该文化背景的体验有助于读者理解文中已熟悉的内容。
由此可见,要实现阅读理解,就必须具备足够充分的文化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可能产生高质量的阅读效果。
不了解和熟悉目的语言的文化知识背景,光凭弄清每个单词的词典意义和语法知识是无法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的。
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里,第五单元A Misera ble, Merry Chr istmas和第七单元The Sa mpler都涉及到圣诞节的一些知识,学生如果对圣诞节的一些知识如耶稣诞生、圣诞老人的来历、西方人是如何过圣诞节等文化知识了解不透彻,那么就不可能理解文章里描述的一些内容:如在平安夜小孩子把长统袜挂在壁炉旁;圣诞老人通过烟囱送礼物;西方人过的圣诞节就如同中国人过新年一样,街上热闹,商品货物齐全,琳琅满目,人们为圣诞节疯狂购物,大多数人兴高采烈地庆祝这一节日。
如果不了解美国老人的处境,即在经济上受惠于政府,过着贫困潦倒生活,在心理上被社会排斥,自卑感强等,就不能准确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老人的神情,更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与作者进行交流。
三、阅读教学文化导入的内容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语言点的讲解,词义辨认的教学层次,应该在阅读课上进行文化导入,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内容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溶入阅读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首先应弄清学生可能缺乏哪方面的背景知识,选择适当有效方法进行系统的导入,启发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应用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把所具备的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自我运用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文化知识越丰富,理解篇章内容的能力也就越强,也越能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1)文化内涵词(cultural-loaded words)词汇是语言的一部分,它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能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
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等,与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化总是最直接、最快地在词汇中体现出来。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篇章的理解离不开词汇的理解,所以文化内涵词的讲解是阅读教学必不缺少的部分。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在两种语言中,要找到完全对等的词语是很困难的,有些词语可能字面意思相符,但是他们的内涵可能完全不同,或者他们所唤起的联想意义不同。
如在分析莎士比亚的作品《仲夏夜之梦》时,必须讲解英国的地理环境,否则学生就不能理解夏天的美丽。
英国位于北欧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通过讲解,学生就能理解《仲夏夜之梦》中的夏天温婉美丽,也能理解经典名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想将你比作迷人的夏日,但你却更显可爱和温存)。
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柔。
英国的夏天和中国炎热的夏天具备相反的联想意义。
所以只靠查词典理解词汇的概念意义是不够的,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词汇的联想意义,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果篇章中出现人名,教师可以向学生系统的介绍中西姓名文化,如中西姓、名字的来源、如果出现颜色词时,教师应向学生讲解中西方对红、白、黄、紫、黑等颜色的理解;如果出现动物词汇时,可以向学生导入各种动物如龙、凤、狗、牛、马等动物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
篇章内容是文化的一部分,文章中反映美国文化内容如个人主义、家庭关系、美国对内外政策、政治等等词汇不胜枚举,所以,在篇章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导入与词汇相关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加强对篇章的领悟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2)篇章背景知识大学英语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该主题都是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的导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还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在讲解A Miserable,M erry Chr istmas时,就要讲解西方圣诞节的文化,同时还要系统性的介绍美2010年第4期董又能,胡丽萍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教学17国的重要的节假日,并与中国的传统节日作对比介绍,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中西方节日的文化知识,通过篇章背景知识的讲解,学生能从篇章角度加深全文的理解,加强英美文化知识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前提是阅读教材应该体现跨文化交际性和教师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阅读教材应系统地向学生展示外国文化,向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接触到英美社会中的不同话题,包括家庭、工作、学习、饮食、生活习惯等等,通过了解这些话题,让学生领会英美社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道德观。
通过篇章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知识,也拓宽了文化视野,并加深对社会的理解。
教师应该具备理解目的语文化和本族文化的能力,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内容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溶入阅读教学过程中去。
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对有关文化知识加以注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
在上每一单元之前,针对本单元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介绍和系统性的导入,也可以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对美英人和中国人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随着电教化的日新月异,网络给文化导入带来了新的途径。
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听力材料来说明解释某一个文化现象,让学生从真实环境中了解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体会英美社会文化,不断拓展视野。
同时,还可以举办中西方文化知识的讲座,如介绍对比中西方历史背景、政治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差异。
目的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是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加强学生对文化理解和洞察力。
阅读理解是一项复杂的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成功的阅读理解在很大程度取决对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阅读技能的正确应用。
所以在阅读课上,阅读教师应强调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作用,导入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才能够运用文化背景知识,促进阅读理解,提高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3]鲁忠义,彭聃龄.语篇理解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5]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6]黄勇.英汉语言文化比较[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7]董亚芬总编,大学英语精读(1)[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庄智象.文化与阅读理解[J].外语界,1988(3):72-75[9]王银泉.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兼谈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J].外语界,1995(4):27-31[10]张怀建,黄建滨.背景知识与阅读教学[J].外语界,1995(4):10-14[11]李荛伶.文化背景知识与外语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09,8(19):79-80 [12]吴霞.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初探[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88-89[下转第6页]6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与要求24km/h航速相匹配的主机转速为795r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