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大体分型的详细介绍
胃 癌

三、遗传因素 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美国的 黑人比白人发病率高,这些都提示遗传因素存在。日本进行的一 次研究发现,在胃癌患者中,其亲属患胃癌的占16.5%,高于其 他癌的1.63倍,进一步分析表明:兄弟姐妹共同患胃癌的比例高 于父母,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儿童时期共同生活环境和遗传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93年日本学者在发现了胰内分泌细胞癌能分泌 不同样的肽类激素的异质癌细胞,随后又发现胃癌也有同样的异 质癌细胞,认为癌是一种遗传基因突变所致的疾病,连续发生的 癌基因以及抑癌基因的突变,这种具有异基因突变的细胞株的反 复增殖,形成癌肿。 四、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可能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对 癌症的免疫监督作用下降,在胃癌发生中有一定意义。
中医名称
胃癌属于中医学中的“胃脘痛”、“噎膈”、 “反胃”、“积聚”等范畴。
中医病因病机
胃癌的病因病机,多认为忧思恼怒日久,情志不遂, 或饮食不节,导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或久病损 伤脾胃,运化失职,痰凝气滞,热毒血瘀,交结于 胃,积聚成块而发病。早期表现为厌食,食后饱胀, 胃脘隐痛。痰气交阻于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形 成脾胃虚弱证;进而痰气交结,瘀血热毒内蓄不去, 灼伤胃络,导致便血呕血,加上饮食不下,出现恶 性贫血,形成气血双亏证;如果热毒留恋难消,可 损伤胃阴,造成胃阴亏损。中晚期胃癌,多数为虚 实夹杂。但总的看来,关于病因病机,目前有两大 论述。
贲门癌主要表现为剑突下不适,疼痛或胸骨后疼痛, 伴进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难;胃底及贲门下区癌常无明 显症状,直至肿瘤巨大而发生坏死溃破引起上消化道 出血时才引起注意;或因肿瘤浸润延伸到贲门口引起 吞咽困难后始予重视;胃体部以膨胀型较多见,疼痛 不适出现较晚;胃窦小弯侧以溃疡型癌最多见,故上 腹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较早;当肿瘤延及幽门口时,则 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幽门梗阻症状。
胃癌分型

众所周知胃癌在我国十分常见,然而胃癌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措施各不相同。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已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者称晚期。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一、具体形态分型胃的任何部位皆可发生胃癌,胃窦部最常见(48.8%~52.5%),大弯、小弯、前壁、后壁皆可受累,其次是贲门部(16.1%~20.6%),胃体部和累及全胃者相对较少(7%~16.6%)。
胃癌多为单发,少数也可多发。
胃癌发病起始于黏膜上皮层,多为单中心发生,少数为多中心发生。
后者也多因相距不远逐渐发展融合成一个癌灶,偶形成双癌。
癌灶逐渐发展,同时向水平方向和深层浸润和扩散,逐渐累及胃壁各层甚至周围脏器,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
病期早期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很大。
按照胃癌侵犯胃壁的深浅,被分为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
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者称早期胃癌,侵至肌层者称中期胃癌,侵及浆膜及浆膜以外者称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合称进展期胃癌。
(1)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
它的最大直径一般在5cm以下,直径小于1cm的称小胃癌,小于0.5cm称微小胃癌。
原位癌是指未突破固有膜的癌肿也属早期胃癌,但难于识别。
①日本早期胃癌分型:1962年日本早期胃癌大体形态分为3型: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
A、隆起型(Ⅰ型):肿瘤表面呈结节状隆起或息肉状,边界清楚,高出周围黏膜约2倍以上。
B、表浅型(Ⅱ型):肿瘤表面高低与周围黏膜差别不甚大,癌灶较平坦,无明显隆起和凹陷,依其隆起或凹陷的程度又分3个亚型。
表浅隆起型(Ⅱa):肿瘤隆起高度不超过周围黏膜厚度的2倍。
表浅平坦型(Ⅱb):癌灶与周围黏膜同高。
表面无隆起或凹陷。
表面凹陷型(Ⅱc):癌灶较周围黏膜稍凹陷,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厚度。
胃癌

胃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一、范围本规范制定了胃癌(包括食管胃交界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病变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在肉眼下大体类型分为隆起型(I型),浅表型(II型),凹陷型(III型)和混合型。
三、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四、诊治流程图1 胃癌诊断与治疗流程五、诊断依据(一)病因学。
胃癌的病因迄今未阐明,但已认识到多种因素会影响,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
目前所知主要可能存在与下列因素关联的可能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亚硝基化合物;高盐硝酸盐的摄入;二羰基化合物;真菌;遗传性。
影像学及内镜等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 组织或病理学检查 拟诊胃癌病例 胃癌门诊 继续随访 可切除性评估 不可切除 可切除排除诊断 确定诊断 部分早期胃癌 中晚期胃癌 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高级上皮内瘤变粘膜内癌内镜下微创治疗(可选) 随访(二)高危因素。
性别: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1.5倍;年龄: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饮食: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吸烟:吸烟的男性死于胃癌的人数是不吸烟男性的2倍;接受过胃部手术;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家族肿瘤疾病:包括遗传性非息肉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等遗传性疾病等;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常合并萎缩性胃炎;肥胖: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的胃癌风险更高;经济状况:在经济较差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三)症状。
1.发病时间:发病到就诊时间,10%在3个月之内,10%在3个月至2年之间,20%在2年以上。
2.主要症状:通常没有特异性。
内镜下早期胃癌分型

内镜下早期胃癌分型胃癌是发生在胃的恶性肿瘤,而早期胃癌是局限于胃黏膜和黏膜下层的,即肿瘤侵犯胃壁的内壁较薄时,伴或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
而且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其中西北黄土高原、辽东半岛及江浙地区发病率较多,男性发病率较高,约为女性的 2 倍。
根据内镜下胃癌的形态,可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三种形态。
隆起型:胃癌组织突出胃黏膜表面;平坦型:胃癌组织和胃黏膜在同一水平;凹陷型:指胃癌处组织相对于胃黏膜凹陷,呈溃疡状,就像平地里的低洼处一样,低洼处粘膜破损。
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的说一说胃癌和怎么具体分型。
一、胃癌的病因和症状胃癌发病的原因比较多,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和饮食的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基因突变、慢性胃部疾病等原因导致的。
饮食上主要长期食用腌制食物及烟熏食物导致的,因为以上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质。
幽门螺杆菌能够促进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可以致癌,家族型消化道恶性肿瘤遗传引起的。
长期吃隔夜食物也是可以导致胃癌发生率增高的。
对于胃癌主要采取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不过大多数患者除全身情况较弱外,仅在上腹部出现深压痛或没有任何表现。
上腹不适是胃癌中最常见的初发症状,约80%患者有此表现,与消化不良相似。
消化不良又表现为腹胀、易饱、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反胃,多发生于饭后,一般程度较轻,没有规律性,多不引起注意和重视。
就医时也常常被看成是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
加之患者对各种检查的怀疑和轻视,多自行买点胃药症状消失即以为痊愈。
早期胃癌确实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较多见的症状是上腹不适,如轻度胃部疼痛、膨胀沉重感,有时心窝部隐隐作痛,起初常被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并加以治疗,,症状可能暂时缓解。
如病变发生在胃窦部,会导致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出现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类似溃疡病的症状。
按照溃疡病服药治疗,起初症状多会消失,如果没有进行胃镜检查的话,往往认为痊愈,延误诊断和治疗。
胃癌分期标准第九版

胃癌分期标准第九版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的一种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分期标准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指标对胃癌进行分级。
根据T(瘤)、N(淋巴结)和M(远处转移)这三个重要指标,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9版。
下面将详细介绍胃癌分期标准第9版的内容。
1.T分期T分期指的是胃肿瘤的大小和深度侵犯的程度。
根据肿瘤的直径和侵犯的深度,将胃癌分为T1、T2、T3和T4四个阶段。
-T1期:肿瘤侵犯胃粘膜和黏膜下层,直径不超过2厘米。
-T2期:肿瘤侵犯胃肌层,直径超过2厘米。
-T3期:肿瘤侵犯浆膜层,并可能侵犯邻近的器官。
-T4期: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如脾、肝、胰等。
2.N分期N分期指的是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根据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范围,将胃癌分为N0、N1、N2和N3四个阶段。
-N0期:没有淋巴结转移。
-N1期:转移至近端胃的淋巴结,包括胃窦、幽门等处的淋巴结。
-N2期:转移至远离肿瘤的胃部淋巴结。
-N3期:转移至结对淋巴结、腹腔淋巴结等远离肿瘤的淋巴结。
3.M分期M分期指的是胃癌远处转移的情况。
根据转移的部位,将胃癌分为M0和M1两个阶段。
-M0期:没有远处转移。
-M1期: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如肝、肺、骨髓等部位。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指标可以辅助胃癌的分期。
- Tumor markers(肿瘤标志物):如供氧饱和度、胃蛋白酶原、胃泌素释放肽等。
- Lymphatic invasion(淋巴管侵犯):是否侵犯了淋巴管。
- Venous invasion(静脉侵犯):是否侵犯了静脉。
胃癌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根据胃癌分期标准第9版,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胃癌分期标准会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更新和改进,临床医生应及时掌握最新的进展,以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关心患者的生命安全。
202X年胃癌的分期

(腹腔动脉周围的淋巴结和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根部的
淋巴结的一部分)
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
NO.10-脾门淋巴结
(胰尾末端以远的脾动脉周围、脾门部的淋巴结,胃短动脉 根部(ɡēn bù)和含至胃网膜左动脉的胃大弯的第1支淋巴结)
NO.11-脾动脉干淋巴结 NO.11p-脾动脉干近端淋巴结
(主动脉裂空部的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膈肌脚包绕的约45cm范围)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NO.16a2-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腹腔动脉根部上缘至左肾静脉下缘高度的腹主动(zhǔdòng)周围
脉淋巴结) NO.16b1-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左肾静脉下缘至肠系膜下动脉的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NO.16b2-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至腹主动脉的分歧部高度的腹主动脉周围淋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有关文献报道,占消化道恶性肿 瘤第一位,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大部分就诊患者已处于进
展期,要根据不同的分期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因此胃癌的合理分期对 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pànduàn)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 义。
第二页,共三十九页。
胃癌危险(wēixiǎn)因素
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其他(qítā)转移
1.其他转移(zhuǎnyí)的有无和部位(M)
MX:区域淋巴结以外转移的有无不明确者;
M0:无区域淋巴结以外的转移; M1:有区域淋巴结以外的转移。
第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2.腹膜(fùmó)转移(P)(TNM记为M1 PER)
PX:腹膜转移的有无不明确者; P0:无腹膜转移; P1:有腹膜转移。
NO.4-胃大弯淋巴结 NO.4sa-大湾左侧(沿胃短动脉)淋巴结
内科辅导:胃癌的病理大体分型

2010年内科辅导:胃癌的病理大体分型
胃癌在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
我国胃癌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
病理大体分型:
1.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者,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
小胃癌:癌灶直径在10㎜以下。
微小胃癌:癌灶直径在5㎜以下。
一点癌:胃镜黏膜活检组织中查见癌,但切除后的胃标本虽经全黏膜取材未见癌组织。
早期胃癌根据病灶形态可分为三型:Ⅰ型为隆起型,癌灶突向胃腔;Ⅱ型为浅表型,癌灶比较平坦没有明显的隆起与凹陷;Ⅲ型为凹陷型,为较深的溃疡。
Ⅱ型还可以分为三个亚型,即Ⅱa:浅表隆起型、Ⅱb:浅表平坦型、ⅡC:浅表凹陷型。
2.进展期胃癌癌组织超出黏膜下层侵入胃壁肌层为中期胃癌;病变达浆膜下层或超出浆膜向外浸润至邻近脏器或有转移为晚期胃癌。
中、晚期胃癌统称进展期胃癌。
皮革胃:胃癌累及全胃致胃腔缩窄、胃壁僵硬如革囊状。
Borrmann分型分四型:Ⅰ型结节型;Ⅱ型溃疡限局型;Ⅲ型溃疡浸润型;Ⅳ型弥漫浸润型。
组织学分型: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提出的国际分类法。
将胃癌组织学分为常见的普通型与少见的特殊型。
普通型有:①乳头状腺癌;②管状腺癌}③低分化腺癌;④黏液腺癌;⑤印戒细胞癌。
特殊类型癌主要有;①腺鳞癌;②鳞状细胞癌;③类癌;④未分化癌等。
胃癌分期及治疗

TMN分期
• 注释: • 肿瘤可以穿透固有肌层达胃结肠韧带或肝胃韧带或大小网膜,但没有穿
透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在这种情况下,原发肿瘤的分期为T3。如果穿 透覆盖胃韧带或网膜的脏层腹膜,则应当被分为T4期。 • 胃的邻近结构包括脾、横结肠、肝脏、膈肌、胰腺、腹壁、肾上腺、肾 脏、小肠以及后腹膜。 • 经胃壁内扩展至十二指肠或食管的肿瘤分期取决于包括胃在内的这些部 位的最大浸润深度。 • pN0 指所有被检查的淋巴结均为阴性,而不论被切除和检查的淋巴结数 目有多少。
a.粘膜层;b.粘膜下层;c.固有肌层;d.浆膜层
TMN分期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上皮内瘤变, 未侵及固 有层) T1 肿瘤侵犯固有层、 粘膜肌层或粘 膜下层 T1a 肿瘤侵犯固有层或粘膜肌层 T1b 肿瘤侵犯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 肿瘤穿透浆膜下结缔组织,而尚 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 T4 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或邻 近结构 T4a 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 T4b 肿瘤侵犯邻近结构
TMN分期
记忆口诀 M1是Ⅳ期,多处转移属晚期; M0未分期,T、N底标和判定; 和为1、3、5,巧对ⅠA、ⅡA、ⅢA; 若是2、4、6,妙寻ⅠB、ⅡB、ⅢB; 孤独和为7,定属ⅢC期; T4b(T4bNxM0),单独记; N 0、1是Ⅲ B, N 2、3亦ⅢC; 早分期,早治疗,勤判定是妙招。
T分期
PRINCIPLES OF SURGERY---手术原则
可切除的肿瘤
● Tis或局限于粘膜层 (T1a) 的T1期肿瘤可以考虑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胃癌大体分型的详细介绍
早期胃癌的分型我们可以在很多网上资料和书籍上看到,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
★西安国医肿瘤医院★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以及各个分型之间的关系。
(一)早期胃癌大体类型及其特征
早期胃癌病变范围大小不等,以直径10一40cm最为多见(占60%以上),其大体类型有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三大类。
1隆起型(protruded,I型)
肿瘤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胃黏膜(隆起高度超过正常黏膜厚度的2倍以上),常为有蒂或广基,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与黏膜下层。
此型最为少见,约占4%左右。
2表浅型(auperficial,Ⅱ型)
肿瘤较平坦,无明显隆起或凹陷,可进一步分为三个亚型:表浅隆起型(elevated,Ⅱa),此类肿瘤呈平盘状,稍高于周围正常黏膜,但隆起高度不超过正常黏膜厚度的2倍,此型约占73%;表浅平坦型(flat,Ⅱb),无肉眼可见的隆起或凹陷,黏膜无明显异常,可稍显粗糙,此型约占105%;表浅凹陷型(depressed,Ⅱc),病灶呈浅表凹陷,但深度只限于黏膜层内,形成癌性糜烂,此型最为常见,占39.5%。
3凹陷型(excavated,m型)
肿瘤所在部位明显下陷,形成深达黏膜下层的溃疡,此型仅次于Ⅱc型,约占23%。
以上三大类五种类型的复合型常见,如浅表凹陷型(Ⅱc)肿瘤中心形成溃疡(Ⅲ型),则定义为Ⅱc+m型,此种复合型较为常见,约占10%,而其他复合型只占6%。
WHO工作小组还将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分为小黏膜癌((4cm)和浅表性癌(>4cm)。
两者可完全位于黏膜内或局灶浸润黏膜下层。
当黏膜下层广泛浸润时,称为穿透变型(penetrating variant,Pen),包括Pen A和Pen B两个亚型。
Pen A 的边缘呈挤推式,Pen B则在多处穿透黏膜肌层。
Pen A癌比Pen B癌少见。
当肿瘤同时存在以上两种生长方式时,称为混合性变型(mixed variant)。
(二)早期胃癌的几种特殊大体类型及其特征
1微小胃癌、小胃癌和“一点癌”
微小胃癌指癌灶直径小于5mm的早期胃癌,小胃癌指直径在6~1Omm的早期胃癌,两者分别约占全部早期胃癌的12%和15%。
微小胃癌Ⅱa、Ⅱb型多于小胃癌及一般型早期胃癌,小胃癌Ⅱc型多于微小胃癌和一般型早期胃癌。
“一点癌”指胃黏膜活检为癌,但在手术切除标本上虽经系列(或全部)取材也找不到癌组织的早期胃癌,虽然从定义上来看也属于微小胃癌,但特指比微小胃癌更小的癌灶,它只占微小胃癌的7%左右。
2浅表广泛型早期胃癌
约占早期胃癌的5.5%,特指癌灶直径>40mm的早期胃癌,可累及胃的上、中、下三区,多为Ⅱc型。
3多发性早期胃癌
约占早期胃癌的53%~13.3%,大部分为2个癌灶(超过65%),但最多时可发现12个癌灶。
以胃窦小弯最为多见(45.5%),其次为胃体小弯(14.1%),大体形态以I、Ⅱa与Ⅱb型等平坦或隆起型多见,这与单发癌有所不同。
4胃炎样胃癌
自OguroY等1984年首次报道本病以来,近年来文献报道逐渐增多,其诊断标准是既无黏膜肉眼可见的溃疡、白苔与皱襞集中,也无黏膜的隆起型病变,仅表现为黏膜表面的充血水肿、糜烂或略粗糙不平。
文献报道其约占早期胃癌的23.4%,以Ⅱ型最为常见。
研究者认为此型早期胃癌是比一般早期胃癌更为早期的阶段,进一步发展即为进展期胃癌,活检对提高其检出率有重要价值。
5残胃早期癌
残胃早期癌的发生率极低((005%),如能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三)大体类型与进展及预后的关系
超过60%的早期胃癌肉眼表现为凹陷(Ⅱc)、溃疡(Ⅲ)或两者共同存在(Ⅱc+Ⅲ),其余为隆起型(I+Ⅱa),平坦型(IIb)只占少数。
此现象不仅反映了凹陷或溃疡型癌灶容易发现这一事实,而且也说明大部分早期胃癌的癌性溃疡是它们自然病史中的一个阶段,Sakita等人称此现象为“恶性溃疡的循环”,表现为溃疡一愈合一再度溃疡。
平坦型病灶往往累及范围较小且多局限于黏膜层,说明其可
能处于早期胃癌的早期阶段。
通过观察早期胃癌的大体类型可以预测其浸润深度。
与平坦型病灶相比,息肉样/隆起型和溃疡/糜烂型早期胃癌浸润较深。
Fukutonu和Sakita等观察了17212例早期胃癌,发现各型黏膜内癌(M)和黏膜下癌(SM)所占的比例有明显差异,Ⅱb型中M/SM值为69,Ⅱa型为21,而I、Ⅲ和Ⅱa+Ⅱc型则分别为103、097和045,表明I、Ⅲ和Ⅱa+Ⅱc型早期胃癌中黏膜下癌多见。
由于浸润深度与预后有关,所以这三型早期胃癌预后较Ⅱa和Ⅱb型差。
(四)早期胃癌组织学类型
早期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高、中、低分化)、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等。
其中乳头状腺癌和高、中分化腺癌相当于Lauren分型中的“肠型胃癌”,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相当于“弥漫型胃癌’。
此外,还存在一些少见类型,如未分化癌、混合型癌和鳞状细胞癌等。
早期胃癌以高、中分化管状腺癌多见(约占50%),其次为低分化腺癌(约为21%),印戒细胞癌(11.0%)和乳头状腺癌(8.1%)也不少见,而黏液腺癌(4.5%)和未分化癌(2.7%)较为少见。
早期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关系密切。
国内有研究发现大部分(62.5%)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如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为黏膜下癌,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很高,占存在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的83.3%,提示分化程度低的肿瘤更具侵袭性,高分化肿瘤向低分化的转化可视为肿瘤的进展。
但此结论仍有待于更多的研究证实。
早期胃癌大体类型与组织学类型有关。
隆起型(I和Ⅱa型)以高、中分化管状腺癌及乳头状腺癌较多(70%以上);平坦型(Ⅱb型)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或黏液腺癌多见(约50%),管状腺癌较少(37.5%);而凹陷型早期胃癌中,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或黏液腺癌为主(70%以上),分化好的管状腺癌仅占少数(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