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鱼中毒案例讨论
一起集体河豚毒素食物中毒抢救体会

一起集体河豚毒素食物中毒抢救体会引言河豚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鱼的内脏和皮肤中。
由于其味道鲜美,一些人在食用河豚时可能会不慎摄入毒素,导致食物中毒。
本文通过一起集体河豚毒素食物中毒事件的抢救体会,探讨了食物中毒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后续管理。
事件概述1. 事件背景在一次聚餐中,XX人因食用未经妥善处理的河豚鱼而出现集体食物中毒。
2. 事件经过中毒者在食用河豚后数小时内出现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四肢无力和呼吸困难等。
3. 事件处理中毒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中毒者被迅速送往医院接受抢救。
抢救过程1. 初步诊断根据中毒者的症状和食用史,医生初步诊断为河豚毒素食物中毒。
2. 紧急治疗排毒:采用洗胃、导泻等方法尽快排除体内毒素。
支持治疗:给予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针对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3. 重症监护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促进身心恢复。
抢救体会1. 预防为主食品安全教育: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教育,特别是对高风险食品的识别和处理。
监管加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监管,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
2. 快速反应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确保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专业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食物中毒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 综合治疗多学科协作:食物中毒抢救需要内科、急诊科、ICU等多学科的协作。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 心理关怀心理干预:食物中毒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创伤,需要及时的心理干预和关怀。
家属沟通: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结语河豚毒素食物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预防和应对。
通过本次事件的抢救体会,我们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快速反应的必要性、综合治疗的有效性和心理关怀的温情。
5例重度河豚鱼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

道后湿度逐渐升至体温水平 , 并可使相对湿度达到维持纤毛活
动 的 生 理 要 求 , 防 气 道 水 分 丢 失 过 多所 至 的分 泌 物 粘 稠 和 排 预
出障碍 。应用呼吸机机械通 气的患者 必须专人监护 ,除监护
病 人 病 情 外 ,还 应 密 切 监 护 呼 吸 机运 转 情 况 、各 种 管 道 情 况 。 避 免 病 人 出现 不 良后 果 及 医 疗 纠 纷 。
维普资讯
20 年 5 第 5 第 5期 08 月 卷
Wol H ahDgs r el i t d t e
・
专科 护理 ・
思考 、 究和探 索,提高了业务水平;从而使护 士工作更加认 研 真负责、细 心谨慎 ,特别是无菌技术操作一丝不苟 ,业务技术 上刻苦钻研 ,精益求精,不断的更新知识 ,不断的完善 自我,
鱼 中毒,即用 草药 “ 百果 ” 腾 ,煎水服,腾 百果 一个加 5 0毫 0 升水 煎成 2 0 0 0  ̄3 0毫升分 2-3 " 次服用 , - 腾百果为海边野 生如
护 ,严密观察体温 、心律 、呼吸、血压 、血氧饱和度变化 。尤
其血氧饱和度是很重要的监护指标 。 因呼吸机麻痹是河豚鱼 中 毒死亡 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氧饱 和度低于 9 % 0 应加大氧流量, 每分钟氧流量增大至 6 ~8升,若血氧饱和度仍不能提高 ,考 虑 呼吸机麻痹应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 同 时观察病人 的变化及各种生理反射 。 问病史 , 询 告诉病人 出现 口舌 麻木 加重 ,四肢无力加重 时应及 时告诉 医务人员 。 本组中
重症河豚鱼中毒救治探讨

可 出现不 同程度 房室 传 导 阻滞 及 S 段 缺血 性 改 T
变, 部分患 者可 出现 多尿 ( 尿量 2 / 4h 、 比 >3L 2 ) 低
重尿 。
受 体部位 结合 , 阻止钠 离子 接近 通道 的外 口, 钠 使
离 子不 能通过 通道 进入 细胞 内 , 阻断神 经传导 , 致
肝脏 为 主要有 毒部 位 , 次 为血液 、 其 眼球 、 皮肤 、 睾 丸 、 肉。河 豚 毒 素 稳 定 , 3 %盐 渍 1个 月不 肌 用 0 能使 其破坏 。油 炸 、 、 、 等 加 工均 不 能 破坏 炖 烧 煮
轻、 中度 中毒 表 现 为 恶 心 呕 吐 、 痛 腹 泻 、 腹 头 晕、 口唇 舌尖及 四肢 麻 木等 , 度 中毒者 肌 肉运动 重
分析 。
院, 患者 死亡 。
2 讨
论
河豚鱼的有毒成 份主要是河豚毒 素( T T X) 和河豚 酸 , ]X 为 一 种 氨 基 全 氢 化 喹 唑啉 化 合 1r 物 , 子式 为 C1 7 3 , 子量 为 3 9 其微溶 分 l N 分 H1 1, 于水 , 低 p 时 较 稳 定 , 性 条 件 下 易 降 解 。 在 H 碱
使 神 经 呈 麻 痹 状 态 , 影 响 感 觉 神 经 , 运 动 神 先 后
经 , 者 脑 干 麻 痹 。1 r 重 v X在 1 0 ~1×1 ×1 ~ 0 mo / L L浓度 以下 就 可 以产 生 阻 断作 用 【 。毒 素
给予 催 吐 、 胃、 泻 减 少 河 豚 毒 素 吸 收 , 洗 导 大 量 补液 、 利尿 促进 毒素 排泄 , 用 肾上腺 皮质 激 素 使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例中男 9 , 3例 , 2 例 女 年龄 3 ~8 岁 , 7 1 平 均 5 . 。所 有 病 例均 有 明确 的河 豚 鱼食 用 史 9 6岁 或 误服 史 。食 用 至 发病 时 间 为 1 n ,大 5mi~6 h
河豚鱼中毒.

预防河豚鱼中毒(一)分布地区及生长习性河豚鱼因含有河豚毒素而引起食物中毒。
河豚鱼中毒引致死亡的事件在我省沿海地区时有发生。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为河豚毒素,以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肌肉和血液中也少量含有河豚鱼毒性随季节变化有差异,春季毒性最强。
(二)中毒临床表现发病急,潜伏期0.5~6小时,先感觉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有四肢无力、口唇、舌尖、肢端麻痹,进而四肢肌肉麻痹,出现身体摇摆、行走困难,甚至全身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急救处理无特效治疗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
河豚鱼中毒的病死率为40%-50%,中毒死亡通常发生在发病后4~6小时,最快的可在发病后10分钟死亡,如超过8~9小时不发生死亡,则预后较好。
(四)预防措施河豚毒素耐热,家庭烹调方法难以将毒素去除。
预防河豚中毒的关键,首先是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禁河豚鱼非法上市,市民如果发现市面上有非法售卖河豚的情况,可以拨打当地工商部门电话。
其次,作为消费者,须学会辨认并不进食河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省绝大部分的河豚毒素中毒均以进食河豚为主,但含有河豚毒素的食物不止河豚一种,既往也发生过食用云斑裸颊虾虎鱼引起河豚毒素中毒。
最近,卫生部也通报了浙江地区发生食用织纹螺引起的河豚毒素中毒事件。
(五)案例案例一:2012年8月3日上午,遂溪县江洪镇鱼贩从遂溪县江洪港贩运鲜河豚鱼到纪家镇海昌村和官长村销售,8月3日中午,村民进食河豚鱼后陆续有人出现头晕、口舌手指发麻、四肢无力等症状,合计有18人发病,其中一人抢救无效于当天15:40死亡。
案例二:2012年7月8日,瑞安市人民医院开始陆续接到食用织纹螺中毒的患者。
25岁的瑞安人项小姐是第一个就诊的。
当天项小姐从温州市龙湾区海城街道社门菜场买了1斤织纹螺,全家人一起吃了,她吃得最多。
大家很快感觉到了头晕恶心,于是赶紧去了医院。
涂女士也是从社门菜场买的织纹螺。
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中毒一、河豚鱼干亦有毒工商提醒:切勿食用来路不明的河豚鱼类制品本报讯河豚鱼因其肉味鲜美,口感细腻柔滑,深得人们的喜爱,但因其身体许多部位均含有毒素,故民间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
虽知食用河豚鱼有危险,但还是有人经不住美食的诱惑铤而走险。
近日,霞浦县的潘某就因食用了河豚鱼千而发生了食物中毒。
工商提醒,切勿食用河豚鱼以及外形疑似河豚鱼的水产品,特别是街头流动摊贩所售的来路不明的河豚鱼类制品。
食用河豚鱼干可能中毒春节将至,正值消费高峰,霞浦街头人头攒动,大街小巷涌动着一批批肩挑担子的小贩,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
“好吃的河豚鱼干,肉美味鲜,大家都来买呀”。
1月16日上午8时许,在逛街的潘某就听到了小贩生动的叫卖。
久闻河豚鱼美名、他心想“河豚都制成鱼干了,含有毒素的内脏和血液已经被清理干净,应该是安全的”。
于是,便掏钱购买了一斤鱼干。
不曾想,午饭食用后20分钟左右潘某感到发困,心跳加快,并呕吐。
他马上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医生诊断食物中毒。
究其原因是食用了刚买回家的河豚角鱼干。
3至5月河豚毒性最强春季是河豚产卵期,此时其毒性最强。
3~5月份是河豚繁殖产卵期,这个时期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专家提醒.预防河豚鱼中毒,首先要认识到河豚角有毒,并能识别其形状,以防误食中毒。
《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角有剧志,不得流入市场”,市民在外比费或采购食品时,发现市场中出售河豚鱼的,应立即与当地卫生行政部C联系,避免误食河脉鱼。
3至5月河豚毒性最强春季是河豚产卵期,此时其毒性最强。
3~5月份是河豚繁殖产卵期,这个时期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癣、呕叶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专家提醒,预防河豚鱼中毒,首先要认识到河豚鱼有毒,并能识别其形状,以防误食中毒。
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市民在外出消费或采购食品时,发现市场中出售河豚鱼的,应立即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联系,避免误食河豚鱼。
河豚鱼中毒239例临床分析

河豚鱼中毒239例临床分析关键词:河豚毒素;食物中毒本院自1988年3月至1998年3月间收治河豚鱼中毒患者2例。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2例中男189例,女50例,年龄18~62岁,平均岁。
服食后至出现中毒症状时间~8 h,平均h。
症状及体征口唇及舌尖麻木231例,头昏209例,胸闷180例,上腹部不适211例,恶心呕吐201例,四肢无力及站立不稳89例,指趾麻木225例,上睑下垂21例,共济失调如醉酒样步态、行走困难199例,出冷汗85例,血压下降2例,呼吸麻痹、循环衰竭1例。
轻度中毒(仅有头晕、全身不适、恶心、胸闷及舌尖麻木)135例,占%;中度中毒(轻度中毒+肢体麻木、乏力、步态蹒跚、冷汗、呼吸急促但神志清醒)102例,占%;重度中毒(四肢麻木疼痛、瘫痪、血压下降、紫绀、呼吸衰竭、心肾功能衰竭)2例,占%。
心电图示ST段缺血改变47例(轻、中、重度中毒各3,42,2例);房室传导阻滞75例(轻、中、重度中毒各18,55,2例)。
救治方法(1)催吐、洗胃、导泻,及时清除未吸收毒物。
机械性催吐,洗胃应用大量清水(3 000~5 000 ml),导泻应用等渗洗肠液(氯化钠g、氯化钾g、碳酸氢钠g,加温水1 000 ml配制而成)或大黄15 g。
轻、中、重度中毒病例一律予以催吐、洗胃及导泻,以免毒素蓄积及遗留造成中毒程度加深。
(2)促进毒物排泄。
大量补液(补液量3 500~5 000 ml/d)及利尿。
(3)东莨菪碱mg静脉应用或肌注4~6次/d或mg加入500 ml液体中静滴1~2次/d,视病情轻重而定。
配合小剂量的解磷定(1 g/d),用药1~3 d。
轻、中、重度中毒者每日应用东莨菪碱总量分别为~,~,~mg。
(4)支持呼吸、循环功能。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正压呼吸,心跳骤停者行心肺复苏。
2结果2例经抢救除了1例遗留后遗症外全部治愈,住院时间1~35 d,平均d。
轻度中毒者在第2天症状缓解,中度中毒者在第3~7天内缓解,重度中毒2例,1例在10 d左右恢复,另1例在食后28 h呼吸心跳停止,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接呼吸机,10 min后心跳复跳,12 h后呼吸恢复,住院35 d 出院,但留下双手不自主抖动的后遗症,尤其是作精细动作时,至今已有5年。
23例急性河豚鱼中毒救治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 河豚 鱼中毒 的临床特 点,总结抢救 经验。方法
果。结果
回顾分析 2 3例河豚鱼 中毒 I 临床特 点、抢救 方法及 效
提 高河豚 中毒 抢救成 功率 ,洗 胃、导泻等 对
2 3例 经抢救 治疗,2 0例 治愈 ,其 中 4例重症 患者及 时经气 管插 管机械通 气 2— 2 2 h后 恢复 自主呼吸 ,1 W后 治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u f f e r p o i s o n i n g , s u m m a r i z i n g r e s c u e me t h o d s .M e t h o d s T o
愈 出院 ;3例 因就诊 不及 时或经抢救 出现 多器官功 能衰竭 ,最后 死亡。结论 症生命 支持是基础 ,及 时建立人 工气道维持有效通气是关键 。 关键词 :河豚 鱼 ;食物 中毒 ;临床救 治
中 图 分 类 号 :R 4 5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 1 6 7 4—0 4 2 4 ( 2 0 1 4) O 6— 0 0 3 4— 0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r e a t me n t o f 2 3 Ca s e s o f Ac ut e Puf fe r Po i s o ni ng HUANG Ga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m e r g e n c y ,Y a n g z h o n g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Z h e  ̄i a n g 2 1 2 0 0 0 C h i n a )
重度河豚鱼中毒5例抢救体会

重度河豚鱼中毒5例抢救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重度河豚鱼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提高救治水平。
方法:重度中毒的5例患者中2例单纯洗胃、药物治疗,未及时应用呼吸机而死亡,对3例重度中毒患者及时应用呼吸机治疗得以存活。
结果:中重度中毒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重视中度中毒呼吸情况,对中重度中毒及时应用呼吸机治疗效果较为显著,适时插管为关键。
结论:河豚鱼中毒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肌麻痹,维护重症中毒患者有效呼吸,及时的气管插管,有效的机械通气,渡过24小时左右的中毒极期是关键。
关键词河豚鱼中毒呼吸机2009~2011年收治重度河豚鱼中毒患者5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2~65岁。
食河豚鱼后数分钟至4小时内发病,均有口唇、舌尖、四肢麻木、头晕乏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四肢无力,其中2例伴有吞咽困难、言语口齿不清。
诊断标准为轻度中毒:表现为手指、口唇、舌尖麻木。
中度中毒:表现为手指、口唇、舌尖麻木,伴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
重度中毒:表现为手指、口唇、舌尖麻木,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伴呼吸困难、气道不畅、言语困难。
急诊室诊断为中度中毒3例,重度中毒2例。
方法:2例重度中毒到达急诊后后立即给予先开放气道、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
所有患者均彻底清水、碳酸氢钠洗胃后收治入院。
并大量补液、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碳酸氢钠和适当阿托品。
在急诊诊断为中度中毒3例,后均转为重度中毒。
其中2例于分别于发病后3小时和7小时在“熟睡状态”中,突然出现呼吸衰竭、心跳骤停,抢救不及而死亡。
另1例中度中毒患者在吸取以往经验后收在监护病房密切观察,出现呼吸衰竭后立即实施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
3例患者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均为深昏迷,并分别在9小时、12小时和20小时后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转清,事后能不同程度回忆出呼吸机的使用过程。
均痊愈出院,无后遗症。
结果中重度中毒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重视中度中毒呼吸情况,对中重度中毒及时应用呼吸机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1.本案例属于哪种食物中毒及中毒原因? 2.此类食物中毒是机制? 3.此类食物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4.救治措施 5.如何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讨论:
12 月20 日在食堂用餐的共有14 名民工, 其中8 人食用鱼烧豆腐, 8 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渴、口唇麻木、四肢麻痹、腹痛、头晕、呼吸 困难等症状, 潜伏期约为30 分钟~1 小时, 与河豚毒素中毒临床症状相 符, 罹患率为100 %。查6 人没有食用鱼烧豆腐的民工, 无1 人发病。个 案调查表明, 鱼烧豆腐是上述8 名民工唯一共同食用过的食物, 由此可 见这是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可能与河豚鱼有关。经调查, 民工均来自湖 南、湖北等内地省份, 当晚他们吃的鱼是滩涂上捡到的, 尹某自行处理 , , 烹调。据当日见过该鱼的民工称: 鱼已死亡, 看上去还新鲜, 其外形如 皮球, 头小、尾小、肚子特别大, 表皮具有漂亮的花纹, 他们此前没见 过这种鱼。在现场采集的残留食物中发现一条鱼的残骸, 其头小, 口腔 有2 颗尖锐的巨齿, 经辨认和检定, 确认此鱼为河豚鱼。
3.临床表现 发病急速,潜伏期短(10min~3h),早期有手指、舌、 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口唇及肢 端知觉麻痹,继而发展四肢肌肉麻痹,甚至瘫痪,最后出 现言语不清,体温下降,呼吸困难,一般预后不好,死亡 率较高,常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4.救治措施 尚无有效解毒药,对患者应尽快排毒及对症治疗,可 用香木鳖碱2~3g肌肉或皮下注射治疗肌肉麻痹,可试用亚 硫酸钠和半胱氨酸解毒 5.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加强宣传以防误食,新鲜河豚鱼应经有关部门集中处 理,去除头、皮、内脏,肌肉经反复冲洗,家2%碳酸钠处 理24小时,经鉴定合格后方准出售。
2. 中毒机制 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河豚毒(TTX)。 它是一种神经毒素,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 死。毒素耐热,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当于剧 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 肝脏,其导,亦导致 感觉神经传导阻滞,在心血管系统可导致外周血 管扩张及动脉血压急剧下降,对呼吸中枢有特殊 的抑制作用,首先是知觉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 痹,最后是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
河豚鱼中毒案例讨论
作者:
案例:
1999 年12 月20 日晚5 时, 某工程队的民工14 人在食堂用餐, 当晚主食为米饭, 菜有萝卜、白菜、 猪肉、鱼烧豆腐、豆腐。晚6 时许, 有8 名民工相 继出现不同程度的口渴、口唇麻木、四肢麻痹、腹 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晚7 时40 分, 病情最 严重的民工尹某被送到医院时,自主呼吸已停止, 医 务人员立即予以洗胃, 采取开通静脉、心电图监护、 呼吸三联、呼吸支持等措施全力抢救。次日凌晨, 尹某因呼吸衰竭窒息抢救无效死亡。其他7 名民工 后在医院用硫酸铜溶液(CuSO4) 催吐, 给予对症治 疗, 病情逐渐好转, 均于1~2 天内恢复。
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及检定结果可以确定 这是一起因误食河豚鱼引起的河豚毒素中毒事件。
• 中毒原因 多因为误食引起,但这起中毒的当事人明知故 犯,分析主要原因有:①传统因素:由于河豚鱼味道 鲜美,营养丰富、价格低廉,很多渔民都有食用的习 惯; ② 并非所有河豚鱼都有毒:我国河豚鱼有40 多 种,其中30 %为强毒, 70 %为弱毒,高低相差4000 倍, 所以有时渔民食用的河豚鱼本身可能无毒或低毒, 加上处理得当,食后并不一定会引起中毒,让人认为 吃了无碍; ③加工方式:河豚鱼毒素一般存在鱼的 卵巢、血液、鱼鳃、肝脏和皮肤中,鱼肉一般不含 或含少量毒素,如果鱼体新鲜,加工时将有毒部分去 除干净,食后中毒概率就大为减少。此次中毒的原 因可能是死者对鱼进行剖杀时处理不当,或因鱼体 死亡时间太久,毒素已渗到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