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

Definitions of task
Task is as a central unit of planning and teaching. It is an activity or goal that is carried out using language,
such as finding a solution to a puzzle, reading a map and giving directions, making a telephone call, writing a letter, or reading a set of instructions and assembling a toy:
vocabulary here includes the consideration of lexical phrases, sentence stems, prefabricated routines, and collocations.
“Conversation” is the central focus of language and the keystone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majority of tasks proposed within
Approach: Theory of language
英语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英语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1.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即TBLT这是新课标之后实行的新型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这个意识半会儿说不清楚,你得好好研究一下。
如果成功了,这个教学方法课堂效果会很好。
2.五步教学法:Step 1 Warming up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Step 3 PresentationStep 4 PracticeStep 5 Post Task3五指教学法:RPCPPStep 1 ReviewStep 2 PresentationStep 3 ConsolidationStep 4 PracticeStep 5 ProjectPresentation4.3P教学法Warming-u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Homework5交际型教学 Communicative Teaching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模拟真实情景交际,让学生通过听、说、理解等交际活动不断沟通交流、进行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谈一谈英语学习方式前面提到四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共同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型学习、探究学习。
下面就对它们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
这个介绍是提纲挈领的介绍,涉及不到十分具体的技巧。
关于技巧方面可以在培训班另安排时间深入探讨。
过去(甚至目前)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乏味、效果不佳。
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学生听教师讲为主的方式。
《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式。
这里介绍的四种学习方式,不是全部的学习方式,比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学习。
这里介绍四种学习方式,不意味着其他学习方式不好,或者无效,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交替使用、综合使用。
而且,教师讲解也不是在教学中没有任何地位,必要的时候,仍然可以使用。
只不过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方式或者主要的学习方式。
任务型教学法

进行回顾并分析其他组执行任务的情况,旨在使学生注意到 自己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欠缺; (2)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例如教师可根
据教学内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口头或笔头的语言运用
12
Approach: Theory of language
关于语言本质的假想:
1. 语言主要是一种可以创造意义的工具。
任务教学法重视意义在语言使用中的中心位置。
2. 语言的多种模型促进任务教学法的进程。
任务教学法=结构模型+功能模型+交际模型
(1)结构模型:确定语言的复杂度 (2)功能模型:划分任务类型
径,包括应用的语言是可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
性的。 (4)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如根据所听天气 预报的信息决定怎样安排野炊、根据火车和汽车的时 刻表选择哪几班车能快捷地赶到某地开会。而练习总 是产生语言性结果,如用短语造句、用介词填空。
11
练习 VS 任务
练习 关注点 情景 结果 语言 错误 形式 无场景 正确的形式 练习既定的语言形式 即时修改 任务 意义 真实交际场景 任务的完成 选择语言形式和内容 延时修改
21
常用大纲
图表:列出课文的人物、情节、事物发展的顺序
时间表:根据信息提示,绘制表格 画图:看图说话、看图作文 地图:描述位置 互补阅读 列举 排序
比较
预测
22
Design: Typ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y
1. Pica等人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 为五类: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中的应用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人为本,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地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任务;英语教学;活动一、任务教学法概述(一)任务教学法及其意义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在实践中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
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
它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任务的设计原则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每节课有明确的内容任务。
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
并让学生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第一,真实性原则。
任务应有现实意义,以学生需要和现实交际活动为参照;第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强调意义交流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际愿望和活动,使交流的愿望和需要产生学习语言形式的动力,同时,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尽可能使用英语;第三,合作学习原则。
强化小组活动,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协作学习;第四,任务适中原则。
教师设计的任务应包含信息的输入、接受、传递等过程;第五,拓展性原则。
注意文化内容的导入及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最后,任务完成以后要有一个具体的成果。
任务型教学法解析

Design: Syllabus
传统大纲 功能 主题 能力 语言结构 语篇类型 词汇目标 听、说、读、写
20
Design: Syllabus
Nanan对任务的分类:
(1)真实性的交际任务 观点: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 学习、工作等任务。
(2)教学型的交际任务 观点: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动,即为教学而设计的活动。
11
关注点 情景 结果 语言 错误
练习 VS 任务
练习 形式 无场景 正确的形式 练习既定的语言形式 即时修改
任务 意义 真实交际场景 任务的完成 选择语言形式和内容 延时修改
12
Approach: Theory of language
关于语言本质的假想:
1. 语言主要是一种可以创造意义的工具。
Krashen: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Swain: 研究表明,在加拿大沉浸式语言教学中的某些学生,多年之后, 其语言能力仍然落后于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所以不仅要有足够的输入, 还应该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出”。在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 应分小组或结对完成各种任务。通过这种小组活动,学生的语言能力 得以成倍地增长。 其他观点:“意义的交流”,把它作为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必要基础。 “意义的交流”把学习者的注意力聚焦于表达,因此可被看成是语言 习得的刺激因素。
要求:安排多种任务帮助学生意识到目的语的特征 26
任务改编者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困难 任务完成过程中如何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 任务的真实性、可操作性 任务完成后以何种方式呈现结果最具直观性和展示性
27
Design: The role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
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 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
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其优点是:1. 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 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 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 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引言: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最近20年来交际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任务导向性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Design
• Syllabus:
• Task-based syllabus:
• (Specifies the process dimensions of learning)
• real- world tasks:
• (are designed to practice or rehearse those tasks that are found to be important in a needs analysis and turn out to be important and useful in the real world)
Approach: Theory of language and learning
• Theory of language • --Language is primarily a means of making meaning • --Multiple models of language inform TBI
1.任务型教学的优点 (1)任务型教学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
际活动;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真实、实用和有 意义的语言。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的,所 以整个课堂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过程。
• TBLT draws on several principles that formed part of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he 1980s.
• Malaysian Communicational Syllabus • Bangalore Project
• pedagogical tasks:
任务型教学法

四、课程设计
1、目标:
任务的选择基于对现实世界中学习者需求的分析; 任务教学法的目标一般也由特定学习者的具体需求决定
2、教学大纲——以任务为纲
任务大纲涉及: 任务的选择 任务的排序
传统教学大纲与任务型教学大纲的区别:
(1)传统的语言教学大纲: 结构、功能、话题、技能、能力、体裁、词汇目标 大纲的重点在于学习结果上 (2)任务型教学大纲: 把大纲的重点从学习结果转向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本身
语言的正确使用 无信息差 应用特定的语言
正确使用语言
三、理论来源
1、语言学理论 (1)语言首先是产生意义的一种方式 (2)贯穿了语言的多种模型 (3)词汇是语言应用和学习的中心 (4)对话是语言的焦点和语言习得的重点
2、学习理论: (1)任务为语言习得提供了必需的输入和输出
程序; (2)活动和成果构成学习的动机; (3)为特定的教学目的,学习难度可以协商和
——通过使用语言来完成的活动或目标,并将意义作为它 的主要焦点。
这是任务吗?
• 要求去商场买联欢会表演需要的葫芦丝,要求在购物时使 用如下的语言点,例如:葫芦丝多少钱一个?能不能便宜点? 等
• 老师让小明和小红分别扮演顾客和导购完成这个要求。
2、任务与练习的区别 (1)目标:信息的交流 (2)特点:有信息差 (3)语言:应用已有的语言 (4)评价:完成任务
(2)任务准备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提供相应 帮助;
(3)任务后,将语言标准融入评价中,巩固复 习相关表达。
应用任务教学法的建议:
1、依据学习者需求选择任务 2、关注意义的同时要引导学习者对语言的关注
; 3、任务设计要考虑学习者参与时锻炼机会的均
等性; 4、任务最好构成任务链,每个任务既相对独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ments
We should have a proper attitude towards TBLT. Considering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entioned before, we know that we should adapt TBLT to our concrete conditions rather than copy it mechanically.
3. “Language focus” stage / Post-task stage
T: collect feedback, analyze and comment
A balance between fluency and accuracy.
Advantages:
•Students are more involved in the class. •It improves students’ communicative ability. •It is intrinsically motivating.
Three Stages
1. Pre-task stage
T: introduce and define a topic S: learn new words
2. “Task cycle” stage / While -task stage
T: control the process S: perform the task
Features
1. An emphasis on learning to communicate through intera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2. The introduction of authentic texts in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3. Language form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general rather than in single form. 4. The four language skills are integrated in doing task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任务型语言教学
Definition
Features
Three stages
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
Comments
Definition
TBLT’s Definition
• It is 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use of tasks as the core unit of planning and instruc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 Formalized by J. Willis, it views learning as a set of communicative tasks in which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re as important as accuracy and fluency.
Disadvantages:
•It might weaken the input and language form practice.
•It is confined to the class size and limited class time. •It is hard to select and se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