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

合集下载

健康评估-支气管哮喘评估

健康评估-支气管哮喘评估

健康评估-支气管哮喘评估引言概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健康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支气管哮喘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一、症状评估1.1 主要症状: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和喘息等。

1.2 症状频率:评估患者症状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1.3 症状触发因素:了解患者的症状是否受到特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过敏原等。

二、生活方式评估2.1 吸烟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吸烟史,吸烟会加重支气管哮喘症状。

2.2 饮食习惯:评估患者的饮食结构和摄入量,合理饮食可以改善支气管哮喘症状。

2.3 运动情况:了解患者的运动习惯和频率,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肺功能。

三、肺功能评估3.1 肺功能测试:进行肺功能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包括潮气量、肺活量和呼气流量等指标。

3.2 气道过敏原测试:通过气道过敏原测试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原引起的支气管哮喘。

3.3 气道炎症评估:评估患者的气道炎症程度,了解炎症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四、过敏原评估4.1 过敏原接触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原接触史,有助于确定引起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

4.2 过敏原测试:进行过敏原测试可以确定患者对不同过敏原的过敏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过敏原避免。

4.3 过敏原避免:根据患者的过敏原测试结果,制定过敏原避免计划,减少过敏原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五、治疗方案评估5.1 药物治疗:评估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吸入类药物、口服类药物和激素治疗等。

5.2 支气管扩张剂使用:了解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剂量和使用频率。

5.3 定期随访:制定定期随访计划,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支气管哮喘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症状、生活方式、肺功能、过敏原和治疗方案的评估,可以有效管理支气管哮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科普小知识

支气管哮喘科普小知识

支气管哮喘科普小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支气管哮喘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支气管哮喘啊,就像是个调皮的小精灵,时不时就来捣乱一下。

它一旦发作起来,那可真是让人有点难受呢!想象一下,你的呼吸通道就好像被一只小手给捏住了,想大口喘气都难。

好多人可能觉得这哮喘离自己挺远的,其实不然哦!它可能就潜伏在我们身边呢。

就像那看不见的小怪兽,说不定啥时候就蹦出来了。

哮喘发作的时候啊,那感觉,就好像你在跑步,可怎么跑都跑不到终点,气都快喘不上来了。

有的人会不停地咳嗽,咳得脸都红了;有的人会觉得胸口闷得慌,好像有块大石头压在那儿。

那为啥会得这哮喘呢?原因可不少呢!遗传就是一个因素,要是你家里有人有哮喘,那你可得多留个心眼儿。

还有环境因素呢,像那些花粉啦、灰尘啦、动物毛啦,都可能是诱发哮喘的小坏蛋。

还有啊,空气污染也不是个好东西,它也可能会把哮喘这个小精灵给招惹来。

那咱要是得了哮喘该咋办呢?首先,咱得知道自己对啥过敏,尽量避开那些过敏原,这就好比知道敌人是谁,咱才能更好地防守呀!然后呢,家里要保持干净整洁,别让灰尘啥的有可乘之机。

要是出门,记得戴上口罩,把那些花粉啊啥的挡在外面。

要是哮喘发作了,别慌!赶紧找药呀!那救命的气雾剂可得随身带着。

深吸一口气,把药喷进去,说不定就能缓解一下呢。

但可别以为有了药就万事大吉了呀,还是得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支气管哮喘,它虽然不是啥大病,但发作起来也够人受的。

咱得重视起来,就像对待一个调皮的孩子,得有耐心,还得有方法。

平时呢,咱也得多锻炼锻炼,增强一下体质。

但别一下子运动过猛了哦,不然哮喘小精灵可能又要跑出来捣乱啦。

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温和的运动,像散步啦、瑜伽啦。

朋友们,支气管哮喘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咱可得好好对待它,和它斗智斗勇。

别让它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过好每一天!你们说是不是呢?反正我觉得是这么个理儿!咱可不能让这小小的哮喘给难住了呀!。

支气管哮喘课件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课件ppt课件

咳嗽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 有咳痰,痰多为白色泡沫状。
胸闷
感到胸部憋闷,呼吸不畅,严 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气短
活动后气短,严重时休息时也 会出现气短。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或气短, 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或化 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
上述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
01
02
03
气道炎症
多种炎症细胞和介质相互 作用,导致气道炎症反应, 引起气道痉挛和气道重塑。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对各种刺激因素过于 敏感,容易引起气道痉挛 和呼吸困难。
气道重塑
长期的气道炎症反应可导 致气道结构改变,如支气 管平滑肌增生、气道黏膜 腺体增生等。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
支气管哮喘的新型药物
新型药物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重 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开发新型 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
用。
新型药物主要包括抗炎药、抗过 敏药、抗肿瘤药等,其中抗炎药 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药物之
一。
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 减轻哮喘症状,常用的抗炎药包 括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
剂等。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
疗方案。
04
支气管哮喘的最新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哮喘 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其中生物制剂是近年来 研究的热点。
生物制剂是一种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从而减轻哮 喘症状。目前已经有一些生物制剂被批准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PPT课件



评估

哮喘控制水平



治疗 并达到哮喘控制



监测
并维持哮喘控制
防治哮喘 坚持不懈
感谢聆听
某某中心医院·呼吸科
主持人:XXX
时间:XXX
03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平喘药之三-抗胆碱能药
➢短效类 --- 异丙托溴胺 (爱全乐)
气雾剂
雾化溶液
➢长效类 --- 噻托溴铵(思力华)
03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平喘药之四-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哮喘最 有效的抗炎药物。
03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控制发作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1. 多环节抑制炎症; 2. 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 3. 减少微血管渗漏; 4. 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哮喘教育 环境控制

按需使用 速效2-激动剂
按需使用速效2-激动剂
发 作
选择一种
选择一种
加用一种 或多种
加用一种 或多种
期 的
可选择 控制药物
低剂量 吸入性糖皮质
激素(ICS)
低剂量ICS 加长效2激动剂
中/高剂量ICS 加长效2-激动剂
口服糖皮质激素 (最小剂量)
临床表现不典型 者至少应有下列 三项中的一项
阳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昼夜PEF变异率>20%。
02 相关诊断与检查
急性发作期
分期分级 GINA 2006
按严重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度
非急性发作期

支气管哮喘原理

支气管哮喘原理

支气管哮喘原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通畅度下降、气道高反应性增强以及气道痉挛和粘液过度分泌。

具体原理如下:
1.气道炎症:支气管哮喘的最主要病理改变就是气道炎症。


道感染、过敏源等致炎因素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气道内黏膜和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组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气道通畅度下降,气流受阻,呼吸困难。

2.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引起的气道异常增加了气道的高反应性。

当暴露在刺激物如烟雾、气味、冷空气、过敏原等下时,气道非常敏感并迅速发生痉挛,导致气道狭窄。

3.气道痉挛:气道痉挛是哮喘发作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气道平
滑肌收缩引起气道通径狭窄,气流受限。

这种痉挛的发生与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的释放、神经调节失衡等因素有关。

4.气道黏液过度分泌:炎症使气道上皮细胞产生异常增多和过
度分泌粘液。

黏液的增加使得气道内的阻力进一步增大,也增加了痰液的堵塞,阻碍气流通畅。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原理是气道炎症导致气道通畅度下降、气道高反应性增强,进而引发气道痉挛和黏液过度分泌。

这些改变导致气流受限,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哮喘

哮喘

病理(自学)
• 气道黏膜水肿, 分泌物多
• 气道痉挛
• 支气管壁增厚,痰栓阻塞 • 气道重塑 airway remodeling
*三.临床表现
(一) 症状 •反复发作性喘息 •日轻夜重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CVA临床特点
具有昼夜节律性,夜间或清晨发病 部分病人有特应质(如变应性鼻炎) 部分病人有季节性, 秋季多 41.5%有胸闷感 30%患者在数年内发展为哮喘 支气管激发试验(+)
鉴别诊断—病例2
病人男性,56岁 慢性发作性咳嗽咳痰8年,3年前出现喘 息,查过敏源尘螨、鸡蛋等过敏。 查体:桶状胸 双肺呼吸音弱,呼气时相 延长

并发症
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
*七. 治疗



教育 肺功能测定 环境控制 慢性哮喘的分级 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的 治疗 随访
支 气 管 哮 喘 (Bronchial asthma)
哈医大二院 呼吸内科 张晓飞 Email:hankaiyu2002@
内容导读
一 概念 二 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三 临床表现 四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 五 诊断 * 六 鉴别诊断 * 七 治疗
一. 概念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 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导致气 道高反应性(AHR),广泛易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 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GINA—哮喘防治的全球创议
氧疗 β2受体激动剂 氨茶碱 抗胆碱药 糖皮质激素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轻度: 吸入激素200-500μ ɡBDP 口服 兴奋剂控释片, 小量茶碱控释片 吸入激素500-1000μ ɡBDP 规则吸入或口服长效兴奋剂 口服LT激动剂 口服激素 静脉注射茶碱

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判定标准

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判定标准

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判定标准
1. 治愈:患者的哮喘表现和体征完全消退,病情在一年以上都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

2. 显效:患者的哮喘表现和体征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和缓解,发作病情的次数明显减少。

具体来说,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FEV1或PEF升高25%\~35%。

3. 有效:患者的哮喘表现得到改善,病情在一年以上发作次数的相比以前下降了大约三分之一。

具体来说,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啰音消失,呼吸频率减慢,X线片及血气分析结果有所改善,FEV1或PEF升高15%\~24%。

4. 无效:患者的哮喘表现和体征没有出现任何明显的改变,或者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好转或加重。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疗效判定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支气管哮喘定义名词解释

支气管哮喘定义名词解释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支气管收缩和黏液分泌增加,导致反复发作性的气流受限。

以下是对支气管哮喘中相关术语的定义解释:
1. 支气管:呼吸系统中的一部分,将气流从气管输送到肺部。

支气管分为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
管。

2. 哮喘:一种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气道的可逆性阻塞和过敏反应。

3. 炎症:机体对刺激物的免疫反应,其特征为血管扩张、渗出白细胞等炎性细胞,引起局部肿胀
和疼痛。

4. 气流受限: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增加以及支气管壁肿胀等原因导致气流通过支气管受阻或减
少。

5. 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对刺激物(如冷空气、尘螨、花粉等)过度敏感的状态。

6. 发作性:支气管哮喘的症状通常会在特定刺激物或情况下发作,如运动、冷空气、室内污染物
等。

7. 可逆性阻塞:支气管哮喘的呼吸道阻塞是可逆的,即在治疗或避免诱因后,气流受限的程度可
以减轻或消失。

这些术语描述了支气管哮喘的特点和病理生理过程。

支气管哮喘的具体症状和严重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医生获取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flammation
非特异性变应性炎症 嗜酸性细胞浸润为主

Infection
特异性炎症: 红,肿,痛,热 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抗 炎治疗

抗生素为主的抗感染治 疗
16
哮喘的现代观点
抗原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Th2 细胞
肥大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细胞 上皮脱落
慢性持续期分级
症 状 间歇 <1次/w PEF/FEV1 变异率 =<2次/m >=80%Pred >=80%Best <20% 夜喘 FEV1 PEF
轻度 持续 中度 持续
严重 持续
>=1/w, >2/m, <1/d <1/w >1/d >=1/w
每日有 频繁 经常
>=80% 60-79%
<60%
支气管哮喘
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呼吸科
杨 凯
1
美 国 跳 水 名 将 洛 加 尼 斯
美 国 女 影 星 沙 朗 司 通

2
贝多芬(1770-1827)由于哮喘和束手无策的医生而死于维也纳 邓丽君(1953~1995)因哮喘急性发作死于泰国
3
美国田径名将乔伊纳也是哮喘患者 2003.12.9,飞人柯受良在上海猝死。柯患有严重的哮喘病,
肥大 嗜碱 巨噬 气道上皮 血管内皮 . . .
组胺 ECF-A NCF-A LT TX PG PAF ET1 MMP Ams Ams
E
MBP ECP EPO 12 EDN PAF LTc4
2. 气道炎症: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 肥大细胞 T Eos AM等多种细胞、 50多种炎症介质、 25种以上的细胞因子……(见上一幻灯片) 3. 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炎症 AHR (炎症---气道上皮损害,上皮下神经末梢暴露) 遗传 :家族倾向 4. 神经机制: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支气管哮喘存在: C 迷走神经张力亢进 A B受体功能低下,a-肾上腺素能神经反应性增加 NANC “ VIP、NO / P物质、神经激肽 ” 失调
10
豚草花粉
槭树花粉
杂草花粉
栎树花粉
11
• 发病机制 1.变态反应:
(2)再次进入
Ag-Ab反应, 释放介质 +
平滑肌收缩 粘液分泌增加 血管通透性增高 炎症细胞浸润
IAR LAR DAR
Ag
(1)
B
IgE 结合
T(Th2)
IL4.5.10.13
分泌细胞因子 激活肥大、E、AM等细胞 在气道浸润和聚集
31
预计值
诊断: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气道可逆试验阳性
60~80% 60~80mmHg
<60% 或<100L/m 或作用时间<2hr
PaO2(吸空 气) PaCO2 SaO2(吸空 气) pH
<60mmHg
>45mmHg =<90%
<45mmHg =<45mmHg >95% 91~95%
_
_
降低
降低
24
二 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1 急性发作期:(表2-7-1)------挂图(上张幻灯片?) 2 慢性持续期:(表2-7-2)------下张幻灯片 3 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 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 4 周以上。 。 鉴别诊断 1 心源性哮喘:史、症、征、X …… 2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喘息长年存在 3 支气管肺癌:进行性加重、血痰、X 、CT 、MRI 4 变态反应性肺浸润:史、轻、热、X 多发性 此起彼伏、 自消或再发 25
28
29
胸部CT示气管左上方有一肿物,其内密度不均匀,CT值2768(增强后),为软组织密度,气管轻度受压移位。经甲 状腺显像证实前纵隔的肿物为甲状腺。
30
例二:活动时呼吸困难---运动性哮喘? 患者,男性, 31岁。主诉剧烈活动时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既往 身体健康,不吸烟。肺通气功能、气道阻力及支气管扩张试验测定 结果见下表: 用药前 实测/预计% 用药后 用药后变化% 指标 实测值 实测值 FVC(L) 6.04 6.84 113 6.72 -2 FEV1(L) 4.78 4.63 97 5.44 17 FEV1%(%) 79 68 81 FEV25%-75% 5 3.9 78 4.87 25 Vmax50(L/sec) 6.52 5.0 77 6.12 22 Vmax25(L/sec) 3.74 2.78 74 3.25 17 MVV(L/min) 165 216 131 212 -2 Raw 0.6-2.4 2.0 1.5 -25 SGaw 0.1-0.39 0.15 0.23 53
病历摘要 患者,男 68岁。咳嗽喘息20年,加重2周。既往有吸烟史。入 院检查:神志清楚,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干湿性罗 音,心脏(-)。肺功能检查:FEV1/FVC 33%、 VC 2.45L(占预计 值83%)、RV/TLC 65%、 DLco 3.28(占预计值89%) 。血气(吸氧): pH 7.37,PaO2 124mmHg,PCO2 40mmHg。甲功检查:TT3 1.43nmol/L(正常1.49-2.6 nmol/L)、TT4 141nmol/L(正常71.2-141 nmol/L)、FT3 5pmol/L(正常4.26-8.1 pmol/L)、FT4 16.6pmol/L (正常 10-28.2 pmol/L)、 TSH 1.49mu/l(正常0.465-4.68 mu/l)。甲状腺显像: 甲状腺峡部及左叶下极位于胸骨内。 诊断:COPD;纵隔内甲状腺肿(mediastinal goiter) 分析 患者COPD诊断明确,此次住院的原因是COPD急性加重。在常规检 查时,发现正位胸片的上纵隔增宽,侧位片示前纵隔内有一肿物, 随后才开始进一步检查。
4
桀骜不驯的谢霆锋也无法与哮喘对抗 郑秀文因哮喘发作修养很长时间
5
朱孝天因为哮喘无法服兵役 杜德伟患有先天性哮喘
6
支气管哮喘
• 概述: 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细胞、 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 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 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 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 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可逆性 塑 诊治不及时 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
8
• 流行病学: 全球患者: 1.6 亿 各国患病率:1-13% 我国患病率:1-4% 儿童患病率:3-5% 家族史: 40%的患者有
9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有关因素----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相关基因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 存在与气道高反应性、IgE调节和特异性相关的 基因 环境激发因素----吸入: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SO2、NH3 感染: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 食物:鱼、虾、蟹、蛋、奶 药物:阿司匹林、心得安、青霉素 其他:运动、妊娠、气候变化等
22
。诊 断
哮喘急性发作的病情严重度的分级 临床特点 气短 体位 讲话方式 精神状态 出汗 呼吸频率 轻 度 步行、上楼时 可平卧 连续成句 可有焦虑/尚安静 中 度 重 度 危 重 稍事活动 休息时 喜坐位 端坐呼吸 常有中断 单字 不能讲话 时有焦虑 或烦躁 有 增加 可有 常有焦虑 嗜睡、意 烦躁 识模糊 大汉淋漓 常>30/m 常有 胸腹矛盾 运动 响亮弥漫 减弱,至无
21
一 诊断标准:符合1 ~ 4条或4 ~ 5条者,可以诊断支气管哮喘 1 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 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昼夜PEF变异率 >= 20%
粘液栓
神经激活
上皮纤维化 血浆渗出 水肿形成 粘液分泌过多 血管扩张 新血管形 成 感觉神经激活 胆碱能反射 平滑肌收缩 肥大 / 增生
17
哮喘炎症发展过程
Acute on chronic inflammation
急性炎症 发作 激素疗效 反应
慢性炎症
结构改变
时间
18
急性 炎症
慢性 炎症
气道 重塑
支气管收缩 粘膜水肿 气道分泌增多 气道狭窄
增加炎症细胞数量 上皮损伤
细胞增殖 增加细胞外基质
气道高反应性
降低气道可逆性
症状
哮喘恶化/加重
19
• 病理: 肉眼:膨、气肿、粘痰栓、痰阻肺不张…… 镜下:纤毛上皮脱落、基底膜厚、杯状细胞增生、支气管分 泌物增多、气道上皮下有FD、AM、E、L、N等炎症 细胞浸润、平滑肌肥厚、气道上皮细胞下纤维化…… 。临床表现: 1. 症状:典型、变异、运动 (1)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2) 症状经数小时或数天,用药或自行缓解。缓解后可又再发 (3)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 (4)有时咳嗽为唯一的症状,或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 2 .体征: (非发作期 / 发作期)注意寂静胸、奇脉、发绀等
>=80% 60-79%
<60%
20-30% >30%
>30%
26
容易误诊的疾病


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