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对大脑的影响以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真相大揭秘!2024年最新科学发现揭示人类身体奥秘!

真相大揭秘!2024年最新科学发现揭示人类身体奥秘!1. 引言部分的内容:概述:在人类历史上,科学始终是一个推动进步和改变的力量。
2024年,正如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我们也迎来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科学发现。
这些最新的科学研究揭示了人类身体中隐藏的奥秘,为我们探索健康与长寿之谜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文将全面介绍这些最新发现,并对其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讲述。
首先,在"人类身体奥秘的探索"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细胞再生能力方面的新发现。
接下来,在"健康与长寿之谜解析"部分,我们将详细剖析科学家们对健康生活方式、DNA修复以及营养摄入和细胞更新平衡重要性的建议。
然后,在"心灵-身体互动机制揭秘"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情绪、冥想和内在信念对身体健康状态调控的影响。
最后,在"科技未来展望与应用前景展望"部分,我们将对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及生物打印技术的革命性影响进行分析与展望。
目的: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旨在全面揭示2024年最新科学发现对人类身体奥秘的探索。
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到这些最新发现对健康和长寿之谜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到心灵与身体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未来科技在医疗领域中的潜力。
我们相信,这些突破性发现将为人类创造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提供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2. 人类身体奥秘的探索:在对人类身体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关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细胞再生能力的新发现。
2.1 神经系统的新发现: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对于神经系统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科学家们发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传统上,我们认为信息仅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来传递,但现在我们知道这只是一部分真相。
实际上,神经元之间也可以通过化学信号进行交流,并且这种化学通信可能对人类认知和情绪具有重要影响。
冥想的可怕后果

冥想的可怕后果1、冥想会带来倦怠,空虚,甚至是恐惧的感觉。
弗洛丽安·露丝博士是南伦敦毛德斯雷医院的心理学家顾问,她组织了许多关于冥想的副作用的研究,并发现了很多不好的消息。
她报道过“失去人体”这种少见的案例——冥想者会感觉他们在影片中看着他们自己。
露丝说一些冥想者会因为“失去人体”而激发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其中包括倦怠,空虚,与现实截断,甚至是会感到恐惧。
这些冥想潜在的副作用在事先准备的时候很有必要有些了解,因为如果你在西方一些国家中被诊断出一些心理疾病,比如说抑郁或者焦躁,MBTC或许会成为你的治疗方式。
2、冥想会带来自我感知的变化,并造成损害。
冥想的主要关注点都跟随着布朗大学(BrownUniversity)的“黑夜”项目,这个项目记载了一些佛教徒中的冥想者被一些创伤记忆所攻击。
威洛比·布里顿教授带领着研究员和心理学家们研究着这个项目,并记录下了很多令人惊讶的存在在佛教徒中的问题,其中包括认知感、知觉、以及感觉上的失常,还有社会关系上的损伤以及自我感知的变化。
一个佛教徒僧人,ShinzenYoung把“黑夜”中的现象描述成“对空虚的不可逆的深入”以及“启迪的邪恶双生子”。
另外一个有这种感受并在冥想中受到伤害的人将这种练习的结果描述成“心理地狱”,还有另外一个人担心他受到了“永远的伤害”。
然而冥想专家表示这种极端副作用十分少见,只可能在冥想时间延长之后才会发生,比方说连续数周的静修营。
然而,这种信息也开启了对于冥想的一种新角度的看法,并正在导致这种浪潮的崩溃。
3、冥想会造成自信下降并使你一直消极,被控制,以及顺从。
在主流看来,冥想只是一种使人冷静下来并专注于自己的方式。
然而从根本上来说,冥想是佛教徒传统中用来获得对于尘世的理解,降低压力,以及审视自己内心和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
冥想必然能带来使人平静下来的好处——当人在需要冷静下来以及抵抗压力的时候。
然而,我们也有时候需要愤怒,悲伤,并决心去改变一些事。
正念冥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正念冥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这种压力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了冥想和正念练习,以寻求心灵与身体的平衡。
事实上,由于正念冥想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多重益处,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证实了它的好处。
正念冥想是什么?冥想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法,较为简单的形式是让人们专注于呼吸或者某个思想,并且尽可能地防止思维在大脑中进行过于频繁和紊乱。
通过专注于身体和思维的感觉,冥想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感官的感知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正念冥想是一种特殊的冥想,它强调对身体和思维的关注,能让人们在实践中增强自我意识,并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正念冥想作为一种受欢迎的疗法,是从佛教哲学中借鉴的一种方法,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
正念冥想的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正念冥想的益处有很多,它被证明对身体的健康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下面将介绍正念冥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1.提高免疫系统正念冥想的一项研究表明,冥想可以通过减轻压力和焦虑水平,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水平,并改善身体免疫防御能力。
这个发现尤其对于有免疫系统紊乱的人尤为重要。
2.应对身体疼痛正念冥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身体疼痛,例如头痛、胃痛、月经痛、腰疼等,可以减少人们对药物的依赖。
此外,冥想还可以调节疼痛相关物质的水平,从而改善身体感觉。
3.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念冥想的另一个重要益处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冥想可以降低血压、降低心率,并改善心血管功能。
大多数冥想训练方案强调了一种无创的方法,这既增加了锻炼的可接受性,又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动力,帮助他们挑战自己。
4.控制情绪情绪控制是正念冥想最令人熟知的益处之一。
调查发现,情绪紊乱、沮丧、压力等可以从正念冥想中受益,人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进行自我调节,同时可以通过冥想增强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同情心,提高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
早晨冥想的好处

早晨冥想的好处早晨,当太阳刚刚升起,静谧的时刻。
不少人会选择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学习、家务等等,然而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中,我们是否应该给自己留一些时间,静下心来,进行一次早晨冥想呢?早晨冥想,可以带给我们许多好处,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下。
1. 促进身心放松早晨冥想是一种定期的、自愿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当我们坐下来,专注于呼吸或其他冥想方法时,我们可以渐渐地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在这个放松的过程中,我们的神经系统也会得到休息和恢复。
研究显示,冥想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 增强专注力和注意力早晨冥想对于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非常有效。
当我们花时间冥想,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或其他对象上时,我们会培养专注力,从而改善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的注意力。
冥想可以训练我们的大脑,使其更加敏锐、集中,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任务。
3. 提升情绪和积极性早晨冥想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情绪和积极性。
在冥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会观察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通过冥想,我们可以培养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冥想可以激发我们内在的能量和乐观的情绪,使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每一天的起点。
4. 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早晨冥想是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有效方式。
当我们坐下来冥想时,我们会体验到内在的宁静,并开始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观察和思考。
通过冥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目标,并逐渐形成自己真实的自我认知。
这种自我觉察和认知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决策和规划未来的道路。
5. 增加创造力和洞察力早晨冥想对于增加创造力和洞察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冥想,我们可以让自己与外界的干扰隔离,进入一个安静的思维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问题,灵感也会更容易涌现出来。
冥想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洞察力,看到问题的本质和更多的可能性,从而以更加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早晨冥想对于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有着明显的好处。
冥想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

冥想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冥想的原理冥想是一种通过训练注意力和意识的技术,旨在提高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冥想的原理可以概括如下:1.注意力的训练:冥想通过专注于呼吸、身体感受或特定的对象来训练注意力。
通过锻炼注意力,冥想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焦虑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2.意识的觉察:冥想通过觉察当前的感受、思维和情绪来增强个人的意识。
通过提高意识的觉察水平,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
3.内观和接纳:冥想鼓励人们观察内在的感受和情绪,并以接纳的态度面对它们。
通过内观和接纳,冥想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对痛苦和困难的抗拒,从而带来更多的内在平静和满足感。
冥想的应用冥想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在个人生活、职场和健康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冥想应用:1.压力管理:冥想被广泛用于减轻压力和焦虑。
通过冥想,人们可以放松身体和思维,减少压力反应,提高逆境应对能力。
2.注意力训练: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
通过锻炼注意力,人们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提高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3.情绪调节: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通过冥想,人们可以培养平静、喜悦和爱的心态,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4.自我意识: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维、信念和价值观。
通过提高自我意识,人们可以更好地与自己的内在需求和目标保持一致。
5.身心健康:冥想可以促进身心健康。
通过冥想,人们可以减少身体上的疼痛和不适,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
6.提高幸福感:冥想可以帮助人们培养正面情感和幸福感。
通过冥想,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当前的经验,感恩生活中的美好,提高生活满意度。
冥想的技巧和方法冥想有许多不同的技巧和方法,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冥想技巧和方法:1.坐姿冥想: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在舒服的椅子上,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或特定的感觉或想法。
2.行走冥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缓慢地行走,并专注于脚步的感觉、呼吸和周围的环境。
正念冥想对心理健康的益处及其机制

正念冥想对心理健康的益处及其机制正念冥想是一种传统的佛教修行方法,在现代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领域。
通过对注意力的集中和觉知的训练,正念冥想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缓解抑郁和壓力,提升自我意识和内心平静感,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正念冥想的概念、机制和益处,并提供一些冥想练习方法。
一、正念冥想的概念和机制正念冥想,是一种基于觉知和注意力的冥想技术,其目的是通过觉察自己的当下体验,提高个人对内心和外在世界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同时训练自己主动应对和转化负面情绪和想法的能力。
正念冥想的机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正念冥想在人体生理上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影响。
冥想可以减少身体的压力激素分泌,增强免疫力;同时,冥想还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的活跃,提高认知和记忆功能,并且增大大脑皮质和颞叶的灰质体积,减少大脑功能退化风险。
其次,正念冥想还可以在心理上对个体产生积极影响。
正念冥想可以打破“以往、现在、未来”,过去和未来常常会导致我们对于自己情况的猜测、判断以及难以控制的情绪波动,而正念冥想可以让人将注意力回到现在和此时此地,减轻焦虑和内心痛苦。
正念冥想通过让人意识到身体内在细节的变化,提高人们对自身情绪和想法的觉察度,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缓解紧张感和焦虑感。
二、正念冥想的益处1.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和工作效率正念冥想是一种通过提高个体注意力水平、减少注意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的技术。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各种社交媒体、电子设备、广告等不相关信息的干扰,导致思考难以集中和效率低下。
而通过正念冥想的训练,可以帮助个体减少分心、增强集中力,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的压力和挑战,提高工作效率。
2.减轻焦虑和抑郁正念冥想可以提高个体对自身情绪和想法的觉察度,帮助个人更好地体会和理解自己的内在情绪波动,并通过理智的思考和调节情绪得到缓解。
专业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正念冥想可以帮助个体减轻抑郁和焦虑情绪,增强心理韧性,提升抗压能力。
最新研究表明:冥想对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有多大?

最新研究表明:冥想对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有多大?1. 引言1.1 概述冥想作为一种古老的心灵修炼方法,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通过冥想可以达到身心平衡、提升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进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深入认识,许多最新研究也在探索冥想对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结果。
1.2 研究背景过去几十年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抑郁、焦虑、压力等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疾病呈逐年增长之势,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手段成为亟待解决的任务。
冥想作为一种深入内省的精神实践方式,在东方文化中源远流长。
近年来,西方世界也开始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并将其应用到心理健康管理中。
冥想通过让人们关注当下、观察自身体验、减少负面思维等方式,被认为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分析,探讨冥想对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并进一步总结其在特定人群中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未来冥想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并探讨冥想在心理健康领域中潜在的应用价值。
通过这些深入分析和总结,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冥想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2. 冥想对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2.1 冥想的定义与形式: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意识和调节呼吸来实现身心放松和内在平静的训练方法。
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包括正念冥想、传统冥想、瑜伽冥想等。
无论形式如何,冥想都强调个体内省和自我观察,并通过控制思维活动来达到情绪稳定和内心平衡。
2.2 冥想对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冥想具有积极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能力。
首先,冥想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通过培养注意力集中和正念态度,冥想使人们能够觉察并接受当前经验,从而减少负面情绪和思维干扰。
其次,冥想有助于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接纳程度。
正念冥想的心理益处

正念冥想的心理益处正念冥想是一种古老的修行方法,通过集中注意力和觉察当下的体验,帮助人们培养内心平静、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正念冥想对心理健康的益处,并将其纳入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探讨正念冥想对心理健康的益处,并介绍如何进行正念冥想。
1. 减轻压力和焦虑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焦虑,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经济压力等。
正念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
通过集中注意力于呼吸、身体感受或者环境声音等,人们可以暂时抛开烦恼和担忧,让自己进入一个平静的状态。
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正念冥想的人更容易应对压力和焦虑,提高情绪稳定性。
2. 增强专注力和注意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
正念冥想可以帮助人们训练专注力和注意力。
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或者其他感官体验上,人们可以提高对当下的觉察度,减少分散注意力的情况发生。
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正念冥想的人在任务执行和学习方面表现更好,能够更好地抵抗干扰和提高工作效率。
3. 增进自我意识和自我接纳正念冥想强调对当下的觉察和接纳,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通过观察内心的感受、情绪和思维,人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并接纳其中的各种体验。
这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接纳的培养有助于提高自尊、增强自信,并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4. 培养积极情绪和幸福感正念冥想可以帮助人们培养积极情绪和增加幸福感。
通过觉察当下的体验,人们可以更加关注积极的方面,如感激、喜悦和满足感。
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正念冥想的人更容易体验到积极情绪,提高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5. 改善睡眠质量睡眠问题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很多人都面临着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等问题。
正念冥想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少思绪的干扰,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进行正念冥想,人们可以让自己进入一个平静的状态,减少焦虑和压力对睡眠的影响。
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正念冥想的人睡眠质量更好,更容易入睡和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32卷 05期 V OL.32 No.056专 论FEATURES引言冥想(Meditation )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印度的吠陀经,公元前6世纪~5世纪的印度佛教和中国道教对冥想的形式有了新的发展,西方一些国家在公元3世纪发展了冥想技术。
现代的冥想技术早已脱离宗教的范畴,近年来作为一种补充和替代疗法(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herapy )在心理学和临床医学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冥想的定义并不统一,在神经科学和临床科学中所指的冥想通常被认为是一套多样化的需要特异性的、明确的注意力参与的心智锻炼方法[1]。
冥想的练习形式也有很多种,在这里本研究把包括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 )、超越冥想(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瑜伽、气功、太极等在内的众多心智练习方式都归为冥想的范畴。
关于冥想的分类方法,Lutz 等[2]依据冥想活动中练习者是否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具体物事上把冥想分为“专注式”(Focused Attention )冥想和“开放式”收稿日期:2017-02-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61302035)。
通讯作者:耿新玲,讲师。
通讯作者邮箱:gengxl@冥想对大脑的影响以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Effect of Meditation on the Brain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Meditation in Clinical Medicine[摘 要] 利用脑电图、MRI 技术等现代技术观察冥想活动中的脑电活动及冥想对脑结构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
冥想练习对人心理和生理状态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近年来已成为一种主流的补充和替代疗法,在心理学和临床医学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对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疼痛等慢性病的预防和预后均有疗效,对阿尔兹海默征、癫痫、焦虑、抑郁等神经系统和精神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改善免疫系统功能,提高端粒酶活性,对大脑的可塑性也有积极的影响和改变。
本文着重介绍冥想对大脑的影响以及在临床医学中的一些应用进展。
[关键词] 脑电图;磁共振成像技术;冥想;临床医学;脑结构Abstract: Modern technology such as electroencephalogram, MRI technology have been used to observe the activity of 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 when one is under meditation condition and to predict the possible long-term effects of meditation on the brain structure. Meditation is a broad variety of mind-training practices that has benefits to people’s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atus. Recently, i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psychology and clinical medicine as a main type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herapy. Medita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and prognosis of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hypertens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hronic pain, postoperative depression, etc. It is also proved that meditation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Alzheimer’s symptoms, epilepsy, anxiety, depression and other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Meditation helps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immune system, increase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als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brain plasticit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meditation in clinical medicine fields.Key words: electroencephalogra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ology; meditation; clinical medicine; brain structure[中图分类号] R459.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17.05.002[文章编号] 1674-1633(2017)05-0006-05曹凯娜a ,耿新玲b首都医科大学 a.临床医学院;b.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69CAO Kai-na a , GENG Xin-ling ba.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b.Schoo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69, China专 论FEATURES(Open Monitoring)冥想,Travis等[3]则提出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将超越冥想单独归为一类。
由于冥想这种复杂的精神活动涉及人体多个感官与系统,包括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能对人体产生从生理到心理的各种影响,应用广泛。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支持多种冥想训练对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失眠等疾病的缓解作用,其作为减轻压力、调节情绪、缓解疼痛的一种替代疗法在很多临床机构中被广泛采用。
Herron等[4]研究表明通过冥想练习可以节约28%的高花费(High-Cost)疾病的医疗成本,仅对普通感冒来说,有研究表明冥想练习可以降低70%的医疗支出,而中等强度的锻炼才能降低36%的医疗支出[5]。
冥想在心理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冥想训练能很好地提高个体注意力、觉知敏感性和情绪的调节能力。
目前冥想已与心理学相关理论结合产生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辩证行为疗法、创伤治疗等。
关于各类疗法的具体流程和特点以及在心理学上的广泛应用,国内已有详尽的总结,在此不再赘述[6-9]。
本文着重介绍冥想对大脑的影响以及在临床医学中的一些应用进展。
1 冥想对大脑的影响冥想对人体产生的多种正面影响近年来吸引了许多学者涉足其中,研究其具体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多利用脑电图、磁共振成像技术等现代技术观察冥想活动中的脑电活动及冥想对脑结构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大脑皮层在冥想过程中会产生特定的电信号,进行不同流派的冥想时脑电波信号产生位置也有差异,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比较不同冥想的功效,同时也对今后的研究在实验方法的选择上有一定参考作用。
在此方面,目前国内已有较完善的中文综述[10]。
脑电图是一项通过记录头皮电信号来测量大脑皮层活动的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脑机制的研究。
研究发现,冥想过程中可释放特定的脑信号。
α波是在清醒状态下于头后部出现的频率在8~13 Hz的脑电波,一般在闭目放松时出现,在有视觉刺激和注意时消失或减弱。
θ波是频率在4~8 Hz之间的脑电波。
通常出现在人深度放松、浅睡眠、沉思和潜意识状态时。
此时个体易受暗示,创造力、灵感突发、富于直觉,学习、记忆效率提高。
γ波频率在35 Hz 以上,与记忆、整体思考等有关。
冥想训练者的脑电图显示多种练习方式可使大脑α波、θ波强度和相干性增强,其中α波被认为与降低焦虑水平,提升认知、记忆回溯能力有关;θ波则与短期记忆,减轻负面情绪有关[11-12]。
不同类别的冥想训练其脑电波特征不同,如专注式冥想β波(与认知能力、情绪调节有关)和γ波(与感知能力、短期记忆有关)强度增强,开放式冥想特点为高强度额叶θ波,超越式冥想则主要表现为高强度额叶α波[3,10-12]。
近年来,关于冥想的磁共振研究逐渐增多,它们分别从功能和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冥想的脑机制。
其中,脑功能的研究发现冥想和特定脑区(如前额叶、扣带回等)的激活模式或激活模式的变化有关。
脑结构的研究发现,冥想与注意、学习、记忆和情绪等相关脑区(脑岛、海马、扣带回、前额叶等)皮层厚度或灰质密度变化有关。
基于fMRI或MRI技术的研究表明[13-14]冥想可使前扣带回、顶颞连接部、小脑区域脑灰质密度增加,大脑皮层增厚,产生变化的区域与学习、情感、记忆相关。
Fox等[15]采用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法显示,冥想训练者大脑的八个区域会持续发生改变,包括大脑皮质额侧(与元认知相关)、感觉皮质(与感觉和本体感知相关)、海马(与记忆强化与整理有关)、前部及中部扣带回和眶额皮质(与情感调节有关)、上纵束和胼胝体(与大脑半球间及内部联系有关)。
这些改变部位提示了冥想对练习者一系列正面功效的原因和机制。
2 冥想在慢性疾病和疾病预后中的应用冥想对于很多慢性疾病都有明显缓解作用,广泛进行的正念减压疗法创立之初的目的即为缓解慢性疼痛病人的负性情绪及精神压力。
后来更多的研究表明冥想训练不仅能减轻慢性病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预后治疗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Jeitler等[16]研究了正念冥想对慢性颈椎病的影响,实验中把进行冥想训练的慢性颈椎痛患者与进行针对性颈椎恢复锻炼的患者进行了比较。
冥想训练的方式主要是静坐禅定、聚焦注意力等,而对照组采用的是一套针对慢性颈痛的自我保健疗法(包括肌肉的拉伸、耐受力锻炼和关节的伸展)。
冥想对患者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试验组患者的颈部肌肉紧张度下降,其次患者的心态和疼痛相关性焦虑较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改善。
此外,有研究显示正念冥想对于高血压也有一定的作用。
Roche和Hesse[17]比较了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分别进行了3个月26次瑜伽冥想和不采取措施后在血压、焦虑程度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