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十八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十八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2、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等重要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
2、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能够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情感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
2、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比较分析法、讨论法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明清时期加强君主集权的负面作用: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走向落后,但是还有能力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生了收复台湾和胜利抗击沙俄两件大事。
【讲授新课】: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指导学生阅读94-95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以及插图、资料等,在书上标注要点并思考回答:1、历史上第一个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葡萄牙)2、紧接着侵占台湾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荷兰)3、谁收复了台湾?(郑成功)4、这件事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5、根据95页“动脑筋”: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三国时,孙权就派万人大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
元朝时又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
所以,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6、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有什么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形成分裂状态。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初一年级 历史 学科教学设计第3单元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 课时(总第 课时) 主备教师: 王士军 执教教师: (一)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一、预习目标: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性质;《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二、预习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三、预习过程三、预习过程(一)整体感知(一)整体感知位置时间 事件 东南(台湾) 1624年 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 1661-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 东北(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 流域、两次 之战 1689年 中俄《 条约》 (二)局部揣摩(二)局部揣摩1、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这是纪念我国古代历史中的某一人物的一段话这是纪念我国古代历史中的某一人物的一段话::(仔细阅读(仔细阅读,,结合教材结合教材,,回答问题)"滔滔东海.碧浪汹涌。
唯我成功.民族英雄,海上挥师,宝岛重光。
荷夷屈膝,国威远扬。
民族团结,宝岛繁荣。
海峡两岸,骨肉情浓。
振兴中华,再鼓雄风。
" (1)材料中加点的部分分别指)材料中加点的部分分别指 (人),(人), (地)和(地)和 (国),它们三者有什么关系?(用简短的一句话归纳)三者有什么关系?(用简短的一句话归纳)(2)请归纳荷夷入侵和成功收复宝岛以及清朝对宝岛的管理的简要经过?(包括时间和主要事迹。
如:1661年--成功从金门出发,开始收复。
)成功从金门出发,开始收复。
)(3)清朝设置"台湾府"有何意义?有何意义?(二)康熙帝抗击沙俄(二)康熙帝抗击沙俄1、17世纪,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世纪,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 流域。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开辟荆榛逐荷夷【知识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后来逐渐占领了整个台湾岛。
1661年,郑成功率舰队抵台,在当地人民支持下,打败了荷兰殖民者。
第二年初,荷兰殖民者签字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在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能力拓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曾派将军卫温等率万人多名官兵,乘船到达夷洲(今台湾)。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流求即今台湾。
元朝政府又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设立澎湖巡检司。
明朝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考频分析】本内容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从题型上看,选择题为主,也有材料解析题等。
从考查内容上看,郑成功收复台湾是考查的重点。
而且,在考查中本部分内容可以结合以往所学或时事热点进行设问。
考查全面,形式多样。
从考查能力看,以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为主。
【经典题目】1.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对古代一位民族英雄的赞词。
这位民族英雄是下列图片中的哪一位?A B C D[参考答案] B【解析】本题是识图题。
根据题干信息,“驱除荷虏”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选B2.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收复前占据台湾的殖民国家是A.英国B.葡萄牙C.荷兰D.日本[参考答案] C【解析】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
3.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是在A.1644年B.1662年C.1683年D.1684年[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是1662年。
4.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杰出贡献是A.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祖国的领土台湾B.率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C.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领导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郑成功的贡献,是1662年收复台湾。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情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3、认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教法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激情导入、明确目标】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怎样占领台湾的?郑成功又是怎样“开辟荆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复台大业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第18课。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㈠.阅读教材“开辟荆榛逐荷夷”,完成学案。
(1)1662年______率军收复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的。
(2)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隶属_______省。
(3)意义:加强了,巩固了。
㈡.阅读教材“雅克萨之战”,完成学案。
(1)帝在位时,清军两次在击败沙俄。
(2)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平等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和_______流域包括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二、合作交流、质疑探究: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①三国时,。
②元朝时,。
③1684年,清朝。
三、展示提升、深度研习学生讲述郑成功四、反馈训练、巩固提高(一)填空:1、侵占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_______2、明末清初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3、台湾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____4、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_____5、亲征雅克萨的清朝皇帝是_________(二)选择:1、“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这是张学良先生称赞收复台湾的英雄人物的一首诗。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宜都市红花套镇初级中学龚同平课程标准: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知识与能力: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2、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3、正确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事件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1、以时下流行的穿越剧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探究欲望,以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
2、通过“‘穿越’必备”环节,引导学生自学掌握本课基本的历史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比较、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和有关《尼布楚条约》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通过“‘穿越’之旅”环节,引导学生讲述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抗击沙俄的史实,释放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突出重点。
4、通过“‘穿越’归来”环节,培养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联系的能力,感悟历史责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康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3、联系现实,深化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每个中国人都应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而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性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以时下流行的深受学生喜爱的穿越剧引出“穿越”话题,导入新课。
第18课 《收复台湾与抗击沙俄》

黑龙江流域 (东北)
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当堂达标:
【1】1624年,侵占台湾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是 ( )C
A .英国
B .葡萄牙
C .荷兰
D .法国
【2】清朝初年两次组织反击沙俄侵略的皇 帝是(
B
)
A .顺治 B .康熙
C .雍正D Biblioteka 乾隆• 连线搭配时间
1662年 1684年 者 1689年 明朝后期
《尼布楚条约》的签定在历史上和法 律上有什么意义? 它是平等的条约,从法律上肯定 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 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 领土。
退出
地点 台湾 (东南)
时间 1624年
事件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清军入台郑氏后代归顺清朝 清朝设置台湾府 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1661-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 1684年 17世纪中期 1685-1686 1689年
事件
有关人或国家
郑成功 荷兰殖民
签订《尼布楚条约》 侵占我国台湾
设置台湾府 收复台湾
中俄 清朝
退出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先后两次,时间分别是1685年和1686年 领导者:康熙帝 沙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 段边界问题
《尼布楚条约》
时间:1689年 地点:尼布楚
中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尼布楚条约》的内容
黑 龙
江
《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 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 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9.“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 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民族团结 B.反抗侵略 C.社会变革 D.和平交往
2.沙俄侵略者占 据那两个地方作 为据点?
尼布楚
雅克萨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康熙帝两次组织 雅克萨之战。
左面乘车而逃的是俄军,右面众志成城的是清军。
中俄双方签订和约的时间 和地点?
——郑成功致荷兰殖民长官揆一的信
“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主要史实: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台湾名称的变化
夷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流求”——隋、唐、五代十国、两宋时期 “琉球”——元朝时 “小琉球”——明初期 “东番”——明中后期 “台湾”——明后期至以后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民族英雄是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 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我 们称郑成功为民 族英雄,是因为他
此图描绘了全副武郑装成的功受荷降兰像侵(略台者湾赤,嵌举楼着前旗)帜,列队撤出台湾城 (热兰遮城堡)。
提示一:从整个中华民族利益考虑 提示二;从台湾本身发展考虑
打击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 进一步开发台湾
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率军进攻 台湾,郑成功后代战败投降。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隶 属福建省。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共28张PPT)

6、连线搭配
时间 1662年 1684年 1689年 明朝后期 事件 有关人物或国家 签定《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 侵占我国台湾 荷兰殖民者 设置台湾府 中俄 收复台湾 清朝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1624年,侵占台湾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 2、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 ) A.1652年 B.1662年 C.1672年 D.1683年 3、清朝设置台湾府是在( ) A.1654年 B.1664年 C.1674年 D.1684年 4、清朝初年,两次组织反击沙俄侵略的皇帝是( )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
√
√
√
探索与思考:民族英雄郑成功 任务:搜集有关郑成功生平、重大事件 及其评价的历史资料。根据你的视角 整理相关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我 眼中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中俄尼布楚条约
时间: 地点:
1689年 尼布楚
内容或意义: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 都是中国的领土。
黑 龙 江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 中俄《尼布楚条约》 是个平等的条约?
荷兰
东南
1661 1662 1683 黑龙江
金门
台湾城 赤嵌城
福建 雅克萨 尼布楚
康熙帝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新课导入 新授知识 知识小结 课堂练习
清代疆域
荷兰
殖民者为掠夺财富而来
明朝中后 期,国势 衰落。日 益强大的 西方殖民 者为掠夺 财富而来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尼布楚
雅克萨 清朝前期
荷兰殖民 者占领台 湾;沙俄 入侵我国 的黑龙江 流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17课《郑成功收复台湾》
——探究活动(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所以设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知识例如时间、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利用形体表演、编排历史剧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整理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技能和强化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加深理解郑成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树立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人生态度;形成优良的个人品质。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在第13课中对郑成功收复台湾已有较深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度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愿望喜欢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
对本课内容“能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有关规定。
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思想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形式活泼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依据课本要求处理教材。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
(一课时)
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朗诵、相声、演讲、短剧表演、小结
活动资源:初中历史、语文、地理课本中的有关内容;有关郑成功的影视资料和课外读物。
【课前准备】
1、让每位同学提前收集有关《台湾——祖国可爱的宝岛》的诗歌、台湾丰富资源和特有物产的资料、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视资料和史料。
2、印发有关郑成功的资料给学生并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
3、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资料。
4、给学生划分小组。
主持人1人(兼演员);评委组4人;诗歌朗诵组4人(两男两女);相声组(6人);短剧表演组20人。
5、指导学生准备文艺汇演的有关工作。
其中诗歌朗诵组、相声组全由学生自己准备,自编自演,短剧组由老师帮助指导他们完成。
【活动过程】
1、导入步骤
教师活动:放映有关的影视资料,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投出郑成功像和美丽的城市赤嵌楼外观图象,让学生观察。
然后提出问题:回忆所学知识,观察指出这个人物是谁?这座城市是哪里?这两幅图像之间有
什么联系?
学生活动:
活动一:详细观察图片,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活动二: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作如下总结:
这个人物是郑成功,这座美丽的城市是台湾著名的名胜古迹-----赤嵌城,这里是郑成功率领中国军队收复台湾的纪念地,里面设有奉祀民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专祠,香火不绝。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永远缅怀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报的英雄业绩。
让我们再现郑成功收复宝岛的情景,并衷心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由此导入新课。
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投影目标)。
共3页,当前第1页123活动的形式是:文艺演出。
2、活动步骤:
教师活动:公布活动人员分工。
学生活动:文艺演出。
3、活动开始,以下活动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当观众。
活动1:主持人上台,宣布评委组就座,演员准备。
活动2:诗歌朗颂:《台湾-----祖国可爱的宝岛》
活动3:相声表演:台湾宝岛资源知多少。
活动4:《民族英雄郑成功》。
第一幕:荷兰侵台——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的情况以及在台湾的殖民活动。
主要人物:郑成功以及官兵4——6人,荷兰殖民者4——6人。
内容梗概:1624年,一群荷兰殖民者乘船来到我国台湾岛海岸,企图登陆,被当地居民阻止。
他们捧着白银,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
”善良的居民答应了。
荷兰殖民者用剪刀把一张牛皮裁成许多细条,连接起来,圈了一大片土地。
就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修筑城堡,架设大炮。
从此,荷兰殖民者逐渐占领了台湾。
从此荷兰殖民者强占我国台湾38年之久。
他们对台湾人民实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
在经济上,荷兰殖民者不但以台湾为基地,排斥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竞争,独占对华贸易,而且将占领区的土地全部据为己有,称为“王田”,强迫当地农民耕种,并交纳繁重的地租。
高山族人民每年还要向荷兰殖民者交纳几万张鹿皮。
荷兰殖民者对台湾人民征收繁重的苛捐杂税,如人头税等。
在政治上,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以后,首先组织了殖民统治机构――“评议会”
在军事上,他们在台驻扎军队,建立军事据点。
明天启5年(1625)在(今台南市安平镇)修筑起第一座城堡―台湾城,荷兰人称之为热兰遮城,其后又在北线尾建筑了热兰遮城堡,为了在精神上奴役台湾人民,荷兰侵略者还派遣大批传教士进入台湾,建立教堂,强迫台湾人民做礼拜、学荷兰文,进行奴化教育。
这些传教士和荷兰官吏一样作威作福,任意欺压人民。
第二幕:收复台湾——郑成功横渡海峡、攻占赤嵌城、荷兰殖民者投降的情景。
主要人物:郑成功及战友6人,荷军头目揆一及随从6人,在荷兰军队当翻译的何廷斌。
故事梗概:郑军在围攻台湾时,荷军头目揆一派使者来见郑成功,说“我们愿意年年进贡,你们郑军退出台湾吧”。
而郑成功严词拒绝,“台湾一向属于中国,我们收回这些地方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你们继续霸占,赖着不走,我们就坚决进攻,把你们赶出去。
”揆一不听警告,龟缩在台湾城里顽抗,郑成功义正词严地读出致荷军头目揆一的招降书“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662年,郑成功指挥军队大获全胜,荷兰侵略军走投无路,只好扯起白旗投降,荷军头目揆一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代表及军民热烈欢呼,荷军灰溜溜
地离去。
第三幕:开发宝岛——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加强与大陆联系,开发宝岛的情景。
主要人物:郑成功、郑经、郑克
内容梗概:郑成功、郑经、郑克三代的统治和经营情况。
例如郑氏政权在台湾建立起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郑氏政权大力提倡开垦土地;郑成功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山林等方面的情景。
第四幕,心系祖国——郑成功积劳成疾,病逝前遥望祖国,心系祖国的感人情景。
主要人物:郑成功及其子女、随从若干人。
共3页,当前第2页123内容梗概:由于日夜操劳、常年作战,郑成功积劳成疾,身患重病,在这种情况下,他还不忘祖国,战在大海边遥望着海峡对岸的大陆,深深地为祖国祝福。
在病床上,临终之前还在嘱咐子女一定要继承他的事业。
活动5:最后主持人宣布演出结束,评委评出最佳节目和优秀节目,所有参加人员全部受到表扬鼓励。
4、教师用课件投出以下思考题
【思考讨论题:】
1.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2.通过看演出,郑成功于哪一年收复台湾?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多少年?
3.联系当今形势,我们表少年应怎样去维护祖国统一?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整理,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做最后总结。
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主权国家,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殷切的期盼。
而如今的台湾当局宣扬“远亲近邻”论和“一中一台”论,并提出在岛内实行全民公投,借此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青少年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刻苦学习,发扬郑成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实际行动反对xx分子的言行,维护祖国统一。
最后,多媒体打出条幅:
英雄忠魂,万古长存。
两岸统一,华夏同根,情深似水。
全班同学齐读标语,下课。
活动说明:
1、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展现台湾宝岛的概况,再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使知识传播,思想教育,文化娱乐融为一体,富有感染力,学生容易接受和喜爱。
2、以自愿和选拔结合的形式,组织收集组,编排组,演出组,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充分显示各自的特长。
3、以演员与观众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明白每一位同学在台上是演员,在台下是观众,人人争做优秀演员和文明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