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柏_川_电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

合集下载

川黄柏的HPLC指纹图谱

川黄柏的HPLC指纹图谱

川黄柏的HP LC指纹图谱杨 宏,王天志3,常艳波,彭爱华,陈 璐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都610041【摘 要】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川黄柏药材的指纹图谱。

方法:采用Luna 5μC 18色谱柱(610mm ×15010mm ,5μm ),014m ol ・L -1NH 4Cl 2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10m L ・min -1;检测波长230nm 。

结果:所得的色谱图各色谱峰分离较好,达到指纹图谱的要求。

结论:采用HP LC 指纹图谱可以控制川黄柏药材的质量。

【关键词】 川黄柏;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中图分类号】 T Q460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3651(2006)0520360203【收稿日期】 2006203220【3通讯作者】 王天志:教授,T el :028*********E 2mail :W angTZ @1631com 川黄柏是芸香科黄檗属植物黄皮树(Phel 2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是传统中药川黄柏的基源植物。

主要含小檗碱、木兰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及内酯、甾醇、粘液质等。

小檗碱(berberine )类生物碱为川黄柏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抗菌作用,而黄柏碱(phel 2lodendrine )为川黄柏中的特征成分,它与其合成的(xylopinin )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本文采用RP 2HP LC 建立了川黄柏药材指纹图谱,并辅之以统计理论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考察了供试品采集对指纹图谱的影响,以期为川黄柏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

1 仪器与材料111 仪 器日本岛津LC 210A 高效液相色谱仪;SPD 210A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CT O 210A 柱温箱;C 2R7Ae plus处理器;Luna 5μC 18色谱柱(610mm ×15010mm ,5μm )。

七种中草药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七种中草药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第2 9卷 第 6期
2 1 年 1 01 1月
佳 木 斯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u a o J mui nvri N tr c n e dt n or l f i s U i sy( a a S i c io ) n a e t ul e E i
Vo . 9 No 6 12 .
莉 , 李守君

要 : 目的 : 立一种 对草 药不 同入 药部 位进行 质 量评 价 的 电化 学指 纹 图谱 方 法. 建 方法 : 用 采
H 一 n —C O H 一BO-为振 荡体 系 , Mn H C C r3 以待测 草药 为反 应底 物 , 用 电化 学工作站 记 录化 应 学振 荡体 系 中的 电位 随 时 间的 变化 , 获得 草药 电化 学指 纹 图谱 , 用指 纹 图谱 的特征参数 进行 质 利
第 6期
张艳秋 , : 等 七种 中草 药电化 学指纹 图谱研 究
81 9
3 2 底物量 的考 察 .
由实验结 果可 知 , 样 量为 0 8 0 0 0 0 g 取 . 0 0± . 0 2
时, 图形 最佳 . 以下 均 以此量 为草 药底物 的测定量 .
针 对 每种 草药按 照实 验 方法 测 定 不 同质 量 的 草药电化学指纹图谱 , 以实验结果 中的诱导时间对 底物浓度作图 , 呈现负线性关 系, 相关系数值均在 09 .9以上 . 以藜 芦为例 , 得诱 导 时 间 对底 物 浓度 所 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 经线性回归分析的线性方程 Y 14 . X+2 6 , 99 8 6 9 R=0 9 7 , 见 , .9 2 可 取样 量 在 03 .g一13 .g范 围 内 线 性 关 系 良好 . 加 底 物 的浓 增 度促进反应进行 , 使反应速率加快 , 诱导时间变小. 有报道称, 电化学指纹图谱中诱导时间是分析 中药 成分 或 电活 性成 分 的含 量 ,乃 至 评 价 中药 质量 首 选 的定 量指标 或评价 参数 . 由此我们 可 以根据诱 导 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底物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

《中药鉴定学》教学探析

《中药鉴定学》教学探析

《中药鉴定学》教学探析摘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为教学目的,针对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身体会,分别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论述中药鉴定学专业课程的理论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阐述中药鉴定学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及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等方面探讨中药鉴定学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教学法;教学内容;改革《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此,该学科具有“三多二性”的鲜明特点。

“三多”之一是相关学科多,因为它是建立在《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化学》等学科基础上,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新药开发利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故以上学科是学好《中药鉴定学》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知识。

学生既要掌握好《药用植物学》中的形态、解剖和分类学的主要内容,也要掌握好《中药化学成分》中各类成分的特性、主要定性、定量方法,以及《药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学好《中药鉴定学》做好必要的准备;二是中药品种多,现用的本科教材全书共载药500多种,其中常用中药就有350种;三是鉴定内容多,每一味中药都有历史记载、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效用和附注等项目,其涉及范围极为广泛[1]。

“二性”一是指复杂性,中药鉴定品种繁多范围极广,随着药材市场的开放,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真伪混淆、参杂参伪、以次充好现象屡见不鲜,加之地域差异、野生与栽培的差异、新陈差异等因素,影响临床合理用药。

在鉴定时还需把众多知识交叉综合应用,这使得中药的鉴定显得更加复杂;二是指实用性,《中药鉴定学》虽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但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药材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及应用。

为此,《中药鉴定学》的教学应该紧扣市场分析和社会应用这一主题,让学生将来在药厂、药店、医药公司、药检部门、医院等各种不同的岗位都能发挥自己的技能,使之真正成为高等应用型医药技术人才。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三,DNA指纹图谱
不同生物体均有各自相对稳定的序列,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从不同生物样品中人工合 成片断,而这种片断的大小、数目可因不同 的生物而异,因此称为指纹图谱法。该技术 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的优点。目前应用 于中药质量研究的分析技术主要有分子杂交 和PCR两种,前者有以低拷贝序列基因为对 象的RFLD,及以中度重复序列为对象的卫星 DNA指纹图;后者有RAPD,AFLP和测序等 。
GC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技术具体应用时多与质谱(MS)联 用,以获得各色谱峰的分子结构信息。GC-MS 联用具有分离效能及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中 药易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但对高沸点物质的分析 比较困难。
HPCE指纹色谱技术
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毛细管为分离通 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淌度和分配行为上 的差异而实现高效快速分离的新型电泳技术 。王刚力等采用该法对18个卷百柏属植物 样品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测定,建立了 18个样品的指纹图谱。
二、MS指纹图谱
将中药提取液置质谱仪中进行电子轰击电 离,可获得提取液中化学成分的EI-MS图,不 同中药提取液所含成分不同,所得质谱显示的 分子离子峰及进一步的裂解碎片也不一致,可 资鉴别。天麻主要化学成分为对羟苯甲醇衍生 物,天麻甲醇提取物的EI-MS指纹图谱特征性 强,而作为商业用天麻伪品的植物却均不含对 羟基苯甲醇衍生物,故其EI-MS图与真品有显 著区别。
基本概念和起源指纹图谱的起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
“指纹”鉴定这个概念.最初指纹鉴定运用于法医和 犯罪领域里,是根据每个人的手纹的结构有着绝对唯 一的差别来区分个体身份的.也因此“指纹”技术也 成了当时一个标志性的词汇.后来随着仪器和分子生 物学的快速发展在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里也开始使用 指纹分析技术来进行研究,之后发展了蛋白组学指纹 分析技术,即利用种群和种群间的共性以及种群内部 个体间的差异来进行物种的鉴定的随着技术的迅速发 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也应运而生.

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鉴别几组易混中草药

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鉴别几组易混中草药
结果表明 ,搅拌时间对电化学指纹图谱的诱导时 间参数有显著的影响 ,开始时诱导时间随搅拌时间增 加而缩短 。但搅拌时间增加到 40m in后诱导时间基本 不变 。对于相同的中药 ,由于搅拌时间增加中药的溶 出物质浓度增大 ,致使诱导期反应速率加快 ,诱导时间
辽宁中医杂志 2010年第 37卷第 4期
关键词 :振荡 ;中草药 ;鉴别 中图分类号 : R284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1719 (2010) 04 - 0703 - 03
在某些化学反应体系中当体系的某些状态参数处 于一定范围内时 ,体系某个组分或若干组分浓度可发 生周期性变化 ,这一类化学反应称之为化学振荡反应 。 化学振荡作为一种分析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近年来在中药鉴定方面也有报道 [1, 3 ] 。
[M n2 + ] = 01005mo l·L - 1 、[ CH3 COCH3 ] = 0115mo l· L - 1 、[ B rO3- ] = 0105mo l·L - 1 。重复测定 5 次 ,绘制的 电化学指纹图谱见图 5,特征参数的数据见表 1。
度 、搅拌时间 、搅拌速度不变的条件下 ,加入中药苍术
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可分为 3个部分 :诱导曲线 、 振荡曲线 、停振曲线 。其特征参数如图 1所示 。
图 1 中药苍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及其特征参数 (1)诱导时间 : 从反应开始到振荡开始的时间。 (2)振荡周期 :完成一次振荡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以前 5个周期的平均值为振荡周期 ) 。 ( 3 )振荡寿命 : 从振 荡开始到振荡结束的时间 。 ( 4 )最高电位 : 诱导曲线 的电位最高值 。 ( 5)最大振幅 :振荡曲线中 ,相邻电位 正峰和负峰之间的最大差值 。 ( 6 )停振电位和时间 : 体系振荡刚好停止时所对应的电位和时间 。 212 影响振荡的因素 21211 温度的影响 按照 212 实验方法 , 在搅拌时 间 、搅拌速度 、硫酸浓度 、硫酸锰浓度 、丙酮浓度 、溴酸 钾浓度等不变的条件下 ,加入中药苍术粉末 110000g, 选择不同的温度获得电化学指纹图谱 ,如图 2所示 。 从图 2可以看出温度对最高电位 、最大振幅 、和停 振电位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而诱导时间 、振荡寿 命 、振荡周期对温度都非常敏感 ,随温度的增加 ,诱导 时间和振荡寿命 、振荡周期都明显的缩小 ,这是因为温 度升高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反应的速率加快 ,使诱导时

2024年中药学重点精华总结范文(2篇)

2024年中药学重点精华总结范文(2篇)

2024年中药学重点精华总结范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中药学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____年,中药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进展,下面将对其中的重点精华进行总结。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中药的疗效主要来自其中的有效成分,因此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一直是中药学的重点。

____年,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通过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高通量筛选、代谢组学等,成功地鉴定了许多中药有效成分,并揭示了它们的作用机制和药效评价方法。

其中,一些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活性的中药有效成分引起了广泛关注。

例如,阿魏酸是一种抗肿瘤活性物质,在____年的研究中发现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另外,一些天然抗氧化剂,如黄酮类、多酚类等,对于预防氧化应激引起的疾病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这些研究为中药的药理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此外,在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化学组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也是重要的一环。

随着现代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中复杂成分的快速分离和鉴定成为可能。

这一重要进展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物制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二、中药药效评价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药效评价一直是中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____年,中药药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为核心的研究上。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指中药中具有主要药效和相对稳定的活性成分。

通过对中药中各个组分的药效进行定量评价,可以揭示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效物质基础。

因此,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中药的药效机制和合理开发中药具有重要意义。

在____年的研究中,通过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发现了许多具有显著药效的活性成分。

例如,延胡索中的维生素P能够明显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黄柏中的黄酮苷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等。

这些研究结果为中药的疗效评价和合理使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鉴别中药大黄、虎杖和何首乌中的应用

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鉴别中药大黄、虎杖和何首乌中的应用

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鉴别中药大黄、虎杖和何首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大黄、虎杖以及何首乌的鉴别中的应用。

方法用粉碎机将中药大黄、虎杖以及何首乌粉碎成粉末状(粉末直径≤0.125mm)并将其置于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取3个自制玻璃反应器分别放入以上3种中药材粉末0.5g,并分别加入以下溶液各10ml(1.0mol·L-1H2 SO4、0.02mol·L-1MnSO4、0.6mol·L-1CH3COCH3、0.2 mol·L-1KBrO3)。

将温度控制在( 37±0.02) ℃范围内,并盖好反应器的盖子。

将毫伏计、计算机以及磁力搅拌器打开,在搅拌速度为500r /min的基础上匀速搅拌10min,使药物和试剂在搅拌的作用下充分混合。

同时将2.0mL的溴酸钠溶液和3.0mL 的硫酸铈铵溶液用注射器快速的加入到上述自制玻璃反应器中。

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并记录电化学震荡体系的电位变化( E),最后用相关软件绘制电化学指纹图谱。

结果通过研究获得了以上三种中药材重现性良好并各具特色的电化学指纹图谱,从电化学指纹图谱中可以看出三种中药材在诱波形、震荡波形以及特征参数上的差异比较明显。

结论鉴于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有准确有效、操作简便和经济实惠的特点,因此该技术在鉴别以及区分中药材方面的应用应得到大力的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大黄;虎杖;何首乌;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近来中药材的应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但由于中药种类的繁多,不同地区生产的中药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中药市场上以假乱真的现象严重使得对于中药的研究和使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因此各类中药的鉴定技术也应运而生,为中药质量的提升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目前,对中药的鉴定方式主要有传统的鉴别方式和现代鉴别方式。

现代鉴别方式主要有HPLC色谱指纹图谱、气相色谱指纹图谱、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以及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等[1]。

2023-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2023-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结果〔相对保存时间〕(n=5)
峰号 1 2 3 4 5 6 7(S) 8 9 10 11 12
⑴ 0.275 0.394 0.488 0.801 0.852 0.920 1.000 1.269 1.342 1.711 1.777 1.825
⑵ 0.276 0.396 0.49 0.804 0.855 0.92 1.000 1.265 1.353 1.708 1.783 1.831
1. 我国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的历史
痔疮栓中黄柏的TLC鉴别 1.阴性对照 2.样品 3.黄柏对照药材
甘草的来源: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枯燥根及根茎
⑸ 0.278 0.394 0.489 0.803 0.852 0.92 1.000 1.265 1.348 1.706 1.782 1.831
平均值 0.275 0.395 0.490 0.802 0.853 0.920 1.000 1.266 1.350 1.707 1.780 1.829
RSD(%) 0.66 0.28 0.23 0.11 0.18 0.08 0.00 0.15 0.39 0.13 0.13 0.14
11
0.298 0.293 0.29 0.289 0.297
12
0.578 0.575 0.579 0.578 0.578
平均值 0.761 0.177 0.360 0.224 0.224 1.458 1.000 7.854 0.254 1.273 0.293 0.578
RSD(%) 1.14 0.80 0.36 1.80 1.58 0.25 0.00 0.09 0.45 0.13 1.38 0.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在 310 00 0 20 K下进行, 反应液总体 积为 50 mL, 恒定搅拌速率。反应物按下列顺序 依次加入: 黄柏粉末、H 2 O、丙酮、H 2 SO4 和 M nSO4 溶液, 待各反应物混合均匀后, 混合于带恒温夹套 的玻璃反应器中, 搅拌下恒温 10 m in, 然后加入同 温度的 K B rO3 溶液, 并以此为 反应时间起点, 通 过铂电极, 配以 217型饱和甘汞电极, 记录混合电 势 ( E )随时间 ( t) 的振荡曲线。黄柏粉末: 川黄柏 树皮粉 碎, 过 80 目筛; 黄柏溶 液: 黄柏粉 末溶于 水, 在 96 下恒温 2 h, 过滤。
图 1 黄柏 ( 粉末 ) BrO3- M n2+ H 2 SO 4 丙酮体系的 振荡波形
F ig. 1 The typ ica l osc illating curve o f co rtex
phellodendri B rO-3 M n2+ H2 SO4 acetone
由图 1可看出, 该振荡反应有一较短的诱导
峰号
t/s
H /mV
tp / s
1
128
196 56
328
2
456
136 02
118
3
574
118 70
102
4
676
100 01
87
5
763
83 21
71
6
834
58 41
57
7
891
41 51
45
8
936
28 81
39
9
975
20 80
37
Fig. 2
H = 231 64- 0 208 7t; R = 0 991 图 2 振幅 (H )与时间关系图 T he relation o f am plitude and oscillating tim e
非平衡非线性现象是当今化学、物理学、生物 学和其他学科中普遍性的问题。在某些体系中, 某个组分或某些组分的浓度不是单调地增加或减 小, 而是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 这类反应就是化学 振荡反应。生命体内也存在着大量的周期振荡现 象, 如心跳、呼吸、新陈代谢等 [ 1] 。中药是我国有 能力有可能成为站在国际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 中药能治疗疾病是因为它参与了人体的循环与代 谢过程, 所以研究中药的振荡行为, 对探索生命奥 秘、揭 示 药 理 作 用 以 及 辨 识 中 药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2 5] 。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氨基酸等一些有机 底物的振荡反应或者振荡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 6 9] , 对于中药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 10, 11] 。
度 c与振荡周期 tp 的比值, 即
K = k=
c tp
( 2)
这恰等于振荡反应的速率常数。
现将 ( 1) 式变形并取对数得
lnH =
1 2
t+
1 2
ln
2E k
( 3)

lnH 对
t 作图,
直线的斜率即为
1 2
, 截矩
则为
1 2
ln
2E。由于 H k
是振幅,
可 从振荡波 形获
得; 常数 正好反映了振荡反应的特性; 这样, 利
26
化学试剂
2011年 1月
液呈橙红色。
H : 振幅; t: 振荡周期
T = 310 00 0 20 K; V = 50 mL; c ( 黄柏 ) = 6 0 g /L; c( 丙酮 ) = 0 036 m ol /L; c( 硫酸 ) = 0 3 mo l/L;
c( 硫酸锰 ) = 0 008 m ol /L; c( 溴酸钾 ) = 0 024 m ol /L
Ep1 = 101 49 kJ/m o,l E p2 = 101 57 kJ /m o,l E p = 101 53 kJ/m o。l
表 4 温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
Tab. 4 E ffect o f temperature on osc illating reactions
T /K 304 00
t in / s 900
第 33卷第 1期
王姣亮等: 关于黄柏 ( 川 )电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
25
化学试剂, 2011, 33( 1), 25~ 29
关于黄柏 (川 )电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
王姣亮* , 李旺英, 龙立平, 谭慧, 肖谷清, 尹志芳
(湖南城市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 研究了以黄柏为底物、硫 酸锰为催化剂、溴酸钾作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反应新体系, 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温 度, 黄柏的振荡反应行为, 得到 了不 同 温度、浓 度 下反 应的 诱 导期、振 荡 周 期, 并 由此 计 算出 振 荡反 应 诱 导期 活 化能 ( E in = 151 42 kJ /mo l)和振荡周期平均活化能 ( E p = 101 53 kJ/m o l); 在固定其他反应物浓度、温度的条件下, 得 到黄柏的 振荡浓度区间为 2~ 10 g /L; 并研究了茶、牛奶 等对振荡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黄柏; 振荡反应; 活化能 中图分类号: O 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8 3283( 2011) 01 0025 05
27
0 024 m o l/L; T = 310 00 0 20 K时, 加入不同质 量的黄柏 (粉末 ) , 测定体系的振荡曲线。结果发 现, 2 g /L < c( 黄柏 ) < 10 g /L 时, 振荡反应能够发 生; 低浓度区振荡寿命长, 高浓度区振荡频率高, 寿命缩短 (如图 3、表 3) 。依据这一特点, 我们可 以根据疾病的轻重调整用药量, 对重症疾病加大 用药量, 促使药物快速循环, 达 到迅速控制之目 的; 而对慢性疾病, 可降低药量, 尽量保持药效持 久, 以利于身体康复 [ 10] 。
oscillations are observed in the powder co rtex
phellodendri BrO-3 M n2+ H2 SO4 ace tone
c (黄柏 )
c(丙酮 )
c (硫酸 ) c (硫酸锰 ) c (溴酸钾 )
60
0 036
0 30
0 008 0 02 ~ 0 03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
BZOAS IIS型微机测定 BZ 振荡反应实验系 统 ( 南京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 ); FC 104电子天平 (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 501型超级恒温 槽 ( 上海市实验仪器厂 ) ; 213型铂电极 (上海精密 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217 型甘汞电极 ( 上海电光
tp1 / s 675
tp2 / s 268
ts / s 3 517
307 00
509
452
177
2 123
310 00
308
324
125
1 216
315 00
110
164
67
842
1 6 g /L; 2 8 g /L 图 3 黄柏浓度对振荡曲线的影响
F ig. 3 Effect o f co rtex phellodendr i concentra tion on osc illating curve
2 结果与讨论 2 1 黄柏 ( 粉末 ) BrO-3 M n2+ H2 SO4 丙 酮体系 的振荡行为
按图 1注释的条件反应得该体系的典型振荡 曲线 ( 如图 1)。溶液的颜色发生橙红 黄色 橙 红的周期性变化, 尖峰处颜色最深, 振荡停止, 溶
收稿日期: 2009 12 22 基金项目: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07 JJ6021) ; 湖南 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08C 204 ) 。 作者简介: 王姣亮 ( 1979 ) , 女, 湖南益阳 人, 硕士, 讲师, 主 要研究方向为 有机 化学、物 理化学, E m ai:l w angj iaol iang@ 126. com。
由于振荡波峰是时间的函数, 只要振荡反应 发生就有振荡波峰。振荡能量是振幅的函数。若 以 E 表示能量, H 代表振幅, 则
E = f(H ) 式中能量 E 可理解为动能和势能之和。
对阻尼振荡有下式成立
E=
1 2
KH
2
e-
t
(1)
式中 为阻尼系数, 是 与振荡体 系有关的 常数, 取决 于底物
中药的特性; t为振荡时 间; K 是化 学链系 数, 可理 解为反 应物浓
用公式 ( 3) 便可计算振荡反应的能量 E 以及特性 常数 [2]。
由图 1注释的反应条件可得表 2的特征参 数, 以 lnH 对 t 作 图 ( 图 2 ), 其 曲线 线性关 系良
好, 相关系数为 0 991, 可得振荡系数 = - 0 417 4。
表 2 振荡时间与振幅、振荡周期
T ab. 2 O sc illa ting tim e, amp litude and o sc illating period
系在 304 00~ 315 00 K 的振荡曲线, 结果发现, 体系随着温度的升高, 诱导期 tin及振荡周期 tp 逐 渐减小 ( 如图 4、表 4 ), 这是由于升高温度, 反应 速率加快。分别将 ln1 / tin、ln1 / tp1及 ln1 / tp2对 1 /T 作图 ( 如图 5), 其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均 大于 0 998, 求得体系在振荡诱导期及振荡周期 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 为: E in = 151 42 kJ/m o,l
表 3 黄柏浓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
T ab. 3 E ffect o f cortex phellodendri concen tration on o sc illating reac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