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合集下载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浅谈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浅谈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浅谈摘要:为打造符合新时期教育要求的小学美术新式教学课堂,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致力于解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作用,实现对学生鉴赏、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在“以趣促学”下积极参与美术学习,进而提高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使学生具备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具备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的六大要素,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教师应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与价值,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感受社会人文精神与艺术的魅力。

一、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注意创设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参与美术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之中深入感受美术知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如在学习“魔幻的颜色”时,为让学生认识并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生活图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寻找图片中的色彩。

同时教师还可以发给学生空白画纸,让学生利用三原色和三间色来进行上色练习,并播放相应的舒缓音乐,加强学生的色彩认知,帮助学生舒缓心情。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多媒体课件是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其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能够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与欣赏中,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例如《肖像艺术》,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肖像,可以有中国画《张卿子像》,可以有版画《藏族少女》,可以有雕塑《白求恩》,可以有油画《青年女歌手》等。

如何培养自己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如何培养自己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吴燕燕有些同学并不喜欢写作文,总觉得生活中没有什么可写的事情,耳闻目睹的材料也过于平淡无味,无法产生写作的兴趣。

归根结底,这主要是因为大家缺少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写作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同学们必须从以往的训练圈子里跳出来,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呢?一、发现美:挖掘文本中的素材实际上,在学习的旅途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

它们如同地下的金子,只有不畏辛苦,努力挖掘的人才能够发现它们。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做有心之人,努力发现文本中的美,积累各种各样的写作素材。

细读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大家就会发现,语文教材中其实有许许多多的素材。

下面,笔者就举几个例子。

1.人物形象类《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观点一:烛之武原先没有被重用,在关键时刻却能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体现了一个公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观点二:烛之武原本是为了保护郑国才去劝说秦伯退兵的,但他在劝说秦伯时站在秦国的角度分析,最终秦国成功退兵。

这说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成功说服别人的前提。

2.好词好句类《我与地坛》中的好词:冗长、剥蚀、浮夸、荒芜、冷落、悲怆、玉砌、阴凉、蝉蜕、坎坷、暗哑、苍凉、寂寥、逆流、亘古不变、成年累月、光阴流转、历尽沧桑、星光寥寥、低吟高唱、失魂落魄、忽略不计、苦心安排、历尽沧桑、悉悉碎碎、片刻不息、玉砌雕栏……《我与地坛》中的好句:(1)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的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2)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二、感受美:赏析文本的语言只发现美是不够的,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感受美,思考这个词或这个句子为什么美,美在哪里。

在这里,笔者推荐大家采用细读的方式,对课文中的字、词、句进行深入的研读和赏析。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美,是一种抽象而又具体的感觉和体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欣赏艺术的美,体验人文的美,更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营造新的美。

以下是我对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些见解。

感受美:感受美是最为基础的一种体验,因为它跟人的五感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比如说,看到一朵绽放的花儿,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感觉到柔软舒适的面料,尝到口感鲜美的美食,闻到清香的芳香等等,都是感受到美的一种方式。

这种感受往往是瞬间的,但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

体验美:体验美则是一种更为深入的感受,它需要人们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去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一切。

比如说骑一只自行车旅行,我们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身体运动的愉悦,了解到陌生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比如说参加一个音乐节,我们可以欣赏到多种音乐的表演,融入到人群中感受到共同的狂欢和快乐,还可以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到美的存在。

欣赏美:欣赏美则是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它需要人们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欣赏美分为多种,比如美术欣赏、音乐欣赏、文学欣赏、舞蹈欣赏等等。

欣赏者需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的审美判断和欣赏。

欣赏美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说去参加一个美术展览、听一场音乐会或许看一部电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受到作品的启迪和感染,从而对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创造美:创造美则是一种更主动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想、创意和想象力去创造出美。

人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创造美,比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小说、摄影等等。

创造美需要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需要某种程度上的技能和技巧。

通过创造美,我们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可以启迪和感染别人。

总之,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多种多样,但无论哪种方式,它都是一种让我们获得愉悦和启迪的特殊经验。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感受美美是一种感性、难以言喻的情感。

它是可以点亮我们内心的火花,引发我们内在的情感共鸣。

感受美需要敏锐的感官,需要用心去感受生命中的点滴美好,需要打开心扉,敞开胸襟去接纳和欣赏美。

无论是自然风光、艺术作品还是手工制品,都蕴含着美的元素。

感受美需要去摸索这些元素,去学习它们的特点和美学原理。

当我们能够真正的领悟美的本质,能够真正的欣赏美,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体验美体验美是把感受美转化为亲身经历。

它需要更多地参与到美的创造中,从而来寻找更多美的价值。

体验美是对美的体验、感受和沉淀,让美通过我们的身体、心灵和意识得到转化,从而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通过体验美,我们可以把现实生活化作一种艺术,把平凡的生活点缀成多彩的风景线。

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绘画、摄影、旅游等多种方式来体验美,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无尽的可能。

欣赏美欣赏美是一种认知和辨别的能力,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欣赏美需要我们对艺术作品具有深刻的理解,能够从中发现出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意图,从而得到更加深刻的体验和领悟。

欣赏美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去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

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和眼界,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欣赏者,从而领悟出作品中的内涵和深层次的价值。

创造美创造美是人类的本能和使命。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份灵魂之美和创造之力。

创造美需要我们有激情和勇气,需要我们有创新和创造性,需要我们有博大的胸怀和美好的心灵。

无论是写作、绘画、音乐还是舞蹈,都需要从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中获得灵感和创意。

创造美需要我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去寻找真正的创作火种。

当我们能够真正的创造出美来,我们就完成了人类的使命,实现了我们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在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在寻找美的价值,更是在研究和发现生命的奥妙和精彩。

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正是基于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
美是人类心灵深处的追求和向往,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是人类对美的表达和追求,下面将分别介绍。

感受美:感受美是指以身体、心灵去感受周围的美好事物,对其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
体验。

感受美可以是一朵花的芳香,一曲悠扬的音乐,一段优美的文字,一幅精美的画作,一种美妙的香味等等。

在感受美时,要用全身心去感受,保持内心平静,尽情享受这份美
好的情感。

体验美:体验美是指通过行动、体验去亲身感知美的存在,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美的
感受和享受。

例如,登山、旅游、尝试新的美食、体验各种文化活动、参加各种艺术表演
等等。

体验美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欣赏美:欣赏美是指通过审美的眼光去欣赏美的事物,从中领略到美好的一面。

美可
以是自然风光、艺术作品、文学、音乐、建筑等等。

欣赏美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通过赏析、研究,去发掘美的内涵和美的价值。

创造美:创造美是指通过对事物的创造,创造出美好、优美、富有创意的作品。

创造
美可以是在各种艺术领域中表现出来,也可以是在生活、工作中体现出来。

创造美需要我
们有一定的创作才能和技能,需要我们有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去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事物。

总之,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是人类对美的表达和追求,这些都是我们生
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对美的不断追求和体验,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
美好和价值,而能够感知和享受美的人生也是更加充实和幸福的。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是人们对于事物品质的一种感受和评价。

无论是自然景观、艺术作品还是人们的行为,都可以给人带来美的感受。

在现代社会中,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幸福和精神满足的一个重要方面。

感受美是指通过感官对美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感受和领悟。

美的感受可以来自于大自然,如蓝天、白云、山水等;也可以来自于艺术作品,如音乐、绘画、雕塑等;还可以来自于人们的行为,如友善、勇敢、正直等。

感受美是人们与美发生直接联系的一种方式,它能够给人带来快乐、放松和正能量。

体验美是指通过亲身参与或亲身经历美的事物或现象,从而获得对美的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体验美可以是与自然亲近,如登山、徒步、划船等;也可以是与艺术互动,如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观看舞蹈表演等;还可以是通过旅行、品尝美食、读书等各种方式进行。

体验美让人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和体验美的力量,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

欣赏美是指通过欣赏观赏美的事物或现象,从中发现和体味美的内涵和价值。

欣赏美可以是赏识自然风光,如观赏日出、日落、彩虹等;也可以是赏识艺术作品,如欣赏绘画、雕塑、文学作品等;还可以是欣赏他人的优秀行为和品质,如赞美他人的勇敢、善良、才华等。

欣赏美是一种感悟和领悟美的方式,通过欣赏,人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创造美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创造出美的事物或现象。

创造美可以是创作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艺术作品;也可以是参与设计建筑、景观、服装等;还可以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传递出友善、和谐、希望等正能量。

创造美是人们对于美的独特表达和贡献,它能够使人们以自己的方式赋予事物或现象美的属性,从而实现个性和自我价值的展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提升自我幸福感和满足感。

感受美让我们能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自然和艺术的美,释放压力和疲劳。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创作中,美是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感受美
感受美是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过程,是一个内心深处的体验。

有时候,美出现得突如其来,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并让我们有了强烈的情感反应。

例如,看到一个美丽的风景或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同样,听到一首悠扬的音乐、看一部感人的电影,也会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情感涌动。

体验美
体验美是不仅仅感受美,还要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美的全过程。

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参与,比如,我们可以去品尝美食、亲手制作手工艺品、去旅行等等。

这些体验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到美的内涵和意义。

欣赏美
欣赏美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观察、理解和评价,是一种对美的较为深入的认知。

欣赏美可以是一份外在的价值,如艺术品的价值,也可以是一份内在的价值,比如一个人的品质和气质。

欣赏美需要我们对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掘和欣赏美的价值和魅力。

创造美
创造美可以是一种艺术行为,也可以是一种情感表达。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画画、写诗、创作音乐等来创造美;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创造美好的情感氛围。

创造美不仅可以让我们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也可以带给别人幸福和美好的体验。

总之,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是我们生命中一直追求的目标。

美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是我们对世界最深刻和最真实的执着追求。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  体验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自然风光、人与事物的和谐、艺术作品还是人们的真情流露,都可以被归纳到美的范畴中。

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些关于美的主题。

感受美,是一种内心的体验。

它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他人的关爱,以及对艺术的追求。

当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风景时,内心自然而然地油然而生一种愉悦的感觉;当我们听到一首动人的音乐时,心灵也会得到一种洗涤和升华。

感受美,就是让我们的内心得到一种愉悦和安慰,让我们与这个世界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

不妨多出门走走,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去感受身边人的温馨,去感受文化艺术给我们带来的感动。

体验美,是一种身体和心灵的互动。

有人说,美不在远方,而在我们的身边。

其实,这句话并不是空话。

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能够在日常的点滴细节中找到美的存在。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品尝美食,感受美的味道;通过触摸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感受美的触感;通过欣赏一部优秀的电影,感受美的情感。

这些体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欣赏美,是一种审美的过程。

每个人对美的认知都是主观的,但是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地丰富和拓展自己的审美能力。

在欣赏一幅名画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细心观察画面中的线条和色彩,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幅作品;在听一首音乐时,我们可以通过去了解作曲家的心路历程和乐曲的内涵,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音乐的美妙。

欣赏美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内在修养的过程。

创造美,是一种创新的行为。

每个人都有创造美的能力,只要我们肯于勤学苦练,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追求卓越,我们都能够成为创造美的人。

在科技领域,有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与创新,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文学艺术领域,有许多作家和艺术家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火热的思想,创作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为人类的精神生活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作者:陈爱媚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20年第06期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中,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只为学生传递知识上,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关键词: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672-1578(2020)18-0233-01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认识到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更好的让学生在学习美术这门学科时得到成长,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1.设计不同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于学习美术有着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更好的设计一定的教学意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找到小学生感兴趣的点,通过这个点延伸出学生喜欢的知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情境,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多注意利用辅助资源,如图片展示、视频、音频、动画等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更好的提高印象,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在学习《哆来咪》这一课堂教学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到本节课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出示编钟的相关资料,并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然后拿出几个大小相同的瓶子加入不等量的水,再加入等量的颜色,观察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在敲一敲,看看还有什么变化?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这一方式,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这门学科和音乐这门学科的联系。

2.让学生多进行动手,充分提高学生感知力
美术这门学科也是一门需要学生实际动手的学科,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多进行动手。

通过实践的方式,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这门学科背后的创造精神,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快乐。

小学生正是学生刚刚接触美术学科的起始阶段,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多动手,通过为学生创造多动手的实践机会,更好的引导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培养学
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当前的教学课堂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在学习《欢乐陶吧》这一课堂的学习时,通过对古今陶瓷文化的欣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不同时期陶文化的特征和陶艺风格特点。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陶器,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技能。

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中所想,更好的制作成一些陶器作品。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制作的过程,更好的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

3.参见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时间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去参加各种美术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方式,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开拓自己的视野,更好的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美感。

如,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去参观美术博物馆、美术纪念馆,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采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4.增强和学生的沟通,引导学生学习美术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不断的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魅力。

教师应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和学生的沟通,让学生更好的和教师建立起一个和谐的沟通关系,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教师应重视和学生的沟通互动,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更好的感受到美术这门学科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布艺温馨》这一课堂教学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本课,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更好的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生活习惯。

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布料,通过自己的思考,制作成一件布艺作品。

通过这一方式,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下提前准备好一定的布料,然后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简单的制作方式,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动手制作。

5.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认识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对于学生美术学习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要不断地学习,更好的增强自己的知识,也应学会利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更好的引入多种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所得。

教师自身应多进行学习,还应多参见一些美术展览,教学研讨会,多和其他美术教学师进行交流,更好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6.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好的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应将美术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给学生,更好的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王国照.建设小学美术社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
[2] 聂志清.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
[3] 刘华.挖掘道德内涵促成人格完善——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美术道德观念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
[4] 徐玉梅.指导“画人物”培养美术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9(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