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搅局与骚扰性分享

合集下载

菲律宾在南海与中国的争端

菲律宾在南海与中国的争端

近期,菲律宾不断在南海惹事,先是黄岩岛对峙事件,接着又是野蛮射杀台湾渔民并拒绝道歉,如今又污蔑中国“侵占”其领土。

如此张狂,究竟是为哪般呢?事实上,马尼拉之所以如此卖力出演,无非还是想要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

长期以来,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一直遵循着一个策略,就是抱美国的大腿,以积极配合美国的战略布局来换取对其支持。

奥巴马上台后,提出了“重返亚太”的军事战略。

对于马尼拉方面来说,这无异于一股迎面而来的“春风”,让其看到了搭顺风车的希望。

于是乎,黄岩岛对峙、搅局东盟峰会、提请国际仲裁……菲律宾在短短几年内打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

一、黄岩岛对峙事件为何菲方会觊觎一个面积仅仅150平方公里的小岛?我认为菲方染指黄岩岛有诸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黄岩岛海域的自然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其次,黄岩岛具有很重要的战略价值,并且水产资源丰富。

而菲律宾在黄岩岛事件上得寸进尺,与中国对峙,也有深刻的背景。

菲律宾的军事力量算不上档次,却将美国视为后盾与靠山。

菲方与美国有长期稳定的交往,使菲方不顾一切与中国为敌。

在这起事件中,中方表现的不慌不紧,分析过后,不难发现:如果中国一开始就强硬并使用武力的话,那就会中了菲律宾把黄岩岛事件国际化的圈套,说咱们中国倚强凌弱欺负他们,那样国际上的社会舆论将会对我们极其不利,其他与中国有南海争端的东南亚国家或许最终会联合起对抗中国,那样问题就复杂了。

中方表面上很平静,实际上却是以智取胜。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们真的应该长远的看待中国与国际的关系,切忌冲动。

这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明智与能力。

二、菲律宾射杀台湾渔民事件菲律宾最近射杀了台湾一名渔民,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其性质都是非常恶劣的。

首先,台湾渔民手无寸铁,即便是渔民越界捕鱼,菲律宾也应当采取执法行为来处理,而不应当开枪打死渔民、追逐渔船。

就算菲律宾是执法,也是暴力执法。

第二,台湾是大陆的一部分,台湾同胞和大陆骨肉相连,这一点菲律宾不是不知道,其实是无视大陆的存在。

南海冲突的本质是什么课件

南海冲突的本质是什么课件

06 未来展望:南海争端的解决之道
坚持和平解决的大方向
避免武力冲突
在处理南海争端时,应坚持和平 解决的大方向,通过对话和协商 解决分歧,避免采取武力或胁迫
手段。
寻求外交途径
在解决南海争端的过程中,应积极 寻求外交途径,通过外交谈判和协 商来化解矛盾,推动争端的和平解 决。
增进互信与合作
加强各国之间的互信与合作,是解 决南海争端的重要前提。通过增进 互信与合作,可以减少误解和误判 ,降低冲突风险。
稳定构成威胁。
03 南海冲突的国际法视角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读
领海宽度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国的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南海周边国家在此范围内主张领海,但中国在南海的主张 超出了这一范围。
专属经济区
公约规定,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对某些特定资源的排 他性主权权利,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自由等权利。南海 周边国家据此主张在南海的权益,但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对此 构成挑战。
南海海域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全球海上运输的重要枢纽,包括马六甲海峡和南 海诸岛周边海域。
南海地区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越南等。
南海历史沿革
01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命名南海诸岛 的国家,并在历史上长期管辖和 经营南海诸岛。
02
20世纪70年代之前,南海地区相 对和平,但随着南海地区资源开 发价值的提升和国际政治格局的 变化,南海争端逐渐升温。
1 2
挑战国际法原则
南海争端中一些国家采取单边行动,挑战国际法 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影响国际司法机构的判断
南海争端的解决涉及到国际司法机构的判断,对 国际法的发展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南海的主权声索国家和其立场

南海的主权声索国家和其立场

南海的主权声索国家和其立场
南海是一个有争议的地区,多个国家对南海存在主权声索。

以下是南海主权声索国家及其立场的简要介绍:
1. 中国:中国主张在南海拥有主权,并将南海划归为其领土的一部分,称其为中国的南海岛屿。

中国在南海进行了大规模的岛屿建设和军事部署,声称这是属于自己的主权行为。

中国提出的九段线,即九段争议性的虚线,标示了其领土范围,在国际上引发了争议。

2. 菲律宾:菲律宾认为南海的部分岛礁属于其领土,包括了位于斯卡伯勒勒海山东侧的岛屿和罗卡斯岛在内。

菲律宾于2013年向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UNCLOS)提起了对中国南海九段线的仲裁案,并在2016年获得了胜诉。

3. 越南:越南主张在南海拥有主权的岛屿被称为“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它们位于南海的西部和东部。

越南过去和现在在这些岛屿上部署了军事力量,并进行了资源开发、航行和渔业活动。

4.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声称南海中的一些岛屿属于其领土,包括了位于南海西部的斯普拉特利群岛。

马来西亚对这些岛屿进行了军事和文化活动,并提供了旅游服务。

5.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宣称拥有南海的南部海域,包括了邻近加里曼丹岛的尼仁布耶岛。

印尼强调南海的问题是地区性问题,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

总体而言,南海涉及多个国家之间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

不同国家在南海的立场和主权声索存在差异,导致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

国际社会一直倡导通过对话、磋商和遵守国际法的方式解决该地区的争议。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

南海问题形势分析近几年,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以越南、菲律宾等国为主)围绕南海问题引发的争端日益明显,声索国利用矛盾拉拢域外大国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同时,美国、日本等国也纷纷借口插手南海问题,并积极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

总体来说,当前南海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形势。

一、声索国加大对南海的争夺力度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使南海争端中声索国产生了危机感,鉴于南海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他们加大了对南海权益的争夺。

1、声索国加强军事准备越南军方人士称:”自2005年从俄罗斯购买了11架苏-27战斗机后,越南海军的空战能力大大增强,而购买苏-30mk、苏-39等先进战机的计划,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着。

越南计划在2015年前建成一支现代化海军。

”除越南外,2005-2009年东南亚国家的军火进口翻番,其中马来西亚增长72%,印尼增长84%。

除了军购,有关国家还加紧举行海上军事演习。

越南曾多次以”南沙岛礁被袭”为背景举行军事演习,菲律宾也多次与美国进行联合军演,旨在提高菲军队的海上作战能力。

可以说,声索国都在为争夺南海利益进行军事上的准备。

2、声索国对南海主权的争夺方式多样化在南海争端的声索国中,越南是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争议最大的国家。

越南除了进行公开的外交交涉、强化军事占领和行政管辖等手段外,还以柔性手段宣示其对这些岛屿的”主权”。

2010年3月13日,越南外交部声称越南对黄沙群岛(中国西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反对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gs) 在新出版地图中将西沙群岛划归中国并要求ngs做出修改。

3月26日,ngs在重压之下表示”改正错误”,将西沙群岛标示为”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

[1]”地图事件”是越南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这一”柔性手段”实现了”软侵权”的目的。

此外,越南高层领导还相继赴南沙”宣示主权”。

4月1日,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视察南沙白龙尾岛,表示”将捍卫南沙群岛的主权”;12月21日,胡志明市市委副书记黄氏仁与越南海军司令部官员探访南沙6岛,这是胡志明市高官第7次到南沙”宣示主权”。

南海争议对地区稳定的影响

南海争议对地区稳定的影响

南海争议对地区稳定的影响
南海争议对地区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紧张局势:南海争议导致了南海地区的安全紧张局势。

争议引发了军事化的行为,包括军事演习、设立防空识别区和加强边防力量等。

这些行为增加了误判和冲突发生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紧张氛围。

2. 经济合作受阻:南海是一个重要的航运通道和渔业资源区域,拥有丰富的海上能源资源。

然而,南海争议对地区经济合作造成了阻碍。

争议引发了贸易限制、资源争夺和投资不确定性,影响了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3. 外交关系复杂化:南海争议涉及多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争议,引发了相关国家之间的外交紧张。

争议的复杂性使得南海周边国家在处理与中国以及其他争议当事国的关系时面临诸多复杂的政治、外交和安全考量。

4. 区域合作受影响:南海争议对区域合作机制产生了负面影响。

争议使得地区合作机制(如东盟等)在推动南海问题上出现分歧,导致区域合作难以达成共识和推进。

5. 影响国际关系:南海争议牵涉到多个国家的利益,也成为了国际政治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区内外的大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介入,进一步复杂化了南海争议的解决进程,对地区稳定产生了不确定性。

为了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重要的是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寻求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议和达成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同时,所有当事方都应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准则,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和冲突的行动。

南海问题论文 (4)

南海问题论文 (4)

南海问题论文引言南海问题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大热点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

南海是一个地理位置重要的海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战略位置,因此成为多个国家之间的争议焦点。

本论文旨在探讨南海问题的背景、产生原因以及各方的立场和解决途径,以期对南海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背景南海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海域,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涵盖了众多岛屿、礁石和浅滩。

南海地区被誉为世界各大海洋中最为重要的海域之一,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鱼类资源以及重要的海上航道。

然而,南海问题的产生源于对领土主权、海洋划界和资源开发权的争议。

产生原因南海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历史、法律和利益等诸多因素。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产生原因:1.历史因素:南海地区古代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的海上活动长期存在,并形成了一些历史性的争议。

不同国家对南海地区的历史纪录和定居点有不同的解读和主张,导致争议的继续存在。

2.领土主权争议:南海地区涉及涵盖了多个岛屿和岛礁,这些岛屿被多个国家声称拥有领土主权。

其中最著名的争议岛屿包括中国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越南的西沙群岛和东沙群岛,菲律宾的南沙群岛等。

3.海洋划界问题:南海地区的国家之间还存在着海洋划界问题,即如何划定各国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各国根据不同的法律和国际公约提出了不同的划界主张,导致了争议的产生。

4.利益驱动:南海地区的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其中包括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渔业资源等。

各国在南海地区的资源探测、开发和利用上存在着利益的争夺。

各方立场南海问题涉及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以下是几个主要方的立场:1.中国:中国坚持自己拥有南海绝大部分岛屿的主权,并主张根据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原则划定海洋划界。

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南海争议,坚决反对任何一国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化行动。

2.越南:越南对南海地区拥有的岛屿主权主张与中国存在重叠,因此与中国之间存在比较激烈的争议。

越南主张通过国际法解决南海争议,反对任何一国在南海地区扩大势力和军事化。

南海争端现状-中国南海面临被瓜分

南海争端现状-中国南海面临被瓜分

南海争端现状-中国南海面临被瓜分现在中国南海已经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目前,周边许多国家不仅对岛群提出了主权要求,而且还占领了大部分岛礁,对其附近海域进行疯狂的资源掠夺。

中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图:南海岛礁占领现状中国应借中菲争端机会打开南海新局面2012年05月16日08:02解放网-新闻晨报晨报记者钟子娟黄岩岛对峙事件持续已有月余,局势愈演愈烈,成为近年来中菲之间最大的一次外交危机。

不过,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南海问题专家李金明在接受晨报采访时认为,黄岩岛事件只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南海领土争端的冰山一角,中国在此问题上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

中国应以这次对峙事件为契机,彻底解决黄岩岛问题,同时也打开南海问题新局面。

中国目前只占8个南沙主要岛礁20世纪70年代以后,周边国家纷纷开始对南海岛屿和海域提出主权要求,掀起了所谓的“海洋圈地”运动。

李金明介绍说,经过这轮明争暗夺之后,在我南沙群岛较大的52个岛礁中,中国目前实际仅控制8个岛礁(包括中国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其他44个岛礁基本被周边国家瓜分,有些还被设置了行政管辖区。

其中,越南在我南沙群岛抢占岛礁29个,菲律宾抢占9个。

此外,越南还对中国实际控制下的西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

南海一些较小的岛礁,也有许多处于他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而在南海争议的“六国七方”中,文莱和印度尼西亚虽然没有出兵占领任何岛礁,却也宣称拥有南海海域的部分主权。

按照这些国家宣布的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范围,越南侵入中国“九段线”内海域达117万平方公里,菲律宾达62万平方公里,马来西亚达17万平方公里。

印度尼西亚提出以纳土纳群岛为基线,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也进入了中国“九段线”以内。

而文莱单方面声称的专属经济区则侵入中国“九段线”内约5万平方公里。

“从数量上就可以看出,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构成的挑战比菲律宾要大得多。

”李金明说,在周边国家中,越南是唯一对我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都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

第五讲 中越无法回避的南海问题汇总

第五讲  中越无法回避的南海问题汇总

第五讲中越无法回避的南海问题一、2014年中越南海争端越南反华并非孤立事件,与有争端的岛屿有关,结合中国与菲律宾就黄岩岛等岛屿的主权争议、中国与日本就钓鱼岛主权争议,中国同一时间要处理3个海上领土纷争,而且都有潜在军事冲突风险,加上美国的幕前摆弄、幕后操控,可以说,中国的周边安全生态极其严峻和险恶。

一直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都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形成之后,双方贸易发展迅速,相互联系紧密。

但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间一直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南海问题。

最近两年,在美国战略调整的大背景下,日、印、澳等区域外大国趁机介入我国南海事务,菲律宾与越南等南海“声索国”极力渲染“中国威胁”,强化所谓“主权归属现状”,不断制造矛盾,妄图联合对抗中国,导致南海问题持续升温,中国在南海的正当权益与合理主张遭受挑衅。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濒海国家。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同14个国家陆上接壤,与8个国家海上相邻。

我国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公里,岛屿海岸线有1.4万多公里,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

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的海洋权益正面临严峻挑战,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还有一些海域纠纷,尤其是同越南之间的争议海域范围最大。

目前,越南占领了南沙的29个岛礁,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是在我南沙实际占据岛屿最多的国家。

近两年来,本已相对平静的南海问题掀起风波,并有进一步朝复杂化、激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中越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海上纷争再度升级。

二、越南侵占我国南海岛礁和资源,中越南海争端出现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

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中,分布着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一般统称为南海诸岛,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端。

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开发了南海岛屿礁滩,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对相关海域及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和管辖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搅局与骚扰性分享
近来,美国经常打着“南海航行自由”的旗号,叫嚣着要派军舰强闯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领海。

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古往今来,南海航行自由从未有过障碍,为什么美国要这么干?
人类有着动物的属性。

人类的行为既有古老的心理机制,同时也是基因文化发展的结果。

美国在南海搅局让我想起了动物界经常出现的骚扰性分享。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和其它动物分享食物。

少年时,我听邻居爷爷讲过这样的事情:解放前,保定城周围有一些乱葬冈。

穷人家死了人买不起坟地,就用薄板棺材埋在这里。

乱葬冈附近经常有一些野狗扒开新坟,轮流奔跑着用狗头撞击棺材。

等它们把棺材撞击的四分五裂以后,就一哄而上吃掉死尸。

第一个冲上去得到死尸的野狗不管有多么强壮,都不能独享食物,而要和其它野狗一起分享。

这是动物合作取得食物后的主动性自愿分享。

前几天看到一个故事,说是西部连续干旱地区一头母牛在公路上逼停了一辆送水车,任凭主人如何鞭打,就是顶在送水车前寸步不让,直到送水车上的军人倒给它半盆水才离开公路呼唤牛犊一起喝水。

这是动物亲缘之间的主动性自愿分享。

科学家们发现,动物之间可以依据亲缘远近、有无合作结盟、等级地位高低、食物多少、食物是否好吃、食物是否易于分割、时间是否充裕等种种因素来决定是否主动分享食物。

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
—灵长类动物可以通过这种主动性自愿分享食物,在亲属间获得传宗接代等收益,在非亲属间获得交配、理毛、合作猎食、群体冲突时的支持等收益。

科学家们还发现,动物间这种基于互惠和交易类型的主动自愿分享,食物让与者很多时候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收益,需要一些识别和利息,食物独占者非常不情愿主动分享食物。

动物界普遍存在的是向独占食物者发声、伸爪、下嘴、抢夺、攻击,逼迫食物独占者让与部分食物的骚扰性分享。

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捕捉了一只羚羊,累得筋疲力尽,正准备饱餐一顿,旁边围过来一群鬣狗,张牙舞爪,高声狂吠,不时冲过来撕扯羚羊皮肉,拽下一块就跑。

狮子要是追,很可能前面那块肉追不回来,后面整只羊都没了。

狮子只好连骂带咬,撕扯上相对大一点的一块羚羊肉狼吞虎咽,任凭鬣狗分享其余。

这就是骚扰性分享。

美国在南海搅局就是要骚扰性分享!
翻开美国历史你就会知道,美国是骚扰性分享的高手,美国历史简直就是一部采取骚扰性分享手段壮大自己并逐步战胜对手的历史!
16-18世纪,北美洲成为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争相殖民的地区。

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法国建立了新法兰西,西班牙建立了新西班牙。

因为分赃不均,英国和法国打起来了。

在英法七年战争期间,北美殖民地商人通过与法国、西班牙所属西印度群岛走私贸易获利巨大,促进了殖民地工商业发展。


国因为和法国之间的战争要借助于北美殖民地的人力和物力,只得容忍这种骚扰性分享。

英国获胜后,对北美殖民地严厉缉私、征收重税,颁布糖税法、印花税法、唐森德税法等法案,北美殖民地13州的革命者不干了,经过了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历史上曾经实行过“一国两制”。

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南方各州从非洲贩运了大批黑人奴隶,建立了奴隶制基础上的种植园经济。

美国的建国者们尽管提出了人人平等、自由的思想,但为了获得南方奴隶主阶级的支持,默认了奴隶制在南方存在的事实。

19世纪工业革命传到美国后,美国北部各州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急需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

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在双方力量相差无几的时候,北方的资产阶级采取了骚扰性分享的策略。

例如美国国会曾在1793年和1850年两次颁布针对跨州逃跑的奴隶追捕和归还的法案。

1850年的逃奴法案对于帮助或放任奴隶逃跑的人处罚尤其严酷。

这项法案遭到了北方自由州的强烈反对,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废奴主义者,甚至形成了转移黑奴从一个废奴主义者家庭到一个又一个废奴主义者家庭的“地下铁路”,许多北方自由州制定了关于人身自由的法律来阻碍联邦逃奴法案的执行。

同时,由于南方各州实行落后的奴隶制,使得北方各自由州成为新移民优先选择的目的地,以致北方自由州在国会和总统选举的优势按照人口规模日益强大。

1860年代表北方自由州资产阶级势力的林肯当选总统后,虽然承诺会继续实行逃奴法案,但南方奴隶主阶级再也不相信他的承诺了,断然宣布自组南方邦联政
府,脱离美利坚合众国。

此时,北方有23个州,面积占全国的3/4;人口2200万,是南方的2倍多:集中了全国工业生产的86%,铁路线的70%,银行资本的80%,以及97%的军火生产。

相比之下,南方参与叛乱的共有11个州,人口900万,其中还有300万是黑奴。

南北战争开战后,当南方军队里的黑奴纷纷投奔北方军队时,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战争很快就要以南方奴隶主的失败而告终了!
1898年,中国报刊刊登了时事漫画《时局图》。

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图中一个是熊,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是譬喻沙皇俄国;一个是犬,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是譬喻英国;一个是蛇,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是譬喻德国;一个是青蛙,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是譬喻法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是譬喻日本;一个是鹰,飞来分食,是譬喻美国。

这幅漫画刻画了列强瓜分中国以及美国骚扰性分享中国和列强的形象!
当时,欧洲列强及日本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等掠夺活动对于美国在华利益构成了直接威胁。

一旦中国遭到瓜分,分别成为各国统治的殖民地,美国对华贸易必然受到排斥,更谈不到进一步的发展了。

当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增长很快,1899年出口额比1895年增长了将近两倍。

美国实业界更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看作一个“潜在的市场”。

代表纺织业利益的《商报》1898年1月写道,中国为美国商业提供的可能性“简直是不可估量的”,它是潜在的“最大的世界市
场”。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其他列强夺取中国海港,划分势力范围时,美国和西班牙战争占据了它的全部力量,它抽不出身来参与在华争夺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活动。

等到战争结束,又很难插足了。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国家,军事力量比较薄弱,不能凭借武力来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斗。

但美国毕竟是骚扰性分享的高手,这次它要骚扰性分享世界几乎所有的大国!1899年和1900年,美国政府先后两次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照会。

要求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在美国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各个列强应同意美国“利益均沾”。

在中国没有势力范围的意大利完全同意美国的照会。

目睹晚清政府垂死挣扎,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有条件接受了美国的照会。

占据瓜分中国优势地位的俄国基本不同意美国的照会,但美国故意曲解俄国复照的内容,将俄国视为部分同意美国照会。

至于中国晚清政府,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人家根本就没问你同意不同意!就这样,美国利用骚扰式分享又一次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一步步壮大自己走上了全球称霸的道路!
美国海洋历史学家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在《海权论》中写道——谁控制了海洋,谁就统治了世界!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走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

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等十六个海峡。

这些海峡均为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可扼控舰船航行和缩短海上航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海权论》
是建立在传统全球化基础上的理论。

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了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

传统全球化使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陆地区则比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

“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再平衡, 带动中国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内陆地区的开发,力图改变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区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

如果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从东亚到西欧形成了便利快捷、四通八达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亚欧陆路大通道,客观上对美国独霸全球海上交通咽喉要道的重要性会产生不利影响。

甚至有可能造成陆地上的“上海合作组织”通过“一带一路”与海洋上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产生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并带来政治军事上的变化。

中国南海不是海上交通的洲际咽喉要道,对美国的全球海权控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美国在南海搅局只不过是一个海上大国要延缓扼制另一个陆地大国崛起,力图控制“一带一路”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以便继续维持世界霸主地位的骚扰性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