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与长沙文化产业

合集下载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是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等因素的总和。

的历史,它的历史源头是。

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聚居、人口稠密、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

反映的文献有中的《》、《》、《》、和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以及各种习俗的考古资料。

此外,由与湖南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

隶属中国传统儒家。

其重要特点是“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中,并为政治服务。

在宋代,湖南出现了理学开山祖—,他创建的理学,就是以为核心,吸收了道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的先河。

理学又称道学、,是后来出现的“”的思想渊源。

“”的奠基人,曾在创办文定书院,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安葬于。

明清之际,湖南出现了理学,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而这一时期在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形态。

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

的诗歌艺术、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

而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以及“睁眼看世界”的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

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

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两湖文化名词解释

两湖文化名词解释

两湖文化名词解释
两湖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湖北和湖南两省地区的文化。

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对两湖文化相关名词的解释:
1. 楚文化,楚文化是指古代楚国的文化,楚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其文化对湖南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楚文化以其独特的音乐、舞蹈、文学和艺术形式而闻名,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 长沙文化,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长沙文化是指该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

长沙自古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其文化以汉代的马王堆汉墓、岳麓山、橘子洲头等历史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现了长沙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3. 湖广会馆,湖广会馆是指湖北和湖南两省的官方机构,是两湖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场所。

在清朝时期,湖广会馆成为了两省官员、学者和商人交流的重要中心,也是两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4. 湖湘文化,湖湘文化是指湖南和湖北两省的文化传统的结合,这两个省份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湖湘文化。

湖湘文
化以其丰富的民间艺术、饮食文化、建筑风格和传统节日等方面而
闻名,代表作品有岳阳楼、岳麓书院、楚辞等。

总的来说,两湖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
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过对楚文化、长沙文化、湖广会馆和湖湘文化等名词的解释,我们
可以更好地了解两湖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

湖湘文化与长沙城市服务业转型

湖湘文化与长沙城市服务业转型
地 产 、租 赁等 行 业主 要 南私 营资 本投 资外 ,其 他服 务业 的 固有投 资 多在 五成 以上 特别 是现 代 服务 业 中 的会 展 业 、文化 产 业等 几乎 全 部 为 圉有 资本 投 资 。部分 服务 行 业 的市场 价 格体 系 尚未 建立 ,服 务 产 品 的价 格仍 由政 府 管理 制定 。四是 长沙 服 务业 作用 的 发挥也 有 所

文化 形 态 ,是 中 华 文 化 的 多样 性 结 构 中的 一 个 独 具 特 色 的 组 成 部 分 近 百 年 来 ,随着 湖湘 人 物 在 历 史舞 台 L 出 色 表 演 ,湖湘 文 的 化 已受 到世 人 的广 泛瞩 目与确 认 。作 为 肯会 ,长 沙 的服 务业 发 展方
距较 大 、信 息 服务 的拓 展制 约 因素 较 多 、商 务服 务供需 结 构性 矛 盾 凸 现 、行 业 协 会 的作 用 较 为 薄 弱 等 问题 。 同时 ,公 共 服 务 供 给不
足 ,成 为服 务业 发展的一个 瓶 颈 ,严重 地 影响 了 服务业 的 创业 主 渠
由于历 史的变 迁 发展 ,特 别 是经 历 _ 、元 、明 的几 次大 规 模 r 宋 的移 民 ,使 湖湘 土 民侄人 口 、习俗 、风 尚 、思 想 观念上 均 发 生 了重 要变 化 ,从而 组 合 、建 构 一种 新 的 区域文 化形 态 ,我们 称之 为 湖
面 ,融 人湖 湘 文化 因素 有着 天 然 的优 势 ,尤 其是 作为 文 化之 城 ,长 沙 的 文化产 业发 展 异常 迅速 ,长沙 的 电视 产业 ,动漫 产 业 , 出版 产 业 等 ,在全 同都 有 相 当的影 响力 。而作 为 心忧 天 下 ,敢 为人 先 的长
个 重要 因 素 ,是文 化领 域 如何 为转 型 提供 有效 的智力 支持 ,这 就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历史文化与当代湖南文化产业关键字: 2009-9-1 15:30:29一、湖湘历史文化不重视产业经济湖湘历史文化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类型,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工业经济和商业贸易一直不够发达。

进入近代,异常强固的守旧势力使得湖南对于来自沿海地区的欧风美雨深闭固拒,近代化起步较之沿海地区晚了三十余年。

但近代急剧变化的时代和环境为湖南政治类型人才的成长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而经世致用的学术心理与积极面世的价值取向又为政治类型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思想养料。

由于湖湘文化到了近代依然侧重于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相对地轻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了生产和流通领域,因此相比之下,湖南的经济类型人才十分匮乏。

以湖南近代企业最发达的矿业为例,甲午战后的十余年间,湖南创办近代矿厂72家,其间有39家不几年就倒闭。

历史上的湖南不重视产业经济,有多方面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与历史条件的影响。

历史上的湖南学人和有识之士,大都以救天下为已任。

从古代到近代,特别是民族危亡的近代,关怀国事,挽救危亡才是头等大事,而发展实业和产业经济,相对于救亡,是次要的事情,有作为的湖南人都不屑一顾。

所以说不是湖南人不懂经济和不会搞产业经济,而是他们不屑于搞产业经济。

当环境改变、国家安定,需要搞经济的时候,他们一样能搞经济。

近代以来的湖南经济产业人才也是不乏其人的。

例如湖南凤凰人熊希龄,晚清在湖南、江苏、东三省兴办实业和办理财政,成绩卓著,是当时国内公认的实业家和理财能手,民国初年担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是当时闻名海内外的一流的政冶、经济和实业人才。

二、湖湘当代文化重视产业经济近年来,湖南大张旗鼓地搞起了“三化”,倡导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经济。

尤为突出的是,湖南大踏步地搞起了文化产业,制定了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

如今,湖南已经打造出了好些文化产业品牌,如旅游方面有张家界、南岳衡山、岳阳楼、凤凰古城、江永女书、韶山等等。

此外有广播电视湘军、图书出版湘军、体育湘军、娱乐休闲湘军、动漫卡通湘军、湘莱饮食湘军等等,在全国非常引人瞩目。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金鹰主题乐园
世界之窗
恒广娱乐综合体
火宫殿
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
长沙有丰富的本土文化,如花鼓戏、湘剧、木偶戏、皮影戏、长沙弹词等。
皮影戏
长沙弹词
花鼓戏
山水洲城—城市格局特质
长沙地处湘江下游,一江两岸,岳麓西屏,浏河东绕,橘洲横贯江心,湖泊星布,岗峦交错,山色空蒙,水光潋滟,相映呈景, 城廓几立其间,自唐宋时期起即已形成山水洲城的城市整体风貌,具有鲜明的自然地理特色。
西文庙坪巷-古 牌坊重现古韵, “文夕大火” 后保存较好、 为数不多的古 建筑之一。 2014-11-3
妙高峰-红墙青瓦、老龙潭古井、双龙戏珠牌楼让路人在一步一 景中寻忆“城南旧事”
向东南路-浮雕 旁用图腾形式表 达“心忧天下、 敢为人先”的长 沙精神
长沙街巷名称一般由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及、历史人物名字和百 家之姓而来,也多与地形、特产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相关。如汉代贾 谊谪宦长沙,定王刘发筑台望母,于是便有了太傅里、定王台千古之 地, 民间传说三国时的“南倒脱鞋”、“西倒脱鞋”,关公北上出城 又留下一连串的地名,如“落刀嘴”、“捞刀河”等,纪念药王孙思 邈的药王街,以辛亥革命元勋命名的黄兴路、蔡锷路,以姓为名的何 家巷郭家巷,以特产命名的槐树巷、紫荆街等。
2014-11-3
抗战(遗址)文化 古代战争传说:东汉末年,三国纷争,长沙兵来将往,数度易 帜。至今在民间传说中仍把跳马河、惊马桥、马栏山、捞刀河这些 地方都与关公战长沙紧密相连。京剧《说唱脸谱》还唱到:“蓝脸 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近代抗战史:太平军长沙之战,以洪秀全、萧朝贵为主帅,虽 然仍以失败告终,但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也为太平军后来 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天心阁上的火炮 天心阁下萧朝贵雕像 秋收起义是,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 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 议,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 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抗日战争期间,长沙发生了多次会战。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期 间,中国军队曾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激烈攻 防战,史称为“长沙会战”,或称“长沙保卫战”,并被拍成了电 视剧。 长沙烈士公园耸立着毛泽东主席手书题词——“湖南烈士公 园纪念碑”的烈士纪念塔,纪念了众多革命烈士

湖湘文化创新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_金乐

湖湘文化创新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_金乐

湖湘文化创新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t金乐邓和秋摘要:湖南是一个经济上欠发达、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内陆省份。

但千百年积淀的湖湘文化赋予了湖南人一种经世济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

正是这种精神特质,使湖南人在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实践上先行一步,从而较快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章全面的分析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历史上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创新以及提出了基于湖南实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湖湘文化湖南文化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675(2010)02-142-05湖湘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有着自己稳定的文化特质,也有自己的时空范围。

湖湘文化的/湖0是指洞庭湖,/湘0是指湘江,湖湘文化主要是指以湖南为主体的近代区域文化。

从空间上说,它是指湖南省区域范围内的地域文化;从时间上说,它是两宋以后建构起来并延续到近现代的一种区域文化形态;从内容上说,它主要包括湖湘哲学思想、湖湘文学艺术、湖湘史学、湖湘教育、湖湘宗教、湖湘民俗民风、湖湘饮食、湖湘广播电视、湖湘新闻出版、湖湘科学技术等等。

湖湘文化产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湖湘文化为依托、以赢利为目标、以实现湖南文化强省为归宿,借助现代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从事湖湘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在外延上湖湘文化产业要比湖南文化产业内容丰富,我们所说的湖南文化产业都包含在湖湘文化产业之内[1]。

就普遍意义而言,湖南文化产业等同于湖湘文化产业。

一、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它与文化事业相对应,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分为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九大门类。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湖南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省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首先,湖南文化产业在传统文化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作为岳麓书院、岳阳楼等重要文化符号的所在地,湖南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

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如桃花源、屈子文化节等不断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感受湖南独特的文化魅力。

此外,湖南的戏曲、民间艺术等传统艺术形式也在现代文化市场上得到了广泛传承和推广,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次,湖南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

湖南的文化创意企业和工作室进一步壮大,涵盖了动漫、游戏、设计、音乐、影视等领域。

湖南的文化创意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另外,湖南还注重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湖南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张家界、岳阳楼、凤凰古城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湖南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的融合,通过文化演艺、美食文化、手工艺品等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为游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产品,推动了湖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壮大、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等方面均呈现出繁荣的现状。

未来,湖南文化产业还将继续朝着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拓展,为湖南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工作报告之湖南长沙考察报告

工作报告之湖南长沙考察报告

湖南长沙考察报告【篇一:长沙考察报告】长沙市文化产业考察报告为了加强对文化产业这一学科的了解,也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发展的模式,探究文化产业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于影响,学习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城市的经验。

我们12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长沙这座向往已久的“星城”。

一、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长沙,一座经济快速增长的城市,也是一座越来越具“幸福感”的城市:每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市内的400余家歌厅、酒吧门口就人流如织,车水马龙;享誉全国的湖南卫视,从“快乐大本营”到“天天向上”,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引爆全市人民一个又一个的快乐风潮;其实,长沙的“幸福感”主要缘自其文化产业的发展。

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是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最强、增长速度最快、运行质量最优、就业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良好时期。

2013年,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4.9962万个,从业人员达47万人;文化产业总产出(收入)762.2亿元,实现增加值371.8亿元,增长21%,占全市gdp的比重达9.9%;实现税收总额达58.7亿元;经济规模和贡献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三位,成为长沙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二、考察的主要地点与内容第一站,湘绣博物馆。

湘绣是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刺绣工艺。

湘绣源远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二十世纪初湘绣以其独特风格,在国内外获得多项殊荣,成为饮誉世界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品还多次作为国礼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赠,2002年2月该所研制的《布什总统全家福绣像》以江泽民主席的名义赠送给来访的布什总统夫妇,获得了外交部颁发的证书。

数年来,该所以湖湘文化为底蕴,博采众长,产品形成了大气、雄浑的独特风格,做到了华美而不失庄重,大气而不失精细,格调别致,雅俗共赏。

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内建有中国湘绣博物馆。

该馆是一座向世人展示湘绣历史与技艺的专业性博物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建构起来并延续到近现代的一种区域性的历 史文化。
实物标志:公元976年岳麓书院建立。
湖湘文化是空间和时间的产物:
就空间而言: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 一块马蹄形地域。后有重山,前有大泽,在 古代相对于中原地区是信息闭塞的区域,但 又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地方。正所 谓“深山大泽,实产龙蛇”。环境的艰苦锻 炼了人的坚强勇毅的性格,环境的闭塞,培 育了人的独立思考,敢于探索的精神。
一、湖湘文化的历史演进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晚清王闿运 岳麓书院对联
这副对联虽然狂放,却表现了湖南人及 湖湘文化对近世中国所担当的崇高责任。
1、湖湘文化的界定
从空间看:
湖南,拥有旧石器文化的历史。
旧石器晚期的长江中游,已经成为两岸文化同源 的纽带。渡过湖北江陵一带,便是湖南洞庭区土质松 软的澧阳冲积平原,具有发展规模稻作文化的自然条 件,从旧石器晚期始,先民们陆续进入这个平原。八 九千年前的澧县彭头山就有文字发明前的表意符号、 表意绘画和图腾。八千年左右的澧县八十垱遗址,发 现稻谷和大米两万多粒,是全世界史前稻作谷物发现 最多的地方。
早期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
湖湘文化的开山祖:周敦颐(1017-1073) ,湖南 道州人。道学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吾 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宋代大儒周敦颐作南安司理参军时,有囚 犯罪不至死,上司却要置之死地而后快。作 为主审官的周敦颐不畏强权,秉公而断,曰: “如此尚可士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最终上司也其浩然正气被折服。
周敦颐晚年隐居隐山讲学,于此写下脍 炙人口的《爱莲说》。后人建濂溪祠以纪念。
周敦颐学术思想以孔孟的儒学为基 础,吸取道家与佛家一些有益观点,重 德治、立人极、倡正气、主廉洁、讲官 德。以“天人合一”作为哲学论证的主 题,始终窥圣道,做圣人,以涵养“圣 人气象”理想人格,以仁为己任,遵道 不趋势,嗣往圣、开来哲、发天理、正 人心,将儒家学说推向一个新阶段。雍 正十三年(1735年),他的《太极图 说》、《通书》列为考试范围。由于学 术上的巨大成就,他本人被尊为“孔孟 后一人”和“理学鼻祖”。
从时间来看:楚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既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又保有蛮族 文化生猛雄健的遗风。地域的封闭性更使这 种独特基因得以绵延。文化的核心是人,人 是环境的产物,于是湖湘文化和具有此文化 性格的湖南人在这一特殊土壤中应运而生。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 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 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 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 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 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 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 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 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 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与长沙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朝 阳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已成为 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竞争的焦点。
近年来,长沙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 城,作为湖湘文化的大本营,文化产业 的整体实力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并荣 膺 “2008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十大城 市”称号。文化产业的“长沙现象”已 引起全国广泛关注。
湖湘学派奠基人:胡安国及其儿子,福建崇
安人。胡氏父子讲学南岳,创立湖湘学派。
早期湖湘学派集大成者:张栻,四川绵竹人
湖湘理学传统源于两宋时期。胡氏父子理学 造诣极深,同时又倡导经世致用,表现出理学经 世派的文化特征。如胡宏深入探讨“性与天道” 的理学主题。张栻是胡宏弟子,他在理学研究方 面比老师更深,他构建了一个以太极、性、理和 心为基本范畴的本体论逻辑结构,提出了“心理 合一”的认识论思想体系,突出研究人性二重说, 先察识后涵养的道德修养论等伦理思想,并将湖 湘学派发展到最盛。后人将他和朱熹、吕祖谦并 称为“东南三贤”。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之“活体博物馆”— —即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岳麓书院。北宋时期,由 潭州太守朱洞创办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成为 当时湖南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基地。著名理学家 张栻主教的18年,从学者达数千人。他发展了湖 湘学派体系,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
岳麓书院——湖湘文化的大本营。岳麓书院 背靠岳麓山,面临湘江,其中轴线正对岳麓山的 禹王碑。岳麓书院选址布局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 对“天人合一”的追求,说明古人对地理环境与 人的心性道德之间关系的认识相当深刻,好的 “气场”可以使“人心向善”,培育出儒家正统 经世之才。
湖湘文化的内涵:湖湘文化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具有特 色的民风民俗、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科 学文化等的总和。
2、早期湖湘文化
长沙又称“屈贾之乡”。屈原、贾 谊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对湖湘文化也有 着深刻影响。屈原是忠君爱国、呕心沥 血的儒者。《离骚》是以儒家爱国思想 为精魂而披上一件巫歌外衣的。这些精 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湖湘仁人志士。
764年(唐朝广德二年),设湖南观察使,始有湖南 之称。1724年,湖南湖北分治,才有湖南省。湖南 因处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又因湘江贯穿其间,合称为 湖湘;湘江从上往下分别称漓湘、潇湘、蒸湘,湖南 又称三湘。
从时间看:一种历史文化
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暗合, 人们对湖湘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再认识:湖湘 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 神农文化。 我国考古学界认定,距今一万至五千年前是我国 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即传说中的神农时代; 距今五六千年前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器过渡 的时期,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炎、黄二帝既是 氏族首领,又是氏族和部落的称号,分别代表着 两个时代,即炎帝时代和黄帝时代。
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 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 一。故而可将湖南这两种文化形态连接起来, 并称之楚湘文化。
湖湘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是历代 (包括现在)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所创 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 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到的能力 和习惯的总和。学者们普遍认同湖湘文化 不是一个学派,而是长期来在现今湖南地 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