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4小马过河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4小马过河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4小马过河人教(部编版)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小马过河》是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说河水深得很。小马只好回家问妈妈,妈妈叫小马去试试,最终小马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全文共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故事。第1、2自然段写老马和小马住在马棚里,一天,老马请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愉快地答应了。第3至6自然段写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他去问老牛,老牛说小河“水很浅”“能蹚过去”,松鼠却说“深得很哩”,小马很为难,只好回家问妈妈。第7、8自然段写妈妈耐心地引导小马,最终小马勇敢地尝试,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本文对话精彩,尤其是对话时的提示语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老马、小马、老牛、松鼠4个角色,说话语气符合自己的身份,且由于对话内容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也富于变化。“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妈妈是用商量、询问的语气与小马说话,显得温和、亲切。牛伯伯是一位长者,见多识广,说话语气十分肯定。松鼠因为亲眼见到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所以他十分焦急,说话时大喊大叫。

课文配有3幅插图。第一幅图画的是小马来到河边与老牛对话的场景,对应了课文的第4自然段。小马微笑着询问,老牛也是笑眯眯地回答,可见小河在老牛心目中是很浅的,所以表情轻松。第二幅图画的是松鼠跨开双腿,张开双臂拦住小马,对应了课文的第5自然段。松鼠的动作夸张,表情紧张,难怪松鼠会说小河“深得很哩”,小马的表情也随之变得惊讶与犹豫。第三幅图画的是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再次来到河边,小心过河的情景,对应了课文的第8自然段。此时小马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表情虽然还是很紧张,但能够看出小马在小心翼翼地尝试过河。远处的老牛淡定地看着小马过河,松鼠则用双手捂着腮帮子,好像随时准备大声呼救。这些插图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进而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遇到问题而不知如何解决,正如“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中的小马一样。小河挡住去路,老牛和松鼠给了小马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小马就不知道如何取舍了,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教师可以立足本单元的重点“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得到启发,那就是“遇到问题,要想办法,并且去试一试”。同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对单元重点已经有了初步感知,那么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时,一定能更加清楚、流畅地表达。

同时,本课人物对话丰富有特点,因此教学时也可以围绕这一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与性格。

教学目标:

1.认识“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0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点:

1.学习识字、写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引发思考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入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过河了吗?小马过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吗……

过渡语:孩子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吧!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独立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圈画出本课生字。

2.合作读。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有不会读的字词,帮一帮。

3.集体对读

(1)检查朗读。刚才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真好!现在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逐个自然段检查朗读)

(2)相机正音。提示学生“坊”是多音字,在“磨坊”中读第二声,还有一个读音,读第一声,在“街坊”这个词中变调,读轻声。“棚”是后鼻音,注意韵母是“eng”。“挡”读第三声,不易读准,可组词“阻挡、挡住”。

(二)分类整合,多元识字

1.第一组:生字“棚、磨、坊、蹄”,看图识字。

观察“马棚”、“磨坊”、“马蹄”的图片,识记生字。

2.第二组:生字“驮、突”,编口诀识字。

如:“驮”(大马驮东西),“突”(狗从洞穴中突然钻出)。

3.第三组:生字“哎、哩”,语气词归类识字。

复习拓展:吗、呀、呢、啊,开火车读。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紧扣提示语朗读,了解小马过河的起因

(一)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

1.指名回答:小马答应帮老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2.老马是怎么跟小马说的,小马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三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一人读老马的话,一人读小马的话,一人读旁白。同学们仔细听,看看你最欣赏谁的朗读。

(二)学生反馈,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老马和小马的话

要点1:欣赏老马的朗读

(1)“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读出了老马不是命令小马干活,而是十分和蔼可亲,和小马说话是商量、询问的语气。

(2)“高兴”这个词读得好,表现了老马为小马的懂事感到十分开心。

(3)带着这样的感受与体会再次朗读。

要点2:欣赏小马的朗读

(1)小马“连蹦带跳”这个词读得好,读出了小马非常乐意帮妈妈做事的语气。

(2)“怎么不能?”引导学生换个说法“我能帮妈妈做事”。读出了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小马很愿意帮妈妈做事的肯定语气。

(3)带着这样的感受与体会再次朗读。

要点3:不欣赏老马和小马的朗读

可参照“要点1”和“要点2”,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指导朗读。

(三)师生合作读第1、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3至6自然段,抓住人物语言朗读,了解小马第一次过河的经过

(一)自由朗读第3至6自然段,并思考:那小马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了吗?

指名回答:小马没有把麦子驮到磨坊,因为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二)围绕小马“为难”的心情,指导朗读

1.没能把麦子驮到磨坊,小马的心情怎么样呢?引导学生找到“为难”一词。

2.你从第3至6自然段的哪些词句读出了小马的“为难”,请用你喜欢的符号标注出来。

(三)学生反馈

1.学习第3自然段,通过第一处“为难”,体会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

(1)指名答:小马为难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河。

(2)采访小马:此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通过“河水哗哗地流着”体会小河水流湍急,小马不敢尝试,不知道能不能过去。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一读描写小马心理活动的句子。

(3)引导学生关注描写小马心理活动的句子中“?”和“!”这两个标点符号,体会小马内心为难。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学习第4至6自然段,通过第二处“为难”,体会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1)指名答: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深得很哩,他们俩对小河不同的看法也让小马很为难。

(2)通过观察第一幅插图,体会老牛和小马的人物形象。

◇指导学生观察图上老牛表情轻松,笑眯眯的。指导读好老牛的话,读出简洁、干脆的语气来。

◇指导学生观察图上小马面带微笑,因为他面对“不知道小河能不能蹚过去”的问题时,知道去请教老牛(此处可联系前文“小马嗒嗒嗒跑过去”,也能体会出小马的心情轻松),而且老牛的回答,也让小马很开心,他可以过河,把麦子驮到磨坊去了。指导读好小马的话。

(3)通过观察第二幅插图,体会松鼠的人物形象和小马的心理变化。

◇请学生观察图画上的小马和松鼠,和同桌演一演。图画上松鼠跨开双腿,张开双臂拦住小马,松鼠的动作夸张,表情紧张,小马的表情也随之变得惊讶与犹豫。抓住松鼠和小马的表情与动作,指导学生表演。

◇指名表演反馈,结合插图来评价,指导学生抓住小马“吃惊”和松鼠“认真”这两个关键词,读好人物的对话。指名朗读。

(4)分角色朗读第4、5自然段。

(5)学习第6自然段,思考: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小马决定怎么做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6自然段。

◇指名回答:小马决定还是回家问问妈妈。

◇小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指导学生体会小马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抓住“叹了口气”和两个“!”体会小马的为难,再次带着感受朗读。

(四)师生分角色朗读第3至6自然段

过渡语: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送麦子的去路,小马十分为难,不知道是过河好,还是不过河好,最后只能十分为难地回家找妈妈,后来小马过河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小马过河》这个故事。

五、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发现规律。在田字格中呈现四个生字。仔细观察,你发现这四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愿”半包围结构,“意”上下结构,这两个字都有“心字底”;“该”和“刻”都是左右结构,一个左窄右宽,一个左宽右窄,这两个字都有“亥字部”。)

(二)重点指导。师生合作发现“愿”的重点笔画,“厂”的“一撇”要写长,写舒展,给里面部分留出足够的空间。

(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六)抄写词语“愿意、为难、四周、立刻、吃惊、认真、脚步、难为情”。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游戏激趣

引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小马带着词语向我们跑来了,同学们还会读吗?

(一)“小马过河”游戏。巩固词语:愿意、麦子、应该、立刻、磨坊、街坊。

(二)指名朗读词语

1.愿意麦子(都是轻声词)

2.应该立刻(“该”和“刻”字形相近,注意区分)

3.磨坊街坊(“坊”是多音字,注意读音)

过渡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马没能将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因为岸边的老牛说水很浅,可松鼠却说水深得很哩。到底能不能过河呢?小马很为难,决定回家问妈妈。后来小马到底过河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第7、8自然段,读好人物对话,读中体会人物形象

引导语:请同学们把书翻开语文书64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妈妈说的话,用曲线画出小马说的话。

(一)指名反馈

(二)读完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第7自然段都是妈妈和小马的对话哦!

(三)怎样才能读出恰当的语气,读好对话呢,和你的同桌合作着读读吧!同桌练读对话。

(四)品读人物对话,指导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第一组对话

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1.指名两人合作朗读。

2.通过学生评价来指导朗读。你喜欢小马的朗读吗?

要点(1):喜欢。因为他读出了小马难为情的语气。

◇小马为什么会难为情呀?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小马之前是兴致勃勃地答应帮妈妈做事,现在不仅没能把麦子驮到磨坊,而且还返回了家,心里是十分不好意思的。

◇所以文中用——“难为情”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出示“难为情”的词卡。指名读,齐读。

要点(2):喜欢。因为他读出了小马说话结结巴巴的语气。

◇从“……”和两个“我”字看出来小马很不好意思,所以说话都吞吞吐吐的。

◇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话。

要点(3):不欣赏妈妈和小马的朗读,可参照“要点(1)”和“要点(2)”,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指导朗读。

3.妈妈的朗读,有人喜欢吗?

要点(1):喜欢。小马没能将麦子驮到磨坊,妈妈却没有责怪小马,反而关心地问他为什么回来了,说明妈妈很爱小马,读起来要很温柔。

要点(2):喜欢。她读出了问句的语气。

要点(3):不喜欢,可参照“要点(1)”和“要点(2)”,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指导朗读。

4.抓住“难为情”这样的关键词,我们就可以读出恰当的语气了。女生读妈妈的话,男生读小马的话,合作朗读。

第二组对话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

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

1.通过师生互动和评价的方式指导朗读。你欣赏谁的朗读?

要点(1):老马妈妈,你的这个问句读得特别好。其实这是个反问句,你是通过反问的语气强调了那条河是很(浅的)!谁再来读一读。

要点(2):小马,说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心情是——?(很纠结,很委屈)是啊!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可松鼠偏要说河水很深。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谁再来读读看。

要点(3):小马,你在说“是啊”的时候,心里其实是认同谁的意见的呀?(牛伯伯)。明白了,所以你才用很肯定的语气来说,还用上了“!”呢!

2.关注句子中的标点,也能帮助我们读出妈妈和小马恰当的语气呢!男生读妈妈的话,女孩读小马的话。

第三组对话

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

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1.通过采访的方式指导朗读。谁的朗读更打动你?

要点(1):我喜欢妈妈的朗读,妈妈没有直接告诉小马答案,而是连着问了小马两个问题,我觉得妈妈是个非常聪明的妈妈,善于引导孩子思考,妈妈说话语气十分温和与慈祥。

要点(2):我喜欢小马的朗读,他读出了结结巴巴的感觉。

◇引导学生发现,这里是本段第二次出现省略号,但小马的心情还和第一次说话结结巴巴时,是一样的吗?

◇引导学生体会出小马两次说话结结巴巴心情不一样!他更难为情了,因为妈妈连着问了两个问题,他都没有思考过。

2.对呀!所以,小马这次不仅说话的语气结结巴巴,而且还——(低下了头)。看,准确的动作描写,也能帮助我们读好小马说话时的语气呢!谁再来读一读。

3.其实小马低下了头说的这句话正是回答了妈妈问他的“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而妈妈问的“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小马是没有回答的,所以妈妈继续引导——(指名读妈妈最后说的那句话)

4.请大家再去读读妈妈的话,看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1)读——指名反馈,读出妈妈“亲切”的语气。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小马的关心与鼓励。

(2)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妈妈要小马怎么做呢?体会“光”在句子中是“只”的意思,“别人”指的是老牛和松鼠。

(3)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妈妈说得对不对呢?

(4)再读——齐读妈妈的话,感受她的这份亲切和智慧。

5.师生分角色朗读第7自然段,整体回顾妈妈和小马的三组对话。

(五)创设情境,师生互动,体会故事内涵

1.采访小马:听了妈妈说的话,现在你准备怎么做呢?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

2.出示第三幅插图,观察小马的表情是谨慎小心的,远处的老牛淡定地看着小马过河,松鼠则用双手捂着腮帮子,好像随时准备大声呼救。相机指导朗读。

3.指名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8自然段。师引读:小马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他发现——(生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4.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小马、松鼠对河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再想想之前妈妈曾说过“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很显然妈妈是赞同老牛意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引导学生通过比一比动物图片,让学生明白:原来老牛说水深,松鼠说水浅,是因为他们的身高不同。老马和老牛说法一致,是因为他们的身高一样。小马说河水不深不浅,是因为他的身高在他们之间。这些动物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的。

小结:有了妈妈亲切地指导,小马开动脑筋,并且亲自试一试,终于蹚过了小河。

三、根据提示,讲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同学们愿意讲给大家听听吗?故事很长,我给大家一些词语提示,分行齐读。

要求:四人小组合作讲故事,注意将故事讲完整哦!自由练习。

2.指名讲故事,师生共同点评。

四、依托故事,说说看法

引导语:有个小朋友在听了《小马过河》的故事后,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了下来,想请问下大家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一)出示感受,指名谈看法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不同意因为老牛高大,河水刚没小腿,很容易蹚过河。对于老牛来说,河水当然很浅。而松鼠矮小,他亲眼看见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对于松鼠来说,河水当然很深。所以说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的话,不是撒谎。)

2.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同意不清楚的事应该向别人请教。)

3.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同意因为别人的经验有时只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自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发表看法: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小马只有自己尝试后才能知道。)

4.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不同意别人说的话是对还是错,首先要动脑筋想一想,不能一概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可信。其次也不是什么事都得亲自尝试,危险的事就不能试。)

(二)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呢?(围绕“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尽可能去试试”谈启发。)

五、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发现规律

在田字格中呈现四个生字。仔细观察,你发现这四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掉、伯”都是左窄右宽。“麦、突”是上下结构,“麦”是上大下小,“突”是上窄下宽。)

(二)重点指导

“突”是上窄下宽,注意上下两部分不要写分家,第六笔“横”是主笔,要写长。

(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

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六)抄写词语“麦子、突然”

六、分享故事,实践延伸

回家后,同学们可以借助课后词语的提示,将《小马过河》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板书设计:

部编二年级下册语文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他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干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他人说,自身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学生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 三、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考虑: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协助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还可以换上“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四、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考虑: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句子。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小马是怎么想的?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小马想的话,轻读。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考虑: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准备过河 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 边读书,教师边出示挂图(小河、老牛、松鼠的图片或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 (1)公开课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获奖

二年级14.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这篇童话故事,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做事情要动脑筋,要自己去试试,才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出示一张小马的图片)今天它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问:你们想知道小马是怎样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的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小马过河》。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 二、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样过河的?最后过河了吗?(二)学习第一、二段:1、小马愿意去帮妈妈做这件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2、通过朗读来表达小马很乐意帮妈妈做事。(二)学习第三、四段1、小马驮着麦子、唱着歌儿王磨坊走去,可是,它怎么停下来了?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自由读3、4段。①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理解“为难”:小马想到底能不能过去啊?是过去还是不过去呢?它觉得很为难。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为难的事,请你说一说。②读句子,感受小马因为不知道能不能过河而感到为难。2、正在小马觉得为难的时候,它遇到了谁?粘贴老牛的图片。老牛觉得小马能过河吗?为什么呀?(出示幻灯片)板书:很浅请学生到黑板上指出“刚没小腿”在哪里。3、河水刚没老牛的小腿,所以老牛觉得过河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他对小马说时,说多轻松啊!你能像老牛一样的读读这个句子吗?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4、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快读一读。你能给“立刻”换个词吗?(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连想都没想,就要趟过去。)这句话该怎样读呢?5、老牛觉得小马能过河,可是有人不同意,你知道是谁吗?它为什么不同意小马过河?(出示幻灯片)朗读句子。板书:很深6、松鼠的伙伴就淹死就在这条小河里,他眼看着小马就要下河,准备趟过去,这时松鼠候心情怎样?(紧张、着急)你从哪里知道的?抓住词语感受松鼠的紧张、着急、担心。你想当当那只着急的松鼠吗?指导学生朗读松鼠的话。7、听了松鼠的话,小马有什么反映?他为什么会感到很吃惊?(牛伯伯和松鼠一个说水浅,一个说水深。)为什么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意见呢?你能动脑筋告诉小马吗?8、可是小马动脑筋了吗?他是怎么做的?(四)学习第五、六段:1、小马回到了家里,妈妈是怎么对他说的?有没有像老牛和松

二年级下册语文《小马过河》教案

《小马过河》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他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干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他人说,自身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学生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 三、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考虑: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协助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还可以换上“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四、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考虑: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句子。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小马是怎么想的?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小马想的话,轻读。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考虑: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准备过河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四)14小马过河人教(部编版)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小马过河》是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而松鼠说河水深得很。小马只好回家问妈妈,妈妈叫小马去试试,最终小马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全文共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故事。第1、2自然段写老马和小马住在马棚里,一天,老马请小马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愉快地答应了。第3至6自然段写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他去问老牛,老牛说小河“水很浅”“能蹚过去”,松鼠却说“深得很哩”,小马很为难,只好回家问妈妈。第7、8自然段写妈妈耐心地引导小马,最终小马勇敢地尝试,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本文对话精彩,尤其是对话时的提示语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老马、小马、老牛、松鼠4个角色,说话语气符合自己的身份,且由于对话内容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也富于变化。“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妈妈是用商量、询问的语气与小马说话,显得温和、亲切。牛伯伯是一位长者,见多识广,说话语气十分肯定。松鼠因为亲眼见到自己的同伴淹死在河里,所以他十分焦急,说话时大喊大叫。

课文配有3幅插图。第一幅图画的是小马来到河边与老牛对话的场景,对应了课文的第4自然段。小马微笑着询问,老牛也是笑眯眯地回答,可见小河在老牛心目中是很浅的,所以表情轻松。第二幅图画的是松鼠跨开双腿,张开双臂拦住小马,对应了课文的第5自然段。松鼠的动作夸张,表情紧张,难怪松鼠会说小河“深得很哩”,小马的表情也随之变得惊讶与犹豫。第三幅图画的是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再次来到河边,小心过河的情景,对应了课文的第8自然段。此时小马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表情虽然还是很紧张,但能够看出小马在小心翼翼地尝试过河。远处的老牛淡定地看着小马过河,松鼠则用双手捂着腮帮子,好像随时准备大声呼救。这些插图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进而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遇到问题而不知如何解决,正如“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中的小马一样。小河挡住去路,老牛和松鼠给了小马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小马就不知道如何取舍了,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教师可以立足本单元的重点“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得到启发,那就是“遇到问题,要想办法,并且去试一试”。同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对单元重点已经有了初步感知,那么在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时,一定能更加清楚、流畅地表达。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实录精选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实录精选 1. 《小马过河》教学实录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人物语气。 2.理解老马的话,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还要自己动脑筋去想,敢于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教学重、难点: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老牛、小马、松鼠贴图,小马头饰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播放《三只小熊》一遍,之后循环播放《两只老虎》。生听到音乐后,便自动跟唱起来。 师:好听吧!来,会唱的唱起来;(师手势示意学生起立)会跳的跳起来就更棒啦!(师做简单示范动作) 音乐结束,学生意犹未尽。 师:好玩儿吧!如果能够放开来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你会觉得更有意思。 【教后反思:在第一课时中,学生相对拘谨,不爱举手发言,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同时也为了缓解初次面对大型公开课的怯场情绪,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前互动的环节,耳熟能详的旋律,简单有趣的律动让学生们很快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课堂中来。】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语,谁给大家读读。

出示:老马小马老牛松鼠 麦子小河磨坊 师:(见小手林立)都想读啊,那好,小火车开起来…… 生开小火车大声朗读所示词语。 师:再小声读读这些词,边读边想像,你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领生小声慢读。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生大声齐说:小马过河! 师:(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马过河》。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吗?(师指所示词语)如果能用上这几个词就更棒啦! 两生回答,师引导用所示词语说故事梗概。 【教后反思:选择故事主人公及故事重要线索,七个词便支撑起一个有趣的故事框架,让学生借助这些关键词,先读中回味,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串讲,不仅回顾了上节课所学,对文本有了整体把握,同时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二、精读品悟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说,小马是听了妈妈的话才试着趟过河的。妈妈的话可真神奇!她是怎样说的呢?请大家打开书,把这句神奇的话找出来。 1.揭示妈妈的话 根据生答出示:孩子,光听别人说,不能了解河水究竟有多深。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神奇的话。(生齐读) 师:这里的“别人”指谁?(老牛和松鼠) 贴老牛和松鼠图。 师:老牛和松鼠是怎样说的呢?

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上一课学了《坐井观天》,同学们很喜欢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匹:是三声,不要读成“p ”或“p ” 如:读二声,注意和方言区别。 突:读一声,不要读“t ”。 然:读“r n”,不要读成“y n”。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 三、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年级语文下教案-14小马过河

14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认识“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字,正确读写“愿意、麦子”等11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准确感知故事内容,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2.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14个生字,大多是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也可 启发学生联系学过的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识记,如,利用偏旁认识“挡、试、叹、唉”;结合图片识记“棚、蹄”;利用动作表演识记“驮”字等。 (2)写字:“伯、该、刻、掉”的左右占位略有不同,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 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愿、意、突”等字点画较多,引导学生观察点画的不同。 2.朗读教学 课文对话较多,教学时,应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每种小动物说话时的不同心情和语气, 由扶到放,创设情境,读悟结合。 3.理解运用 本课可以按照“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课题猜测: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结合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接着,可以引 导学生借助关键词来讲述故事。最后请学生利用装饰物将故事演出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相关动物头饰。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棚、驮、磨”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麦”3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课文,走进故事 1.谈话激趣,引出故事。 (1)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课件出示小马图)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小马的课文,名字叫《小马过河》。(板书,读题) 2.设疑引文,初入故事。 (1)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2)这匹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又是怎样过河的?大家赶快读一读文中的故事吧。 板块二认读字词,正确读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学生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 马棚驮到磨坊挡住愿意 为难吃惊突然没过小腿 (1)同桌互读,正音。 (2)开火车读,巩固字音。 3.读准多音字:磨坊.、没.过小腿、为难。 (1)学习“坊”:我们学习过的第12课中,“街坊”应该怎么读? (2)播放“坊”的微视频,思考:文中指磨面粉的作坊的“坊”,应该读几声? 课件出示: “坊”是一个多音字,当它表示街巷的名称或牌坊时,读一声,比如:牌坊、街坊。当它表示小手 工业者的工作场所时,读二声,比如:织布的地方——织坊,榨油的地方——榨坊。 (3)联系语境学习“没”:文中“没”就是淹没的意思,在本课中读什么?

部编版二下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孩子们,你们谁读过《小马过河》的故事? 那么,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呢? 今天,老师将这这些小动物都带到这里来了,想不想看一看? 老师出示小马、老马、牛伯伯、小松鼠的图片。 来,我们跟他们大声地打声招呼:嗨,你们好!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小马过河》这个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自由读课文。师提要求:轻轻地打开书49页,像老师这样端好书。(稍等)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多种形式识字、写字。 1.带拼音识字。 大屏幕出示13个生字。这些生字你认识哪个? 学生随机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棚,让几个学生组词,从而理解字意。 匹、磨重点抓住字音、字形进行指导。 1.磨、驮引导学生猜字谜记忆字形。 哗,听一段哗哗流水声理解字意。 挡,利用做动作理解字意。 死、昨、试强调平翘舌音。 在学生汇报到匹、磨时,教师点击课件,两字的拼音变红,引起学生注意。 汇报死、昨时,两字变蓝,引起学生注意这两个字是平舌音。学生注意到后,教师带读,重点强调。 2.游戏识字。 小青蛙听说我们在认字,它也来凑热闹,瞧,教师展示青蛙上楼梯课件。 从你开始,大声读第一层楼梯上的字,要是这个小朋友读对了,我们就跟着大声读一遍;然后你看吧,小青蛙就会跳上一个台阶。 学生开火车读打乱顺序的13个生字,教师操作课件,读对一个,小青蛙跳上一个台阶。全部认完,掌声响起。 3.词语中巩固识字。 教师出示词语,男生认读——女生认读——全班认读。 第一组:磨坊麦子哗哗 第二组:一匹亲切昨天 第三组:驮起试试试一试 4.指导写“麦”字。 观察——范写——临写——评价 四.再读课文,要求课文读流利。 1.引导学生数一数、标一标课文的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师生、生生互评。 3.朗读1、2自然段,感受小马的乐于承担。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4小马过河》部编版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通过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亲自尝试的道理。 3、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及表达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读演结合,感悟故事道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质疑、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法及学法: 教法:(1)图片及多媒体直观展示法;(2)读演结合促悟法。 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读演结合促悟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生: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课件出示小马的图片(生笑了,说:“小马。”)对,是一匹可爱的小马。我们跟他打声招呼吧!生:嗨!小马你好!师:小马很高兴认识大家,他给我们带来一个有关他的有趣的童话故事。师: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小马过河。) 板书课题。师:通过读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小马为什么过河? 生:小马过去河了吗?

生:小马是怎样过河的?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读课题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这个故事中,让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寻找答案吧!(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记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生自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8个)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刚才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边读边带着表情,说明他读得很认真,很投入。 2、解决生字词。(ppt) (第二课时) 1、复习生字词。(ppt) 2、动画播放,复习课文基本内容。 3、解析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师: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结局又怎样呢?咱们再来默读课文,边读边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懂。不懂的问题,请标上问号。读书吧(生默读课文。) 师;你知道了小马为什么过河? 生:老师,我知道了小马一开始没有过去河,后来听了妈妈的话才过了河。 师:你回答得很完整,已经把课文的大概内容概括出来了,很了不起。 师:还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也说—说。 生:老师,我明白为什么老牛说水很浅,而松鼠说水很深呢? 师:谁能为他解答这个问题。 生:因为老牛很高,而松鼠身材很小,所以他们一个认为水不深,一个认为水深。 师:说得不错,你很善于思考。 师:小马愿不愿意去帮妈妈做这件事呢? 生:愿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马过河》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课文、弄懂课后题1。 2、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能联系上下文,弄懂下面几个词语:为难、连蹦带跳、去路、没、趟等。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妈妈说的话。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略知一、二段 1、师讲故事的开头(即裸文一、二段),然后提问:同学们,故事讲到这儿,你觉得小马怎样?为什么? 生:我觉得它很懂事,因为它懂得帮妈妈做事。 生:我认为它是个听话的孩子。因为它一听说能帮妈妈做事,就很高兴。 二、抓中心句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小马第几次来到河边才过了河?它是听了妈妈说的哪句话才下决心过河?用“~~~”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中心词 1、(出示投影片),抽学生逐段读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A、妈妈所说的“别人”在课文中指谁? B、“别人”都是怎么说的?用“=”画出来,想一想,它们说的话对吗? C、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用“一一”画出来。 2、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3、交流讨论结果 A、学生答了1、2问后,发散:这时候,如果你是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会怎么办? 生:我会想一想它们谁说的话有道理。 生:我会自己去试一试。 B、学生答第3问,并抓重点词“立刻”、“连忙”。 四、读最后一段,体会中心句 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它实践的结果是什么? 2、(出示投影片)看图说说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3、你从老马的话中想到了什么? 生争论:妈妈的话一定是对的。 生:我想今后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要多动脑筋想办法。 生:我会亲自动手去做一做。 生:我会去做试验,找到解决办法。 五、总结,延伸中心句 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

(完整)二年级下册语文《小马过河》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小马过河》教案设计二年级下册语文《小马过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3.通过朗读、表演、给动画片配音等多种形式,使 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 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不但 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 谁呢?(教师出示小马图片)对,是一匹可爱的小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 (教师板书课题)齐声将课题读两遍。 (二)检查预习 过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图片中,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 (学生试说:小马准备过河,松鼠说水太深不能过,黄牛说水很浅可以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2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 这些生字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 yuànyìmàiikètdiàomìn 愿意麦该刻突掉命 同桌互读生字,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生字,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愿、意”是整体认读音节,“命”是后鼻音。 (课件出示) tuómòfándnbóqinlitíjì 驮磨坊挡伯浅哩唉蹄既

14 小马过河(教案+反思)

14.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会认“棚、驮”等14个生字,会写“愿、意”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坊”。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 2.分角色朗读,理解老马说的话的含义,并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小马图片)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谁想和新朋友打个招呼?他就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他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他的小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吧。(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本课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教师适时正音。 (2)去拼音认读,开火车认读。 (3)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4)请学生把认读的生字、新词带进文中,再读课文。 3.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识记方法。 (1)熟字相加:马+大=驮麻+石=磨土+方=坊扌+当=挡 (2)记词组:深—浅(反义词) 4.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结构,探讨书写笔顺。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练习。 注意:“愿”的下半部分“心”字在“厂”的里面;“该”“刻”有相同的偏旁“亥”,书写时,注意“亥”中两撇要平行,第二撇要比第一撇短。 (4)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练习临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引导提问,训练说话 过渡:同学们太棒了,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本课的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要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 2.小马可真懂事呀!他完成妈妈交给他的任务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4.小马要过河是为了,他遇到的难题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部编版《小马过河》教案1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4、小马过河》部编版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通过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亲自尝试的道理。 3、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及表达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读演结合,感悟故事道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质疑、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法及学法: 教法:(1)图片及多媒体直观展示法;(2)读演结合促悟法。 学法: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读演结合促悟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生: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课件出示小马的图片(生笑了,说:“小马。”)对,是一匹可爱的小马。我们跟他打声招呼吧!生:嗨!小马你好!师:小马很高兴认识大家,他给我们带来一个有关他的有趣的童话故事。师: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小马过河。) 板书课题。师:通过读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小马为什么过河? 生:小马过去河了吗? 生:小马是怎样过河的?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读课题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这个故事中,让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寻找答案吧!(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让我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记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生自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8个)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刚才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边读边带着表情,说明他读得很认真,很投入。 2、解决生字词。(ppt) (第二课时) 1、复习生字词。(ppt) 2、动画播放,复习课文基本内容。 3、解析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师: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结局又怎样呢?咱们再来默读课文,边读边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懂。不懂的问题,请标上问号。读书吧(生默读课文。) 师;你知道了小马为什么过河? 生:老师,我知道了小马一开始没有过去河,后来听了妈妈的话才过了河。 师:你回答得很完整,已经把课文的大概内容概括出来了,很了不起。 师:还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也说—说。 生:老师,我明白为什么老牛说水很浅,而松鼠说水很深呢? 师:谁能为他解答这个问题。 生:因为老牛很高,而松鼠身材很小,所以他们一个认为水不深,一个认为水深。 师:说得不错,你很善于思考。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马过河》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认识“棚、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字,正确读写“愿意、麦子”等11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准确感知故事内容,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2.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14个生字,大多是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也可启发学生联系学过的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方法进行

识记,如,利用偏旁认识“挡、试、叹、唉”;结合图片识记“棚、蹄”;利用动作表演识记“驮”字等。 (2)写字:“伯、该、刻、掉”的左右占位略有不同,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愿、意、突”等字点画较多,引导学生观察点画的不同。 2.朗读教学 课文对话较多,教学时,应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每种小动物说话时的不同心情和语气,由扶到放,创设情境,读悟结合。 3.理解运用 本课可以按照“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课题猜测: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结合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接着,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来讲述故事。最后请学生利用装饰物将故事演出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相关动物头饰。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棚、驮、磨”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麦”3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课文,走进故事 1.谈话激趣,引出故事。 (1)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课件出示小马图)(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小马的课文,名字叫《小马过河》。(板书,读题) 2.设疑引文,初入故事。 (1)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小马过河说课稿(1)

《小马过河》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小马过河》。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故事,课文中告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了一条小河,不知河水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示、指引下安全过河。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取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自己也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实践才行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认读生字词,理解相关的词语,积累新的词汇,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做到现学现用。 2.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知道做事不仅要动脑筋想,而且要勇于尝试,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学会生字新词;能理解课文,并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及知道不同身份特征的人说话时所运用的语言、动作和表情不同,那么如何理解文中老

马对小马说的话,并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便成了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学策略 1.情景导入法 2.朗读感悟法 3.问题引入法 4.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课的伊始,针对学生年龄小,借 助色彩鲜艳的图片和色彩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评价激励法 6.随文识字法 五、教学流程 1.导入 (1)开课之前让学生们说说他们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众说纷纭)(2)听学生们说完之后,老师用课件展示小马图,说: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小动物,同学们知道它是谁吗? 这是使用情景导入法与设问法引入课题,充分勾起学生们的兴趣,以及使他们能够快速的进入主题。 (3)引出课题之后,用课件出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整篇课文应该分为几个部分,并将不会读,不认得的生字词圈出来。(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过河途中发生什么?) 2.分析课文 (1)通过初读,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讲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4《小马过河》教案设计

14小马过河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亲自去试才行的道理。教学设计中采用“以读促悟”的方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同时,注重语言运用的训练,教学设计中多次设计口语表达,鼓励学生个性阅读,掌握按照先后顺序、抓住重点词语复述故事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教师) 2.准备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图片及头饰。(教师) 3.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出示小马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于小马的童话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小马最终过河了吗? 4.小结: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出示小马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把学生带到故事情境中。鼓励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阅读效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好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2.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你有哪些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把你的好方法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吧!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师:你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记?大家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呢?(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加一加法识记:木+朋=棚 想象法识字:一只大马驮着很重的东西。(驮) 形声字识记:挡、伯、蹄、坊。 同偏旁归类识记:哩、唉。 借助图片识记:出示磨坊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磨坊是用来磨面粉等的作坊。 换一换法识字:线——浅。 字理识字:(出示“突”的字理图)上边的“穴”表示洞孔,下边的“犬”代表狗。这个字表示猛犬从洞孔中猝然冲出。 (出示“既”的字理图)“既”字左边为一食器,右边是一个跪坐的人,头向背后扭转,不再看摆在面前的食物,表示完毕。 5.学习多音字“坊”。 师:“坊”是本课要掌握的一个多音字。请你来选一选。 课件出示:坊①fānɡ②fánɡ 书坊( ) 磨坊( ) 6.指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1)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2)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3)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 (4)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14小马过河

14 小马过河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的途中遇到一 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亲自去试才行的道理。教学设计中采用“以读促悟”的方法,通过朗读让学生 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同时,注重 语言运用的训练,教学设计中多次设计口语表达,鼓励学生个性阅读,掌握按 照先后顺序、抓住重点词语复述故事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教师) 2.准备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图片及头饰。(教师) 3.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出示小马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于小马的童话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小马最终过河了吗? 4.小结: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出示小马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把学生带到故事情境中。 鼓励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阅读效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好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2.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你有哪些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把你的好方 法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吧!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师:你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记?大家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呢?(学生汇报,教师相 机指导。) 加一加法识记:木+朋=棚 想象法识字:一只大马驮着很重的东西。(驮) 形声字识记:挡、伯、蹄、坊。 同偏旁归类识记:哩、唉。 借助图片识记:出示磨坊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磨坊是用来磨面粉等的作坊。换一换法识字:线——浅。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小马过河 教案

114 小 马 过 河 1 ?

作者:彭文席 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段导读:概括介绍故事的主人公。 2 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①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②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③麦子驮(tuó)到磨(mó)坊(fānɡ)④去吧。”[句导读:这句话写了小马过河的原因——老马让小马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段导读:写故事的起因,讲小马第一次帮妈妈干活儿——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小马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dǎnɡ)住⑤了去路,3河水哗(huá)哗⑥地流着。小 2①连蹦带跳:蹦和跳两种动作差不多同时发生。 ②愿意:认为符合自己的心愿而同意。 ③口袋:用布、皮等做成的装东西的用具。 ④磨(mò)坊:磨面粉的地方。 3⑤挡住:拦住。 ⑥哗哗:形容水流的声音。 ⑦为(wéi)难:感到难解决,难应付。

马为难⑦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句导读:这句话写了小 马的心理活动,说明他不动脑筋,遇到事就依靠别人,自己不去尝试。]可他已经离家很远了。 段导读:写小马遇到了困难。 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dā)嗒嗒⑧跑过去,4问道:“牛伯(bó)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句导读:这句话用了“……请您……好吗”的句式,体现了小马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老牛说:“水很浅(qiǎn)⑨,刚没⑩小腿,能蹚过去。” 段导读:写老牛告诉小马河水很浅,能过河。 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tán ɡ)过去。突(tū)然,5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句导读:这句话用惊讶、激动的语气读。]小马吃惊地 4⑧嗒嗒嗒:拟声词,本课指马蹄声。 ⑨浅(qiǎn):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 ⑩没 立刻:马上。 5突然: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例句)奶奶这次病得太突然了。 吃惊:受惊。 连忙:赶快、急忙。(例句)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连忙跑进了教室。

部编版 新教材《小马过河》教学教学教案

欢迎共阅 教材解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去,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昨天刚被淹死,不能过。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样深。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文章篇幅较长,涉及的事物较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提问:通过读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他怎样过河?过河了没有?) 3、训练说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读课题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坊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组织学生讨论:要是把磨坊所在地点“河对岸”说进去,那就表达完整了。你看应该加在哪 里?(磨房前面) 过渡:小马可真懂事呀!他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了吗?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本中, 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入手,捕捉重点,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如何? 2、集体强化,梳理课文脉络: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两次) 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一次过河?(三至四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是说小马第二次过河?(6自然段) 小马两次过河的结果一样吗?(第一次过不了河;第二次趟了过去。) 3、口头填空。 3、请你用为难的语气把此时小马心里的想法读给你的同桌听。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1、同是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 (1)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分别出示两种动物图片及它们所说的话。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教学生字“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