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方程与不等式

合集下载

方程与不等式课件

方程与不等式课件

方程与不等式课件方程与不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件将介绍方程与不等式的基本概念、解法和一些常见的例子,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方程的概念和解法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学关系的一种形式。

常见的方程包括一元线性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

解方程的过程就是找出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1. 一元线性方程一元线性方程是形如ax + b = 0的方程,其中a和b为已知数,x是未知数。

解这类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运算将未知数从等式中解出。

例如,对于方程2x + 4 = 10,我们可以通过减去4,再除以2的步骤得到x = 3,即解得方程的解为x = 3。

2.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是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解这类方程的方法可以使用消元法、代入法或图解法等。

以方程2x + 3y = 6和x - y = 1为例,我们可以通过消元法将两个方程相减,得到y = 2,再将y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求解得到x = 3。

因此,方程组的解为x = 3,y = 2。

二、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不等式是数学中表示大小关系的一种形式,包括小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等。

解不等式的过程就是找出满足不等式条件的变量取值范围。

1.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形如ax + b < c或ax + b > c的不等式,其中a、b、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这类不等式的方法与解一元线性方程类似。

例如,对于不等式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减去3,再除以2的步骤得到x < 2,即解得不等式的解集为x ∈ (-∞, 2)。

2. 二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是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

解这类不等式的方法可以使用图解法或代入法等。

以不等式2x + 3y ≤ 6和x - y > 1为例,我们可以通过绘制不等式的图形并找出满足条件的区域来求解。

在二维平面上绘制两个不等式的交集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第2讲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解析)

第2讲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解析)

第2讲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知识点1 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及其性质 ⑴ 等式:用等号“=”来表示等量关系的式子叫等式.⑵ 性质:① 如果,那么b ±c ;② 如果,那么bc ;如果,那么b c2.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概念(1)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不同.(2) 一元一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ax+b=0.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③移;④合并;⑤系数化为1.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2)“设”就是设未知数,一般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 ,但有时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 (3)“列”就是列方程,即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列出方程,同时注意方程两边是同一类量,单位要统一.(4)“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就是指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当有不符合的解时,及时指出,舍去即可.b a ==±c a b a ==ac ba =()0≠c =c a ()0≠a(6)“答”就是写出答案,注意单位要写清楚.【典例】例1如果3m=3n,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A.m﹣3=n﹣3B.2m+3=3n+2C.5+m=5+n D.m−3=n −3【解答】解:A、由3m=3n得m=n,两边都减去3得m﹣3=n﹣3,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3m=3n两边都加上2得3m+2=3n+2,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由3m=3n得m=n,两边都加上5得5+m=5+n,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3m=3n得m=n,两边都除以﹣3得m−3=n−3,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例2解方程:(1)2﹣3(x﹣1)=2(x﹣2);(2).【解答】解:(1)2﹣3(x﹣1)=2(x﹣2),去括号,得2﹣3x+3=2x﹣4,移项,得﹣3x﹣2x=﹣4﹣2﹣3,合并同类项,得﹣5x=﹣9,系数化为1,得x=;(2),去分母,得3(3x+2)=15﹣5(2x﹣1),去括号,得9x+6=15﹣10x+5,移项,得9x+10x=15+5﹣6,合并同类项,得19x=24,系数化为1,得x=.【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例3若方程12﹣3(x+1)=7﹣x的解与关于x的方程6﹣2k=2(x+3)的解相同,求k的值.【解答】解:∵12﹣3(x+1)=7﹣x,∴12﹣3x﹣3=7﹣x,∴2=2x,∴x=1,把x=1代入6﹣2k=2(x+3)得6﹣2k=8,∴k=﹣1.【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同解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例4若方程2(2x﹣1)=3x+1与关于x的方程2ax=(a+1)x﹣6的解互为倒数,求a的值.【解答】解:解方程①得,x=3,方程②的解为x=,代入得,解得a=﹣17.【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例5我市某区为鼓励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经过调研决定:在2021年对60名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奖励,共计奖励50万元.奖励标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给予5000元奖励;自主创业且解决3人以上失业人员稳定就业的,再给予1万元奖励.问:该区自主创业大学生中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和自主创业且解决3人以上失业人员稳定就业的大学生分别有多少人?【解答】解:50万=500000元,设自主创业且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大学生有x人,自主创业且解决3人以上失业人员稳定就业的大学生有(60﹣x)人,根据题意得:5000x +10000(60﹣x )=500000, 解得:x =20,则60﹣x =60﹣20=40(人),答:自主创业且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大学生有20人,自主创业且解决3人以上失业人员稳定就业的大学生有40人.【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例6两辆汽车从相距80km 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快20km /h ,半小时后两车相遇? (1)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2)两车出发几小时后相距20km ?【解答】解:(1)设乙车的速度为xkm /h ,则甲车速度为(x +20)km /h , 根据题意得:(x +x +20)×12=80, 解得:x =70, ∴x +20=70+20=90,则甲车速度为90km /h ,乙车速度为70m /h ; (2)设两车出发y 小时相距20km , 当两车没有相遇时相距20km , 根据题意得:(70+90)y +20=80, 解得:y =38;当两车相遇后相距20km , 根据题意得:(70+90)y =80+20, 解得:y =58,综上,两车出发38小时或58小时后相距20km .【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随堂练习】1.在下列方程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由2x +1=3x ,得2x +3x =1 B .由25x =34,得x =34×52C .由2x =34,得x =32D .由−x+13=2,得﹣x +1=6 【解答】解:A 、由2x +1=3x 得2x ﹣3x =﹣1,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由25x =34得x =34×52,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 、由2x =34得x =38,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由−x+13=2得﹣x ﹣1=6,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解方程:(1)3x +2=4(2x +3); (2)﹣1.【解答】解:(1)去括号得:3x +2=8x +12, 移项得:3x ﹣8x =12﹣2, 合并得:﹣5x =10, 解得:x =﹣2;(2)去分母得:2(5y ﹣9)=3(3y ﹣1)﹣6, 去括号得:10y ﹣18=9y ﹣3﹣6, 移项得:10y ﹣9y =﹣3﹣6+18, 合并得:y =9. 3.某同学在解关于y 的方程﹣=1去分母时,忘记将方程右边的1乘以12,从而求得方程的解为y =10. (1)求a 的值; (2)求方程正确的解.【解答】解:(1)该同学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1忘记乘12, 则原方程变为3(3y ﹣a )﹣2(5y ﹣7a )=1, ∵方程的解为y =10,代入得3(30﹣a )﹣2(50﹣7a )=1.解得a=1.(2)将a=1代入方程﹣=1,得﹣=1,解得y=﹣1,即原方程的解为y=﹣1.4.已知关于x的方程2(x﹣1)=3m﹣1与3x﹣2=﹣4的解相同,求m的值.【解答】解:因为关于x的方程2(x﹣1)=3m﹣1与3x﹣2=﹣4的解相同,所以解方程3x﹣2=﹣4,得x=−2 3,把x=−23代入2(x﹣1)=3m﹣1,得2(−23−1)=3m﹣1,解得m=−7 9.5.为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价格调控手段达到节水的目的.该市自来水收费价格如表:每月用水量单价(元)不超过23立方米的部分m超过23立方米的部分m+1.1(1)某用户4月份用水10立方米,共交费26元,求m的值;(2)在(1)的前提下,该用户5月份交水费82元,请问该用户5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解答】解:(1)依题意得:10m=26,∴m=2.6,答:m的值为2.6;(2)∵23×2.6=59.8<82,∴该用户5月份用水超过23立方米,设该用户5月份用水x立方米,根据题意得:23×2.6+(2.6+1.1)•(x﹣23)=82,解得x=29,答:该用户5月份用水为29立方米.知识点2 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0(02≠=++a c bx ax .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bx 叫做一次项,c 叫做常数项;a 叫做二次项的系数,b 叫做一次项的系数. 2.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或的一元二次方程,就可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②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化原方程为的形式,⑤如果是非负数,即,就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如果n <0,则原方程无解.(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的一般步骤是: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0;②将方程的左边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都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为=∆. (1)>0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242ab b ac -±-.(2)=0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2ba-. )0(2≥=a a x )0()(2≥=-a a b x ()02≠=++a o c bx ax 2()x m n +=0n ≥20(0)ax bx c a ++=≠221,2440)b b ac x b ac -±-=-≥()002≠=++a c bx ax ac b 42-ac b 42-⇔()002≠=++a c bx ax =2,1x ac b 42-⇔==21x x(3)<0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根分别为,,那么 a b -,c a. 【典例】例1若关于x 的方程(m +1)x |m |+1+x ﹣3=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m 的值. 【解答】解:∵关于x 的方程(m +1)x |m |+1+x ﹣3=0是一元二次方程, ∴,解得m =1.【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 2+bx +c =0(a ,b ,c 是常数且a ≠0),特别要注意a ≠0的条件. 例2解方程:9(x ﹣1)2=16(x +2)2.【解答】解:两边直接开平方,得:3(x ﹣1)=±4(x +2), 即3x ﹣3=4x +8或3x ﹣3=﹣4x ﹣8, 解得:x =﹣11或x =﹣.【方法总结】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解这类问题要移项,把所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项等号的右边,化成x 2=a (a ≥0)的形式,利用数的开方直接求解.(1)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有:x 2=a (a ≥0);ax 2=b (a ,b 同号且a ≠0);(x +a )2=b (b ≥0);a (x +b )2=c (a ,c 同号且a ≠0).法则:要把方程化为“左平方,右常数,先把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取正负,分开求得方程解”. (2)运用整体思想,会把被开方数看成整体.(3)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要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 例3用配方法解方程:x 2﹣8x +13=0.ac b 42-⇔()002≠=++a c bx ax 20(0)ax bx c a ++=≠1x 2x =+21x x =⋅21x x移项,得:x2﹣8x=﹣13,配方,得:x2﹣8x+16=﹣13+16,即(x﹣4)2=3,开方,得:x﹣4=±,∴x1=+4,x2=﹣+4.【方法总结】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用配方法解方程.例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k≠0且△=(﹣6)2﹣4k×9≥0,解得k≤1且k≠0.【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例5岳池县是电子商务百强县,某商店积极利用网络优势销售当地特产—西板豆豉.已知每瓶西板豆豉的成本价为16元,当销售单价定为20元时,每天可售出80瓶.为了回馈广大顾客,该商店现决定降价销售(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价).经市场调查反映:若销售单价每降低0.5元,则每天可多售出20瓶.(1)当销售单价降低1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为360元;(2)为尽可能让利于顾客,若该商店销售西板豆豉每天的实际利润为350元,求西板豆豉的销售单价.【解答】解:(1)(20﹣16﹣1)×[80+20×(1÷0.5)]=360(元).答:如果销售单价降低1元,那么每天的销售利润为360元.故答案为:360;(2)设销售单价降低x元,则每瓶的销售利润为20﹣16﹣x=(4﹣x)元,每天的销售量为80+20×=(80+40x)瓶,依题意,得:(4﹣x)(80+40x)=350,解得:x1=1.5,x2=0.5,又∵为尽快减少库存,∴x=1.5,∴20﹣x=18.5,答:西板豆豉的销售单价为18.5元.【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每天的销售利润=每瓶的销售利润×日销售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6在学校劳动基地里有一块长40米、宽20米的矩形试验田,为了管理方便,准备沿平行于两边的方向纵、横开辟三条等宽的小道,如图.已知这块矩形试验田中种植的面积为741平方米,小道的宽为多少米?【解答】解:设小道的宽为x米,则剩余部分可合成长(40﹣x)米,宽(20﹣x)米的矩形,依题意得:(40﹣x)(20﹣x)=741,整理得:x2﹣60x+59=0,解得:x1=1,x2=59.又∵20﹣x>0,∴x<20,∴x=1.答:小道的宽为1米.【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随堂练习】1.解方程:(1)(x﹣1)2﹣=0;(2)2x2+8x﹣1=0.【解答】解:(1)(x﹣1)2﹣=0,(x﹣1)2=,∴x﹣1=或x﹣1=﹣,解得x1=,x2=﹣;(2)2x2+8x﹣1=0,x2+4x=,x2+4x+4=+4,即(x+2)2=,则x+2=±,∴x1=﹣2+,x2=﹣2﹣.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2=0.(1)求证:不论k取何实数,该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2,求它的另一个根.【解答】解:(1)∵a=1,b=k,c=﹣2,∴b2﹣4ac=k2+8,∵不论k取何实数,k2≥0,∴k2+8>0,即b2﹣4ac>0,∴不论k取何实数,该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β,∴2β=﹣2,∴β=﹣1,∴另一个根为﹣1.3.惠友超市于今年年初以25元/件的进价购进一批商品.当商品售价为40元/件时,一月份销售了256件.二、三月份该商品十分畅销,销售量持续走高.在售价不变的基础上,三月份的销售量达到了400件.(1)求二、三月份销售量的月平均增长率.(2)从四月份起,商场决定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回馈顾客,经调查发现,该商品每件每降价1元,销售量增加5件.当每件商品降价多少元时,商场获利4250元?【解答】解:(1)设二、三这两个月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256(1+x)2=400,解得:x1=25%,x2=﹣2.25(不合题意,舍去),答:二、三月份销售量的月平均增长率是25%;(2)设降价y元,(40﹣y﹣25)(400+5y)=4250,整理得:y2+65y﹣350=0,解得:y1=5,y2=﹣70(不合题意,舍去),答:当商品降价5元时,商场当月获利4250元.4.如图是一张长20cm、宽13cm的矩形纸板,将纸板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cm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可制成一个无盖纸盒.(1)这个无盖纸盒的长为(20﹣2x)cm,宽为(13﹣2x)cm;(用含x的式子表示)(2)若要制成一个底面积是144cm2的无盖长方体纸盒,求x的值.【解答】解:(1)∵纸板是长为20cm,宽为13cm的矩形,且纸板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cm的正方形,∴无盖纸盒的长为(20﹣2x)cm,宽为(13﹣2x)cm.故答案为:(20﹣2x);(13﹣2x).(2)依题意,得:(20﹣2x)(13﹣2x)=144,整理,得:2x2﹣33x+58=0,解得:x1=2,x2=14.5(不合题意,舍去).答:x的值为2.知识点3 分式方程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2)解这个整式方程;(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中,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3. 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① 设辅助未知数,并用含辅助未知数的代数式去表示方程中另外的代数式;② 解所得到的关于辅助未知数的新方程,求出辅助未知数的值;③ 把辅助未知数的值代入原设中,求出原未知数的值;④ 检验作答.4.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类似,不同的是要注意检验:(1)检验所求的解,是否是所列分式方程的解;(2)检验所求的解,是否为增根.【典例】例1解方程:(1)=﹣2.(2)=.【解答】解:(1)=﹣2,原方程化为:=﹣2,方程两边都乘2(x﹣1),得2x=3﹣4(x﹣1),解得:,检验:当时,2(x﹣1)≠0,所以x=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即原分式方程的解是x=;(2)=,原方程化为:=,方程两边都乘(2x+1)(2x﹣1),得2(2x+1)=4,解得:,检验:当时,2x﹣1=0,所以x=是原方程的增根,即原方程无解.【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例2用换元法解方程(xx+1)2+5(x x+1)+6=0时,若设xx+1=t,则原方程可化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是t2+5t+6=0.【解答】解:把xx+1=t代入方程(x x+1)2+5(x x+1)+6=0,得t2+5t+6=0.故答案为:t2+5t+6=0.【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用换元法解一些复杂的分式方程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根据方程特点设出相应未知数,解方程能够使问题简单化,注意求出方程解后要验根.例3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则如下:a⊗b=,(a≠b2),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1⊗3==﹣.求x⊗(﹣2)=1中x的值.【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得:=1,即=1,去分母得:x﹣4=1,解得:x=5,检验:把x=5代入得:x﹣4≠0,∴分式方程的解为x=5.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例4疫情过后,为做好复工复产,某工厂用A 、B 两种型号机器人搬运原料.已知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的原料比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的原料的一半多50千克,且B 型机器人搬运2400千克所用时间与A 型机器人搬运2000千克所用时间相等,求这两种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千克原料.【解答】解:设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xkg 原料,则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2x +50)kg原料, 依题意,得:2400x=200012x+50, 解得:x =150,经检验,x =15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12x +50=125.答: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25kg 原料,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50kg 原料.【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例5 2020年春节寒假期间,小伟同学完成数学寒假作业的情况是这样的:原计划每天都做相同页数的数学作业,做了5天后,由于新冠疫情加重,当地加强了防控措施,对外出进行限制,小伟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做作业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结果比原计划提前6天完成了数学寒假作业,已知数学寒假作业本共有34页,求小伟原计划每天做多少页数学寒假作业?【解答】解:设小伟原计划每天做x 页数学寒假作业,则做作业的效率提高后每天做2x 页的数学寒假作业, 依题意,得:﹣(5+)=6,解得:x =2,经检验,x =2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小伟原计划每天做2页数学寒假作业.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例6要在规定天数内修筑一段公路,若让甲队单独修筑,则正好在规定天数内按期完成;若让乙队单独修筑,则要比规定天数多8天才完成.现在由乙队单独修筑其中一小段,用去了规定时间的一半,然后甲队接着单独修筑2天,这段公路还有一半未修筑.若让两队共同再修筑2天,能否完成任务?【解答】解:设甲队x 天完成任务,则乙队(x +8)天完成任务, 由题意得:×+=,解得:x =8,检验得:x =8是原方程的根,则2×(+)=<,答:若让两队再共同修筑2天,不能完成任务.【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随堂练习】1.用换元法解方程x−1x=3x x−1−2时,设x−1x=y ,换元后化成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y 2+2y ﹣3=0 . 【解答】解:x−1x=3x x−1−2时,设x−1x=y ,则原方程化为:y =3y −2, y 2=3﹣2y , y 2+2y ﹣3=0,故答案为:y 2+2y ﹣3=0. 2.解方程: (1)=;(2)﹣3.【解答】解:(1)去分母得:x +2(x ﹣2)=x +2,去括号得:x+2x﹣4=x+2,解得:x=3,检验:把x=3代入得:(x+2)(x﹣2)≠0,∴分式方程的解为x=3;(2)去分母得:1=x﹣1﹣3(x﹣2),去括号得:1=x﹣1﹣3x+6,解得:x=2,检验:把x=2代入得:x﹣2=0,∴x=2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3.若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则增根是多少?并求方程产生增根时m的值.【解答】解:去分母,得:m+2(x﹣3)=x+3,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3=0或x+3=0,即x=±3,把x=3代入整式方程,可得:m=6,把x=﹣3代入整式方程,可得:m=12,综上,可得:方程的增根是x=±3,方程产生增根时m=6或12.4.虎林西苑社区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某小区铺设一段全长为720米的排污管道,为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须缩短施工时间,实际施工时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是原计划的1.2倍,结果提前2天完成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解答】解: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米.由题意,得:﹣=2,解得x=60.经检验,x=6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60米.5.某所学校有A、B两班师生前往一个农庄参加植树活动.已知A班每天植树量是B班每天植树量的1.5倍,A班植树300棵所用的天数比B班植树240棵所用的天数少2天,求A、B两班每天各植树多少棵?【解答】解:设B班每天植树x棵,那么A班每天植树1.5x棵,依题意,得3001.5x =240x−2,解之得x=20,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则当x=20时,1.5x=30.答:A班每天植树30棵,B班每天植树20棵.知识点4 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2) 二元一次方程组:由2个或2个以上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5)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典例】例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xy=2B.3x=4y C.x+1y=2D.x2+2y=4【解答】解:A、是二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二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不是整式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二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需满足三个条件:①首先是整式方程.②方程中共含有两个未知数.③所有未知项的次数都是一次.不符合上述任何一个条件的都不叫二元一次方程.例2解方程组:(1);(2).【解答】解:(1),①+②×2,得11x=﹣11,解得x=﹣1,把x=﹣1代入②,得y=2,故方程组的解为;(2)方程组整理,得,②×2﹣①,得5x=10,解得x=2,把x=2代入②,得6﹣2y=6,解得y=0,故方程组的解为.【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例3已知方程组与有相同的解,求m和n值.【解答】解:由已知可得,解得,把代入剩下的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得,解得m=﹣1,n=﹣4.【方法总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方程组有公共解得含义,考查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 例4糖葫芦一般是用竹签串上山楂,再蘸以冰糖制作而成.现将一些山楂分别串在若干根竹签上.如果每根竹签串5个山楂,还剩余4个山楂;如果每根竹签串8个山楂,还剩余7根竹签.这些竹签有多少根?山楂有多少个?【解答】解:设竹签有x 根,山楂有y 个, 由题意得:{5x +4=y 8(x −7)=y ,解得:{x =20y =104,答:竹签有20根,山楂有104个.【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例5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其独特的疗效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并且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某种药材种植基地欲将一批150吨的重要中药材运往某药品生产厂,现有甲、乙两种车型供运输选择,每辆车的运载能力(假设每辆车均满载)和运费如下表所示:车型 甲 乙 运载量(吨/辆) 10 12 运费(元/辆)700720若全部中药材用甲、乙两种车型一次性运完,需支付运费9900元,问甲、乙两种车型各需多少辆?【解答】解:设甲种车型需x 辆,乙种车型需y 辆, 根据题意得:,解得:,答:甲种车型需9辆,乙种车型需5辆.【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随堂练习】1.如果3x 3m﹣2n﹣4y n﹣m+12=0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那么m 、n 的值分别为( ) A .m =2,n =3 B .m =2,n =1C .m =﹣1,n =2D .m =3,n =4【解答】解:∵3x 3m ﹣2n﹣4y n﹣m+12=0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3m −2n =1n −m =1, 解得:{m =3n =4,故选:D .2.如果方程组{ax −by =134x −5y =41与{ax +by =32x +3y =−7有相同的解,则a ,b 的值是( )A .{a =2b =1B .{a =2b =−3C .{a =52b =1D .{a =4b =−5【解答】解:由已知得方程组{4x −5y =412x +3y =−7,解得{x =4y =−5,代入{ax −by =13ax +by =3,得到{4a +5b =134a −5b =3,解得{a =2b =1.故选:A .3.解方程组:.【解答】解:,①+②×2得:13x =26,即x =2, 把x =2代入②得:y =4, 则方程组的解为.4.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小颖家离学校1880米,其中有一段为上坡路,另一段为下坡路.她跑步去学校共用了16分钟,已知小颖在上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80米/分钟,在下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200米/分钟.求小颖上坡、下坡各用了多长时间?【解答】解:设小颖上坡用了x 分钟,下坡用了y 分钟, 依题意得:{x +y =1680x +200y =1880,解得:{x =11y =5.答:小颖上坡用了11分钟,下坡用了5分钟.5.某市要在A ,B 两景区安装爱心休闲椅,它有长条椅和弧形椅两种类型,其中每条长条椅可以同时供3人使用,每条弧形椅可以同时供5人使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 (1)市政府现在要为B 景区购买长条椅120条,弧形椅80条,若购买一条长条椅和一条弧形椅的价格共360元,为B 景区购买共花费了32800元,求长条椅和弧形椅的单价分别为多少元?(2)现决定从某公司为A 景区采购两种爱心休闲椅共400条,且正好可让1400名游客同时使用,求A 景区采购的长条椅和弧形椅分别为多少条? 【解答】解:(1)设长条椅的单价为x 元,弧形椅的单价为y 元, 依题意得:,解得:.答:长条椅的单价为100元,弧形椅的单价为260元. (2)设A 景区采购长条椅m 条,弧形椅n 条, 依题意得:,解得:.答:A 景区采购长条椅300条,弧形椅100条.知识点5不等式(组)1. 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些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集.求一个不等式的解的过程或证明不等式无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则+<; (2)若>,>0则> (或> ); (3)若>,<0则 < (或< ). 3.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且系数不等于0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ax >b 或;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 、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几个含有相同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5.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情况:(已知)的解集是,即“小小取小”;的解集是,即“大大取大”;的解集是,即“大小小大中间找”;的解集是空集,即“大大小小取不了”. 6.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不等式(组)的解一般有无数多个,但其特殊解在某些范围内是有限的,如整数解,非负整数解,求这些特殊解应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再找到相应答案.7.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①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②找: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不等关系;③设:设未知数(一般求什么,就设什么为;④a b a c c b +a b c ac bc c a c b a b c ac bc c a cbax b <a b <x a x b <⎧⎨<⎩x a <x ax b >⎧⎨>⎩x b >x ax b>⎧⎨<⎩a x b <<x ax b <⎧⎨>⎩x。

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与不等式
生产计划问题
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原材料、人力、设备等 多方面的限制条件。这些限制条件可以转化为不等式约束 ,从而求解最优生产计划。
投资组合问题
投资者在配置资产时,需要权衡收益与风险。通过建立不 等式模型,可以求出在一定风险水平下收益最大化的投资 组合。
04
方程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Leabharlann 方程与不等式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次不等式。
解法步骤
首先去掉不等式中的分母,然后 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手段, 将不等式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 形式,最后解得未知数的取值范
围。
注意事项
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要注意 不等式的方向,确保在变形过程
中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方程与不等式在实际问题建模中的应用案例
资源分配问题
利用方程与不等式描述资源的限制条件和分配目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资源分配 问题。
生产计划问题
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限制因素,通过方程与不等式表达出生产计划的目标和约 束条件,求解得到最优的生产计划方案。
THANKS。
研究解的个数
结合图像法和不等式解法,可以大致 确定方程解的个数,以及解的相对大 小关系。
图形方法解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与不等式的图像表示
通过图像表示法,可以将方程与不等式直观地展现出来,便 于理解和求解。
图像的交点、区间和边界
方程的解对应着图像的交点,不等式的解对应着图像的区间 和边界,通过观察图像可以快速地得到解。
解法步骤
先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化为标准形式ax^2+bx+c>0或<0,然后根据判别式Δ=b^2-4ac的 值进行分类讨论。当Δ>0时,不等式有两个实数解;当Δ=0时,不等式有一个重根;当 Δ<0时,不等式无解。最后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写出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方程与不等式知识点

方程与不等式知识点

方程与不等式知识点一、方程的概念与性质方程是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一般形式为:P(x)=0,其中P(x)为多项式函数,x为未知数。

方程的次数是多项式中各项次数的最大值。

方程的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1.方程的根:方程P(x)=0的解称为方程的根。

方程的根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复数。

2.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设方程P(x)=0的根为a,则P(a)=0,反之,如果P(a)=0,那么a就是方程P(x)=0的根。

3.方程的解的性质:若a是方程P(x)=0的根,则(x-a)是P(x)的一个因式。

4.方程的根的个数:n次方程P(x)=0的解的个数至多为n个。

二、方程的解法1.一次方程的解法:设方程a1x+a0=0,其中a1≠0,则方程的解为x=-a0/a12.二次方程的解法:设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 ≠ 0,则方程的解公式为x = (-b ± √(b^2 - 4ac))/(2a)。

3.高次方程的解法:对于高次方程,一般采用因式分解、配方法、卡尔丹法等方法求解。

三、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不等式是使用不等号连接的数学关系,在不等式中,未知数的取值满足特定的条件。

常见的不等式有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大于(>)、小于(<)等。

不等式的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等式的解集:满足不等式所有条件的数值的集合称为不等式的解集。

2.在不等关系中,可以在两边同加或者同减一个数,可以在两边同乘或者同除正数,但是如果两边同乘或者同除负数的话,应该将不等号翻转。

3.对于不等式组的解集,满足所有不等式的解的交集称为不等式组的解集。

四、不等式的解法1.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将不等式变形,找到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得到的范围即是不等式的解。

2.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将二次不等式化为零,找到对应的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然后根据二次不等式表示的形式将解的范围确定下来。

3.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对于绝对值不等式,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将不等式分成正负两种情况进行求解。

六年级数学方程与不等式

六年级数学方程与不等式

六年级数学方程与不等式数学中的方程和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六年级数学学习中,方程和不等式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六年级数学中方程和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

一、方程方程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式构成的数学表达式。

例如,4x + 3 = 15就是一个方程,其中4x + 3和15是两个代数式,等号连接代表它们相等。

1. 方程的概念与性质对于一个方程来说,左右两边的代数式应该相等,如果两边不等,则方程成立。

方程的解是能够使方程成立的数值。

解方程的过程就是找到能够使方程成立的数值。

在解方程时,可以使用一系列的运算,例如加减乘除、移项和化简等。

解方程的关键是通过运算使得方程的解逐步明确。

2.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例如,3x + 1 = 10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未知数为x,系数为3和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是移项和化简。

我们可以通过逐步运算,将方程转化为形如x = a的形式,其中a为实数。

这样,我们就能找到方程的解。

3.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例如,2x + y = 5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其中未知数为x和y,系数为2和1。

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同样可以使用移项和化简等运算。

我们希望找到一组解,能够同时满足方程中的两个未知数。

二、不等式不等式是数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与方程不同的是,不等式中的等号可以被大于号(>)、小于号(<)或不等号(≠)所替代。

例如,3x + 2 > 8就是一个不等式,其中大于号表示左边的代数式大于右边的代数式。

1.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不等式用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和方程类似,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运算来解决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关键是确定数轴上的解集。

我们可以通过将不等式转化为数轴上的图像来确定解集,也可以通过将不等式变形和化简来找到解集。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第五章 方程与不等式 第2讲 不等式(组)课件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第五章 方程与不等式 第2讲 不等式(组)课件

变式运用►3.[2017·常州中考]某校计划购买一批篮球和足球(zúqiú) ,已知购买2个篮球和1个足球(zúqiú)共需320元,购买3个篮球和2个 足球(zúqiú)共需540元.
(1)求每个篮球和每个足球的售价; (2)如果学校计划购买这两种球共50个,总费用不超过5500元,那么 最多可购买多少个足球?
(1)甲种商品与乙种商品的销售单价各多少元?
(2)若甲,乙两种商品的销售总收入不低于5400万元,则至少销售甲种商品多 少万件?
【思路分析】(1)可设甲种商品的销售单价(dānjià)为x元,乙种商品 的销售单价(dānjià)为y元,根据等量关系:①2件甲种商品与3件乙种 商品的销售收入相同,②3件甲种商品比2件乙种商品的销售收入多 1500元,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2)可设销售甲种商品a万件,根据甲 、乙两种商品的销售总收入不低于5400万元,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2021/12/9
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
4.[2012·泰安,6,3分]将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biǎoshì)出来,正确的是( C )
得分(dé fēn)要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大, 同小取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2021/12/9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命题点2 确定不等式组中字母(zìmǔ)的取值范围
2021/12/9
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类型(lèixíng)3 不等式的应用
【例3】[2017·宁波中考]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hézu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期间,中国同30多个国家签署经贸合作 (hézuò)协议,某厂准备生产甲、乙两种商品共8万件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和地区.已知2件甲种商品与3件乙种商品的销售收入相同,3件甲种商品比 2件乙种商品的销售收入多1500元.

数学中的方程与不等式

数学中的方程与不等式

数学中的方程与不等式在数学中,方程和不等式是两个常见的概念。

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数学性质时起着重要作用。

方程和不等式都是数学语言中的基本工具,通过利用代数关系,我们可以找到变量的可能取值范围或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方程方程是等式的一种形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我们需要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方程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物体的速度、找到几何图形的参数等。

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程形式,它只包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是常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和消元等方法。

2.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是方程中包含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y = c,其中a、b和c是已知常数,x和y是未知数。

解二元一次方程通常可以通过代入、消元或图解等方法。

3. 多元一次方程组:多元一次方程组是包含多个未知数和多个方程的方程组。

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常见方法有高斯消元法、矩阵法和代数法等。

4. 高次方程:高次方程是最高次数大于一的方程。

常见的高次方程有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和高次多项式方程等。

解高次方程的方法通常是利用求根公式、因式分解、配方法和图解等。

二、不等式不等式描述了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与方程不同,不等式的解通常是一组满足不等式条件的值。

1.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最简单的不等式形式,它只包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c或ax + b < c,其中a、b和c是已知常数,x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常可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和比较大小等方法。

2. 二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是不等式中包含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二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ax + by > c 或ax + by < c,其中a、b和c是已知常数,x和y是未知数。

第二讲方程与不等式

第二讲方程与不等式

第二讲 方程与不等式(一)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梳理】1.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等式的基本性质及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在使用时要注意使性质成立的条件 . 3.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在寻找等量关系时有时可以借助图表等,在得到方程的解后,要检验它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例题精讲】 例1. (1)解方程.x x+--=21152156(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7271523y x y x例2.已知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m x m -=-284的解,求m 的值. 方法1 方法2例3.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B. C. D. 例4.在 中,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________. 例5.已知a 、b 、c 满足⎩⎨⎧=+-=-+02052c b a c b a ,则a :b :c= .例6 .某电厂规定该厂家属区的每户居民如果一个月的用电量不超过 A 度,那么这个月这户只需交 10 元用电费,如果超过 A 度,则这个月除了仍要交 10 元用电费外,超过部分还要按每度 0.5 元交费. ①该厂某户居民 2 月份用电 90 度,超过了规定的 A 度,则超过部分应该交电费多少元(用 A 表示)? .②右表是这户居民 3 月、4 月的用电情况和交费情况:根据右表数据,求电厂规定A 度为 .月份 用电量 交电费总数 3月 80度 25元 4月 45度 10元 ⎪⎩⎪⎨⎧=+=+65115y x y x ⎩⎨⎧-=+=+2102y x y x ⎩⎨⎧==+158xy y x ⎩⎨⎧=+=31y x x 032=-+y x(二)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梳理】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 2+bx +c =0 (a ≠0)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①直接开平方法②配方法③公式法④因式分解法 3.求根公式:当b 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 (a ≠0)的两根为 4.根的判别式: 当b 2-4ac >0时,方程有 实数根.当b 2-4ac=0时, 方程有 实数根. 当b 2-4ac <0时,方程 实数根.【思想方法】1. 常用解题方法——换元法2. 常用思想方法——转化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 【例题精讲】 例1.选用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 (x-15)2-225=0; (2) 3x 2-4x -1=0(用公式法);(3) 4x 2-8x +1=0(用配方法); (4)x 2+22x=0例2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437122=-+++-m m mx x m )(有一个根为零,求m 的值.例3.用22cm 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是30㎝2的矩形,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又问:能否折成面积是32㎝2的矩形呢?为什么?例4.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k+1)x+4(k -0.5)=0(1) 求证:不论k 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2) 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一边长为a=4,另两边的长b .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 的周长.aac b b x 242-±-=(三)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梳理】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组)的解集和解法. 【思想方法】1.不等式的解和解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例题精讲】 例1.如图所示,O 是原点,实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0b a >- B. 0ab <C. 0b a <+D. 例2. 不等式112x ->的解集是( ) A.12x >-B.2x >-C.2x <-D.12x <-例3. 把不等式组21123x x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 例4. 不等式组221x x -⎧⎨-<⎩≤的整数解共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例5. 小明和爸爸妈妈三人玩跷跷板,三人的体重一共为150kg ,爸爸坐在跷跷板的一端,小明体重只有妈妈一半,小明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那端仍然着地,那么小明的体重应小于( ) A. 49kg B. 50kg C. 24kg D. 25kg 例6.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m ≥-1的解集如图所示,则m 等于( ) A .0 B .1 C .2D .3例7.解不等式组:(1)21113x xx +<⎧⎪⎨-≥⎪⎩ (2)⎪⎩⎪⎨⎧+<+->+)6(3)4(4,5351x x x xB A O C1 0 1- 1 0 1- 1 01- 1 0 1-0)c a (b >-4321《方程与不等式》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 每小题3分, 满分30分 )1.不等式组2030x x ->-<⎧⎨⎩的解集是( )A. 2x >B. 3x <C. 23x <<D. 无解 2.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如图1所示的不等式组是( )A .32x x >-⎧⎨⎩≥ B .32x x <-⎧⎨⎩≤C .32x x <-⎧⎨⎩≥D .32x x >-⎧⎨⎩≤3.若关于x 的方程1011--=--m xx x 有增根,则m 的值是( ) A .3B .2C .1D .-14.分式2231x x x +--的值为0,则x 的取值为( )A 、3x =-B 、3x =C 、3x =-或1x =D 、3x =或1x =- 5.一元二次方程2440x x --=的根的情况为(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只有一个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6.用配方法解方程2620x x -+=,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A .2(3)11x -=B .2(3)7x +=C .2(3)9x -=D .2(3)7x -=7.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是方程2680x x -+=的解,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 .11B .13C .11或13D .11和138.若2X ++42++Y X =0,则X Y的值为( )A .1B .0C .-1D .-29.二元一次方程组320x y x y -=-⎧⎨+=⎩的解是:( )23-图1A . 12x y =-⎧⎨=⎩ B .12x y =⎧⎨=-⎩ C .12x y =-⎧⎨=-⎩ D .21x y =-⎧⎨=⎩ 10.某校初三(2)班40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下表:捐款(元) 12 3 4 人 数67表格中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看不清楚.若设捐款2元的有x 名同学,捐款3元的有y 名同学,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A 、272366x y x y +=⎧⎨+=⎩B 、2723100x y x y +=⎧⎨+=⎩C 、273266x y x y +=⎧⎨+=⎩D 、2732100x y x y +=⎧⎨+=⎩二、填空题 (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 共18分) 11.方程()412=-x 的解为1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1322=--x x 的两根为1x 、2x ,则=+21x x 13.方程01)1(42=+++x k x 的一个根是2,那么_____=k ,另一根是 14.代数式x 241+的值不大于28x-的值,那么x 的正整数解是 15.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x k x +=-的根小于0,则k 的取值范围是 16.某公司成立3年以来,积极向国家上缴利税,由第一年的200万元增长到800万元,则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数是三、解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 共52分,解答要求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 17.解下列方程(每题6分,共12分)(1)x 2+3=3(x +1) (2)3411x x-=-18.(本题满分12分)某公司开发生产的1200件新产品需要精加工后才能投放市场,现有甲、乙两个工厂都想加工这批产品.公司派出相关人员分别到这两间工厂了解生产情况,获得如下信息:信息一:甲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比乙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多用10天; 信息二:乙工厂每天比甲工厂多加工20件.根据以上信息,求甲、乙两个工厂每天分别能加工多少件新产品?19.(本题满分14分)己知一元二次方程2x x m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1x 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方程与不等式一.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
1.给下列方程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
2.解下列方程(组),说说它们的解法有什么联系:
3.分式化简与解分式方程区分
二.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与方程区分
中考真题演练
5.(2015•山西)我们解一元二次方程3x 2﹣6x=0时,可以运用因式分解法,将此方程化为3x (x ﹣2)=0,从而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3x=0或x ﹣2=0,进而得到原方程的解为x 1=0,x 2=2.这种解法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 A .转化思想 B .函数思想 C .数形结合思想
D .
公理化思想
(2)解方程:
=﹣

6.(2013)解分式方程
2x 2
3x 11x
++=-- 20.解方程:()()2
2x 1x 3x 27-=+- 20.(2012山西省7分)解方程:.
9.(2011)解分式方程
12
23
x x =+ 11.(2015•山西)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18.(6分)(2014•山西)解不等式组并求出它的正整数解:.
2.(2013)不等式组x 352x 1<5+≥⎧⎨-⎩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 .
B .
C .
D .
13.(2012山西省3分)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
19(2011)(2)解不等式组:253(2) 31 5 x x x +≤+⎧⎨
-<⎩①②
,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二.方程模型的复习
①熟悉常见的问题情境及其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可归类进行梳理; 例如:销售问题(单价、数量、总价、成本、利润、打折......)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
图形问题(相关公式)
增长率问题......
②要注意积累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提炼等量关系式的经验;
怎样找等量关系?——弄清题中每个量表示的意义!
③要注意积累合理设未知数的经验;
有时所求问题不明确,或数量关系复杂,需要仔细对未知量进行分析,合理选择未知数. ——直接设与间接设
④要准确把握各类方程模型的特征,灵活选择恰当的模型解决问题,注意加强知识的联系;(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⑤既要关注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也要关注解方程的正确性以及对解的合理性的检验.
⑥挖掘方程的本质内涵.
例1.(2014济南,24)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行,小李在网上预订了小组赛和淘汰赛两个阶段的球票共10张,总价为5800元.其中小组赛球票每张550元,淘汰赛球票每张700元,问小李预定了小组赛和淘汰赛的球票各多少张?
例2.
中考真题演练
22.(2015•山西)某蔬菜经营户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蔬菜进行零售,部分蔬菜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如表:
蔬菜品种西红柿青椒西兰花豆角
批发价(元/kg) 3.6 5.4 8 4.8
零售价(元/kg) 5.4 8.4 14 7.6
请解答下列问题:
(1)第一天,该经营户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两种蔬菜共300kg,用去了1520元钱,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一共能赚多少元钱?
(2)第二天,该经营户用1520元钱仍然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要想当天全部售完后所赚钱数不少于1050元,则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西红柿多少kg?
23.(2015•山西)综合与实践:制作无盖盒子
任务一:如图1,有一块矩形纸板,长是宽的2倍,要将其四角各剪去一个正方形,折成高为4cm,容积为616cm3的无盖长方体盒子(纸板厚度忽略不计).
(1)请在图1的矩形纸板中画出示意图,用实线表示剪切线,虚线表示折痕.
(2)请求出这块矩形纸板的长和宽.
22.(9分)(2014•山西)某新建火车站站前广场需要绿化的面积为46000米2,施工队在绿化了22000米2后,将每天的工作量增加为原来的1.5倍,结果提前4天完成了该项绿化工程.
(1)该项绿化工程原计划每天完成多少米2?
(2)该项绿化工程中有一块长为20米,宽为8米的矩形空地,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它们的面积之和为56米2,两块绿地之间及周边留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如图所示),问人行通道的宽度是多少米?
9.(2013)王先生到银行存了一笔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是4.25%.若到期后取出得到本息(本金+利息)33825元.设王先生存入的本金为x元,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x+3×4.25%x=33825
B.x+4.25%x=33825
C.3×4.25%x=33825
D.3(x+4.25x)=33825
24.(2012山西省10分)山西特产专卖店销售核桃,其进价为每千克40元,按每千克60元出售,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千克,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单价每降低2元,则平均每天的销售可增加20千克,若该专卖店销售这种核桃要想平均每天获利2240元,请回答:(1)每千克核桃应降价多少元?
(2)在平均每天获利不变的情况下,为尽可能让利于顾客,赢得市场,该店应按原售价的几折出售?
10.(2011)“五一”节期间,某电器按成本价提高30%后标价,-再打8折(标价的80%)销售,售价为2080元.设该电器的成本价为x 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30%)80%2080x +⨯= B .30%80%2080x ⋅⋅=
C .208030%80%x ⨯⨯=
D .30%208080%x ⋅=⨯
15.(2011)“十二五”时期,山西将建成中西部旅游强省,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将成为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丰要动力.2010年全省全年旅游总收入大约l000亿元,如果到2012年全省每年旅游总收入要达到1440亿元,那么年平均增长率应为________. 三.不等式模型的复习
可类比方程模型的复习进行,突出: ①不等关系的提炼; ②设未知数的表述;
③不等式的特殊解的确定;
④与其他模型的结合.不等式与方程,不等式与函数
24.(2013)某校实行学案式教学,需印制若干份数学学案。

印刷厂有甲、乙两种收费方式,除按印数收取印刷费外,甲种方式还需收取制版费而乙种不需要。

两种印刷方式的费用y (元)与印刷份数x (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填空:甲种收费方式的函数关系式是 . 乙种收费方式的函数关系式是 .
(2)该校某年级每次需印制100~450(含100和450)份学案,选择哪种印刷方式较合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