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2023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学案

第16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课标要求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必备知识整合1.萨顿的假说答案见图中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实验者:摩尔根)1)果蝇的杂交实验——问题的提出答案见图中2)提出假设①假设: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②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如图)3)测交验证:亲本中的白眼雄蝇和F1中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代中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1:1。
4)结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5)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教材基础诊断1. 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细胞的染色体变化规律,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必2 P29正文)( √ )2.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必2 P29正文)( √ )3.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必2 P30相关信息)( √ )4. 摩尔根针对果蝇杂交实验提出的假说是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
(必2 P31正文)( × )5.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必2 P32概念检测2)( × )6.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绘制出了第一幅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
(必2 P32正文)( √ )7.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
(必2 P32正文)( × )8. 控制果蝇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必2 P32图2-11)( × ) 教材深度拓展1. (必2P29∼31正文)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请思考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三新”背景下基于大概念的大单元复习课《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
学
方法
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讲解与演示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生动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伴性遗传的规律和分子机制。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让学生了解XY型性别决定方式;通过讲解人类的色盲遗传,让学生了解ZW型性别决定方式。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伴性遗传的规律和分子机制。
各阶段设计意图
各阶段设计意图:
1. 情景导入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学习任务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讲解与演示设计意图:通过讲解与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伴性遗传的规律和分子机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鼓励学生提问,并通过提问与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和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关于伴性遗传的问题,通过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伴性遗传的规律和分子机制。
5.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深入研究和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和分子机制,以及伴性遗传在医学和遗传病研究中的师提问学生关于性染色体的组成和性别决定方式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案例来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常隐或伴X隐
常显或伴X显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26页
(2)再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通常使 用假设法,即假设基因位于某种染色体上,进行推理,看是否 正确。
①在确定是隐性遗传病前提下: a.若女患者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如图1。 b.若女患者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病,如图2、3。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37页
常显、常隐、伴X显都可
最可能是:常显或伴X显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38页
甲病一定是: 常隐 乙病不可能是:伴X隐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39页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常隐
第40页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常显
第41页
最可能为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42页
常隐
不可能为:伴X显或伴X隐 可能为:常显或常隐
亲代 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
XBXB ×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1
:
1
男性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16页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
亲代 女性携带者
XBXb
×
配子 XB
Xb
男性正常 XBY
XB
Y
男孩色 盲基因 只能来 自于母
亲
子代 XBXB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35页
4.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显性遗传患者 性别无差异 常染色体上 患者女多于男 X染色体上 (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隐性遗传患者 性别无差异 常染色体上 患者男多于 女X染色体上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

×
怎么改?
×
×
√
√
考点二 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应用(5年11考)
一、性别决定的类型: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无论是XY型orZW型→后代雌雄比例均为1:1
原因是?
绝大多数动物与雌雄异株植物,如人、果蝇、菠菜、大麻、杨树、柳树等
鸟类与鳞翅目昆虫,如家鸡、家蚕等
(2)染色体组数决定性别
患病男孩呢?
1/8
1/4
④9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1号或2号( )
×
XbY
→会考什么?怎么分析?
定性:
定位:
定型:
定量:
考了什么?
怎么分析?
无中生有—隐性
有中生无—显性
定为常隐
定为常显
常隐或伴X隐
常显或伴X显
最可能是伴X显
不可能是伴X隐
正推、逆推+填充法
注意问法!注意范围!
例2: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3)环境因子(温度)决定性别 例如海龟、鳄鱼等
无性别分化的生物,无性染色体之说——雌雄同株(体)的生物
生物界中所有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吗?
No!
(4)“靠机遇”:后螠
例1、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了公鸡,长出了公鸡的羽毛,发出了公鸡的啼声。从遗传的物质基础和性别控制的角度,出现这种原因的可能是因为什么呢?鸡是ZW型性别决定,公鸡是ZZ,母鸡是ZW。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会是怎么样的? (WW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成后代)
生物一轮复习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改后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雌性个体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雄性个体基因型: XBY XbY
亲本组合类型
1. XBXB× XBY 2. XBXB × XbY 3. XBXb × XBY 4. XBXb × XbY 5. XbXb × XBY 6. XbXb × XbY
雌雄全为显性 雌雄全为显性 雌全显,雄性中显: 隐 =1:1 雌雄中显: 隐=1:1 雌全显,雄全隐
4/37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试验证据
1.试验者和试验材料:摩尔根 果蝇
易得
易养
繁殖快
周期短
易区分性状
5/37
2.试验过程及现象:
6/37
3.试验现象解释:
♂配子
XW
Y
♀配子
XW XW
XW Y
F2
XW
(红眼♀)
(红眼♂)
XW Xw
XW Y
Xw
红眼♀
(白眼♂)
7/37
4.试验验证——演绎推理:
请同学写出相关遗传图解(测交)
抗V-D佝偻病
XBXb
17/37
3.实例三:果蝇刚毛和截毛
性别 雌
雄
由X和Y染色体上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
XX Y
同源区段
B/b
表现型 刚毛 截毛 刚毛 截毛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b、 XBYB
XbYB
XbYb
非同源区段
A/a
C/c
(1)请写出对应基因型(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
体细胞中数目 成对存在
成对存在
体细胞中起源
配子中数目
一个来自父方 一个来自母方
含成对基因中一个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课件

3.伴Y染色体遗传
试判断以下遗传系谱最可能的遗传方式
Ⅰ
伴Y染色体遗传
1
2
病例:
Ⅱ
3
4
56
7 外耳道多毛症。
特点:患者均
Ⅲ
为男性,且只
8
9 10
示正常男女
11 要父亲患病,
示患者
儿子均患病。
小结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1〕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1〕代代相传 〔2〕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C
A、胎儿形成时 B、受精卵分裂时
C、形成受精卵时 D、胎儿发育时
二、伴性遗传
1.概念 位于 染性色体〔X、Y或Z、
W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往往 与 相联性系别,此即伴性遗传。
2.伴性遗传的规律: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
色体上。遵循基因的 别定离律,特殊
性在于性状的遗传与
相性关别联。
3.伴性遗传的方式及特点(以人类遗传病为例) 人的色盲基因位于哪一条染色体的哪一区段?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病有关基因型
性别
女
男
DD
Dd
dd
D
基因型
XDX
D
XDXd
XdXd
d
XDY
XdY
表现型
抗维生 素D佝 偻病患 者
抗维生素 D佝偻病 患者
正常
抗维生 素D佝 偻病患 者
正常
特点: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1、女性患者 多于 男性患者 。 2、一般为 代代 相传。 3、父亲患病, 女儿 一定患病。 4、 儿子 患病,母亲一定患病。
精品学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教版必修二)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必备知识梳理回扣基础要点一、萨顿的假说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在_______上。
答案:染色体染色体2.假说依据:基因和___________存在着明显的____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_____性。
_______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_____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
(3)基因、染色体_____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_____相同。
3.方法:___________,得到结论正确与否,还必须进行_________。
(教材P28“类比推理”)4.证明萨顿假说的科学家是_______,所用实验材料是______。
答案:染色体行为平行独立染色体成对一个一条来源行为类比推理法实验验证摩尔根果蝇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明1.实验(图解)2.实验结论:基因在_______上。
3.基因和染色体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排列。
(教材P32图2-11)答案:染色体很多线性红眼XW Y XW 红眼红眼白眼练一练(1)类比推理法的应用——教材P30“技能训练”(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解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而基因只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D三、人类红绿色盲症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1.人类红绿色盲症(1)伴性遗传:位于___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______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人类红绿色盲遗传①致病基因:位于___染色体、_____基因。
②相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③遗传特点:男性患者_____女性患者;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将致病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即:交叉遗传);女性患者的父亲与儿子一定是患者。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一轮复习
一、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过程
X、Y染色体
人体的性染色体上的不同类型区段如图所示
X 和 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该部分基因互为 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
一、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过程
(1)假设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 A(a)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 源区段,那么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 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 (2)写出以下不同交配方式的基因型 ①XAXA×XAYa→ ②XAXA×XaYA→ ③XAXA×XaYa→ ; ; ; , 。
例.(2012· 福建卷,27)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 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 1。 P F1 裂翅♀ 裂翅 (♀102、♂92) 请回答: 图1 × ↓ 非裂翅 (♀98、♂109) 非裂翅♂
杂合子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 能位于X染色体上。
A.甲病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如果Ⅲ8 是女孩,则其可能有四种基因型 D.Ⅲ10 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2/3
三、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判断
1.若已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 进行判断。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 遗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且与性别无关,则为 传。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可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 行判断。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 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 上。 遗
(3)假设基因所在区段位于Ⅱ, 则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 ,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即( 时B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 性相关 B.位于Ⅱ区基因在遗传时,后 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 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 中,也存在析
类 型
遗传规律
典型系谱图
伴X 隐 性
遗 传
①女性患者的父亲 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②男性患者多于女 性患者;③具有交 叉遗传现象(父传女,
女传外孙)
实例
色盲、 血友病
类型 遗传规律
伴X 显性 遗传
①男性患者的 母亲和女儿一 定是患者;② 女性患者多于 男性患者;③ 具有世代连续 性,即代代都 有患者的现象
(2)ZW型性别决定:雄性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条 同型的性染色体,以ZZ表示;雌性个体体细胞中 含有两条_异__型__的性染色体,以ZW表示。
思考感悟 性别这种性状只受性染色体控制和影响吗?
【提示】 不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双重控制。
三、伴性遗传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_基__因__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
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1)概念:由X染色体携带的_隐__性__基因所表现的遗 传方式。 (2)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交叉遗传。 女性患者的父亲及儿子必患病。
考点一 有关性染色体的分析 1.X、Y也是同源染色体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体细胞内的X与Y 染色体是一对异型性染色体,它们虽然形状、大 小不相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的 行为与同源染色体一样,要经历联会、四分体和 分离的过程,因此X、Y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 源染色体。
2.X、Y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存在等位基因 X和Y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 部分是同源的。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1.首先确定是否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 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无女性患者,则为伴Y染色 体遗传。 2.其次判断显隐性 (1)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为隐性(即无中生有) (如图1)。 (2)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为显性(即有中生无) (如图2)。
(3)亲子代都有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可先假设, 再推断(如图3)。
4.理论上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的原因 (1)男性个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以同时产生 含X和Y两种且数目相等的精子,即X精子∶Y精 子=1∶1。 (2)女性个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种 含X的卵细胞。 (3)受精时,两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 均等,因为两种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形成的 XY型、XX型的受精卵比例为1∶1。 (4)XY型受精卵发育为男性,XX型受精卵发育为 女性。
③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④X染色体上的显性
基因 ⑤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⑤
3解.析(2:01选1年A金。丽由衢于高母三亲第是一纯次合联体考,)经如过图分是析人,类只遗
传有病A是系可谱能图的,。母亲是纯合体,该病的致病基因可
能是( )
实验专题探究
3.实验方法的选遗择传实验题的处理 1明 果((.12→确))杂自解根实交交题据验法 法思实目。 。路验的:结→逆果可向,能思得的维出实实验验结结论论→可。能的实验结 2.设计实验的基本程序 (1)选用合适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2)假设可能的结论。 (3)根据可能的结论写出相应的遗传图解,演绎推 理得到可能的结果,特别注意结果是否有一定的 区分度。 (4)根据推导的结果逆向得出实验结论。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1)概念:由X染色体携带的_显__性_基因所表现的遗传 方式。 (2)特点: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且男性患者的 母亲及女儿必患病。 3.伴Y染色体遗传 (1)概念:由Y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所表现的遗传方式。 (2)特点:性状只在_男__性__中表现,由父传子,子传 孙。
高频考点突破
4.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
(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
【易误警示】 判断是否是伴性遗传的关键是: ①发病情况在雌雄性别中是否一致。 ②是否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①Y染色体上的基因 ②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由图可知,在XY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的,存 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则相互不存在等位 基因。
3.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 (1)X1Y中X1能由父亲传给女儿;Y则由父亲传给 儿子。 (2)X2X3中X2、X3任何一条都可来自母亲,也可来 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方既可传给女儿,
又可传给儿子。 (3)由上述内容可推知一对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 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 亲的既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一轮复习
二、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1.染色体的类型 (1)性染色体:与_性__别__有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如X、 Y染色体。 (2)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之外的染色体,与性别 无关。 2.性别决定 (1)XY型性别决定:雄性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条 _异__型___的性染色体,以XY表示;雌性个体体细胞 中含有两条__同__型__的性染色体,以XX表示。
B
伴X染色体显性 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遗传病
代代相传
C
伴Y染色体遗传 男女发病率相当,有
病
明显的显隐性
D
常染色体遗传 男女发病率相当,有
病
明显的显隐性
解析:选C。伴Y染色体遗传病是由Y染色体上 的基因控制的,女性因无Y染色体而不可能发病, 所以也就无显隐性关系。
考点三 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 析
典型系谱图 实例
抗维 生素D 佝偻病
类型 遗传规律
典型系谱图 实例
①只有男性患
伴Y 遗传
病 ②具有世代连 续性,父传子,
子传孙
外耳道 多毛症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2.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A
伴X染色体隐性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遗传病
常表现交叉遗传
3.再次确定是否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 (1)隐性遗传病 ①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 体遗传(如图4、5)。 ②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 色体遗传(如图6、7)。
(2)显性遗传病 ①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 体遗传(如图8)。 ②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 色体遗传(如图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