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中毒如何急救
河豚鱼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河豚鱼中毒的急救与护理目的:探讨河豚鱼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及影响河豚鱼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提高急救技术及护理质量。
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30例河豚鱼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均在中毒3 h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意识模糊、自主呼吸不规则甚至呼吸、心跳骤停等症状。
在给予催吐、洗胃、导泄、利尿等综合治疗后,按照急救流程进行院前、院中急救及后续的护理干预。
记录救治成功率及死亡率,比较急救护理前后血气、血压指标变化差异。
结果:30例患者,抢救成功25例,成功率83.3%。
经急救护理干预后PaO2、PaCO2及呼吸频率、心率均较急救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河豚鱼毒性剧烈,中毒后不及时救治极易导致死亡。
关于河豚鱼中毒尚无特效药物,及时正确的护理抢救是治疗的关键。
第一时间排毒解毒,进行机械通气,按照急救流程做好抢救和基础护理,能大大提升救治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标签:河豚鱼;中毒;急救;护理河豚鱼体内含有剧毒成分河豚毒素(TTX),其毒性是氰化物毒性的1000倍,毒性稳定,即使经过蒸煮、暴晒等处理仍不能被稀释[1]。
已有研究表明,0.5 g 的河豚毒毒素即可毒死体重达70 kg的成年人[2]。
TTX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末梢神经有较强的麻痹作用,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神经麻痹、脑干麻痹,诱发呼吸衰竭,是导致死亡最主要的原因[3]。
对于河豚鱼中毒,目前仍无特效药物,仍然有赖于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笔者随机选取2016年1-12月所在医院急诊科接收的30例河豚鱼中毒患者进行回顾研究,探讨河豚鱼中毒的急救措施、方法及流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接收河豚鱼中毒患者30例,均有食用或误食河豚鱼史,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75岁,平均(41.3±3.3)岁;发病时间30 min~3 h,平均(1.1±0.5)h;食用河豚鱼至转入急诊科时间20 min~4 h,其中30 min内转入17例,30 min以上13例。
重度河豚鱼中毒5例抢救体会

重度河豚鱼中毒5例抢救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重度河豚鱼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提高救治水平。
方法:重度中毒的5例患者中2例单纯洗胃、药物治疗,未及时应用呼吸机而死亡,对3例重度中毒患者及时应用呼吸机治疗得以存活。
结果:中重度中毒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重视中度中毒呼吸情况,对中重度中毒及时应用呼吸机治疗效果较为显著,适时插管为关键。
结论:河豚鱼中毒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肌麻痹,维护重症中毒患者有效呼吸,及时的气管插管,有效的机械通气,渡过24小时左右的中毒极期是关键。
关键词河豚鱼中毒呼吸机2009~2011年收治重度河豚鱼中毒患者5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2~65岁。
食河豚鱼后数分钟至4小时内发病,均有口唇、舌尖、四肢麻木、头晕乏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四肢无力,其中2例伴有吞咽困难、言语口齿不清。
诊断标准为轻度中毒:表现为手指、口唇、舌尖麻木。
中度中毒:表现为手指、口唇、舌尖麻木,伴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
重度中毒:表现为手指、口唇、舌尖麻木,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伴呼吸困难、气道不畅、言语困难。
急诊室诊断为中度中毒3例,重度中毒2例。
方法:2例重度中毒到达急诊后后立即给予先开放气道、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
所有患者均彻底清水、碳酸氢钠洗胃后收治入院。
并大量补液、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碳酸氢钠和适当阿托品。
在急诊诊断为中度中毒3例,后均转为重度中毒。
其中2例于分别于发病后3小时和7小时在“熟睡状态”中,突然出现呼吸衰竭、心跳骤停,抢救不及而死亡。
另1例中度中毒患者在吸取以往经验后收在监护病房密切观察,出现呼吸衰竭后立即实施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
3例患者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均为深昏迷,并分别在9小时、12小时和20小时后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转清,事后能不同程度回忆出呼吸机的使用过程。
均痊愈出院,无后遗症。
结果中重度中毒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重视中度中毒呼吸情况,对中重度中毒及时应用呼吸机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河豚中毒如何急救

河豚中毒如何急救你知道河豚中毒如何急救吗?河豚,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其营养价值丰富,肉滋味鲜美,但河豚不是随便能吃的,会引起中毒,那末你知道河豚中毒如何急救吗?由小编为你介绍。
文章目录河豚中毒如何急救1、河豚中毒如何急救1.1、轻者当场催吐:用筷子或者压舌板刺激咽部催吐,或者口服 1%硫酸锌 50-200ml 水溶液催吐。
1.2、洗胃:用 1:2000 高锰酸钾液或者 0.5%药用炭悬浮液反复洗胃。
口服硫酸钠或者硫酸镁 20g 导泻。
缓慢静脉注射丁溴东莨菪碱 20mg/次,3 次/日,维持 1-2 天。
1.3、补液:静脉滴注 10%葡萄糖液 1000ml 加入维生素C0.5g 医学教`育网整理,能加速排毒。
1.4、吸氧:呼吸衰竭时吸氧,还可用尼可刹米、山梗菜碱、安纳咖等药物,参照说明书用量,交替注射。
1.5、升压:血压下降可用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
应呼急救站来援救或者送医院。
河豚鱼的毒素很猛烈,一旦中毒,会让人的神经系统瘫痪,并让人最后死于呼吸衰竭,而且河豚毒素发作时间是很快的,没有什么潜伏期,所以一旦河豚鱼食物中毒发作,就必须快速施救,不然是会造成生命危(wei)险的。
2、引起河豚中毒的原因河豚鱼营养高,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可不要随便的吃,特别是对于河豚鱼内脏不够了解的人,不要盲目的吃河豚鱼,中毒的几率是很大的,普通河豚鱼引起中毒的因素是由于河豚鱼身体内有毒素,被人体食用后导致的,所以小编提醒大家平时需要多引起注意,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河豚是海洋的鱼类,河豚的毒素主要是河豚毒和河豚酸两种,普通会集中在河豚的卵巢,睾丸,内脏还有血液之中, 河豚的肌肉内是没有毒素的,而且河豚的性别不同,不同的鱼体,不同的季节,那末河豚的毒素的含量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3、河豚中毒的症状3.1、口唇感觉异常,胃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甚至便血等胃肠道症状。
3.2、四肢和躯干感觉异常,末梢运动麻痹,但反射正常 ; 口唇、舌尖、全身麻木,以至肢端麻木、四肢无力、上睑下垂、共济失调、松弛性瘫痪、呼吸艰难,普通发生在中毒 4~ 6h 内,如超过 8h 可望恢复。
河豚毒素中毒预防和措施课件

件
目录 一、河豚毒素中毒的原因和表现 二、河豚毒素中毒的预防措施 三、河豚毒素中毒的应急处理 四、河豚毒素中毒的风险警示
一、河豚毒素 中毒的原因和
表现
一、河豚毒素中毒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河豚体内富含河豚毒素,误 食河豚毒素会导致中毒。 表现:中毒者出现恶心、呕吐、胃 痛、头痛、麻痹等症状。
发现中毒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告知医生 食用了河豚。 靠近医疗机构时,尽量不要拖延时间, 及时就医。
三、河豚毒素中毒的应急处理
在就医前不要吃药,以免干扰医生 的判断。 医生会根据症状进行相应处理,如 洗胃、补液等。
四、河豚毒素 中毒的风险警
示
四、河豚毒素中毒的风险警示
河豚毒素中毒可能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 后果。 即使经过烹饪,河豚毒素仍可能未完全 降解,食用仍存在风险。
四、河豚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毒的风险警示
不要尝试自行解毒或应急处理 ,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二、河豚毒素 中毒的预防措
施
二、河豚毒素中毒的预防措施
了解河豚毒素中毒的危险性和河豚毒素 的来源。 不要自行采集或食用野生河豚,避免风 险。
二、河豚毒素中毒的预防措施
购买河豚时要选择正规渠道, 确保食品安全。 按照正确的烹饪方法加工河豚 食品,避免毒素残留。
三、河豚毒素 中毒的应急处
理
三、河豚毒素中毒的应急处理
食用河豚中毒应急处理

食用河豚中毒应急处理
河豚含有河豚酸和河豚毒素,毒素作用于脑干、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可引起中枢神经、肌肉神经、心血管和胃肠道功能障碍等临床特征。
应急要点:
TTX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临床上一般根据发病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对于TTX中毒患者,早期可行机械性催吐或口服1%硫酸酮50~100毫升,对无呕吐者给予盐酸阿朴吗啡5~6毫升皮下注射催吐,但有呼吸中枢衰竭则禁用。
胃肠道中残留的有毒物质应及时清除,即使在24小时内就诊也有洗胃的必要。
洗胃液应以1∶5000高锰酸钾或0.5%活性炭混悬液,水温以25~30℃为宜。
为防止含有高浓度毒素液体进入小肠,开始洗胃时每次灌洗胃以200~300毫升为宜,以后随着毒素浓度的减低逐渐增至400~500毫升,每次灌洗液尽量吸净,并以洗胃液是否完全澄清作为判断洗胃结束的标准。
然后给予活性炭吸附毒素,硫酸钠、大黄(10~15克)导泻,促进毒物排泄。
大量补液(4000~5000毫升/24时)和利尿有利于毒素的排出,大剂量维生素C也有一定的抗毒、抗自由基作用。
短时间(1~3日)使用地塞米松(10~15毫升/日)可提高组织对毒素、缺氧的耐受性。
对于病情特重的中毒患者,配合采用紧急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3~5小时,清除体内血中的TTX,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有毒动物之河豚中毒

有毒动物之河豚中毒
有毒成分:河豚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能破坏。
以卵巢毒性最强,肝脏次之。
中毒机制:河豚毒素是神经毒素,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引起局部刺激作用,还作用于神经系统,阻碍神经传导,引起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麻痹,严重者脑干麻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危及生命。
中毒特征:春季多发。
发病激素而剧烈,潜伏期短,起初感觉手指、口唇、和舌有刺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伴四肢乏力、肢端麻痹和眩晕。
重者全身麻痹、瘫痪。
急救治疗:尚无特效解毒方法,以排出毒物和对症处理为主,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预防:新鲜河豚需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放血、去内脏、去鱼头、扒皮后反复冲洗去血污后,经专职人员检定合格后方可食用。
5例重度河豚鱼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

道后湿度逐渐升至体温水平 , 并可使相对湿度达到维持纤毛活
动 的 生 理 要 求 , 防 气 道 水 分 丢 失 过 多所 至 的分 泌 物 粘 稠 和 排 预
出障碍 。应用呼吸机机械通 气的患者 必须专人监护 ,除监护
病 人 病 情 外 ,还 应 密 切 监 护 呼 吸 机运 转 情 况 、各 种 管 道 情 况 。 避 免 病 人 出现 不 良后 果 及 医 疗 纠 纷 。
维普资讯
20 年 5 第 5 第 5期 08 月 卷
Wol H ahDgs r el i t d t e
・
专科 护理 ・
思考 、 究和探 索,提高了业务水平;从而使护 士工作更加认 研 真负责、细 心谨慎 ,特别是无菌技术操作一丝不苟 ,业务技术 上刻苦钻研 ,精益求精,不断的更新知识 ,不断的完善 自我,
鱼 中毒,即用 草药 “ 百果 ” 腾 ,煎水服,腾 百果 一个加 5 0毫 0 升水 煎成 2 0 0 0  ̄3 0毫升分 2-3 " 次服用 , - 腾百果为海边野 生如
护 ,严密观察体温 、心律 、呼吸、血压 、血氧饱和度变化 。尤
其血氧饱和度是很重要的监护指标 。 因呼吸机麻痹是河豚鱼 中 毒死亡 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氧饱 和度低于 9 % 0 应加大氧流量, 每分钟氧流量增大至 6 ~8升,若血氧饱和度仍不能提高 ,考 虑 呼吸机麻痹应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 同 时观察病人 的变化及各种生理反射 。 问病史 , 询 告诉病人 出现 口舌 麻木 加重 ,四肢无力加重 时应及 时告诉 医务人员 。 本组中
一旦发生河豚鱼中毒,可按如下方法抢救: (1)中毒早期应 …

一旦发生河豚鱼中毒,可按如下方法抢救:活性炭悬液或1:5000高锰酸钾液反夏洗胄;最后给中毒者口服硫酸镁或硫酸钠20毫升导泻。
(2)中毒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予吸氧。
(3)民间解河豚毒验方:鲜橄搅和鲜芦根各200克,洗净后捣汁口服。
南瓜根1000克,洗净切片,用清水4大碗煎取浓汁2经过上述初步处理后(或同时),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抢救。
6.木薯和苦杏仁中毒(1)中毒早期应以催吐、洗胄和导泻为主。
抢救者立即用手指或筷子、鹅毛等刺激中毒者舌后根、咽后壁催吐,亦可灌麻油催吐木薯又名树薯、葛薯等,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均有种植。
生食木薯或食用前未经合理加工处理,可引起中毒。
樱桃及李等的核仁,也可因生食而中毒。
山杏种子的核仁,我国河北、山东、山西及湖北各地均有出产。
杏仁分苦、甜两种,甜杏仁可食,苦杏仁常发儿童误食而中毒。
其它们的有毒物质是氰甙,在酸或适当水解酶的作用下,可分解产生氢氰酸,因而具有很强的毒性。
苦杏仁须经水浸泡1~2天后,煮全。
7.毒蕈食物中毒用。
木薯含氰甙量以皮中最高,鲜薯应先去皮切片,浸水3~5天后捞出晒干;或去皮切开后煮熟,在水中浸48小时以上,然后蒸蕈类通称蘑菇,为大型真菌,可分为食蕈、条件可食蕈和毒蕈三类。
食蕈味道鲜美,有一定营养价值,我国约有300多种;条件可毒常由于个人或家庭采集野生鲜蕈食用,缺乏经验,误食毒蕈引起。
过加热、水洗或晒干等方法处理后方可食用的蕈类(如白乳菇等);毒蕈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我国有100余种,其中剧毒者毒蕈的有毒成分比较复杂,一种毒蕈常可含多种毒素。
几种毒素同时存在时,有的互相拮抗,有的互相协同,而且毒蕈含毒素量又毒蕈中毒的抢救方法是:生长条件不同而不同,因而患者症状也较为复杂。
个人的体质、烹调方法和饮食习惯等均与能否引起中毒或中毒的轻重有密切关系(1)立即催吐、洗胃、导泻。
对食毒蕈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催吐;而对呕吐明显者则不必2000~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浓茶水、0.5%活性炭混悬液等反复洗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河豚中毒如何急救
导语:豚鱼的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及河豚酸两种,集中在卵巢、睾丸及肝脏等内脏和血液中。
肌肉不含毒素。
宰割时,内脏的毒素污染鱼肉也可引起食肉中毒。
毒素除作用胃肠粘膜引起胃肠炎症状外,主要是麻痹中枢神经及末梢神经。
中毒症状:
(1)潜伏期:病情发展快,一般食后半小时至3小时出现症状;
(2)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剧烈的恶心、呕吐和腹痛,然后出现腹泻;
(3)神经损害:毒素被吸收入血后,首先引起感觉丧失、痛觉消失、上眼睑下垂、口唇及四肢麻木,然后肌肉瘫痪、行走困难、共济失调、呼吸浅而不规则、血压下降、唇迷不醒、瞳孔散大,最后呼吸麻痹死亡。
急救方法
主要是对症治疗。
但必须迅速抢救,否则常会造成死亡。
1.催吐、洗胃、导泻,用1%硫酸铜溶液50--100毫升催吐;用1:4000高锰钾液或0.5%活性炭悬液反复洗胃,口服硫酸镁导泻。
2.鲜芦根和鲜橄榄各200克,洗净捣丸口服。
或鲜芦根1000克捣汁内服。
3.有条件的静脉滴注5%葡萄汁生理盐水500--2500毫升。
吸氧。
1%盐酸士的宁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3次。
4.在催吐、洗胃后急送医院救治。
鱼胆中毒鱼胆中毒者在服食鱼胆后半小时到14小时内,会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上腹部、脐周、下腹等部位的疼痛,频繁的呕吐,反复的拉黄色水样或稀烂不带脓血的大便,容易与一般的胃肠炎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