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合集下载

人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人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内战的预感》达利
向日葵(油画,1888年)梵·高(荷兰)
星月夜(油画,1889年)梵·高(荷兰)
说唱俑(雕塑)
涂鸦
•美术家在意象作品中往往采用了夸 张、变形、重组等手法,将艺术家主 观能动性调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 而且还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 情感、观念和意识。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油画,1953年)
培根(英国)
一种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的角度;
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肖像 (油画,1650年)委拉斯凯兹(西班牙)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油现的意图的角度。
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 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 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 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 写照.
美术作品并不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 “如实再现”,而是重在表达艺术 家主观的精神世界。
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情感、感受、观念、 理念和审美理想。
看到这张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死亡
《呐喊》蒙克 (挪威)
恐怖
痛苦

寂 寞
消 极
骷髅般神经质的人 物,痉挛、冲突和血 红般让人感到不安和 紧张。
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蒙克
具象艺术
1,视觉的真实性,客观性 2,艺术的典型性 3,情节性,叙事性
意象艺术
1、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里的真实。 2、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3、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蒙克的母亲劳拉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死後 小蒙克由父亲克里斯蒂安·蒙克单独抚养。蒙克的父 亲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 深蒂固的恐惧,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蒙克的一 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 也体弱多病。蒙克的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安德烈结 过婚,但在婚礼後不过数月也死了。

高中美术说课稿:《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高中美术说课稿:《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高中美术说课稿:《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本课主要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2、教学重点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3、教学难点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二、教法设计课件图片展示、讲授、练习三、学法:鉴赏课本、观察、思维、想象四、教学过程1、导入:美术作品并非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再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在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并已成为艺术家关注的重点。

教师活动:(1)展示作品《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2)提出问题:找出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1)讨论(2)回答师生总结:这是两件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引出课题并板书:)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2、什么是意象艺术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这句话从意象艺术的一个极端方面来解释意象艺术的,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意象艺术的作品往往是怪异的。

这样解释主要是为了打消一般人因为习惯于具象艺术的真实性而对意象艺术产生的不理解和排斥心理。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近意象艺术公开课课件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近意象艺术公开课课件
美术作品中的“意象”呢?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走进意象艺术
初探感知: 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鹌鹑图》中国画 朱耷(清)
《水仙鹌鹑图》中国画 赵佶(宋)
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 艺术形象怪异?
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还可以 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朱耷是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表现客观世界 的? “我想” 表现的意图的角度(自己的主观意识)
《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肖像》
《被牛肉片包围这的肖像》培根
练习巩固: “我想” 表现的意图的角度(自己的主观意识)
思考:你认为意想艺术作品真实吗?为什么?
达·芬奇 《蒙娜丽莎》
马蒂斯 《马蒂斯夫人像》
《希阿岛的屠杀》 德拉克罗瓦
问:你是否认为意象 艺术比具象艺术更有 表现力?为什么?
《格尔尼卡》毕加索

诗 :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 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 有个性的梅。营造出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就是作者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深入探讨: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分组讨论)
“我”感觉到的

呐 喊
样子

蒙 来表现世界





《内战的预感》达利 超现实主义画派
"我想"表现的 意图的角度
(பைடு நூலகம்己的主观意识)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意象艺术:
1.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2.艺术家按照“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美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意象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美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意象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出示西方写实油画作品和中国写意油画,教师问学生喜欢哪一组?学生回答。

提问为什么喜欢?因为“像”,引入“意象艺术”。

2、教师对他们的对话进行分析,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名叫《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的代表作。

第一个学生把“像不像”当成了判断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因为他不太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

用“像不像”去评判作品也是很多人存在的审美误区。

第二个同学只说出了表象,也没能真正理解意象艺术。

《马蒂斯夫人像》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画家在对着模特写生时,加入了自己对画面构图的设计,对人物的理解,对色彩的运用,而不是对客观对象机械的照搬。

头像背景冷暖色块的对比,脸部的色彩组合,大红的上衣,特别是脸部中间那道绿颜色,起到了重要的平衡画面效果。

这与《蒙娜丽莎》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

《蒙娜丽莎》是具象作品,严谨的技法、柔美的画面,写实的人物。

《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作品,用笔大胆、奔放、狂野,色彩绚丽。

展现给观众视觉的冲ft和丰富的想象。

[设计意图]创设人物对话情景,直入主题。

并运用PPT 课件中的图片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参与思考,更直观的认识、了解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导入本节课的课题:走进意象艺术。

4,导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二)预习展示和探究新知1、什么是意象艺术?“意象”有“意念之象”或者说“意念之象”是艺术家所感到的或想象的要表达的事物。

和“实像”是相对而言的。

让学生欣赏本课的《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么叫意象艺术。

意象艺术是对物象加以简略,对其富有表现的因素容纳作者的思想,形成概括的艺术形象。

让学生试述实景和作品的不同,以及对作品作出初步评价。

2、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让学生了解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表现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枯木怪石 中国画 苏轼(宋)
观此图:枯木用笔迅疾、取势不惑,画心枯淡盘旋,墨色变 化多端。运用书法之笔法,飞白为石,楷行为竹,随手拈来,自 成一格。作为艺术家,苏轼在绘画上不落前人之窠臼,不拘古人 之绳墨,强调表现自我,有所创新。倡导“士夫画”,批评院体 之匠气。强调神韵,不拘形似,真诚抒发胸中意趣。再观共文、 其书、其人,诚然如是。
二、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 所谓“意象”是与“实象”相对而言的,即不是艺 术家客观描摹现实的再现性形象, 而是“意” 中之 象,是由艺术家的感觉、想象和表现意图所呈现出 来的形象。
二、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一种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 表现世界的角度
一种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 角度。
• 正因为该画带有象征性而费解。我们从画面中看不出画家对 题目所做的回答。这幅画只是高更带着梦幻和热情所画,画 完之后,“当他梦醒时,他觉得面对画幅‘看到’了他所要 画的构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句 话就成这幅画的标题(引自朱伯雄编著《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 典》,浙江文艺出版社,第675页。)只能说这幅具有一定宗 教意境的绘画,实际上是高更对塔希提岛人生活印象的总结, 但作者自己所说的“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的体 验过的悲伤之情”,是可以从中感到的。
• 内战的预感 油画 1936年 达利(西班牙)
鹌鹑图 中国画 朱耷(清)
朱耷(1626—1705),名统 ,号八大 山人等,江西南昌人。八大的祖、父两 代皆工书画,使他从小受到家学熏陶, 开始涉足诗画翰墨。八大山人身为明朝 宗室,正当其意气风发之时,却遭遇国 破家亡,一落为布衣平民,绝望中郁闷 不已,一度削发为僧,期间致力于精研 佛理和吟诗作画。八大山人60岁前,因 狂疾而尽情发泄内心所压抑的痛苦,多 酒酣泼墨,奔肆不羁,构图样式依旧, 形象往往怪异,基本不顾规矩法度,信 笔挥洒,笔墨语言涌动奔放。八大山人 后期的创作,完全排除了世俗的干扰, 逐渐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从中显现出 更趋圆浑的笔墨,而花鸟造像状物的意 境,潜移默化为古怪幽涩的格调,画品 气格更高一筹。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含教案)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含教案)

蒙克作品
蒙克:
一系列的家庭不幸,给蒙克的心灵留下了 一道深而黑的疤痕,对他的艺术起着决定性的 影响。 大体看来他的命运似乎好于凡高,比如寿 命,比如经济状况,但他们命运的本质却及其 相似,同样与世俗社会有一种及其紧张的关系, 同样走向了绝望和贫困。在世俗社会里他们一 样没有希望,甚至没有一点理解,他画过很多 死亡的画,很多黑色,这于他的身心境遇是分 不开的。
回顾: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具象艺术的历史及重要性 二.具象艺术的特点 1.艺术形象的视觉真实性和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和叙事性 三.怎样欣赏具象艺术 1.首先分辨出它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2.看作品的环境表现 四.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1.社会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
美术鉴赏
yao
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走进意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 术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因为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进行 美术鉴赏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够认识和辨析意象艺术基本上就达到了 美术鉴赏的基本要求) 2、教学重点 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 意象艺术,主要要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 的意图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3、教学难点 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因为任何艺术都存在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而且有的意象艺术也可 以是具象的,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就要强调意象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以及艺术家对主观 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
教 皇 英 诺 森 十 世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1)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1)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表述。

3、情感目标通过鉴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懂得意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具体体现。

二、学情分析:在与高中学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兴趣并不大。

究其原因:第一,是对作品的相关内容、背景了解不够;第二,不知如何了解,不会欣赏作品;第三,学生的文化学习压力很重,没有时间对作品做深入了解,另外,经典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和它所表达的精神、内容与现代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也是造成学生兴趣不大的原因。

虽然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已占主体地位,但考虑到直观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因而我主要还是用直观展示。

三、教学重点:1.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2.使学生分清意象与具象艺术的区别。

3.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四、难点探究:1.如何明白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2.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五、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分析、评价、反思、体会学习欲望1、温故与导入(1)多媒体展示:达·芬奇《蒙娜丽莎》等油画作品,提问:属于哪类艺术?再展示:《马蒂斯夫人像》马蒂斯(2)让学生谈谈这两幅作品所运用的艺术语言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3)学生回答:(略)(4)老师引导、归纳:相同点:题材相同,都是人物肖像画。

不同点:《蒙娜丽莎》是具象艺术,是达芬奇用他擅长的“薄雾法”使得画面色调从明到暗渐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整体上与人物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了我们眼前所见到的符合我们世界真实的形象。

2020—2021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四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2020—2021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四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作业:
• 寻找几样生活中的意象艺术, 说说它们给你的感受。
《在灵床旁》
(1895)
生活背景
• 挪威长期是一个偏远而落后的国 家,但近代的工业革命又逼近它, 给它以影响,从而在国人的心底 造成了巨大的反差,促使人们产 生心灵的异化。蒙克的艺术就是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创作灵感
•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 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 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 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 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 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 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 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 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 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 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 呐喊……于是我画了这幅 画,将云彩画得像真正的 鲜血,让色彩去吼叫。”
《呐喊》爱德华·蒙克 (1893年)
艺术创作:
以简笔画或漫 画的形式,运用变 形、夸张、概括的 手法。尝试创作一 幅表现班里同学 “喜、怒、哀、乐” 表情的意象艺术作 品.
总结:
• 1、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里的真实 • 2、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 3、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克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
艺术的先驱。童年的不幸对其一生
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使他早年画 下了许多以疾病、死亡与生命为主 题的作品,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 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绘画,对 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 的影响。
《病孩》
( 1886)
《母亲之死》
(1899)
• 所以,意象艺术不再以 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
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 观的精神世界。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 从两个角度
• 1、一种是:I feel 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幅画中,画家将人 体各部位重新进行正常 人难以想象的组合,从 上臂长出小腿和脚,从 大腿长出前臂和手。它 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生存 行为的体验,是人类不 负责任的发动战争和自 我毁灭的病态行为的梦 态形象转译。 “疯狂只能存在于艺术, 若是存在于科学则为假 设,而存在于现实生命 则是悲剧。”——达利
星月夜(油画,1889年)凡高(荷兰)
《吃土豆的人》凡高(荷兰)
二、怎样理解意象艺术?
• 所谓“意象”是与“实象”相对而言的,即 不是艺术家客观描摹现实的再现性形象,而 是“意”中之象,是由艺术家的感觉、想象 和表现意图所呈现出来的形象。 • 理解意象艺术的两个角度: • 1、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 世界的角度。 • 2、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
意象艺术的表现与现实的差异
圣维克多山 塞尚
实 景
自然中的万物都可以用圆 柱体、锥体和球体来表现, 那就是根据透视法则,使 物体块面的前后左右都集 中在中心的焦点上。 —塞尚
意象艺术的表现与现实的差异
圣维克多山 塞尚
实 景
自然中的万物都可以用圆 柱体、锥体和球体来表现, 那就是根据透视法则,使 物体块面的前后左右都集 中在中心的焦点上。 —塞尚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油画,1879年)高更(法国)
枯木怪石图(中国画)苏轼(宋)
说唱俑(雕塑,汉代)
维奥蕾特•海曼像(油画,1910年)雷东(法国)
世纪之弈 石碑之一(油画,2000年)许江
鱼鹰小舟(中国画,1961年)林风眠
早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油画,1988年)苏天赐

中国画 1946年 齐白石
两者的区别有哪些?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油画,1953年)培根(英国) 教皇英诺桑十世 (油画,1650年) 委拉斯凯兹(西班牙)
鹌鹑图(中国画)朱耷
朱耷(1626-1705)(清)
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 人,明朝宗室,意气风发 之时,遇国破家亡,一落 为布衣平民,绝望中郁闷 不已,一度削发为僧。
泼墨仙人
中国画 梁楷(宋)
• 意象艺术代表作品-----《泼墨仙人》其作品形 象是由艺术家的感觉、 想象和表现意图所呈现 出来的形象。
湘兰图(中国画)徐渭(明)
呐喊(油画,1893年)蒙克(挪威)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走 着,夕阳西沉,天空 变得像血一样红,我 忽然无精打采,极度 疲倦地止住脚步,黝 黑色的海峡和道路显 示着血与火一样的光 舌。朋友走着,我却 一个人停在那里因不 安而颤抖着,我感到 了自然强烈的呐喊。
内战的预感(油画,1936年)达利(西班牙)
4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走进意象艺术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1905年)
马蒂斯 (法国) (Henri Matisse,1869—1954)。 野兽主义运动中最核心的 人物。他与毕加索一起被 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 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画 风特点:色彩鲜艳,随意 涂抹,享受愉悦的心情。 他说:“我把色彩用作感 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 进行抄袭。我使用最单纯 的色彩。”
蓝马 马尔克作 1911年 布上油画 103.5厘米x180厘米 沃克尔艺术中心藏
• 在这件作品中,他以鲜艳明确的色彩和起伏有致的曲线营造出 一个宁静感人的动物世界。我们看到,以大片蓝色构成的三匹 马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空间,它们低着头,闭着眼,从温暖 绚丽的背景中突起,安祥而温和地吸引着观众的视线。马的轮 廓线是曲折委婉的,它们与弧形的山丘、飘移的云彩及植物的 枝枝叶叶融为一体,创造出某种引人入胜的形体节奏。画面的 色彩明丽灿烂,大面积的蓝色在红、黄、绿的簇拥下显得高贵 沉静而又生气勃勃。
一、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所谓美术就是要画得“像” ,否则可能就会觉得“不真实”,“像不像”就 成为这些人判断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所以当他 们看到“不像”的作品时,就会产生排斥的心理 ,觉得无法理解。尤其是对那些变形、夸张的作 品,更是觉得怪异而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因为对 意象艺术不太了解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