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分析共108页文档
学生与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学生管理的特点:1 学生管理的复杂性 2 学生管理的全面性 3 学生管理的教育性4 学生管理的周期性5 学生管理的周期性¥学生管理的内容:1 学生学籍的管理 2 学生的常规管理3 学生的德育管理4 学生学习的管理¥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1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对学生学习作出积极的评价¥学生管理的方法:1 班级管理法 2 自我管理法 3 思想教育法 4 行政管理法 5 制度管理¥班级管理方法的分类: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活动教育法情境陶冶法实践锻炼法¥学生管理的目的:1 学生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2 学生管理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学生管理的任务:1 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2 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3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学生管理的作用:1稳定性作用2导向性作用¥团队的特点:1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2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3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团队的核心要素:目标人员定位职权计划¥团队的组织形式:1 问题解决型团队 2 自我管理型团队 3 多功能型团队4 虚拟型团队¥团队构建的内容:1 共同愿景 2 共同的目标 3 合理配制成员 4 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团队构建的意义:1团队能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使成员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2团队对构建可以促使建立共同的长期目标3团队可以激发成员的创新能力¥高效团队的打造与管理:1 强化共同愿景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2 加强沟通,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3 营造团队文化,增强成员的归属感¥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 有利于教学获得巨大的效率。
一位教师同时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
2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和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3 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
¥班级管理的特点:1 目的的教育性 2 内容的广泛性 3 对象的不成熟性¥班级管理的意义与作用:1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 2班级管理师教育活动的保证3班级管理是班集体建设的必要条件 4班级管理师营造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级目标制定的步骤与方法:分析现状研究信息把握理论体察民心确立目标¥班级德育管理的意义:1班级德育管理有助于班级整体风貌的形成2班级德育管理有助于学生个体品德的发展3班级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全体成员共同进步的结果¥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方法:1 师生共商法 2 班级管理者定夺法¥班级德育管理常用的方法:1 组织法 2 激励法 3 规章制度法¥班级管理的内容:1 班级德育管理 2 班级学习管理 3 班级文体活动管理4 班级常规工作管理¥班级学习管理的内容:1 营造学习环境 2 制定学习计划 3 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班级管理的过程:1 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 2 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3 班级管理检查与指导4 班级管理的总结¥班级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了解学生的方法说理法自我管理法¥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书面材料分析法谈话法调查法¥班级文化: 广义: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生和团队管理-文档资料

2、班级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的特点:( 1 )目的的教育性( 2 )内容
的广泛性(3)对象的不成熟性 班级管理的意义与作用:(1)班级管理是学校工 作的基础( 2 )班级管理是教育活动的保证( 3 ) 班级管理是班级体建设的必要条件(4)班级管理
炼法C创新管理法,了解学生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
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
用的),书面材料分析法、谈话法(间接了解学 生)、调查法(简接、深入了解学生)
2019/4/9 洛阳理工学院
11
2、班级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
班级文化:广义是指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狭
义是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独特的文化。 班级文化的特点:教育性、凝聚性、制约性、制约 性 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管理:①精心装点教室,营 构建班级制度文化。③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 神文化。
2019/4/9 洛阳理工学院
造积极向上的物质文化氛围。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2
2、班级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能够有
效地教育管理班级的学生,而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包括:
(1)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形成志向远大、学习 勤奋、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 而班级管理
2019/4/9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AA

❖ (2)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 ❖ (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 ❖ 7.学生管理的内容: ❖ 学籍管理;常规管理;德育管理;学习管理; ❖ 8.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 (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 (2)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3)对学生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 ❖ 9.班级管理的方法: ❖ 说服教育;榜样法;活动教育法;情境陶冶法;实践锻炼法
第二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1.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 行政组织。通常由老师、学生构成。
❖ 2.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的教育家: 艾拉斯莫斯
❖ 3.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 和论证,并在其《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自己的假设:“一 个教师同时教很多学生是有可能的”
❖ 4. 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产生了班级授课制的最早 雏形。
❖ 5. 1901年的“废科举,兴学堂”,开启了班级授课制为基 本形式的现代教育。
❖ 6.班级管理的构成要素: ❖ 教育者;受教育者;班级活动环境;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
班级规范 ❖ 7.班级管理的特点: ❖ 目的的教育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 ❖ 8.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原则: ❖ (1)既要保持一致性又要体现针对性 ❖ (2)既要包含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 (3)既要难度适宜又要易于评价
化(核心) ❖ 23.班级文化的营造和建设: ❖ (1)重视环境建设,营造和谐向上的物质文化氛围
❖ (2)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文化 ❖ (3)塑造班级精神,打造努力进取的精神文化 ❖ 24.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 ❖ 25.班主任是学习办学思想的贯彻着,班级的直接建设者,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AA

PPT文档演模板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AA
v (2)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 v (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 v 7.学生管理的内容: v 学籍管理;常规管理;德育管理;学习管理; v 8.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v (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v (2)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v (3)对学生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 v 9.班级管理的方法: v 说服教育;榜样法;活动教育法;情境陶冶法;实践锻炼法
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v 26.班主任的工作: v (1)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 v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
任务
v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v (4)组织开班会活动是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
PPT文档演模板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AA
v 27. .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 v (1)明确的个体目标 v (2)一定的组织结构 v (3)共同的生活准则 v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相容的氛围 v 28.班主任要想组成一个良好的班级体,必须做到: v (1)选拔和培养一批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v (2)对全班同学提出建设目标 v (3)制定班规并认真贯彻执行 v (4)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
v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
v 3.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 州召开标志着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
v 4.共青团的标识:团旗;团徽;团章;团歌
v 5. 共青团的基本职能:
v (1)党的后备军(2)国家政权的支柱(3)联系群众的纽 带
PPT文档演模板
教师资格证之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学生与团队管理第一章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与监督等职能来协调他人所展开的活动,使他人同自身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全过程。
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的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判)班级管理法是指教育管理人员通过班主任的指导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把班级的全体同学组成有共同目标,有组织核心的一种集体管理方法。
学生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行政管理法是根据学校行政工作的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奖罚、评价的管理方法。
特点是权威性和强制性。
简答:1学生管理的特点:1学生管理的复杂性;2全面性;3教育性;4周期性;5沟通性2学生管理的任务:1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2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3如何建立高效的学生团队:1强化共同愿景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2加强沟通,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3营造团队文化,增强成员的归属感多选:1学生管理的内容:1学生学籍的管理;2学生的常规管理;3学生的德育管理;4学生学习的管理2对学生学习管理的基本要求: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对学生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3学生管理的方法:全选4班级管理法的类型:全选5团队的核心要素:全选目标、人员、定位、职权、计划6团队的组织形式:1问题解决型团队;2自我管理型;3多功能型;4虚拟型7团队的构建因素:1共同愿景;2共同的目标;3合理配置人员;4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第二章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艾拉斯莫斯。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判断:班级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任务和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地执行教学管理和教学职能的正式群体。
教师资格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第一章学生管理概论1.学生管理的特点:学生管理的复杂性;学生管理的全面性;教育性;周期性;沟通性。
2.学生管理的任务: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监理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
3.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常规管理(分类:按管理的不同性质、内容,可分为品德常规管理、学习常规管理、教育活动常规管理、学籍常规的管理和生活常规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学生学习的管理。
4.学生常规管理的内涵:中小学的常规管理是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具体实际,针对中小学生的行为常规而实施的管理。
学生常规管理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工作。
根据常规管理的性质、内容,学生常规管理可以分为学生品德的常规管理、学生学习的常规管理、教学活动的常规管理、学生学籍的常规管理和学生生活的常规管理。
5.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担负着整个班级的日常事务与领导工作,是组织、团结和凝聚全班同学的重要力量。
6.学校共青团管理的方法:用多种形式加强共青团管理;做好青年人才建设;大胆创新团队的管理工作。
7.问题学生:分为学习问题生、品行问题生、学习品性都有问题的学生。
特点:自卑感强;逆反心理较强。
形成原因:自身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影响;学校管理。
8.问题行为学生的管理:尊重、理解问题行为学生;帮助问题行为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与社会、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
9.新时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摆正学生管理工作的位置;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建立学生管理团队;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第二章班级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管理的特点:目的的教育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
2.班级管理目标的依据:基本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团队建设}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团队建设)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教师资格考试:学生和团队管理课本总结(76题)第壹章:学生管理概述1、学生管理定义: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3、学生管理的特点:复杂性,全面性、教育性、周期性、沟通性4、学生管理的目的:以“育人”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5、学生管理的任务: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为什么说学生管理具有复杂性(1)管理者和管理的对象均是人,且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2)学生管理要受到校内教育条件和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制约。
它具有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多以及对学生管理的质量难以用量化进行评估等特性。
7、为什么说学生管理具有教育性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具有很强的教育性,突出其培养人的管理特性,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所以对于学生的管理目标、过程、原则和方法等,均需要壹定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手段来实施,这些规章制度和措施手段均应该把培养人放于管理的第壹位,离开这壹点,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用。
8、学生管理的作用:稳定性作用、导向作用9、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管理、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10、学生管理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11、团队的内涵:由俩个或者俩个之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壹定规则结合于壹起的组织。
12、团队的特点(1)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即具有壹定的目标(2)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3)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13、团队的核心要素:壹般来讲,壹个成熟团队均有五个基本要素,简称“5P”。
学生与团队管理概论

教师资格考试:学生与团队管理课本总结(76题)第一章:学生管理概述1、学生管理定义: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3、学生管理的特点:复杂性,全面性、教育性、周期性、沟通性4、学生管理的目的:以“育人”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5、学生管理的任务: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为什么说学生管理具有复杂性(1)管理者和管理的对象都是人,且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2)学生管理要受到校内教育条件和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制约。
它具有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多以及对学生管理的质量难以用量化进行评估等特性。
7、为什么说学生管理具有教育性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具有很强的教育性,突出其培养人的管理特性,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所以对于学生的管理目标、过程、原则和方法等,都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手段来实施,这些规章制度和措施手段都应该把培养人放在管理的第一位,离开这一点,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用。
8、学生管理的作用:稳定性作用、导向作用9、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管理、学生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10、学生管理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的评价11、团队的内涵: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
12、团队的特点(1)团队以完成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即具有一定的目标(2)团队以成员的相互依存为重要保障(3)沟通协调是团队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团队成员共同担负团队的责任13、团队的核心要素 :一般来讲,一个成熟团队都有五个基本要素,简称“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