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论中国海军建设的重要性

论中国海军建设的重要性

论中国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作者:刘广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3期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海上安全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其安全形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权益之争愈演愈烈,突出的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菲黄岩岛对峙,以及中越的南沙岛屿争端;二是全球性海盗和武装截船犯罪日益猖獗,如索马里、加勒比等海域海盗问题突出。

这两个问题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都是涉及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中国;海军;建设从2012年开始,中国周边海上争端呈现出较强的对抗性。

黄岩岛对峙持续的时间长,而钓鱼岛争端的激烈程度也达到了历史新高点,日本试图将钓鱼岛“国有化”。

海上争端的发生具有必然性,随着中国实力和国家利益的扩展,中国海上力量的加速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2010年,国家海洋局发布《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指出要维护中国在全球的海洋权益,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同时形成海洋防卫战略和海洋科技战略。

但是目前,中国在海洋安全战略方面,与美国、日本等海洋强国相比,不足之处:1我国没有专门海上安全方面的法律美国、日本等海洋强国非常重视海洋立法,从法律上建立海洋安全机制。

在中国现行的海洋立法中,海洋区域的军事利用、海洋军事行动等海洋安全方面的内容仍是空白。

这些空白让外国军用舰机在我国管辖海域的非法军事活动变得肆无忌惮。

2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海上执法力量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海洋开发的深入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的增加,外国船只进入我国管辖海域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因此我国应建立一只统一的准军事性执力量,整合现有执法队伍,提高海上执法效率,加大海上执法力度,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结合上述,我国的海上安全形势严峻,我国应以一些海上强国为鉴,整合各方面资源,从各个方面有效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迫切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一场新的军事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2019第11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大全

2019第11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大全

2019第11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大全被称为“海上不到翁”的浮标属于()。

A、锚泊浮标B、漂流浮标C、潜标D、沿岸标正确答案:A有些海底热液体系产生的烟囱状喷口为黄色,称之为黄烟囱,其主要成分为()。

A、自然硫B、硫化物C、金D、雄黄正确答案:A由中船重工714研究所设计的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卡通形象是。

A、蛟蛟B、海龙C、龙龙D、蓝蓝正确答案: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下考古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2007年广东阳江沉船()的打捞,在国际水下考古学界率先采用沉箱整体打捞技术,堪称近海沉船考古的一次创举。

A、“南海1号”B、“南澳I号”C、“碗礁I号”D、“三道岗沉船”正确答案:A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该下潜深度是()米。

A、5780B、6054C、7062D、8130正确答案:C()有着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水平,素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之称。

A、大型海藻场B、珊瑚礁生态系统C、红树林沼泽D、热液口区正确答案:B有“石油湖”之称的海湾是指()A、孟加拉湾B、墨西哥湾C、几内亚湾D、波斯湾正确答案:D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A、鱼类B、爬行动物C、哺乳动物D、两栖动物正确答案:C2008年,国务院批准印发(),这是我国首次发布海洋领域总体规划,是海洋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A、《海洋微塑料研讨会倡议》B、《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C、《全国海洋开发规划》D、《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正确答案:D1984年4月19日,()调查船完成我国首次通信卫星试验任务。

A、“向阳红05”号B、“曙光05”号C、“向阳红10”号D、“曙光10”号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划分原则,沿海国领海外面是()。

A、公海B、专属经济区C、毗连区D、大陆架正确答案:C我国最南端的国土在()。

论中国海上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新编版)

论中国海上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新编版)

论中国海上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论中国海上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新编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海上安全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其安全形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权益之争愈演愈烈,突出的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菲黄岩岛对峙,以及中越的南沙岛屿争端;二是全球性海盗和武装截船犯罪日益猖獗,如索马里、加勒比等海域海盗问题突出。

这两个问题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都是涉及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大问题。

从2012年开始,中国周边海上争端呈现出较强的对抗性。

黄岩岛对峙持续的时间长,而钓鱼岛争端的激烈程度也达到了历史新高点,日本试图将钓鱼岛“国有化”,而中国则抓住时机,推动了对钓鱼岛的实际管理。

截至2012年11月底,仅中国海监船该年度进入钓鱼岛12海里内执法就多达34次;12月,中国海监飞机首次抵达钓鱼岛领空,开启了对钓鱼岛的海空立体巡航,维权力度从未如此强硬。

在黄岩岛对峙中,中菲两国执法船只近身对抗,这种直接的、地理空间上的据点对峙,大大增加了冲突升级的概率。

其结果是,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在黄岩岛海域的攻防转换,获得了对岛礁及其附属海域的实际控制权,致使菲律宾在中沙群岛遭受了近年来最大的挫败。

还有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中日两国间进行和平合作的最大障碍。

国家海洋局发布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国家海洋局发布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 海洋赤潮和绿潮灾害有所减轻,重大海 上溢油灾害影响严重 海洋赤潮、绿潮灾害有所减轻,全海域发 现赤潮69次,累计面积10892平方千米;赤潮发 现次数与2009年基本持平,累计面积减少3208 平方千米;赤潮高发期集中在5 6月份,多发 区主要集中在东海近岸海域;赤潮发现次数和累 计面积低于近5年平均值。绿潮(浒苔)最大分 布面积比2009年减少约50%,实际覆盖面积减 少约75%,灾害明显减轻。海上溢油事故风险加 剧,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石油储备库输油管 道爆炸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入海,事故邻近海域和 部分敏感功能区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 ☆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 维持稳定。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 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以上,可满足各类海 域使用的水质要求;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保 持良好;近岸海域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水平与 “十五”期间基本持平;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主要仍处于健康与亚健康状态;海洋保护区、海 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总体良好,海水增 养殖区环境基本满足养殖活动要求,海洋倾倒区 和油气区环境总体稳定,未因倾倒活动或油气开 发活动产生明显环境影响;入海排污口主要超标 排放物质超标率近年呈下降趋势,但主要河流携 带入海的污染物量仍然较大,江河携带污染物入 海和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仍是影响我国近岸海域 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海洋赤潮灾害发生次数及 面积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海洋溢油事故风险升 高。近岸局部海域仍受到陆源排污、环境灾害和 生境破坏等影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 任重而道远。
■ 国家海洋局发布《2010年中国
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5月13日,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 会,发布《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010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较好水 平,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海域使用 要求,赤潮和绿潮灾害有所减轻,但江河污染物 入海量增加,溢油等突发环境事故灾害对海洋生 态环境的损害严重。近岸局部海域富营养化、海 洋环境灾害频发和海岸带生境破坏是影响我国海 洋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 ☆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近岸局部海域 污染加重 2010年,我国管辖海域的海水质量状况总 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 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但尚有4.8万平方 千米的近岸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近岸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各项监测指标符合第 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在91%以 上。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总体处于健康和亚健 康状态,局部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生 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变化较大,生态服务功 能受损。 ☆ 海洋功能区环境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 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海域使 用要求。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主要保 护对象或保护目标基本保持稳定;海水浴场、滨 海旅游度假区的娱乐用海功能正常发挥;海水增 养殖区环境基本满足养殖活动要求;海洋倾倒区 环境基本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油气开发活动未 对邻近海域海洋功能造成影响。 ☆入海排污口总体排海洋热点纵横

2010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2010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前一斤 卖 到6 左右 。价高 、 路好 , 元 销
养殖户们 的干劲很足 。 目前 , 澳 的龙 须菜 大部 分都被 南 中国 内地 的琼 脂 厂商 收购 , 中, 其 福 建 和广 东 的厂 商 最多 。到 目前 为 止 , 这些厂商已经在南澳 收购 了近 2 t 万 龙
同 时 ,园 区 内 还 发 展 上 林 下 鱼 、
3 0
前, 苗价 涨到 l 5元 , 左右 , 尾 地震后
继 续 上 涨 , 今 年 4月 2 l 到 3 E已经 涨 到
现 代 渔 业 信 息
达3 万多 亩 , 是广 东省 最 大 的龙须 菜 养 殖基 地 , 县龙 须 菜 的品质 、亩产 该
第2卷 第6 6 期
场 的建设 和管理今 年 刚起 步 , 该项 工 作技 术 要求 高 、 理难 度 大 , 管 是一 项 全新 的考验 和挑 战 , 必须 以主人翁 的
1 3 , 西 北海 市 水 产 品 出 口 -月 广 1 万 t 货 值 44 6 万 美 元 , 别 同 . 1 、 8. 5 分 比增 长 1.%和 4 %。其 中,冻 罗 非 7 6 6
箱 可 养 成 鱼 3 0 00 0 ,按 2 00 0 5 0 斤 . 5 元 / 计算 , 是 1 多万元 ” 这 么大 斤 就 0 , 的养殖 密度怎么 能满足鱼类 的水 质和 饵料需求 呢?基地 负责人介绍说 , 网 “
业。
度对其 出口3 9.t 同比下降 7 %; 3 4 4, . 1
对俄罗斯 、 墨西哥分别出 口 1 3 .t 97 和 5 1 9 .t 分别 同比增长 1 倍和 2 。 03 , 2 . 8 倍
于 讯 摘 编
箱养殖 的最大优 点就在于可 以实现高

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特辟规范专场

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特辟规范专场
“ 讨 海 工规 范 、 准 的 应 用 与走 向” 一主 题 与会 议 代 表进 行 交 流和 互 动 。 研 标 这
连 重工 ・ 重 集 团有 限公 司 、 东 中华造 船 ( 团 ) 限公 司、 起 沪 集 有 中远 船 务 工程 集 团有 限公 司 、 海振 华 重 工 上 ( 团 ) 份 有 限公 司 、 苏熔 盛 重工 集 团有 限公 司、 国船 舶 及 海 洋 .程 设 计 研 究 院等 单 位 的 专 家 , 集 股 江 中 Y - 围绕



3 。期
吊具 连 接 部 件 等 影 响 装 卸 作 业 安 全 的 重 点 部 位 及 通 、 意见 统 一 、 一人 指 挥 ”的原 则 , 般 情 况 下宜 指 一
部件进行检查 。
() 4 检查 并 选 择 正确 的工 属 具辅 助 装 卸 作业 。 对特 殊箱 型 及 重 大件 货 物 等 非 常规 货 物 而 言 , 常规 属具 进 行 辅 助作 业 。 类 工 属具 包 括 钢 丝绳 、 这 吊索 、
套环 、 卸扣 、 撑杆等 , 他们直接与货物连接并承担货 员的指挥信号 , 切不可存有麻痹大意 、 投机侥幸 、 贪
物的 吊运 负 荷 ;因此 , 所 选 用 的工 属 具 进行 安 全 多全 。首先 , 选择 的工 属 具必 须 正 确, 主要 指 能 方便 连 接 、 足安 全 负 荷要 求 以及 在 满
卸 ; 次 , 据 相 关 的技 术 性 能 标 准对 所 选 工 属 具 中严 格 监督 控 制 , 其 根 事后 及 时总 结 完善 ” 的做法 , 照 参 及 进 行 仔 细检 查 , 保 其起 重 负 载 满 足货 物 装 卸 的安 相 关 的科 学 管理 理 念 和 先进 操 作 方 法 , 时调 整 安 确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内容简介发布时间:2010-6-23《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分别以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和海洋政策与海洋管理等五大部分,全面总结和分析了中国海洋发展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海洋事业发展的形势和现状、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一部分: 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该部分从国际、地区、国内三个层面,介绍并分析海洋的发展进程、热点问题等。

在全球范围内,海洋发展的趋势是国际社会将加强和改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的海洋规划的实施,遏制海洋资源衰竭和生态健康状况恶化,开拓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国家层面,海洋发展的趋势是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海洋和海岸带综合管理机制,以整合各行业、各部门的涉海规划和活动,实现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和海岸带管理。

中国海洋的发展与周边海洋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生态等方面联系紧密。

2009年,中国与海上周边地区既存在经济依存度增大、利于海上局势稳定,同时也面临一些周边国家争夺海洋权益和外部势力介入的挑战,周边海洋开发活动所引发的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凸显。

中国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快速发展中的沿海大国。

发展海洋事业是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战略任务。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腾飞、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进步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陆东部沿海地区11个省级行政区划,用约占全国12.4%土地面积承载着约占全国36%的人口。

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担负着拉动全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重任,也面临着环境、生态和自然资源的压力与挑战。

中国海洋事业和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极大地依赖于转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开发利用模式。

第二部分: 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国际海洋法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海洋开发程度的加深而发展。

国际社会积极实践《公约》,促进了《公约》的普遍性。

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0年,沿海各地区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不断推进海洋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海洋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据初步核算,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8 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

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 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 069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2 06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 1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 258亿元。

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

据测算,2010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 35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80万人。

图 1 2001年-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三、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2010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

其中,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15 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6 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如下:图 2 2010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海洋油气业我国继续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多个油气田陆续投产,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 000万吨。

海洋油气业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 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

——海洋电力业海洋风电陆续进入规模开发阶段,海洋电力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增加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1%。

——海洋生物医药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有力实施,海洋生物医药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全年实现增加值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

——海洋船舶工业我国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 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海水利用业我国海水淡化能力不断增强,海水直接利用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海水利用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报告的第一部分为“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

该部分从国际、地区、国内三个层面,介绍并分析海洋的发展进程、热点问题等。

2009年,中国与海上周边地区既存在经济依存度增大、利于海上局势稳定,同时也面临一些周边国家争夺海洋权益和外部势力介入的挑战,周边海洋开发活动所引发的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凸显。

报告的第二部分为“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

当前国际海洋法实践的重点领域之一是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确定问题。

中国等国家倡议并在第18届缔约国大会上通过的关于200海里外大陆架“初步信息”的决议,为促进大陆架制度的实践做出了贡献。

2009年5月11日,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中国关于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初步信息,向世界郑重宣示了我国在东海等周边海域的海洋权利。

对日本所提冲之鸟礁划界案、越南和马来西亚所提南海划界案及时采取反制措施。

南海低敏感领域合作成效显著。

中国的海洋法律制度在2009年又实现重大突破,出台了《海岛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在2009年12月26日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这部法律共6章52条,设置了海岛保护规划制度、海岛生态保护制度、无居民海岛权属制度、特殊用途海岛保护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五项制度,明确赋予了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在保护和开发利用海岛工作中的职责。

《海岛保护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海岛的管理、保护和开发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报告的第三部分是“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

中国海洋经济总体呈现出稳定向好的发展势头。

2009年我国的海洋生产总值跃升为31964亿元, 比上年增长8.6%。

海洋生产总值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9.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5%。

海洋产业增加值18742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3222亿元。

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27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人员52万人。

2001年至2009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6.12%, 远远高出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

2005年至2009年,年均新增就业人员232万。

中国的海洋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继续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中国海洋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编制出版了我国首部海洋医药权威典籍—《中华海洋本草》,对外发布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海洋”(iocean)信息服务系统数字公众版,这些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报告的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别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和“海洋政
策与海洋管理”。

其中提到,海洋问题历来是国家战略问题,加强海洋战略研究事关海洋事业长远发展大局。

中国尚未形成系统、完善、成文的海洋总体战略,但对海洋战略的研究探讨工作一直在进行之中。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深刻分析国内外海洋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完成了2020年中国海洋发展的战略研究报告。

其基本思想是: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国际海洋事务发展新动向,树立海洋发展全球观。

报告提出了海洋发展的中长期工作指导方
针: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积极开拓海洋发展新空间;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努力保障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坚决捍卫国家海洋权利和利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